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漢臺導游詞-陜西導游詞(精選3篇)
古漢臺導游詞-陜西導游詞 篇1
現在我首先領大家去參觀劉邦在漢中的王府----古漢臺。
在漢臺最高處矗立的望江樓就始建于南宋。它曾是漢中的最高層建筑,登臨三樓向南眺望,一眼就可以看見漢江。它是人們飽覽漢中風光的最佳去處。到現在望江樓二樓榴聯上依然寫著“漢水東流幾千里,秦云北望第一樓”。
1958年在古漢臺的基礎上建成了我們的漢中市博物館。它一個遺址性博物館,又是一個綜合性博物館,共有7個陳列室。望江樓一樓是宋墓出土文物陳列室,二樓是清末與康有為并稱為“南康北陳”的漢中書法家陳毅的書法陳列。東西華廳分別是革命史跡陳列和宗教造像陳列。桂陰堂作為臨時陳列室用于一些專題陳列。博物館最重要的一組陳列在漢臺南院辦它們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即著名的“褒斜道”、“石門及其摩崖石刻”。分為兩個陳列室----褒斜古棧道陳列室和石門十三品陳列室。
褒斜古棧道陳列室分為三個單元,分別展示了古代穿越秦巴兩山之間有7條古道的走向;褒斜古棧道南端石門隧洞膊。開鑿和棧道因地制宜修建有7種不同的棧道形制;棧道沿途設官方設施的“郵亭驛置”,其中褒城驛被稱為“天下第一驛”,石門十三品陳列室陳列了從褒谷石門隧洞內外鑿遷下來的13方精品石刻,其中有被稱做“陜南第一古石”的《部君開·通褒斜道摩崖石刻》,它記載了漢明帝劉莊復通褒斜道開鑿府門隧洞的事,從書法上說,它上承秦小篆下啟古隸,不可多得。清人楊守敬評價為“天然古秀若石紋然,百代而下無從模擬。”《百門頌》刻鑿于公元148年,記載了漢順帝年間司隸校尉楊孟文向皇上上書奏請復通褒斜道的歷史。書寫者木意在于歌功頌德,不在于顯揚書法,但他的書法被后世稱為“漢隸之極作,學隸者必學之范本”。它與甘肅成縣的《西狹頌》,漢中略陽的《甫閣頌》并稱為“漢三頌”。還有幾方描寫褒谷風景的石刻,如《玉盆》,《袞雪》,《石虎》摩崖都是歷代文人名士所留下的。其中以曹操的《袞雪》最為有名。《石門銘》記載了北魏褒斜道線路改道的歷史,書法也極其珍貴。它由隸向楷過渡,被康有為美稱為“不識人間煙火之仙品”。石門十三品是棧道興廢歷史的記錄,也是中國書法演變的實物標準,對中外書壇影響十分深遠。
古漢臺導游詞-陜西導游詞 篇2
在峽東西除石窟外,存在自明成化年以來大小摩崖石刻字幅185塊,其中東崖126塊,刻字大的有4米見方,小者僅有0.03米見方,字幅長寬有1.8—44.8平方米不等。石刻有題詩、記功、紀游、喻景、抒懷等,書法真草隸篆俱全,并兼有蒙文,筆法各異,鐫刻有別,今存有巨幅題記84幅(其中東崖54幅、西崖30幅)。有為慶功題刻如明嘉靖十五年(公元1537年)10月延綏鎮兵備副使張在東崖上刻紀出擊撻談獲勝“褚將振賑凱旋大會于紅峽”的戰功,有賦詩題刻的如男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三邊總督曾銑《山墩望套》詩;有銘記題刻的萬歷九年(公元1581年)巡撫王汝梅題刻的“龍蟠虎踞”、十四年(公元1583年)兵備副使李春光題刻“萬里長城”、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巡撫陳性學題刻的“雄石封關”、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巡撫劉敏寬題刻“華夷天塹”等。