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bd id="44f3z"></kbd>

<style id="44f3z"><thead id="44f3z"></thead></style>
    <option id="44f3z"></option>
      <em id="44f3z"><dfn id="44f3z"></dfn></em>
    1. <menuitem id="44f3z"><thead id="44f3z"><i id="44f3z"></i></thead></menuitem>
      <u id="44f3z"><input id="44f3z"></input></u>
      日日碰狠狠躁久久躁综合小说 ,艳妇臀荡乳欲伦交换h在线观看,亚洲熟妇无码另类久久久,国产精品极品美女自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 a v无 码免 费 成 人 a v,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喷水,白嫩少妇激情无码,五月丁香六月综合缴情在线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模板 > 《千米的認識》教案(精選18篇)

      《千米的認識》教案

      發布時間:2023-07-24

      《千米的認識》教案(精選18篇)

      《千米的認識》教案 篇1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上冊p7—8千米的認識

        二,教學準備

        教具學具:米尺一張,學校周圍交通圖每小組一張,多媒體及課件一套.

        課前活動:

        先估一估100米的距離,再量一量,走一走100米的距離,看看需要走多少步 .

        沿學校200米操場走一圈,大約要幾分鐘

        步行的同學了解一下自己從家走到學校大約需要多少時間

        三,教學目標與策略選擇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千米(公里),初步建立1千米的長度表象,并學會千米和米的簡單換算.

        2,利用遷移的規律,體驗探索千米的過程,使學生進一步學會估算和分析問題.

        3,感受千米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千米"在生活中的作用,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二)教學策略

        "千米"是一個常用的長度計量單位,在學生的生活中經常會聽到,看到有關千米的使用信息,建構效果的好與壞,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空間觀念的形成.由于"千米"是一個較大的長度單位,離學生"可視性"的體悟和感受經驗比較遠,對學生來說比較抽象,學習過程中千米概念的建立比較困難,是學習的難點.因此,在設計本課的教學時,我從教材的設計意圖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出發,改造和組織了教學過程.首先,通過課前,課中,課后三段教學的融合,讓學生在體驗中發現,在發現中建構,在建構中實踐,在實踐中內化和提升.其次,在采集教學素材時,緊緊抓住了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實踐感受,環繞著教學重點"千米的認識",組織學生積極主動的探索,研究和發現,讓學生在愉悅的情趣中感受"千米",建構"千米",應用"千米".

        四,教學流程設計及意圖

        教學流程

        設計意圖

        一,交流導入,引出千米

        (一)交流信息

        提問:課前老師帶你們去操場了解相關的信息,誰愿意把你了解到的信息和大家一起分享

        學生交流信息后教師板書:

        1,走100米的路大約需要200步.

        2,沿學校200米的操場走一圈大約需要3分鐘.

        (二)揭示課題

        師:剛才同學們匯報的時候用到了一個長度單位——米,如果我們想要測量溫州到杭州的距離,該用什么單位來計量呢 (引出千米)

        師:今天我們就來認識長度單位家族里的新朋友:千米(板書課題)

        二,聯系生活,建立表象

        (一)初步建立1千米的觀念

        1,引導:對于"千米"這位新朋友,你想知道些什么 (千米有什么用 1千米到底有多長 什么地方用到千米 )

        2,探索:今天我們就來了解有關千米的這些知識,同學們,在你的印象里,你認為1千米有多長

        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1千米=1000米.

        (二)進一步建立1千米的表象

        聯系實際:1千米到底有多長呢 你能否具體說說你心目中1千米的長度 可以結合課前了解到的信息來描述它們與1千米之間的關系.

        引導學生根據生活實際進行分析,先自己獨立思考,再在小組內說一說.(學生能說幾種就幾種)

        方案一:用米尺要量1000次.

        方案二:走這樣100米的路,要走10次.

        方案三:走100米的路大約200步,所以走1千米的路大約2000步.

        方案四:繞學校200米的操場要走五圈.

        方案五:繞200米操場走一圈大約3分鐘,所以走1千米的路大約需要15分鐘.

        ……

        (三)估計1千米的距離

        1,初步估計:從我們學校門口出發到哪里大約是1千米

        學生估計,師生共同評價

        2,引導(播放錄像):讓我們跟著攝像機的鏡頭從學校門口出發到街上走一走,看看1千米究竟有多長

        3,想象:請大家閉上眼睛,跟著老師在腦海里把這段路再走一遍.我們從學校門口出發向東經過十字路口,再向北經過建設銀行,又經過鎮政府門口,一直向北就來到了甌海第三人民醫院門口.這段路程大約是1千米.

        4,體會感受:如果讓我們步行1千米的路,你會有什么感覺

        5,進一步估計:(出示一張學校周圍交通圖)

        師:老師還準備了一張學校周圍的交通圖,你們的桌上也有一張,請你畫一畫,從學校出發走1千米,還可以到哪些地方

        學生獨立操作后交流匯報:(學生能匯報幾種就幾種)

        方案一:從學校門口出發一直向西至蟠鳳路口.

        方案二:從學校門口出發向西經一幼門口,再向北至經梧田高中.

        方案三:從學校門口出發向東經十字路口,再一直向南至溫州中學門口.

        ……

        三,了解用途,體會價值

        (一)引導學生舉例

        師:千米也稱公里,用字母km來表示.(板書:公里,km),它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用途.想想看,你在什么地方見到過千米 (公路上,摩托車表盤上等)

        (二)欣賞生活中的"千米"

        師:同學們真是生活中的細心人,老師也從生活中收集了一些"千米",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1,(電腦出示指路標志)甌海實驗小學距溫州世紀廣場約7000米

        師問:你看到了什么 7000米等于多少千米呢 你是怎么想的 (板書:7000米=7千米)

        2,(電腦出示珠穆朗瑪峰山峰圖)珠穆朗瑪峰,高度約9千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

        師問:你又看到了什么 9千米是多少米啊 你能說說你思考的過程嗎 (板書:9千米=9000米)

        3,(電腦出示《汽車速度表》)汽車每小時行駛的路程大約是80千米.

        4,(電腦出示自行車行駛圖)自行車每小時行駛的路程大約是15千米.

