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比大人更加注重承諾的兌現(xiàn)(親子教育)
我們的言出必行不僅潛移默化地教會了周周信守承諾,也贏得了周周對我們的信任,為自己樹立了很好的“威信”。周周對我有著高度的順從,凡事只要我交代清楚,她必定做到。比如有一次我動手術(shù),在醫(yī)院住院5天。那5天里我不能陪她,我事先和周周交代清楚,媽媽生病了,要去醫(yī)院做手術(shù),需要離開周周5天,5天之后媽媽病好了就可以回來陪周周了。那天去醫(yī)院的時候,外婆還在路上,周周被我們托付給鄰居帶。離開時,周周輕松地和我們說再見,我住院的5天里她很想我,便自己打電話給我,但是她沒有鬧情緒。我想,她之所以表現(xiàn)如此良好,是因為我信守承諾,從來不食言,從來不哄騙她,她非常信任我。
有的家長認(rèn)為孩子小,騙一騙沒什么,過后就會忘記。可事情并不是這樣的。
以前,我們幼兒園的一個孩子,剛上幼兒園時特別不適應(yīng),每天都哭著不肯去。這家是爺爺奶奶接送孩子,每天送孩子上幼兒園真是個苦差,因為孩子就是不肯出門。爺爺奶奶好話說盡后再沒有辦法了,于是騙孩子說是到院里玩,不上幼兒園。騙了幾次后,孩子不肯再上當(dāng)受騙了,哪兒也不去,這下老人沒轍了。家長找到我,問我該怎么辦。我說:“在孩子看來,爺爺奶奶答應(yīng)帶他到院里玩的,怎么一出門又是上幼兒園來了?你說孩子還會相信大人的話嗎?他當(dāng)然不肯出門了。你們只要和孩子實話實說就行了。這種欺騙不僅不會被孩子忘記,還會在孩子的心中留下陰影,覺得大人不可信,讓他更加難以適應(yīng)幼兒園生活。”
欺騙孩子還會誤導(dǎo)孩子:騙人是被允許的。欺騙孩子的惡果就是失去孩子的信任,由此孩子也會不信守承諾。《曾子殺豬》是一個大家耳熟能詳?shù)墓适拢鷦拥卣f明了父母信守承諾是何等重要。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他的兒子哭著鬧著要跟著去。夫人對其子說:“你先回家待著,待會兒我回來殺豬給你吃。”她剛從集市上回來,曾子就要捉豬去殺。她就勸止說:“只不過是跟孩子開玩笑罷了。”曾子說:“可不能跟他開玩笑啊!小孩子沒有思考和判斷能力,要向父母親學(xué)習(xí),聽從父母親給予的正確的教導(dǎo)。現(xiàn)在你欺騙他,這是教孩子騙人啊!母親欺騙兒子,兒子就不再相信自己的母親了,這不是實現(xiàn)教育的方法。”于是曾子就殺豬煮肉給孩子吃。
有家長認(rèn)為,對孩子要“恩威并施”,方能樹立威信,我不這么認(rèn)為。讓孩子順從不是靠家長的威嚴(yán)來壓服,應(yīng)該是孩子內(nèi)心深處認(rèn)可我們的決定,愿意服從。所以,威信一定不是靠威嚴(yán)來樹立的,而是靠“信任”來樹立的。偶爾,周周也會提一點不合理的要求,比如吃飯之前想吃點零食之類的。我說:“這個肯定不行,其中的原因你是知道的,不用媽媽多講了吧?”周周見我說“肯定不行”,就會知趣地妥協(xié),因為她知道她再說也沒有用處,媽媽是說一不二的。
成人對孩子說過的每一句話,孩子都會信以為真,所以,在孩子面前我們要慎重許諾,一旦許諾,就應(yīng)該兌現(xiàn)承諾。我們做到言出必行、信守承諾,孩子才能做到說話算數(shù),不耍賴皮。如果孩子喜歡耍賴皮,一定是家長或者其他成人曾經(jīng)食言,沒有很好地踐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