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導游詞講解(通用3篇)
鳳凰導游詞講解 篇1
“ 為了您,這座古城已經等了千年!”為了千年等一回,我們將要去鳳凰,尋找那活了千年的生命,和死去千年的標本。鳳凰地處湘西這個邊陲小鎮。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間。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兵城,也是一個商城。走進鳳凰,每一扇窗戶上都有一扇顧盼流芳的眼睛,每一塊石板上都有情侶的倩影。每一條小河邊都有苗家姑娘洗衣棒錘在石板上帶著節奏的混響,還有那婉轉悠揚的歌聲。
說到鳳凰,我不能不說苗族。苗族可以說是中國遷徙最頻繁的民族,無數次的遷徙留下了一部悲壯而又苦難的歷史。雖然是第一個發明水稻種植技術的民族,但是聰明的苗族人也沒能改變戰敗遷徙的命運。他們用生命和鮮血譜寫了歷史,用智慧和堅韌傳承了文明。逐鹿之戰估計大家都聽說過,這就是講的皇帝無數次被苗族打敗以后聯絡了炎帝反敗為勝,打敗苗族,逼著我們的領袖蚩尤帶著我們遷徙到這大山深處,萬山叢中。為了生存,我們采集野果野草,像蒿草粑粑,到現在還是我們餐桌上的食物。為了順應自然,在這潮濕的大山深處繁衍生息。我們吃生姜驅寒,所以姜糖成了我們的喜糖。為了戰勝自然,我們彰顯力量,在每一年的錐牛節上,男人殺死最厲害的公牛。女人們敲下牛角做成梳子別在自己的頭上。向世人炫耀男人的戰利品。為了填飽肚子,我們嘗遍野果,把銀子做成了餐具。來甄別哪些東西有毒。
大家知道我們苗族人的身份證最早是用什么材質做的嗎?你們看過血色湘西嗎?我告訴你們:不是紙做的,更不是塑料做的。而是銀子做的。自古以來,苗族人就是最驍勇善戰的民族,雖然跟朝廷的戰爭無休無止。但是每一次面對國家尊嚴和民族大義的時候,苗族人都沖鋒陷陣、血染疆場。遠的不說,湘軍中最能打硬仗的就是竿子軍,竿子就是指湘西的土家族和苗族人。所以鳳凰以前稱為鎮竿鎮。再就是日本人占領長沙、常德的時候,又是湘西的竿子軍用土土炮和血肉之軀筑起了一道鋼鐵長城,保衛了家園,捍衛了湘西這塊彈丸之地。每一次戰爭的勝利都是鮮血染紅的戰場。湘西人對于故土,有著一般人無法理解的眷戀。就如沈從文的碑文:一個戰士要不戰死沙場,要不回到故鄉。客死他鄉的英雄們無法尸體還鄉,無法魂歸故里。有的甚至都認不出模樣。他們甚至是帶不回只言片語的遺言。活著回來的人無法面對老人期盼的眼睛,無法面對妻子望眼欲穿的守望,更無法給孩子們一個合理的解釋。他們只能摘下那只象征著他們身份的耳環。一包包的耳環就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啊。親人們接過自己家的耳環,供奉在祖宗的牌位上。告訴他們的后人,他們的祖宗不是孬種。
大家知道我們為什么要戴吉祥鼓嗎?難道僅僅就是吉祥如意嗎?不,任何東西的存在一定有它的原因。最早苗族人為了生存,為了驅逐野獸發明了鼓。好不容易在這蠻夷之地生存下來。戰爭卻不期而至。讓我們一次又一次的遷徙。從黃河流域到洞庭湖之濱,再到這邊陲之地。無數次的顛沛流離,無數次的人走家隨。鼓聲成了戰爭的號角,當鼓聲響起的時候,即使有再多的不舍。我們也不能停止遷徙的腳步。鼓聲也意味著一個人都不能拉下。于是苗族人習慣了把所有的東西都鑄成銀器戴在自己的身上,隨時準備遷徙。
