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威海導游詞(精選3篇)
山東威海導游詞 篇1
威海,一座美麗的海濱旅游城市,素以風光旖旎、清潔衛生、氣候宜人著稱。 威海,地處山東半島東端,三面環海,東與朝鮮半島,日本列島隔海相望,北與遼東半島相對,西與煙臺市接壤。海岸線長達985.9 公里 ,有眾多的港灣和島嶼。這里有”花園城市”的美譽,是我國第一個國家衛生城市,是國家園林城市、全國環保模范城市、首批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文明城市、改善人居環境全球最佳范例,是避暑、修療、度假和觀光旅游的勝地。
威海具有城市景觀,海島風光,沙灘暗礁、民俗風情、地下溫泉、文物古跡、名山古剎、奇石怪川等豐富的旅游資源。著名的甲午戰爭紀念地劉公島 秦皇漢武登臨的“天盡頭”,道教全真派發祥地圣經山,世外桃源圣水觀,“大東勝景”鐵嵯山,凝聚中日韓三國人民友誼的赤山法華院及我國北方最大的天鵝越冬棲息地天鵝湖等80多處風景名勝,描繪了5436平方公里如詩如畫的威海景色.近年來,又新建了威海影視城、西霞口野生動物園、圣經山觀光索道、甲午海戰館等新的旅游項目和環翠、銀灘、石島灣、天鵝湖四處省級旅游度假區。
威海的旅游設施日臻完善,有各類旅游飯店100多家,旅行社30余家,旅游車、船公司20多家,高檔次的商場、舞廳、娛樂中心30多處。威海機場達到4D級標準,開通了至北京、哈爾濱、長春、上海、廣州等實際條國內航線。鐵路開通了至青島淄博的旅游列車。海上開通了至大連、韓國的客運航線。全市已形成了”行、游、住、吃、食、購、娛“的配套服務體系,具備了多層次、多功能的綜合接待能力。接待海內外游客人數及旅游收入都以20%以上的速度遞增。
隨著新世紀的到來,威海旅游業懲處廣闊的發展前景。威海,將以大海的胸懷、自然的純樸、誠迎中外游客的光臨。
山東威海導游詞 篇2
圣經山風景區位于文登市葛家鎮西北區,方圓近8平方公里,距市中心20公里,是曾被北魏史學家崔鴻譽為"海上仙山之祖"的膠東半島第一山昆崳山南延的支脈,距主峰泰礴頂(海拔923米)5公里,區內山峰連綿,蒼松翠柏,南臨一片平原直連黃海,北依蜿蜒于崇山峻嶺中的昆崳山高山湖(蓄水量0.1億立方),山青水秀,林深谷幽,風光秀美。
這里屬暖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11.3oC,常年降雨量900毫米,無霜期200-205天,一年四季分明,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是理想的觀光、休閑、避暑勝地。
圣經山不僅有其獨特的自然風光,而且還蘊藏著豐富的道教文化,是中國道教全真派的發祥地,據史書記載,遠在漢唐之際,這里寺觀林立,洞庵毗連,香火不絕。至金大定七年(公元1167),陜西咸陽道土王重陽游東海來此,在圣經山的'"講經庵"傳經布道,創立了"全真教",并收下七個弟子,后稱"北七真",其弟子邱處機后受成吉思漢嘉封,掌管全國道教,全真教成了國教,盛行一時。圣經山主峰海拔385米,其山頂矗立著一塊長約15.6米、高約6米的巨石,其上陽面陰刻有《太上老子道德經》上、下兩卷,146行五千余字,每字長約10厘米,顏體楷書,略帶魏風,圣經山因此而得名。《文登縣志》載:"此摩崖大抵金元諸真人所為"。
至今,圣經山還遺留下混元殿、三清殿、三官殿、眾仙墳、朝陽洞、老君廟、龍王廟、山神廟、東華宮、東華洞、玉皇閣、天門、臥仙石等眾多道教遺跡。一九九一年,文登市為發掘弘揚民族文化,以"旅游搭臺、經濟唱戲"為主題,開發了圣經山風景區,至今已投資4000多萬元,修復了古跡,改善了區內外道路交通,并建成了通往圣經山全長1680米目前國內最先進的單線循環脈動車組廂式高空索道,形成了集道教文化、古今書法石刻、自然風光與現代文明于一體的"山水化"特色。
