青年大學習第八季第九期觀后感心得感想(精選3篇)
青年大學習第八季第九期觀后感心得感想 篇1
我們在享受舒適的春節假期時,他們卻放棄與親人的團聚,毅然返回崗位;當我們恐避之而不及時,他們卻義無反顧選擇逆行,緊急馳援武漢;當我們為日益増長的病例憂心時,他們卻迎難而上與病魔抗爭,給我們以信心。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宇一白衣天使。
從17年前抗擊非典,到今天抗擊新冠肺炎,他們把救治患者當成自己的天職,要么主動請戰,要么主動加班,要么緊急馳援……一個個無懼無畏的身影,完美地詮釋看心懷天下、悲天憫人的大愛情懷。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的一位醫護人員在志愿申請書上寫道:“不計報酬,無論生死!”84歲高齡的鐘南山院士義無反顧地趕往武漢防疫最前線,他在髙鐵餐車上休息的照片,被認為是20__年開年以來最令人感動的畫面。面對疫情,他們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的處境,但是他們選擇了"不退"。還有其他許多在口罩、防護服、護目鏡下忘我工作上的醫護工作者,雖然我們不知道他們是誰,但我知道他們為了誰。此刻,他們就是一個個戰士,一個個英雄。
同樣,面對這場全民戰役,還需要我們每個人的共同努力。不用悲觀抱怨,不要輕信謠言,不需慌亂急躁。我們要做的就是保護好自己,蓄積后勁,為明天的奔跑做好準備。
"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無論經歷怎樣的酷塞,春天終會如期到來。讓我們向這些最美的逆行者們學習,讓我們人人做一個“英雄”,眾志成城,形成強大的合力,一起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青年大學習第八季第九期觀后感心得感想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
你們好!
今天,我能站在這里,以一個黨員的身份代表街道黨委為大家做一個小小的演講,感到十分榮幸,我演講的題目是《黨員,是驕傲,更是責任》。
當我們挺起胸膛驕傲而自豪的說出“我是一名共產黨員”,這時我們不僅僅是一個普通意義上的黨員,更是一面旗幟,是先鋒戰士的標志,是高尚人格的體現。這種震撼力不是盲從,也不是迷信,這是革命先輩們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是用一個個不爭的事實換來的!
翻開中國近代史史冊,回到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中華大地烏云翻滾,長城內外血雨腥風,草木萋萋,民不聊生!有著五千年輝煌歷史的泱泱大國,處在亡國滅種的危難之中,一代代有識之士苦苦尋找拯救中國的途徑,探索中國的前途與命運。鴉片戰爭,中國人民為了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統治進行了英勇不屈的斗爭,但都相繼失敗了.在一次次的嘗試與失敗之中,一年一年的時間也付之東流!!
1921年,在嘉興南湖上的一首游船上孕育了中國革命的火種,繼而形成了燎原之勢,綴有鐮刀,錘頭的紅旗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新的希望,指明了中國革命前進的方向,它像一輪不落的太陽升起在每一位覺醒的華夏兒女心中!我們的黨誕生于災難深重的中國,成長于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強大在改革開放快速發展的今天。
90多年來,黨走過了極不平凡的歷程,有過挫折,有過失誤,但誰也無法否認,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把一個“極貧”、“極弱”的舊中國,建設成為今天這樣繁榮富強的社會主義國家,這不是人間奇跡嗎!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看似簡短的一句話,卻蘊含著恒久不滅的真理!
是啊,一個人的力量也許微不足道,但是整個共產黨的形象和威信就是靠我們在座的每一位黨員來維護的,人民群眾就是靠他們身邊黨員的一言一行來認識黨的!這不僅使我想起兩個人來,一個是張思德,一名普通的共產黨員,他不計個人得失默默奉獻,最終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雷鋒,短暫的一生也沒有做過驚天動地的大事,但是就連美國西點軍校也懸掛著他的巨幅畫像,這說明了什么?他們都不是身居要位,但是他們的名字卻久遠流傳,就是因為他們時刻把為人民服務放在心中,立足崗位,踏實工作,把簡單的工作做到完美,把平凡的事情做到不平凡,真正展現了一名優秀黨員的風采!