大家知道我們的阿哥為什么要給阿妹送魚紋的鐲子嗎?這不僅僅是檢驗女人的身體是否健康,是否能順利傳宗接代,更是一份家族的重托,一個民族的承諾。他是要告訴自己心愛的女人。總有一天,我會帶著你,帶著我們的孩子打回黃河流域,回到那有魚有米的地方去的。
直到今天,當我們再一次面對商場昂貴的飲水機、洗衣機而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銷售員只是告訴我們,那是因為它們都是帶銀離子殺毒的。直到這個時候,我們才知道老祖宗的智慧。今天科技的進步讓我可以精準的測量出銀子的成分和功能,知道它可以殺死650多種細菌。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隨著改革的春風,那些老祖宗用了一輩子的餐具被我們擱置一旁。那些巧奪天工的加工技術被機器的復制替代。曾經被苗族人追捧的拉絲首飾也一度無人問津。知道什么是拉絲技術嗎?拉絲顧名思義就是把銀子拉成絲,拉得很細很細,甚至是細過了頭發絲。這么說吧,一克銀子能拉到一米左右。然后做成精美的首飾。知道為什么有拉絲嗎?苗族人用銀子彰顯個性,妝點美麗。而貧窮的苗族人如何用有限的銀子做出更大更張揚的飾品,廉價的勞動力和智慧的工匠創造了拉絲技術,滿足了苗族人對銀飾的喜好。今天,我們再一次欣賞到拉絲,看到拉絲工藝這真是我們的幸運,也是苗族人的榮幸。為什么這么說呢?文化的傳承不僅僅是民族的追捧,更要政府的支持,還要與市場接軌,跟利益掛鉤。否則就成了市場經濟的炮灰。就如山西的那些百年木屋,甚至是很多具有厚重歷史文明的地標古建筑都由于政府維修基金的不到位而一座座破壞、拆除、坍塌。苗族的銀器鍛造技術也曾經被機器替代。20__年,鳳凰對外開放以后。很多人看到了商機,政府也大力支持,招商引資。挖掘出苗族的文化瑰寶:比如銀器鍛造技術、蠟染技術、苗繡等等。其中銀子的鍛造技術列入了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從此,鳳凰的經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那些具有精湛技術的工匠們再一次重出江湖。有的甚至授上了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名號。無數的銀器店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來。良莠不齊、魚龍混雜。
在外人看來,湘西貧窮、落后、出土匪。湘西人野蠻、粗魯。那是因為您不了解湘西,不了湘西人。湘西的女人熱情奔放、敢愛敢恨。湘西的男人豪放粗狂、淳樸善良。在這里孕育了著名的鄉土文學之父沈從文、鬼才畫家黃永玉、內閣總理熊希齡。沈從文的《邊城》、《長河》可謂是家喻戶曉。尤其是邊城:一條清冽的小河,一個美麗的姑娘,幾首動人的山歌,兩個癡心的小伙,一只老黃狗,一個老爺爺。勾畫了一副幾乎完美的圖畫。讀著他的書,字里行間幾乎都能聞到泥土的芬芳。沈從文和張兆和的愛情故事也成為一段佳話廣為流傳。為了得到張兆和的歡心,沈從文寫了上百封情書。只是當時的張兆和十分不領情的把情書扔到了胡適校長的桌上。胡適校長微笑著說:我看沈老師是頑固的愛著你喲。張兆和說:可是我頑固的不愛他啊。沈從文并不氣餒。并且更加積極熱烈的追求。終于抱得美人歸。鳳凰人就是這樣:純粹,執著,堅持到底。
