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教師節感念師恩的學生演講稿(精選3篇)
慶教師節感念師恩的學生演講稿 篇1
敬愛的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金秋九月,又一個收獲的季節。在這個金秋,莘莘學子不久前舉行了開學典禮,又踏上了求學的征程。成長是一條漫漫長路,一路上各色風光無限,有時燦爛,有時也會黯淡。在成長的岔路上,總有人站出來,成為我們的引路人,告訴我們如何才能走向人生的康莊大道,引領著我們發現生活學習中的柳暗花明。這些人就是我們的老師。
同學們,在第36屆教師節即將來臨之際,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向辛勤耕耘在師大附中的全體老師致以最美好地祝福!祝愿我們的老師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師說》中有云:“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在我們年幼無知之時,老師就拿起了粉筆在黑板上耕耘著知識的田地;在我們懵懂之際,老師為我們點明思路,指明方向。
初次踏進師大附中的大門是在暑假,那時我只是一個小小的看客,卻認識了一群優秀的老師同學。后來我幸運地有了一次上臺的機會,這是我第一次真正接觸藝術。兩位老師竭盡全力地將畢生所學教授給我們。看到老師們的詞稿上滿是筆記,而我的詞稿上卻整潔得蒼白,我很不好意思,也有了進取之心。在老師同學們的鼓勵下,我漸漸放開了自己,真正把自己融入集體。為了練步態,老師一遍又一遍地帶領我們尋找“滿面春風”的感覺。為了讓我們在舞臺上完全地放開自我,老師讓我們大聲地拖長聲音說“啊”。為了讓我們的聲音更有韻味,老師教我們讀稿練習時,只讀韻母。為了讓我們語言狀態更加到位,更是請來了陳導和李右子老師與我們面對面交流。為了讓我們更了解人物,老師一遍又一遍地帶我們走進劇情,分析人物形象。
你瞧!老師為了我們一點一滴的進步可謂是絞盡腦汁。同學們,在你們的身邊有沒有這樣的老師呢?附中的老師是最勤奮的老師,附中的同學也是最懂事的同學。
更多時候,老師傳授我們的不僅僅是知識,是為人處世的大道理。在這個世界上,再沒有人比家長老師更關心我們的成長,我們一點一滴的進步凝聚著老師們的心血和汗水,我們遙不可期的未來也充滿著老師們殷切的期望。
同學們,不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我們都要與這樣勤勞優秀的老師們朝夕相處,這何嘗不是一種幸運?附中有這樣的老師才會更加的芬芳,附中有懂得感恩的同學才會更加溫馨。
同學們,感念師恩,從我做起,一聲清脆的問候,一雙真摯的眼睛,一份認真的作業,不正是我們對老師們的肯定和尊重的體現嗎?
讓我們拿出行動,感念師恩,獻上自己的一份心意。讓遍地開放的感恩之花吐露芬芳,在附中綻放!
謝謝大家!
慶教師節感念師恩的學生演講稿 篇2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六(2)班的方。今天我要給大家演講的題目是《教師節——感念師恩》。大家知道世界上最無私,最偉大的人是誰嗎?那就是老師。為了培養我們這些祖國的花朵,他們甘愿化作泥土,把知識的養分傳輸給我們。
王老師,感謝您對我的關心。在這里,我誠懇地對您說一句謝謝您,老師。那一次,我去食堂打飯,食堂里排隊吃飯的人很多。我等了很久才打好飯,去吃飯嘍!我心滿意足地轉過身,端著碗向前走去。這時,站在我旁邊的大個子男生,惡作劇地把圍欄上的繩子繞在了我身上。我禮貌地說:“請你把繩子拿開,我要出去。”可是那個男生不聽我的話,反而把繩子越繞越緊了。同學勸他把繩子放下,他又做了個鬼臉,朝我壞笑。
他可能沒聽見,我又對他說了好幾遍。他拽著繩子,頭轉過去了,臉上的表情越發得意了?蓯。我批評了他幾句,他依舊我行我素,大聲地說:“我就不拿開!彼@么一喊,旁邊的同學目光都落到了我身上。我很尷尬,狠狠踩了他一腳。他生氣了,冷不丁沖過來踩了我兩腳。我來不及躲閃,慌忙之中,碗里的湯浸濕了我的鞋和褲腳。他看到這種情況,馬上把繩子松開了。我抖抖頭,在轉身的那一刻,我氣憤極了,瞪了他兩眼。竟然有這種人,我滿肚子委屈,端著碗回到飯桌。王老師看到我悶悶不樂的樣子,關心地問:“方詩惠,你怎么了?”我的頭垂的低低的,心想:王老師正在吃飯,我不能打擾他。我沒有回答您,低著頭繼續吃飯。青青看到了事情的經過,就把這件事告訴了您。
