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山東導游詞十篇
2023山東導游詞 篇1
今天,我們來的是青島嶗山,我們從這可以喝到嶗山的泉水。
進了嶗山的大門,你們還要走一段路,但是這一段路上都是各種鮮花,你們可以在這里拍到一些市區見不到的花。走完這一段路,就到了山下,你們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坐索道,一種是爬上去的。坐滑雪索道直接可以到半山腰,但是還要走一段路才能到山頂。但爬上去的話,可以邊爬山邊看美景。我先給大家說說爬山的話能看到什么,你先爬一會,會看到一個堡壘,但并不高,你要爬上去才能繼續走。你走一段時間后,可能會看到一個有野猴的地方,有可能會看見猴子,但你不可以給它吃東西,因為它可能會食物中毒。你走著走著就會看到一個分岔口,我建議你們走左邊,因為右邊比較難走,從左邊走一小會,你就會到一個小石頭山,到了那,你可以看見石頭峰,但石頭山上沒有路,所以只能原路回去,然后去右邊。你去了右邊后,就會看到你到了一個陡峭的半山腰上,再往前走幾分鐘,就能看見索道的終點——半山腰。再走幾個鐘頭,就來到了覓天洞,里面很黑,你可以去買頭燈,10元一個,租一個5元。覓天洞有4層樓那么高,有些地方要趴著走,走完覓天洞,就快到山頂了,站在一塊高大的石塊上,嶗山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碧藍的海水,蔥郁的山林。再走一會,就到了嶗山山頂,山頂的景色更壯觀了,石頭峰、太平宮……等等。
下山有兩種選擇:坐索道或走下山,如果你很累或者想坐一次索道,那就選擇第一種吧,因為也可以看看大海。下了山以后,你就可以去對面的沙灘玩,那里也有賣海鮮的,也可以去那里看看捕魚的漁民和漁船。海灘旁邊有很多餐館,你可以去找一個坐落在海邊的餐館,邊看大海邊吃飯,我想那是一個不錯的想法。如果在黃昏下,那我想你會有不錯的食欲吧?
那,我們今天就說到這了,希望你們玩的愉快!
2023山東導游詞 篇2
掛印封侯成語,漢族傳統寓意,以象征身居高位,封侯,指被封為侯爵,印,指做官的官印。掛印封侯,意即古時帝王賜爵授印予臣下。隱喻高升之意。圖案常以一猴摘取掛印為內容構成,利用"猴"與"侯"同音,以示寓意。
進岱廟正陽門,向北走約15米路東側,岱廟全景圖北頭有一株古柏立于路旁,近前駐足向上望,距樹基八米處的樹杈上生一樹瘤,形似一只小猴,猴頭惟妙惟肖,頸下似乎掛一方印,故名“掛印封侯”。此樹胸圍4.2米,高10.5米,仍旺盛地生長著,它與漢柏院中的漢柏一樣,已歷經滄桑,成為岱廟的歷史見證。
傳說很久以前,一山西商人在樹下納涼,抬頭上望,看到此景,聯想到三國故事“掛印封侯”,想到他的老鄉關羽,關云長身陷曹營,面對曹操金錢,美女、高官厚祿的威逼利誘,不為所動,義薄云天,聞知兄長去向,掛印封侯,毅然離去,過五關斬六將,成就千古佳話。其情其義怎不叫人感動。商人低頭又想現實商場險惡,人心不古,觸景生情,慨嘆不已。后常到此游玩,此景漸為人知。
另有一戲說,泰山上的“秦松,漢柏,唐槐”,是三兄弟,老大秦松懂禮貌“勁松迎客”,老三唐槐有愛心“唐槐抱子”,老二漢柏豈甘落后,派出代表站在門口迎客吧,此柏便承擔了此任,故此柏又俗稱“迎客柏”。你看它軀干向前傾斜,好一付謙卑溫和好客模樣。
2023山東導游詞 篇3
山東省,簡稱“魯”,省會濟南,古為齊魯之地,別名齊魯、東魯、魯東等,位于華東沿海,黃河下游,京杭大運河中北段。從北至南分別與河北、河南、安徽、江蘇四省接壤。地勢中部高突,泰山是全境最高點,東部山東半島伸入黃海,北隔渤海海峽與遼東半島相對,緊鄰韓國和日本,東隔黃海與朝鮮半島相望,東南臨黃海、遙望東海及日本南部列島。
山東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歷史名人眾多,是中國儒家文化發源地,儒家思想的創立人孔子、孟子、墨家思想的創始人墨子,軍事家孫子、孫臏、吳起等,均出生于山東。山東既有內陸地區的保守和豪情,又兼具半島海岸地區的開放和豁達。
山東是中國的工農業大省、人口第二大省、中國的菜籃子、中國溫帶水果之鄉,國內生產總值列第三位,占中國GDP總量的1/9,年游客接待量超3.5億人次,居全國首位。20xx年,廣東、江蘇、山東被評為中國最具綜合競爭力省區。
山東還是第十屆中國藝術節,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運動會,第三屆亞洲沙灘運動會,20xx年世界杯帆船賽、世界園藝博覽會、APEC貿易部長會議,20xx年世界休閑體育大會、國際歷史科學大會舉辦地。
2023山東導游詞 篇4
山東因居太行山以東而得名,簡稱“魯”,省會濟南。先秦時期隸屬齊國、魯國,故而別名齊魯、東魯。山東地處華東沿海、黃河下游、京杭大運河中北段,是華東地區的最北端省份。西部連接內陸,從北向南分別與河北、河南、安徽、江蘇四省接壤;中部高突,泰山是全境最高點;東部山東半島伸入黃海,北隔渤海海峽與遼東半島相對、拱衛京津與渤海灣,東隔黃海與朝鮮半島相望,東南則臨靠較寬闊的黃海、遙望東海及日本南部列島。
山東是儒家文化發源地,儒家思想的創立人孔子、孟子,以及墨家思想的創始人墨子、軍事家吳起等,均出生于魯國。以姜太公在臨淄建立齊國為發端的齊文化,孕育了齊桓公、管仲、晏嬰、鮑叔牙、孫武、孫臏等一大批志士名人;齊國還創建了世界上第一所官方舉辦、私家主持的高等學府——稷下學宮。
山東是中國的經濟第三大省、人口第二大省、中國溫帶水果之鄉,國內生產總值列全國第三,占中國GDP總量的1/9,20xx年,山東前三季度GDP邁入4萬億大關,僅次于廣東和江蘇。