在鳳凰旅游業迅速發展的過程中。有一個苗族小伙子“阿牛”也跟沈老一樣執著。他最早把苗族人家家戶戶都愛吃的一道菜:血粑鴨用真空包裝,讓游客帶到了世界各地。并且帶動了當地的老百姓脫貧致富。阿牛在質量上嚴格把關。絕對不做市面上的速成鴨子。他的原材料通通來源于本地的小麻鴨,一年才能長到兩三斤。而且嚴格標明鴨肉和血粑的比例。憑著他的誠信和堅持賺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隨著鳳凰旅游業的發展,各地商人紛至沓來。在鳳凰的大街小巷開滿了銀器店。工業用銀和現代化的機器加工充斥著整個本地市場。打著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牌子到處傾銷,偷換概念。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苗族人。阿牛心里十分不爽。于是他變賣祖業,籌集資金,深入苗寨,找到當年千錘百煉打造銀器的能工巧匠。在鳳凰古城門面最貴的地方開了鳳凰最大的一家銀器店,這是鳳凰第一家手工銀器店,所以起名《鳳凰一號》。開店初期,無數人說他傻,說他笨,人家都用工業銀,機器加工。你一個人做手工,做足銀,成本高出幾倍,如何能賺錢,怎么賣得出去。阿牛對其充耳不聞,他就覺得,他是苗族人,他有義務和責任傳承苗族的文化,并且發揚光大,人家越是看不懂,他倒越是覺得商機無限。憑著他的獨到的眼光和不懈的堅持,《鳳凰一號》又一次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擁有了一定經濟基礎的阿牛又有了新的想法。于是他潛心打造鳳凰的金字招牌,用心做每一個產品。最后在離鳳凰古城五公里的地方購地二十畝。打造了整個湘西最大的聚產、購、餐一體的鎮竿阿牛有限公司。讓游客在鎮竿阿牛可以吃到絕對純天然無污染的綠色食品。還能買到鳳凰所有的特產。他的宗旨就是環保、綠色、天然、健康。
阿牛做事及其認真執著。比如一個大街小巷都有的蒿草粑,阿牛竟然請了我們湘西吉首大學和湖南大學的幾個生物系教授研究它的配方。做出來的粑粑真的是秒殺了湘西所有的蒿草粑粑。那種如QQ糖一樣的彈勁,還有完全看不到蒿草纖維的糯性。我們只能看到綠油油的粑粑。咬一口真的具有連舌頭都吞進去的沖動。
鳳凰導游詞講解 篇2
從內蒙回來,順道去了山西,多少減少了點沒能看到真正大草原的遺憾。
山西,因處太行山以西而得名,有一首歌可以為證,《人說山西好風光》中“左手一指是太行,右手一指是呂梁”。至于又稱“三晉大地”,我曾自以為是地曲解為:分為晉北、晉中、晉南三大塊,所以稱“三晉”,看了書本才知道,是因為春秋戰國時因是晉國的中心而簡稱“晉”,又因被趙、魏、韓三國瓜分,史稱“三晉”。
未到山西,頭兒就一直念叨,山西是一個歷史厚重的省份。知道山西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創造出許多古老文化,演繹出諸多神話傳奇,但是至于具體的東西,到了山西才真的大開眼界,才理解為什么“五千年文明看山西”。所以,我把六天的山西之行定位為“歷史之旅”、“文化之旅”。
