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bd id="44f3z"></kbd>

<style id="44f3z"><thead id="44f3z"></thead></style>
    <option id="44f3z"></option>
      <em id="44f3z"><dfn id="44f3z"></dfn></em>
    1. <menuitem id="44f3z"><thead id="44f3z"><i id="44f3z"></i></thead></menuitem>
      <u id="44f3z"><input id="44f3z"></input></u>
      日日碰狠狠躁久久躁综合小说 ,艳妇臀荡乳欲伦交换h在线观看,亚洲熟妇无码另类久久久,国产精品极品美女自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 a v无 码免 费 成 人 a v,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喷水,白嫩少妇激情无码,五月丁香六月综合缴情在线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模板 > 《旋轉與角》教學設計(精選12篇)

      《旋轉與角》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23-10-03

      《旋轉與角》教學設計(精選12篇)

      《旋轉與角》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借助具體情景和實物,認識平角和周角,掌握平角、周角的特征。

        2、能找出生活中的平角和周角。

        3、會在點子圖上畫出平角和周角。

        4、培養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

        教學重點難點:掌握平角、周角的特征。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鐘表、活動角、圓形卡片

        學具準備:每生準備一個自制活動角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入新課,重溫角的有關知識

        (一)看一看,說一說

        教師:同學們,你們喜歡蕩秋千嗎,它給我們的童年生活帶來了樂趣。讓我們觀察蕩秋千的過程,你發現了哪些數學問題?(師出示電腦課件,蕩秋千的過程)

        (1)學生復習、發現了銳角、直角、鈍角。

        (2)學生動手操作,通過分類來鞏固銳角、直角、鈍角的認識。(3)多媒體出示角的形成過程:從一個頂點引出的兩條射線所組成的圖形叫做角。

        (二)轉一轉,說一說

        教師:你能用活動角旋轉,得到一個銳角、直角、鈍角嗎?(學生活動)

        教師:在旋轉的過程中,你有什么新的發現?(學生提出問題,教師引入新課,并板書課題)

        二、動手操作,獲取新知

        1、認識平角

        (1)學生演示教具發現新知,請同學們拿出做好的活動角,固定其中的一條邊,轉動另一條邊,觀察旋轉過程中所形成的各角,有什么發現,與同學交流。

        (2)讓學生在投影上展示角的變化情況,

        (3)通過旋轉,角的兩邊成一條直線時,讓學生討論是不是角?(分成正反兩方進行辯論。)

        教師歸納總結:通過旋轉,當角的兩邊成一條直線時,又得到一種角,這種角的名字叫平角。

        (2)請學生說一說平角的特征。

        (3)學生用學具旋轉形成平角。

        (4)指導學生在點子圖上畫平角,注意畫角的方法過程,強調不要將平角畫成一條直線,再在直線上點上一點。

        (5)說出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見到過平角。學生交流(如,兩臂側平舉、向后轉、倒立等)

        2、認識周角

        (1)學生在認識平角的基礎上接著演示教具。

        (2) 學生討論,又有什么新的發現,(新知的滋生點)將角的一邊固定,旋轉另一邊得到周角。讓學生討論是不是角?

        (2)周角與0度的角有什么區別。(看它們的形成過程)

        (3)教師總結:一條射線繞它的端點旋轉一周,形成的角是周角。

        學生用學具旋轉形成周角。相互說一說周角的特征。

        教師指導學生畫周角。

        (2)認識生活中的周角。(師出示鐘表)

        3、發現平角、周角之間的關系

        (一)折一折、說一說

        1、拿出圓形紙片,對折兩次,你發現了什么?再展開一下,又發現:平角和直角的關系,接著再展開成原來的樣子,又發現了什么?

        2、在折的過程中誰發現了它們之間的關系,同桌交流。

        3、學生自主填卡,1平角=( )直角 、 1周角=( )平角、1周角=( )直角

        三、課堂活動

        1、跟我做。運用你的身體來表示所出示的角(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周角,用手或腳來表示)

        2、看誰幫我排好隊,(將銳角、直角、平角、鈍角、周角,按一定順序排好,從大到小或從小到大排列。)

        3、課本25頁練一練1、2兩題

        四、閱讀:你知道嗎?

        (在生活中,除了鐘表外,還有很多不同用途的計量表,它們的指針的旋轉也會構成不同的角度。在組織學生觀察時,可以引導學生認識旋轉的中心,并說說指針在不同位置與在零點時所形成的不同角的名稱。

        五、全課總結:今天,你有哪些收獲?

      《旋轉與角》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借助具體情景和實物,認識平角和周角,掌握平角、周角的特征。

        2、能找出生活中的平角和周角。

        3、會在點子圖上畫出平角和周角。

        4、培養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

        教學重點難點:掌握平角、周角的特征。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鐘表、活動角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入新課,重溫角的有關知識

        (一)轉一轉,說一說

        (1)引入活動角,讓學生發指令,找一學生示范得到一個銳角、直角、鈍角嗎?

