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四川武侯祠的導游詞范文(通用3篇)
介紹四川武侯祠的導游詞范文 篇1
歡迎大家來到這里,下面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成都武侯祠,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南門武侯祠大街,是中國惟一的君臣合祀祠廟,由武侯祠、漢昭烈廟及惠陵組成,人們習慣將三者統稱為武侯祠。成都武侯祠始建于公元220xx年修建惠陵(劉備的陵寢)之時,其中,武侯祠(諸葛亮的專祠)建于唐以前,初與祭祀劉備(漢昭烈帝)的漢昭烈廟相鄰,明朝初年重建時將武侯祠并入,形成了君臣合祀,祠堂與陵園合一的格局。除惠陵以外現存祠廟主體建筑為1672年清康熙年間復建。1961年成都武侯祠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4年成立博物館,20xx年被評為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享有“三國圣地”之美譽。 成都武侯祠博物館現分為三國歷史遺跡區(文物區)、西區(三國文化體驗區)、錦里民俗區(錦里)三大板塊,面積15萬平方米。20xx年武侯祠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是全世界影響最大的三國遺跡博物館。diyifanwen.com
惠陵、漢昭烈廟始建于蜀漢章武三年(220xx年),武侯祠由成漢李雄(303—334年在位)所建,最初位于成都少城。南北朝時武侯祠遷入。明初時惠陵、漢昭烈廟、武侯祠合并,并將劉備、諸葛亮合祀一殿,蜀人習慣將三者統稱為武侯祠。武侯祠現存的建筑是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所建。
武侯祠分為前后兩殿,形成昭烈廟(昭烈殿、劉備殿)在前,武侯祠(忠武殿、諸葛亮殿)在后,前高后低的格局。東西偏殿中有關羽、張飛雕像。東西兩廊分別為文武廊房,塑有文武官雕像28座,殿內外還有許多匾聯,其中以清趙藩的攻心聯最為著名:“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后來治蜀要深思。”武侯祠大門后柏叢中有6塊石碑,由唐宰相裴度撰文、柳公綽書寫、石匠魯建刻字,為后世稱為“三絕碑”。武侯祠內柏樹眾多,氣氛莊嚴、肅穆。
介紹四川武侯祠的導游詞范文 篇2
三絕碑:
大門到二門道路的兩側,立有六通高大的石碑。其中四通為清代刻建,一通為明代刻建,一通為唐代刻建。清碑記載了祠廟重建和維修的狀況;明碑著重介紹了祠廟的歷史沿革。
唐碑最負盛名,被稱為“三絕碑”,高3。67米,是唐憲宗元和四年(公元820xx年),劍南西川節度使武元衡率其僚屬27人,來武侯祠祭拜諸葛亮后刻建的。由裴度撰文,文中極力稱頌諸葛亮治蜀的文治武功,對他鞠躬盡瘁、力圖統一的精神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把他比作前代名臣管仲、曼嬰、蕭何、張良,認為他是歷史上唯一兼有開國之才、治人之術、事君之節和立身之道的歷史人物。裴度有文才,曾任三朝宰相。柳公綽書法漂亮,是唐代大書法家柳公權之兄。名匠魯建鐫刻。因此,自明代中葉,此碑就因其文章、書法精湛和諸葛亮的蓋世功德而被譽為“三絕碑”。
劉備殿:
二門內是蜀漢皇帝劉備殿。殿的正中,供奉著劉備的貼金泥塑坐像,兩側偏殿,分別供奉著關羽、張飛等人,與殿相接的東西兩廊,是蜀國的28位文臣武將的彩繪泥塑像。劉備像高3米,頭戴冕冠,身著黃袍,手捧玉圭,寬面大耳,神態靜穆。左右侍者,一捧玉璽,一捧寶劍。