至于山西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00萬年前,傳說中的華夏始祖炎帝和黃帝都曾在這里劈山治水,培育谷物,堯、舜、禹亦曾先后在晉南建都,即堯都平陽(今臨汾),舜都蒲城(今永濟),禹都安邑(今夏陽);秦、漢、魏、晉時代,山西一直是屏蔽就城的戰略要塞;隋唐五代時期,太原又是唐朝的北都,后唐、后晉、后漢、北漢亦都是從山西開基立業的。北宋時,山西是宋遼爭奪的主要地區,著名的楊家將就是在這里為國效勞,留下名垂青史的佳話;明初,明王朝數次組織大規模的人口遷移,使山西人從“洪洞大槐樹”下走向全國,到了清代,晉商又以規模雄厚的資本,把山西票號開遍全國各地,開創了中國銀行業之先河,名震華夏。
無數歷史凝結在山西的“奇跡”令人折服驚嘆。先說說晉北的佛教文化,體現在大同的云崗石窟、懸空寺,最著名的當屬佛教圣地五臺山。
云崗石窟開鑿于北魏和平初年(公元460年),約用了70年的時間,到520xx年結束,據今有1500多年的歷史。云崗石窟與甘肅敦煌的莫高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并稱為中國三大石窟,東西綿延一公里,依山開窟,窟內鑿像,現存各類造型各異、大小不同的佛雕5100余尊,其雕刻技藝之精湛、造型內容之豐富,堪稱公元5世紀后半葉我國佛教雕刻藝術的博物館。
位于大同市約80公里外的渾源縣境內的懸空寺,當地人用“懸空寺,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吊”的俚語來形容它的險峻,被稱為“天下一絕”的懸空寺懸掛在半山腰已晃晃悠悠了1400多年,至今完好。
懸空寺遠看玲瓏袖珍,走進才知內里乾坤。十幾口碗口粗的木棍支撐的寺廟,呈一院兩樓布局,殿宇樓閣40間,南北兩座宏偉的三檐歇山頂高樓仿佛凌空對峙,懸掛在刀削斧劈般的絕崖之上,三面環廊圍抱,六座殿閣相互交叉,飛架棧道相連,高低錯落,迂回曲折。懸空寺是一座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寺廟,寺內各種塑像頗多,既有佛教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又有道教呂洞賓、老子神像,還有儒教先祖孔子,這在宗教史上也屬罕見。導游講,這是由于歷史上皇室信仰不同的宗教,為了不使自己的信仰被后人毀掉,而選擇的一種兼容包納的做法。這其實也反映了我們中國人“中庸”、“有容乃大”的思想。
鳳凰導游詞講解 篇3
唐時,烏鎮就附屬姑蘇府。唐咸通十三年(872)的《索靖明王廟碑》首次呈現烏鎮的稱說。烏鎮稱鎮的歷史可能從此開端。烏鎮的建鎮史有1200多年了,京杭運河穿鎮而過,歷史上曾以河為界分為烏、青兩鎮。河西為烏鎮隸屬于湖州府烏程縣,河東為青鎮隸屬于嘉興府桐鄉縣,至直1950年鐵青兩鎮才正式合并,統稱為烏鎮,屬桐鄉縣,隸嘉興,到今天。
烏鎮景區是20__年1月1日正式開放的,雖然開發較晚,但起步較高,保留得異常完全,全部開發進程保持了以舊修舊、整舊如故的準則。現在景區里面仍然有老百姓居住,并不因為旅游開發而把他們全體搬走,他們本來怎么生活現在簡直依然怎么生涯,烏鎮也因此怡然自得原汁原味,是生活著的古鎮!
