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bd id="44f3z"></kbd>

<style id="44f3z"><thead id="44f3z"></thead></style>
    <option id="44f3z"></option>
      <em id="44f3z"><dfn id="44f3z"></dfn></em>
    1. <menuitem id="44f3z"><thead id="44f3z"><i id="44f3z"></i></thead></menuitem>
      <u id="44f3z"><input id="44f3z"></input></u>
      日日碰狠狠躁久久躁综合小说 ,艳妇臀荡乳欲伦交换h在线观看,亚洲熟妇无码另类久久久,国产精品极品美女自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 a v无 码免 费 成 人 a v,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喷水,白嫩少妇激情无码,五月丁香六月综合缴情在线
      首頁 > 范文大全 > 導游詞 > 導游詞范文 > 簡單導游詞(精選35篇)

      簡單導游詞

      發布時間:2024-04-14

      簡單導游詞(精選35篇)

      簡單導游詞 篇1

        游客們:

        大家好!我是頤和園旅游公司的導游。你可以叫我小馬。我們現在要去頤和園,頤和園是世界遺產,所以我希望大家能愛護環境,不要折花木,不要隨地吐痰,不要亂扔垃圾。優美的環境需要共同維護。

        我們正在接近頤和園。哦,我們到了,我們到了!我們現在所在的著名散步場所。長廊沿頤和園萬壽山南麓昆明湖北岸而建。綠漆柱子,紅漆欄桿,如你所見。走廊長700多米,分為273個房間。每個房間的窗臺上都有五顏六色的畫,幾千幅畫中沒有兩幅是一樣的。彩繪畫廊屬于“蘇式彩畫”,是中國木結構建筑中的一種裝飾藝術。長廊上的繪畫涵蓋了廣泛的主題,包括人物、花卉、風景、山脈、動物等。其中最引人入勝的是人物故事。有一萬四千多幅彩畫,色彩斑斕,氣勢磅礴。它們的長度和豐富多彩的繪畫被列入1990年的吉尼斯世界紀錄。長廊上滿是花草樹木。這種花沒謝過,那種花又開了。

        沿著長廊走了一圈,我們來到了萬壽山腳下。請抬頭看,山腰上矗立著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樓,黃色琉璃瓦閃閃發光。那是佛香閣。下面一排排宏偉的宮殿是排云寺。請跟上我的小旗。我們要去山上。站在佛香閣前,可以俯視鳥瞰,大部分景色盡收眼底。看,茂密的樹木,在黃綠色琉璃瓦和猩紅色宮墻的掩映下,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活潑。直視下方,昆明湖平如鏡,碧玉綠。游船和原船緩緩滑過湖面,蕩起小漣漪。向東望去,可以隱約看到幾座古塔和城中的白塔。這是萬壽山。可以隨意拍照。

        快樂的時光總是那么短暫,一天快結束了。親愛的游客們,我希望你們在這一天過得愉快。

      簡單導游詞 篇2

        游客們:

        華池縣雙塔寺遺址及雙塔簡介:雙塔寺遺址和石造像塔位于甘肅慶陽華池縣林鎮鄉張岔村雙塔溝和豹子川河交匯處的臺地上,寺院和兩座石造像塔始建于金正隆至大定年間(11561189),籌建人有寺院主持僧普恩、德敬和保義校尉,華池寨主李世雄等人,當時名為石塔院,后于大安年間又更名為興教院。

        這是一處佛教寺院。寺院歷元、明至清乾隆年間廢棄。 現存寺院遺址主要有三圣殿、三門殿、伽藍殿、雙音閣、鐘樓等建筑的殘墻與基礎及兩座造像塔。造像塔通體遍雕佛、菩薩、弟子、供養人,伎樂天等造像,還有涅等本生故事,全塔造像多達3600余身;二號塔造像較少,全塔615身,塔高13層11.98米。雙塔造型秀麗,結構嚴謹,雕鑿細膩,充分顯示了我國古代無名工匠精湛的工藝技巧和完善的藝術造型,凝聚了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藝術的結晶,具有很高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

        20__年5月至7月間對寺院遺址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出土了石碑、經幢、陶石建筑構件等文物370多件,標本267件,尤其是許多珍貴的文字銘刻,記錄了寺院的名稱、始建年代和籌建人等。1963年2月、1981年9月兩次經省人民政府審定,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簡單導游詞 篇3

        游客們:

        大家好!歡迎來到壯觀—長城,很高興可以成為今天的導游。

        大家看這一座長城共有一萬三千多里,共越過9個省市。它還特別的高大堅固,它還像很寬的馬路,五六匹馬都可以并行呢!遠看長城像一條巨龍蜿蜒盤旋在八達嶺上。

        關于長城還有一個傳說—那就是《孟姜女哭長城》,那里面講的是:范杞梁和孟姜女正在拜堂的時候突然官兵來了把范杞梁抓去去修建長城了,孟姜女等了一年都沒有等到丈夫回來,孟姜女很是擔心。他就決定要去找丈夫,那天她拿著吃的和御寒衣去長城上找丈夫,“范杞梁”孟姜女大聲的喊道。有一個人說:“肯定是餓死了!”因為秦始皇都把死了的青年埋到了長城底下,所以孟姜女怎么也找不到自己丈夫的尸體,然后就大哭起來,上天被感動了就把長城震塌了,讓孟姜女找到了自己丈夫的尸體。

        當然這只是一個傳說。這個長城是秦始皇修筑的,當今長城還完好無損因為秦朝滅亡以后還有很多的朝代一直在修筑。所以當今的長城才屹立不倒。修建長城需要轉世5000萬立方米,土方一億五千萬立方米,共需要數十萬及百萬多的人。

        大家看這突出來的部分就是“垛子”,沒有突出的部分就是“瞭望口”底下一個個小小的方塊就是“射口”。還每隔300多米的地方就有一個城臺又稱“烽火臺”烽火臺是用來支援用的,如果點著了第一個烽火臺下他的烽火臺上面也地點著一直到很遠的地方,那個地方的援兵見到了就會立刻趕往這里支援。

        好了大家可以盡情玩了,哦!對了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喲!不要往長城上亂涂亂畫,一會我們在長城口上集合。祝福大家今天快樂的度過!

      簡單導游詞 篇4

        游客們:

        天壇公園位于市崇文區天壇公園路,在正陽門外,永定門內路東。建于明代永樂(1420),是明朝、清朝兩代帝王冬至日祭皇天上帝和正月上辛日行祈谷禮的地方。在這里,幫助各位導游在帶領游客游玩時能夠更好的解說。

        各位游客朋友們,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天壇公園。我叫做小李,是大家來參觀天壇公園的導游,大家可以叫我x導。現在我帶大家一起來參觀美麗的天壇公園。

        天壇是明朝永樂皇帝建成的祭天圣壇,也是我國現存最大的一處壇廟建筑。天壇公園土也廣大,古柏參天,建筑精美。蒼松翠柏,綠草如茵,樹干上還掛著木牌子,記著古樹的年齡。

        天壇公園里面有祈年殿,祈年殿是古代著名的建筑,是中國古代勞動勤勞和智慧的結晶。墻北圓南方,象征著“天圓地方”。祈年殿高38米,坐北朝南,氣勢宏偉。整個大殿全部都是木質結構,造型奇特,結構精巧,全都具有十分高的藝術價值。殿內金碧輝煌,殿頂上畫著飛龍鳳舞,形態逼真,仰頭望去,金龍舞鳳,似乎好像真的騰空躍起,中間的4根紅色的柱子兩個人都合抱不過來,外面的一圈還有12根盤花籃柱,它們共同支著彎形的殿。4根紅色的柱子象征著一年四季。

        12根藍柱子像這種12個月和12個時辰。殿內地面上正中間有一塊圓形的龍鳳石,蘊藏著天然形成的龍鳳圖案。

        這顆九龍柏已經有幾千歲的歲數了,樹皮隆起的地方蜿蜒的向上伸展,就像九條龍盤在樹上。這里還有神奇的回音壁,這邊還有美麗的荷花······

        好了!今天的旅程就結束了,請大家把自己的垃圾扔到垃圾桶里面。希望這一次的天壇公園之旅給大家留下了一個深刻的印象。歡迎大家下次再來參觀游玩,謝謝大家!

      簡單導游詞 篇5

        游客們:

        發源自漂水東廬山與句容華山,自東向西,潺潺地淌過南京市區的南部,又沿著石城的西北注入長江。秦淮河是長江的一條支流,古名“淮水”,本名“龍藏浦”。相傳秦始皇東巡時,望金陵上空紫氣升騰,以為王氣,于是“鑿方山,斷長垅為瀆,入于江”,后人誤認為此水是秦時所開,所以稱為“秦淮”。

        “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秦淮河的南京城內河段便是著名的“十里秦淮”、“六朝金粉”的地方。其兩岸優美古樸的風光,眾多的人文勝跡無不體現了金陵古城的古老風貌。

        秦淮河是南京古老文明的搖籃。遠在石器時代,流域內就有人類活動。從東水關至西水關的沿河兩岸,東吳以來一直是繁華的商業區的居民地。六朝時成為名門望族聚居之地,商賈云集,文人薈萃,儒學鼎盛。隋唐以后,漸趨衰落,卻引來無數文人騷客來此憑吊,詠嘆“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到了宋代逐漸復蘇為江南文教中心。明清兩代,是十里秦淮的鼎盛時期。金粉樓臺,鱗次櫛比;畫舫凌波,漿聲燈影構成一幅如夢如幻的美景奇觀。清未民初,內秦淮河日漸式微,繁華不再,直至1949年后,南京對秦淮河進行了大規模的疏浚治理,重點開發了秦淮風光帶,古老的秦淮河又重新煥發了青春。

        內秦淮河全長9.6華里,史稱“十里秦淮”,是秦淮風光帶精華所在,沿岸分別有東水關遺址公園、秦淮水亭、桃葉渡、白鷺洲公園、江南貢院、萃苑公園、王謝安紀念館、李香君故居、瞻園(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秦大士故居、沈萬三故居、中華門甕城等旅游文化景點。

      簡單導游詞 篇6

        游客們:

        大家好,我是夢幻旅行社的導游,我的姓是高,就叫我!我們今天參觀的目的地是頤和園。

        我會在去頤和園的路上給你簡單介紹一下。建于1750年,1764年竣工,占地290公頃,水面約占四分之三。1860年,清漪園被英法聯軍焚毀。1888年,慈禧太后以籌集海軍經費為名,用3000萬兩銀子重建,并將其改名為頤和園,作為避暑勝地。1900年,頤和園被“八國聯盟”摧毀,燒毀了許多建筑。1903年修復。

        后來在軍閥混戰和統治期間,又被破壞了。1949年后,政府撥款修復。1961年3月4日,頤和園被宣布為第一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并于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我們到了。看,這是一條著名的長廊,長700多米,分為273個房間。每個房間的窗臺上都有彩色的畫。成千上萬幅畫中,沒有兩幅是相同的。難怪被列為吉尼斯紀錄。

        大家向前看。這是碧波蕩漾的昆明湖。湖面平靜如鏡。游輪經常從這里經過,你可以聽到上游人們的歡歌笑語。

        昆明湖上方是著名的萬壽山。站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頤和園的所有風景。站在這里,整個頤和園真的很雄偉。郁郁蔥蔥的樹木覆蓋著黃綠色的琉璃瓦屋頂和猩紅色的宮墻。山腰上矗立著一座八角寶塔形三層建筑,黃色琉璃瓦閃閃發光。這是古色古香的佛亭。

        和我一起去看這座美麗的石橋吧!這座石橋有17個橋口,被稱為十七孔橋。橋欄桿上有數百根石柱,都雕刻著姿態各異、栩栩如生的小獅子。

        好了,今天我們的旅程到此結束。我們回酒店好好休息吧。明天就有長城了!

