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的故事700字(精選8篇)
禮儀的故事700字 篇1
著名文學家歌德曾說過:“一個人的禮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鏡子。”的確,人們總是根據(jù)你的言行舉止來評價你的素質(zhì)。
千百年來的文明禮儀之風傳承至今,我國素以“文明古國”、“禮儀之邦”著稱于世。我國勞動人民歷來重視道德修養(yǎng)和文明禮貌,具有悠久的傳統(tǒng)美德。
文明處處可見,發(fā)生在我們身邊的小事中,但往往被我們忽略。文明禮儀要注重平時,從小培養(yǎng),形成良好習慣。
有一天,我來到學校,在整理完書包,準備去打掃衛(wèi)生。突然看見一位同學在扔包裝紙,而且扔完了還笑嘻嘻地溜之大吉。
我快步跟上他。叫住他后,我嚴肅地問:“地上的包裝是你扔的嗎?”
“不,不是我扔的,是你看花眼了吧。”他不自在地望了望我說。
“別小看我,我的視力可好了,”我瞧著他說,“這我肯定不會看花眼的”。
“那你一定是看錯人了。”
“不,我看的清清楚楚。就是你!”
“哼,管你屁事。”
我們唇槍舌劍地爭論了一番,圍觀的人越來越多,卻沒有出來說句公道話的。當我對周圍都感到失望的時候,終于有人出來為我說話,在我們的努力下,他終于承認了“是我丟的垃圾。”
我語重心長地對他說:“你是少先隊員,有責任保護環(huán)境,如果世界上每個人都像你這樣,整個地球會變成怎樣呢?現(xiàn)在的環(huán)境已經(jīng)是不堪重負,而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保護好我們周圍的環(huán)境,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聽了我的話他慚愧地低下了頭,但馬上抬起頭微小的對我說:“我們還要阻止周圍的人破壞環(huán)境,讓大家都保護環(huán)境。”
聽到這,我欣慰地笑了。
講文明、講禮貌,需要的是人人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我們是國家的小主人,有義務(wù)去幫助沒有受到良好教育的人去學習文明,實踐文明。
禮儀的故事700字 篇2
“孔融讓梨”這個故事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在我國,孩子們學習禮讓應(yīng)該都是從這個故事開始的吧~~孔融在小的時候就能把最大的梨讓給自己的哥哥,這個故事教育一路伴隨著我們成長,社會發(fā)展迅猛的情況下也絲毫沒有過時的跡象。
中華民族在日常交往中講究禮讓,但是我發(fā)現(xiàn)大家日常生活未必真的能做到......早上的時候,我們一起出門趕著坐地鐵、搭公交,而地鐵上最嚴重的是,大家都想快點上車下車,因此大多數(shù)人都不會理會身旁的人的感受,直接就擠著,或者在后面擠上來。我曾經(jīng)就有見到過,一個大叔在前面走著,后面的人在推擠導(dǎo)致后面的另一位大叔撞到前面的大叔身上。在地鐵行走的過程中,大叔一直在罵后面大叔,而后面的大叔不服輸,兩個人互不相讓就這么罵到到站,在一個空曠的地方準備動起手來。不知道結(jié)局如何,反正這就是不禮讓的后果。
我們在推搡的時候,其實并不能為我們爭取到多少時間,與其這樣爭取,還不如早點出門避免人流。不只是地鐵上,公交上也有很多年輕人在座位上玩著手機,見到有需要的人也不禮讓座位......所幸的是,這只是少部分人,我見過的大多數(shù)人群都會自覺把自己座位讓出來,讓有需要的人坐下。