山東是第十屆中國藝術節,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運動會,第三屆亞洲沙灘運動會,20xx年世界杯帆船賽、世界園藝博覽會、APEC貿易部長會議,20xx年世界休閑體育大會、國際歷史科學大會舉辦地。
山東人既有內陸地區的保守與豪情,又兼具沿海地區的開放與豁達。
山東省位于中國東部沿海、黃河下游,北緯34°22.9′—38°24.01′、東經114°47.5′—122°42.3′之間。境域包括半島和內陸兩部分,山東半島突出于渤海、黃海之中,同遼東半島遙相對峙;內陸部分自北而南與河北、河南、安徽、江蘇4省接壤。全境南北最長約420多公里,東西最寬約700多公里,總面積15.8萬平方公里,約占中國總面積的1.64%。
山東省境內中部山地突起,西南、西北低洼平坦,東部緩丘起伏,形成以山地丘陵為骨架、平原盆地交錯環列其間的地形大勢。泰山雄踞中部,主峰海拔1532.7米, 為山東省最高點。黃河三角洲一般海拔2—10米,為山東省陸地最低處。境內地貌復雜,大體可分為中山、低山、丘陵、臺地、盆地、山前平原、黃河沖積扇、黃河平原、黃河三角洲等9個基本地貌類型。山地約占山東省總面積的15.5%,丘陵占13.2%,平原占55%,洼地占4.1%,湖沼平原占4.4%,其他占7.8%。境內主要山脈,集中分布在魯中南山區和膠東丘陵區。屬魯中南山區者,主要由片麻巖、花崗片麻巖組成;屬膠東丘陵區者,由花崗巖組成。絕對高度在700米以上、面積15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泰山、蒙山、嶗山、魯山、沂山、徂徠山、昆崳山、九頂山、艾山、牙山、大澤山等。
2023山東導游詞 篇5
各位朋友:
你們好!熱誠歡迎你們到泰山來,今天我將和家一起從泰山路登上山頂。
這座高、古老的泰山蘊含了豐富的自然與文化的積淀,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F在,我們仍要像古人那樣問一句“岱宗夫如何”,然后,同我一起步入山,去領略泰山的神韻。
這里是岱廟。從岱廟開始,經岱宗坊、一天門、紅門、天門、升仙坊至南天門、是古代皇帝封禪泰山所走過的路,現在被知名人稱為“登天景區”,也稱路,是如今泰山登山6條路最古老的一條。我們將從這條路登上極頂。
家注意到了巍峨的岱廟前,還有一座較的廟宇,這就是“遙參亭”,是當年皇帝封禪泰山的起始點。當年帝王來泰山舉行封禪祭典時,都先要在這里舉行簡單的參拜儀式,因此明朝之前,稱此為“草參亭”。明代加以擴建時,改名為“遙參亭”。雖是一字之易,基虔誠卻盡含其了。
朋友們,國的古代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是有著獨特地位的,這座遙參亭的建筑構思既出于封禪典將由此為前奏而步步進入高潮的需要,也是國古代先抑后揚的美學思想的體現。
正陽門內就是岱廟了,平是一個神奇的方。岱廟有著如此的魅力,決定于它自身的特征。首先,它的圍墻便與一般廟宇不同,圍墻周1300米,5層基石,上砌青磚,呈梯形,下寬17.6米,上寬11米,高約10米,共有8座門:正為正陽門,是岱廟的正門。由正陽門進得岱廟來,迎面是配天門,茸子說的“德配天地”之意。配天門兩側,東為三靈侯殿,西為太尉,三殿之間以墻相連,構成岱廟間第一進院落。
過了仁安門,便是雄偉高的宋天貺,它又叫峻極殿,是這座廟宇的主體。天貺殿面闊9間,643.67米,進深5間,17.18米,通高23.3米。家看,天貺殿坐落在寬敞的白色臺基之上,周圍石雕欄楹環繞,云形望柱齊列,使天貺殿與四周的環境產生了奇妙的效果。
天貺殿周圍施以回廊,形成了一個院落,在國的建筑,廊是起著使空間有聯貫、斂氣、緊密、嚴謹而又富于變化的作用,這是世界建筑史上都加以稱道的。岱廟的回廊把一座重檐廡殿的建筑物緊緊地環抱著,平直與崇高的對比更激起了人們對天貺殿的崇仰。我國古代建筑家深知世上沒有絕對絕對,是從對比產生的,除了四周低平的回廊外,天貺殿前平臺上還修了兩個精巧的御碑亭,既突出了天貺殿,又于雄偉寓含著恬靜閑適,因此天貺殿并不是雄偉兩個字可以概括得了的。
從天貺誣后門出,有磚石甬道與后寢宮相連。宋真宗封泰山時,因將泰山封為“帝”,帝則應當影后”,于是便為之配了個夫人“淑明后”。從這一點看來,岱廟與其說是道教神府,還不如說更像皇家宮廷,這種布局進一步透露了封建統治者利用岱廟進行政治活動的功利目的。
剛才,我們是沿著岱廟的主軸線游覽,而主軸線兩側,原另有4個別院,東面前后兩院,前為“漢柏院”,相傳漢武帝所植的6株古柏就在此院內;后為“東御座”,是皇帝祭泰山下榻的地方。
這里就是泰山有名的十八盤了。約25億年前,在一次被地質學家稱作“泰山運動”的造山運動,古泰山第一次從一片_崛起,以后幾度滄桑,泰山升起又沉沒,沉沒又升起,終于在3000萬年前的“喜馬拉雅山造山運動”,泰山最后形成了今天的模樣。古老的造山運動造就了泰山南麓階梯式上升的三個斷裂帶,最上一層從云步橋斷裂帶到極頂,海拔陡然上升400多米,使得這一層地帶與四周群峰產生強烈對比,猶如寶塔之剎,形成了“東天一柱”的氣勢。
這里是緊十八盤,也是整個登山盤路最為艱難的地段了。家看,石壁上古人的題刻:“努力登高”、“首出萬山”、“共攀青云梯”……那是在勉勵我們。家再看,那負荷百斤的挑山工,再想想當年無名無姓的鑿石修路人……山無言,但它們能激勵人們向上。朋友,登山猶如干任何事業,只有義無反顧地向上,才能戰勝險阻,才能到達最高的境界!
