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物單位核驗工作總結(通用3篇)
出版物單位核驗工作總結 篇1
根據市文化新聞出版廣電局《關于開展20xx年市出版物發現單位年度核驗工作的通知》精神,我局結合本縣實際,按照全市的統一部署,及時開展了出版物經營單位年度核驗工作,工作開展順利,提前完成任務,現將工作情況小結如下:
一、領導重視,指派專人負責
為進一步推動此項工作的開展,局主要領導親自過問、親自部署,安排新聞出版管理股具體負責核驗工作,并指定專人落實操作。因此,局里為此下發了專門文件《關于開展20xx年縣出版物(圖書和音像制品)單位年度核驗工作的通知》,為年度核驗工作起到了推動和指導作用。
二、溝通協調,做好精心輔導
年度核驗工作是一項業務性很強的工作,涉及到經營單位在一年來的經營狀況統計,一些指標的認定核定等等,為此,我局在強化溝通上做文章。一是加強與上級的聯系。在核驗工作中遇到實際問題和情況,工作人員及時與市局聯系,認真解決問題,把政策弄懂、弄通,以致于在工作中得心應手。二是加強與經營單位的聯系。為使工作得到更快、更好、更精準的落實,我局業務人員時時保持與核驗單位的聯系,經營單位在核驗中遇到問題,工作人員及時予以精心輔導,上門服務,確保核驗工作在第一時間解決問題,同時也確保年審工作的質量。
三、嚴格把關,掌握工作進度
工作人員通過認真工作、嚴格把關,于3月15日順利完成全縣新聞出版企業年度核驗工作,一是圖書經營單位。參加出版物(圖書)核驗的經營單位5家,全部符合要求,通過年審。二是音像制品經營單位。參加出版物(音像制品)核驗的經營單位3家,全部符合年審條件,準予年審。
年審后,全縣出版物經營單位共8家,圖書經營單位5家,音像制品經營單位3家。
四、摸清實情,企業前景堪憂
通過核驗工作的完成,全面掌握了我縣出版物經營單位的實際經營狀況。全縣8家出版物經營單位經營狀況不理想,各項指標都有下滑,處于疲軟。全縣8家出版物企業,除資產總額在上升(與20xx年同期相比上升33%)外,其他指標略有下降,營業總收入為61.2萬元,與20xx年同期相比,減少6.56%,利潤總額是17.5萬元,與20xx年同期相比,減少3.85%,雇員報酬11.2萬元,與20xx年同期相比,減少30%。因此,可以看出我縣出版物企業前景堪憂。
五、建議
為方便經營單位,減輕企業負擔,切實提升為企業服務的能力,建議:一是基層出版物零售單位年審時間,可設置二到三年年審一次;二是減免經營單位的稅費,減輕企業壓力。
出版物單位核驗工作總結 篇2
20xx年以來,市文化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緊緊圍繞全市中心工作,克難奮進,開拓創新,較好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為推進文化強市建設,為在全省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會做出了積極貢獻。現將全年工作總結如下:
(一)隊伍綜合素質得到提升。一是加強學習教育,提高認識水平。通過開展書記講授黨課、認真研讀原文、組織交流討論和觀看警示教育片等活動,引導黨員干部牢固樹立紀律和規矩意識,將守紀律講規矩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覺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二是立足本職工作,提升服務效能,努力把守紀律講規矩落實到文化惠民、創新文化市場監管方式和推進文化事業發展繁榮上。三是強化作風建設,落實主體責任。強化監督問責,持續糾正“四風”,堅決查處違規違紀行為,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實把守紀律講規矩落到實處。
(二)文化惠民活動深入開展。不斷強化文化單位的服務功能,切實保障基層群眾文化權益。市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和鄉鎮文化站全部實現免費開放,無障礙、零門檻進入。市博物館在辦好基本陳列展覽的同時,積極走進社會,開展“展覽進校園、進鄉村”活動,舉辦了《“楊守敬杯”法治書法展》、“5.18國際博物館日”、“中國文化遺產日”等大型文物宣傳咨詢紀念活動;市文化館免費開展文藝輔導,重點推廣廣場舞《打蓮茄》;市歌舞劇團免費送戲進鄉村、進社區、進校園、進軍營150場;市新華書店積極參與“三下鄉”活動,先后為吳家崗村圖書室、名都社區捐贈近萬元的圖書;市圖書館扎實推進全民閱讀。今年新書入藏4654種、6478冊。窗口流通讀者11.5萬人次,外借9.6萬冊次,館內借閱7.9萬冊次。新發展持證讀者近1400人。圖書館微信的公眾號訂閱量突破900人。積極推廣“掌上宜圖”閱讀平臺。20xx年,宜圖電子書“閱知”觸摸屏綜合展示系統累計下載圖書超過三萬余冊,在線試讀人數突破七千人。今年11月,還將承辦首屆湖北省“書香門第、耕讀人家”農民讀書節現場會。