        (2)教師在課件上旋轉活動角并抽象出來,讓學生說出角的名稱。

        (3)讓學生說說角的組成部分,板書頂點和邊。

        教師:在旋轉的過程中,你有什么新的發現?(學生提出問題,教師引入新課,并板書課題)

        二、動手操作,獲取新知

        1、認識平角

        (1)學生演示教具發現新知,教師引出這是平角。課件演示并抽象出平角。

        (2)請學生說一說平角的特征。

        (3)讓學生討論平角是不是直線?(分成正反兩方進行辯論,教師歸納總結。)

        (4)指導學生在點子圖上畫平角,注意畫角的方法過程,強調不要將平角畫成一條直線。

        (5)說出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見到過平角。學生交流(如,兩臂側平舉、向后轉、倒立等)

        2、認識周角

        (1)學生在認識平角的基礎上接著演示教具,學生討論,又有什么新的發現,(新知的滋生點)將角的一邊固定,旋轉另一邊得到周角。讓學生討論是不是角?

        (2)教師在課件抽象出周角并總結

        (3)討論周角與射線有什么區別。

        (4)教師指導學生畫周角,相互說一說周角的特征。

        (5)認識生活中的周角。(師出示鐘表)

        三、課堂活動

        1、出示笑笑星期天的時間安排表,教師撥鐘表,學生說角的名稱。

        2、跟我做。運用你的身體來表示我們學過的角(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周角)

        3、找一個喜歡的角作自我介紹,讓其他同學猜。

        4、完成p25第2題目,練習在點子圖上畫角。

        5、給學過的角排好隊。(將銳角、直角、平角、鈍角、周角,按一定順序排好,從大到小或從小到大排列。)

        四、閱讀:你知道嗎?

        (在生活中,除了鐘表外,還有很多不同用途的計量表,它們的指針的旋轉也會構成不同的角度。在組織學生觀察時,可以引導學生認識旋轉的中心,并說說指針在不同位置與在零點時所形成的不同角的名稱。

        五、反饋練習

        1、判斷

        ①一個角有兩條邊,一個頂點。 ( )

        ②平角就是一條直線。( )

        ③比直角大的角一定是鈍角。( )

        ④把一個角的兩邊分別延伸到原來的3倍,這個角的度數也同樣擴大3倍。( )

        ⑤周角就是一條射線,它只有一條邊。( )

        ⑥12點15分,時針和分針成直角。( )

        2、數一數:

        下圖中一共有( )個角,( )個直角,

        ( )個銳角,( )個鈍角,( )個平角.

        五、全課總結:今天,你有哪些收獲?

      《旋轉與角》教學設計 篇3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p24~p25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活動,認識平角、周角。

        2、能用辨認平角與周角。

        教學重點:掌握平角和周角的特征。

        教學難點:辨認平角與周角,角之間的大小關系。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復習導入。

        師:拿出兩枝筆。轉一轉,說一說

        (1)一人用活動角轉出各種角,讓同桌說一說是什么角

        (2)一人說一人轉

        (3)復習銳角、直角、鈍角和角的組成部分。

        (4)我們可以把角看成是一條射線圍繞它的端點旋轉而成的,這個端點就是角的頂點,這條射線就是角的邊。

        二、活動探究,獲取新知。

        (一)認識平角和周角:

        (1)師演示平角和周角,讓學生說一說是什么角。

        (2)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什么是平角,什么是周角。

        師:你能來旋轉成一個平角或周角嗎?然后和同桌說一說你是怎么旋轉的?

        1、學生動手操作

        2、指生講述成角過程,師演示成角

        (二)平角和周角的特征

        觀察平角有什么特征:

        (1)兩條邊在同一條直線上

        (2)由一個頂點,兩條邊組成的

        觀察周角有什么特征:

        (1)兩條邊重合

        (2)由一個頂點,兩條邊組成的

        三、鞏固應用。

        (一)、試一試

        1、上述圖案是圍繞哪一點轉動的,并找找圖中有哪些角。

        2、說一說生活中的周角和平角。(小組交流再全班交流)

        (二)、練一練

        1、 說一說每個鐘面上時針和分針組成的角是什么角。

        2、 在點子圖上分別畫出銳角、直角、鈍角和平角

        讓學生獨立完,再小組交流

        (三)、你知道嗎(注意旋轉中心)

        1、在生活中,除鐘表外,還有不同用途的計量表,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圍繞一個點旋轉。

        2、指針轉到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角,讓學生說說指針在什么位置時,與指針在零點時構成了什么角。

        可先畫一畫,再說一說。

      《旋轉與角》教學設計 篇4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教材四年級上冊第24頁試一試上面。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操作活動,認識平角、周角。

        2、通過教學,知道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周角的形成過程,理解各種角之間的關系。

        3、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及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重難點:掌握平角、周角的特征。

        學具:做活動角的小棒,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一、動手操作,重溫角的有關知識

        1、認識角的形成過程。(課件顯示一個角)

        師:這是什么?角怎樣是怎樣組成的呢?

        生: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

        師: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它是怎樣形成的呢?……請同學們看屏幕。

        演示課件:(出示頂點,由頂點引出兩條射線)

        師小結:由一個頂點引出兩條射線所組成的圖形叫做角。

        2、復習銳角、直角、鈍角

        師:同學們,你們已經認識了哪些角?

        生:銳角、直角、鈍角

        師:現在請同學們利用活動角擺一個直角,擺好的把它舉起來,讓我們大家看看。(板書:直角)

        師:怎樣的角叫直角?

        生:兩條邊互相垂直時所組成的角就是直角。

        師:那銳角怎么擺呢?擺好的把它舉起來,讓我們大家看看。(板書:銳角)怎樣的角才是銳角?

