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景區導游詞(通用6篇)
都江堰景區導游詞 篇1
都江堰熊貓樂園景區是世界唯一的大熊貓救護與疾病防控研究的專業機構,占地760畝。有大熊貓疾病防控研究區,救護隔離檢疫區,康復訓練區,公眾教育區,辦公區和自然景觀區等7個功能區組成,可滿足40多只大熊貓的救護,飼養管理需要。
其中大熊貓康復訓練區,公眾教育區和自然景觀區約500畝的范圍面向觀眾開放,開展公眾教育。
現有的基地綠樹成蔭,翠竹蔥蘢,鳥語花香,空氣清新。整個基地參照國家綠色三星標準設計,建筑與自然環境巧妙融合,為大熊貓創造了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
都江堰景區導游詞 篇2
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好!
今天,讓我向你介紹都江堰。它建于戰國時期。這是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幾個兒子建造的大型水利工程。它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是世界上唯一至今仍在使用的水利工程,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
據說在都江堰建成之前,岷江的水從山口流出,流速突然下降,經常發生洪水。大約2250年前,秦趙浩棋統治時期,秦李兵父子借鑒前人的經驗,帶領當地人民修建水利工程。該項目由三個主要部分組成:魚嘴、砂堰和瓶口。你看,這是魚喙,一個建在河中央的引水大壩。它將洶涌澎湃的岷江分為外江和內江。外部河流排放洪水,內部河流取水灌溉。沙飛堰在泄洪、排沙和調水方面發揮作用。你認為它看起來像一個瓶口嗎?這里的功能是控制水的流入。因為嘴的形狀像一個瓶頸,所以它被稱為瓶口。通過這種方式,內江流入川西平原,通過山口灌溉農田。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的良田遠在千里之外,被稱為“陸海”和“天府之國”,因為水旱災害都依賴于人民,饑荒無人知曉,也沒有幾年的饑荒。四川的經濟和文化發展很快,人民受益匪淺。這個項目今天還在進行。
讓我們更進一步,都江堰有許多名勝古跡。龍符寺建在李堆上。這座寺廟是三重的,高聳入云,沿著山一步一步地上升。前廳展示了一座2.9米高、4.5噸重的李冰石雕,它是1974年外江大閘修建時從河床上挖掘出來的。這座石像建于1800多年前的東漢皇帝靈帝早期。它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圓形石像,非常珍貴。后廳展示了都江堰灌區的電動模型。
雷宇山腳下是兩個國王的廟,是古代人為了紀念李冰和他的兒子在治水方面的成就而建造的。它最早建于南北朝時期,被稱為崇德寺。宋朝以后,李冰和他的兒子被創建為國王,并改名為二王廟。現存的建筑是在清朝重建的。這座寺廟被古樹和美麗的環境所環繞。正殿和后殿有李冰和二郎的雕像。李冰的治水公式刻在寺廟的石墻上:“深挖低筑堰”,“在海灣抄近路,適時畫紅心”。
這里的山是綠色的,水是閃閃發光的,寺廟是古樸的,空空氣是新鮮的,長長的安瀾橋飛過河流,金剛堤枕躺在深水中。當你參觀它的領土,目睹這個巨大的工程,了解它的引水和泄洪原理,你不能不被像李冰這樣的古代人的無與倫比的魔力所折服!
今天,我把你介紹到這個地方。請停止參觀,30分鐘后到這里集合。也請注意安全!
都江堰景區導游詞 篇3
親愛的游客們: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都江堰游覽觀光。今天,我有幸擔任你們的導游。現在請隨我一同出發。請注意:請大家進去后不要亂丟垃圾、踐踏花草、隨地吐痰。謝謝!
