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店syb創業計劃書(精選3篇)
咖啡店syb創業計劃書 篇1
(1)咖啡消費市場發展迅速,已經成為城市消費一大潮流,市場前期培育已經結束。雀巢、麥斯威爾、哥倫比亞等國際咖啡公司紛紛在中國設立分公司或工廠,根據一項在12個內陸城市的調查,32%的城市居民喝咖啡。過去一年內喝過速溶咖啡的人口比例在30%以上的地區除了上海之外,還有昆明、廈門、杭州和天津。
(2)咖啡消費品位越來越高,文化的魅力就是市場的魅力。單純速溶咖啡己遠遠不能滿足要求了,消費者開始認知咖啡的品牌、風格和知道如何享受咖啡帶來的樂趣。
(3)教育水準、家庭月收入和飲用咖啡的頻率相關。意味著咖啡這種西方傳入的飲料在中國大陸是一種象征優勢階層的生活方式。
3、競爭分析
(1)與強勢品牌店的間接競爭。
目前各大城市中星巴克(StarbucksCoffee),以及來自中國臺灣的老樹咖啡、兩岸咖啡等等都在平分秋色。
(2)直接競爭對手。小型咖啡廳受眾人群向對較小,方圓1公里以內沒有其他咖啡廳是必要因素。
(3)營銷規劃
利用加盟店品牌和資源優勢,迅速建立比利時皇家的知名度、美譽度,穩固住老客源。
(1)宣傳
針對高檔小區內的居民,可在附近購物場所的停車場內,向有車族派送精美廣告單頁(DM)和小禮品,單頁也可做成優惠券形式。
(2)事件營銷
①學生派對、讀書活動。聯系加盟區域幾個重要高校的學生會組織,舉行一些沙龍派對、讀書活動,照樣有利于提升品位,吸引學生和年輕人消費。
②時機成熟的時候,也可以舉辦一個以“咖啡和生活”為主題的征文活動。
(3)服務營銷
①建立會員卡制度。卡上印制會員的名字。會員卡的優惠率并不高,如9。5折。一方面,這可以給消費者受尊重感,另一方面,也便于服務員對于消費者的稱呼。特別是如果消費者和別人在一起,而服務員又能當眾稱他(她)為*先生、小姐,他們會覺得很受尊重。
②個性化服務。
在桌上放一些宣傳品,內容是關于咖啡的知識、故事等,一方面可以提升品位,烘托氣氛,也增加消費者對品牌好感。
咖啡店syb創業計劃書 篇2
企業使命:
我們致力于打造中國咖啡連鎖第一品牌,讓咖啡成為中國人的日常飲品。產品和服務:我們的產品以咖啡為主,輔以果汁和各種小吃。同時,為客戶提供優良舒適的環境是我們的服務目標。
產品和服務描述:
①產品介紹:
以專業咖啡為主,結合精致小吃、水吧飲品等。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1、咖啡:以純咖啡為主,介紹精致花式咖啡,如藍山咖啡、曼特寧咖啡、卡布奇諾愛爾蘭咖啡等。;
2、時尚水吧飲品:如木瓜牛奶、香蕉牛奶、港式奶茶等
3、做一些冷飲、熱飲、零食、沙拉等。根據不同季節(食物菜單見附件一)。
②服務描述:
為客人提供優良的環境和服務,讓消費者在這里品味、體驗文化、寄托情懷,使咖啡吧成為商務休閑、朋友聚會的首選。這些業務與投資網站所有者的財產沒有沖突。相反,它可以補充投資場所業主的客戶優勢。由于社會和生活節奏快,人們往往處于非常忙碌的狀態。我們公司不僅僅是為客戶提供咖啡和小吃,更是為客戶提供一個舒適放松的環境,讓每個人都能在快節奏的生活中放慢腳步品味我們的飲料,放松心情。
市場分析
20xx年的調查顯示,咖啡終端銷售市場的第一單是:咖啡和西式快餐連鎖店、星級酒店和西餐廳。咖啡館、西式快餐連鎖店主要有尚道咖啡、星巴克咖啡、真壺咖啡、麥當勞、必勝客,月平均銷量21.18噸,占比30.18%,其次是星級酒店,月平均銷量16.47噸,占比23.47%,西式餐廳,月平均銷量13.53噸,占比19.28%。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人們生活理念的進一步改變,咖啡產業也在飛速發展。
市場細分和目標市場選擇