        生:小于直角的角叫銳角。

        師:請同學們繼續擺出一個鈍角,擺好的把它舉起來,讓我們大家看看。(板書:鈍角)

        師:怎樣的角叫鈍角?

        生:大于直角的角叫鈍角。

        師:同學對銳角、直角和鈍角的知識掌握得很好的,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銳角、直角、鈍角的形成過程。請看屏幕,課件演示。

        二、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1、揭示課題,探究新知

        師:剛才我們通過動手操作發現利用活動角通過旋轉,可以得不同類型的角,這節課我們進一步探究“旋轉與角”的問題。(板書課題:旋轉與角)

        (1)認識平角

        師:如果固定活動角的一條邊,轉動另一條邊,當旋轉到鈍角后,我們還能旋轉嗎?

        生1:能!

        師:好!請大家觀察老師的“活動角”,看它繼續旋轉會得到什么角?

        生2:平角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角的什么特點?

        生3:角的兩條邊在同一條線上(角的兩條邊旋轉形成一條直線)。

        師:角有頂點嗎?

        生4:有

        師:在哪兒?

        生5:讓學生到講臺上指著老師的活動角來說

        師:像這樣,角的兩條邊旋轉成一條直線時所形成的角,我們稱它為平角。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平角的形成與畫法。(板書:平角)

        師:請同學們也旋轉自己的活動角,使它成為一個平角,并與同伴說一說它的邊和頂點。(請一位學生演示旋轉的過程,并指出它的邊和頂點。)

        (2)認識周角

        師:看來我們班的同學操作能力挺強的!現在我們接著轉。這個角比平角要怎么樣?(大)那現在(兩條邊重合)呢?它還是角嗎?它是什么角?

        生:周角。

        師:它是怎樣形成的?

        引導學生回答:角的一條邊繞著頂點旋轉一周,角的兩邊重合在一起了。

        師小結:像這樣“角的一條邊繞著頂點旋轉一周,兩邊重合在一起了所形成的角”我們叫它作周角。下面我們再來認真觀察周角的形成與畫法。(課件顯示)

        師:請同們也旋轉自己的活動角,使它成為一個周角,并與同伴說一說它的邊和頂點。(請一位學生說說)

        2、要求學生在練習本上畫一平角、畫一周角

        3、 理解各種角之間的大小關系。

        師:如果讓你來給這幾個角排隊,你想讓它們怎么站?(小到大或從大到小)看看誰能把隊伍排得又快又好!

        三、板書設計:

        旋轉與角

        周角>平角>鈍角>直角>銳角

        或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周角

        假如有學生疑問:大于平角小于周角的角叫做什么角?

        教師可以這樣回答:大于平角小于周角的角叫做優角,優角大于180°而小于360°.

      《旋轉與角》教學設計 篇5

        備課指導思想:

        首先,我要把教材作一個簡要的分析。學生已經認識了銳角、直角與鈍角,也感知了圖形的旋轉。因此,我讓學生準備一個簡單的學具——活動角,使學生在操作中體會旋轉的過程中角的變化,并讓他們擺出經過旋轉后的各種角,說說已認識的角的名稱,然后引出平角和直角。

        整個教學設計我是按照以下三點要求來寫的:

        一、充分發揮學生學習數學的主體性

        這節課從復習銳角、直角、鈍角到認識平角、周角都是由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完成,在操作活動中自己掌握所學知識。學生以主人的身份參與了知識的發生、發展的全過程,是一個發現者,在整個教學活動中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也達到了讓學生動手動腦相結合的目的。

        二、讓學生把數學與生活融合在一起

        小學生學習的數學應該是生活中的數學,是學生“自己的數學”。數學來自于生活,又必須回歸于生活。數學的教與學應該聯系生活實際,注重現實體驗,變傳統中的“書本中學數學”為“生活中做數學”。在教學中,我讓學生找一找、說一說生活中的平角和周角,比如:折扇、鐘面、倒立、雙臂側平舉等等。這些動作、物體都能從生活中發現到,從而使學生體會到數學來源于生活。

        三、讓學生在合作中學習

        《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課堂教學更加關注師生、學生之間的互動與交往。其中,交往意味著關系的平等和主動的參與,互動意味著民主的對生活與合作的建構。在本課中,學生之間合作了兩次,一次是討論平角是不是角。還有一次是合作探究平角、周角與直角三者之間的關系。通過共同的討論、研究,大家得到共同的發展。

        一、教學內容旋轉與角 p24~25

        二、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活動,認識平角和周角。能說出生活中的平角和周角。

        2、通過教學,知道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周角的形成過程,理解各種角之間的關系。

        3、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三、重點、難點

        1、正確建立平角和周角的概念,能發現五種角之間的聯系和區別。

        2、知道五種角的形成過程,理解各種角之間的關系。

        四、教具準備活動角、一副三角尺、鐘面、折扇、卡片。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生活中有一個我們常用的圖形,有一個頂點和兩條射線組成,同學們猜猜看它是誰?師板書引出課題——《旋轉與角》。

        (二)復習銳角、直角、鈍角

        ①師:請同學們拿出活動角,固定其中一條邊,旋轉另一條邊,擺出一個銳角。生操作,師展示學生成果并板書:銳角

        ②用同樣的方法擺出一個直角。追問:直角、銳角誰大?