此外還有贊頌紅石峽境地優美的`如“禹跡摩崖”、“中華天柱”、“天外奇峰”、‘潮海蓬萊”、“開元圖畫”、“天成雄秀”等;也有形容軍事地位之險要如“大漠金湯”、“長天鐵垛”、“天邊鎖鑰”、‘雄鎮三秦”、“榆關雄山”、“威震九邊”等等;還有表示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的如“還我山河”、“中外一統”、“蒙漢一家”等等。清代榆林書法家陳漳所書“三山拱翠”以及左宗棠所題“榆溪勝地”字跡蒼勁。更有蒙文石刻,為紅石峽摩崖石刻魂寶一絕。
諸家書法各放異彩,字大的長6米,小的不及寸方,真、草、隸、篆俱全,更有少見的蒙文石刻。尤其是大革命時期杜斌丞、劉志丹等榆林中學師生題刻的“力挽狂瀾”和抗日民族英雄馬占山將軍駐榆時親筆寫的“還我河山”,抒發了愛國志士誓保國土、振興中華的豪情壯志。晚清將領左宗棠所題“榆溪勝地”及對聯“白云初晴如月之曙,黃唐在獨與古為新”也頗有文采。著名教育家、書畫家,劉志丹的老師王森然先生書寫的“紅石峽”三字刻鑲于峽亭之上,為古跡增輝。一路細細欣賞,感慨萬千:紅石峽豐富多樣的石刻,無愧于長城書法藝術的殿堂。
東崖
紅石峽東崖有宋元古剎雄山寺。廟門在峽南,內有石臺階。寺依山傍水,復道飛檐,樓、閣、亭相望。殿宇都是懸崖上鑿的石窟,約十多個。有“天門”、“地門”各一,都是隧道。“天門”從寺通至峽頂,中間有一閣叫“翠然閣”。從石崖內登臺階而上,站在峽頂俯視寺內廣澤渠,只見水圃成蔭、宛然如畫。“地門”從寺內通到峽底榆溪河岸邊,人們通行時須彎腰行走。寺內有石刻佛像,工藝精巧。峽兩岸普渡橋飛架東西,勢若長虹。峽內樹木青翠,群花爭艷,流水清冽,景色宜人。夕陽西照時,如紅霞冉冉升起,故名“紅山夕照”,是榆林八景之一。
名冠邊塞
紅石峽名冠邊塞,舊時文官、武將、儒士來榆林,必在此地設宴諷詠唱和。因此,東西石壁題刻極多,題詞、題字、碑、碣大小多達160多塊,似一天然碑林。諸家書法各放異彩,字大者達6米,小者不及寸,真、草、隸、篆俱全,更有少見的蒙文石刻。真是文采飛揚,堪稱壯觀。晚清將領左宗棠所題對聯“白云初晴如月之曙,黃唐在獨與古為新”也頗有文采。著名教育家、書畫家,劉志丹的老師王森然先生書寫“紅石峽”三字刻鑲于峽亭之上,為古跡增輝。
據統計,紅石峽題刻、石匾和各類碑記共有200種之多。更有蒙文題刻,堪屬一絕。它們雖久經風雨剝蝕,但其雄姿英貌經久未衰,向來被人們譽為塞上小碑林,陜北書法藝術的一座寶庫。
古漢臺導游詞-陜西導游詞 篇3
哈嘍!接待各人來到西安,我是你們的小導游劉琳,我和各人首次晤面,請各人多多看護,下面我們就前去清華池吧!
伴侶們,我們正在走廊,請各人往前看,那就是黃河母親,她一身潔白,還抱著不到一歲的'孩子,用乳汁哺育這他,這黃河母親或許有兩米多高。我們遐想一下我們小時辰,媽媽必定也這么愛你吧!
黃河母親各人已經看過了,我們就去撲面那座山吧!它叫作鳥山,必需坐纜車去。請各人做好籌備,纜車要出發了!請各人往下看,這就是清華池,很瑰麗吧!
好了!各人該下纜車了,我們已經達到鳥山了。請各人往內里走,看!那是八哥!何等可愛呀!各人本身看吧!可不要掉隊哦!好了!各人應該看完了,我們下山吧!
look!那是芳華泉!傳聞只要用那邊的泉水洗臉,臉上永久不會有皺紋哦!芳華泉的左面是皇上和他的妃子沐浴處所,只要往內里頭一兩個硬幣,就會來年有好運!
好了!本日的清華池一日游竣事了!我也要和各人說再會了!請各人不要健忘本日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