南天門到了,我們現在已置身“天界”了,雖然我們并沒有成仙,但我們在這里領略到了“登天山而天下”的豪邁。
進了南天門,與之相對的是殿取名為“未了軒”,未了軒兩側各一門可以北去。出門往西有一山峰槳月觀峰”,山上有亭,名月觀亭。據說,天高氣爽的深秋時節,在這里還可以一覽“黃河金帶”的奇異景觀:在夕陽映照的天幕下,地變暗了,惟有一曲黃河水,反射出了太陽的光輝,像一條閃光的金帶,將天在地連在一起。入夜,在皎潔的月色下,由此北望可見濟南的萬家燈火,因此月觀峰又稱“望府山”。
出南天門院落東折即為天街。天街,天上的街市,多富詩意的地方。沿天街東行,北有一坊,匾額上題影望吳圣跡”,這就是相傳孔子與顏淵看到吳國閶門外一匹白馬的地方。坊北有孔子廟。
天街最東端就是碧霞祠了,我給家講講碧霞元君的故事。碧霞元君的前身是泰山女神,在民間被稱作“天仙玉女碧霞元君”是百姓心目的泰山主神,并被稱作“泰山奶奶”、“泰山老母”。民眾對泰山老母的候信仰與喜愛,是一種歷史積淀下來的埋藏在人們心靈深層的對母親的愛。多少年來,碧霞元君贏得了百姓的愛戴,至今仍高踞泰山之巔,接受著善男信女的香火,召喚著去鄉離國的游子。
好,讓我們進到碧霞寺來。2500平方米的地方,建起了山門,正殿,配殿,3座神門,鐘樓、鼓樓、香亭、萬歲樓、千斤鼎、火池,還有照壁、歌舞樓、御碑亭……而且為御高山疾風,殿為銅瓦、碑為銅鑄,金光閃閃,儼然天上宮闕。泰山碧霞祠的高度建筑技巧被認為是我國古代高山建設的典范,人舞到這里來進香并不感其而覺其高,神圣感油然而生。如今,泰山碧霞祠建筑群獨具一格的神品。
出碧霞祠東神門北折沿盤道再上,可見一堵石壁巍然屹立,石壁上石刻遍布,洋洋觀,人稱“觀峰”。觀峰西側,幾年所有的石上也都有古人的手筆,這一帶可謂是露天的書法藝術博物館。
沿觀峰西側盤道而上,至最高處,那些一路上看似走不完的石階終于到了盡頭,這里就是泰山的極頂--玉皇頂了。
玉皇廟建在極頂上,紅墻碧瓦像是給泰山戴上了一頂桂冠。由山門進廟,最先看到的是院央的“極頂石”。極頂石臥在一圈石欄,高不盈米,表面粗糙,如果在別處,將是一塊最普通不地的石頭了。但是在這里,它的旁邊有碑恭恭的寫著:“泰山極頂1545米”。根據地質學分析,就是它,在3000萬年前從海槽率先拱起,它根植于1萬米的地殼深處;就是它,有著數百平方公里的基座,整座山在托舉著它,使它高聳云天,以至玉皇廟的玉皇帝簡直就成了它的守護神。
朋友們,一天的行程已經結束。希望你們能再度到泰山來。謝謝大家!
2023山東導游詞 篇6
女士們、先生們:
(作自我介紹...