        ③師:你能擺出一個比直角大的角嗎?總結并板書:鈍角

        (三)教授新課

        1、認識平角

        ①師:請同學們拿出活動角,固定其中一條邊,轉動另一邊,當兩條邊成一條直線時,這種形狀是不是角?(同位學生討論)

        ②師總結:通過旋轉,當角的兩邊成一條直線時,又得到一種角,這種角的名字叫平角。板書:平角

        ③請學生上臺用教具展示平角形成的過程。

        ④請學生說一說平角的特征(問:平角像什么?總結:角的兩邊成一條直線)

        ⑤指導學生在點子圖上畫平角,注意畫角的方法。(先畫一點,再從點分別引出兩條射線。)

        ⑥說一說生活中的平角。(兩臂側平舉、折扇、鐘面等)

        師:打開書,翻到p24。請同學們找出平角并說一說,生活中還有嗎?

        2、認識周角

        ①師:請同學們將角的一邊繞著它的頂點旋轉一周,大家發現角的兩邊會怎樣?

        生操作、師總結:角的兩邊重合在一起,這時形成的角叫周角。

        ②找兩名學生上臺演示周角。

        ③互相說一說周角的特征。(問:周角像什么?角的兩邊重合在一起。)

        ④知道學生畫周角。

        ⑤找一找生活中的周角。

        (四)練一練

        師:請同學們說一說p25練一練鐘面上時針與分針組成的角分別是什么角?指名說。想一想:時針和分針能組成周角嗎?

        (五)探索平角、周角、直角之間的關系。

        1、師:請同位同學合作,一人擺出平角,一人擺出直角。討論:1平角=( )直角

        2、用同樣的方法,一人擺出周角,一人擺出直角。討論:1周角=( )平角

        3、用同樣的方法,一人擺出周角,一人擺出直角,討論:1周角=( )直角

        (六)課堂活動

        1、跟我做。運用身體部位來表示角。

        2、把角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隊。

        3、小結。

        板書設計:

        旋轉與角

        1平角=( )直角

        1周角=( )平角

        1周角=( )直角

      《旋轉與角》教學設計 篇6

        教材分析與學情分析: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銳角、直角、鈍角的基礎上,感知了圖形的旋轉的基礎上,進一步進行教學的。教材從旋轉入手,使學生體會旋轉過程中角的變化,從而引出平角和周角。為下一步學習角的度量打基礎。課堂設計說明: 讓學生用學具旋轉依次得到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和周角,使學生體會到在這里所有角的形成是通過旋轉得到的,并且把以前學習的角和新認識的角結合起來復習了一遍,使學生對角的認識更加系統化;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尋找生活中的平角和周角,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體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出平角、周角的特征,訓練學生運用數學語言的能力。為使學生能更直觀的觀察、體驗角的形成,掌握平角、周角的特征,我使用農遠工程搜索并下載了動畫素材,制作成多媒體課件輔助課堂教學。 教學內容:認識平角、周角。(教材第24、25頁) 教學目標:1.通過操作活動,認識平角和周角。能說出生活中的平角和周角。2.通過教學,知道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周角的形成過程,理解各種叫之間的關系。3.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及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重、難點:1.正確建立平角和周角的概念,能發現五種角之間的聯系和區別。2.知道五種角的形成過程,理解各種角之間的關系。 教學準備:1.每個學生用兩根硬紙條做一個活動角。2.每個學生準備一副三角尺。3.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一、 導入1.教師:“請同學們拿出活動角,固定其中一條邊,旋轉另一條邊。旋轉出銳角、直角、鈍角,同位互相判斷對錯。”教師巡視,個別學生進行指導幫助。請學生演示,并在黑板上畫出三種角。師追問:你怎樣驗證的呢?(學生可以用三角尺驗證)銳角、鈍角和直角有什么關系?(銳角小于直角,鈍角大于直角)2.課件出示一個角,請學生說出角的組成部分。3.結合“線的認識”,引導學生用數學語言刻畫出角。把角看成一條射線圍繞它的端點旋轉而成的,這個端點就是角的頂點,這條射線就是角的邊。4.揭示課題并板書。以上的叫是旋轉而形成的圖形,今天我們研究的課題就是“旋轉與角”。5.師設問:“如果繼續旋轉會怎樣?” 二、 探究新知1.學生帶著疑問繼續旋轉活動角,會出現以下幾種情況: 2.請學生翻開書本,從書中找出這兩種角的名稱:①叫做平角,②叫做周角。如果有學生擺出了這樣的角: 老師也給予肯定,它的名字叫優角,但不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角。3.課件出示平角的圖形。① 請學生說出平角的特征,教師邊總結邊板書。 角的兩條邊旋轉至同一條直線上。 有兩個直角那么大。② 師問:平角與直線有什么區別?③ 請學生舉例說說生活中有沒有平角的存在。④ 課件展現扇面展開動畫,師追問:圍繞哪一點旋轉的?形成什么角?⑤ 學生在教材第25頁第2題處用鉛筆畫出平角。請學生上黑板板演,大家集體訂正。4.課件出示周角的圖形。① 請學生說出周角的特征,教師邊總結邊板書。 角的兩邊旋轉至重合。 相當于2個平角,4個直角。② 師問:周角與射線有什么區別?③ 請學生舉例說說生活中有沒有周角的存在。④ 課件展現摩天輪轉動的動畫,師追問:圍繞哪一點旋轉的?形成什么角?⑤ 學生在教材第25頁第2題處用鉛筆畫出周角。請學生上黑板板演,大家集體訂正。5.認認角① 課件展示體操運動員在單杠上表演的動畫。請學生說出運動員在擺動過程中與單杠形成的是什么角?在認角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認識到鈍角是大于直角小于平角的,并板書。② 教師模仿交通警察在執勤。在用雙手指揮交通時,請學生說出以頭部為頂點,雙臂形成了哪些角? 三、 課堂作業1.按照角從大到小的順序說出五種角。2.教材第25頁第1題。學生先獨立解答。師巡視,個別輔導。教師在鐘面上依次撥出不同的時刻,學生說出時針和分針形成的是什么角。 四、 課堂總結今天,你學會了什么? 五、 思維訓練 用一副三角尺能否拼出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和周角。