      簡單導游詞 篇7

        游客們: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郭導。這次由我帶大家走進北京故宮。故宮是世界五大宮之首,又稱紫禁城。是清、明兩代的皇宮,是世界上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總面積達725平方米。大家想想看,故宮就相當于20個足球場那么大。經過專家測量,故宮有打大小院90多座,房屋980多座共8070間。

        大家現在正前方的巨大紅墻就是故宮的大門,它高12米,可想而知,它就是故宮的第一道防線。大家看,經過幾百年的風吹雨打,它還是那么鮮紅。大家可以看到大紅色的城墻上露出一點黃色琉璃瓦屋頂,當時,黃色是皇家才能用的。現在大家跟我走進故宮。小心門檻哦。

        現在大家來到的是清、明帶出庭時們站的廣場,站的位置也很有講究:文官站右,武官站左。大家腳底下踏著的石板上,會看見精雕細琢的圖案,它是三角形旋轉而成的。大家請跟我走

        現在來到的就是故宮著名的景點之一——九龍壁。大家可以看到一面壁上有九只龍在海面飛騰,龍的顏色之所以十分鮮艷,是因為它們是由上等釉染的。瞧,那只黃龍居中,前爪作出環抱的樣子,后足分撅海水,龍身彎曲,瞠目張頜,好像在與我們宣戰。兩旁的白龍背道而馳,雙眼炯炯有神地盯著黃龍,好像憤憤不平。為什么黃龍可以正居中央,我也要!大家參觀時不要摸,這樣顏色會脫掉的,愛護文物,從我做起!讓我們再逛一圈。

        本次旅游到此結束,謝謝各位參觀,再見!

      簡單導游詞 篇8

        游客們:

        hello,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姓石,你們可以叫我千千,俗話說;不到長城非好漢。今天,我就與大家一起游覽世界文化遺產——長城。在這里我祝大家旅途愉快。

        長城十分的長,長的就像是一條長龍。靜靜地我在崇山峻嶺之間,保衛者國家的大好山河。城墻頂上鋪著方磚,十分平整,像很寬的馬路,五六匹馬可以并行。城墻外沿有高達兩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供了望和射擊用。長城怪不得是世界文化遺產呢。

        現在我給大家講個故事,故事是這樣的;

        古時候,秦國有一位農家女叫孟姜女,她的丈夫在她們成親之日被幾個官兵抓走了。一年之后,她的丈夫沒聯絡,孟姜女決定去找他。當她知道自己的丈夫被抓去修長城以后,她立馬傷心大哭起來,孟姜女淚如泉,聲如雷。她哭到哪,長城就塌到哪,倒塌的長城足有八百里長,秦始皇知道后他立馬去見孟姜女詢問理由。秦始皇一見到孟姜女就被她的美迷住了。孟姜女看穿了他的心思,說:“只要你肯和我去找我丈夫的尸體,我就做你的妃子。”秦始皇答應了,當孟姜女找到他丈夫的尸體時,夙愿以償,跳海自盡了。

        好了,長城的游覽到此結束,希望你有機會再到長城來玩。

      簡單導游詞 篇9

        親愛的游客朋友們:

        大家好,我是你們今天的導游,我姓王,大家可以叫我小王,今天由我帶大家游覽我國的佛教圣地一塔爾寺,祝大家一路上玩的愉快,收獲多多!

        塔爾寺位于青海省西寧市西南25公里處的湟中縣城魯沙爾鎮。塔爾寺又名塔兒寺。得名于大金瓦寺內為紀念黃教創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銀塔塔爾寺始建于公元1379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占地面積600余畝,寺院建筑分布于蓮花山的一溝兩面坡上,殿宇高低錯落,交相輝映,氣勢壯觀。位于寺中心的大金瓦殿,綠墻金瓦,燦爛輝煌,是該寺的主建筑,它與小金瓦殿(護法神殿),大經堂,彌勒殿,釋迦殿,依詁殿,文殊菩薩殿,祈年殿(花寺),大拉讓宮(吉祥宮),四大經院(顯宗經院,密宗經院,醫明經院,十輪經院)和酥油花院,跳神舞院,活佛府邸,如來八塔,菩提塔,過門塔,時輪塔,僧舍等建筑形成了錯落有致,布局嚴謹,風格獨特,集漢藏技術于一體的宏偉建筑群。殿內佛像造型生動優美,超然神圣。栩栩如生的酥油花,絢麗多彩的壁畫和色彩絢爛的堆繡被譽為“塔爾寺藝術三絕”,寺內還珍藏了許多佛教典籍和歷史,文學,哲學,醫藥,立法等方面的學術專著。每年舉行的佛事活動“四大法會”更是熱鬧非凡,游人如潮。

        游客朋友們,隨著日落西下,我們今天的行程大概到此就結束了,塔爾寺以其崇高的宗教地位和悠久的歷史,使廣大佛門弟子心弛神往,虔誠參拜。同時以其濃重而神秘的宗教色彩,豐富而珍貴的藝術收藏,輝煌而奇特的宗教建筑,極大地吸引著國內外數以萬計的游客來此游覽觀光。最后,導游祝福大家工作順利,幸福開心!

      簡單導游詞 篇10

        游客們:

        大家好!很榮幸帶領大家到我國的名勝古跡——長城來游玩。我叫謝淑媛,大家叫我謝導吧!

        俗話說:“不到長城非好漢!”今天我就帶領大家到遠近聞名的長城來游玩。長城是從東頭的山海關到西頭的嘉峪關,有一萬三千多里。可見它真的很長。長城高大堅固,是用巨大的條石和城磚筑成的,一塊條石就有兩三千斤重,那是一個科技落后的年代,在那時候沒火車、汽車,沒有起重機。就靠著勞動人民無數的肩膀無數的手,慢慢地抬上陡峭的山嶺。長城有一萬三千多里,條石那么重,那修筑長城要多久呢?瞧!這長城還有瞭望口、射口、垛子,既可以瞭望,又可以射擊。長城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城臺,打仗時城臺之間可以互相呼應。修筑長城的材料巨大堅固可想而知。古代的勞動人民是充滿智慧的。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萬里長城!這么長的長城是古代勞動人民用血汗和智慧筑成的萬里長城。

        剩下的時間給大家慢慢觀賞。但是在玩的過程中要注意安全、不要亂扔果皮垃圾。好了,大家都去玩吧!

      簡單導游詞 篇11

        游客們: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楊欣樂,大家可以叫我楊導。今天,我將帶大家到四川松潘的黃龍風景名勝區參觀。

        黃龍主景區黃龍溝位于岷山主峰雪寶頂下。它曾獲得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5A級旅游區。黃龍里最精彩的景點就是五彩池。五彩池海拔3900米,是黃龍景點的最高處。它共有693個鈣池,大小不等,形狀各異,好像五彩的寶石鑲嵌在原始森林中。在五彩池里,有的池子大得像一個籃球場那么大;有的池子小得像一個大南瓜那么小;有的池子形狀像海浪,有的池子形狀像一朵小花……漫山遍野的碳酸鈣圍堤,高低錯落,層層相連。由于池水中富含鈣離子等,池水對太陽光的反射、散射和吸收的原理,使得池水清澈見底,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色彩各異,簡直就是人間瑤池。

        另外,請大家不要亂扔垃圾,不要用手去觸摸水池,保護好大自然創造的奇跡。好了,請大家自由參觀,拍照留念,祝大家玩得愉快!

      簡單導游詞 篇12

        游客們:

        太原雙塔寺,位于太原市城區東南方向,距市中心四公里左右的郝莊村南之向山腳畔。這里,綠樹紅墻,寶塔梵殿,龕閣玲瓏,碑碣櫛比,花卉溢香,松柏凝翠,肅穆幽靜,古香古色。 雙塔寺的建筑方位,一反我國千百年來寺院建筑坐北朝南的傳統習慣,因地勢而拓建,居高臨下,坐南朝北。可謂背擁太行群峰,面俯汾水一帶。身臨其境,憑著古老的塔身,可廣瞰古城太原之全貌,晉中盆地之沃野千疇。雙塔寺始建于明代萬歷中葉,大約在萬歷二十五年至三十年之間(公元1597——1602年),距今 38O余年。

        初創之時,還不是我們今天看到的這所寺院,也沒有達到現在這樣的規模。那時,僅建了一座補輔太原“文運”不足的文峰塔,取名“宣文塔”,即如今偏于東南隅的那座舊塔。至于那緊靠塔而建的幾間簡陋寺舍,而今早已蕩然無存。當時,寺名也不叫“永祚寺”,而是叫做“永明寺”。關于“永明寺”和“宣文塔”的起建原因,明萬歷本《山西通志》和萬歷本《太原府志》都曾作過明確的記載。

        福登計劃中的寺院規模是非常宏偉的,除了目前現存的后院三座大殿外,還有天王殿、后院門庭、前院諸殿和山門的殿堂。然而,終因年邁體弱,積勞成疾,無法完成其計劃,于這年(萬歷四十年)秋天九月,完成新塔之后,抱病返回五臺山,不久即圓寂于臺懷鎮顯通寺。這個終未能完工的塔寺,遂更名“永祚寺”,兩塔均定名為“宣文塔”。 寺廟依山而建,坐南朝北,由前院、后院、塔院三部分組成,占地總面積3萬平方米。塔院現存雙塔、過殿和后殿。后院現存大雄寶殿、三圣閣、排堂、方丈等建筑。寺內大雄寶殿及東西配殿皆系無量殿形制,以青磚雕仿木結構建造。

        三圣祠,原名觀音閣,面闊三間,長16.75米,深9.7米。處在當心間頂部的磚雕藻井,被認為是雙塔寺磚雕藝術和建筑藝術中的代表作。正中龕內為觀音大師彩塑。塑像高2米,造型豐滿,線條流暢,是為明代彩塑中的精品。

        雙塔位于雙塔寺最高之處,均在寺之東南,名宣文塔。兩塔均為八角13層,高約54.7米。磚筑樓閣式,塔表仿木結構,用磚磨刻成斗拱、坊和檐椽,塔內設踏階可盤旋而上,直達最上層。兩塔相距60米,塔高54.85米,十三層,底層高7米,八角形,磚石結構。塔表面,用精美的磚雕、斗供、琉璃、飛檐裝飾。飛檐上,嵌飾各色鳥獸、花卉、人物。塔頂,為八角攢尖式。塔內有梯踏道,可登頂層,憑窗遠眺,太原風光歷歷在目。

      簡單導游詞 篇13

        游客們:

        “大家好,我是希文,今天我給大家介紹昔日皇家園林,今日百姓樂園--頤和園。頤和園是中國四大名園之一,其構思巧妙,建筑精致,是我國園林藝術之成。現在,大家跟隨我進入美麗的頤和園去欣賞吧!”