目前,咖啡市場主要分為低檔和中高檔市場。低檔咖啡主要包括速溶咖啡等系列咖啡,中檔市場主要包括星巴克等連鎖咖啡店,高檔市場主要包括尚道咖啡、愛琴海咖啡等咖啡店。我們需要做的是,在未來幾年內,把我們的咖啡店擴大為中國人擁有的連鎖咖啡店,所以我們的定位是在人群中間。在測試咖啡產品的價格時,準確的規劃并不能定義每瓶咖啡的容量。目的是了解消費者認為每瓶咖啡產品哪個價格區間最合適,為咖啡產品的價格定位提供數據支持。
調查結果顯示,消費者認為每瓶咖啡的價格最高在31—50元,達到39.0%;其次,認為51—100元每瓶咖啡最合適的價格是28.6%;18.7%選擇30元以下;認為每瓶咖啡價格為101——150元中消費者選擇比例為9.8%;選擇其他價格區間的消費者非常少。從調查數據可以得出結論,消費者認為每瓶咖啡的價格在31—100元之間。消費者需求調查數據是咖啡廠商對每瓶咖啡產品進行定價的重要依據。
18—25歲的消費者認為每瓶咖啡產品最合適的價格
在18—25歲的消費者中,44.0%的人認為每瓶咖啡的價格在31—50元之間。認為每瓶咖啡的價格定在51——100元最合適的消費比例是26.8%;認為30元以下每瓶咖啡價格最適合的消費者比例為18.5%;其他價位的消費者選擇較少。
收入越高,消費者對咖啡產品價格的接受程度越高。
價格定位滿足消費者需求才是硬道理
無論是咖啡產品還是其他產品,正確的價格定位方式是根據消費者對這類產品的接受程度來定價。比如每瓶咖啡定價多少的策略是先了解消費者認為最適合每瓶咖啡的價格,然后根據消費者對每瓶咖啡價格的接受程度來確定每瓶咖啡的容量;而不是根據每瓶咖啡產品的容量來確定產品的價格。咖啡產品的價格定位既不是越高越好,也不是越低越好。價格定位只有滿足消費者需求才是硬道理。
買方行為分析
我們都知道咖啡是一種休閑娛樂的調劑品,在當今社會喝咖啡是工作生活之余放松身心的一種選擇。一些員工和學生可以也愿意去咖啡店喝咖啡。與此同時,咖啡店已經成為人們約會和交談的重要場所。因此,人們有時購買咖啡不僅是為了飲用,也是為了通過這種渠道提供一個場所。一般選擇去咖啡店的人應該是經常出去的人,而不是所謂的“House ”家人,這些人通常選擇速溶咖啡等方便飲料,而不是出去喝咖啡。對于中檔咖啡的消費者來說,會對價格比較敏感,但作為市場上的消費者不會太在意,只要能在一定的價格范圍內接受即可。但是,他們必須根據自己內心的需要來滿足自己的要求。
營銷計劃/舉措
1、廣告:對于城市的普通大眾,可以在附近購物場所的停車場給車主發漂亮的廣告頁(DM)和小禮物,單頁也可以做成優惠券。
2、活動營銷:
(1)開展開業前的一系列宣傳工作,發放問卷,根據消費者的需求完善店鋪的產品和服務。
②學生聚會和閱讀活動。聯系加盟地區幾所重點高校的學生會,組織舉辦一些沙龍聚會、讀書活動、觀影活動、藝術社團活動等,還是有利于提升品味,吸引學生和年輕人消費的。③時機成熟時,a “咖啡和生活”主題隨筆活動。
3、服務營銷:建立會員卡制度。會員的名字印在卡片上。會員卡的折扣率不高,比如15折。這樣一方面可以給消費者一種尊重感,另一方面也方便服務員稱呼消費者。特別是如果消費者和別人在一起,服務員在公共場合可以稱呼他(她)為紳士或淑女,會覺得受到尊重。
4、推廣策略:
①咖啡店的促銷策略要以競爭為導向。餐館必須了解競爭對手的情況,將自己的產品和服務與競爭對手進行比較,并在此基礎上制定具體的促銷計劃和方案。在實施計劃的過程中,他們應該推廣自己獨特的產品或商業風格,以建立鮮明的企業形象。
(2)推廣策略中的宣傳策略是低成本、高產出模式和印刷宣傳材料。通過路段配送,采取集約化策略,通過廣告欄目進行宣傳,利用網站信息流優勢,宣傳和突出形象。管理團隊和公司結構通常為150平方米,200平方米以內,需要約6名員工。
(1)經理和店長(由項目組成員或大股東擔任)
咖啡店商業計劃
