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支部書記典型交流”講稿
二是抓要事,維護穩定保平安。發展是第一要務,穩定是第一責任,穩定是最大的政治。作為“一班之長”,一是要把不穩定因素掌握準。村書記要深入農戶,了解情況,堅持發揮好每月矛盾糾紛排查例會的作用,對于出現的不穩定因素做到心中有數。二是要增強化解不穩定因素的能力。村書記除要懂得合同法、土地承包法法等常用法規的主要政策內容外,解決矛盾糾紛最為關鍵的就是要敢于接觸群眾,直面矛盾,到現場查實情,研究措施,化解矛盾。三是要敢于負責。對于出現的不穩定因素,不能上推下卸,把矛盾上交,把矛盾激化,既要做好宣傳解釋工作,又要積極主動化解,協調解決民間糾紛。比如:XX年我剛上任時,就碰到一個“絆嘴胡”。省波爾羊場在我村征地,有13戶因為實際占地面積與合同不符,天天上訪。我沒有對歪風邪氣妥協,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由于維護了大多數人的利益,我得到多數群眾的理解和支持,最終羊場征地補償戶全部簽字。
三是抓難事,量力而行求實效。飯要一口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村里的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千頭萬緒。這就要求 “一班之長”善于思考問題,從村民最急需解決的事情上入手,從最難辦的事情上尋求突破。我們周家河村2.2公里主干道黑化路由于沒有排水設施,逢雨天時,農戶門前積水多,村民出入非常不方便。XX年村委會投資70萬元,對中心路兩旁排水管網進行了改造,確保了382個農戶污水聯網直排;我們村2、3、4三個組、104個農戶80畝農田因地勢低洼,多年種植農作物不上收,想改造吧,又苦于成本過高,群眾怨氣很大。XX年村委會積極引進“宜都山川綠化公司”,按每畝每年1000元標準租賃經營這一地段的農田,通過做工作,公司還優先從租地農民中招錄了80名工人。租金加工資兩項,每年幫助受益村民直接增收30萬元。由于這兩件難事都辦在了群眾的心坎上,村民更加支持“兩委班子”的工作,XX年宏發紙業60萬噸紙板項目落戶周家河村,600畝征地,提前20天完成拆遷任務,沒有一個農戶扯皮上訪,多次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的肯定。
四是抓關鍵事,壯大實力增后勁。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是增強村黨組織凝聚力、增強服務功能、促進經濟發展、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質基礎。村集體如果沒有一定的經濟實力,很多為村民服務的舉措就會因資金問題而擱淺,因此,壯大集體經濟實力至關重要。這就要求 “一班之長”要集中一班人的力量,千方百計挖掘本地荒地、水面等資源優勢,充分盤活村級集體現有資產,通過各種等方式,努力增加集體收入,增強有錢辦事的能力。現在村里的很多事情如修路、自來水、渠道等設施建設都有難度,這種情況下,還要學會積極爭取和引進項目,學會策劃和包裝,敢于走出去,積極爭取和吸引資金。近五年,我們千方百計尋求市財政局、市交通局、市移民局、豐島集團等部門和企業近120萬元的無償支持,用于興辦村集體公益事業。XX年,周家河村積極向市委市政府爭取征地20畝,用于領辦物流場地,這個村集體經濟項目建成后,每年將為本村新增收入5萬元。對集體大額積累資金,我們想方設法讓其產生效益,XX年,我們將100萬元資金投入到市財政擔保公司,當年創造利潤10萬元。
五是抓敏感事,公開透明聚民心。村級財務管理是一個敏感區,備受群眾關注。所謂打鐵先要本身硬,作為“一班之長”,必須十個指頭伸得端直,用民主理財贏民心,以公開透明聚民心。具體講,就是要積極探索民主理財、精細理財、透明理財、公開理財的新辦法。堅持民主理財小組,民主監督小組“兩條腿”同時走路,自覺接受代表監督,財務帳嚴格執行一季一審核、一季一公示、一年一公布,勤儉辦事、陽光辦事。近五年,周家河村改水、修路、修建村委會等公益性投資超過600萬元,村組干部沒有承包一單工程,在群眾中引起很好的反響。
體會三、堂堂正正“發家”,不斷增強自身實力
自己帶頭富。村書記的先進性和模范帶頭作用,應該突出體現在致富奔小康上。越窮越光榮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假如當書記的整天叫群眾搞這搞那,讓群眾發家致富,而自己什么都不干,自己家里窮得叮當響,村干部說話就沒有號召力。所以說,村干部應該想富、敢富、會富,成為當地致富的帶頭人,村書記更應該當創業型書記。只有這樣,在經濟上才講得起話,大家才會跟你干。
幫助群眾富。一個黨員一面旗,一個干部一盞燈。帶領村民致富,是村干部重要的責任之一,村書記如果不能帶領百姓發展,使群眾增加收入,那就算不上一個優秀的支書。所以一方面要自己帶頭富裕,另一方面更要熱心幫助村民共同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