        “走進頤和園,首先進入眼簾的是有名的長廊,它有七百多米長,每一個橫檻上都有不同的圖畫,每一副畫都蘊含著一個古典故事,大家可以仔細的欣賞。”

        “現在,大家看到的是昆明湖,混明湖是仿杭州西湖修建的。在昆明湖上橫臥著十七孔橋,你們看,在橋欄桿上,有許柱子,每根柱子上都雕刻著十分精致逼真的小獅子,栩栩如生。每一只小獅子表情不同,姿態各一。在橋頭的東邊有一頭銅牛,西邊有耕織圖,銅牛代表牛郎,耕織圖代表了侄女,那十七孔橋不正是鵲橋嗎?在當時,就是按這個神話故事修建的吧!”

        “我已經把重要的景點帶大家觀賞完了,其實還有許多地方值得去游覽,大家自由行動!”

        “朋友們,再見,祝你們有快樂的一天!”

      簡單導游詞 篇14

        游客們:

        早在去六朝古都南京之前,爸爸就給我看了許多關于南京的資料,其中一篇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寫的<<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讓我對南京秦淮河的美景更加向往。

        在眾多的南京人和外地人心目中,秦淮似乎是個永恒的話題,它是古城金陵的起源,又是南京文化的搖籃。相傳南京是越王勾踐于公元前400多年建造的中國最古老的城池——越城,秦淮河是秦始皇東巡時所開,所以稱為“秦淮”。六朝時,秦淮河更成為文人墨客聚會的勝地。美稱“十里珠簾”的秦淮風光帶上點綴著數不盡的名勝佳境,許多故事留傳千古。

        來到南京時已經是下午了,安排好住處后我們就乘車前往秦淮河風光帶。到達時已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我們先去逛了夫子廟夜市,那里人來人往,熱鬧非凡。各種特色商品琳瑯滿目,令人目不暇接。我在這里買了一些漂亮的雨花石留作紀念。往前就是江南貢院了,聽說這里歷史上出過幾千名江南才子,如鄭板橋、吳承恩、唐伯虎、吳敬梓等,我不禁對這里肅然起敬。

        再往前走就到了秦淮碼頭,這里一片燈火輝煌,游人如織。橋頭上裝飾著各式龍型彩燈,大小各異。還有一些很卡通的生肖燈。游人們看起來十分興奮,舉著照相機前拍后拍,簡直想把秦淮河的夜景全裝進相機里。因為這里的游船很多,所以我們沒用怎么等就乘上了游船,我發現這里的游船已不像朱自清文章里說的比北京北海、揚州瘦西湖的好,從外觀看已沒什么區別,都是裝扮一新的畫舫,只是里面的大理石茶幾、茶具還有點像朱自清描述的。從船上向外面看,大大小小的船都點起了燈火,燈光映在碧瑩瑩的水中,真讓人有“華燈映水,畫舫凌波”的感覺。

        隨著游船向前行,我們看到了李白的雕像和刻著他《登金陵鳳凰臺》詩句的碑石,前面又有銅像,是王獻之的,還有“太”字碑,“太”字碑的來歷很有趣:相傳王獻之小時很聰慧,因此有些驕傲,有一次王羲之在王獻之寫的“大”字上添了一點,王獻之將“太”字拿給母親評點,母親說中間那一點寫得好,其它都很一般,

        王獻之很羞愧,從此他發奮苦練,終成大師。途中還看到了“秦淮八艷”的故居和雕像。往前又經過了文德橋、文源橋等幾座橋,聽導游說秦淮河上共有八座橋呢。橋上很多悠閑的人在散步,橋下還掛著一串串足以亂真的蝴蝶串燈,再加上兩岸閃爍的霓虹燈,使得這夜晚的秦淮河被妝點得分外嫵媚,仿佛重現六朝時的繁華。

        伴隨著阿寶那美妙的《傾國傾城》主題歌,我們的游船來到了秦淮水榭聲光表演舞臺,那里有許多古裝打扮的舞女在燈光煙霧中輕歌曼舞,我們也仿佛回到了古代,媽媽說原來歌聲融于美景中是如此的美妙呀!

        再看同船的游客都面帶微笑早已陶醉在秦淮夜景中,我和媽媽也依偎在一起欣賞著沿河的美景。不知不覺中游船已駛回碼頭,一看表已經一個多小時了。上岸后,我戀戀不舍的再回頭看看夜色中的秦淮河,清涼的晚風,繁華的彩燈。秦淮河和它的“漿聲燈影”已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

      簡單導游詞 篇15

        游客們:

        大家好,我是帶你們去九寨溝之旅的導游。我姓李,你們可以叫我李導。

        你們知道九寨溝在哪嗎?讓我告訴你們吧!九寨溝在四川北部的南坪、平武、松潘的三線交界的萬山叢中,有幾條神奇的山溝。因為周圍散布著九個藏族村寨,所以人們稱它九寨溝。

        現在咱們從南坪西行40公里,就來到了九寨溝。一進入景區,你就覺得像來到了一個童話世界。

        你看,九寨溝多美!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頂銀光閃閃。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顆顆寶石鑲嵌在彩帶般的溝谷中。這里的湖水清澈見底,湖底的石塊色彩斑斕。從河谷至山坡,遍布著原始森林。每當天氣晴朗時,藍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在湖水中,構成一幅幅五彩繽紛的圖畫。怪不得有很多游客把它叫“五花海”、“五彩池”呢!你知道這高大雄偉的瀑布是怎樣形成的嗎?是由于河谷高低不平,湖泊與湖泊之間恰似一級級天然的臺階。由此形成的一道道高低錯落的瀑布,宛如白練騰空,銀花四濺,非常壯觀。

        咱們繼續往里走,四處林深葉茂,游人會逐漸稀少。你知道咱們到哪了嗎?哈哈!咱們現在已經來到了珍惜動物經常出沒的地區。也許,你的運氣好,會看到一只體態粗壯的金絲猴,正攀吊在一棵大樹上,眨巴著一對機靈的小眼睛向你窺視。也許,會有一群善于奔跑的羚羊突然躥出來,還沒等你看清它們,又消失在前方的樹叢中。也許,會在遠處密密的竹林中,發現一只討人喜愛的大熊貓,正若無其事的坐在那咀嚼著鮮嫩的竹葉。也許,你還會看見一只行動敏捷的小熊貓,從山坡跑下谷底,對著湖面美滋滋地照鏡子。

        九寨溝雪峰插云,古木參天,平湖飛瀑,異獸珍禽……你看,九寨溝多美啊!下面的時間請大家自由參觀。

        這次九寨溝之旅到此就要結束了,感謝大家的配合,我也希望大家向我們公司提出寶貴的建議,我最后忠心祝愿大家旅途愉快!

      簡單導游詞 篇16

        游客們:

        大家好,歡迎來到七星巖參觀。我是你們的導游蔡國正。

        七星巖在肇慶城區,北面有雄偉的山嶺,南面是滔滔東流的西江。所為借得西湖水一圈,更移陽朔七堆山。堤上添上絲絲柳,畫幅長地間。怎么樣朋友們美不美啊?朋友們前面就是有杭州之水之稱的人工湖啦!請大家跟著我一起游覽吧,記住不要走失了。星湖原來是江北岸、北嶺山的一片沼澤地,湖底有泉水涌出。長堤把十多公里的星湖分成了六大湖。朋友們想一想星湖大不大?好,我們向下一個景點出發。這是一個風景美麗的地方,有長條形的石山,高有96米。注意了!等一下解散的時候可不要爬上去哦。還有其他的景點,蓮花洞、青蓮湖等等,你們可以自己去游覽。今天大家玩的開心不開心?

        今天晚上好好休息一下。明天還有更加好看、好玩的景點。

      簡單導游詞 篇17

        游客們:

        大家好!我是四年級的學生,今天,由我來做小導游,帶領大家參觀,我們的學校吧!

        我們學校是一間歷史比較悠久的學校。它創建于一九二四年,現在有兩幢教學樓。我們的學校因環境優美,校風良好。在20__被評為廣州市一級學校。

        下面請大家跟隨我參觀。現在大家所見的一個寬闊的大操場。大操場邊上是一幢綜合樓。幢綜合樓有音樂室、電腦室、圖書室等等。每天,我們都能聽到從音樂室傳出的悅耳的音樂。而圖書室藏書過萬冊。書的品種很多。有《名人故事》、《作文選》、《漫畫書》等等。每天放學,同學們最喜歡來到這里。在知識的海洋中遨游。

        大家請看左邊這個是生物園。生物園里除了有各種植物,還有同學們種植的蔬菜。而大家的右邊便是教學大樓。樓高三層,每層都有五間寬闊、明亮的教室。每天都從這里傳出瑯瑯的讀書聲。

        下面請大家自由參觀吧!