劉備(161—223),字玄德,河北涿州人。24歲時,他召集關羽、張飛等人參加鎮壓黃巾農民起義,之后在軍閥混戰中逐漸壯大了勢力。由于缺乏謀臣,他在軍閥混戰中屢遭挫敗,流離失所,先后依附于呂布、曹操、袁紹、劉表。他三顧茅廬,拜諸葛亮為軍師,赤壁大戰后,勢力才得到發展。
劉備胸懷大志,注重信義,待人寬厚。經過二十多年的艱苦征戰,最后占據益州,于公元220xx年在成都稱帝。不久,為奪回荊州,替關羽報仇,他興師伐吳。結果,被吳國陸遜火燒連營,遭到慘敗,病死于白帝城(奉節)。臨終前,他把幼子劉禪(小名阿斗)和國事托付給諸葛亮,史稱“白帝城托孤”。
在劉備像東側,是劉備之孫劉諶的塑像。劉諶是劉禪的第五子,封北地王。在魏國鄧艾軍隊進逼成都時,他苦諫父親,同來敵決一死戰,與國家共存亡。但劉禪不聽。他悲憤已極,去祖廟哭訴后,先殺妻子,而后自殺。他以死殉國的精神受到后人頌揚。劉備像西側原有劉禪的像,由于他不能保住父業,投降魏國,當上安樂公后“樂不思蜀”,不知亡國之恥,在宋代,他的像就被毀掉,自此沒有再塑。
正殿的兩壁,懸掛著木刻的《先主傳》、《后主傳》,傳文錄自陳壽史書《三國志》。蜀漢的興亡,可從劉備、劉禪傳中了解始末。東偏殿內是關羽及其子關平、關興、部將周倉、趙累的塑像。關羽像高2米多,頭戴冕旒,白面,丹鳳眼,臥蠶眉,兩眼半瞇半閉,美髯垂胸,身著金袍,手執玉笏,一付帝王打扮。
關羽(?—219),字云長。他與張飛是最早追隨劉備南征北戰的猛將,號稱“熊虎之將”。他倆與劉備恩若兄弟,情同手足,因此衍生了“桃園三結義”的故事。關羽曾被曹操俘獲,在曹操封官加爵的拉攏下,仍然效忠劉備。劉備得荊州后委任關羽鎮守。在荊州,他曾發動攻勢,水淹襄陽,活捉曹軍大將于禁,斬殺龐德,威震華夏。最后,因驕傲輕敵,被東吳將領呂蒙偷襲,與關平、趙累等人同時遇害,丟失了荊州。
陳壽《三國志》評論他“傲大夫而親士卒”,傲慢輕敵是導致他失敗和被殺的重要原因。歷代統治者對關羽十分推崇,使他成了“忠義”的化身。在宋代,他被迫封為王,到了明清時代,加封為關圣大帝,詔令全國各地修廟祭祀。因此,那里的關羽像也成了帝王打扮。
介紹四川武侯祠的導游詞范文 篇3
南方四月底的氣候溫暖濕潤,已經是春暖花開的時節,原本想,高原上即便是溫度低一些,也不會與平原上相差甚遠。結果卻不是所想的。為了避開五一假期的洶涌人潮,4月中下旬是出游的最好時機,我們也不例外。這次還是在網上訂好機票,并確定以下行程。 D1:疊溪海子、松潘古城,住九寨溝口自游青年旅舍(參加“藏民家訪”) 疊溪海子:由于受到意外影響,不得不改變行程,由原來直奔紅原改為先游九寨溝。凌晨4:30出發,經汶川、茂縣,在疊溪海子拍照留念。疊溪海子系1933年大地震后留下的堰塞湖,當年大地震時,全鎮1千余口僅1人生還,全被埋于海子下。現今,海子的水源不少源于雪山融雪,據說,一到夏季,湖水是碧藍色的。在感嘆人世悲涼的同時,真正體會到了大自然造物主的神奇力量! 松潘古城:松潘古城又名松州古城,現在是阿壩州松潘縣縣城。這里的海拔已經是3100米左右,明顯感到寒冷,幸好我們已經換上了“裝備”。古城墻保存完好,穿過城門就是縣城大街,沒有特別的驚喜。登城樓要付60元/人,景色一般。中午在川主寺鎮用完午餐,抵達九寨溝,入住賓館,時間才下午三點。抓緊睡個午覺,晚上的活動是“藏民家訪”。藏民家訪活動也是九寨溝一個特色活動之一,展示當地藏民的多才多藝,以及藏族的生活、飲食等。我們抵達藏民家中時,活動已經開始,主要是看藏族歌舞,品味酥油茶、青稞酒,以及燒烤與水煮的牛羊肉。酥油茶是甜的,很適合我們的口味,青稞酒分兩種,一種是藏民平時喝的,算作飲料,甜甜的,酒精度只有15度左右;另一種酒就夠勁了,顯然是招待貴賓用的。當然,也不僅僅是藏民表演,其中還有不少互動,老婆就應邀參加了,還得了獎品。 D2:九寨溝,住九寨溝口自游青年旅舍(欣賞“大型原生態歌舞樂—藏迷”)今天全天游覽九寨溝。九寨溝一帶,自古以來有九個藏族村寨,而九寨溝也因此得名,目前,只開放了三個村寨。