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版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通用2篇)
北師版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抓住關鍵詞語,聯系生活實際,想象吹肥皂泡的情景,體會其中的樂趣和作者的情感。
3、體會作者描寫肥皂泡時用詞的恰當、準確。
4、背誦最后兩個自然段。
教學重難點:
想象吹肥皂泡的情景,體會吹肥皂泡帶來的樂趣和作者的情感。
教學過程:
復習回顧、整體感知課文主要內容。
一、導入
吹肥皂泡時是那么的開心,這節課讓我們同冰心奶奶一起去再次感受吹肥皂泡的快樂。
師板書課題。
二、復習本課生字新詞及認讀字。
溶化、潮濕、輕清透明、散裂、
粘稠薄顫巍揉渡巔
方法:指名讀字詞(后進生),師生共同訂正讀音,再獨自讀一遍鞏固字音。
過渡:這節課,我們重點學習課文的3-5自然段,也就是作者吹肥皂泡時的情景和感受這部分。
三、學友互助、檢查預習。
同桌交流。
課件出示交流提示
1、課文圍繞肥皂泡講了做泡泡——吹泡泡——看泡泡——肥皂泡帶來的夢幻般的感覺和想象。讓你最感興趣的是哪部分?
2、說說你的理由。
3、一邊讀一邊想象著畫面。
4、學生自讀感受文本。
集體交流。
師生交流。
四、品讀課文,感知文本。
感受吹的過程:做泡泡、吹泡泡。
課件出示第三段:我們把用剩的碎肥皂,放在一只小木碗里,加上點水,和弄和弄,使它溶化。然后用一支竹筆的套管,蘸上那黏稠的肥皂水,慢慢地吹起,吹起一個輕圓的網球大小的泡兒,再輕輕地一提,那輕圓的球兒,便從管上落了下來,輕悠悠地在空中飄游。若用扇子在下面輕輕地扇送,有時它能飛得很高很高。
點撥要點
1、引導學生注意表明先后順序的詞語。
2、引導學生體會到吹肥皂泡的動作特別輕。吹肥皂泡的動作有什么特點?你是從哪體會到的?
動作輕:慢慢地吹起、輕輕地一提、輕輕地扇送;樣子輕:輕圓的、軟悠悠地飄游。
3、引導學生嘗試著用上“先……然后……接著……”一組詞語將吹肥皂泡的過程敘述出來。
課文的內容內化成學生自身的語言,強化了語言表達的有序性。
4、指導感情朗讀。
由動作的“輕”過渡到樣子“輕悠”:正因為慢慢地吹,才會有這樣輕圓的網球大小的泡,只有輕輕地一提,肥皂泡才能輕悠悠地在空中飄游。看來吹肥皂泡也要我們認真地去做,仔細地去琢磨,小心地去吹,吹起的泡泡更要精心呵護,才能飄得更高更遠。
感受吹起來的泡泡。
課件出示第四自然段:這肥皂泡吹起來很美麗,五色的浮光,在那輕清透明的球面上亂轉。若是扇得好,一個大球,會分裂成兩三個玲瓏嬌軟的小球,四散分飛。有時吹得太大了,扇得太急了,這脆弱的球,會扯成長圓的形式,顫巍巍的光影凌亂。
從形態多姿、顏色多彩、變化多樣幾方面來理解。抓住重點詞句理解。
點撥重點
(1)五色——即五彩。原指青、黃、赤、白、黑五種顏色,后來泛指多種顏色。浮光——液體表面的光澤、顏色。課文指肥皂泡表面的光澤和顏色。
指導朗讀。
(2)“輕清透明”四個字不僅寫出了肥皂泡“輕”的特點,而且寫出了肥皂泡純凈、清亮、透明的特點。
指導朗讀:輕清透明的球面上浮光百轉、色彩斑斕,多美麗,多神奇呀!
(3)“玲瓏嬌軟”:指那些小肥皂泡小巧精致而柔軟、嬌嫩、美麗。玲瓏,精巧細致。嬌軟,美麗、嬌嫩。
體會喜愛、嬌愛之情。把感受讀出來。
(4)“有時吹得……光影凌亂”,還“顫巍巍的”。
為什么說“顫巍巍”的?和脆弱結合起來體會。
“光影凌亂”——指由于肥皂泡處于動態中,表面的光澤和顏色變化迅速且多樣,顯得不整齊、沒有規律。凌亂,不整齊,沒有秩序。
2、課件出示:這時,大家都懸著心,仰著頭,屏著呼吸,——不久,這光麗的薄球救無聲地散裂了。肥皂水落了下來,灑到眼睛里,使大家都忽然低了頭,揉出了眼淚。
(1)想象引導:體會緊張的心情。
課件出示填空
這脆弱的泡泡牽動著孩子們的心,她們滿懷期待,希望它們多停留一會兒,祝福這美麗的泡泡飛得又高又遠。
吹肥皂泡的孩子們心里在對肥皂泡說:“( )。”
(2)指導朗讀。
體會作者夢幻般的感覺。
課件出示第五段。
1、“那一個個輕清脆麗的球兒,是我們自己小心地輕輕吹起的……”
(1)連用了四個“那么”,你體會到了什么?——特別喜歡肥皂泡。
(2)把你想到的感覺讀出來。
(3)那么圓滿,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麗。目送著她,心里充滿了快樂、驕傲和希望。
2、課件出示:我想借著扇子的輕風,把她們一個個送上天去,送過海去。到天上,輕輕地挨著明月,渡過天河,跟著夕陽西去。或者輕悠悠地飄過大海,飛越山顛…、
(1)希望什么呢?把你感受到的讀出來。
(2)送上天去做什么?送過海去做什么?