      《旋轉與角》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借助具體情景和實物,認識平角和周角,掌握平角、周角的特征。

        2、能找出生活中的平角和周角。

        3、會在點子圖上畫出平角和周角。

        4、培養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

        教學重點難點:掌握平角、周角的特征。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鐘表、活動角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入新課,重溫角的有關知識

        (1)引入活動角,學生示范得到一個銳角、直角、鈍角嗎?

        (2)教師在課件上旋轉活動角并抽象出來,讓學生說出角的名稱。

        (3)讓學生說說角的組成部分,板書頂點和邊。

        教師:在旋轉的過程中,你有什么新的發現?(學生提出問題,教師引入新課,并板書課題)

        二、動手操作,獲取新知

        1、認識平角

        (1)學生演示教具發現新知,教師引出這是平角。課件演示并抽象出平角。

        (2)請學生說一說平角的特征。

        (3)讓學生討論平角是不是直線?

        (4)指導學生畫平角,注意畫角的方法過程,強調不要將平角畫成一條直線。

        (5)說出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見到過平角。

        2、認識周角

        (1)學生在認識平角的基礎上接著演示教具,學生討論,又有什么新的發現,(新知的滋生點)將角的一邊固定,旋轉另一邊得到周角。

        (2)教師在課件抽象出周角。

        (3)討論周角與射線有什么區別。

        (4)教師指導學生畫周角,相互說一說周角的特征。

        三、課堂活動

        1、跟我做。運用你的身體來表示我們學過的角(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周角)

        2、我介紹,你來猜角的名稱。

        3、完成p25第2題,練習在點子圖上畫角。

        4、給學過的角排好隊。(將銳角、直角、平角、鈍角、周角,按從小到大排列。)

        5、出示笑笑星期天的時間安排表,學生說角的名稱,教師撥鐘表,

        全班評價。

        四、全課總結: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旋轉與角》教學設計 篇8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四年級數學實驗教科書上冊第23頁和第24頁。

        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

        通過操作活動,使學生認識平角和周角,能能說出生活中的平角和周角和辨認平角、周角。

        過程與方法經歷認識平角與周角的過程,使學生體會旋轉過程中角的變化,感知圖形的旋轉。

        情感態度價值觀感受數學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通過旋轉操作讓學生認識平角和周角,簡單的說出他們的特征及構成。

        教具、學具準備

        電腦課件、活動角學具、鐘表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看圖口答:下圖叫什么?它有幾部分組成?各部分叫什么?我們曾認識過哪些角?

        邊

        邊

        2、給下列各角分類并說說分類理由:(圖略)

        點撥問:什么叫銳角?什么叫直角?什么叫鈍角?

        二、組織活動、探究新知

        1、操作活動:

        師:請你拿出學具中的兩根小棒,按要求我們一起做。

        要求:

        (1)將小棒的一端固定做一個活動角。

        (2)固定一根小棒不動,旋轉另一根小棒,使它形成一個銳角。(學生動手操作同時課件演示)

        師:做好后舉起來讓老師和同伴看一看。

        (3)你能再分別旋轉出一個直角、鈍角嗎?

        師:若將小棒繼續旋轉下去,還會得到新的角。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來研究有關旋轉與角的問題(板題)來認識新的角,愿意嗎?

        2、探究活動:

        (1)、認識平角

        師:“請大家邊觀察老師的‘活動角’邊自己動手繼續旋轉小棒,看經過旋轉會得到什么角?”(出示圖)

        點撥:什么叫平角?能描述出你旋轉出的圖形的樣子嗎?你怎么知道平角180°,如何驗證的?

        (2)、認識周角

        師:“請大家邊觀察大屏幕邊操作,繼續旋轉,當兩根木棍旋轉一周重合時,誰知道得到的是什么角?”

        生: “周角”

        師:“觀察一下,它有什么特點?什么叫周角?”

        (3)、辨析:

        ①、平角是一條直線,對嗎?

        ②、周角是一條射線,對嗎?(生討論匯報后課件演示訂正)

        (4)、舉例:生活中你見過哪些平角、周角?

        讓學生先說,然后師再出示課本第24頁 “試一試”中第1、2題的例子。

        師點撥要點:這些圖是如何構成平角或周角的?