曲阜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故鄉,全國首批公布的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鬃佑芯名言:“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今天,我有幸為各位擔任導游,十分高興。我將盡力為大家提供滿意的服務,不足之處,請批評指正。
曲阜概況
在參觀“三孔”之前,請允許我把曲阜概況介紹一下:
曲阜地處魯中山區和魯西南平原的交界處,北依泰山,南引嶧山,東連沂蒙群山,西俯千疇平原。地勢東高西低,境內泗河、沂河等河流均自東向西流淌,自古就有“圣人門前倒流水”之說。物產豐富,景色宜人。大詩人李白曾描寫曲阜:“笑夸故人指絕境,山光水色青如蘭”。
曲阜歷史悠久,早在五六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在這里繁衍生息,創造了人類早期的文明。不少古籍中,還有炎帝、少吳徙都于曲阜,黃帝生于壽丘(曲阜城東8里處),舜于壽丘作什器的記載?梢姡袊h古時代最有影響的三皇五帝中就有四人在曲阜留下了蹤跡。盡管這是傳說,但也并不是毫無根據的。從境內保存下來的20余處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遺址中仍可見到我們的祖先征服自然的遺跡。
“曲阜”一名最早見于<<禮記>>。東漢應劭解釋說:“魯城東有阜,委曲長七八里,故名曲阜。”商代前期,曲阜名奄,是商王朝的重要屬國。周代自“封周公于曲阜”800余年,曲阜為魯國都城,是當時我國一個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春秋時期,孔子首創私人講學之風,“弟子三千,賢者七十有二”遍及全國各地,又成了當時的教育中心。魯國是曲阜歷史上的黃金時期,以“禮儀之邦”著稱于世,故山東省現仍沿用“魯”作為簡稱。公元前249年,楚滅魯,置魯縣,秦代屬薛郡,西漢時為魯國都,魏晉南北朝時為魯郡治。隋開皇十六年(596年),首定曲阜為縣名。宋代改稱仙源縣,金代恢復曲阜縣名至今。1986年撤縣制,始稱曲阜市,F面積為890平方公里,人口60余萬。
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給曲阜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跡,主要的有110余處,其中孔廟、孔府、孔林及魯國故城遺址被列為全國首批公布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另有11處列為全省重要文物保護單位。“三孔”還于1994年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新中國建立后,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和國家領導人對曲阜的文物古跡十分關注,國家先后撥款3000多萬元對“三孔”進行了全面修茸。近年來,為了大力發展旅游事業,曲阜又相繼開發建設了孔子六藝城、論語碑苑、魯國盛世華夏文化城等一批新的旅游景點,形成人文與自然景觀,新老景點渾然一體,相映生輝的旅游資源新格局,成為中外游人向往的文化旅游勝地。
2023山東導游詞 篇7
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
蓬萊閣依山傍海,秀麗宜人,不愧為一個人人稱道的旅游勝地。
今年十一假期,我和爸爸媽媽去蓬萊閣游玩。我們驅車三小時,終于來到了朝思暮想的“人間仙境”——蓬萊閣。
一進景區,我就被這迷人的景色吸引住了:一片郁郁蔥蔥的樹林把連綿起伏的山巒覆蓋,樹上長滿了綠瑩瑩的果子,很多都叫不出名字,讓人垂涎三尺。
古老的城墻,精美別致的小橋,伴著潺潺的流水,組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別有一番情趣。
我邊欣賞著沿途的美景,邊纏著爸爸給我講述八仙過海的傳說。美麗的傳說是這樣的,從前,鐵拐李建議八仙都過一次海,只能用寶物和法力,不能乘船,八仙們紛紛叫好。他們來到大海邊,各用各的法寶過海,不巧半路遇到了蝦兵蟹將,將藍采和捉去,其他七仙奮勇殺敵,最后救出了藍采和,真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他們最終成功過海。
蓬萊閣不僅有動人的傳說,這里的景觀也異常美麗 。一走到黃海和渤海交界處,頓時眼前一亮,我被這水天一色的美驚得目瞪口呆,仿佛進入了童話世界,。只見兩海交界處界線分明,好似一個綢帶把整個海洋分隔開來,一半是黃的,一半是藍的,并向遠方延伸,好一個“人間仙境”!游客們紛紛改:在此拍照,那一層層被海風卷起的浪花,像一個個孩子唱著跳著撲向岸邊,迎接四面八方前來游覽的人群,人來潮涌,這里變成了一個歡樂的海洋!我想:“魚兒們生活在五彩繽紛的海洋里一定十分幸福,說不定改:美人魚公主還在海底自由自在改:地游動呢!
參觀完蓬萊閣,望著眼前即將告別的“人間仙境”,我久久不忍離去。直到返回賓館,八仙各顯神通過海的情景依然改:浮現在我的腦海中,我在心里默默地祈禱,希望偉大的祖國江山壯美,國家日益昌盛!
