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旗下演講稿高中青春(精選3篇)
國旗下演講稿高中青春 篇1
各位老師,同學們,早上好!
今天站在國旗下我演講的題目是《珍愛生命,青春無悔》
和大多數同學一樣,我們都是懷揣著很多的夢想,承載著父母的希望,通過各種渠道進入了這所在萬州令我們父母引以為豪的學校。都想通過這里三年的學習,打好基礎。通過學習,改變人生。學習是人生中重要的事,但生命比學習更重要。一個人如果沒有了生命,又何談學習,又何談改變人生。
對于生命這個嚴肅的話題,任何人都不得兒戲,它值得我們去思索,去珍惜。有位哲人說過:生命就像一朵花,花開總有花落時。花開不是為了凋謝,而是為了結果,結果也不是為了終結,而是為了更生。
人的生命究竟有多長?誰也無法預料。醫生只能測量肉體健康的程度,缺難以預言生命的長度。人生而老,老而病,病而死。這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不論達官顯赫,不論平民百姓,不論七尺大漢,不論纖纖女子,自古以來,誰都逃脫不了這條鐵定的規律。
但我們深知,人地生命只有一次。當你隨著一聲清脆的啼哭,離開母體,一個生命降落人間,這就標志著又給人世間增添了一份寶貴的財富。.同時也給家庭帶來了無比歡樂。從這一刻起多少人關注著你,期望著你快快長大,成材成器。你不但屬于家庭,父母,說到底你是屬于社會,國家。所以也可這樣說:生命誠可貴,人生價更高,只有生命的存在,才能去實現更高的人生價值.所以珍愛生命,安全第一,是我們社會永恒話題。
人的生命是最可寶貴的,只有生命才能創造財富,才能使世界變得更美好。只有同學們的歡聲笑語,活潑身影,才能使我們的校園充滿陽光,充滿生機。但是人的生命又是非常脆弱的,如果我們不注重安全意識,視安全隱患而不顧,對安全問題措施不及,防范不嚴,責任心不強,把生命當兒戲,那么造成的后果不堪設想。
為了我們的夢想,為了父母的希望,更為了這個社會的和諧。我們都應當在這三年的學校生活中把握好自己,讓我們的青春無悔!
謝謝大家!
國旗下演講稿高中青春 篇2
我是臨川區特殊教育學校的一名老師。我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里。從小,父母就用他們的善良和樸實教育我,使我懂得了善待和幫助每一個需要你的人。
1997年,我被分配到臨川八小工作,大家知道,八小和特教向來是一套領導班子,兩所學校。工作不到一年,校領導有一天找到我,說:“小楊,特教那邊缺老師,你年輕,學習能力強,學校派你去進修特教專業,你轉崗到特教工作,行嗎?”說實話,特教是個吃力不討好的崗位,辛苦不說,還出不了成績,親戚朋友都反對,我自己也拿不定主意。特教的張老師拉我去教室看看學生,她一邊走一邊告訴我情況:語文老師調走了,語文課停了好幾天了,學生們捧著書到校長室,請校長派老師來上課。真沒想到,原來聾啞孩子也這么好學!和張老師一起踏進教室那刻,我震撼了:孩子們看到我,都激動地歡呼起來,那由于高興而奮力擠出的呼聲,表達著他們的喜悅,那一雙雙透著歡欣、激動與期待的眼睛,讓我一瞬間喜歡上了這些沒有聽力的不幸的孩子。那一刻,我決定要和他們在一起。
萬事開頭難,對于不是聾啞教育專業出身的我來說,要融入他們的世界,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兩本厚厚的手語字典成了我的隨身物品,每上一節課,除了正常的教學準備,我還要把所有字詞都用手語打一遍,不懂的、不會的就問同事,甚至問學生,終于在很短的時間內可以用手語上課了。由于耳朵聽不見,不少學生上課時顧著看書,便顧不上看老師的手勢,為此,課前我用白紙把課文抄好,貼在黑板上,使他們學習起來更方便。為了能讀懂他們,課間,我常常與學生們打成一片,與他們用手語交流,終于,與聾啞人溝通再也不是問題,我甚至還能協助公安部門,破聾啞人犯罪的大案了。我愛上了我的聾啞學生,更堅定了教好他們的決心。
俗話說“十聾九啞”,大多數的聾生因為聽不見而造成失語,但聲帶卻是健全的。我多想讓他們開口說話,像所有正常兒童一樣,對著我喊一聲:“楊老師!” 剛學語訓的孩子,并不清楚老師在干什么,只是模仿著老師的樣子張張嘴,卻不知道怎樣通過聲帶來發出聲音。為了讓孩子們感受到聲音,我讓他們把小手放在自己的喉嚨處,讓他們感受到聲帶地振動。為了讓孩子們感受口腔的氣流,我把他們臟兮兮的小手貼在我的嘴唇邊,甚至讓他們把手伸進我的口腔,使他們能夠感受到氣流的變化。孩子們的小手在口腔內不經意地碰觸,讓人忍不住想嘔吐,滋味確實不好受,可為了能讓他們叫一聲“老師”,我愿意吃這樣的苦。慢慢的,一個一個的詞組從孩子嘴里蹦出來:爸爸、媽媽、老師、學校、讀書……我心里的那份喜悅,壓抑不住地充溢在我的笑容里,孩子們看到我笑了,學說話的勁頭更大了。