        3、角的關系:

        師:到目前,我們共學習了那幾種角?觀察它們你還發現了什么?(角的大小,周角、平角與直角間的關系)

        三、質疑:看書將書上沒有的內容補充上去,提出你不明白的問題。

        四、課堂練習、鞏固新知。

        (一)、書第25頁完成“練一練”的第1題、第2題(做在書上)。

        (二)、1、填空:

        ①一個銳角和一個直角可以組成一個( )角。

        ②把一個平角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  )度,各是一個(  )角。

        ③1個周角等于( )個平角,1個周角還等于( )直角。

        ④2時整,鐘面上時針和分針成(  )角;6時整,時針和分針成(  )角;3時整,時針和分針成(  )角;12時整,時針和分針成( )角;

        5時整,時針和分針成( )角。

        2、判斷:

        ①一個角有兩條邊,一個頂點。 ( )

        ②平角就是一條直線。( )③比直角大的角一定是鈍角。( )

        ④一個直角用2倍的放大鏡看,就是一個平角。 ( )

        ⑤周角就是一條射線,它只有一條邊。( )

        ⑥12點15分,時針和分針成直角。( )

        3、數學能力培養第14頁全做。

        (三)、思考題:數出下題有個銳角,個直角,個鈍角,個平角。

        (圖略)

        四、課堂總結

        請學生談談這一節課的收獲和體會。

      《旋轉與角》教學設計 篇9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我說課的內容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旋轉與角》一課。

        教材分析:

        學生已經認識了銳角、直角、鈍角也感知了圖形的旋轉。在基礎上,教材從旋轉紙條入手,使學生體會旋轉過程中角的變化,從而引出平角和周角,為下一步學習角的度量打基礎。改變了傳統教材中僅依靠觀察圖形推出概念的方式,改靜態觀察為動態描述,具有活動性、過程性、和體驗性的特點,很好的發展了學生的空間觀念。

        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一定獨立學習的能力,積累了一些角的學習經驗,頭腦中也有旋轉的概念。在已有認知的基礎上,經過自己的親身體驗和生活中的觀察,相信學生能很快掌握本課知識點。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活動,認識平角與周角,能說出生活中的平角與周角。知道各種角的形成過程,了解各種角之間的大小關系。

        2、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感受角的動態美。

        教學重點:

        認識平角和周角。

        教法學法:

        我使用的是引導教學法和直觀演示法,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這節課以學生為主,教師輔助,使用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采用的教具有鐘表模型、課件、芭比娃娃;學具有活動角、圓形紙片。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復習學過的角及角的各部分名稱,老師撥動鐘表模型,讓學生觀察鐘面上時針和分針不停的旋轉過程中所形成的最小夾角是什么角,讓學生初步感知旋轉可以得到角,導入課題《旋轉與角》。當6時整時,時針和分針所夾的角學生不認識,這時產生認知沖突,激發學習興趣。

        二、 新授

        1、學習平角

        讓學生拿出自己的活動角,固定其中一條邊,旋轉另一條邊,邊旋轉邊說自己旋轉出了什么角。繼續旋轉,當角的兩條邊在一條直線上時,

        (1)提問:它與我們以前學過的角相比,有什么不一樣?

        學生觀察得出它的兩條邊在一條直線上。

        (2)這時提出質疑:它還是一個角嗎?

        學生經過討論得出它符合角的條件,是一個比鈍角還大的角。

        (3)追問:能說它是一條直線嗎?

        學生討論平角與直線的區別

        然后告訴學生它就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平角。

        (4)接著說說平角的特征。

        讓學生在操作、觀察、討論交流的過程中認識平角,從而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接著老師示范,學生學習平角的畫法。

        2、用同樣的方法學習周角

        三、練習

        1、看一看

        請學生用芭芘娃娃來演示芭蕾舞蹈演員“大跳”和“旋轉一周”的動作,引導學生欣賞舞蹈中平角和周角的動態美。

        2、說一說

        說說生活中的平角和周角,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角的普遍存在。

        3、畫一畫

        請同學們在點子圖上畫出學過的五種角,并按從大到小的順序給它們排隊。進一步體會五種角的大小關系。

        4、折一折

        讓學生拿出圓形紙片,對折兩次,發現折成了一個直角,再展開一下,發現:平角和直角的關系:1平角=2直角,接著再展開成原來的樣子,又發現:1周角=2平角=4直角。這一活動的目的是讓學生主動探索發現直角、平角和周角的關系。

        四、小結

        讓學生說說本節課的收獲。希望他們今后能仔細留心身邊的事物,發現更多美極了的數學知識。

        最后是板書設計,概括本課知識點,突出重難點。

      《旋轉與角》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片斷:

        師:拿出硬紙條和圖釘,先把紙條重疊,把圖釘釘入一頭,制作成一個可以活動角。請你們先玩一玩,看看你能怎么玩?

        學生的活動(學生開始動起來,大多數學生是旋轉角的邊來玩)

        師:現在帶著問題再玩一玩:

        出示問題:①角有大小之分嗎?

        ②如果有,角的大小由什么來決定?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并與他們交流。

        現在請自由發言:

        生1:角有大小。他先擺一個角,再從同學處取來活動角,擺出一個更大的角)

        師:你們同意嗎?

        生2:你是怎么證明這個角比那個角大的?

        生1:第一個角可以放在第二個角的里面。說的同時并一邊操作。

        同意他的說法嗎?(看來,角確實是有大小的)

        師:角的大小由什么來決定呢?

        生3:角的大小由角的兩邊位置的情況來決定

        生4:角的大小由角的兩邊*開的大小來決定

        師:你來擺一擺。

        生4:擺出大的角,小的角。

        師:還有補充嗎?