面對黨旗,我們都應該時刻牢記:共產黨員,不僅僅是一種榮譽,一種驕傲,更代表了一種責任,一種將我們的一切獻給偉大的共產主義事業的責任!
讓我們每個黨員都行動起來吧,將這次先進性教育的意義落到實處,真正做到從思想上入黨,從行動上入黨,始終保持黨員先進性,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道路上貢獻我們畢生的力量!
偉大的祖國需要我們奉獻,火熱的生活需要我們奉獻;朋友們,憑著歲月賜給我們的年輕臂膀和滿腔熱情,伸出你年輕的雙手吧!讓我們擎起希望的火炬,劈風斬浪,走向輝煌的明天 !
謝謝大家!
青年大學習第八季第九期觀后感心得感想 篇3
“當前全球疫情和世界經濟形勢仍然嚴峻復雜,我國發展面臨的挑戰前所未有。”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黨中央將疫情防控作為頭等大事來抓,從黨員干部下沉社區到小區封控,構筑起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的“人民防線”“鋼鐵長城”。人民有信心,國家才有未來,國家才有力量。正因為我們始終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疫情防控形勢才會持續向好。意識是行動的先導。挑戰前所未有,我們要做足最充分的思想準備,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記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始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兌現黨和國家對人民的莊嚴承諾。
實現偉大夢想,必須進行偉大斗爭。兩會提出,要完善擔當作為的激勵機制,促進各級領導干部發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敢斗爭、能斗爭、會斗爭,是新時代干部的一項重要本領。抓好兩會精神的貫徹落實,廣大黨員干部就應在實踐中不斷涵養敢于斗爭的政治本色、錘煉敢于斗爭的風骨,在敢斗爭、愿斗爭、善斗爭中成長,永葆共產黨人的風骨、氣節、操守、膽魄。
斗爭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寶貴的精神財富,是中國共產黨人的鮮明底色。從血雨腥風的戰爭年代,到激情燃燒的社會主義建設,再到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時期,無數共產黨人頑強拼搏、勇敢戰斗,用“敢教日月換新天”的豪情和斗志,譜寫了一曲曲氣吞山河的壯歌。
新時代新征程,前行的路上挑戰與機遇并存,風險與矛盾同在,更需要廣大黨員干部鍛造斗爭的品格,賡續斗爭的精神,提升斗爭的本領。但不容忽視的是,面對“四大考驗”“四種危險”,少數黨員干部在大是大非和重大問題面前立場還不夠堅定,存在著斗爭精神不足、斗爭本領不強的問題。有的面對困難和問題時不敢斗爭,存在著“軟骨病”;有的面對矛盾和問題時不愿斗爭,缺乏“敢接燙山芋”的膽魄;有的面對矛盾和困難時不會斗爭,解決難題的本領和辦法不多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走進新時代,廣大黨員干部必須涵養斗爭的精神、提升斗爭本領,在斗爭磨礪中強本領、升能力、硬肩膀,在能斗爭、敢斗爭、善斗爭中永葆共產黨人先進本色。要把斗爭精神體現在實干苦干迎難而上中,堅持到基層一線、矛盾現場去加強斗爭磨練,敢于面對矛盾和問題,樂于變壓力為動力,善于化挑戰為機遇,積極在火熱實踐中掌握斗爭本領、增強斗爭能力,在服務群眾、推動改革發展中善作為、有作為。
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必須更有信心、更有“斗”志。廣大黨員干部就要自覺在偉大實踐中涵養敢于斗爭的政治本色,在新時代長征路上“斗”出新氣象,“爭”出新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