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實習周記(16篇)
.2.15
不知不覺已經過完年了,原本想著在家多呆幾天,再來工作。但發現一旦出了學校,就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為所欲為了。回想去年4個多月的工作,自己確實學到了很多:怎么控制自己的情緒,保持平常心,不急不躁;怎么安撫客戶的情緒,讓客戶接受自己的方案;怎么做到耳聽、手動并用去操作系統,實際記錄客戶問題并幫客戶解決;同時,之前停留在對京東表面的了解都有了深入的認識,比如:京東的發展歷程;經歷重大事件后的改革;京東在網購平臺中的現狀;與其它平臺相比,京東的優勢等。了解了在電子商務這個大環境中網購的相關規則,了解了很多商品的知識。及對大公司和小公司的區別、工作流程、效率、福利待遇等都有了相應的認識。因為看多了,讓自己之前的一些偏執、幼稚、片面的想法得到了更正,也突然理解了客戶的無理取鬧、不可理喻。
這個月到目前為止,郵件滿意度讓我很意外,我還從未達到過這樣的高度,希望到月底還能一直持續。原本因為這個月來的晚,對績效的要求就不抱什么希望了,但這次的數據,讓我信心倍增。雖然電話量可能會低一些,但滿意度只要一上去,我相信工資的數字應該比較好看。所以這個月,我打算每天關單40個左右,同時做到按照標準關單,給客戶回電,不會像之前那樣,看到問題解決了,就直接關了。
.2.28
月底了,各種數據都出來了。一直擔心的滿意度還是沒有保持住,不過還好,雖有沒有超標,但總歸達標了。看看那些客戶不滿意的原因,心里有不服,也有反思。不服的是:為什么客戶對公司制度的不滿意要加注在我們身上,這個是我們能改變的嗎?客戶的體驗一般,為什么也要算在不滿意里面,既然是一個中性詞,為什么要偏向不滿意,這顯然是不公平的。我可以理解,讓客戶對我們的評價來參與工資核算的做法,這確實是很好的idea,這樣能提高客服服務質量,規范其行為。但是不能就憑這個定乾坤吧。如果說不是你的錯,他人欲加之罪,你會怎么想呢?就因為不存在絕對的公平,有時候自己的一些想法,在公司制度面前顯得的很無力。雖然我們是執行者,不用想太多,按照公司的制度和標準做就行了,有其它管理者去想我們該怎么做,才能提高我們的電話量和滿意度,但是我覺得人之所以是人,還是要有自己的風格和想法,不然直接做個機器人好了。而且既然這個制度是人制定的,那必然是有漏洞的,因為所有的東西都是在不斷完善之中。所以沒有必要完全按照“所謂的公司制度和標準”來做,不是我要逆天什么的,只要你做的不是很過分,不與公司所要求的相沖突,在可以接受的范圍內,同時不影響他人的想法和行為,而且你的做法,也不影響你整體的成績、實力,那完全ok,也不會留下他人批評你的口舌。就像上大學時,你要逃課,學校又要記考勤一樣,不是每節課都要記考勤,不是每節課你都想要逃。那么你逃課時,就要想清楚各種情況產生的概率,讓你既不會被別人發現,也不會記載你逃課的記錄。所以在規矩中不規矩的行走,這就是一門藝術。
反思的是:自己確實可以避免一些客戶的不滿意,比如是我們的不對,主動向客戶道歉,引導客戶把郁悶的心情發泄出來,這樣就算客戶在評價的時候,有多大不滿,至少對你也不會不滿了,要讓客戶產生一種不給你評價滿意,他會覺得愧疚的情感。這個境界就是后期要完善的。
.3.10
做了這么久,基本什么都熟悉了,再刁難的客戶也能幾分鐘就搞定。雖然客戶的問題千奇百怪,但是換湯不換藥,問題的本質也就那些,所以現在漸漸乏了、疲倦了,想要離開的心變得躁動起來,特別是知道了其它同學在干什么的時候。其實客服這個崗位并不是我所想從事的工作,或許最開始的確有挑戰性,但是我的性格讓我對這種模式化的東西不太感冒,所以注定我做不長久。其實我一直想做外貿,因為我覺得講一口流利的英語特別帥氣,而且我一直對英語都挺感興趣,我想要有一天能和外國人進行交流,特別流暢、大方的展現自己,而不是害怕自己說不好,很害羞的表情;我還想有一天自己能夠出國去旅行。之前外貿這份工作只是埋藏在心底的一個想法,在我知道我同學就在做外貿的時候,我就再也坐不住了,我覺得這是一個機會,一個讓能讓自己實現夢想的機會。
可能自己想要離開還有另一個原因:在這邊不突出。因為公司考核的標準主要就是量與滿意度,講究的是服務,而不是創造了多少價值,所以我覺得我的能力體現不出來。包括公司一直注重的滿意度,因為存在很大的變數,所以并不是很容易就能達標,雖然你按照標準來了,但結果還是不如人愿。這種感覺讓人很無奈、很力不從心。我覺得自己韌性還是比較好的,客觀因素我都能克服,但一旦我感覺沒有必要了,那就不會將就了,所以接下來的日子可能就要為離開做打算了,當然了該工作的時候我還是會盡心盡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