      簡單導游詞 篇18

        游客們:

        你還記得大明湖畔嗎?你還記得那個被稱為泉城的濟南嗎?你還記得濟南的泉城廣場嗎?下面就跟我一起走進濟南泉城廣場吧。

        濟南因為泉眾多,可謂是一個泉的世界,也就被稱為泉城,泉城廣場作為濟南的標志性建筑自然與泉是離不開的。每年有數以萬計的游客到濟南旅游,而泉城廣場是到濟南旅游的游客必到的一個地方,這里位于濟南的中心,因為濟南夏天的天氣比較炎熱所以晚上濟南人都愛到泉城廣場游玩,他們到這里跳舞,練太極,唱歌,看泉,這里有一系列的娛樂項目,這里還有很多濟南的紀念品,讓外地游客不虛此行,這里就是濟南人民生活的一個縮影,在這里你還可以聽到濟南的戲劇,真的是很有韻味呢,這里你可以看到老濟南的生活方式。

        泉城廣場由于地理位置的優越性可以看到千佛山、趵突泉等景點的全景,可以說在泉城廣場你可以縱觀整個濟南,可以發現濟南的整體的美感,在這里你可以看到濟南的高樓大廈感受濟南的繁榮,你還可以看到濟南的泉、古老的建筑,感受濟南的古樸迷人,無論你看到的是濟南的哪一個方面,濟南都會給你一種欣欣向榮、積極向上的感覺。泉城廣場的建筑也要體現了濟南的特點,泉城廣場的設計主要是泉,通過荷花音樂噴泉等建筑,將泉運用的出神入化,噴泉既有高度的變化,又有形狀的變化,還有燈光的變化,也不缺乏音樂的變化,讓你感受光與影的交織,水與形的變化,給你一種亦真亦幻、變化莫測的感覺。這里還有四組噴泉寓意濟南的四大名泉,七十二個小噴泉,可謂將濟南的特點表現的淋漓盡致。

      簡單導游詞 篇19

        游客們:

        香山公園位于北京西北郊小西山山脈東麓,距城20公里,占地160公頃,是一座著名的具有皇家園林特色的大型山林公園。香山公園始建于金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距今已有800多年歷史。1956年開辟為人民公園,經過近半個世紀的建設,現已成為中外聞名的北京十大公園之一。

        香山公園文物古跡豐富珍貴,亭臺樓閣似星辰散布山林之間。這里有燕京八景之一“西山晴雪”;這里有集明清兩代建筑風格的寺院“碧云寺”;這里有國內僅存的木質貼金“五百羅漢堂”;這里有迎接六世班禪的行宮“宗鏡大昭之廟”;這里有頗具江南特色的古雅庭院“見心齋”。

        這里有世紀偉人毛澤東和中共中央進駐北平最早居住和辦公的地方,雙清別墅;這里有世紀偉人孫中山先生靈柩暫厝地——碧云寺金剛寶座塔。香山公園地勢崛峻,峰巒疊翠,泉沛林茂。主峰香爐峰(俗稱鬼見愁)海拔557米。公園內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鳥啼蟲鳴,松鼠嬉鬧于溝壑林間。這里春日繁花似錦、夏時涼爽宜人、冬來銀妝素裹。尤其是深秋時節,10萬株黃櫨如火如荼,氣勢磅礴,曾被評為“北京新十六景”之一。

        香山公園旅游服務設施齊全。游,可乘大型吊椅式游覽索道(全長1400米,落差431米),西山美景、北京城廓盡收眼底。吃,松林餐廳環境優美,昆蟲野菜、泉水煮飯,別具風味。住,香山別墅功能齊全,是觀光旅游、洽談會議、度假休閑的理想場所。住在這里,悠閑散步即可到達中國科學院植物園、北京植物園、臥佛寺。

      簡單導游詞 篇20

        游客們:

        大家好!我是趙姝嬋,歡迎來到頤和園,你們叫我趙導好了。

        現在我手指的就是著名的長廊,這條長廊有七百米長,分成二百七十三間。每一間的橫檻都有五彩的畫,大家看,這畫上有人物、花草、風景。

        現在我們走到的就是萬壽山的腳下。大家抬起頭來看一看,那閃閃發光的就是琉璃瓦。也就是佛香閣。下面的一排金碧輝煌的宮殿就是排云殿,還有那八角寶塔聳立在半山腰上。

        大家請隨我登上萬壽山來到佛香閣,在這里觀看下面的風景是最好不過的了,來,我們向下望從正面看就是昆明湖了,大家是不是都聽過《讓我們蕩起雙槳》這首歌,其實這首歌就是來描寫昆明湖的。

        咱們從萬壽山下來就是昆明湖。大家往那邊看堤上有好幾座設計樣式不同的石橋,這里還有一個橋叫十七孔橋,因為它有十七個孔。

        頤和園的景色說也說不盡看也看不夠。現在請大家盡情的去欣賞頤和園的美景吧!

        請大家在游玩的時候不要亂扔垃圾。

        祝大家玩的愉快!

      簡單導游詞 篇21

        大家好,我叫徐啟霖,歡來到美麗的日月潭。

        日月潭是中國臺灣最大的湖,它在臺中附近的高山上,是一個野生湖。這里長滿了樹木,周圍還有很多大山。日月潭的湖水又深又綠,中間有個圓島,叫光華島。因為這個小島被瓜分成兩半,一半很圓很圓,象個太陽,所以人們叫它日潭;另一半彎彎的,象個月亮,人們叫它月潭。

        如果你清晨來到日月潭,你會發現湖面上漂著如同棉花糖般的薄霧;到了中午,你會發現日月潭在太陽的照耀下,變得清晰動人。如果下起綿綿細雨,整個日月潭就如同披上了清紗一樣,周圍的景物就象朦朧的童話世界。

        日月潭的景色美不勝收,吸引了很多來這里觀光的中外游客。相信你們一定也會喜歡這美麗的日月潭!

      簡單導游詞 篇22

        各位游客,大家好!

        歡迎大家來到黃果樹大瀑布景區,我是你們此行的導游,我的名字叫,大家叫我就可以了,很高興為您服務。

        中國最大的瀑布、中國最美六大瀑布之一。位于貴州省安順市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境內的白水河上。周圍巖溶廣布,河寬水急,山巒疊嶂,氣勢雄偉,歷來是連接云南、貴州兩省的主要通道。現有滇黔公路通過。白水河流經當地時河床斷落成九級瀑布,黃果樹為其中最大一級。瀑布寬30公尺(夏季可達40公尺),落差66公尺,流量達每秒2,000多立方公尺。以水勢浩大著稱,也是世界著名大瀑布之一。

        瀑布對面建有觀瀑亭,游人可在亭中觀賞洶涌澎湃的河水奔騰直洩犀牛潭。騰起水珠高90多公尺,在附近形成水簾,盛夏到此,暑氣全消。瀑布後絕壁上凹成一洞,稱“水簾洞”,洞深20多公尺,洞口常年為瀑布所遮,可在洞內窗口窺見天然水簾之勝境。

        它是以當地的一種常見的植物“黃果樹”而得名。以其雄奇壯闊的大瀑布、連環密布的瀑布群而聞名于海內外,十分壯麗。并享有“中華第一瀑”之盛譽。黃果樹風景名勝區位于貴州西線旅游中心安順市西南45公里處,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境內,東北距貴州省會貴陽市150公里,有滇黔鐵路、株六復線鐵路、黃果樹機場、320國道、貴(陽)黃(果樹)高等級公路貫通全境,新建的清(鎮)黃(果樹)高速路直達景區。景區以黃果樹瀑布為中心,以瀑布、溶洞、地下湖為主體。

        著名的黃果樹大瀑布,是貴州第一勝景,中國第一大瀑布,也是世界最闊大壯觀的瀑布之一。景區內以黃果樹大瀑布(高77.8米,寬101.0米)為中心,采用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等科學手段,測得亞洲最大的瀑布———黃果樹大瀑布的實際高度為77.8米,其中主瀑高67米;瀑布寬101米,其中主瀑頂寬83.3米。,分布著雄、奇、險、秀風格各異的大小18個瀑布,形成一個龐大的瀑布“家族”,被大世界吉尼斯總部評為世界上最大的瀑布群,列入世界吉尼斯記錄。

        黃果樹大瀑布是黃果樹瀑布群中最為壯觀的瀑布,是世界上唯一可以從上、下、前、后、左、右六個方位觀賞的瀑布,也是世界上有水簾洞自然貫通且能從洞內外聽、觀、摸的瀑布。明代偉大的旅行家徐霞客考察大瀑布贊嘆道:“搗珠崩玉,飛沫反涌,如煙霧騰空,勢甚雄偉;所謂‘珠簾鉤不卷,匹練掛遙峰’,俱不足以擬其壯也,高峻數倍者有之,而從無此闊而大者”。

        今天的行程即將結束,希望大家旅途愉快。同時,歡迎大家有機會再次到黃果樹旅游。謝謝大家!

      簡單導游詞 篇23

        塔爾寺是格魯派僧人和信教群眾的宗教活動中心之一

        塔爾寺是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創始人宗喀巴大師的降生地 宗喀巴成名后,有許多有關他靈跡的傳說 據說在他誕生后剪臍帶滴血的地方長出一株白旃檀樹 明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 ,宗喀巴母親按兒子來信所示,在信徒們幫助下,以這株旃檀樹和宗喀巴所寄獅子吼佛像為胎藏,砌石建塔,這是塔爾寺最早的建筑后來,該塔一再改建易名,成為現在大金瓦殿中的大銀塔,是全寺的主供神物,漢語塔爾寺即由此塔得名 明嘉靖三十九年 公元1560年,禪師仁欽宗哲堅贊于塔旁建一靜房,聚僧坐禪 17年后,再建彌勒佛殿一座,塔爾寺初具規模,取藏名 袞本賢巴林 ,意為 十萬佛身像彌勒洲寺

        400多年來,塔爾寺逐步發展成一座具有鮮明民族特色和地方風格的古建筑群,全寺占地600余畝,僧舍房層9300多間,殿堂52座,僧人最多時達3600余人全寺四山環繞,殿宇宏偉,佛像莊嚴,梵塔棋布 其中,大金瓦殿和大經堂為全寺主體建筑大金瓦殿始建于清康熙年間,建筑面積456平方米,上下三層,飛檐四出,各抱形勢,歇山式金頂,覆以鎦金銅瓦,墻面用琉璃瓦砌成,圖案精美,殿內紀念宗喀巴的大銀塔,譽為世界一莊嚴 ,殿堂正門上方懸有清代乾隆皇帝親題的 梵教法幢 匾額 大經堂始建于明萬歷四十年 公元1612年 ,民國元年 公元1912年遭火焚后重修,總面積為2750平方米,經堂內長柱18根,短柱90根,皆用特制地毯包裹,地上鋪設地氈坐墊,可供3000僧人集體誦經,正西方供有無數佛像藏文經典,設有_ 班禪以及寺院法臺座,柱間滿掛各種堆繡的卷軸畫

        此外,尚有彌勒殿 九間殿 三世_靈塔殿 釋迦殿 依怙殿 小金瓦殿 花寺 居巴扎倉 丁科爾扎倉 曼巴扎倉 如來八塔 過門塔 菩提塔 時輪塔 印經院大喇讓以及各活佛府邸等 除各種造型精美的佛像 法器 卷軸畫,還保存有宋代的哥窯瓷壇 玉雕 明代的龍瓷瓶 清代的龍魚瓶 竹雕壽星玉雕觀音等珍貴工藝品,藏有歷代統治階級賜贈的各種匾額和漢藏文碑刻

        塔爾寺是藏族文化藝術的寶庫 明萬歷四十年 公元1612年 ,在三 四世_喇嘛的倡導下,塔爾寺首建顯宗學院,建立講經開法制度,系統學習因明 般若 中觀俱舍 戒律等顯宗經典 以后又相繼建成密宗 時輪 醫明學院,形成正規的學經制度,學習生圓次等方面的密宗經典和天文 歷算 醫學等方面的知識 現存有數以萬計的有關佛學藏族歷史 文學 語言方面的文獻圖書,是研究藏學的`珍貴資料 此外,該寺的酥油花 壁畫 唐卡 堆繡 被譽為藝術 三絕 ,譽滿藏區