2023山東導游詞 篇8
各位游客,你們好.我你們今天旅程的導游,我姓梁,大家可以叫我小梁,為我們開車的司機師傅姓王,王師傅技術嫻熟,坐他的車既安全又舒適。今天,將一直由王師傅和我為大家服務,預祝大家的青島之行成為愉快、難忘之旅。
下面,我先簡單為大家介紹一下青島。青島位于山東半島東南端,東南瀕臨黃海,是我國著名的海濱旅游城市,。地理位置環鏡得天獨厚,東有嶗山,西有平原,北攬大澤,南接黃海。青島的氣候屬于溫帶季風性氣候,三面滄海一面山的獨特地理格局,使青島又具有了海洋性氣候的特點,這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良好的氣候使青島非常適合度假,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使青島成為令人向往的旅游勝地,所以青島又有“東方瑞士”的美譽。那么今天,我們帶領大家游覽的是海濱一線風景區。
好的,各位游客,咱們的第一站到了,就是青島的標志“棧橋”, 請大家帶好隨身攜帶的東西,隨我下車,開始今天的旅程。如果大家經常喝我們青島啤酒就會發現,我們青島啤酒的標志就是棧橋。前海棧橋是青島的象征,大家從遠處看,小青島小巧如螺,島上樹影婆娑,綠蔭濃濃,一座白色燈塔亭亭玉立.小青島既是青島名字的來由。海灣的堤岸處是景色如畫的棧橋公園.由公園正中突入海內的前海棧橋,與市內最繁華的中山路成一條直線,由海岸前伸入海,素有“長虹遠引”之美譽。棧橋是青島最早的碼頭。經1931年改建和1985年整修,現寬8米,全長440米。橋南端筑半圓形防波堤,堤內是一座具有民族風格的兩層八角亭,金瓦朱壁,盔頂飛檐,題名“回瀾閣”。棧橋劃波斬浪,象一條長龍橫臥于碧海銀波。循橋漸入,仿佛走進大海的懷抱;佇立閣旁,層層巨浪澎湃涌來,拍打堤壩,擊起萬千碎玉;青島棧橋進入閣內,沿螺旋樓梯登到樓上,四周盡是寬敞的大窗,放眼望去,又是另一番怡人風景,“飛閣回瀾”因此被譽為“青島十景”之一。現在,大家可以自由活動,游覽拍照。半個小時后,我們在此集中,前往下一站。
好的,現在我們到達了位于棧橋東南部的小青島。小青島,面積僅為0.024平方公里,海拔17米。因其形狀如同一把古琴,故又有“琴島”之稱。小青島最顯眼的景致是最高處矗立的一座潔白的錐形燈塔,塔身高15.5米,八角形,通體用白色大理石構筑,分上下兩層,塔頂部裝有水晶棱鏡鑲成的反射鏡,并以牛眼形旋轉式造鏡電力發光。傳說,很早以前,有位彈琴的仙女愛上一個打魚的小伙子。她悄悄地來到人間,與小伙子結為夫妻。每當丈夫出海,她就坐在小島上彈琴,用用琴聲為愛人導航。玉皇大帝得知后欲捉琴女回去,琴女對愛情至死不渝,徇情在小島上,那琴聲至今仍縈繞在小島周圍。為紀念琴女,藝術家專門制做了琴女雕塑,線條流暢,形象逼真。每當夜幕低垂,燈影波光交相輝映,像一幅飄動的彩綢,形成青島的—大勝景—“琴嶼飄燈”。
朋友們,接下來我們要游覽的是青島市著名的風景區---八大關風景度假區。這里空氣清新,環境優美,尤以絢麗多姿的西式別墅最負盛名,因其匯集眾多的各國風格建筑,亦有“萬國建筑博覽會”之稱。所謂"八大關",是因為最初有八條以關隘命名的馬路,故稱’’八大關’,即韶關路、嘉峪關路、涵谷關路、正陽關路、臨淮關路、寧武關路、紫荊關路、居庸關路。這里集中了俄式,英式,法式,德式,美式,等20多個國家的建筑風格,使不少電影工作者青睞這里.優美的環境使八大關風景區成為中外電影,電視外景拍攝的“天然攝影棚”。這十條馬路縱橫交錯,形成一個方圓數里的風景區。特點是把公園與庭院結合在一起,十條馬路兩側到處是郁郁蔥蔥的樹木、四季盛開的鮮花。如韶關路全植碧桃,春季開花,粉紅如帶;正陽關路遍種紫薇,夏天盛開;居庸關路是五角楓,秋季霜染楓紅,平添美色;紫荊關路兩側是成排的雪松,四季常青;寧武關路則是海棠……從春初到秋末花開不斷,被譽為"花街"。八大關風景區正面對的是第二海水浴場,它的東端有一處伸入海中的岬角,花石樓就坐落于此處。現在大家看到是花石樓是八大關中最著名也是最有代表性的一棟別墅,此樓建筑面積753.7平方米,院內面積4.5畝。樓的主體共5層,頂層為觀海臺;ㄊ瘶菗f是1932年由一位俄羅斯人格拉西莫夫修建,由于樓內由大理石貼墻面,樓外又砌鵝卵石,多年來人們一直稱之為’’花石摟’’。它的建筑風格是典型的歐洲古堡式,又融入了希臘式和羅馬式的風格,也有哥特式的建筑特色。在花石樓以西,有一大片褐色礁石群,這里海岸突兀,峭壁如同刀削,岸上遍植黑松.這里曲徑縱橫,沿長長的石階下去,便到了第二海水浴場。德占青島之初,德國總督常騎馬到此狩獵,下海游泳,以后辟為海水浴場。中國政府收回青島后定名為"第二海水浴場",因地處太平灣,又稱"太平角海水浴場"。解放以后,我國許多領導人都曾在這個浴場暢游過,留下了難忘的回憶.那么 1957年,毛澤東主席來青島主持召開政治局會議和政治局擴大會議。八大關景區因其獨特的景觀成為新人結婚拍婚紗照的首選之地。
好的,朋友們,我們現在將去望今天最后一站,青島市著名的新城市廣場——五四廣場,它北依青島市政府辦公大樓,南臨浮山灣,總占地面積10公頃。在廣場南北中軸線上,隱式噴泉,點陣噴泉草坪,花壇,大型城市標志性雕塑—“五月的風”, 以及海上百米噴泉共同組成了充滿生機,無比瑰麗的現代都市畫卷。 “五月的風”采用火炬的造型,高達30米,直徑27米,重500余噸,是目前我國體重最大的鋼質雕塑,采用螺旋向上,騰空而起,充滿動感的藝術造型和火熱紅艷的顏色,令人震撼,激人奮斗。這里已成為新世紀青島的標志性景觀之一。接下來往南邊走就是“浮山灣”,青島是北京舉辦奧運會的惟一分會場,而這里就是帆船比賽的場地。大家可以看到這里是建設天型海上體育運動、海濱旅游及休閑娛樂設施的理想地帶。區域內,陸地面積45萬平方米,港池內海岸線總長度1300米,水域面積46.9萬平方米,已建筑的600米防浪堤形成良好的港灣掩護條件。建設條件得天獨厚,當初接受國際奧委會審核時,這一比賽地是所有奧運會單項比賽地中第一個通地審核的。
各位游客,今天的游覽島這里就結束了,希望我的講解能夠令各位滿意,如果有任何意見可以向我提出,我將及時改正,為大家提供更好的服務,謝謝!