        5,(電腦出示溫州至杭州高速圖)溫州到杭州高速公路連線全長約410千米.

        6,(電腦出示萬里長城圖)我國的萬里長城,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建筑之一,大約長6700千米.

        (三)小結:千米常用來計量比較長的路程,也可以表示交通工具每小時行駛的路程,還可以表示比較長的物體長度.

        四,實際應用,鞏固新知

        (一)應用練習

        1,孫老師家離學校大約有4千米的路程,如果讓你選擇,你會選擇什么交通工具來學校 為什么 大概需要多少時間

        2,媽媽帶小明坐長途汽車去看奶奶,途中要走308千米.他們早上8時出發,汽車平均每小時行80千米,中午12時能到達嗎

        (二)課外拓展

        1,汽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每小時不能超過( )千米,磁懸浮列車每小時可行駛( )千米,地球繞太陽每秒運行( )千米.馬拉松長跑比賽全程大約( )千米.(課后可在父母的幫助下到圖書館或網上查找這些資料.)

        2,寫一篇數學日記:《我心目中的千米》

        通過課前活動,即為學生課中研究1000米,認識千米提供了想象,折算,感受和思維的現實背景基礎,又解決了因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的制約而不便操作的實踐體悟問題,為千米的教學提供了有利的認知階梯.

        在"千米"概念的揭示及空間觀念的構建過程中,引導學生把1千米與課前了解到的信息進行聯系,給學生提供一個具體的參照物,增強了學生對1千米距離的感性認識.

        利用多媒體(播放錄像)喚起對行走本地區主要街道實踐活動的回憶,以情激情,既使學生感到身邊處處有數學,又助于抽象的"千米"形成正確的"表象",從而加深對"千米"的認識

        交流活動不僅使學生獲取了有關千米的應用知識,拓展了數學知識視野,而且在實際中進行換算,豐富了學生對原本枯燥的概念"千米"的學習情感,使學生感受了"千米"的數學和生活價值.

        課后延伸探索,拓展"千米"價值,教師在落實了教材所設定的教學目標后,課末布置了學生課后實踐調查活動,把學生帶向了研究性學習的行為中,為學生自主學習創造了環境.

        五,教學片段實錄

        片段一:初步估計

        師:看來我們班同學真不錯,想出那么多好辦法來描述1千米的距離.現在請同學們估計一下,從我們學校門口出發到哪里大約是1千米呢

        生1:從學校門口到美能達照相館那里.

        師:為什么

        生1:因為我家住在梧田街54號,我每天步行回家,不用10分鐘,所以我想1千米肯定比我家還要遠.

        師:恩,你說的有道理,不過從學校門口經梧田街再直到美能達照相館那里還不到1000米,大約800米左右.

        生2:我家住在老殿后,我每天回家大約15分鐘,所以從學校到我家大約1千米.

        師:同學去過他家嗎 (舉手不到一半)他的回答也有道理,不過很多同學沒去過他家.現在就請同學們跟著攝像機的鏡頭,走一走,看看1千米究竟有多長 (播放錄像)

        教師引導:請大家閉上眼睛,跟著老師在腦海里把這熟悉的段路再走一遍.我們從學校門口出發向東經過十字路口,再向北經過建設銀行,又經過鎮政府門口,一直向北就來到了甌海第三人民醫院門口.這段路程大約是1千米.

        ……

        師:我們已經知道1千米的大約路程,如果讓我們步行1千米的路,你會有什么感覺

        生1:挺累的.

        生2:腳也會有點酸.

        ……

        片段二:應用練習

        電腦出示:孫老師家離學校大約有4千米的路程,如果讓你選擇,你會選擇什么交通工具來學校 為什么 大概需要多少時間

        生1:我準備步行,可以鍛煉身體.

        師:步行需要多少時間呢

        生2:1千米15分鐘,4千米有4個15分鐘要60分鐘.

        師:你算的真快.同學們你們同意他的選擇嗎

        生3:步行太費時間了,我選擇自己開車到學校,這樣又快又省力.

        師:你知道自己開車需要幾分鐘嗎 (全班沉默)

        師引導:剛才我們已經知道,汽車每小時大約行駛80千米,估計一下1分鐘大約行駛多少千米

        生4:1千米多一點.

        師:是啊,那開車4千米大約需要幾分鐘呢

        生5:開車大約需要4分鐘.

        師:是啊,你覺得開車怎樣

        生5:很方便.

        生6:我覺得騎自行車也可以,也很方便,還可以鍛煉身體.

        師:騎自行車大約需要幾分鐘呢 請同學們估算一下.

        學生小組討論得出:騎自行車大約需要15分鐘.

        師:剛才同學們的建議都很有道理,還幫孫老師算出了花費的時間,這樣孫老師上班就不會遲到了.

        ……

        六,教學反思

        (一)注重生活經驗

        "千米"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對于學生來說,建立1千米的表象難度很大.所以,在教學時,我力求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從新舊知識的引申,發展處,促成新舊知識的轉化.在課前,我親自帶領學生估一估,走一走100米的路程,并量出繞操場200米走一圈的時間,通過這些實踐性的課前活動,為千米的教學提供了有利的認知階梯.在課中,我又引導學生把1千米與課前了解到的信息進行聯系,給學生提供一個具體的參照物,增強了學生對1千米距離的感性認識.我還選擇學生比較熟悉的地方讓學生估計1千米的路程,使學生對1千米形成一個鮮明的表象,為學生學習"千米"提供了理性思考的依據.

        (二)重視估算

        估算在日常生活與數學學習中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發展學生的估算能力,讓學生擁有良好的數感,具有重要的價值.本節課中,在建立1千米的表象后,我先讓學生初步估計1千米的路程,再播放錄像,跟著錄像走一走1千米的路段,這樣,學生想象中的1千米和實際的1千米形成了一定的對比,學生對1千米的感知加深了,也初步建立了1千米的觀念.然后我又出示了一張學校周圍交通圖,讓學生進一步估計,學生有了初步的觀念后,在進一步估計中對1千米就有了比較準確的認識.在練習中選擇交通工具時,我又安排了估算時間的環節,鼓勵學生解決問題策略多樣化,同時還在不知不覺中獲得數感的培養.

