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中國傳統文化交流會講話稿
朋友們,叔叔阿姨們,大家下午好!
先做一個自我介紹,我叫楊舒雯,是趙儷珍趙老師的女兒,今年剛好14周歲,已經在曲阜書院進行了半年的學習,在此,我想先將這學習最深的感觸向大家分享,實話說,我從上小學開始一共7年,都比不上我這半年學到的東西多,在這半年里,我明白了我是誰,我明白了我被生下來做什么,我明白了我的使命是什么,我擁有了過人的夢想,我不再迷茫,我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而驕傲。當然,我首先要感謝爸爸媽媽和奶奶給我做出智慧的決定,讓我走上這一條不平凡的路(鞠躬),我更感謝鄭伯伯,因為是他把我介紹到了曲阜書院,我才有機會學習中國偉大的傳統文化(鞠躬),最后,我想感恩所有支持關心幫助過我的人,正是因為你們的付出,我才有這樣優越的學習環境,才能走上自己真正喜歡的一條路,謝謝你們。
下面,借用大家的時間,我將具體的學習感受向大家分享。
首先請大家看一段短片,源遠流長。
……
看了這部振奮人心的短片,再加上前面兩位哥哥姐姐講了這么多,大家一定有很深的感觸,那么在我的分享開始之前,我想請大家仔細的思考四個問題,也是我后面內容的主題,帶筆和紙的叔叔阿姨,請簡單的記下來:
1、 我們為什么要學習國學?也就是國學能給我們帶來什么,它有怎樣的作用?
2、 為什么現代社會災難不斷,人與人之間不能和諧共處,造成這些不如意現象的根源在哪里?應該怎樣去解決?
3、 國學現在是以怎樣的趨勢在發展?是在漸漸被西方文化主義掩埋,還是在飛速前行?
4、 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現在最需要做的是什么?
好,我們來進行剛才記下的第一個問題,
那就是國學有怎樣的作用,為什么那么值得我們去學習,去探討,去終生鉆研,25XX年前的文化至今仍閃耀光芒,這是為什么?很多人都在尋找這個答案,那么現在我就直接把這個答案公布給大家,那就是,儒學,能夠解決人類面臨的三大難題:
1、 人與自己不能和諧相處。
獨處時感覺不寧靜,不塌實,自從有了手機和電腦更是如此,極度的依賴,這種情況下的人們內心充滿著矛盾,醫學上這叫什么?心理疾病。
2、 人與人不能和諧相處。
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人類的關系有五種,任何人都脫離不了這五倫關系:
1、 父子關系,
2、 兄弟關系,他們的信任度很低;
3、 伴侶關系,通常出現什么樣的情況?還沒結婚,就想到離婚之后該怎么辦;
4、 朋友關系,發生口角很經常;
5、 勞資關系,也就是君臣關系,上下級之間勾心斗角很多。
因為沒有人能脫離這五種關系,所以你就必須面對每一種關系隨時可能發生的矛盾,你能說自己可以完完全全的處理好這一系列的問題嗎?可能性不多,那誰可以教給你處理的方法呢?只有去我們偉大的先祖那里尋找智慧,因為那是經歷數千年風雨留下來的寶貴財富。
3、 人與自然不能和諧相處。
如果你經常關注新聞就會發現目前世界各地都在不斷的出現著各種各樣的災難,人民流離失所,痛苦不堪。
這三大不和諧問題不論在國內還是國外,現在還是未來,都將成為人類面臨的最嚴峻的問題。那么,怎樣才能解決呢?在這之前,我們必須先解決第二個問題,找到造成這一系列現象的原因,它的本質在哪里,找出它的根源才能對癥下藥,確保獲得好的效果。
那么,痛苦的根源在哪里呢?
就是我們的私欲和自我,
在座的想得到幸福和快樂的請舉手!那么,想要避免痛苦的請舉手?謝謝,請放下。
所以大家有沒有發現人生做一切事情都是為了什么?不是為了去除痛苦就是為了獲得快樂,大家仔細想想是不是這個道理,所有人都是這樣的,每天都不斷的在為去除痛苦和獲得快樂奮斗著,然而正是因為這樣,才產生了內心私欲,私欲和欲望有些不同,不要放在一塊理解。私欲的力量是很強大的,它最開始使人與人之間斗爭,斗爭發展為戰爭,戰爭呢,最終演變成了世界末日。
正是我們克制戰勝了私欲才能獲得更多,貪是什么也得不到的。請大家跟我一起說:“一個人的快樂,不是擁有的多而是計較的少;幸福,不是得到的多而是索取的少”還有一句話請繼續跟我說:“這個世界上所有的快樂,都是來自希望他人快樂;這個世界上所有的痛苦,都是來自希望自己快樂”
請大家記下這個公式:快樂與幸福的程度=物質條件/內心私欲。
記下后可以自己好好思考。
另外,大家還需要明白我們的心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專一性。可以嘗試從關注自己轉到關注別人,把心放在別人身上是一種智慧,特別是從關注父母開始,父母最容易引發我們的關愛之心,如果一個人不愛自己的父母卻說愛別人,那是假的。之后呢,用愛敬對待一切人,光有愛是不行的,一定要有敬,就像《論語》第五章的一句話,子曰:“宴平仲善與人交,久而敬之”宴平仲善于與別人交往,別人與他交往越久,就越尊敬他。表面上看這句話沒有什么特別的意思,但通常情況下是什么?剛開始認識的時候因為兩人不熟嘛,所以說話做事都很客氣,可一旦熟了之后,就開始打打鬧鬧,兩人不如剛開始時尊敬了,有時甚至沒有一點分寸。但宴平仲確是交往越久,就越尊敬他,這樣的人不是君子又是什么呢?所以啊,經典里面的每一句話都很值得我們去深入探討、研究,往往看似表面的一句話,卻蘊涵著先祖偉大的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