現在咱們看到的這條小河名為東市河,水深有3米,是活水,連通京杭運河。河對岸的古民居里現在還有老百姓居住的,所以烏鎮是一個真正的活著的水鄉古鎮。
在這邊不遠處可以看到一座十分有特點的石板橋逢源雙橋。跟一個成詞聯合起來就是說四面楚歌的意思了,還能夠看到在這座橋上面有一個廊棚,所以也稱為廊橋,橋的下面還有一排水柵欄,在當時這排水柵欄相稱于一座水城門的作用。
過橋當前,首先來到的是財神灣,本來這不叫財神灣,而叫轉船灣,烏鎮的水系比擬特別,呈十字型,越到柵頭河道越窄,船只也不易掉頭,所以當地人就在這兒開塘挖河造了一個能轉船的地方,同時為了差別于其它的地方的轉船灣,便借用前面的財神堂命名為財神灣。
回過火可以看到的是一家叫香山堂的老藥店,它的范圍固然小于杭州的胡慶馀堂,但也有120多年的歷史了。它是由寧波藥商陸慶馀創立的,并由他的孫子陸渠清將藥店搬到這里,在柜臺四處約有300多只藥材柜。
看完藥店接著往前走,接下來看到的就是方才所說的財神堂了,在烏鎮從來都有接五路的風俗,所謂接五路就是接五路財神,東南西北中各有一位,而這一位財神就是東路的文財神比干,比干是商朝的一位丞相,他為官正派,對君王忠心不二,直到后來本人的心都掏給了商紂王,當時庶民為此很敬佩比干,特殊是一些商人,他們以為做生意就應當披肝瀝膽,象比干一樣,所以比干奉為財神。
當初咱們所走的這條街叫東大巷,全長1300米,走的都是舊石板路,兩旁都是古民居,整條街上還寓居著350多戶人家有將近1000的人口。望從前無比整潔清潔,由于開發時把所有的三線兩管全都下地了,現在兩旁人家家里都是有水也有電的,并家家戶戶幫他們裝好了抽水馬桶,污水也不排到旁邊的河里了,因而游覽的開發也改良了必定的棲身環境。
江南百床館
了各位引導接下來咱們參觀的是江南百床館,顧名思義就是從江浙一帶收集過來的各式各樣的古床。這個老宅子是當地姓趙的一個大戶人家,七進深的一個老宅子。首先咱們看到的第一張床是咱們這個展覽館當中年代最久的一張床:明,馬蹄足大筆管式架子床,至少有400年歷史了,明式家具簡練慷慨,用料講求,整張床都是用黃櫸木所做的。接著咱們住里進,里面有一張是百床館中的鎮館之寶,拔步千工床。
在這看到的是清,拔步千工床,為什么說是千工床呢?就是指一天一工,一千工是指一個木匠須要一千天,也就是三年時光了。雕刻之精巧也謂之鬼斧神工。此床共雕刻了106人物,古時以108為吉利數字,而且此床為新婚床,加上一對新婚夫妻剛巧湊足108,亦是吉祥如意的象征了,此床占地面積達六個多平方,共有四進深,第一進是換鞋處,第二進是更衣室,第三進是放馬桶箱的,在古代稱它為子孫桶,就是現在家里的衛生間了。最后一進是主人睡覺休息時所用的,裝備這齊全相稱于現在的套房。在這床上最有特色的處所就是吊掛在空中的那塊木牌了,是以前做床的木匠送給那床的主人的,相當于現在的.一張賀卡,還有一種談話,此牌就比如咱們現在住酒店掛在門上的請勿打攪牌哦
看完千工床再往里走,在這一進可以看到的是三張作風一樣的床,是屬于中西合璧的,在床兩邊還有兩個羅馬柱是西式的,在床掛落上有牡丹花,牡丹花在中國的古代是國花代表富貴,還有葡萄跟雙喜,葡萄是多子多孫,多子多福;雙喜是中國人結婚時用的代表喜慶。也就是說這床也是當是時結婚時所用的喜床,而這床是民國初留下來的,資料是紅木做成的。
那剛才咱們看的大局部都是雙人床,接下交往里走可以看一下兩張小姐床。首先咱們看一下,近代的雕花人字匾架子床,它是以前十三,四歲的小姑娘所睡的,雖然是小姐床,然而這張床上它所雕的大部門都是武將的圖案,可以說這位小姑娘她是不愛紅妝愛武妝,是屬于花木蘭這一型的,而且她的抱負也長短常高,仰頭可以看到有兩行字,雙手要撈天涯月,一石擊破心底天。在這張床上還雕刻了蝙蝠的圖案,蝙蝠代表了多福,英武的獅子還起到了避邪的作用。旁邊是清代的小姐床,這張小姐床的色彩比較亮麗是紅顏色,這是一種比較可貴的銀子漆,床上的人物都是鍍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