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廣西的導游詞(精選5篇)
介紹廣西的導游詞 篇1
島上住有20_多戶人家, 16000多人口,85%以上都是客家人,島上不但氣候宜人,資源豐富,風光秀麗,景色迷人,四季如春,氣候溫暖濕潤,富含負氧離子的空氣清新宜人,具備世界旅游界向注的“三S(海水sea 、陽光sun、沙灘sand的旅游資源十分豐富的島嶼;故素有“大蓬萊”仙島之稱。
潿洲島與北海銀灘隔海相望,為人山噴發堆凝而成,是中國最大的、最年青的火山島,潿洲島海蝕、海積及溶巖景觀奇特,其沿海海水碧藍見底,海底活珊瑚、名貴海產瑰麗神奇,種類繁多;南部海蝕火山港灣奇特優美,沙灘迷人,邊漫步邊拾海螺、撿貝殼。其龜累拱碧、滴水丹屏為北海景中二景。島上濃蔭蔽日,四季飄香。三婆廟、圣母廟和天主等建刪葬特色。島民熱情好客,勤勞淳樸,古風可擷。
在高空鳥瞰,面積為25平方公里的`潿洲島猶如一枚翡翠漂浮于湛藍的大海中。踏上這座火山島,撞入眼簾的是奇特的海蝕海積地貌與火山熔巖景觀——豬仔嶺憨態可掬,鱷魚石栩栩如生,滴水巖泉水叮咚,紅色火山巖好象剛剛噴發過……
位于盛堂村的法國天主教堂,更是在19世紀末就落戶島上,材料全部取于島上的珊瑚、巖石,歷經百年歲月,依然堅固如初。四百多年前,明代著名戲劇家湯顯祖游覽該島,寫下“日射潿洲廓,風斜別島洋”的詩句。
介紹廣西的導游詞 篇2
歡迎大家乘船游覽美麗的漓江。
漓江屬于珠江水系,發源地在桂林北面興安縣境內的貓兒山。貓兒山是史稱五嶺之一的越城嶺主峰,海拔2238米,號稱中南最高峰,漓江由貓兒山下的涓涓細流匯集而成興安縣境內至今還保留著秦始皇時期修建的靈渠,它是中國第一條人工運河,史稱興安靈渠,它把漓江的水和湘江的水連接起來。湘江在湖南境內,屬于長江水系。大自然賦予了它特定的方式。大家都知道,世上無水不東流是因為地球西部地形高,東部地形低所造成的,但惟有湘江的水是由南向北而去,漓江的水由北向南而下,所謂湘漓分流、相離而去,漓江故此得名,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另外漓江的漓字,在字典里面是清澈、透明的意思,大概也是漓江名稱最佳的含義。漓江在中國的歷史上曾經起過重大作用,靈渠開鑿之后,它溝通了嶺南與中原的聯系,對秦王朝統一中國的大業,以及對桂林乃至西南地區政治、經濟、文化、軍事都有深刻的影響。
竹江景區
(群龍戲水)
在前面右側臨水的山壁,有幾根懸垂倒掛的鐘乳石柱,它們形態嵯峨,形神兼備,仿佛像幾條飲江的巨龍,它們的身子,隱藏在山壁內,只有龍頭向著水面。第當春夏水漲,龍頭便會吐出雨露。傳說這幾條龍是天帝派它們到漓江邊來采集桂花香精的。很久以前這些山坡上長滿了桂花,那沖天的香氣直貫天宮,引得嫦娥也想偷偷下凡,天帝為之震怒,于是派來了這幾條神龍,要把這桂花的香氣全部吸盡帶回了天宮。誰知道神龍到了這時原形被這里的景色迷住了,它們不僅沒有帶走人間的桂花,反而引來了天庭的.雨露,它們把雨露傾注在崖壁下的潭里,從此這個潭就叫沉香潭。沉香潭的水灌溉了漓江兩崖的四方土地,在這片土地上的桂花樹枝葉長得更加繁茂了,漓江八月兩岸到處都是桂花香,怪不得人們都把這片地方叫桂林呢!