使明月更皎潔,夕陽更燦爛;
(3)飛到明月、夕陽身邊的僅僅是肥皂泡嗎?
這時,那些肥皂泡仿佛就是孩子們的化身,帶著她們的希望和夢想飛起來了,飛上藍天,親近明月,渡過天河,追逐太陽,與日月同輝;漂過大海,飛越山巔,讓孩子更甜蜜幸福,此時我們走進了夢幻的世界,產生了無盡的遐想。
(4)帶著想象自由讀一讀。
(5)教師配樂范讀。
課件出示音樂。
學生閉上眼睛,靜靜地去聽、去想,走進夢幻般的泡泡世界。眼前似乎出現了什么樣的景象?
五、拓展延伸,讀寫結合。
1、插上想象的翅膀,課件出示想象填空
那一個個輕清脆麗的球,
是我們自己小心地吹起的。
是那么圓滿,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麗。
這美麗的肥皂泡,輕輕地飛起,
我希望肥皂泡永遠不破裂,
飛到( );
飛到( );
飛到( )。
小結:我們從夢幻的世界又回到了現實的世界,那些肥皂泡只能成為美好的夢想,成為童年美好的回憶,正如冰心奶奶所說——
出示課件:
童年是真中的夢,是夢中的真,是回憶時含淚的微笑。——冰心。
北師版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能聯系生活實際理解“我不能不講信用”這句話的意思。
2、指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感受、體驗宋慶齡是怎樣做到守信用的,并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感悟守信用的重要,懂得從小就應當養成這種好習慣。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宋慶齡是怎樣做到守信用的。
教學難點:
感悟守信用的重要,懂得從小就應當養成這種好習慣。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文
課前談話
師:同學們,在生活中你們遇到過等別人的情況嗎?
(學生說自己等人的事)
師:當你等人等了他好長時間,他還沒有來,你會怎么想,怎么做呢?2、這節課,我們就跟隨宋慶齡一塊兒去等等小珍,感受一下這個過程,看看小宋慶齡是怎么說,怎么做的。(板書課題)
二、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通過第一課時的學習,我們已經了解了課文內容。誰來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屏幕出示:課文講了宋慶齡答應( ),為了等小珍,她沒有( ),等了( ),可最后( )。
(指名填寫——集體填一填)
三、聯系生活實際,感受、體驗宋慶齡是怎樣做到守信用的
1、學習1自然段,感受宋慶齡等小珍答應得很堅定
師:課文中哪一自然段寫的是宋慶齡答應教小珍折花籃的?(學生說1自然段)
大家都讀讀1自然段,當時宋慶齡是怎么答應小珍的?
學生回答:宋慶齡點點頭說:“好,我一定等你。”
句子對比:宋慶齡點頭說:“好,我等你。”
宋慶齡點點頭說:“好,我一定等你。”
師:讀一讀兩個句子,你有不同的感受嗎?
(學生談感受,可能會抓住“點點頭”、“一定”兩個詞語談宋慶齡答應得很堅決。)
師:你們體會得真好,能把你們體會到的讀出來嗎?
(練讀——指讀——師生合作讀)
過渡語:宋慶齡答應教小珍折花籃之后發生了什么事,她是怎樣做的呢?
2、默讀課文2—4自然段,想一想宋慶齡怎么說的,怎么做的?用曲線畫出相關的語句。(學生讀,畫)
3、引導匯報
師:宋慶齡答應教小珍折花籃之后發生了什么事?(學生用自己的話說)
師:宋慶齡是怎么說,怎么做的呢?
(1)宋慶齡拍著手說:“太好了!”
引導:從這兒你讀懂了什么?
生答:去李伯伯家做客,宋慶齡特別想去,她非常高興。
師:你們能用朗讀來表達宋慶齡此時的心情嗎?試一試。(練讀——指讀)
師:和家人一起出去做客,多么快樂的一件事呀。接下來,宋慶齡又是怎么說的呢?