(三)文藝精品推進文化繁榮。緊扣時代主題,搞好文藝創作生產,開展系列群眾文化活動,使文化活動植根基層,遍地開花。春晚“激情飛揚”、楊守敬書院開園演出、枝城桃花節、潘家灣女兒會等文化活動均以突出的主題性、鮮明的思想性、較高的藝術性受到好評。市文化館組織創作的《連枷舞》參加全國農民春晚;市歌舞劇團新創作作品8個(舞蹈節目6個,小品2個)。我們以參加湖北省第二屆藝術節和第十三屆湖北曲藝“百花書會”活動為契機,組織精干力量創作精品節目梆鼓《謎中情》、楠管《守望》。在9月13日舉行的第十三屆湖北曲藝“百花書會”上,梆鼓《謎中情》獲得創作一等獎、表演二等獎,楠管《守望》獲得創作二等獎、表演三等獎。《謎中情》在10月20日舉行的第二屆湖北省藝術節中獲獎,并取得明年參加第11屆中國藝術節、角逐全國“群星獎”的入場券。
(四)文化遺產保護進一步夯實。完善文物保護長效機制,全面落實文物保護市、鄉(鎮)、村(社區)和文物保護員四級保護網絡。完成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野外普查、重點核查和網上數據錄入工作,上傳數據10000余條,上報數據工作位于XX市可移動文物普查前列,被XX市文物局評為先進集體;完成年度館藏文物藏品清查任務;完成紅花套遺址出土文物移交工作,按規范清點、登記及核對后收藏入庫,新增藏品1.7萬件;完成申報我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不可移動文物名錄;申報永興橋為XX市第五批文物保護單位。《宜紅茶制作技藝》被納入宜昌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青林寺謎語進課堂列入全省十佳非遺保護行動;高壩洲中心小學榮獲XX市首批非遺傳習示范基地稱號;潘家灣民俗博物館榮獲XX市民風民俗傳習所稱號。全市開展非遺展演活動12次。
(五)文化市場監管不斷加強。認真落實中央、湖北省、XX市“掃黃打非”工作的統一部署,嚴格封堵查繳政治性非法出版物,組織開展開展了“打擊政治性非法出版物專項行動”、印刷企業專項整治行動、署期集中行動、凈化校園周邊環境專項整治行動。全年累計出動“掃黃打非”檢查人員480余人次,檢查印刷復制企業82余家次,圖書報刊、音像制品經營點50余家次。始終堅持把網吧管理作為文化市場管理的重中之重來抓,以日常監管為主要手段,適時開展專項治理和集中行動。重點查處網吧接納未成年人、未按規定進行實名登記等違法違規經營行為,不斷完善網吧長效管理機制。受理網吧違法違規經營行為的舉報投訴1起,立案查處11起。
(六)文化產業逐步轉型升級。以“建設文化強市”為目標,立足區位、歷史、文化、旅游等資源優勢,堅持統籌規劃、整合資源的原則,積極推進名人文化、民俗文化、創意文化和生態旅游文化等文化產業園區建設。紅春民俗文化村、楊守敬書院、三峽九鳳谷、清江古鎮等項目相繼建成,正式開園迎客。青林古鎮、荊門山文化旅游城、江南創意文化產業園等項目正在順利建設中。引進由宜昌嘉木醇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投資過億的文化產業項目1個,新增文化產業四上企業3家。
20xx年,市文化局將緊緊圍繞全市中心工作,堅持以科學發展推動文化創新,繼續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充分彰顯文化引領魅力,全力建設文化強市。
一、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根據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規劃制定具體實施細則并抓好落實。按照《公共文化服務三年行動計劃》建設、評選命名10個特色文化村(社區)。加快推進重點文化公共設施建設,市民活動中心工程正式動工。做好“三館一站”免費開放工作。督促各鄉鎮(處)抓好文化活動陣地建設,進一步健全市、鄉、村保護站文物保護網絡。完善“文化”數字資源平臺建設。
二、進一步抓好文藝精品創作
將實施精品戰略作為“一把手工程”,明確主要目標、責任主體、工作進度和考核辦法。建立健全精品創作激勵機制,對獲國家、省級重大獎項的作品和個人予以重獎。深入發掘地方特色文化資源,建立重點文藝作品項目庫。重點支持文化館、歌舞劇團等創作主體,抓好文學、戲曲、音樂、美術、故事等精品生產,力爭在20xx年各級各項藝術賽事中出新出彩。打磨本土文藝力作,梆鼓《謎中情》沖刺第十一屆中國藝術節。
三、繼續辦好品牌文化活動
精心組織開展好送戲下鄉、舞到山鄉、春晚、第十屆農民讀書節、第三__屆全市少兒文藝作品評獎等品牌文化活動。積極組織開展群眾文化活動,完成《連枷舞》健身版的推廣普及教學,舉辦全市健身版《連枷舞》比賽。全年開展大型群眾性文化活動不少于3次;每個鄉鎮(街辦)組織開展特色文化活動不少于5場次;每個行政村(社區)開展群眾性廣場文化活動不少于10次。
四、切實加強文化遺產保護