        (三)問題與思考

        我們常常有這樣的體會:放得很開,收得匆匆;看似熱鬧,效果平平.這節課我讓學生"具體說說你心目中1千米的長度",這個環節應該是放得很開的,其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充分領會,認識1千米究竟有多長,教師應該在這里著力引導學生從"亂猜"過渡到"有具體的可比事物"上來,如:學校操場的跑道長200米,1千米是在跑道上跑5圈的長度等.所以我在這里讓學生結合課前了解到的信息來描述它們與1千米之間的關系.但是雖然我這樣說了,三年級的學生還是不能馬上從"亂猜"過渡到"有具體的可比事物"上來,以至于浪費了一些時間,我想在我以后的教學中這個問題有待于進一步改進和思考.

        執教: 孫丹

        設計: 孫丹 指導: 黃德杰

        孫丹:溫州市甌海區實驗小學 郵編:325014 電話:357

        黃德杰:溫州市甌海區教師教育與科研中心 郵編:325005 電話:599

      《千米的認識》教案 篇2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上冊P7—8千米的認識 。

        二、學情與教材分析

        “千米”是一個常用的長度計量單位,在學生的生活中經常會聽到、看到有關千米的使用信息,建構效果的好與壞,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空間觀念的形成。由于“千米”是一個較大的長度單位,離學生“可視性”的體悟和感受經驗比較遠,對學生來說比較抽象,學習過程中千米概念的建立比較困難,是學習的難點。

        在此之前,學生已經認識了長度單位米、分米、厘米、毫米,日常生活中也有走路上學、乘車旅游、參加運動會等生活經驗,這就使得本節課很容易和學生的生活經驗結合起來?紤]到錦江小學校園及學生的特殊情況,在幫助學生建立1千米實際長度概念時選用學生熟悉的學校周圍的一些環境,這樣既能有效化解難點,又能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三、教學目標

        1.認識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2.會進行長度單位間的換算及簡單的計算。

        3.進一步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難點: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會用千米表示實際長度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師:到目前為止,你知道的長度單位有哪些?(毫米、厘米、分米、米)

       。ǘ⿲W習新知

        1.認識1千米。

        師:如果我們要量從大慶到哈爾濱的距離,用毫米、厘米、分米、米這4個長度單位合不合適?

        師:你感覺1千米應該有多長?

        2.感受1千米。

        師:1000個1米有多長?你來猜測一下。(400米一圈的操場,走兩圈半就是1千米)

        師:請每個人都在心里默默地想象一下1千米有多長,說給你小組的同學聽一聽。

        師:1千米究竟是不是你想象的那么長,你想不想親自到室外去驗證一下?我們一會兒到外面去驗證一下1千米是不是你想象的那樣長。

        去室外體驗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1)步要勻,路線要直。

        (2)數步數時可以用手指幫助計數。

       。3)靠路邊行走,注意安全。

       。4)完成學習匯報單

        你們走了多少步?你們感覺走的累不累呀?用多長時間呢?你覺得1千米怎么樣?今后,我們就可以用這種方法來估測一下,從一點到另一點你走的路大約有多長

        回到教室里,說一說走完1千米的感受。

        3.估算1千米。

        從我們學校門口出發到哪里大約是1千米。

        4.單位間的換算

        (三)鞏固練習

        (四)總結階段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寫一篇數學日記———《感受1千米》。

        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寫:

        1. 你眼中的1千米有多長。

        2. 走完1千米的路你有何感受。

        3. 你所熟悉的哪段路的長度大約是1千米。

      《千米的認識》教案 篇3

        教學內容:千米的認識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義,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

        2、知道1千米=1000米,能進行千米與米之間的換算。

        3、能解決一些有關千米的實際問題,體驗千米的應用價值。

        教學重點:知道1千米=1000米,能進行千米與米之間的換算

        教學難點:能解決一些有關千米的實際問題,體驗千米的應用價值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學生課前活動:①走100米,數數大約有幾步。②走200米,看用多長時間。③了解交通工具的一般速度。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師:談話:小朋友們,聽說過五指山嗎?西游記里如來佛的手掌就叫五指山,在數學王國里,也有一座五指山,住著長度單位五兄弟。

        1、復習已學過的四個長度單位。

       。▽W生比出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有多長;說出表示的符號并板書;說出相鄰兩個長度單位間的進率都是10。)

        2、填入合適的長度單位。

        世界上最小的鳥體長約2( );世界上的建筑高約452( );

        世界上最矮的成人高約8( );世界上最薄的筆記本電腦厚約15( )。

        師:導入:拇指峰上住著誰呢?

        二、認識千米:

        1、生活中的千米

       。1)板書課題:認識千米(公里 km)

        千米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用途,你曾在那里聽過或看過“千米”?

       。2)播放相片:這是付老師在高速公路上拍攝到的一些鏡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呢?

       、僦嘎窐酥荆海ū本┚嗵旖?千米)

       、诨⒎粯蚓鄰V渠門?千米

       。3)千米是一個長度單位,常用來計量比較長的路程,也可以表示交通工具每小時行駛的路程。

       、俪似,你還知道哪些交通工具每小時行駛的路程可以用千米作單位?

        ②哪些物體的長度可以用千米作單位?

       。4)小結:學到這兒,你對“千米”這個長度單位產生了什么初步印象?

        2、教學1千米與1000米:

        師:現在大家一定很想知道1千米到底有多長,一起來看:

        播放錄象:(走100米的鏡頭)看,這是我們昨天在操場上活動時拍的錄象,我們數了數,走100米大約要200步

        板書:走200步的路約是100米

       。ㄗ200米的鏡頭)現在走了200米,大約花了3分鐘?

        板書:走3分鐘的路約是200米

       。ㄩ]上眼睛想一想100米有多長),下面的“小志愿者”們走的路就更長了,我們一邊看,一邊認真數一數:他們一共走了幾個100米?

       。ㄤ浵罂旆挪糠謱W生走10個100米的鏡頭)

        師:(2)同學們想一想:把這10個100米連起來,該有多長啊!把答案寫在紙上好嗎?