“禮讓”作為我們的文明禮儀,我們應(yīng)該時刻記住這個行為準則。在我們要求別人禮讓自己的時候,我們也要思考一下是否有禮讓他人,這是相互的。我想只要我們在車上、地鐵上、馬路上、日常的方方面面上都能做到禮讓的話,這個社會會越來月靠近我們心目中的和諧社會。
禮儀的故事700字 篇3
荀子曾經(jīng)說過:“不學禮無以立,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真可謂:有‘禮’走遍天下,無‘禮’寸步難行!文明禮儀不僅能體現(xiàn)出豐厚的歷史傳統(tǒng),更能體現(xiàn)出個人的學識修養(yǎng)。講文明,是一種美,懂禮儀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愛。因此,我們一定要讓文明伴我行。
古往今來,懂禮儀的故事數(shù)不勝數(shù)。比如:貝爾發(fā)明電話的故事。
有一天,巴西國王蒞臨參觀。國王高高興興地看著一只小巧的盒子和聽筒,發(fā)明家貝爾跑過來,請國王把聽筒放到耳邊,而自己在遠處講話,國王聽到貝爾的聲音,大為震驚,高聲地說:“我的上帝,他竟然說話了!”這時,貝爾告訴國王,這是電話。看,多講文明、講禮儀啊。只有這樣,社會才能和諧美滿。
守秩序的列寧。
十月革命勝利后,偉大領(lǐng)袖列寧一直日理萬機,簡直是“全世界最忙碌的人”,但他仍堅持到理發(fā)店去理發(fā)。
有一次,它到理發(fā)店去理發(fā),那里已經(jīng)等候著很多人了,列寧便問誰是最后來的一位。人們都知道列寧的時間極其寶貴,于是爭著請列寧先理發(fā)。列寧卻回答:“謝謝同志們。這是要不得的,因該按班次和守秩序。我們自己制定的法律,應(yīng)該在一切瑣碎的生活里去遵守它。”說完就找了個椅子坐下來,看報紙等候。看,偉大的領(lǐng)袖列寧都這樣講文明、講禮儀。同學們,我們是一個小學生,就更應(yīng)該講文明、講禮儀了。
同學們,文明禮儀是一條河,一條永不干涸的河;文明禮儀是一棵樹,一棵永遠高大的樹。講文明,懂禮儀,從我做起,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
禮儀的故事700字 篇4
文明禮儀就在我們身邊,文明禮儀隨處可見,在馬路上,在教室里,在公交汽車上……文明禮儀往往是從一些微不足道的地方體現(xiàn)出來的。
有一天,我們上完體育課回教室,一路上大家說說笑笑,談?wù)撝w育課上的趣事。樓梯上有一張廢紙,它躺在那里,沒人去動它,它不知被踩了多少次,變得十分臟,整潔的校園仿佛被這張廢紙給污染了,可沒有人愿意彎下腰,把它撿起來丟進垃圾桶,多么簡單的一件事啊!當然,我也看到了,剛想把它撿起來,可又轉(zhuǎn)念一想:“那么多人都看到了,可都沒有去撿,我何必多此一舉呢?而且被人踩了那么多次,一定有很多細菌,多臟啊!”于是我便不予理睬繼續(xù)向前走。
這時,我旁邊的班長任伊慈看到了這張紙,停了下來,我很奇怪。隨后,她竟然彎下腰,小心翼翼地把廢紙撿了起來。“天哪,多么臟啊,難道她不怕臟嗎?她想干嘛啊?”我這樣想著。只見那女生加快了步伐,走到了二樓樓梯旁的垃圾桶前將廢紙扔掉了,她拍了拍手,臉上露出了輕松的表情。我驚訝地看著她,問:“你為什么要把廢紙撿起來呢?那么多人都沒有撿,為什么你要撿,很不衛(wèi)生的啊!”“呵呵,老師天天教導(dǎo)我們要養(yǎng)成文明禮儀的好習慣,這樣做是理所應(yīng)當?shù)模沂桥e手之勞啊。”她微笑著對我解釋。聽到了這話我羞愧無比。
是啊,正如班長任伊慈同學所說,養(yǎng)成文明禮儀的好習慣,是人人都應(yīng)該做到的,文明禮儀從身邊做起,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禮儀的故事700字 篇5
今天是星期六,我去參加了小記者活動—青少年現(xiàn)代禮儀講座。