2023山東導游詞 篇9
各位朋友:
現在我們將進入的是蓬萊閣名勝景區,游覽時間是一個半小時左右。在游覽過程中,我將竭誠為您服務,并很愿意回答您所提出的問題。希望我們共同合作,度過這美好愉快的時光。
首先為大家介紹一下蓬萊閣景區的基本情況。
蓬萊閣景區是以丹崖山為中心、蓬萊水城和田橫山為兩翼的,融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于一體的名勝風景區。景區面積為10平方公里。蓬萊閣古建筑群始建于北宋嘉祐六年(1061年),經過了宋、明、清三代不斷的擴建和改建。整個建筑群建筑面積為18900平方米,占地面積為32800平方米,分為六個建筑單體,共有100多間,整個古建筑群樓臺殿閣分布得宜,寺廟園林交相輝映,古樸典雅,獨有千秋,成為名揚中外的游覽勝地。1982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蓬萊是古代登州府署所在地,管轄著九個縣一個州,是當時中國東方的門戶。久負盛名的登州古港,是中國古代北方重要的對外貿易口岸和軍港,與我國東南沿海的泉州、明州(寧波)和揚州,并稱為中國四大通商口岸,并且是我國目前保存得最完好的古代海軍基地。蓬萊依山傍海,所以又以“山海名邦”著稱于世,山光水色堪稱一絕。
蓬萊的魅力不僅在于它厚重的歷史文化積淀和蒼茫豪放的山海風光,而且在于它有著美麗動人的神話傳說。
在我們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神話中,有兩個很重要的系統。一個是昆侖神話系統,一個是蓬萊神話系統。昆侖神話系統發源于西部高原地區,它那瑰麗的故事傳到東方以后,與浩瀚的大海這一自然條件結合起來,形成了蓬萊神話系統。
蓬萊也就自然成為中國東方神話的策源地!渡胶=洝泛汀斗舛U書》中,都把蓬萊、方丈、瀛洲三座神山描繪得活靈活現,于是便引得齊威王、燕昭王派出探險家到海中尋求神山,秦始皇東巡求藥、漢武帝御駕訪仙。據史籍記載,蓬萊城北海面常出現海市,散而成氣,聚而成形,虛無縹緲,變幻莫測。那些好事的方士便以海市的虛幻神奇,演繹出海上三神山的傳說,惟妙惟肖地描繪出一個令世人向往的神仙世界,更為蓬萊平添了幾分神采。
后來八仙過海的故事也加盟到這里,就更加生動迷人了,被稱為“人間仙境”也就名副其實。我們剛才進入的是“人間蓬萊”坊,為四柱沖天式單檐彩繪坊,額題“人間蓬萊”四個鎏金大字,為蘇東坡手跡。內外兩邊柱子上分別鐫刻的書畫名家劉海粟題的“神奇壯觀蓬萊閣,氣勢雄峻丹崖山”和費新我題寫的“丹崖瓊閣步履逍遙,碧海仙槎心神飛躍”楹聯,昭示此牌樓為仙境之門,游人入門即可做神仙之游。
彌陀寺:彌陀寺始建于唐代,是蓬萊閣景區內唯一的佛教寺廟。這里曾是香火極盛的佛教傳播基地。但是到了唐代,武宗李炎鑒于佛教盛行造成建寺廟占耕地過多,出家當和尚和尼姑的人也越來越多的狀況嚴重影響了國家賦役來源,與國家利益發生尖銳沖突,發動了禁佛運動。佛教歷史上共發生過四次法難,即滅佛。唐武宗的法難稱“會昌法難”,時間不長,因為武宗在位一共才六年。他勒令在全國范圍內拆毀佛教大寺近5000座,拆除小寺40000多座,還俗佛教徒26萬多人。就這樣,使佛教受到嚴重打擊。彌陀寺也不能幸免,雖然沒有遭到拆除之災,也一度僧尼還俗,門庭冷落。
明萬歷十一年(1583年),佛教名僧憨山德清(明末四大禪僧之一)來山東嶗山傳教,含辛茹苦十二年,終于實現了他儒、釋、道三教合一、各宗并進、禪凈雙修的思想。由于當時代表了佛教革新的先進思想,在嶗山以及膠東地區的佛教界影響很深,他的弟子遍布各地。這時,蓬萊閣內的彌陀寺香火復盛,漸漸擴建成今天的規模。
彌陀,是號稱西方三圣之一的阿彌陀佛的簡稱(西方三圣指的是阿彌陀佛、觀世音、大勢至)。彌陀寺,是供奉阿彌陀佛的寺廟。
這里是彌陀寺前殿,東邊是密跡金剛,西邊是那羅延金剛,兩位金剛各手持寶杵,成為護衛寺院的第一道防線。
這里是祖師殿(西廂),中間主尊為慧遠法師。他的右側為劉遺民、恒伊,左邊為陶淵明、慧然。
慧遠,是古山西雁門樓煩人(今山西原平),俗姓賈,生于公元334年。他自幼聰穎過人,博覽六經、《老子》、《莊子》。由于厭倦當時戰亂年代,他無心仕途,便和弟弟慧持投到名僧道安門下。他從21歲開始,跟隨道安師父20_年。44歲時奉道安之命帶著十來個弟子南行,經過廬山時,被廬山秀麗風光所迷,便決定留在廬山接收徒弟,共修佛業。