草坪景區
(鑼鼓鴛鴦灘)
彎彎曲曲的漓江,有一個灣就有一個灘,有人數了一下,從桂林到陽朔,83公里的水程,共360.5個灘。灘頭灘尾水比較淺,漓江從灘頭上流過,發出淙淙的響聲,這響聲仿佛是天宮中的仙樂,聽了叫人飄飄欲仙。其實這哪里是仙樂,這是漓江的音樂,請大家看,左岸邊有兩塊大石頭,一個像圓鼓,一個像金鑼,當地的村民們都叫它們鑼鼓石。右岸邊兩座拔秀的小山柱,仿佛是一對鑼錘和鼓棍,大家仔細聽,仿佛還有一對鴛鴦在唱歌呢。
楊堤景區
(八仙游江)
右前方,山到了這里突兀而起,云到了這里虛無縹緲,給人以幻境的感覺。這一帶山巒疊嶂,氣勢雄偉,前面一組8個山頭,很像我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8個仙人,靠近江邊頭光光的是鐵拐李,旁邊的是曹國舅,下面戴帽子的是河仙姑,接下來的是張果老、韓湘子、呂洞賓、藍采和、鐘漢離,正好8個。據說有一天,8位仙人各顯神通,飄洋過海,結伴而行,他們來到了漓江邊上,看到了美麗的漓江風光,這里碧水青峰,田園似錦,于是他們決定留下來,這個景點取名叫八仙游江。
興坪景區
(溯江鯉魚)
前邊有一個山峰又長又大,橫亙在漓江邊,整個山形很像鯉魚,魚頭朝右,魚尾朝左,魚嘴跟右邊的這座山峰相連,在高高的魚背上有一組小山峰構成了魚鰭,真是一條活靈活現的大鯉魚,那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條鯉魚,誰也沒有辦法稱它的重量。那鰭魚又像一只小哈巴狗,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獅子狗,它的頭部、眼睛、四肢都很清楚,真是可愛極了。
桂林山水有四大特點:山青、水秀、洞奇、石美,那么漓江除此之外還有瀑布、流泉、險灘、竹林四絕。有人說:漓江不僅僅有這睦,而且還有怪、迷、奇、絕四大特點,那就是古榕之怪,畫山之奇,冠巖之迷,半邊渡之絕。凡此種.種,不一而足,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各位朋友,今天的漓江游即將結束,歡迎您及您的朋友下次再來游覽漓江。
介紹廣西的導游詞 篇3
靖江王府自洪武五年以元順帝潛邸改建后,時隔二十一年,即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有旨命徐溥等人重新修造王府。一是因朱守謙就藩桂林僅三載,就被召還京師,直到洪武二十五年死,他都沒有回到藩國,以至王府長達十二年無主居住,時逢新王受封,有著新王新居的用途。二是初建時當立國之初,國力薄弱,王宮建筑未免因陋就簡,而需改建。
王府早期還算樸實,但是明代中期以后,情況就不同了。嘉靖五年至七年(公元 1526~1520xx年)恭惠王朱邦苧于宮西建起了懋德堂,萬歷年間又復多鼎建,如獨秀峰下有寶善堂、尊樂堂、拱新亭、山月亭、綠竹軒。峰上有玄武閣,觀音堂。月牙池畔有樂山、探奇、瞻云三個景點,以備清眺。王府的建筑就十分可觀了。清順治七年(公元1650年),定南王孔有德平定廣西并駐節靖江王府,所以史籍上又把靖江王府稱之為定南王府。順治九年李定國攻占桂林,孔有德放火自焚,王府變成一片瓦礫。順治十四年,改定南王府為貢院。端禮門的三拱門改為單拱門,這大概是為適合貢院現制的結果。其上重建門樓,稱“景幅樓”。宣統期間,貢院東側改作初級師范學堂校址,西側改作模范小學堂校址,同時,在獨秀峰下設咨議局,在城內東南角增建廣西圖書館。
民國十年,孫中山先生北伐督師桂林,設總統行轅于王府,指揮北伐。1944年桂林淪陷,貢院的建筑同整個城市一樣,被化為焦土。
介紹廣西的導游詞 篇4
同學們,你們飽覽過崇山俊嶺的群山,蜿蜒曲折的小溪,但你們見過氣勢宏偉的梯田嗎?今天,我就帶你們見識一下,舉世聞名,天下一絕的龍脊梯田吧!
