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復式折線統計圖(通用2篇)
認識復式折線統計圖 篇1
教學內容:p74-75復式折線統計圖例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用復式折線統計圖描述數據的過程,了解復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能看懂復式折線統計圖所表示的信息,能根據要求完成復式折線統計圖.
2.使學生能根據復式折線統計圖中的信息,進行簡單的分析,比較和判斷,推理,進一步增強統計觀念,提高統計能力.
3.使學生進一步體會統計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增強參與統計活動的興趣,以及與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形成初步的統計意識,能運用復式折線統計圖解決問題,會分析統計圖中的信息.
教學過程:
回憶鋪墊
1.分別出示表示青島市和昆明市2003年各月降水量的單式條形統計圖.
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如果把這兩張統計圖合并成一張,那是怎樣的呢
2,出示表示青島市和昆明市2003年各月降水量的復式條形統計圖.
說說從圖中你又能知道什么 重點引導學生對兩個城市的降水量進行比較.說說復式條形統計圖的特點
3,我們還學過什么統計圖呢
揭題:我們已經學習過折線統計圖.今天這節課,我們要繼續學習折線統計圖.(板書:折線統計圖)
二,學習例題
1,分別出示表示青島市和昆明市2003年各月降水量的單式折線統計圖.
提問:根據第一幅統計圖,你能知道些什么信息 你能根據圖中折線的整體形態,說說青島市2003年各月降水量的變化情況嗎 根據第二幅統計圖,你又能知道些什么 指名口答.
2,如果要比較這兩個城市2003年哪個月的降水量最接近,哪個月的降水量相差最多,你打算怎么辦
引導:以前我們曾經學習過復式條形統計圖,那么這兩幅統計圖是不是也能合在一起而成為復式折線統計圖呢
小結:正如同學們所說,這兩幅統計圖確實可以合在一起而成為復式折線統計圖.(在板書的"折線統計圖"前添上"復式",完成課題板書)
3,(課件)把表示青島市和昆明市2003年各月降水量的折線統計圖合并成復式折線統計圖.
提問:你能看懂這幅統計圖嗎 表示青島市,昆明市各月降水量的分別是哪條折線 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明確圖例表示的意思
啟發:從這幅統計圖上,你能很快看出這兩個城市哪個月降水量最接近,哪個月降水量相差最多嗎
追問:你是怎么想的 表示七月份降水量的兩個點距離最小,說明了什么 表示四月份降水量的兩個點距離最大,又說明了什么
指出:從復式折線統計圖中,不僅能看出數量增,減變化的情況,而且便于對兩組相關數據進行比較.
進一步討論:從圖中你還能獲得哪些信息
引導學生分別從每個城市各月降水量的變化情況以及兩個城市全年降水情況的共同點和差異等方面進行觀察,交流.
三,鞏固練習
(一)完成"練一練"
1.學生分別看圖,并根據圖下的問題在小組里交流.
2.組織全班交流.
(1)圖中哪條折線表示男生平均身高的變化情況 哪條折線表示女生平均身高的變化情況
(2)這里男生或女生平均身高的變化情況是指某一個男生或某一個女生嗎
(3)從圖上看,從幾歲到幾歲之間男生平均身高比女生高 從幾歲開始,女生平均身高超過了男生
(4)你現在的身高是多少厘米 與同齡男生(或女生)的平均身高比,怎么樣
(5)從圖中你還獲得哪些信息
(二),完成練習十三的第1題
1,學生自主審題.提問:這道題讓我們做什么 你有信心按要求完成下面的統計圖嗎
2.討論:你打算先畫表示哪組數據的折線 表示"最高氣溫"的這條折線應畫成實線,還是虛線
3.學生各自在教材上畫出表示兩組數據的折線.
提醒學生,先要認真細心地確定表示每天最高氣溫數據的點的位置,用實線連接各點;再認真細致地確定表示每天最低氣溫數據的點的位置,用虛線連接各點,畫好折線后,不要忘記填寫制圖日期.