        塔爾寺每年于農歷正月 四月 六月 九月舉行4次觀經大會,招徠不少香客游人 觀經大會是寺僧向諸佛菩薩獻供 祈愿 誦經的法事活動會上,除進行固定的宗教儀式,還有曬佛 跳欠 轉金佛等活動四月觀經的農歷四月十五日上午和六月觀經的六月初六日上午,在寺院東側的蓮花山坡展開所藏巨型堆繡佛像1幅,稱為 曬大佛佛像長30余米,寬20余米,僧眾于像前演奏法樂,誦經祈禱,游客商賈蜂擁而來,更有信徒頂禮膜拜,爭獻布施六月初八日上午舉行的轉金佛是僧人們所謂祈愿來世佛彌勒菩薩降臨人間的法事活動,眾僧簇擁一乘玲瓏精巧 四角飾有飛檐 內供彌勒金像的彩轎,在手拿樂器 香爐幢幡的儀仗隊的前導下繞寺一周,其他僧人各持寺藏寶物一件,尾隨彩轎,魚貫而行,以示隆重威嚴 九月法會的二十二日,寺院開放所有佛殿及文物庫房,供僧俗瞻仰,稱為 晾寶每次觀經會上,都進行所謂驅魔逐鬼 祓除不祥的跳欠活動 跳欠也叫 跳神 或 啞社火 ,是一種獨特的帶有濃厚宗教色彩的面具舞蹈,常見的有于正月十四 四月十四六月初七日演出的 法王舞 和四月十五 六月初八 九月二十三日演出 馬首金剛舞 兩種 演員身著各色舞衣,戴特制面具,舞姿獨特,式樣迥異此外,尚有農歷十月二十五日宗喀巴忌辰前后的 燃燈節 和年終辭舊迎新的祈禱會等

        塔爾寺建筑

        藏語稱“袞本賢巴林”,意為十萬佛像彌勒洲。它坐落在青海省湟中縣魯沙爾鎮西南隅的蓮花山坳中,據省會西寧市26公里,是我國藏傳佛教格魯派(俗稱黃教)創始人宗喀巴大師的誕生地,也是藏區黃教六大寺院之一。

        塔爾寺始建于公元1379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占地面積600余畝,寺院建筑分布于蓮花山的一溝兩面坡上,殿宇高低錯落,交相輝映,氣勢壯觀。位于寺中心的大金瓦殿,綠墻金瓦,燦爛輝煌,是該寺的主建筑,它與小金瓦殿(護法神殿),大經堂,彌勒殿,釋迦殿,依詁殿,文殊菩薩殿,祈年殿(花寺),大拉讓宮(吉祥宮),四大經院(顯宗經院,密宗經院,醫明經院,十輪經院)和酥油花院,跳神舞院,活佛府邸,如來八塔,菩提塔,過門塔,時輪塔,僧舍等建筑形成了錯落有致,布局嚴謹,風格獨特,集漢藏技術于一體的宏偉建筑群。殿內佛像造型生動優美,超然神圣。栩栩如生的酥油花,絢麗多彩的壁畫和色彩絢爛的堆繡被譽為“塔爾寺藝術三絕”,寺內還珍藏了許多佛教典籍和歷史,文學,哲學,醫藥,立法等方面的學術專著。每年舉行的佛事活動“四大法會”更是熱鬧非凡,游人如潮 。

        1961年3月4日,國務院公布該寺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制碑書漢藏兩種文字,并存于寺內。20世紀90年代中期,經國家多次撥款修繕,使古寺面貌煥然一新。現在的塔爾寺已成蜚聲國內外的藏傳佛教圣地和旅游的名勝古剎。

        如來八塔

        塔爾寺廣場內矗立有整齊美觀成一線的八座如來寶塔,以贊頌釋迦牟尼一生八大功德。建于1776年(清乾隆41年)。這八個塔從東到西是:蓮聚塔(紀念釋迦牟尼降生時行走七步,步步開一朵蓮花);菩提塔(紀念釋迦牟尼修行成正覺);四諦塔(紀念釋迦牟尼初轉四諦____);神變塔(紀念釋迦牟尼降伏外道時的種.種奇跡);降凡塔(紀念釋迦牟尼從天堂返回人間);息諍塔(紀念釋迦牟尼勸息諸比丘的爭端);勝利塔(紀念釋迦牟尼戰勝一切魔鬼);涅磐塔(紀念釋迦牟尼入涅磐,不生不滅)。如來八塔每個塔底周長九點四米,底座面積五點七平方米。

        大經堂

        大經堂(顯宗經院)藏語俗稱“從靈多活”,位于大金瓦殿正前方,是本寺僧侶禮佛,頌經的集合場所。始建于1612年(明萬歷四十二年)。原為三十根柱子的小經堂,后改建為八十根柱子的中型經堂,最后在1776年擴建成一百六十八根柱子(其中六十根在四壁墻內)的兩層平頂藏式建筑。1912年(民國元年)突然失火焚毀,在塞多·次稱嘉措活佛的資助下,用兩年半時間,依原樣重建。建筑面積為2750平方米,周長為210米。經堂內矗立的108根柱子上部雕有優美圖案,柱上圍裹蟠龍圖案的彩色毛毯。地設長條禪座,上鋪五彩條毯,供喇嘛集體頌經時用。彩繪棟梁,斗拱,藻井和佛教故事壁畫,懸掛著帷幔,經布,幢,幡,傘蓋,刺繡和堆繡等。堂內四壁神龕中供有宗喀巴的千尊銅制鎦金佛像,兩側經架上存放有樹以百計的經卷。正面設有____,班禪和法臺的弘法寶座。屋頂安放各式各樣高大的鎦金銅經幢,剎式寶瓶,道鐘,寶塔,____,金鹿等,把大經堂裝潢得金碧輝煌,光彩奪目,與大金瓦殿交相輝映。大經堂也是本寺的顯宗經院,藏語稱“參尼札倉”,是研究顯宗教義的學經部門。主要修習五明義理,分析,辯論法相的論點。設有多仁巴(顯教博士)學位,授予修習教義有深厚造詣的僧人。

        大拉讓宮(吉祥宮)

        大拉讓(又稱扎西康沙),建于1650年(清順治七年)。是一座四柱三進院落藏式建筑的府邸,為____、班禪以及歷任法臺安歇的寢宮,漢語稱“吉祥宮”。1777年(清乾隆42年),乾隆皇帝派人為此宮修建了宮墻,華門,牌坊等,并賜名“永慧宮”。吉祥宮位于西山半腰高處,在宮前遠眺,塔爾寺全景盡收眼底。

      簡單導游詞 篇24

        古里山莊

        古里山莊旅游區位于古里林場施業區,面積96公頃,主要景點由天然植物園,動物養殖園,鴕鳥園,休閑娛樂中心,狩獵場,垂釣魚池,百鳥園,鹿場和北藥種植基地組成。

        (1)天然植物園種植著黑龍江省稀有樹種,成為觀賞稀有樹種的基地,植物園內建有木屋2座,園內建涼亭3個,占地面積15公頃,植物有杜松、樟子松、香客松、西伯利亞紅松、水曲柳、黃菠蘿、云杉、楊樹、山丁子、稠李子、等10余種。種植著艷麗多彩的數十種花卉,站在山頂的涼亭上能觀看到古里山莊的全貌。

        (2)鴕鳥場占地120__平方米,房舍面積1100平方米,有大小鴕鳥共計30只除觀賞外鴕鳥的經濟價值很高。非洲鴕鳥是世界上鳥類中最大的鳥,成鳥高達2.5米,體重150公斤。初生重1公斤1年可達100公斤,壽命可達20__年,能產40年蛋,每年可產70——120枚,蛋重1.5公斤。

        (3)休閑娛樂中心占地面積1231平方米,建有木屋4個,涼亭2個,中心內設有舞池、賓館、飯店、乒乓球室,臺球室等娛樂場所。20__年新建涼亭燒烤城和三座農家別墅。20__年,新建文藝演出舞臺為游客演出提供了必要的場所。20__年新建三幢770平方米別墅,加大了休閑娛樂中心的接待能力。

        (4)狩獵場位于古里苗圃,占地200公頃,交通便利,矗立于翠古公路旁。西南側為人工湖泊,水量充足,林分密度大,樹林生長茂盛。區內獸道縱橫交錯,獸類足跡糞便及啃食林木蹤跡和洞穴時有可見。狩獵場子內采用全封閉狩獵方式,圍欄結構采用8井鍍鋅鐵線編織網,鋼筋柱,圍欄高2.2米,柱距2.4米,購置麻醉槍,小口徑步槍,雙管獵槍以及購置相應的子彈,并配置狩獵車,另外,狩獵場能投放馴化山免300只,山雞500只,鴿子300只,供游客捕獵。

        (5)垂釣魚池面積23000平方米。

        (6)古里鹿場位于古里林場的西部,距古里林場2公里,占地100公頃,由群山美景環繞,是一塊景色怡人的地方。它的腹地是大半個山頭,山間有草坪,柞樹林,還有各式各樣的野花,中間有一條小河流過,山風徐來,草葉微微蠕動,散布著大自然特有的清香。

        (7)百鳥園建于20__年6月,占地面積1200平方米,20__年7月在此基礎上擴建,鳥類的品種已具有興安特色的近百種野生鳥類為主,充分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

      簡單導游詞 篇25

        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

        清福陵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及其皇后葉赫那拉氏陵寢,因坐落在沈陽市東北11公里處。故又稱東陵,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努爾哈赤是滿族人,姓愛新覺羅,受明冊封為女真族(滿族前身)建州部首領,后來統一了女真族各部,建立了金(史稱后金)政權。他精通漢蒙文字,不僅在軍事上頗有建樹,而且創立了八旗制度和滿族文字,在政治上和文化上也頗有建樹,為滿族的初期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成為滿族的民族英雄,死后葬于福陵。

        其子皇太極建立清政權后,他被追尊為清太祖。

        福陵始建于后金天聰三年(1629年).竣工于清順治八年(1651年),經康熙、乾隆兩帝增建,方具今日規模。

        1929年,奉天省政府將福陵開辟成公園,因位于市區東部,故得此名。福陵是沈陽名勝古跡之一,具有我國古代建筑藝術的傳統和滿族文化風格。道路兩側聳立著成對的華表、駱駝、獅子、馬、虎等石雕。蹬上一百零八級臺階,有一座形似城堡的"方城",這是陵園的主體,方城后面為月牙形寶城,寶城正中是突起的寶頂,下面是埋葬努爾哈赤和葉赫那拉氏的地宮。氣勢宏偉,古樸典雅,清幽肅穆,東陵依山傍水,令人流連忘返。

        陵園坐北朝南,四周圍以紅墻,南面中央為單檐歇山式正紅門三楹,拱門三道。門內參道兩側成對排列著石獅、石馬、石駝、石虎等石雕。平地盡頭,利用天然山勢修筑了一百零八蹬石階,以象征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