龍脊梯田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龍勝各族自治縣龍脊鎮。占地面積70多平方公里,是國家AAAA級景區。龍脊梯田的景色隨季節的更替而變幻無窮,氣勢雄偉,磅礴壯觀。
可惜天公不做美,我們來到梯田時,起霧了。因為梯田海拔較高,田中的水份和山澗的水份蒸發,形成了一大片霧的海洋,蒙蒙朧朧。但路邊的近景仍然十分迷人。高山叢林,田地,房舍點綴其間,加上陣陣霧氣,或虛或實,仿佛來到了蓬萊仙境。
聽導游說,這里的霧氣會散開,但散開的時候很短,也不知是什么時候。等待的時候是漫長的,但此時的游客們一點也不覺得累,他們足足等了兩個多小時,連眼睛都不敢眨一下,生怕錯過了這一刻的美景。這時,只聽見一聲大喊:“快看,霧氣散開了!”大家一下子打起了精神,附身鳥瞰。頓時,人們不禁發出陣陣尖叫:“哇!真是奇跡,絕美啊!”只見山下的梯田如鏈似帶,從山腳盤繞而上,層層疊疊,高低錯落,其線條有如行云流水,瀟灑流暢,十分壯觀。如果慢慢觀察,幾處梯田露出明顯的圖案,竟然像九條龍跟五只老虎,難怪人們稱這片奇景叫“九龍五虎”。遠遠眺望,周圍綠水青山圍抱,山澗炊煙裊裊,感覺就像是一幅艷麗的山水畫。再加上天空中隱隱約約的濃霧,給美麗的景色增添了一絲的神秘感,猶如來到了仙境一般。怪不得人們如此驚訝!正當我們還陶醉在這大自然的藝術世界里時,一團濃霧不知從何而來,美妙的奇景一下子又被淹沒在白茫茫的霧氣中。游客們始終不想邁開腳步離開,他們都想在這多停留一刻啊!
接著,我們又去了另一片觀賞臺,叫七星捧月。七顆五角星形狀的梯田圍抱著一顆閃閃的月亮。磅礴的氣勢,流動的線條,變幻莫測的奇景,令人陶醉,流連忘返……
今天去到龍脊梯田,真是不虛此行啊!它真是讓天下的所有梯田都所望塵莫及!
介紹廣西的導游詞 篇5
各位游客朋友,歡迎大家到桂林漓江來游覽觀光。漓江景區位于桂林至陽朔之間。從啟程碼頭到興坪之間約40千米的河道是漓江風光最優美的路段。漓江堪稱百里畫卷。青峰夾岸,綠水縈回,峽谷峭壁,懸泉飛瀑,綠洲險灘,奇洞美石,景致萬千,畫卷隨著游船順流而下逐漸展開。從美學的角度來看,漓江的特點,可以概括為清、奇、巧、變四個字。清,指的是漓江水一年四季晶瑩透亮,清澈見底;奇,是指漓江的山奇異峻美;巧,是說漓江風景之奇巧;變,指的是漓江景致的變化多端。所以,漓江風光是世界上規模最大、風景最美的巖溶山水游覽區之一,也是桂林風景的精華所在。1982年,被評為首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0xx年,被評為首批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
各位游客朋友,漓江風景區游覽勝地繁多,在短期內只能擇其主要景點進行游覽。各位朋友,我們首先看漓江東岸的塔山,它位于小東江西畔,與穿山隔江相望,山體被割切分離成各自獨立的孤峰。塔山山上有明建古塔:八角,7層,實心,磚結構,高13.3米,北面嵌佛像,稱壽佛塔。遠看如屏風,亦若艦只行駛江上,又稱“軍艦山”。各位請看,小東江東岸有五峰逶迤,狀若雄雞,西東為首尾,南北為兩翼,中峰為背,西峰上的月巖,恰似雞的眼睛,與隔江的龜山,猶兩雞相斗,栩栩如生,合稱“斗雞山”。
各位游客朋友,現在我們來到了大圩古鎮,位于山水旅游名城桂林市東南18千米處,為廣西四大古鎮之一。商業文化積淀深厚,特色鮮明,是百里漓江和漓江東線旅游的一個重要人文景觀。 ‘