目前的九寨溝共有三條溝,呈“Y”型分布。只要安排合理,完全沒有必要二次進溝。(樹正溝)樹正群海:乘環保車,過盆景灘、蘆葦海、雙龍海、火花海(沒有特別的驚喜,秋季可以看一下蘆葦海),抵達樹正群海,也是我們要多花時間的第一站。樹正群海的“磨房”是電影《自古英雄出少年》的取景地。由于這里離下車點不遠,簡直是人山人海(黃金周不知會怎樣?)。走過去是樹正瀑布,現在雖然不是豐水季,但水流還非常大,拍出來的照片都是“合影”。(樹正溝)老虎海:在老虎海可以坐車繼續前行。老虎海依舊是人的海洋,還好棧道旁有很多地方都可以取景,絕對能同時拍到海子與遠處的扎依扎嘎神山,以及海子中神山的倒影。(則查洼溝)長海:從老虎海坐車,經犀牛海,抵達諾日朗中心站。由于季節原因,原先雄偉的諾日朗瀑布只剩下幾條細流。未經停留,我們直接坐車前往九寨溝海拔最高的長海(>3100米)。長海是九寨溝諸海子的母親海,也是面積最大的海子,由于被山體遮擋,只能看到長海的一部分。這邊的“服務”特別發達,借藏服從40元-10元不等,拍照是30元/張。(則查洼溝)五彩池:從長海直接步行抵達五彩池(九寨溝最小的海子)。豐水期的海子也不過一個籃球場大小,現在就更小,不過依然沒讓我們失望。能看到藍、綠、黃三種池水顏色。與黃龍五彩池不同的是,后者的面積和池子的數量遠超前者。(日則溝)日則溝主要看以上兩個海子,完成后,直接坐車在諾日朗中心站換到原始森林的車。抵達原始森林后,坐車往回,途中,在車上觀賞天鵝海,然后,箭竹海下車。以后參觀的各海子都是九寨溝的經典,必須步行,從箭竹海一直走到珍珠灘瀑布后再坐車回溝口,否則就白來了。電影《英雄》就在箭竹海取景,當時曾在海子中央搭建一個平臺(顯然有不環保的嫌疑)。箭竹海以海子旁的山上盛產熊貓愛吃的箭竹而得名。箭竹海瀑布水量充沛,看不出現在還是枯水期,和熊貓海瀑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日則溝)熊貓海是以熊貓經常下山飲水的海子而得名。沒有箭竹海那么寬闊,海子中有不少高山裸鯉魚,在水面取食(嚴禁喂食,否則要罰款的)。初春的熊貓海瀑布完全干枯!(日則溝)五花海九寨溝的又一處經典-五花海,不同深度的海子水以及水底的植物將整個海子的水體顏色變得與眾不同!淺黃色的絲帶仿佛掉落在了一汪深藍海水中,不停的拂動;身臨其境,仿佛置身與伊甸園之中;不遠處的沃洛色嫫神山,仿佛在向您述說著她的傳奇!(日則溝)珍珠灘及其瀑布珍珠灘遠沒有她的瀑布有名,畢竟《西游記》是在這里取的景。有一處棧道可以直接觀賞到到珍珠灘全景。當然瀑布是在灘的下面。遠處就能聽到珍珠灘瀑布水流排地的隆隆聲!雖然是在枯水季,但完全感覺不到它對這處偉岸瀑布的影響。完成珍珠灘的游玩后,整天的行程已經基本完成。然后坐車經過鏡海,一路從樹正溝返回溝口。九寨溝以觀賞海子、雪山、彩林(彩色的森林)為特色,特別適合秋季前來游玩,當然每年6月之后,高原正值春季,萬花盛開,海子水量較充沛,也是游玩的當季。晚上的活動是藏迷晚會,國內諸如印象麗江、印象杭州、印象劉三姐等等不計其數,藏迷只是其中之一,楊麗萍編導,講述的一個藏族老阿媽一路朝拜去洗澡的故事,經過不同的藏區,展示不同藏區的舞蹈歌舞、風情。D3:雪山梁子、黃龍,住川主寺鎮雪山梁子:中午完餐后出發,經雪山梁子抵達黃龍風景區。雪山梁子是抵達黃龍的必經之路,海拔4003米的埡口也是觀賞岷山主峰雪寶鼎的最佳位置。埡口風高,溫度極低,其實,沿途已經體會到了什么是高原氣候,連綿的公路上,積雪未化,儼然是冬季!車子爬上埡口后,我們在棧道旁拍照;而一旁的藏民正是虔誠的膜拜者-頂禮膜拜著心中的神山。 黃龍:黃龍溝是玉翠山中一條南北走向的溝谷,長3500米。身在黃龍景區,無時無刻都能觀賞到雪寶鼎神山雄偉的身姿。由于環境保護的要求,纜車只能上行到景區1/3的位置,然后必須從望龍坪一直步行,看到黃龍古寺,久負盛名的五彩池就在古寺身后。