        師:板書:1千米 1000米 這兩種寫法都對嗎?為什么?它們表示的長度雖然是一樣的,可也有不同點,你發現了嗎?

        1千米=1000米,讀來不易區分,你能巧用停頓,把它們區分開嗎?

        生:讀

       。3)小結:1千米是1米的1000倍,所以千米與米之間的進率是1000。

       。4)師:你能運用所學知識幫助外地游客算一算西客站到*有多少米嗎?

        先自己想一想

        集體訂正

        生:

        3、感知、體會1千米

       。1)咱們學校的跑道一圈長200米,( )圈是1千米。有的學校的跑道一圈長250米,( )圈是一千米,如果是400米一圈,( )是一千米。

        (2)在腦子里猜測想象一下:在你熟悉的路段中,從哪里到哪里可能是1千米?

       。3)讓我們跟著攝像機鏡頭到校門外的大街上去走一走,看看一千米究竟有多長?(播放錄象)

        請學生閉眼在腦海里把這段路走一遍。

       。4)估計:看了錄象,你知道從哪里到哪里大約是1千米呀?你們怎么估計1千米的距離?先自己想一想,再在小組里說一說。(組內討論)

        板書:人走15分鐘的路約是1千米

        人走20xx步的路約是1千米

        汽車行駛1分鐘的路大約是1千米

       。5)建議學生課后用這些方法驗證剛才的猜測想象。

        (6)引導:那我們班哪個同學的家到學校的距離大約是1千米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7)付老師家離學校約有4千米的路程,如果你是付老師,會選擇什么交通工具去上班?簡述理由?

        (8)森林公園

        看了畫面,你知道哪些信息?26千米遠嗎?你會怎么去森林公園?

       。9)小結:學到這兒,大家肯定對千米產生了深刻的印象,能談談你的收獲嗎?

        三、鞏固新知,實際應用:

        師:1、你們的收獲可真多,我來考考你:

        4千米=( )米 3000米=( )米

        9千米=( )米 6000米=( )米

        要求:看清單位名稱 換算

        集體訂正

        2、小朋友們看過國慶50周年的閱兵式嗎?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其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完成填單位)

        要求:先獨立填出答案,再說說為什么?

        四、總結全課:

        今天,我們認識了一個新的長度單位“千米”,它就是“公里”,也可以用㏎表示。它住在五指山的拇指峰上。伸出你的左手,掌心向自己,看,你也有一座“五指山”,有了它,你就可以牢牢地掌握長度單位間的關系了。

        板書設計

        千米的認識

        1千米=1000米 1km=1000m

      《千米的認識》教案 篇4

        一、揭題:

        談話:同學們,五一都去哪兒玩了?今天許老師要帶你們到更遠的地方,到我國的大江南北去欣賞祖國壯美的河山。

        課件出示長城、介紹長城,再問:你知道長城有多長嗎?提示:長城全長6700( )填上合適的單位,說說你為什么這樣填。(結合學生回答進行復習。)

        出示答案:“千米”引出課題。

        二、新課:

        1、了解學生對千米的認識情況

       。1)看到答案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說說你對千米都有哪些了解?

        (2)根據學生的回答,學生千米和米的進率

        1千米等于多少米?1000米又等于多少千米?學會正確地讀法。

        2、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

       。1)你認為一千米實際到底有多么長,你能想得出來嗎?讓學生自由說一說

        (2)從學校大門出發到葉廷鵬鵬紀念館門前大約500米,來回約是一千米。閉眼想一想這一千米的長度。

        讓學生根據已知的長度說一說1千米有多長。例如:學校的大門到最里層教學樓的距離大約是50米,20個這樣的長度就是1千米;旗桿高10米,100根旗桿頭尾相接的長度大約是1千米(課前準備:讓學生先了解學校內各場所有長度。兩幢教學樓之間長約50米;旗桿高10米;籃球場的長約25米;多媒體教室長約15米等等;)

        (3)根據了解的一千米長度,同桌討論:從林步橋十字路囗沿鄉交車往平陽方向出發,大約到什么地方大約是一千米(選擇:練川衛生院;柳洋路囗;上橋路囗;)反饋時說說你的想法。

       。4)小組討論:你有什么辦法知道從你家門口到什么地方大約是一千米?

        對學生先前可能提出的1千米的路進行回顧。(剛才某同學說的距離是一千米嗎?課后,選擇同學們討論的一種方法去驗證。)

        3、千米的應用。

       。1)千米是比較大的長度單位,在實際生活中應用很廣,在表示路程、河流的長度或象長城這樣巨大的建筑工程時往往用到千米這個單位。

        (2)課件出示:長江,黃河、我國南北、東西長

       。3)千米也叫公里,用字母km來表示,讀作千米或公里。課件出示:路牌、里程碑等

        (4)課件出示1小時的路程。

        成人1小時約行5千米;

        自行車1小時約行15千米;

        公共汽車1小時約行60千米;

        火車1小時約行90千米;

        飛機1小時約行1200千米。

        4、千米和米的化、聚(在欣賞景色同時展開教學)

        要求講法要準確,并說出你是怎樣想的。

        5、剛才在領略我們祖國壯麗山河的同時你還收獲了什么?

        三、對長度單位知識的系統整合。

        四、綜合練習

       。1)填寫單位

        (2)千米與米的化聚練習

       。3)大數字化聚

        (4)看書質疑:書上給我們介紹了有關千米的一些知識,你們看看,有什么新收獲或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提出來,再與同桌或小組內的同學相互探討探討。然后完成書上填空。

        五、你認為還有更大的長度單位嗎?

        有興趣的同學課后可以檢閱資料,如果有的話,記錄下這些單位的名稱;用在什么地方;并寫出自己對這些單位的感受好嗎?