負責綜合協調和管理各部門的工作,制定營銷計劃和工作流程,建立考核和培訓制度,督促員工工作,做好各部門之間的溝通工作。督促員工工作,激發員工積極性,聽取員工意見。對各種工作的運作進行綜合決策。及時發送股東的意見和要求,并傳遞我店要求的工作。
(2)五個廚師負責制作冷飲、面條、咖啡。
(3)3名服務員
(四)其他人員可以酌情由股份制成員擔任,并根據其貢獻領取股息。
咖啡店syb創業計劃書 篇3
一、運營模式
技術合作形式。結合我們是商務、休閑咖啡專賣店的特點,建議合作者在高檔寫字樓、cbd商圈、高科技園區、網吧、車站、電影院、碼頭或其他有市場空隙之處等地域選址;統一裝修風格、統一產品;總部提供技術支持(包括人員培訓)和產品(咖啡豆、茶)配送。
二、產品和服務
1、產品和服務描述
出售咖啡、茶類、酒水、簡餐等商品,并為客人提供優良的環境和服務,讓消費者在這里展現一種品位、體驗一種文化、寄托一種情感,使咖啡吧成為商務休閑、情侶聚會的好場所。這些業務與投資場所業主的產業沒有沖突。反而可以與投資場所業主的客源優勢互補。
2、競爭比較
同行競爭格局對我們有利,能更好的提升我們的知名度.。相對而言,我們管理水平、產品和服務質量,都占有相當
3、資源、技術
咖啡店是要求規模和檔次的行業,也是一個對產品和服務要求嚴格的行業,畢竟其帶有高消費色彩,消費者必然在意自己消費價值的充分體現。要達到這些,對投資者的資源、技術有很高的要求。投資者選擇加盟合作方式,一方面獲得了充分的資源、先進的設備和技術,一方面也避免了不少經營風險。
三、市場分析
1、市場需求
(1)穩定的老客戶資源。
(2)寫字樓與賓館客源。
(3)購物娛樂場所。
(4)成熟居民小區
(5)外企及本地區眾多的it類企業、公司等新興產業。
(6)如本區域各種學校眾多,當中的教職工和學生情侶也是潛在客源。
2、行業發展趨勢
(1)咖啡消費市場發展迅速,已經成為城市消費一大潮流,市場前期培育已經結束。雀巢、麥斯威爾、哥倫比亞等國際咖啡公司紛紛在中國設立分公司或工廠,根據一項在12個內陸城市的調查,32%的城市居民喝咖啡。過去一年內喝過速溶咖啡的人口比例在30%以上的地區除了上海之外,還有昆明、廈門、杭州和天津。
(2)咖啡消費品位越來越高,文化的魅力就是市場的魅力。單純速溶咖啡己遠遠不能滿足要求了,消費者開始認知咖啡的品牌、風格和知道如何享受咖啡帶來的樂趣。
(3)教育水準、家庭月收入和飲用咖啡的頻率相關。意味著咖啡這種西方傳入的飲料在中國大陸是一種象征優勢階層的生活方式。
(1)與強勢品牌店的間接競爭。
目前各大城市中星巴克(starbuckscoffee),以及來自中國臺灣的老樹咖啡、兩岸咖啡等等都在平分秋色。
(2)直接競爭對手。小型咖啡廳受眾人群向對較小,方圓1公里以內沒有其他咖啡廳是必要因素。
(3)營銷規劃利用加盟店品牌和資源優勢,迅速建立比利時皇家的知名度、美譽度,穩固住老客源。
四、推廣計劃
(1)宣傳
針對高檔小區內的居民,可在附近購物場所的停車場內,向有車族派送精美廣告單頁(dm)和小禮品,單頁也可做成優惠券形式。
(2)事件營銷
①學生派對、讀書活動。聯系加盟區域幾個重要高校的學生會組織,舉行一些沙龍派對、讀書活動,照樣有利于提升品位,吸引學生和年輕人消費。
②時機成熟的時候,也可以舉辦一個以“咖啡和生活”為主題的征文活動。=¥~。房產論壇重慶搜房網買房
(3)服務營銷
①建立會員卡制度。
卡上印制會員的名字。會員卡的優惠率并不高,如9.5折。一方面,這可以給消費者受尊重感,另一方面,也便于服務員對于消費者的稱呼。特別是如果消費者和別人在一起,而服務員又能當眾稱他(她)為*先生、小姐,他們會覺得很受尊重。
在桌上放一些宣傳品,內容是關于咖啡的知識、故事等,一方面可以提升品位,烘托氣氛,也增加消費者對品牌好感。為多位一起來的消費者配備專門的講解人員。如果他們感興趣,可以向他們介紹各種咖啡的名稱、來歷等相關知識。也可以讓其參與咖啡的制作過程。有了創業計劃書,如何開好咖啡店呢?
