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是美德演講稿(精選3篇)
文明是美德演講稿 篇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文明離我們很近,近得觸手可及。比如:把地上的紙片撿起,扔進垃圾箱里,把盲道上的障礙物推開,幫助別人解決困難,借給別人所需要的文具……等等,這都是一個又一個文明的體現。
文明很小很小,但是只要每一個人都做一件文明的好事,就能使社會邁出一大步。在社會上邁出的每一步也許微不足道,但是用處卻很大。每一份文明就是一份力量,無數文明在聚集,就會產生一種無與倫比的力量,這種力量如破土的小苗,在每一個人的心里萌發。
現在,是個發達的時代,有最先進的技術,最完美的一切。在這樣的社會里,唯一缺少的,就是我們真摯的話語,關愛的眼神,保護環境的意識。生活在21世紀里,我們只有在人與人之間架起信任的橋梁,才能建設起美好、和諧的社會。我曾領略過中國人的文明舉動;曾欣賞到中國的民族文化;曾感受到中國的發展進步。文明必須先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做起。所以魯迅先生說:“中國欲存爭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舉。”“立人”的意思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養,人的文明修養并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靠后天不斷完善的。
它是一個并不陌生的字眼,它是社會進步的標志。幾千年來,人類不斷追求的就是這兩個字——文明。中國素以“文明古都”、“禮儀之邦”著稱于世。一個人如果不計文明,小的會影響自身形象,大的會影響國家聲譽。在清朝的時候,大臣李鴻章出使俄國,在一個公開場合內,他惡習發作,隨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國記者大加渲染、嘲弄,丟盡了中國人的臉。
我們從小就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很多同學都可以滔滔不絕地大談文明禮儀,可是看見校園中隨處丟棄的垃圾,聽著某些同學口中吐出的臟話,怎能不讓人痛心疾首呢?同學們,讓我們一起“迎國慶講文明樹新風”!
文明是美德演講稿 篇2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在文明的進程中,人類創造了日益發達的物質文明和燦爛的精神文明。中華民族以勤勞、勇敢、智慧創造了獨特的中華文明,為人類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中華五千年的文明長河源遠流長,我們的祖先在天文歷法、數學、農學、醫學、人文科學等諸多領域留下了豐富的文化經典,為后世作出了許多貢獻,深刻地改變了世界的發明創造。他們引領世界,推動歷史前進。
今天,我們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華民族展現了強大的生命力。
從過去的弱國到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綜合國力的歷史性飛躍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
中華文明是我們共同的驕傲,共同的財富,共同的生命痕跡,是無法抹去的。每一個中華兒女都是中華文明的受益者、繼承者和傳播者。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美德,使千百年來照耀中國的文明之光在當代中國生生不息。
孔融讓梨、雷鋒助人、屈原投江。這些故事是我懂事以來聽到最多、印象最深的,令我久久不能忘懷。
爺爺送給我一本書,書名是《我們的榜樣》,書中人物的故事讓我想起:孔融禮讓謙虛,這使我接觸到了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雷鋒叔叔的無私奉獻,讓我體會到幫助別人的快樂;而屈原投江的偉大胸懷,成就我樹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操。
書中的許許多多的美德是我國悠久文明的縮影。他們是我生命中學習的榜樣!
傳承文明美德是一項具有重大意義的光榮任務。我們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樹立遠大理想,用文明的美德約束自己的言行。讓我向全體人民大聲呼吁:“文明美德,從我做起,讓世界更加文明,更加和諧!”
讓我大聲呼吁所有的人:“文明美德,從我開始,讓世界更文明、更和諧”。
我們相信,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必將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譜寫中華民族自強不息、頑強奮進的壯麗華章!
謝謝大家!
文明是美德演講稿 篇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我是六二班的李鵬飛,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爭做“篤實寬厚”美德少年》。 五月份,學校政教處開展以“篤實寬厚”為主題的傳統美德教育活動。篤實寬厚是一種修養,是一種品質,更是一種美德。待人寬厚不是膽小無能,而是一種海納百川的大度。在日常生活中,人與人之間難免發生誤解或摩擦,特別是當別人由于誤會而冤枉了自己或無意中傷害了自己時,應當怎樣對待呢?
是斤斤計較,不依不饒,還是以寬容的態度相待呢?我們歷來提倡后者。大家聽過《彭總挨打》的故事嗎?有一次,彭總帶著部隊行軍。路途中一位戰士擋在路中,彭總批評他幾句,誰知這個戰士對著彭總就是兩拳。后來,連隊知道以后,把這個戰士捆了起來,送到了彭總面前。當這個戰士來到彭總面前時,知道自己打的是大首長,心里想,這個禍闖大了,還不知道這個首長會怎樣處置他。
誰知,彭總根本沒放在心上,連忙替他松了綁,還叫士兵給他倒茶,從中可看出彭總真是一個心胸寬廣,不記仇的好首長啊!寬厚待人,不光反映在我們老一輩無產階級身上,我國歷史上也有寬厚待人的典范。歷史上有個叫藺相如的臣相,由于護駕有功,所以官職一路上升,引起了大將廉頗的忌妒與不滿,便處處與藺相如作對。但是藺相如面對廉頗的無理取鬧,只是笑而避之,從而有了“負荊請罪”這個故事。廉頗對于藺相如如此寬宏大量,深感慚愧,從此兩人便聯手,一起為趙國奉命效勞。
所以說,學會寬容,寬厚待人于人于已都有益處。反觀歷史上那些善于妒忌的人,遇到一點不滿便怨天尤人,這些人縱然學問再好,也難成大器。三國時期的周瑜悲慘的結局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同學們,篤實寬厚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們小學生待人處事的行為準則。在生活中,我們難免會與別人發生摩擦,當別人不小心踩到你,你應該擺擺手,說聲沒關系;當別人弄壞了你的東西,向你道歉時,你也應該寬容地付之一笑。人生如此短暫匆忙,我們又何必把每天的時間都浪費在這些無謂的摩擦之中呢?天地如此寬廣,比天地更寬廣的應該是人的心!因此,我們從小應養成篤實寬厚的良好習慣,這樣才能使能使同學之間的友誼更加深厚,使人與人之間的“友誼橋梁”更加堅固!最后,我倡議:同學們人人自律誠信,爭做篤實寬厚美德好少年!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