      《千米的認識》教案 篇5

        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進行千米與米之間的換算:能解決一些有關千米的實際問題,體驗千米的應用價值。單位換算和有關千米的實際問題對學生而言并不困難,而本課的教學難點是如何讓學生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

        新課的導入是一節課的序幕,它直接影響著學生參與的興趣。在導入的過程中要盡可能地選取一些富有時代氣息、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為學生熟悉的和感興趣的、能引起學生積極思考探索的材料,這樣不僅能使學生明確數學源于生活的本質,而且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本課的導入通過我和學生比高矮這樣一個同學們感興趣的活動,幫助同學們回顧了以前學過的一些長度單位,通過讓學生說說你已經知道了哪些有關千米的知識,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找到了學生學習的起點,有效地開展下面的活動。利用這樣的活動引入新知,可以消除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陌生感,對數學有一種親近感,真切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同時也激起了學生積極探索的興趣。

        對于學生來說,1千米這一概念的建立難度較大,所以在教學時我著重于讓學生在已有的知識基礎上,強調新、舊知識的融會貫通。在形成1千米概念的活動中,我從基本的長度單位米開始,在新舊知識的引申、發展處加以復習強化,促成新舊知識的轉化,盡量使學生較快地建立1千米的概念。再說說15分鐘能從學校門口到哪兒?再出示比較有代表性的建筑物,讓學生判斷從學校門口到哪兒是1千米?整個過程,我不斷啟發、引導學生用自己身邊的事物、場景來描述1千米的長度,把1千米與學生習以為常的生活很好地聯系了起來,讓學生經歷了一個從模糊到精確的動態生成過程,同時也充分展示了學生自己的個性以及創新一面,讓學生切實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

        最后我留了10分鐘時間帶著學生切實體驗1千米的長度,讓孩子們在跑道上量了50米,再體驗走了20個來回,真實地去感知1千米的長度,加強對1千米的概念建立。孩子們在實踐中收獲。

      《千米的認識》教案 篇6

        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五冊70-71頁。

        教學目的:

        1.使學生認識千米(公里),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間表象。

        2.使學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學會千米和米的簡單換算。

        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并適時滲透思想教育。

        教學重點: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掌握千米和米之間的進率。

        教學難點 :千米概念的建立。

        教具學具:米尺、多媒體及課件一套。

        課前活動:

        1、量出100米的實際長度,走一走大約有多少步。

        2、沿操場走一圈大約用幾分鐘?

        3、向家長了解一下從自己家到那里大約是一千米?

        教學過程 :

        一、復習導入  

        1.昨天,老師和小朋友一起在操場上量出了100米的實際長度。

        下面請同學們邊看屏幕,邊想:我們是用哪個長度單位測量100米的?(米)

        我們已經學過哪些計量長度的單位?請按從大到小的順序說一說。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一米等于多少分米?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2.誰能比劃一下1米的長度?一起比劃一下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長度。

        3.說出下列測量活動用什么長度單位合適?

       。1)測量鉛筆的長度。

       。2)測量硬幣的厚度。

        (3)測量課桌的高。

       。4)測量教室的長。

        同學們你們有誰去過唐山嗎?如果要測量樂亭到唐山的距離,可選用我們已經學過的哪個單位來測量呢?

        (學生討論,得知用米測量太麻煩了。)

        師:對用米測量太麻煩了。樂亭到唐山的距離比較遠,而米這個單位較短。那用什么單位呢?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個長度單位家族的新朋友:千米(板書課題:千米的認識)

        學習千米的認識,你們最想了解千米的什么知識?

        提出學習目標:1.千米的實際長度,并學會千米和米的簡單換算。2.千米的應用。

        [說明:從測量本地兩個城市距離引出新知,使學生認識到數學可以幫助人類理解周圍世界,從而增強學習主動性。引導學生自己尋找目標進一步體現學生主體意識,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二、探索新知

       。ㄒ唬┱J識1千米的長度。

        1、 同學們手里都有一把米尺是1米長,用你手中的米尺連續量幾次是1000米?(板書:1000米)

        1000米用我們今天所學的千米單位就是1千米。(板書:1千米)

        板書:用米尺量1000次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

        2、請看屏幕:上次我們量出了100米的長度,幾個100米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板書:10個100米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

        3、(屏幕顯示)我們學校的操場一圈是200米

        沿操場(一圈200米)走( )圈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

        板書:沿操場(一圈200米)走5圈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

        想一想:我們沿操場走一圈大約用了幾分鐘?(3分鐘)

        那么沿這操場走5圈,也就是走1千米大約要幾分鐘?(15分鐘)

        板書:走15分鐘的路程,長約1千米。

        4、小朋友,金融街你們一定很熟悉吧,請看屏幕:從縣醫院

        到夏日超市的距離大約就是1000米。

        讓學生互相說一說從家長那里了解到,從自己家到那兒大約是一千米。

        小結:1千米=1000米

        [說明:利用多媒體喚起對行走本地區主要街道實踐活動的回憶,以情激情,既使學生感到身邊處處有數學,又助于抽象的“千米”形成正確的“表象”,從而加深對“千米”的認識。]

        1千米等于1000米,聽起來不容易區分,語文課上朗讀講究抑揚頓挫,誰能巧用停頓,把千米和米區分開來,使人一聽就明白。

        1 (停頓)千米=1000(停頓)米

        指導讀:注意在數字和單位之間適當停頓。

        師:千米也稱公里,在上面的權勢書上添上(公里),有時也用km表示。

        5、我們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千米和米之間怎樣換算呢“下面請同學們自學71頁例1和例2,重點看一看是怎么想的。

        完成71頁做一做1,重點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說明:揭示了千米和米之間的進率,即引導學生自學千米和米的簡單換算,活用教材。]

       。ǘ┣椎膽

        現在我們知道了1千米的實際長度,那千米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應用呢?

        (屏幕顯示)請看老師星期天在樂亭到閆各莊路上拍攝的一些鏡頭,請你仔細觀察,哪些地方有“千米”?

        1、公路邊的里程碑

        2、指路標志

        3、限速標志

        4、摩托車的速度表

        隨著學生的回答,屏幕上分別出示圖片。

        小結:千米常用來比較長的路程。

        [說明:通過觀察里程碑、指路標志、速度表、限速標志,讓學生體會到“千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進一步認識數學的價值。]

        練習:72頁2把每小時行的路程和合適的交通工具用線連起來。

        四、全課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千米的認識,知道了1千米的實際長度,了解了千米的用途,F在請你估計一下,從校門口出發到什么地方大約是1千米?誰能用比較科學的辦法證實?