咖啡店第一課:定位—做夢,也要有方向感決定咖啡館的定位,是成功開咖啡館的第一步。
例如是開豪華咖啡館、外帶式或內座式小咖啡館?店內只賣咖啡,還是“咖啡+糕點”或“咖啡+糕點+簡餐”?另外,是單店經營,還是與異業結盟的復合式咖啡館(例如結合書店一同經營)?這都是一開始就要先想清楚的。
咖啡館的經營定位,決定了資金、人事、菜單、地點、乃至店面的設計裝潢;必須先確定經營方向,再去規劃其它細節。但許多開店者正好相反,往往先決定設計裝潢與地點選擇,再去考慮要開什么型態的咖啡館,例如“我好想開一家充滿普羅旺斯風情的咖啡館,”腦筋全圍繞在如何裝潢出普羅旺斯風格上,這是開咖啡店者最常犯,也最致命的錯誤。咖啡店第二課:財務規劃—開店,算盤要打得精一家咖啡館所需軟硬體如下:
1.菜單(menu,包括咖啡、糕點及簡餐)
2.生財設備(咖啡機、烤箱、微波爐、瓦斯爐、冰沙機、冰箱、冰柜等)
3.硬體設備(冷氣、照明設備等)
4.器皿
5.設計裝潢(吧臺設計、咖啡館風格與色調、桌椅家具等)
這五項要素中,菜單是最基本的,會決定需要采購哪些生財設備及硬體設備,也會影響吧臺設計。如果一開始只想開家“咖啡+糕點”的咖啡館,吧臺設計比較簡單;但如果開業后發現光是這樣無法維持營運,想要增加冰沙產品時,就會發現吧臺可能沒空間放置冰沙機了;萬一還想再增加簡餐,一開始又沒有規劃廚房的話,問題就更大了,甚至需要重新局部裝潢,那又是一大筆費用支出。因此創業伊始,就要想清楚咖啡館的販賣項目。裝潢預算最容易失控
咖啡館資金規劃方面,必須包含以下開支:
1.生財設備
2.硬體設備
3.器皿
4.設計裝潢
5.房租(第一個月的房租+3個月的押金=4個月房租)
6.原料
7.人事開支(如計時人員的薪資)8.雜支(水電費用)9.至少能維持咖啡館赤字經營5個月的預備金【(房租+原料+人事開支+雜支)×5】
建議生財設備、硬體設備、器皿這三項的預算都是不能動的,能變動的只有設計裝潢的費用;至于房租則牽涉到地點的選擇,變數較大。
「為什么我們一直告誡創業者,在開店時不要從設計裝潢開始?因為經驗告訴我們,許多創業者手上有一百萬現金時,第一件事就是找設計裝潢公司,當時手上資金充裕,為了打造夢想中的咖啡館,裝潢預算往往不斷地追加,明明只要20萬的預算,常常等完工時,已經花掉50萬了。」剩下的資金,用來購置生財及硬體設備,再扣除繳給房東4個月的房租與押金后,已經所剩無幾,只要有些風吹草動,咖啡館極可能無以為繼,不是關店就是頂讓。每分錢花在刀口上
“有些人愿意買一張500元的椅子來布置咖啡館,但也有人買一張50元的二手椅,加上椅套后,效果一樣很好,”煮咖啡設備與吧臺是整個咖啡館的核心,“其實一臺好的兩孔或三孔義式咖啡機,價格從幾萬到數十萬元,就足以應付150平方大咖啡館的客人”。
絕不可忽視咖啡機的售后服務,他的經驗是如果義式咖啡機故障,供應商無法在4個小時內前來、并將機器修好,那咖啡機再好也沒用。裝潢設計保持彈性
其實,設計裝潢的彈性很大,宜因地制宜,投入不宜太大
至于純外帶咖啡館,裝潢就更簡單了,只要吧臺設計好,其他幾乎花不了什么錢。咖啡店第三課:專業—技術沒到位,一切免談
既然開的是咖啡館,咖啡豆的品質與煮咖啡的技術,是決定顧客回流率的關鍵。
國人對餐廳裝潢喜新厭舊之快速,一家店的裝潢可能3年后就過時了,如果只想以裝潢氣氛取勝,也許一開始媒體效應會帶來人潮,但退燒之后,一家難喝的咖啡館能靠什么支撐呢?建議既然有心開咖啡館,開店初期最好是由創業者自己負責吧臺,外場部分再請2~3位全職或兼職工讀生,就足以應付咖啡館的日常營運,這樣既可省下人事費用,而且親手煮咖啡,也可避免萬一吧臺員工離職,人力青黃不接造成咖啡品質不一的狀況。你對咖啡豆特性知多少?