慧遠在江州刺史恒伊的資助下,在廬山的西林寺東面建起東林寺,東林寺的選址和建起,構成宗教建筑與自然環境融為一體的園林,體現了中國寺廟園林的雛形,在中國佛教史上留下燦爛的一頁。后來慧遠在東林寺創立凈土宗,東林寺就成為凈土宗祖庭,慧遠成為凈土宗一代祖師。為紀念江州刺史恒伊功德,將他塑在慧遠的身旁。公元420_年,慧遠邀集劉遺民、慧然等123人建齋立誓,建立了中國佛教最早的結社--白蓮社。白蓮社的成立,標志著中國佛教凈土法門的興起。劉遺民、慧然功不可沒,被塑在慧遠左右。
東林寺的前面有一條小溪,名叫虎溪;圻h專心修行,足不出戶,所以送客的時候從來不過虎溪橋。如果過了虎溪橋,神虎便會大聲吼叫,提醒慧遠。一次他送陶淵明和劉遺民,邊談邊走,不知不覺便過了虎溪,神虎便吼叫不止,三人相視大笑。這一則文苑佳話,被稱為“虎溪三笑”,流傳到現在。
這里是關公殿(東廂),中間主尊為關公。關公,是我國東漢末年西蜀名將,官拜前將軍、漢壽亭侯爵位。宋代以后,統治者為鞏固政權需要,大力宣揚關羽的“忠義”,關羽地位不斷提高。特別是元末著名小說《三國演義》問世以后,關羽名聲大震,由王升為帝,由帝升為大帝,成為華夏諸神中的一員,并為之修建關帝廟,獨立道觀。
關公怎么會到了佛寺里,成為佛界神明?相傳南朝高僧智者大師(智)在當陽玉泉寺居住時,當地鄉民反映:關公遇害,心懷憤恨,常于凄風苦雨之時顯靈大呼“還我頭來!”。智者大師敬仰關公為一代名將,仁義至極,因此設壇超度關公,并對關公靈位說法,關公聞法后,愿作佛弟子。智者大師念關公已入佛門,就將其塑在佛寺伽藍殿中。自此,關公成為釋、道、儒三教都敬奉的神明。旁邊供奉的是關公手下的幾員大將,分別是關平、王甫、周倉和趙累。
關公進入佛寺的原因還有一說:南朝陳與隋朝時的高僧智是中國天臺宗四祖。南朝陳后主贈名智為“海慧菩薩”。陳亡后,隋朝煬帝為智受“菩薩戒”,并尊他為“智者大師”。關公本是道教的神,而關公被佛教神化是源于《佛祖統記》卷六《智者傳》:天臺宗智在湖北當陽玉泉山建精舍,曾“見二人威儀如王,長者美髯而豐厚,少者冠帽而秀發”。自通姓名,乃關羽、關平父子,請于近山建寺,把關公列為伽藍神之一。如現在杭州的靈隱寺,就在十八伽藍神旁塑關公像供奉。玉泉山,原名覆舟山。因山有泉窟,玉泉流其中,至隋朝智居此后,改名玉泉山。
現在我們一起參觀一下彌陀寺的正殿,里面供奉的是西方三圣和十八羅漢。正中供奉的是阿彌陀佛。其左協侍為觀世音菩薩,右協侍為大勢至菩薩。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他能夠接引念佛的人前往西方極樂世界,所以又稱“接引佛”,為凈土宗敬奉的主要對象。傳說阿彌陀佛過去是一位國王,喜歡聽佛講經說法,所以放棄了王位,出家修行,法號“法藏”。他在佛前發下四十八愿,其中一個大愿就是:將來他成佛后,凡信奉他并讀誦他的名號的人,命終之時,佛就前往,接引其去西方極樂世界。后來,他經歷無數劫難,終于實現誓愿,成為阿彌陀佛,號“無量壽佛”,他所在的世界為西方凈土極樂世界。您看他右手下垂,左手當胸,執一蓮臺表示“弘揚佛法,度盡世間眾生苦”。據專門敘述阿彌陀佛及西方極樂世界的漢譯佛經《無量壽經》記載,阿彌陀佛在極樂凈土中,高站于蓮臺上,左右分別有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為協侍,構成“西方三圣”的組像。阿彌陀佛胸前有一(萬)字,這是古印度宗教的吉祥標志,象征太陽與火,在佛教中用來表示佛的智慧與慈悲無限。
觀世音,是以慈悲救苦為本愿的菩薩,又稱觀自在菩薩、觀音聲菩薩、窺音菩薩,略稱觀音菩薩,別稱救世菩薩、蓮華手菩薩、圓通大士。凡是遇難的人念叨他的名字,他就會順著聲音來救助,所以被稱為觀世音菩薩。
大勢至菩薩,之所以稱為“大勢至”,據說,在他出行的時候十方土地都為之震動,所以得名。他是一位以智慧之光普照一切的菩薩,但是他的名氣卻遠不及觀世音,盡管大勢至菩薩在中國受到冷落,但在日本卻受到廣泛崇拜。日本佛教中,有觀世音和大勢至接引善人靈魂送歸凈土的說法。所以在公元1192--1333年這一時期,隨著佛教凈土學和凈土真言的傳播,日本對大勢至的信仰頗為流行。他手拿蓮花,意為“凈土”。
旁邊供奉的是十八羅漢,是佛的一群高足弟子。羅漢是梵文阿羅漢的簡稱。和尚經修行,取得正果后,便可以成為羅漢。他們是奉佛主之命到世間拯救眾生的,常住世間不涅(不進行生死輪回)。中國佛教中經常提到的有十六羅漢、十八羅漢、以及五百羅漢等等。羅漢原來指的是原始的小乘佛教所達到的最高成就。據說,一個佛教徒修行,可能達到高低不同的四種成就,每種成就就叫一個果位。這四種果位是:預流果,一來果,不還果,阿羅漢果。有點類似現在的學位,阿羅漢果就好像今天的最高學位,修成這個果位的和尚,就算是功成名就了,永遠也不會再投胎轉世遭受生死輪回之苦了。得到此果的人就稱為阿羅漢。