剛到那里,“哇”我情不自禁的叫了一聲,“這里好大,真像一個電影院”。說完,老師給我們安排了座位考試聽課,剛開始老師讓我們聽了兩首歌,提提神兒,聽完后正式開始。
開始后,抄了幾句名言佳句,一個詞尊重,兩句話:修養(yǎng)自己、關(guān)心別人。在外面的時候要注意:形象禮儀、家校禮儀·、公共禮儀、出行禮儀、用餐禮儀、道別禮儀。老師又給我們講了:儀容、儀表、儀態(tài)。儀容指人的外觀、容貌。要想容貌漂亮,必須做到這幾點A每天洗臉刷牙。B盡量每天洗頭、每月理發(fā)。C每周至少洗兩次澡。儀表指人的衣物穿著、鞋帽、飾品等。要想儀表好,必須注意這些A不在衣服上亂寫亂畫。B襪子、內(nèi)衣、衣服要勤換洗。C所有衣服要注意:袖口、領(lǐng)子、前襟。儀態(tài)是指人的整體形態(tài)。要想形態(tài)好,必須“站有站相,坐有坐相”頭正、頸直、肩平、胸挺、腹收、腰直、臀緊。膝提、趾抓、
在不方便的情況下,如果有人向你打招呼,你可以:點頭致意、微笑致意、揮手致意、欠身致意、
當你把你的同學帶到家里的時候,應(yīng)先把同學介紹給老師、家長、長輩、同齡人之間作介紹,男生要做小紳士,先把男同學介紹給女同學。
當別人向你借東西時,你應(yīng)該雙手胸送,對方應(yīng)該接過物品。遞送剪刀、水果刀等有尖端物品時,要把尖端朝向自己。
接打電話時,要禮貌用語,注意保密隱私和安全。
上電梯時,不亂按按鈕,尤其不要拿電梯當玩具。
馬路及外出:走路的時候不看書、不打鬧、不玩手機、不玩玩具。不要獨自外出。
吃飯時注意:一忌敲筷、二忌擲筷、三忌叉筷、四忌插筷、五忌揮筷、六忌舞筷、七忌不齊。
老師給我們講了這些內(nèi)容,讓我們更了解了什么是禮儀,要怎樣做一個完美的人。
禮儀的故事700字 篇6
古人說:“不學禮,無以立。”我們的社會是一個大家族,如果你不懂得文明,禮儀,就無法在社會上立足。
與人溝通需要禮儀,學習工作需要禮儀,待人吃飯需要禮儀,生活中禮儀無處不在,他就在你的一投手一舉足之間。哪怕是一聲:“謝謝。”一句“對不起。”都彰顯著中華這個“禮儀之邦”的無窮魅力。
在校園里文明禮儀的足跡也無處不在。
看,同學們正在進行升旗儀式,那英俊的站姿,筆挺的身軀,標準的敬禮,洪亮的歌聲就是對國旗的尊重,對文明禮儀的理解與體現(xiàn)。同學們迅速站成一路路縱隊,面向旗臺。各班班主任站在隊伍前面,帶領(lǐng)著隊伍。五星紅旗在莊嚴的國歌聲中徐徐上升。文明禮儀使整個升旗儀式顯得更加莊重。
走進教室,只見黑板擦得沒有一絲痕跡,同學們的課桌上書擺放得整整齊齊,桌面上看不到有圓珠筆劃過的痕跡。再看看地上,雖然沒有做到一塵不染,但沒有一點紙屑,同學們都把廢紙放在下面的抽屜中,按時清理。窗戶也十分明亮,整個教室亮堂堂的。
“叮鈴鈴”上課鈴響了,同學們紛紛拿出教科書來放好,然后坐端正,安靜地等待老師來上課。同學們的課堂禮儀也毫不遜色。
下課了,同學們走出教室。樓道里遇到老師,都會深深地鞠一躬,說一聲:“老師您好!”一些害羞的學生,只是用眼睛注視著老師,主動地站在右邊,為老師讓道。經(jīng)過老師的教導(dǎo),同學們也懂得了保護樹木,不再踐踏草坪,不再攀折樹木,換回的是主動去撿草坪中的垃圾。遇到領(lǐng)導(dǎo),同學們也不再慌張,大大方方地上前道一聲:“您好。”
很快就到了中午,該吃飯了。以前,同學們吃飯都十分吵鬧,有的還走來走去。可現(xiàn)在,每個人都安靜地坐著吃飯,把骨頭等都剩在飯盒蓋中,吃完飯后,都會把桌子擦得干干凈凈。
同學之間的互相幫助,師生之間的親切問候,吃飯時的安靜,行走時的矯健,穿衣時的整潔與不攀比,集會時的莊嚴,都體現(xiàn)了我們整個校園的文明禮儀。
文明禮儀是人類和諧相處的金鑰匙,只有擁有它才會幸福;文明禮儀是學習、工作、待人的寶典,只有擁有它才會成功;文明禮儀是人類獲得知識的源泉,只有擁有它才能獲得人生的真理……
讓文明禮儀與我們同行,讓禮儀之花在我們心中盡情綻放!