        (利用摩托車的里程表測量、走一走是否15分鐘……)

        還可以這樣證實:(結合屏幕)

        ⑴量出1米的距離,走一走,有多少步?(1米有2步)

       、扑阋凰悖1千米有多少步?(1000米有2000步)

        師:1千米,我們大約走2000步。我們可以從校門口出發數出2000步,看看你正好走到什么地方,與你剛才的估計是否相符?

        五、鞏固練習

        1、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

        汽車每小時行40米

        電線桿高6千米

        小李身高135厘米

        飛機每小時飛行1800千米

        教室黑板長3分米

        一支鉛筆長2千米

        2、72頁3、4

        六、今天我們學習了千米的認識,同學們學得很好。學校組織同學秋游,現在想請小朋友們幫助設計一條路線。

        要求:

        1、從學校出發到游玩的最后一處景點之間的路程不超過 10千米;

        游玩的景點要盡可能多,四人小組合作,比一比,哪一組設計得最好。

        [說明:創設設計秋游最佳路線的情景,激活學生思維,再次把課堂教學推向高潮。采用小組學習的形式,有利于培養學生合作交往意識和創新意識。]

      《千米的認識》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

        1、使學生初步建立1千米的概念,能進行米和千米簡單的化聚;

        2、培養學生估計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1千米概念的建立。

        一、復習導入  

        師:小朋友,我們已經學過了哪些長度單位?誰能從小到大說說這些單位?什么時候要用到這些單位?

        米(旗桿)、分米(課桌高)、厘米(書)、毫米(硬幣厚度)

        誰能比劃一下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到底有多長?

        測量這些物體的長度(高度)用什么單位比較合適?

        那如果要測量駱駝到寧波的距離,用哪個單位合適呢?

        今天我們要來認識長度單位家族中的另一個新朋友------千米(板書:千米的認識)

        二、新授

       。ㄒ唬┙1千米的觀念

        1、師:誰知道繞我們學校的跑道跑一圈是多少米?那跑5圈呢?請你把它寫在紙上。

       。▽W生會出現2種答案:1000米、1千米)

        師:你覺得這兩種答案都正確嗎?為什么?

        得出:1千米=1000米

        2、誰來讀一讀:讀時區分1 千米和1000 米

        個別讀、全班讀

        3、米可以用字母m表示,千米也有它自己的表示方法:km

        1千米=1000米還可以怎么表示?(1 km =1000 m)

        4、繞跑道跑5圈是1千米,從我們駱駝小學到堰頭王車站老師測量了一下大概有1千米,閉上眼睛想一想,1千米到底有多長?等會兒老師要請小朋友來說說從哪里到哪里也大概是1千米。

        5、1千米是這么長,那誰來估一估從駱駝到貴駟大概是幾千米?(3千米)

       。ǘ┣着c米的簡單化聚

        1、那3千米=( )米呢,你是怎樣想的?

       。ㄏ耄1千米是1000米,3千米就是3個1千米,所以是3000米。)

        個別說,看書上的想法,自由讀一遍,全班讀。

        2千米500米=( )米,誰來說說你是怎么想、怎么化的?

        (想:2千米是2000米,再加上500米,一共是2500米。)

        個別說,把想法說給同桌聽。

        2、試一試:

        8千米=( )米

        6千米20米=( )米

        做于紙上,投影儀上反饋,指出易錯處,6020米中的“0”容易落下。選一題說說想法。

        3、剛剛是千米化成米,小朋友都化得不錯,那米化成千米呢?老師相信大家肯定能化得更好。

        4000米=( )千米

        (想:1000米是1千米,4000米里面有4個1000米,就是4千米。)

        4350米=( )千米( )米

        (想:4000米是4千米,4350米就是4千米350米。)

        4、試一試:

        6000米=( )千米

        5830米=( )千米( )米

        三、練習

        1、在( )里填上合適的單位:

        小明的作業 本不小心打濕了,有些字看不清楚了,你能用你學過的知識把它補上去嗎?

        冰箱高140( )。

        甬江大橋長約588( )。

        從駱駝到寧波的距離大概是14( )。

        2、真厲害。動物王國里的小動物也在學習“千米的認識”,它們學得怎么樣呢,我們一起去看一看。

        1)比一比:小兔在學習長度單位的時候遇到了這樣一些難題,小朋友能幫它解決嗎?

        南京長江大橋長6772米,九江長江大橋長7千米675米。哪座橋長?

        2)判斷題:這是小熊的作業 ,請小朋友當當小老師,給它批一批。

        汽車每小時行60米( )

        30千米和5000米同樣長( )

        6千米57米=657米( )

        3、小熊可真馬虎,小朋友做作業 的時候可別犯馬虎。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有什么收獲?

        知道了多少長的距離大概是1千米,那我們小朋友跑1千米需要幾分鐘,走1千米需要幾分鐘呢?下課或放學后小朋友去跑一跑、走一走,并把你的結果告訴老師或你的同學。

      《千米的認識》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

       。ㄒ唬┲R與技能:

        1、認識長度單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

        2、知道千米與米之間的進率能進行長度單位間的簡單換算。

       。ǘ┻^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實踐、操作和推算,讓學生體驗、聯想,建立1千米長的觀念。

       。ㄈ┣楦信c態度:

        感受千米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系,體會千米在生活中的應用,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教學重點:

        1、建立1千米長的觀念。

        2、熟記千米與米之間的進率,并進行初步的應用。

        教學難點:建立1千米長的觀念。

        課前活動:

        1、請學生沿100米跑道走一走,記錄走完100米所需的步數。(一步大約是半米,100米大約走200步)。

        2、以小組為單位測量學校內從哪兒到哪兒的距離大約是100米。

       。◤膶W校操場的東墻一直到西墻之間的距離大約是100米。)

        (從學校大門一直走到學校小操場的南墻大約是100米。)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軟尺。

        教學過程 :

        一、多元復習、 需求導入:

       。ㄒ唬┒嘣獜土

        1、同學們! 你們知道自己的課桌有多高嗎?先估計一下,再用軟尺測量。

        2、咱們上課的教室有多高呀?誰來估計一下

        3、大家在回答問題時,用到了兩個學過的長度單位米和厘米,會用字母表示嗎?