        過了石橋,正中為碑樓,重檐歇山式,四面券門,下為須彌座式臺基,內立清圣祖玄燁親撰的"大清福陵神功圣德碑",碑文用滿、漢兩種文字書刻,記載著努爾哈赤的功績。再北的城堡式建筑叫方城,四角建有角樓。方城南面正中建有隆恩門,門楣上用漢、滿、蒙三種文字刻成"隆恩門"三字。進門迎面為隆恩殿,是祭祀用的享殿,殿后洞門之上設明樓,內立"太祖高皇帝之陵"石碑。方城后為圓形寶城,兩城間呈月牙狀,因而也叫月牙城。寶城正中有一突起的寶頂,下為埋置靈柩的地宮。福陵建筑群是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它將我國傳統建筑形式與滿族建筑形式融為一體,形成了異于關內各陵的獨特風格。

        陵園依山而建,南面正是正紅門。一條名曰“一眼望不斷”的神道直通山頂。神道兩側有很多石雕刻。像石獅、石馬、石駱駝、石虎這和關內的陵墓有些相像。

        過橋是108磴石階,寓天罡36星和地煞72星數之和,表示天地宇宙,象征帝王對社稷的主宰。過108磴,是碑樓,碑樓后面的城堡式建筑為方城,是陵園的主體建筑部分。

        方城北面是寶城,也稱月牙城,正中突起的土堆即是寶頂,其下的地宮埋藏著努爾哈赤和葉赫納喇氏的棺木及骨灰.福陵規模盡管比昭陵小,然而由于它有上列兩大特點,再加之環境優美,仍獨具魅力。所以,人們游罷昭陵,依然能興致勃勃地繼游福陵,而且不會產生雷同感。20__年7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2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批準了中國的沈陽福陵作為明清皇宮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簡單導游詞 篇26

        各人好,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姓張,你們叫我張導就行了。我們要去的處所就是有名全國的構筑—頤和園。

        各人請隨我來,此刻我們繞過大殿,我們站的處所就是大名鼎鼎的長廊。橫檻上有許很多多的畫。畫有鳥獸蟲魚、花卉樹木、風景,雖然尚有我們人類。你們信托嗎?一萬多幅畫,沒有哪兩幅是溝通的。橫檻上還畫著很多故事。

        走完長廊,我們就來到萬壽山的腳下。昂首一看,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構筑矗立在半山腰上。一排排金碧光輝的宮殿,就是排云殿。

        各人往前看,看那一片湖,那就是昆明湖。這篇湖靜的相面鏡子,綠的像塊碧玉。各人應該可以聽到游船上的那些旅客的歡聲笑語

        在昆明湖的上面,就是萬壽山。站在這里,我們可以望見頤和園的全部景致。

        各人快快跟我來看看這瑰麗的石橋,這個石橋有十七個洞,中間的最大。這橋叫十七孔橋。并且上面都鐫刻這栩栩如上,姿態紛歧,活龍活現的小獅子,這些小獅子,沒有那兩只的姿態是溝通的。

        頤和園處處都有瑰麗的景致。可是本日的旅游到此竣事,但愿各人可以下次再來,我隨時樂意在當各人的導游。

      簡單導游詞 篇27

        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

        福陵的南向四周圍以紅墻,正中是正紅門,自南而北地勢逐漸升高,門外的兩旁對立著石獅、華表、石牌坊和刻有滿、蒙、漢、回、藏五種文字的下馬碑。正紅門是很長的一段神路,路的兩側有坐獅、立馬、臥駝、坐虎等四對石獸。盡頭是利用天然山勢修筑的一百零八級磚階,以象征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磚階之上是碑樓,樓重檐歇山式,黃琉璃瓦頂,內立康熙帝用漢、滿兩種文字書寫的“大清福陵神功圣德碑”。再向北便是城堡式的方城,南面的正中是隆恩門,上建三層歇山式的門樓建筑。方城的四角各有一座角樓,城內正中是坐落在須彌座式大臺基上的隆恩殿,是單檐歇山式,殿內供奉著木主神牌,殿前有焚帛樓,殿的東西兩側各有配殿五楹。殿的后邊有洞門,洞門之上建有重檐歇山式的大明樓,中間立有“太祖高皇帝之陵”的石碑。方城內的建筑,屋頂都鋪有黃琉璃瓦,廊柱是朱紅地仗,梁枋間都是“和璽”壁畫。福陵的周圍,河流環繞,山崗拱衛,望去氣勢宏偉,景色幽雅,風景優勝。清人高士奇曾有詩云:“回瞻蒼靄合,俯瞰曲流通。地是排云上,天因列柱崇。”正是這里風光的具體寫照。“天柱排青”也是著名的沈陽八景之一。

        明清陵寢地表建筑,基本上是紫禁城建筑的變例,而紫禁城建筑的前身就是沈陽的故宮和昭陵、福陵。其主導思想在于宣傳皇權至上,其等級、使用材料均與紫禁城宮殿一樣,不同的是陵寢是皇帝死后居住之所,不僅要威嚴,還要適應陵寢這一特殊要求,故明樓寶頂成為其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清代陵墓地表建筑與周圍環境十分協調,紅墻、黃瓦、高聳的明樓與蜿蜒的青山、流淌的河水非常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構成了一幅顏色搭配及其協調的畫卷,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相互映襯,相映成輝。明樓高聳,顯然是設計者依據陵墓地表建筑坐落在群山之中這一特定環境,為強調其陵墓主體標志性建筑而有意設計的。它避免了陵墓建筑低卑、與帝王身份不相符這一難題。

        明清兩代建造許多規模宏大的宮苑、陵寢,無論在數量上或質量上都很出色,在裝飾風格的表現上沉雄深遠,映透了明清全盛時期皇權的聲威。建筑的整體氣勢上大大不同于洛可可風格對莊嚴崇高,宏偉氣派的拒絕,卻與巴羅克著意追求空間及視野容量的闊大,追求體積表現力的雄健不謀而合。到了清代中葉以后,政治上保守腐朽,在建筑和藝術上也表現出一種追求繁瑣綺麗的風氣,工藝品上堆砌玉石珍寶,金銀琺瑯,連建筑裝修上也鑲嵌上琺瑯玉石,藝術之高低仿佛與金銀財寶的多少成了簡單的正比。這似乎與巴羅克,洛可可兩種風格皆有共通之處,前者也是一味采用昂貴的材料——金、銀、銅和大量繡花錦緞的裝飾來表達豪華富麗和榮耀,以炫耀財富為美,以表現奢侈為美。后者更多的追求纖巧與精致,細膩到無以復加,繁瑣到眼花繚亂,充分表現出沒落貴族的頹喪侈糜而又精于鑒賞。清代建筑藝術的細節處理似乎就是這二者風格的集合,既有堆砌的富貴,也有推敲的雅致,各得其彰。

      簡單導游詞 篇28

        Erhai Lake is located in the northwest of Dali City, Yunnan Province. It isthe second largest freshwater lake in Yunnan Province. It is long and narrow.The lake water is clear and transparent. It has been called "the flawless jadeamong the mountains" since ancient times. It is one of the four scenic spots ofDali.

        It is said that the shape of Erhai Lake is like an ear, so it is known as"Plateau Pearl". Looking down from the sky, Erhai Lake is like a new moon, lyingquietly between Cangshan and Dali Bazi. Boating in Erhai Lake gives people apoetic and picturesque mood of "boat floating in the blue waves, people swimmingin the paintings".

        Erhai Park is a good place to enjoy the scenery of Cangshan Erhai Lake.There are three islands, four continents, five lakes and nine curves in thelake. Three islands: Jinsuo Island, Chiwen island and tianer island; fourcontinents: qingsabi, daguanchu, Yuanyang and Malian; five lakes: Nantang lake,Beitang lake, Lianzhu lake, Longhu Lake and Bozhou Lake; nine tunes: Lianhua,Daji, Puji, Fengyi, luoelbow, Niujiao, boyin and Gaoyan.

        There are many beautiful bays in Erhai Lake, among which Haidong Bay,diaosewan, kanglang Bay and Shuanglang Bay are larger. Especially the "threeislands" in the lake make Erhai Lake more beautiful. Dali "Fenghuaxueyue" fourscenes: xiaguanfeng, shangguanhua, Cangshan snow, Erhai moon.

      簡單導游詞 篇29

        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座古城堡就是明西安城墻,是明初在唐長安皇城的基礎上建筑起來的。它是我國中世紀后期歷史上最著名的城垣之一,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軍事城堡防御設施。

        西安作為千年古都,歷代曾多次修筑城墻。它們多數被歷史的塵埃掩埋。我們現在看到的城墻可追溯到隋代。公元1369年,明王朝大將徐達從山西進入陜西,將原來的奉天路改為西安,意為“西方長治久安”。拉開了明在西安修筑城墻的序幕。歷時8年修筑完的城墻外形是一座長方形。城墻高15米,頂寬12—14米,底寬16—18米,周長13.9公里。最底層用黃土與石灰、糯米汁拌合而成,干燥之后,異常堅固。

        西安古城墻包括護城河、吊橋、閘樓、箭樓、正樓、角樓、敵樓、女兒墻、垛口等一系列軍事設施。好了,現在讓我們親自來感受這座科學、嚴密、完整的軍事防御體系。

        這就是我們今天游覽的西安城墻,它是世世代代陜西人的驕傲,是唐代文明的象征。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座古城堡就是明西安城墻。明西安城墻是明初在唐長安皇城的基礎上建筑起來的。它是我國中世紀機后期歷史上最著名的城垣之一,也是我國古代城垣中至今保存最完整的一處,同時,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軍事城堡設施。

        城墻是中國冷兵器時代城市的傳統防御設施。我們在距今6000年前的半坡遺址看到,半坡人在居住地周圍挖掘深溝,以提防野獸和外部的襲擊。如果把半坡村落視為城市的最初萌芽,深溝也就是當時相當于城墻的設施。待到人們發明筑墻技術后,城墻自然伴隨城市同時誕生,成為古代城市的顯著標志了。據史冊記載:“筑城以衛君,造郭以居,此城郭之始也。”這大約是在距今約4500年前的原始社會晚期。

        西安作為千年古都,歷代曾多次修筑城墻。它們多數被歷史的塵埃掩埋。但我們看到的這座城墻仍可追溯到公元六世紀的隋代。公元581年,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并于第二年在龍首塬北麓修建了大興城。大興城規模龐大,結構嚴密。除環繞城市的外郭城城墻外,城內環繞宮城和皇城也筑有城墻,形成“城中有城”的格局。唐王朝建立后,將隋代的大興城改名為長安城。唐長安城基本上沿襲了大興城的規模和布局,只是對大興城進行了擴建和修建。唐代末年,朱溫挾持唐昭宗逃往洛陽,留守長安的佑國軍節度使韓建出于軍事防守需要,放棄外郭城和宮城,把長安城縮小到皇城之內,以皇城城墻作為長安城的城墻,形成自五代至元的長安城規模。公元1369年,明王朝大將徐達從山西進入陜西,將原來的奉天路改為西安,意為“西方長治久安”。從此開始了明在西安的統治,也拉開了明在西安修筑城墻的序幕。由于西安在歷史的政治、軍事地位極高,所以,明王朝在對全國廣筑城墻的過程中,對西安城墻的修筑更為重視。朱元璋任命長興侯耿柄文和都指揮使璞英主持修筑。從洪武三年,也就是公元1370年,到洪武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378年,歷時8年,西安城墻的修筑才全部竣工。明西安城墻修筑得高大堅固,西、南兩面城墻基本上和唐長安城皇城的范圍相同。東、北兩面城墻分別向外擴移了三分之一。這座城墻的外形是一座長方形。城墻高12米,頂寬12—14米,底寬15—18米。南城墻長4256米,北城墻長4262米,西城墻長2706米,東城墻長2886米,周長13。9公里。最初的西安城墻采用黃土夯打而成。在城墻墻基和墻頂還分別有一層厚80厘米和45厘米的三合土層。這種三合土用黃土與石灰、糯米汁、獼猴桃汁拌合而成。干燥之后,堅硬如石,用鎬都刨不動。