特教學校有幾十位聾啞的學生,他們90%來自農村,大多寄宿在學校里。失去了聲音的世界是沉寂的,我們特教所有的老師都盡量讓這些特殊的孩子感受到家的溫暖。記得4年前的那個冬天,班上有一位叫廖杰云的學生,課間上廁所時不慎摔了一跤,沾了一身的糞便。同學們見了,紛紛捂上了鼻子避開。廖杰云十分難堪,可憐巴巴地站在教室外。因為那時學校的生活設施還不健全,沒有澡堂,而他要周末才能回家,難道要穿著這身臭哄哄的衣服在學校呆上好幾天嗎?看著他無助的表情,想想他遠在云山鎮的父母,我心里一酸,忙把廖杰云領回家,給他洗了熱水澡,又找來干凈的毛衣給他換上,并幫他把那些沾有糞便的衣服洗干凈。看著廖杰云那重新綻放笑容的臉,我心里十分欣慰。幾天后,他的媽媽知道這事,還特地趕到學校向我道謝,我告訴她:“這么小的孩子,一個人住校,真的很不容易,我是他的老師,關心他是應該的。”
總也記得這樣一幕:那天中午值班時,我監督住校的學生午睡。這些孩子們大多來自農村,沒有午睡的習慣,好不容易讓這群淘氣包安靜下來,忽然,我又看到一個叫楊振武的學生在鬧騰,這孩子才七歲,剛來。于是我坐在他床邊,看著他睡覺。他閉上了眼,過了一會,用手指放在嘴邊,輕輕地打著手勢:爸爸,媽媽,爸爸,媽媽……原來他想家了,正無意識的用手勢在呼喚爸爸、媽媽,一遍又一遍……看著他的小臉,我的眼睛濕潤了。正常孩子這個年齡還在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身邊撒嬌,而這些特殊的孩子,這么小就遠離父母,他們更需要我們老師的照顧啊!我情不自禁的把他摟到身邊,輕輕的拍著他,不一會兒他就沉沉睡去。那天中午,我把年齡幼小的孩子一個個拍著睡著了,再后來,我們特教的老師值班時都自發的像母親一樣,拍著那些想家的、剛入校的、頑皮的孩子入睡。對于住校的孩子來說,在學校,老師就是他們的媽媽:他們感冒生病了,送他們去看病,墊錢給他們買藥;他們摔傷了,老師為他們包扎;他們冷了,老師督促他們加衣物,他們們熱了,老師督促他們洗澡換衣服;他們睡不著時,老師用手輕輕拍著他們入睡。
國旗下演講稿高中青春 篇3
親愛的老師和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同學們,今天國旗下演講的主題是“像眼睛一樣保護眼睛,有一雙明亮的眼睛”。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每個人都有一雙明亮的眼睛。這些眼睛可以看到五彩繽紛的世界,但現在,清晰的視野離我們越來越遠。這是為什么?這是因為很多學生不勞而獲地用眼睛,不顧衛生地擦眼睛,不注意距離地看電視、用電腦、看書等等。也許有些同學誤以為“只要我學習好,視力不好就可以戴眼鏡”;更何況戴眼鏡是知識的象征。但現實生活告訴我們:一旦患上近視,戴眼鏡會給學習和生活帶來很多不便。比如在參加體育活動、打籃球或者踢足球的時候,經常會摔破眼鏡甚至傷到眼睛,去醫院做手術縫合。如果戴眼鏡時仍然不注意眼部衛生,往往會加速視力下降,導致高度近視甚至失明。而且,高度近視的學生,未來在選擇專業和工作上也會受到限制。如果你學習成績很好,只是因為目光短淺而被自己喜歡的專業拒之門外,你會后悔一輩子的。
下面,我想給大家提幾個建議:
1、認真做眼保健操,注意眼部衛生。
2、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做到“三個一”,眼睛離書一尺,手離筆尖一寸,胸離書桌一拳。
3、做到“三不”:不要躺著看書,不要邊走邊看書,不要在光線弱或者太強的地方看書。
4、保證充足的睡眠。
5、多做戶外運動,經常俯瞰,讓眼睛得到休息,調節視力,緩解疲勞。
同學,你還知道嗎?眼睛是人類感官中最重要的器官,大腦中大約一半的記憶和知識來自眼睛。什么原因可以不保護眼睛?
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護眼不能一蹴而就。注意眼部衛生和科學用眼很重要,需要持之以恒,防止近視的發生和加深。
婀娜多姿的山川,多姿多彩的事物,一切都需要眼睛去觀察。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努力,在相似的眼睛里保護我們的眼睛,擁有一雙明亮的眼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