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師交流心得體會(通用3篇)
小學教師交流心得體會 篇1
10月15日至16日,我有幸在西安參加了教育基金會舉辦的《小學教師閱讀交流會》,交流會上等7位老師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從不同角度和層面暢談了閱讀的一些體會,我們還實地參與了雷家灣小學的閱讀活動課,開展了互動交流活動。雖然這次交流會時間很短,但受益非淺。主要有三點體會。
一、感動。
陜西教育基金會十年如一日,致力于消除知識鴻溝,培養鄉村兒童的良好閱讀習慣,用愛心人士捐助的舊書,在鄉村小學建立圖書館,幫助小學建立有效的圖書館管理制度;鼓勵小學生寫作讀書感想。提倡培養興趣,快樂閱讀。借用社會和愛心人士的力量,為更多的鄉村兒童服務,拓寬農村兒童的閱讀面,縮短城鄉兒童、東西部兒童的閱讀差距,讓更多的鄉村兒童,愛書,有書,學會讀書。他們這種對社會弱勢群體的援助不是輸血,而是造血。他們給予貧困地區的不僅僅是物質和金錢的援助,更是精神的鼓勵和鞭策。在今后我會倍加努力工作,用自己的行動影響身邊的人,讓愛心得以傳遞。
二、鼓舞。
這次交流會有導師、也有來自6個省一線鄉村教師和校長,還有十幾名閱讀志愿者。李玲老師的《開展校園閱讀活動的關鍵要素——不僅僅是創意》,關于閱讀的“人生事實”、閱讀應該是從快樂開始的等論述;邱璐老師《閱讀與兒童成長的節律》,介紹了不同年級段兒童的閱讀興趣,以及教師閱讀教育的策略、技巧;還有雷家灣小學校長李新明介紹了他們學校開展閱讀教育的情況,他們精彩的講解、精辟的論述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影響,使我對閱讀的認識有了更多了解,讓我找到了真正屬于閱讀課堂教學的良好方法,讓我知道了怎樣讓“學生有書讀、讀好書”,也讓我知道了如何營造“書香氛圍“,以及如何讓學生把“讀書養成生活習慣”,這些都為我以后的閱讀課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讓我們所有的參加培訓的老師都稱贊不已。對于那些來自不同地方的志愿者,雖然我并沒和他們有太多的交流,他們都很顯得很樸素、也很大方。他們大多都是高校畢業生和一線的教育工作者,在臨走之際,有幾名志愿者因為趕車連晚飯都沒來得及吃就匆忙的走了。他們盡己所能,不計報酬,幫助他人,服務社會的精神深深地打動著我、鼓舞著我。
三、努力。
小學閱讀課是現階段小學語文課中較薄弱的環節。沒有誰是天生喜歡書的,讀書的興趣需要培養,要從孩子們最喜歡的書開始,用各種各樣的活動去感染他們、打動他們,慢慢養成讀書的習慣,一旦孩子形成了讀書的習慣,你的教育就成功了……于是從參加閱讀交流會之后,我進行了認真反思,在今后工作中,我要努力學習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和自身素質,把這次培訓所學到的知識與自己的教學實際結合起來,端正教學態度,提高教學質量,設計出屬于自己的課堂,想方設法從培養學生的興趣上下功夫,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讀書活動中。
我相信只要我們肯努力,我們的閱讀課堂將會成為孩子們心中的理想樂園!
小學教師交流心得體會 篇2
學校的語數教師和綜合組教師參加了此次交流活動,我聽后深受啟發,現談體會如下:
一、嚴字當頭,是抓好課堂的最有力武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