禮儀的故事700字 篇7
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 于利。我叔叔樂于助人、拾金 不昧的事跡時常讓我感受到中 華民族的禮儀美。
星期天,天氣晴朗,碧空萬 頃,叔叔帶我去公園玩。在公 園,我撿到一個錢包,鼓鼓囊囊 的。四下無人,我悄悄打開錢 包,里面有好多錢,還有一些卡。我心里暗暗竊喜。“太棒 了!坐摩天輪的錢有著落了。” 我美滋滋地走到叔叔面前,悄 悄地告訴了他這件事。叔叔不 作聲,靜靜地聽我講著。
我沉浸在自己的喜悅當 中,久久不能平靜。忽然,叔叔 看到一名男子著急地從遠處跑 來,四處找尋著什么東西,就趕 忙走上前問:“同志,你是在找什么嗎?”“我的錢包丟了,里面 有我的身份證、銀行卡!”“那你 叫什么名字?哪里人啊?”“我 叫 --- ,土 生 土 長 的 本 地人。”叔叔打開錢包,里面剛好 有一張身份證,并且信息完全 一致。
叔叔鄭重地遞上錢包,“你 看看,有沒有少東西。”那個男 子接過錢包,確認沒少東西后, 非要掏出兩張百元鈔票表示感 謝。王叔叔表情嚴肅地說:“我們?nèi)绻胍愕腻X,不理會你 就好了!”說完,拉著我的手徑 直走開了。
我既失落又疑惑,問叔叔:“叔叔,那個錢包是我撿到的, 去坐摩天輪多好呀!就算把錢 包還給失主,人家的一點心意, 為什么不能收啊?”
叔叔說:“君子看中的是道 義,小人看重的是利益,我們 怎么能貪那些小便宜呢?”
是的,我們不該被利益沖 昏頭腦,讓美德蒙塵。我們應(yīng) 該像君子一樣胸懷坦蕩,讓傳 統(tǒng)更好地傳承,讓社會風氣變 得更加美好。
叔叔的話我至今難忘。
禮儀的故事700字 篇8
生活需要禮儀。沒有禮儀,世界將會變得混亂不堪,所以我們應(yīng)文明禮儀地度過每一天。
一次雙休日,我因要補課的關(guān)系,早早的就站在車站旁等車了。而那時正好是上班的高峰時間,所以整個車站看上去顯得特別擁擠。放眼望去,滿眼都是黑壓壓的一大片,我往四處張望了一下,這片“人海”似乎怎么望也望不到邊。過了五分鐘左右,車來了,但等車還沒完全停下來的時候,我身旁的人已像洪水般一個個都沖到前面去,帶著我也跌跌撞撞。
好不容易被帶上車,我拼命找了一個扶手變插在那里。
過了一會兒,一位老奶奶上車了,她一上車看到?jīng)]有空位后,也找了一個扶手便站在那里了。突然司機來了個急剎車,使我們?nèi)嚨娜硕甲兊脰|倒西歪的。再一看,那位老奶奶已經(jīng)因此而摔倒了。
由于車上的人比較多,所以因為一個人的跌倒,車廂中的一部分人如多米諾骨牌一般倒了下去。幸好這時有一位小伙子走下來將這位老奶奶扶了起來,并對她說:“奶奶,您沒事吧?”“沒事,沒事。”老奶奶手叉著腰一邊說一邊慢慢地站了起來。“來,奶奶,您坐我這個位置吧,反正我還有兩站就到了。”小伙子將老奶奶拉到座位上并微笑著說。“小伙子,真是謝謝你啊!”老奶奶感激地看向他。
當我看到這一幕時,真的覺得很感動,而現(xiàn)在還有多少人可以做到這樣呢?
禮儀是我們中華民族數(shù)千年的文化,而小伙子的舉動也使我意識到,不管現(xiàn)在乃至以后的生活變得多么科技化,文明禮儀是我們需要保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