“蓬kǔn”圓形墻門:這個“kǔn”字指的是宮中的小路。蓬萊既然是一處仙界,這里的“蓬”二字便毫無疑問指的是仙宮中的路了。里面的門額上書有“勝境”二字。
萬民感德碑亭:這是萬民感德碑亭。清朝康熙皇帝曾降旨普免田賦一年,登州官吏以百姓感恩的名義,建起了這座碑亭。原碑早已毀壞,只剩下碑座,這座石碑是1995年重立的。碑亭為木石結構,式樣為八角十六柱,拱頂飛檐式。
丹崖仙境坊:俗話說“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這丹崖山并不高,但是因為它有了仙人的傳說和仙境的美稱,便名揚天下了。道教的求仙、尋仙和修仙,從一開始就與海中的神山聯系著。方士們很早就從事著去三神山——蓬萊、方丈、瀛洲覓取不死之藥的活動,并且慫恿帝王也去從事這類活動,三神山傳說的擴展,又引出了十洲三島的仙境。在凡界人間,被稱為道教勝地的主要有“三山、五岳、洞天、福地”,我們現在所處的地方,就是道教勝地中的三山之一——蓬萊。
現在我們看到的是丹崖仙境坊,原來叫“丹崖勝境坊”,是木質結構。清光緒末年被毀壞,民國初年修復后,改名“丹崖仙境坊”,后又被毀壞,這是1981年下半年修復的!暗ぱ孪删场彼膫字,是董必武副主席1964年來蓬萊閣時題寫的。因為蓬萊閣坐落在丹崖山上,這里的石頭是紅褐色的,所以稱為“丹崖”。丹崖山古稱蓬萊島。自從有了三神山的傳說,在我們漢語的詞匯中,“蓬萊”二字便成了仙境的代名詞。蓬萊閣是建造在仙島丹崖之上的,所以便成了仙境的象征。這個牌坊是蓬萊閣上標志性比較強的一個建筑物,大家可以在此攝影留念!阮I導人都曾在這里留過影。
文山李啟垣在蓬萊閣上留下一副楹聯寫道:“眼前滄海難為水,身到蓬萊即是仙”。“神仙”二字是蓬萊有別于其它旅游勝地的主要特色,也是蓬萊旅游叫得響的品牌,神仙的超脫與逍遙,自然是很具有魅力的。要做神仙之游,非蓬萊莫屬。
顯靈門:進入仙境自然有神仙顯靈,現在大家看到的就是顯靈門。顯靈門是天后宮的宮門。天后宮里供奉的是海神娘娘,過去漁民最崇敬的就是海神娘娘,常來這里祈禱海神娘娘保佑出海平安無事。
2023山東導游詞 篇10
山東因位于太行山以東,故稱為山東。山東半島是我國三大半島之一。位于我國東部沿海,地處黃河下游,這里四季氣候分明,雨量適中,具有暖溫帶季風型氣候,年平均溫度在11-14℃之間。
山東歷史悠久,自古以來是古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早在西周時期,齊國、魯國都建都于此,因經濟、文化發達,所以,在歷史上有著重要影響,故人們將“齊魯之邦”作為山東省的代稱。
山東是以農業為主的大省,是我國重要的農產品基地。如棉花、小麥、花生的總產量都在全國占有重要地位。近幾年來,隨著改革開放,工業也隨之迅猛發展,在原有重工業的基礎上,輕工業、電子業也得到不斷發展。并且在全國產生了積極影響。誕生了許多名牌企業,推出了許多名優產品。如青島的海爾集團、海信集團、青啤集團、頤中集團,濟南的輕騎集團,煙臺的張裕集團等都已家喻戶曉。另外,山東省的礦產資源品種多樣,儲量豐富,其中黃金產量也躍居我國榜首。
齊魯大地在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歷史長河中,涌出了許多杰出的名人,有中國的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能工巧匠尊為“祖師”的魯班,以神機妙算著稱的諸葛亮。宋代女詞人李清照。一代神醫扁和聊齋志異的作者蒲松齡,都是山東人的驕傲。齊魯大地之所以造就了這么多的名人,這與我們山東人吃苦耐勞的性格是分不開的。
山東依靠它的良好的地理位置,造就了豐富的物產。此外工藝品也在全國也有一定的知名度:濰坊的風箏,濟南的羽毛畫,青島的貝雕畫,珍珠工藝品,煙臺的草編,曲阜的楷木雕刻都是不錯的工藝品。
俗話說:“南方多山多水多才子,北方卻有一山一水一圣人”。山東隨著改革開放,經濟的不斷發展,旅游業也得到了很好的開發,旅游資源得到相應開發,增添了許多風景名勝及新興景觀。如:濰坊國際風箏節,孔子文化節,泰山登山節,青島海洋節,青島國際啤酒節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