各位朋友請看,這是黃牛峽,在漓江西岸,磨盤山南,與碧岸隔江相峙,峽上多奇石,如碧蓮、獅虎、蝙蝠,如黃牛群,因而得名。再看漓江江西岸斗米灘前的望夫山,山頂有仙人石,如一穿古裝的人向北而望;山腰有一石,如身背嬰兒凝望遠方丈夫的婦女,因名望夫山,亦名望夫石。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來到了半邊渡,在漓江西岸,有一座海拔400米的渡頭山屹立江邊,絕壁攔截南流的江水,激起洶涌的浪花。游人經由此境,不僅慨嘆偉岸之險,亦稱渡口之奇。仙人推磨與西岸的桃源村相對,山頂有一巨石,直徑約3米,扁圓如石磨,稱“仙磨”。磨旁一塊3米多高的傾斜立石,宛如人推石磨的樣子,惟妙惟肖,合稱“仙人推磨”,亦稱推磨山。
各位游客朋友,現在我們來到了楊堤,這是個“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典型山區,民風淳樸。這里遠離都市的喧鬧,沒有現代工業的污染。這一江段曲折蜿蜒,碧水縈回,景點密布,奇峰倒影,竹木蔥郁,最能領略“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的妙處。主要的景點有鄉吧島、半邊奇渡、桃源望月、仙人推磨、月光島、水簾洞、浪石奇景等。
各位朋友請看,漓江岸上一排排突兀交錯的礁石,像大海中簇簇浪花,故稱“浪石”。浪石岸邊的這個村子稱作“浪石村”。兩岸奇峰聳立,水曲天窄。置身山環水繞之中,前望水穿江峽,漓江則似一條綠色的綢帶在峽谷中飄拂。請大家看,這是九馬畫山,它是桂林漓江著名的景觀之一,山高400余米,寬200米,臨江而立,石壁如削,五彩斑斕,遠望如一幅巨大的畫屏。在九馬畫山山腳一處崖壁上,有450多年前明代留下的“畫山”摩崖石刻兩個大字。“畫山”摩崖石刻雖然年代已久遠,但字跡依然隱約可見。在畫山之南,有一塊黃色巖石,寬數丈,像一塊黃布平鋪江底,這里因名黃布,灘名黃布灘。黃布灘江流清澈寧靜,云山倒影,江面水底,處處如畫,此即漓江一絕“黃布倒影”,是觀看青峰倒影的最佳處。20xx年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第五套人民幣,其中20元紙幣背面的漓江風光就是“黃布倒影”。
各位游客朋友,現在我們來到了興坪鎮,它位于桂林市陽朔縣城東北部,漓江上游兩岸,距縣城25千米。東與恭城縣西嶺鄉交界,南與福利鎮、陽朔鎮相連,西與白沙、葡萄、楊堤三鄉(鎮)接壤,北與靈川縣潮田鄉毗連。興坪鎮是古代漓江沿岸最大的城鎮,有1320xx年歷史。漓江流經興坪,形成“S”字形河灣,是漓江風光的薈萃之地。葉劍英元帥《由桂林舟游陽朔》詩道:“春風漓水客舟輕,夾岸奇峰列送迎。馬躍華山人睇鏡,果然佳勝在光坪”。山水相依,景點密集,兼有奇、險、秀、美、趣的特點,歷來有“陽朔風景在興坪”“興坪別有風光好,人在丹青畫里行”的說法。1996年興坪鎮被建設部確定為中國小城鎮建設試點集鎮。20xx年9月3日,被自治區人民政府確定為自治區重點集鎮。興坪素以山水秀麗、景甲天下而著稱,現已成為“中國旅游名縣”——陽朔縣的旅游重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