五彩池是黃龍最大的彩池群,共有彩池693個,由于季節關系,現在的五彩池有水面積只有豐水期的1/4左右,但也不枉來此一游。五彩池之美,完全能使人“窒息”,只有來過的人才能真正體會到,我也想不到能用什么樣的形容詞來贊美。五彩池的棧道是環形棧道,游覽一圈后,到達黃龍古寺。由于結冰,黃龍洞無法進入,據說此洞深度至今無法探明,供開放的位置只有進洞后60米左右。黃龍中寺是一座藏傳佛教寺院,這與古寺有著明顯的不同(后者是道教寺院),目前正在修繕中。過接仙橋后,下行的池子由于五彩池水量不充沛,無法補充下游池水,以及海拔與溫度的關系,除洗身洞瀑布之外,其他已經干枯或者像蓮臺飛瀑一樣成為冰瀑布。“金沙鋪地”則完全成為了一個“不能滑雪的大型滑雪場”。黃龍景區海拔遠高于九寨溝,需要步行很長一段距離,景區內遍布免費氧吧(須購買一次性吸氧管:1元/根)。來黃龍的最佳季節仍舊是所謂豐水期,沒有水的黃龍,寡然無味! D4:瓦切塔林、大草原(日干喬、黃河第一灣),住紅原縣城今日一早離開川主寺鎮,前往心中的天堂-大草原。上草原后的第一站是當年紅軍長征時走過的日干喬大沼澤,遠看大沼澤,一望無際。由于草原上剛開春,沼澤上的水塘基本就看不到,但千萬不要小看它,當你踩進去后,說不定就會陷下去。紅軍長征勝利紀念碑就在不遠處的山頂上,也成為紅原的標志。今日的用餐及住宿都在這座坐落在草原上的整潔干凈的高原小縣城-紅原縣,這里距離我們下午要去的瓦切、唐克都不遠。瓦切塔林是為歌頌十世班禪的功德而建,也是當地藏民誦經祈福的圣地。連綿的經幡、金碧輝煌的建筑、神圣的瑪尼堆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顯得格外莊嚴神圣。我們和當地藏民一起轉經,為家人祝愿祈福。滯留片刻后,前往下午主要的目的地-黃河九曲第一灣。黃河第一灣位于若爾蓋縣唐克鄉,景區的門票收費崗亭在公路口,他們似乎對外地牌照的車輛格外注意,門票收60元/位,經過崗亭后必須前行十公里左右才能到達棧道入口,沿途再沒有發現查票的崗亭。此處黃河盛產一種當地才有的高山冷水魚,由于時間關系,已經無緣品嘗。而黃河水依舊是那么渾濁,由于四周幾乎沒有什么參照物,整個第一灣顯得極為空曠,人與黃河、草原、白云、牛羊、高山已融為一體,難分你我。電視上見到的九曲景象是航拍效果,或者干脆爬到周邊的山上才能看到,看來,等到棧道修道山上,門票還得漲!月亮灣就在離開第一灣不遠的草原上,屬于黃河上游水系,由于現在是枯水季,幾乎看不到水,所以也沒去成,只遠遠望了一眼。 D5:桃坪羌寨,返回成都桃坪羌寨位于理縣境內,由于受到5?12汶川大地震的毀滅性打擊,原本中國最古老的羌寨幾乎未能幸免于難。現在的羌寨幾乎為災后重建,僅殘存為數不多的幾座碉樓。羌寨的房屋建筑使用不規則石塊粘上黃泥建成,羌寨具有防御功能,這體現在建筑的各個方面,例如暗河確保飲水充足,而不必擔心被地方切斷水源;家家戶戶由暗道相通,便于人員集中與轉移;以及耳熟能詳的碉樓等等。山腰的羌寨已住上了羌民,并且過著祥和的生活,祝愿信仰萬物有靈的羌人平安和諧!車過理縣、汶川、都江堰返回成都,在汶川沿途,與新縣城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大地震留下的遺跡,被泥石流掩埋的國道、斷裂的橋梁、倒塌的房屋等等比比皆是!車輛行駛在嶄新的國道上,一旁的高速公路正在重建,同時,岷江對岸已被嚴重破壞的老國道同樣在清理與重建,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通往川西的道路將越來越通暢,“蜀道難,難于上青天”的古語將作古。由于擔心交通管制,出發較早,抵達成都時只有下午4點,戀戀不舍地結束了這次匆忙與愉快的行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