        西安城墻自明代初年建成后,歷代屢有修葺。明穆宗隆慶年間,也就是公元1568年,陜西都指揮使張祉為原來的城墻內外包砌了青磚。清乾隆年間,也就是公元1781年,陜西巡府畢沅對城墻進行了大規模補修。沿舊城墻先圍基石后灌腳,再用黃土逐層夯打,至頂部鋪砌青磚,并對整個城墻外壁加厚磚面。城墻內每隔40—60米,用青磚砌筑水槽一道,排除城墻頂面雨水,對西安城墻的長期保護起了重要作用。尤其是自1983年以來,陜西省和西安市人民政府對這座古城墻進行了大規模修繕,補建已被拆毀的東門、北門箭樓、南門閘樓、吊橋,并建成了環城公園,使這座古建筑重新煥發了昔日風采。

        西安古城墻包括護城河、吊橋、閘樓、箭樓、正樓、角樓、敵樓、女兒墻、垛口等一系列軍事設施,構成科學、嚴密、完整的軍事防御體系。

        護城河也叫“城壕”,是城墻的第一道防線。它可以阻滯敵人進攻,甚至可以利用有利地形把敵人趁機消滅。環繞西安城墻的護城河寬20米,深7米。跨過護城河就是城門,而連接護城河與城門的唯一通道就是吊橋。吊橋的橋頭兩側有鐵環,貫以粗大的鐵索與麻繩,系在閘樓上,用滑輪控制升降。平時,守城士兵聽從晨鐘暮鼓的指揮,早晨降下吊橋,開啟城門;晚上升起吊橋,斷絕交通。一旦發生戰爭,吊橋升起,城門緊閉,城門就成為堅固封閉的戰斗堡壘。

        城門是城防體系的重點,也是薄弱點。平時,它是出入城市的通道。戰爭時,又是攻守雙方爭奪的首要目標。因此,明代十分重視完善城門防御設施。尤其值得注意的一大技術突破是采用了券拱式城門。明代以前,城門沿襲磚門的過梁式結構。從軍事角度看,這種城門的最大弱點是經不起火攻。因此,城門上往往眼設置水池,以防敵人火攻。也因此留下“城門失火,殃及魚池”的成語。券拱式城門的出現從根本上解決了這個問題,一色青磚結構不僅使得城門更加堅固,而且可以有效地抵御火攻。

        在古代,雙方作戰,當敵人跨過護城河時,城門卻又攔住了去路。所以,在攻城的一方常有幾個人扛著粗重的木樁前來撞門,要花費好長時間才能將城門撞開,而有時也可能撞不開。明西安城的城門非常堅固,門扇用厚達16厘米的木板制成,一扇城門須用木材2.8立方米,重達3.19噸。門扇上下橫匝著9道寬15厘米,厚23厘米的鐵條加固,每兩道鐵條的間隔處,釘有180枚四棱攢頂的鐵蘑菇針。整個門扇上共有1800枚鐵蘑菇針。這樣密集的釘群,擠密了門扇的木材,增加了門扇剛度,使箭矢無法射入。有的城門還在門扇后的城門洞內,設置了拒馬樁、陷馬坑、鐵蒺藜等,進一步阻擋敵人進攻。

        為了提高城門防御的保險系數,城門實際上由三重組成,即:閘樓、箭樓和主樓。閘樓在最外,它的作用是升降吊橋,也叫“闕樓”、“樵樓”。象征門闕,兼用來打更。閘樓三面有城墻與主城墻相連,形成一個半月形的立體空間,叫“羊馬城”。敵人即使攻入閘樓城門,也好似進入甕內,會受到來自四面居高臨下的攻擊,因此樓下這一空間也叫“甕城”。箭樓在正中,正面和兩側都有窗戶,供射箭用。箭樓與箭樓之間用圍墻連接起來的也叫“甕城”,甕城內可屯兵。無論敵人進入第一甕城還是第二甕城,箭樓均可發揮攻擊作用。正樓在最里,正樓上面的城樓是城門的主題建筑。城樓距地面高約32米,長43.2米,三重飛檐,四角高翹,回廊環繞,莊重穩健,是主將鎮守指揮的所在。城墻外側,每隔120米有一個突出于城墻主體之外,寬20米,長12米的敵臺,俗稱“馬面”。整個城墻上共有“馬面”98座,“馬面”上面的建筑叫敵樓,兩個敵臺之間相距120米,正好形成一個立體交叉射擊區域。也正是弓、弩、箭等古代遠射程冷兵器的有效殺傷射程。而它的一面為60米,為“一箭之遙”。這樣的布局便于從側面射殺攻城的敵人。因此,古人有評論說:“有城無臺,亦如無城,是城所以衛人,臺又所以衛城也。”敵樓供士兵避風雨和儲備物資。城墻上外側有矮雉,又稱“垛墻”,整個城墻共有5984個矮雉。垛墻上有垛口和方孔,可供射箭和嘹望。內側的矮墻稱為“女兒墻”,墻高1米,沒有垛口,它的作用是為了防止士兵行走時墜入墻下。在西安城墻四角各有一座城樓叫“角樓”。如果你繞城一周,就會發現,城墻的四個角唯獨西南角是圓形的,其它三個角是直角,那么這是為什么呢?其實這個角是保持了元代長安城蒙古式風格的轉角圓狀。明城墻在隋、唐、元代城墻遺址基礎上改建而成,范圍和唐長安城皇城范圍基本相同。

        在箭樓與正樓形成的甕城中,有同向城頭的馬道。緩上沒有臺階,便于戰馬上下。全城共建有登城馬道11處。登城馬道底部道口的門是朱漆的,俗稱“大紅門”。戰爭期間,這里是調兵遣將的咽喉要道,必須保證暢通無阻。為防敵人奸細混入城墻守衛部隊中,登城馬道戒備嚴密,平時不允許守成士兵私下,也不許閑雜人等靠近逗留。等到軍中禁夜炮響后,鐵門便緊鎖了。

        西安城墻除明代在東、西、南、北有四個門:長樂門、安定門、永寧門、安遠門外,隨著歲月的變遷,城門也發生種種變化。現在我們除了可以看到這四個門,還可以看到:勿幕門、朱雀門、含光門、玉祥門、中山門、尚德門、建國門、和平門、文昌門等等,這些名稱的來歷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古城沉浮衰興。

        明西安城墻顯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它以悠久的歷史,偉岸的雄姿,神秘的色彩吸引了八方游客。

        好了,西安城墻就參觀到這里,我們將繼續帶大家去參觀鐘鼓樓。謝謝大家!

      簡單導游詞 篇30

        華池縣雙塔寺遺址及雙塔簡介:雙塔寺遺址和石造像塔位于甘肅慶陽華池縣林鎮鄉張岔村雙塔溝和豹子川河交匯處的臺地上,寺院和兩座石造像塔始建于金正隆至大定年間(11561189),籌建人有寺院主持僧普恩、德敬和保義校尉,華池寨主李世雄等人,當時名為石塔院,后于大安年間又更名為興教院。

        這是一處佛教寺院。寺院歷元、明至清乾隆年間廢棄。 現存寺院遺址主要有三圣殿、三門殿、伽藍殿、雙音閣、鐘樓等建筑的殘墻與基礎及兩座造像塔。造像塔通體遍雕佛、菩薩、弟子、供養人,伎樂天等造像,還有涅等本生故事,全塔造像多達3600余身;二號塔造像較少,全塔615身,塔高13層11.98米。雙塔造型秀麗,結構嚴謹,雕鑿細膩,充分顯示了我國古代無名工匠精湛的工藝技巧和完善的藝術造型,凝聚了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藝術的結晶,具有很高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

        20xx年5月至7月間對寺院遺址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出土了石碑、經幢、陶石建筑構件等文物370多件,標本267件,尤其是許多珍貴的文字銘刻,記錄了寺院的名稱、始建年代和籌建人等。1963年2月、1981年9月兩次經省人民zheng府審定,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簡單導游詞 篇31

        寨溝有九個藏族村寨(所以又稱何藥九寨溝)而得名。九寨溝海拔在2千米以上,遍布原始森林,溝內分布一百零八個湖泊。九寨溝有五花、五彩池、樹正瀑布、諾日朗瀑布,風景絕佳,五彩繽紛,有“童話世界”之譽。

        九寨溝,一個五彩斑斕、絢麗奇絕的瑤池玉盆,一個原始古樸、神奇夢幻的人間仙境,一個不風纖塵、自然純凈的“童話世界”!她以神妙奇幻的翠海、飛爆、彩林、雪峰等等無法盡覽的自然與人文景觀,成為全國唯一擁有“世界自然遺產”和“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兩頂桂冠的圣地。

      簡單導游詞 篇32

        龍虎山的第三絕就是25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崖墓群。崖墓葬是古越、僚人特有的一種喪葬形式,也是我國多種葬法中最古老、最特別的一種喪葬形式。古人經受了太多的戰爭和災害之苦,夢寐以求的就是寧靜和太平,先輩的遺愿選擇了將祖先安葬于凌空絕壁之上的崖葬,讓祖先在一個青山環抱、碧水環繞、寧靜幽美的環境中得到永遠安息。當時的人堅信:“彌高者以為至孝,高葬者必有好報”,他們就把祖先的棺槨抬上溪流邊陡峭的絕壁,放置在幾乎與水面垂直的天然巖洞中,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獨特的懸棺景觀。龍虎山崖墓數以百計,全部鑲嵌在仙水巖一帶的懸崖峭壁之上。仙水巖諸峰峭拔陡險,巖壁光滑平展,巖腳下便是瀘溪河,臨水懸崖絕壁上市滿了各式各樣的巖洞,獨特的地理環境是龍虎山崖墓的基本成因。從瀘溪河舟中或地面眺望,隱約望見一個個巖洞口或釘木妝,或封木板,“藏一棺而暴其半者”多處可見。這些崖墓大多是兩千五百多年前春秋戰國時期古越人的崖墓懸棺,其葬位離水面209150米以上,高的達300余米。在大片巖壁上,洞穴星羅棋布,星星點點,或高或低,或大或小,數以百計。因這些洞穴高不可攀,無人入內,其中所藏之物,多少個世紀以來一直是一個不解之謎。1978年,江西省的考古工作者第一次對仙水巖的崖墓懸棺進行了考古發掘,出土了大批遺物。其中墓葬人骨架16副,陶器、原始青瓷器、骨器、玉器、竹木器、紡織品、紡織工具、古樂器等220余件。經測定,發掘的實物距今至少有2100余年。由于龍虎山崖墓下臨深淵,地處絕壁,懸棺是怎樣安放上去的,千百年來一直都是個謎,龍虎山崖墓也因此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產生了種.種神話傳說。

      簡單導游詞 篇33

        As soon as I came to Erhai Lake in Dali, I fell in love with it at firstsight - the sky is blue, the sea is blue, and people are blue. It's as beautifulas a picture.