4,展示學生的作業,引導互相評價,肯定優點,指出不足;再讓學生根據交流的情況,進一步修改或完善所畫的統計圖.
5.引導學生看圖回答教材提出的問題,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復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
四,全課小結
這節課你學會了哪些知識和本領 有哪些收獲
你認為復式折線統計圖有什么特點 根據要求完成復式折線統計圖時要注意些什么
《折線統計圖》教學反思
本課教學先分別用單式折線統計圖呈現兩組相關的數據,激活學生對已經學過的單式折線統計圖的回憶,并引導學生比較兩組數據的差異.當學生感受到比較的困難時,自發的想到可否將兩個單式折線統計圖合并為一個折線統計圖,由此再呈現復式折線統計圖.這樣,一方面使學生利用已有知識認識復式折線統計圖,有利于學生自主讀懂復式折線統計圖所表示的信息,另一方面能使學生體會到學習復式折線統計圖也是解決實際問題的需要.
在練習中啟發學生根據自身的生活經驗,結合復式折線統計圖,談體會,說感受,從而使學生在分析與交流中進一步加深對復式折線統計圖的認識,逐步提高識圖和析圖的能力.
在教學中也有些不足之處:由于折線統計圖畫圖比較麻煩,不能把每個練習題都板演講評,學生的點是否找準確也不能及時發現.指導學生觀察圖的方法雖然講了,但效果不明顯.我想這些不足可以借助多媒體或實物投影去改進.可見,多媒體的適時利用是很有必要的.
認識復式折線統計圖 篇2
教材分析:
本課教學復式折線統計圖。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習過用單式折線統計圖表示統計數據,會根據單式折線統計圖進行簡單的分析和判斷;也曾學習過復式統計表和復式條形統計圖。通過本課的學習,可以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描述數據的一些方法,增強數據處理的能力,進一步了解統計在實際生活中的廣泛應用,發展統計觀念。本課教材的編排具有如下特點:
1從解決問題的需要出發,引出復式折線統計圖,凸顯復式折線統計圖的作用和特點。教材在引入復式折線統計圖時,先分別用單式折線統計圖呈現兩組相關的數據,激活學生對已經學過的單式折線統計圖的回憶,并引導學生比較這兩組數據的差異。當學生感受到比較的困難時,及時指出:“如果把兩幅統計圖合在一起就能看得很清楚”,并呈現復式折線統計圖。這樣可以使學生充分利用已有知識認識復式折線統計圖,有利于學生自主讀懂復式折線統計圖所表示的信息;也能使學生體會到復式折線統計圖不僅能表達更為豐富的信息,而且還有利于對兩組相關數據進行比較,從而初步感受到復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
2重視利用統計圖中的信息,進行相應的分析、比較和簡單的判斷,推理。統計活動的過程不僅包括收集、整理和描述數據,而且還包括分析數據以及根據分析的結果作出簡單的判斷和預測。而其中的最后一個環節對于增強學生的統計觀念、發展學生的統計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教材注意突出復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另一方面,教材還啟發學生根據自身的生活經驗,結合有關的復式折線統計圖,談體會、說感受、提建議。從而使學生在分析和交流中進一步加深對復式折線統計圖的認識,逐步提高識圖和用圖的能力。
3恰當控制教學要求,避免不必要的制圖操作。學生學習統計主要是為學會用統計的方法去分析和解決問題,發展初步的統計觀念。因此,不宜讓相對繁瑣的制圖操作干擾學習的重點。
