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學生評語
5.教師評價階段。教師根據自己一學期對學生的觀察,和學生進行一次書面談心。充分肯定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同時為學生指出下一階段努力的方向。
我在給一位學生的評語中寫到:你是一個思維敏捷,善于思考的男孩兒,看著你平時和同學一起研究數學難題的那股認真勁兒,老師真高興。由于你的努力,你以全區第三的成績考進數學樂園一班,老師更替你高興。不過,你不能因為能力的鍛煉而忽視了體育鍛煉。希望你從現在開始,加強體育鍛煉,爭取下學期的體育成績有個飛躍。我相信你一定能行。
這則評語是在老師細心觀察的基礎上寫成的。細心觀察的基礎是老師對學生高度的愛心和責任心。老師心中只有充滿對學生的愛,充滿對學生成長的責任感,才會用心去觀察學生的一言一行,甚至微小的細節。這蘊含著濃濃深情的評語,怎能不點燃學生心靈的火花?怎能不扶起學生自信的大樹?
6.教師整理階段。當自己、同學、家長、教師分別評價后,教師把這4份評價整理后,分4部分打印在一張紙上,然后粘在學生的評價手冊上。至此“四心相連”式評語完成。
四、學生及家長對評價的“評價”
休業式那天,當我把評價手冊發給學生,大部分學生都直接翻到評語那篇,手捧著自己、同學、家長、教師共同用心寫成的“四心相連”式評語,他們或是舒展眉頭,不住地點著頭;或是綻開笑臉,不住地微笑;或是揚著手中的評語,招呼同學共同欣賞……是什么原因使學生如此興奮?是同學、家長、老師的肯定,是同學、家長、老師的希望。是同學、家長、老師那親切的話語,獨到的評價使他們興奮不已,眼前豁亮,方向明確。此情此景,讓我興奮,更讓我自豪。
新學期開始,許多同學、家長都紛紛寫來自己對評語的“評價”。
一學生寫到:我覺得這次評語更全面,更細致。我能通過同學、家長、老師的評語給自己定位,讓自己知道別人怎樣看自己,怎樣評價自己。還可以讓家長了解我在學校的情況,讓老師了解我在家的表現。原來只是老師寫老師看到的我的一面,這次我也能說出我的心里話,真是太好了。
另一學生寫到:我看了同學和老師的評語后,感到自己也有超過學習成績好的同學的能力,我一定會努力的。
一家長寫到:我們認為這次的評價內容豐富,形式新穎,耐人尋味,非常好!我們通過“朋友的話”和“老師對你說”了解了孩子的長處,也知道了孩子的不足,有利于孩子更快進步。另外,這種評語還有保存價值。我們對自己的孩子說:“好好留著,等你長大了,再拿出自己小學時同學、家長、老師的評價看看,會別有一番樂趣。”
另一家長寫到:當人們探討如何從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的時候,我認為最好的方法莫過于對個性化性格的引導與開發,在爽朗與活潑中,一切都顯得那樣的輕松與簡單。多一些關愛,多一些理解,想必正是這個評語的宗旨。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同時,也了解他人對自己的看法。真不錯!
看,學生和家長對“四心相連”式評語多么滿意。“四心相連”式評語為什么深受學生和家長的好評呢?從人的心理需要層次看:尊重是人的較高層次的需要。尊重是發自內心的情感體驗,它啟迪人自主、自信、自律、自立、自強,渴望被人尊重是人的天性。無疑,這種“四心相連”式評語是以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前提的。這樣尊重、關心、理解學生的評語,對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起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的評語,怎能不受到學生和家長的好評?怎能不使學生盡快改掉身上的不足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