        The sea breeze with the smell of sea water is rushing towards us, wavesafter waves are coming out of the water, and the sea is beating the rocksexcitedly. It's leisurely, relaxed and wonderful, comfortable and harmonious.It's just the work of nature.

        Step on the through boat to watch the sunset and listen to the ensemble ofthe boat and the sea, "Hua La, Hua La" is like a pure song without words, whichmakes people intoxicated. The sound is really beautiful. "Hoo Hoo" the seabreeze makes the whole person very comfortable. No wonder many poets like towrite poems with the sea to express their feelings. How arbitrary this feelingis! The boat is brought up and down by the naughty waves, and everyone screamsfrom time to time for fear that a big wave will turn the boat over.

        A wisp of residual light shines on our faces - we finally see the red andred sun! A seagull roams in the sky, a white cloud floats in the sky, and a sungently fills the sky with weak light. The boat slowly stopped, and everyonequietly gazed at the beautiful scenery like an oil painting. It seemed that Ihad forgotten everything, my troubles, and my thoughts. I just enjoyed it pureand carefree, and I couldn't help exclaiming: "how beautiful it is!"

        Back on the shore, the night has come, and the lights of every household onthe Erhai beach are on one after another. The sea is still full of passion, andwaves of it hit the rocks. Fishing boats, big and small, gradually came to theshore, but the beach was still very busy. People who had been tired all day camehere for a walk and blowing the sea breeze. Erhai Lake at night is still sobeautiful.

        "Hu Hu -" the sea breeze gently stroked my cheek and looked at the endlessblue Erhai Lake, just like looking at a beautiful oil painting. I really want toenjoy it all the time.

        Blue sky, blue sea, blue people

      簡單導游詞 篇34

        景區內距今2600余年的春秋戰國崖墓群,是龍虎山的又一絕景。崖墓群鑲嵌在陡峭的石壁上,猶如陳列在巨大的歷史長廊中的文化珍品。巖洞棋布,高低錯落,不可勝數,遙望淡黃色的棺木和墊底泥磚,歷歷在目。然而,墓中所葬何人,為何要葬在懸崖絕壁之上,碩大的棺木如何放置入內等一系列問題,至今無人完整準確解答,已成“千古之謎”,令國內外眾多專家學者為它皓道窮經,求其真解。1989年上海同濟大學陸敬嚴教授經過長期研究,在龍虎山仙水巖,采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的絞車、滑輪、繩索等,進行了崖棺吊裝試驗,一次成功,對于“如何安放”便有了一個說法。現在每天在龍虎山仙水巖都有這樣的表演,由當地以采藥為生的同胞五兄弟向游人展示下索、起吊、入穴的全過程,令人驚嘆不已。

        觀賞完我們龍虎山的各種精華景區,大家應該累了也餓了吧!讓我們一起在這家依山伴水的小酒樓坐下,嘗嘗龍虎山當地有名三大名菜吧!

        正所謂“水至清則無魚”。

        而清水中有魚,這魚一定是特別鮮嫩。

        瀘溪河里的魚就是如此。

        瀘溪河發源于崇峻嶺之中,一路穿山過峽,卵石河床,毫無污染,清澈見底,所以河中盛產的鯶魚、鮭魚、黃角魚肉嫩味甘,沒有泥腥味,特別好吃,故“瀘溪活魚”成為當地的名菜.大家嘗嘗看是不是味道特別?

      簡單導游詞 篇35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何宇霖。歡來到美麗的日月潭。

        日月潭位于臺灣省南投縣魚池鄉水社村,是中國臺灣唯一的天然淡水湖。日月潭由玉山和阿里山之間的斷裂盆地積水而成。湖面海拔760米,面積約9平方千米,平均水深30米,湖周長約35千米。

        大家看到湖中央那座美麗的小島了嗎?它叫光華島。小島把湖水分成兩半,北邊像圓圓的太陽叫日潭;南邊像彎彎的月亮叫月潭。日月潭也因此而得名。

        日月潭風光秀麗,美景如畫。不同季節、不同天氣,景色變化無窮。清代大詩人曾作霖曾用”山中有水水中山,山自凌空水自閑“的詩句來贊美日月潭這”青山擁碧水,明潭抱綠珠“的美麗景觀。清代的女畫家陳書游湖時,也說是“但覺水環山以外,居然山在水之中”。日月潭之所以美麗,是因為它的四周是一座座長滿綠樹的山,而湖水又靜靜的,藍藍的,像一面鏡子,周圍的山色倒映在湖里。另外,一年四季,早晨晚上,映在湖里的景色也不一樣,變來變去,就像傳說中的仙境。

        說起日月潭來,還真有一個美麗動人的傳說呢!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潭里面有兩條惡龍吞吃了太陽和月亮.天地間一片漆黑.附近的村民把這件事告訴了大尖和水社,于是,他們倆發誓一定把太陽和月亮奪回來。他們歷盡千辛萬苦終于制服了惡龍,取回了月亮和太陽。兩人又把月亮、太陽頂上了天。這下,人世間又恢復了生機,而這兩個人卻變成了兩座雄偉的大山——大尖山和水社山。所以現在每年中秋圓月當空時,高山族的青年男女扛著又長又粗的竹竿,帶著彩球,來到潭邊跳起古老的民間舞蹈。他們重演著征服惡龍的民間故事,把太陽和月亮頂上天,讓日月潭永遠享有日月的光輝。

        青山伴綠水,綠水映青山——美麗的日月潭承載了更多難以言說的情感內涵和無法割斷的兩岸情緣。讓我們一起在這里祝愿祖國的日月潭明天會更美!

        日月潭的景色是迷人的。這里有看不夠的風景,講不完的故事。但愿這次日月潭之旅帶的是永遠美好的回憶。歡下次再來日月潭游玩!再見!

      簡單導游詞(精選35篇) 相關內容:
      • 簡單的導游詞(通用8篇)

        下面我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森林公園的概況:祖山是大約一億年前燕山造山運動的花崗巖侵入體,經過多次斷襲和長年風化等地質過程,形成了地勢險峻的一座獨立山體。因燕山東端、渤海以北諸山皆以此山分支盤撥,它如群山之祖,故名“祖山”。...

      • 簡單導游詞(精選24篇)

        也就是天師的辦公室。在它規模最大時曾建有二宮、十二殿、二十四院。但最可惜的是這個宏偉建筑在民國十九年(1930年)因幾個乞丐在長廓下烤火一不小心被一場大火給燒毀了。...

      • 簡單的導游詞(精選9篇)

        秦皇島,是渤海灣西北岸一片普通而又神奇的土地,一片古老而又年輕的土地。在這片土地上,濃縮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明史,演出了一幕幕驚天地、泣鬼神的歷史活劇。從公元前17世紀到公元前7世紀,這里屬孤竹國轄領,延續千年之久。...

      • 簡單導游詞(通用23篇)

        太原雙塔寺,位于太原市城區東南方向,距市中心四公里左右的郝莊村南之向山腳畔。這里,綠樹紅墻,寶塔梵殿,龕閣玲瓏,碑碣櫛比,花卉溢香,松柏凝翠,肅穆幽靜,古香古色。...

      • 簡單導游詞(精選13篇)

        太原雙塔寺,位于太原市城區東南方向,距市中心四公里左右的郝莊村南之向山腳畔。這里,綠樹紅墻,寶塔梵殿,龕閣玲瓏,碑碣櫛比,花卉溢香,松柏凝翠,肅穆幽靜,古香古色。...

      • 簡單的導游詞(精選12篇)

        親愛的游客朋友們:大家好,我是你們這次游桂林的導游,感謝大家給了我這次鍛煉的機會,我會盡自己的所有能力為你們講解的。好了,我們言歸正傳。...

      • 簡單導游詞(精選10篇)

        發源自漂水東廬山與句容華山,自東向西,潺潺地淌過南京市區的南部,又沿著石城的西北注入長江。秦淮河是長江的一條支流,古名“淮水”,本名“龍藏浦”。...

      • 簡單的導游詞(精選10篇)

        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我叫韓曦,大家叫我韓導就可以了,我們將要到九寨溝去游玩。九寨溝位于四川南坪、平武、松潘三縣交界的萬山叢中。因為有幾條神奇的山溝,周圍散布著九個藏族村寨,所以人們稱它為九寨溝。...

      • 簡單導游詞(通用17篇)

        各位旅客朋友們:大家好!清福陵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及其皇后葉赫那拉氏陵寢,因坐落在沈陽市東北11公里處。故又稱東陵,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

      • 簡單的導游詞(精選13篇)

        Hi,大家好,我是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快樂導游鮑雨涵。我來自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三小萬柳部四年級七班,是一名小小導游員。看,這就是上海科技館,像不像一個巨大的玻璃球?好了,我們趕緊進去吧!現在,我們乘坐電梯去一樓看看吧!上樓后,...

      • 導游詞范文
      主站蜘蛛池模板: 漂亮人妻中文字幕丝袜| 久久精品国产福利一区二区| 男女啪啪免费观看网站| 综合色天天久久|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av| 激情97综合亚洲色婷婷五| 女高中生自慰污污网站| 国产午夜福利免费入口| 亚洲AV永久中文无码精品综合|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热一区| 漂亮的保姆hd完整版免费韩国 | 国产成人综合色在线观看网站| 精品少妇av蜜臀av| 欧美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 色偷偷www.8888在线观看| 奇米777四色在线精品| 亚洲超碰97无码中文字幕| 永久免费av无码网站直播| 国产国语一级毛片| 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不卡| 久久国产乱子伦免费精品无码 | 天堂中文8资源在线8| 在线中文一区字幕对白| 无码福利写真片视频在线播放| 欧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风流少妇bbwbbw69视频| 成年人尤物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亚洲人妻一区| 亚洲av本道一区二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app| 四虎在线永久免费看精品| 偷窥盗摄国产在线视频| 国模少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av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av人片在www色猫咪| 制服丝袜美腿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综合| 久久er99热精品一区二区| h无码精品3d动漫在线观看| 免费A级毛片无码A∨蜜芽试看| 五月婷婷深开心五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