        板書:米m,厘米cm

       。ǘ┬枨髮

        1、(出示圖片) 北京到天津的距離能用米和厘米作單位嗎?用厘米做單位是12000000厘米,用米做單位是120000米。

        2、讀一讀,說說讀這兩個數時的感受。

        (預設:不會讀、數太大了……)

        3、誰能換一個單位表示?讀一讀,說一說感受。

       。120千米,數比較小,讀起來容易。)

       。A設1:能,可以換成千米。出示:120千米 。)

       。A設2:不能,不知道。引導:可以用千米表示。出示:120千米 。)

        二、利用體驗、認識“千米”

        1、認識長度單位—千米

        千米也是國際通用的長度單位,你們知道它還叫什么嗎?會用字母表示嗎?

        板書:千米(公里)km

        2、了解千米在生活中的應用

       。1)同學們說一說在哪兒見過或聽過千米這個長度單位?

        (2)老師找到了一些用千米作單位的數據,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出示圖片:長城全長大約6700千米;地鐵1號線全長大約30千米;珠穆朗瑪峰大約高9千米;地球的最深點在斐查茲海淵,深度大約為11千米。

       。3)說說測量什么長度時適合用千米作單位 ?

        小結:特別長、特別深、特別高……

        3、猜測1千米有多長

        同學們猜一猜1千米有多長?同學們誰猜的對呢?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它。

       。ò鍟n題:千米的認識)

        三、推算聯想、 感悟“千米”

        1、在手拉手活動中,初步感悟1千米

        (1)同學們知道1米有多長嗎?用手比一比。

       。2)請5個同學手拉手,說說大約有多長?

       。3)10個同學手拉手呢?100 個同學呢?

       。4)1000米有多長,需要幾個同學手拉手?

        1000個同學手拉手的長度大約是1000米。我們全校才有600多學生,還要再來300多個。 說說1000米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1000米很長很長……)

        2、通過教室的長度累加,再次感悟1千米

        (1)知道咱們的多媒體教室有多長嗎?咱們手拉手量一量。

       。2)算一算,1000米相當于多少間教室排列在一起的長度?感覺怎么樣?

        3、借助學生的活動體驗,進一步感悟1千米

        (1)(出示圖片)請同學們回憶一下走完100米跑道,大約走了多少步?

        (2)小組匯報:學校內從哪兒到哪兒的距離是100米?

       。◤膶W校操場的東墻一直到西墻之間的距離大約是100米。)

        (從學校大門一直走到學校小操場的南墻大約是100米。)

       。3) 照這樣計算,1000米要走幾次?大約走多少步?

       。4)走10個100米的距離和走2000步的距離大約都是1000米。

        4、以周圍環境為素材,深入感悟1千米

       。1)以小組為單位說一說:從學校出發到哪兒的距離是大約是1000米?

       。2)展示長度是1000米的路線

        出示圖片:從學校門口到京深海鮮城的距離大約是1000米;

        從學校門口到肖村的火車道距離大約是1000米。

        5、揭示千米與米之間的進率

        (1) 1000米也可以寫做1千米。不過,1000米和1千米聽起來不太容易區分,誰能想個辦法通過不同的朗讀,把它們區分開。

        出示:1(停頓)千米=1000(停頓)米

       。2)我們之前猜測1千米的長度對嗎?

       。3)千米和米之間有什么關系呢?會用字母表示嗎?

        板書:1千米=1000米 1km=1000m

        小結:1000米也可以寫作1千米。

        (4)填空。

        2千米 =( )米 3000米=( )千米

        6000m =( )km 12km =( )m

        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四、鞏固新知、拓展提高

        1、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

       。1)從學校門口到宋家莊地鐵站口大約2( )。

        (2)一支鉛筆大約長18( )。

       。3)學校的旗桿大約高7( )。

       。4)中國的領土從東到西最遠大約長5500( )。

        2、計算

       。1)一節地下管道的長度是20米,( )節管道的長度是1千米。

        (2)公共汽車1站大約長500米,( )站之間的距離是3千米。

        3、解決問題

        600米

        學校 足球場

        350米 700米 400米

        圖書館 小明家

        650米

        小明從家出發,先到圖書館后再去學校,從學校出來后去過足球場之后才回家,小明一共走了多少米?合多少千米?

        4、豐富知識

       。1)還有比千米更大的單位,你們知道叫什么嗎?(光年)

       。2)讀一讀:光年是指光在真空中行走的距離,它是由時間和速度計算出來的,光行走一年的時間叫“一光年”。即約九萬四千六百億千米。

        五、暢談體會、課外延伸

        1、請同學們談一談,學習了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和感受?

        2、課后用步測法測量:

       。1)從哪兒到哪兒的距離大約是1千米?

       。2)從家到學校的距離大約是多少千米?

        板書

        千米的認識

        千米(公里)km 米m 厘米cm

        1 千米=1000 米

        1 km =1000 m

      《千米的認識》教案 篇9

        使用教材:人教版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五冊70一71頁。

        教學目的:

        1.使學生認識千米(公里),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間表象。

        2.使學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學會千米和米的簡單換算。

        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并適時滲透思想教育。

        教學重點: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掌握千米和米之間的進率。

        教學難點 :千米慨念的建立。

        教具學具:米尺、多媒體及課件一套。

        課前活動:量出到l00米的實踐活動,量出1米的距離,走一走有多少步,從新賈橋沿方塔街走到華聯,再到娛樂中心,沿操場走1圈(200米),看看用了多少時間?

        教學過程 :

        一、復習導入  

        1.前幾天,老師和小朋友一起在操場上進行了測量。

        下面請同學們邊看屏幕,邊想:我們是用哪個長度單位測量100米的?(米)

        我們已經學過哪些計量長度的單位?請按從大到小的順序說一說。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1米等于多少分米?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誰能比劃一下1米的長度?一起比劃一下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長度。

        3.說出下列測量活動用什么長度單位合適?