在建堰初期,都江堰名叫“湔堋”,三國時期叫“都安堰”,有名“金堤”,唐代叫“楗尾堰”,到了宋代,才有“都江堰”這個名字。
現在大家請下車,跟我走,前面就是伏龍觀。伏龍觀是傳說中李冰降服孽龍的地方,現在用于祭李冰,伏龍觀里現有李冰石像和飛龍鼎。現在,請大家自己參觀伏龍觀,半個小時后在這里集合。
請大家跟我來,這邊是安瀾索橋,又被稱做夫妻橋,是中國古代五大橋梁之一,始建于宋代,17世紀毀于戰火,在清代重建,現在把竹索改成了鋼索,木樁改為混凝土樁。剛建橋時,它叫“珠浦橋”,宋代是改名為“評事橋”,直到清代重建時,才改名為“安瀾橋”。
請大家跟我上橋,往下看,這河的河床里有四根臥鐵,分別是明朝萬歷四年、清同治三年、民國十六年和1994年埋下的,離堆公園里有它們的復制品展覽。
現在大家可以自由活動,可以去離堆公園、藥王廟、二王廟游玩,5點正大家在景區門口集合。
都江堰景區導游詞 篇4
都江堰茶溪谷位于都江堰市向峨鄉石碑村,處于成都市1小時經濟圈內,距都江堰城區6公里,占地1200畝。獨特的區位 優勢,使之成為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相互承接的典范。是一家集體驗、觀光、度假、教育于一體的——茶鄉圣地。充分彰顯鄉村風情與歷史文化的和諧統一。
茶溪谷是現代快節奏生活之外的一塊凈地,讓您當起快樂的農夫、自主的場主。這里是您生態的盛宴、親子的樂園 、夢想的田園、養生的圣殿、有機的菜園等。
家庭農場、戶外運動、品茗休閑、科普教育等是其獨特的亮點。茶餐飲、農家菜、農夫超市、自助燒烤等讓您快樂 、時尚、愜意。具備日接待上千人的優質服務團隊。在翠綠的樹林、潺潺的山溪水旁,當地主、做農夫的快樂。在山村里自然的勞動、運動,享受親情,加密友情、收獲愛情走進茶溪谷,追尋 歷史的腳印。體驗新農村生活,忘情于山水,融入于自然,自由穿行,釋放自我。
都江堰景區導游詞 篇5
龍溪—虹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下簡稱保護區)是1997年經國務院審定發布并正式命名的森林和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以保護大熊貓、金絲猴、羚牛等瀕危野生動物及其森林生態系統為主要任務。
保護區位于都江堰市北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03°32′—103°43′,北緯31°04′—31°22′;西北與阿壩藏族自治州汶川縣相接,東與彭州市為鄰,南與都江堰市龍池鎮和虹口鄉接壤。保護區總面積310㎞2,外圍保護帶面積117㎞2。
龍溪—虹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全國35個大熊貓保護區之一。位于大熊貓現代自然分布區狹長條狀弧形帶的中段,是岷山山系大熊貓B種群重要的棲息地。直接聯系著岷山山系和邛崍山系兩個世界最大的大熊貓野生種群,是大熊貓生存和繁衍的關鍵區域和“天然走廊”。
保護 區位于青藏高原東緣,橫斷山北段,屬著名的生物多樣性富集區。系典型的高山峽谷地貌,海拔820米—4582米,保存著原始的高山峽谷自然生態系統和完整的植被垂直帶譜,生物物種豐富,植被類型多樣,具有極高的保護價值和科學研究價值。
保護區位于成都平原上風、上水,3.1萬公頃的茂密森林形成一道巨大的綠色屏障,為成都平原的水源涵養起著巨大作用。因此,無論從大熊貓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還是從生態環境保護上來說,保護和管理好龍溪—虹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都具有十分巨大的意義。
都江堰景區導游詞 篇6
各位團友:
大家好!我今天要向大家講解的景點是都江堰。
那眾所周知,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李冰父子于公元前256年修建的,它位于四川盆地邊緣的岷江中游,今都江堰市城西,距成都60公里左右。它是集防洪、航運、灌溉為一體的水利工程。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
它不僅是我國最古老、最偉大的水利工程,也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遠、唯一留存下來并以無壩引水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都江堰的灌溉面積超過1000萬畝。2200多年來,都江堰仍在正常發揮著它的各項社會功用,而與其同時代修建的鄭國渠、靈渠的社會功用卻已經早早的廢弛了,大家就不禁要問,都江堰為什么能數十年、數百年、甚至數千年如一日的灌溉著成都平原,這樣歷久不衰。這其中到底有什么奧秘呢?