抓好全市文物保護工作,完善文物保護長效機制,健全市、鄉、村保護站文物保護網絡,簽訂市、鄉、村和保護員文保責任狀;動土工程及地下文保服務不出人為事故。完成可移動文物普查階段性工作。認真抓好市博物館楊守敬紀念館免費開放,接待觀眾達13萬人(次);調整提升楊守敬紀念館(故居)展覽,舉辦《楊守敬紀念展》等基本陳列展覽及臨時展覽3個;完成《文物法》、可移動文物普查、博物館日等宣傳、展示活動1-2次。積極申報國家、省、市級非遺名錄或傳承人;建設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全年開展非遺展演活動12次以上。
五、全力抓好文化市場監管
切實封堵查繳政治性非法出版物,保持“掃黃打非”的高壓態勢。堅持查處“網吧接納未成年人、超時營業”和“電子游藝娛樂場所利用電子游戲機進行賭博”等行為,堅決打擊取締無證經營、非法經營等行為,嚴格執法;每月對文化經營場所檢查不少于5次,文化市場管理規范有序,全年無重大、惡性案件。加強與公安、工商等部門間的聯系配合和信息通報,積極開展日常巡查、部門聯查、突擊檢查,充分發揮網吧監督員和協管員的作用,形成通力合作、齊抓共管的長效監管機制。
六、大力推進文化產業發展
爭取政策扶持力度,推進文化產業園區建設。完成招商引資工作任務,推進文化產業項目建設。進一步挖掘楊守敬文化藝術傳媒有限公司創收潛力。積極支持青林古鎮、荊門山文化旅游城、江南創意文化產業園、潘家灣土家山寨等文化產業園區建設,形成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產業集群。文化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較上一年度有所提高,文化產業增加值增幅不低于15%。
七、不斷加強文化隊伍建設
重視發現和培養扎根基層的民間文化人才特別是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給予扶持,促進其健康成長,發揮作用。重視基層文化隊伍特別是鄉鎮綜合文化站站長素質提升。鼓勵專業文化工作者和社會各界人士參與基層文化建設和群眾文化活動,形成專兼結合的基層文化工作隊伍。抓好文化工作者職業操守和業務技能培訓。抓好文化人才引進工作。抓好文化名人、名家培養。進一步壯大文化志愿者隊伍,努力實現鄉鎮、街道全覆蓋,并逐步向企業、社區、學校拓展。
八、繼續深化文化體制改革
按照中央、省委、市委的統一部署和要求,積極穩妥地深化文化體制改革。通過改革解決遺留問題和發展中的各類問題,促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協調發展。
九、繼續做好黨風廉政、精準扶貧、安全生產、信訪維穩、計劃生育、社會管理綜合治理等工作,完成上級交辦的其它工作任務。
出版物單位核驗工作總結 篇3
今年上半年以來,我局外宣工作堅持以黨的xx大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做大做強全市新聞出版產業為主線,大力宣傳新聞出版、版權的法律、法規和“掃黃打非”的工作成果,努力促進全市新聞出版產業大發展、大繁榮。
一、領導重視
結合我局的工作職能情況,把外宣工作作為宣傳新聞出版、版權工作的主要載體抓緊抓實,一是成立工作領導小組,局長任組長,兩位副局長為副組長,各科室負責人為成員,形成了“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各科室共同參與的工作格局,確保了外宣工作的順利開展。二是把外宣工作列入年度中,并在局務會議上多次研究解決在實際工作中的問題。三是總體規劃,分階段落實切實做好外宣的各項工作。
二、把外宣工作落實到具體的工作中
今年,我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和市委外宣辦的工作要求,認真做好對外宣傳工作。
一是積極開展市委、市政府“項目建設年”、“企業服務年”和“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保發展”的宣傳工作,對所管屬行業做好規劃,主動深入到企業當中,為企業排憂解難,增強企業做大做強的信心和決心。
二是深入開展新聞出版、版權法律法規的宣傳工作,通過設立新聞出版、版權法律、法規服務咨詢點,發放宣傳資料,現場講解等辦法,大力宣傳新聞出版、版權的法律法規,引導廣大人民群眾自覺“拒絕盜版,維護正版”的良好氛圍。
三是大力宣傳“掃黃打非”工作成果,采取舉辦集中銷毀盜版及非法出版物活動,爆光侵權盜版及銷售盜版及非法出版物的案件、設立舉報版、開設舉報熱線電話等辦法,促進了“掃黃打非”工作的深入開展。
三、下半年外宣工作打算
1.積極配合市委外宣辦繼續做好對外宣的各項工作。
2.開展多種多樣的活動,大力宣傳市委、市政府關于開展“項目建設年”、“企業服務年”以及“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等宣傳,促進我市經濟發展。
3.繼續做好新聞出版、版權的法律法規的普法宣傳以及大力宣傳“掃黃打非”工作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