每年5月20日至22日,圣經山都舉行文登昆崳山會,推出民間藝術表演、道教全真尋根游、書法石刻文化研修、經貿洽談等活動,每年都吸引數百名日本、韓國、加拿大、香港、中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的中外來賓參加盛會。景區內服務設施齊全,建有三星級標準的圣經山別墅度假村,有別墅樓群,有高、中、低檔客房,能同時容納200余人的多功能服務大樓,集食宿、購物、娛樂、會議接待于一體,是商務、休閑度假的理想去處。
圣經山風景區外圍交通便利,公路四通八達,東有上澤公路、西鄰公路,南接309國道、威青一級汽車專用線。由市中心直達圣經山風景區的往返班車每日6班,威海至圣經山的班車2班。
圣經山風景區游覽的最佳時節為5月至10月份。
圣經山風景區物產豐富,民俗活動中以農家宴(全為山珍野味)又稱全真宴,廣受游客的青睞。
中國道教全真派發祥地—圣經山是省級風景名勝區。位于文登市城區西北20公里處,方圓近8平方公里,有46處景點。圣經山因其擁有"圣人"、"圣經"而得名。圣人老子容顏尊像,活靈活現地云落在仙山之巔;他的傳世著作《太上老子道德經》被道家奉為圣經,全文上下兩卷五千余字鑿刻在山頂巨石之上,此摩崖為世上最大的道教刻石,距今已有近千年歷史,現已作為重要的文物古跡,載入《中國名勝詞典》和《中國旅游大全》。秀美的紫金峰仙境,給人超凡脫俗、飄然成仙之感受。金元時期,道教全真派開山祖師王重陽在此收下邱處機等"北七真人"創教立派,傳經布道,倍受推祟,盛極一時,至今道教遺址遍布、殿觀香火不斷。
1997年,文登市旅游局又投資1600多萬元興建了一條長1680米的高空車組廂式索道。乘坐索道瀏覽圣經山,不僅省時省力、舒適快捷,而且瀏覽群山眾景,大飽您的眼福。景區內還容有古老的門亭殿閣、清澈的高山湖泊、現代的三星級別墅和三百多幅古今中外名人題詞石刻等眾多的人文自然景觀。圣經山以其"道教全真派發樣地"、"海上仙山之祖"和"文化名山"的美譽,與美麗文明的海濱城市文登相映襯,成為集道教文化、文物古跡、書法藝術、古樹奇石、高山湖泊等景觀為一體的著名旅游休閑度假勝地,頗受海內外游人青睞。
山東威海導游詞 篇3
威海市位于山東半島東端,地處北緯36°41′~37°35′,東經121°11′~122°42′。北東南三面瀕臨黃海,北與遼東半島相對,東及東南與朝鮮半島隔海相望,西與煙臺市接壤。東西最大橫距135公里,南北最大縱距81公里,總面積5797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777平方公里。海岸線長985.9公里。轄榮成市、文登市、乳山市和環翠區。
威海市旅游資源豐富,自然資源與人文資源兼備。全市有旅游景區(點)80多處,其中,劉公島風景區為國家AAAAA級風景名勝區,成山頭、石島赤山、乳山銀灘、大乳山、天沐溫泉、湯泊溫泉、華夏城、仙姑頂8處為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區。
自然資源以“海、島、灘、灣、泉、山”為特色,全市擁有近1000公里海岸線,沿線沙灘細膩綿延,海水碧藍純凈,有國際海水浴場、文登金海灘、乳山銀灘等10多處天然海水浴場,有威海灣、伴月灣、九龍灣等16個海灣,有劉公島、海驢島等大小海島168個,有8處優質地下溫泉,有昆崳山、圣經山、里口山、鐵槎山、大乳山等山地風景區。人文資源以秦漢文化、民俗文化、道教文化、甲午文化、英租文化為代表,全市登錄的不可移動文物點490處,各級文物保護單位85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9處。
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被評為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天福山起義紀念館被評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市初步形成以東夷文化遺存、成山頭秦漢遺跡、圣經山摩崖石刻、明清海防遺跡、劉公島甲午戰爭紀念地、威海英式建筑、天福山革命遺址等板塊為主的人文旅游景觀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