回到家,我把這件事講給媽媽聽,她批評我:“孩子,你不應該沉默的。你不回答他就是不尊重老師。你怎么對他的關心視而不見呢?”我告訴了媽媽不想麻煩老師的原因。媽媽說:“就算是這樣,你也不能對老師的關心置之不理!贝丝蹋乙幌伦右庾R到了自己的錯誤。老師對不起,我不應該在您問我的時候沉默,我應該及時回答您的問題。王老師,謝謝您對我的關心。您說的那句話就像春風一樣溫暖,它將會永遠存在我的記憶里。
那一本本寫滿字的教案,是老師光榮的獎狀;那如雪花般輕盈的粉筆末,是老師辛勤的見證;那沙沙的寫字聲,是老師獨有的小曲;作業本上那一個個紅溝,是老師燦爛的笑容。老師,你們辛苦了,讓我們在這個偉大而無私的教師節里,為老師們送上最真心的祝福吧!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慶教師節感念師恩的學生演講稿 篇3
一晃十三年過去了,站在中學的走廊上,我感慨萬千。
九年前,我是一個連“a o e”(漢語拼音)都不會念的小孩子,是老師不停地教育我,努力地改變我,把我培養成一個能說會道的初中生。我永遠也忘不了她(他)們——老師。
從小就很注重情感的我,打心里深深地記下了這個名詞。我清晰地記得當年我的那個幼兒園的語文老師——馬老師。馬老師是個年輕漂亮的女教師。每當我想起她,第一個跳入我腦海的就是那一張長長的笑臉。是的,馬老師最愛笑了。她笑著教我們拼音,笑著講故事給我們聽,笑著教育我們,笑著表揚、鼓勵我們。她的笑清麗脫俗,淺淺的,讓人心中不知不覺涌起一股暖流。當我跨出幼兒園,邁進小學的大門時,我有太多不舍。不過與其說舍不得幼兒園,還不如說舍不得馬老師。那時我并不笨,已經學會了拼音,但我知道,這里面有太多的汗水與功勞是馬老師的。她用一個個故事、一項項有趣的活動敲開了我心靈還一片混沌的世界,使我從“種子”變成了一棵“小芽”。從那時起,我就覺得這十分神奇。我始終都沒想透馬老師是如何做到的。不過,這樣也就更增加了我對她的喜愛,也更加相信——這是她的魔法了。
我記得很清楚,剛進小學時,我十分害羞,除非人家找我,否則我絕不多說一句話。但這種現象并沒有一直持續下去。三年級時,一個老師的一席話敲開了我的心扉。這個老師叫蔣維,是一名男老師。那一席話不是在辦公室講的,而是在教室里說的。那是三年級上學期的最后一天,我們在評“三好生”和“品學兼優生”。說真的,那時我并不在意這個評選,因為之前的兩年里,我的名字連黑板都沒上過,我實在不企望我能獲得這個榮譽。等到老師將候選名單寫好了,我才抬頭瞄了瞄。誰知就是這一瞄,我突然發現我的名字也在黑板上。我瞬間呆住了,如驚雷響過一樣。蔣老師在臺上講著這些同學的上榜理由。我耳朵聽著,心里感動著。我知道班上還有同學比我好得多,但蔣老師選擇了我……想到這里,我不禁在心里發誓: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學習!就這樣,我緊閉已久的心靈大門不再關閉,而是向同學、向老師大膽敞開。從此,我變文靜為活潑,不再孤獨,不再寂寞……
微風又起了,我回想著陳年往事,不禁想笑幾聲,嘲笑一下原來的我,卻發現一種更強烈的感情在我心中蕩漾。我認識這種感情,它叫做“感激”。
初識“感激”就是在三年級時,以后每長大一點,我對它的認識就更多一點。記得六年級時,我的作文與閱讀理解很成問題,尤其是作文。那時我們大多是寫記敘文,我總是寫不好,因為我總是選錯素材。與記敘文相比,我更喜歡寫議論文或說明文。有時,作文體裁不限,我就寫議論文,雖然都能拿到優加星,但是下面的批語仍告訴我:我的記敘文還有不小的問題。就在我逐漸心灰意冷時,老師把我叫到了辦公室,一遍遍地教授“秘訣”。日復一日,月復一月,終于,我的記敘文基本都能“通關”了。有時,凝望著老師那有點憔悴的面孔,心中就無限感激,感激她準確的評語,感激她的諄諄教導,感激她將我當親女兒看,感激她……
風漸漸大起來了,吹動了我的頭發,也吹動了我的思念與感激。我思念我那九年來的每一位老師,感激那九年來的每一份師恩。師恩如雨,滋潤著我的心田;師恩如陽光,暖暖地照著我,伴著我一路成長。千言萬語,最后只化成一句話:感念師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