設計理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我探究,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設計意圖:鑒于本課內容比較單調,本著以教材教,不死教教材的原則,我擬以奧運會獎牌問題引發學生思考,輔以圖片加深學生對北京奧運會的認識,從一開始就緊緊抓住學生的心。進而通過問題自然地引入統計,在學生舊知的基礎上讓學生對本課內容消除距離感。在新課內容的教學過程中通過課件的合理展示,讓學生對復式統計圖的形成過程有清晰的認識。借助中美兩國歷屆奧運會金牌統計圖使學生認識統計圖的各要素,借助問題使學生了解復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學生充分分析、思考、發言,體驗民族自豪感,激發愛國熱情。這是這堂課的一個升華點,能迅速引爆學生的熱情,使整堂課始終處于一種積極向上思維活躍的狀態,既達成了基本的知識目標,又達成了體驗統計過程,培養愛國主義的情感目標;借助中美兩國歷屆奧運會獎牌總數統計圖的練習使學生對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有進一步的認識。當學生對復式折線統計圖的結構、特點、作用有進一步認識后,通過中國歷屆奧運會金銀銅牌統計圖,進一步體驗復式折線統計圖不僅可以是兩條折線的組合,也可以是更多折線的組合。通過適當過度引入動手操作,進一步深化對復式折線統計圖的認識。通過談話讓學生明白復式折線統計圖不僅可以用在奧運會的統計中,還可以用到社會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如:體驗角色轉換(商場經理),學生身高統計圖,股票行情統計圖,心電圖等等。最后讓學生看看并練練書上的例題和練習,對全課有個整體的認識。整堂課以學生討論交流匯報為主,教師引導揭示為輔,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切實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流程設計:
1情境導入,激發深思
從奧運會獎牌切入,輔以激動人心的圖片介紹,激發學生對北京奧運會的關切,初得感受祖國的強大,話鋒一轉:在歷屆奧運會中,你用什么方法才能一目了然地看出我們國家取得成績的發展變化情況呢?順勢揭題:是靠調查統計完成的。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復習以前所學有關統計的知識。順利導入新課。
2學習新課,自我探究
媒體出示單式統計圖,觀察并產生認知矛盾,即不能很快地比較出兩個國家歷屆奧運會金牌數最接近或相差最多。讓學生自主探索解決方法,教師因勢利導,用媒體演示合并過程,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為復式折線統計圖的教學打下伏筆。
教學復式折線統計圖時,通過學生的觀察,討論交流,教師介紹統計圖各要素的名稱和作用。特別強調圖例的用線和線的顏色差別用意何在。
在解決三個問題時,要提綱挈領,其中,第一個問題,抓住復式和單式折線統計圖最基本的區別,讓學生明白圖中兩條不同的折線分別表示的是哪一組數據,認識圖例;第二個問題突出對兩組數據進行比較,使學生在比較中體會復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相機板書:特點:直觀性,表達更為豐富的信息;作用:有利于兩組相關數據的比較);第三個問題,引導學生繼續觀察統計圖,從中尋找其他的信息,進一步感受復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學生充分分析、思考、發言,感受民族的進步,體驗民族自豪感,激發愛國熱情。
3鞏固提高,激發熱情。
本組練習題從關注中美兩國歷屆奧運會獎牌統總數計圖(看到中美兩國體育實力的差距)到中國歷屆奧運會金銀銅牌統計圖(感受中國體育成績進步的歷程及復式折線統計圖的組成不僅限于兩條折線,還可以是多條折線),讓學生在實實在在的統計數據中感受統計的魅力,激發學生學好統計的信心。整個過程學生自由發言,做到暢所欲言。
做完上述分析理解感受為主的題目后,轉入畫圖練習(練習十三第1題),媒體同步演示,學生協作完成,并交流討論匯報題目所涉及問題,教師適當展示部分學生的作業,稍作點評。
完成該練習后,讓學生選擇喜歡看統計表還是統計圖,并談談選擇的理由,教師順勢進行小結,完成本課知識目標。
讓學生看看書上的例題和練習,對全課有個整體的認識
4總結全課,情感升華
最后以奧運總結,呼喚學生對祖國的熱愛,完成本課情感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