其實啊。原因就在于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的科學性,可能大家都知道都江堰水利工程是有魚嘴分水堤、飛沙堰泄洪道、寶瓶口引水口三大主體工程構成,它科學的解決了江水自動分流、自動排沙、控制水量等問題,使成都平原成為“水旱從人,食無荒年,不知饑饉”的天府之國。都江堰之所以能穩穩當當的造福千年,還得益于這三大渠首工程。
首先,讓我們看看魚嘴分水堤的妙用,那顧名思義,是該工程大堤前端形似魚嘴,故而得名,它的主要功能是分水,將上游奔流而下的江水一分為二,左邊稱為外江,俗稱金馬河,是岷江的主流,主要用于排洪,右邊沿山腳的是內江,為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于灌溉。
魚嘴的設置極為巧妙,它充分利用地形地勢巧妙地完成分流引水大的任務,并且在洪水枯水季節不同水位條件下,起著調節水量的`作用。春天,也就是枯水季節時,岷江水量小,灌區正值春耕,需要用水,這時岷江主流直入內江,水量約占六成,外江四成,這樣可以保證灌溉,夏季洪水季節時,在彎道動力學原理的作用下,二者的比例會自動的顛倒過來,內江四成,外江六成,使灌區不受水災。二王廟墻壁上刻的治水《三字經》中說的“分四六,平潦旱”就是說的魚嘴這一天然調節分流比例的作用。
除了分水這個功用外,魚嘴還有排沙的重要功用,因其建在岷江大彎道的下方,因而外江處于凸岸,內江處于凹岸。當洪水季節來臨時,水流夾帶的大量沙石到大彎道時,不可避免地形成巨大的漩渦,此時含沙量大,重而沉底的底層水被離心力甩出,與百分之六十的主流一起直沖外江,而含沙量小的表層水被離心力甩到凹岸,沖向內江,魚嘴是二八排沙的,百分之八十外江,百分之二十內江。
魚嘴說完了,現在我們接著看看飛沙堰的功能,飛沙堰位于魚嘴下方1070米處,長200米,高2。15米,是一個看似平凡的工程,其實它的功用卻非常的大,可以毫不夸張的說,它是確保成都平原不受水旱災害的關鍵,它的主要作用是泄洪,即當內江的水量超過寶瓶口流量上限時,把多余的水從這里排到外江,如果遇到特大洪水的情況,飛沙堰還會自動潰堤,讓大量的江水回歸岷江的主流,另一個作用是排沙,剛才說道在魚嘴處已經江百分之八十的沙石排到了外江,剩下的百分之二十到了內江,這些沙石進入內江后并不會全部的流入成都平原。
因為飛沙堰在這里起到了排沙的關鍵作用。它會將這百分之二十中的百分之十五的沙石排到外江,這樣就只有百分之五的沙石才從寶瓶口進到成都平原,一般情況下,洪水越大,飛沙堰的排沙功能越強,最高可以達到百分之九十八。這樣就保證了內江水流的通暢。可見飛沙堰的確不簡單。
寶瓶口,是玉壘山伸向岷江的長脊上開的一個口子,是人工鑿成控制內江進水的咽喉。因形如瓶口而得名。寶瓶口是內江水流進入成都平原的通道,它有固定的進水量,不管有多少水流入內江,只要超過了寶瓶口的接納量,它都會一律的拒之口外。從而保證成都平原有足夠的水用于灌溉,同時也不至于遭受洪水災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