很多人在開店前,甚至還不知道怎樣煮咖啡,開店前一定要多花些時間,到處品嘗別家的咖啡豆,除了訓練自己的味覺之外,也可研究不同咖啡豆的品質與口感,找出自己喜歡的咖啡豆,或是自己烘焙豆子都需時間培養經驗。
國內咖啡豆進口商與盤商不少,不妨多上網或向業界人士請教,而且豆商或咖啡機供應商都有提供相關課程,要認識咖啡豆并不難。
除此之外,平常要多閱讀咖啡書籍,相關活動交流最好也去聽聽,因為咖啡館的門檻不高,競爭日益激烈,唯有把咖啡品質做出來,才是不二法門。咖啡店第四課:地段—不必迷信黃金地段
許多人相信開店成功的關鍵是“location,location,location”,只要在黃金地段開店就穩操勝券,其實這句話只對了一半。
通常我們以a級、b級、c級來區分商業地段,以a級的黃金地段來說,房租不是高得嚇人,要不就是有行無市,這也是為何黃金地段的店家,通常都銷售高單價產品的原因。
許多一級戰區的黃金店面,一個月的房租至少要數萬元,算算一天要賣出幾杯才能打平房租呢?這還不包含人事費用及器材折舊。其實只要經營得法,b級c級地段也能有咖啡館的春天。咫尺之隔,租金懸殊
創業一族的每分錢都必須用在刀口上,大馬路上的店租,一個月就要數萬元,但如果是在離馬路只有十幾公尺的巷弄內,顧客不會介意多走幾步路,租金可能就相差不少。
可將地段分成百貨區、辦公區、商業區、文教區、娛樂區、住宅區、交通轉運區等,深入觀察該區的日常活動與人潮流動,分析在該區經營咖啡館的成功率。
每種地段都有不同的作息方式,人潮聚集的時間也不一,如果咖啡館開在辦公區,周一到周五的中午就是最重要的營業時段,可以利用周日休息;反之,如果是在娛樂區或購物區開店,周末休息擺明是跟錢過不去。人潮不等于錢潮不過,“人潮”不見得等于“錢潮”,建議創業者在選擇地點時,至少要花一個星期,觀察當地人潮屬性與消費模式。以預定開店地點為中心,調查周圍500公尺內有多少競爭對手(包括連鎖或單店咖啡館、速食店、泡沫紅茶店),記錄這些競爭對手每天入店消費的人數與預估營業額,同時評估如果投入這場戰局,自己有幾分把握能夠分食多大的餅,或是能夠把餅做大。
咖啡店第五課:成本控管—一杯咖啡要賣多少錢?
開店,當然不能賠本。但很多人只知道一杯咖啡要賣多少錢,卻不知道一杯咖啡的成本要多少錢。
通常煮一杯咖啡要用15~20公克咖啡豆,一磅咖啡通常可煮25~30杯咖啡,而一杯咖啡所需的奶精(或牛奶)與糖,成本約在1元之間,另外還包括紙杯、面紙、攪拌棒等材料。這樣推算下來,一杯咖啡的原物料成本大致在2~4元之間。另外別忘了,還要把房租、水電、人事、器材折舊等成本加上去,再加上一定比例的利潤就是一杯咖啡的售價。
很多店主不知道怎樣定價,看競爭對手訂多少錢,自己也依樣劃葫蘆。但這種偷懶做法很危險,日后發現入不敷出,又不敢漲價,只好改用較便宜的咖啡豆,惡性循環就此開始,“這就是準備收店的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