(2)忽然,她想起小珍要來的事,說:“哎呀,差點兒忘記啦!我和小珍昨天就約好了,等一會兒她要來學折花籃的。我不能去李伯伯家!”
問:宋慶齡那么想去李伯伯家,可她為什么沒有去?
生可能會說:因為她答應小珍要等她,就應該等她。
師:答應了別人的事,就要辦到。你們說得多好啊,宋慶齡是怎樣說的?
(“我不能去李伯伯家!”字體變紅)指名讀——練讀
師:宋慶齡不能去李伯伯家了,可是爸爸想讓女兒去,他是怎么對慶齡說的?你們都讀讀。(指名生讀)
師:聽了爸爸的話,宋慶齡又是怎么做、怎么說的?
(3)出示:宋慶齡想了想,說:“爸爸,你們去吧!我不能不講信用。我一定要等她!”
A、(學生讀)宋慶齡想了想,她在想什么?(是去李伯伯家,還是等小珍。)
如果換做你,你是去做客,還是等小珍,誰來發表你的看法?
學生:我會等小珍。答應了別人就應該做到。不然,小珍來了一定會等著急了,很失望。下次就不相信我了。以后有機會我再去李伯伯家。
師:大家的發言非常精彩。宋慶齡也和你們想得一樣。她當時是怎么說的呢?
(指名讀,“我不能不講信用。”字體變紅。)
B、師:這句話,想一想這句話什么意思?
(學生用自己的話說句子的意思。)
句子對比:“我要講信用。”
“我一定要講信用。”
“我不能不講信用。”
對比著讀一讀,體會一下,這三句話給你的感受相同嗎?哪句話更能表達宋慶齡此時的心情?
再讀原句,讀出自己的感受。(指名讀)
連起來分角色讀2自然段,或者師生配合讀,去掉提示語讀。
師:一家人出門做客,有好吃的,有好玩的,多開心呀。可是為了等小珍,宋慶齡放棄了和家人出門做客的機會。此時,你覺得宋慶齡是個怎樣的孩子?
過渡語:宋慶齡是這樣說的,又是怎樣做的呢?讀第三自然段。
(4)宋慶齡一個人留在家里,一直等到十點多,始終不見小珍來。她雖然感到有些失望,但是仍舊耐心的等下去。
A、師:讀了這段話,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你是從哪些詞體會到的?引導學生抓住:一直、始終、雖然、但是、仍舊等詞語,體會宋慶齡是個講信用的人。
B、師:宋慶齡從早上一直等到了十點多,小珍還沒來,此時此刻,如果是你在等小珍,你有什么感受?會想什么?(學生說。)
師:再想想,此時此刻,爸爸、媽媽他們在李伯伯家有說有笑,多開心呀。可宋慶齡卻孤孤單單的一個人等了小珍半天,現在,你對她又有了哪些新的認識?C、應當怎樣來讀?指讀——齊讀。4、宋慶齡從早上一直等到十點,又從十點等到了中午十二點多,小珍還是沒有來。爸爸、媽媽回來了。爸爸、媽媽是怎么說的?
(出示對話,學生讀)
①指名分角色朗讀。
②爸爸惋惜什么?媽媽為什么親吻宋慶齡的小臉蛋?
③既然沒有等到小珍,又沒有去成李伯伯家,你覺得宋慶齡等了這么半天,值不值呀?(學生發表看法,可能會結合5自然段的內容來談。)
④小珍為什么沒有按時來呢?你覺得她是“講信用”的人嗎?(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
⑤宋慶齡全家人,為什么會心地笑了?
四、補充課外資料
學了這課,你們知道了宋慶齡小時候的故事。你們還想聽宋慶齡的故事嗎?那時她已經五十多歲了,她已經是宋奶奶了。師講故事。
宋慶齡很喜歡孩子。一天,她說好去幼兒園看望孩子們。不料,這天天氣突變,狂風四起,風沙彌漫,人們走在大街上連眼睛都睜不開。工作人員勸她取消活動,她不同意。幼兒園的老師們都以為宋慶齡不會來了,可是宋慶齡卻冒著漫天風沙準時出現在孩子們面前。師:同學們,當幼兒園的老師問宋奶奶:為什么這么大風沙還要來?你們猜宋奶奶是怎么回答的嗎?生答:我不能不講信用,我一定要來。師:對,宋奶奶就是這么回答的。聽了這個故事,你對宋慶齡又有更深的了解嗎?師:宋慶齡一生都是一個講信用的人。所以她得到了全國、全世界人民的愛戴和敬仰。是個非常了不起的人。
五、作業
1、摘抄有提示語的對話。(或者給對話加標點)
2、選作
①收集有關宋慶齡的故事。
②選擇合作伙伴,自編自演課本劇《我一定要等她》
板書設計:
我一定要等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