        生5:這和剪刀差不多。

        ……

        分析:

        1、在學習比較角的大小時,很多老師認為這部分內容必須由教師講授,要不然,學生的思維很容易出現混亂,而這節課教師卻講得比較少,學生認識比較到位,你對此怎么看?

        —— 教師選擇了突出概念本質的學具,設計了恰當的數學學習活動,提出了非常有價值的問題,教師圍繞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探索性的研究活動。中間出現的差錯或疑惑,教師不包辦,都是學生自己發現、糾正和解釋清楚的。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僅學會了判斷角的大小,同時也經歷了探索擺角,與人合作,與人交流的過程,在思維能力、空間觀念、興趣與動機、自信與意志,態度與習慣等方面獲得充分的發展。

        2、有的教師為幫助學生澄清角的大小和所畫邊的長短無關,組織了很多數學活動,這節課教師卻沒涉及這方面的內容,你對此有什么看法?

        ——教師花較多的時間讓學生經歷判斷角是否有大小的探究過程,就是幫助學生體會和了解角的大小由什么決定,突出問題的實質,把大量的時間花在讓學生理解角的大小和所畫邊的長短無關這一問題上,才容易使學生思維混亂,也不利于學生正確建立角的概念。

      《旋轉與角》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活動,認識平角、周角。

        2、能說出生活中的平角與周角。

        教學重、難點:

        1、認識平角、周角。

        2、能說出生活中的平角與周角。

        教學準備: 每人用兩根硬紙條做一個活動角。

        教學過程:

        一、動手操作,認識平角和周角。

        1、轉一轉,說一說

        (1)一人用活動角轉出各種角,讓同桌說一說是什么角

        (2)一人說一人轉

        (3)復習銳角、直角、鈍角和角的組成部分。

        (4)我們可以把角看成是一條射線圍繞它的端點旋轉而成的,這個端點就是角的頂點,這條射線就是角的邊

        2、認識平角和周角

        (1)師演示平角和周角,讓學生說一說是什么角

        (2)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什么是平角,什么是周角。

        二、試一試

        1、說一說生活中的周角和平角。小組交流再全班交流

        2、上述圖案是圍繞哪一點轉動的,并找找圖中有哪些角。

        一、練一練

        1、說一說每個鐘面上時針和分針組成的角是什么角。

        2、在點子圖上分別畫出銳角、直角、鈍角和平角讓學生獨立完,再小組交流

        二、你知道嗎?

        1、在生活中,除鐘表外,還有不同用途的計量表,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圍繞一個點旋轉。

        2、指針轉到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角,讓學生說說指針在什么位置時,與指針在零點時構成了什么角。 可先畫一畫,再說一說

        五、說說生活中的平角與周角

        1、試一試:第1題學生在說平角和周角時,要引導學生說明平角和周角是如何構成的,如人豎直倒立后身體與單杠形成了平角。

        2、說說生活中你還看到了哪些平角與周角。

        六、作業:練一練 1、2

        [板書設計]

        旋轉與角

        銳角 直角 鈍角 平角 周角

        旋轉與角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活動,認識平角、周角。

        2.能說出生活中的平角與周角。

        教學要求:

        學生已經認識了銳角、直角與鈍角,也感知了圖形的旋轉。再此基礎上,教材從旋轉入手,使學生體會旋轉過程中角的變化,從而引入平角和周角。在開展活動時,可以讓每個學生準備一個簡單的教具,并讓他們擺出經過旋轉后的各種角,說說他們已經認識的角的名稱,然后引出平角和周角。

        教學過程:

        活動一:旋轉角。

        1、讓學生用活動角演示各種角。

        2、觀察旋轉過程中形成的各種角,與同學們進行交流。

        3、引出平角,周角,說明是如何構成的。

        4、生活中還有哪些自己看到的平角和周角。

        活動二:練一練。

        1、觀察表面上時針和分針組成的角是什么角(p24)。

        2、畫銳角、直角、鈍角和平角。

        活動三:交流本節課 的體會和感受。

      《旋轉與角》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活動,認識平角、周角。

        2.能說出生活中的平角與周角。

        教學要求:

        學生已經認識了銳角、直角與鈍角,也感知了圖形的旋轉。再此基礎上,教材從旋轉入手,使學生體會旋轉過程中角的變化,從而引入平角和周角。在開展活動時,可以讓每個學生準備一個簡單的教具,并讓他們擺出經過旋轉后的各種角,說說他們已經認識的角的名稱,然后引出平角和周角。

        教學過程:

        活動一:旋轉角。

        1、讓學生用活動角演示各種角。

        2、觀察旋轉過程中形成的各種角,與同學們進行交流。

        3、引出平角,周角,說明是如何構成的。

        4、生活中還有哪些自己看到的平角和周角。

        活動二:練一練。

        1、觀察表面上時針和分針組成的角是什么角(p24)。

        2、畫銳角、直角、鈍角和平角。

        活動三:交流本節課的體會和感受。

        第5課時:角的度量

        教學目標:

        1、體會引入量角器的必要性,認識量角器。

        2、會用量角器測量各種角的度數。

        教學重難點:

        會用量角器測量各種角的度數。

        活動一:創設情景,解決問題

        教學要求在二年級時,學生已經學習了兩個角的大小比較(直觀地進行比較),在學習本知識時,可以從兩個角的大小比較著手,在比較中,可能有些角的大小在比較接近時無法進行比較,這時引出量角器。量角器的認識可以先由學生自己進行觀察,然后交流觀察的結果。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逐步引導學生認識量角器上計量單位與排列特點。

