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的媽媽有利于孩子的成長
隨著現在男女的平等,女性在社會上占據的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媽媽同樣也是占據了重要的地位,這是不容懷疑的,那哪種類型的媽媽對于孩子的成長是有一定的幫助的呢。
母親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作用是任何人都無法取代的。
撫養孩子是母親的天職工作,母親對于社會的最重要的一種貢獻,就是在孩子的幼年階段,向他們傳遞自己對于人類思維成果和行為方式的理解。確實,母親的言行,對孩子形成自己的思維和行為方式,起著相當重要和直 接的作用。但如何正確地引領孩子健康成長,卻是現實生活中很多母親所欠缺的一種技能。我們常常抱怨現在的孩子太沒主見,依賴性太強,但很多媽媽卻沒認識到,這種沒主見和依賴,恰恰是由父母的大包大攬造成的,而媽媽在其中的影響力更要大于爸爸。因為受“家長特權”心理的影響,很多媽媽常常會把自己的意志無形地強加給孩子,而孩子只能在這種種強加中拼湊著自己的思維方式。所以,更多的媽媽變得越來越強勢,孩子則在這種種的約束中變得越來越趨向“弱勢”。幼兒教育
我是他媽,不聽我的聽誰的
林女士 33歲企業財務
也許是專業關系,生活中的我做事風格也很嚴謹。尤其是在對我兒子的管教上,我承認我有點主觀,有時候幾乎是專制。其實,可能是因為我父母從小對我管教嚴格的關系,我始終認為,家長就應該有家長的威嚴。現在的小孩,吸收新事物的渠道和速度遠遠超過大人,你不嚴格管教,孩子很容易走岔路。一直以來,丈夫工作很忙,由我來管理兒子生活中的一切。這在我和我家人眼里已成定式,我也習慣了兒子的一切由我來安排。七八歲的孩子,對許多事物的認識還處于啟蒙階段,更不具備自己的判斷能力,此時正需要家長的幫助和引導,我管教他約束他是理所當然的。
兒子今年夏天開始上學了,在我眼里原本乖巧的兒子,上學后,開始有自己的主見,偶爾還會違背我,或者與我爭辯。記憶最深的是十一長假,他被同學邀請去家里玩,我答應了,長假休息七天,玩一兩天,也不會影響學習。何況,我也希望他是個善于與人溝通和交流的人。但后來,他提出要回請同學來家里,我沒答應。并不是小氣,實在是怕麻煩。我和丈夫雙方父母年紀都大了,平時根本沒精力來幫助我們,一家的日常起居,包括孩子的接送,都由我和先生自己承擔,很辛苦。難得有個長假,能休息調整,來了這么一幫半大不小的小家伙,跟著他們后面轉都來不及,太累人了。早期教育
孩子很委屈,找爸爸幫忙,最終還是給我拒絕了。先生怨我對孩子太嚴厲,我的理由是不立規矩,怎成方圓。尤其對小孩,只能是說一不二,經常出爾反爾,那還怎么立威信,他以后還能聽你的嗎?我就是要兒子明白,我是他媽,他聽我是應該的。這次期中考試,兒子沒能得雙一百,他的解釋是粗心。這種理由被我毫不客氣地制止了,不好就是不好,找理由只是為了給自己退路,讓這個不好變成合理化,小小年紀就學會這一套,長大了,還能認識到自己的錯嗎?
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偶爾來看孫子,會不滿我的教育方式。面對他們的不滿,我會耐心地解釋(當然是背著我兒子)。他們雖然年紀大了,但還蠻能理解我,最多把我說一通,也就不再干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