        量角時,重點突出“點與點重合、邊與邊重合”的量角方法。開始時可以先讓學生嘗試,交流量角的方法,隨后讓學生自己總結量角的經驗,并概括出基本的方法。

        活動二:實踐練習

        在學生獨立完成的基礎上,進行全班的交流,老師進行指導

        (1)第2題

        在量角時,先讓學生估一估所量的角是什么角?大約是多少度?這是培養學生估計能力的一個載體,也是學生直覺思維的基礎。因此,在量角時,先讓學生估一估就顯得十分的重要。

        (2)數學游戲

        本活動的目的是提高學生估計角度的能力。利用附頁上的材料,組織學生制作一個活動角的學具。學生開始猜角度時可以作一些指導,如看到這個角,想一想大概是什么?以縮小學生猜角度的范圍。學生有了一些經驗后,可以放手組織同桌的兩個學生進行互相猜角度的活動。

      《旋轉與角》教學設計(精選12篇) 相關內容:
      • 《旋轉與角》教學設計(初稿)

        教學目標:1、借助具體情景和實物,認識平角和周角,掌握平角、周角的特征。2、能找出生活中的平角和周角。3、會在點子圖上畫出平角和周角。4、培養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教學重點難點:掌握平角、周角的特征。...

      • 《旋轉與角》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與學情分析: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銳角、直角、鈍角的基礎上,感知了圖形的旋轉的基礎上,進一步進行教學的。教材從旋轉入手,使學生體會旋轉過程中角的變化,從而引出平角和周角。為下一步學習角的度量打基礎。...

      • 《旋轉與角》教學設計(二稿)

        教學目標:1、借助具體情景和實物,認識平角和周角,掌握平角、周角的特征。2、能找出生活中的平角和周角。3、會在點子圖上畫出平角和周角。4、培養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教學重點難點:掌握平角、周角的特征。...

      • 《旋轉與角》教案(精選13篇)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四年級數學實驗教科書上冊第23頁和第24頁。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通過操作活動,使學生認識平角和周角,能能說出生活中的平角和周角和辨認平角、周角。...

      • 《天上的街市》教學設計(精選14篇)

        一、教學目標1、朗讀課文,把握《天上的街市》的整體基調;通過設計朗讀腳本,體會詩人對美好的向往。2、體會詩歌語言的特點,理解詩歌中的聯想和想象在表達詩人情感時的作用。...

      • 《小珊迪》教學設計(精選13篇)

        一、教材分析這篇精讀課文介紹了靠賣火柴維持生活的孤兒小珊迪,在為“我”換零錢穿過馬路時,不幸被馬車軋斷雙腿,臨死前托付弟弟還零錢,牽掛著弟弟沒人照顧,最后悲慘死去的故事,贊揚了小珊迪誠實、善良的品質。...

      • 《天上的街市》教案(精選16篇)

        【重點難點】朗讀訓練,體會語言的節奏感與和諧美;練習運用聯想和想象;領悟詩歌表達的中心【教學目標】1.體會作者向往追求理想生活的思想感情。2.自然的聯想、豐富的想像。...

      • 《小珊迪》教案(通用17篇)

        一、教材分析:《小珊迪》是一篇反映19世紀英國兒童生活的短篇小說。主要寫了英國一個賣火柴的小男孩珊迪為了一便士賣掉一盒火柴而苦苦哀求,又為了急著送還先生的零錢而被一輛馬車撞傷悲慘死去的故事。...

      • 《相交與垂直》教學設計(精選13篇)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本教材第七冊《相交與垂直》 教學目標:1、 讓學生通過實踐活動,理解相交與垂直的基本概念,掌握互相垂直、垂足、垂線等內容,掌握點到直線的距離垂線段最短的知識要點,掌握作垂線的基本技能。...

      • 教案模板
      主站蜘蛛池模板: 蜜桃av无码免费看永久| 国产一区二区日韩在线| 精品尤物国产尤物在线看| 2020国产欧洲精品网站| 午夜国产精品福利一二| 国产AV影片麻豆精品传媒| 亚洲高清aⅴ日本欧美视频| 久久99国产精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高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国产精品一二三区| 亚洲午夜亚洲精品国产成人| 九九热视频免费在线播放| 免费人成网站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 日本 欧洲 欧美 视频| 久久夜色撩人精品国产av| 亚洲区综合中文字幕日日| 国产成人无码AV片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中文字幕五月五月婷| 男女性杂交内射女bbwxz|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观看片| 久久综合久中文字幕青草|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2020| 久久综合色之久久综合色 | 久久国产成人午夜av影院| 亚洲av午夜成人片| 116美女极品a级毛片| 长腿校花无力呻吟娇喘| 精品少妇后入一区二区三区 | 成人无码午夜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男女爽免费视频| 国产无人区码一区二区| 四虎女优在线视频免费看| 色综合AV综合无码综合网站| 亚洲gv天堂无码男同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亚洲老熟女精品| 精品久久精品午夜精品久久| 欧美大bbbb流白水| 国产精品蜜臀av在线一区| bt天堂新版中文在线| 精品中文字幕人妻一二| 国产日产免费高清欧美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