        (1)測量鉛筆的長度。(厘米)

        (2)測量硬幣的厚度。(毫米)

        (3)測量課桌的高。(分米)

        (4)測量教室的長。(米)

        師:如果要測量常熟到蘇州的距離,可以選用我們已經學過的哪個單位來測量呢?

        師:用米測量太麻煩了。常熟到蘇州的距離比較遠,而米這個單位較短。那用什么單位呢?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個長度單位家族里的新朋友:千米(板書課題:千米的認識)。

        學習千米的認識,你們最想了解有關千米的什么知識?

        提出學習目標:

        1.千米的實際長度,并學會千米和米的簡單換算。

        2.千米的應用。

        [評:從測量本地兩個城市距離引出新知,使學生認識到數學可以幫助人類理解周圍世界,從而增強學習主動性。引導學生自己尋找目標進一步體現學生主體意識,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二、認識1千米的實際長度

        那1千米到底有多長呢?

        1.師:老師手里拿的米尺是1米長,用這把米尺連續量幾次是1000米?(板書:1000米)

        1000米用我們今天所學的千米作單位就是1千米。(板書:1千米)

        板書:用米尺量1000次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

        2.請看屏幕:上次我們量出了100米的長度,幾個100米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板書:10個100米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

        3.(屏幕顯示)我們學校的操場一圈是200米,沿操場(一圈200米)走( )圈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

        板書:沿操場(一圈200米)走5圈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

        想一想:我們沿操場走一圓大約用了幾分鐘?(3分鐘)

        那么沿這操場走5圈,也就是走1千米大約要幾分鐘?(15分鐘)。。

        板書:走15分鐘的路程,長約1千米。

        4.小朋友,方培街你們一定很熟悉吧,請看屏幕:從萬豐商廈到丹鳳銀樓、方塔商場、新華書店、華聯、商業大樓再過十字路口到娛樂中心,約1千米。

        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我們在腦海里沿方塔街走一走,感受一下1千米的實際長度。萬豐商廈一一丹鳳銀樓一一方塔商場-一新華書店一一華聯一一商業大樓一一十字路口--娛樂中心

        小結:1千米=1000米

        [評:利用多媒體喚起對行走本地區主要街道實踐活動的回憶,以情激情,既使學生感到身邊處處有數學,又助于抽象?quot;千米"形成正確的"表象",從而加深對"千米"的認識。]

        1千米等于1000米,聽起來不容易區分,語文課上朗讀講究抑揚頓挫,誰能巧用停頓,把千米和米區分開來,使人一聽就明白。

        l(停頓)千米=1000(停頓)米

        指導讀:注意在數字和單位之間適當停頓。

        師:千米也稱公里,在上面的板書上添上(公里),有時也用Km表示。

        5.我們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千米和米之間怎樣換算呢?下面請同學們自學71頁例1和例2,重點看一看是怎么想的。

        完成71頁做一做1,重點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評:揭示了千米和米之間的進卒,即引導學生自學千米和米的簡單換算,活用教材,節時高效。]

        三、千米的應用

        現在我們知道了1千米的實際長度,那千米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應用呢?

        (屏幕顯示)請看老師星期天在常熟到蘇州的路上拍攝的一些鏡頭,請你仔細觀察,哪些地方有"千米"?

        1.公路邊的里程碑

        2.指路標志

        3.限速標志

        4.摩托車的速度表

        隨著學生的回答,屏幕上分別出示圖片。

        小結:千米常用來計量比較長的路程。

        [評:通過觀察里程碑、指路標志、速度表、限速標志,讓學生體會到"千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進一步認識數學的價值。]

        練習:72頁2把每小時行的路程和合適的交通工具用線連起來。

        四、全課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千米的認識,知道了1千米的實際長度,了解了千米的用途。現在請你估計一下,從校門口出發到什么地方大約是4千米?誰能用比較科學的辦法證實?

        生:利用摩托車的里程表測量、走一走是否15分鐘。

        師:還可以這樣證實:(結合屏幕)

        (1)量出1米的距離,走一走,有多少步?(1米有2步)

        (2)算一算,1千米有多少步?(1000米有2000步)

        師:1千米,我們大約走2000步。我們可以從校門口出發數出200步,看看你正好走到什么地方,與你剛才的估計是否相符?

        五、鞏固練習

        1.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

        汽車每小時行40米。

        電線桿高6千米。

        小李身高135厘米。

        飛機每小時飛行1800千米。

        教室黑板長3分米。

        一支鉛筆長2千米。

        2.72頁3、4。

        3.綜合練習。

        師:小朋友們,你們看過國慶五十周年閱兵式嗎?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其中一些精彩的片段。邊看邊思考這樣一個問題:

        在括號里填上適當的長度單位。

        17個官兵方陣和25個車輛方陣共長2______。(千米)

        1萬多名官兵過檢閱區時每步都走75______(厘米),踢腿高度都是30______。(千米)

        你知道閱兵式上的官兵為什么走得這么整齊嗎?在閱兵村,他們平均每天要走3億___(千米)整個訓練過程,他們平均每人走了10000多_______(千米)

        師:辛勤的汗水、刻苦的訓練換來了祖國的榮譽。|

        [評:再現慶祝建國五十周年閱兵場面,進行新知識綜合訓練,以景激情自然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六、今天我們學習了千米的認識,同學們學得很好。學校組織同學秋游,現在想請小朋友們幫助設計一條路線,要求:1.從學校出發到游玩的最后一處景點之間的路程不超過10千米;2.游玩的景點要盡可能多。四人小組合作,比一比,哪一組設計得最好。(圖略)

        [評:創設設計秋游最佳路線的情景,激活學生思維,再次把課堂教學推向高潮。采用小組學習的形式,有利于培養學生合作交往意識和創新意識。]

        [總評:"千米"這個長度單位,學生生活中很少接觸,顯得比較抽象,教材內容單一、簡要,增加了教學難度。徐老師課前作了大量的準備,巧妙地運用多媒體,聯系鄉土實際,教"書"育人。整個教學過程 師生關系融洽

      《千米的認識》教案 篇10

        新課程標準強調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要求數學教學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使他們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也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增強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課前我布置學生走一走:哪里到哪里大約是100米,走100米要多少時間,大約幾步,和爸爸或媽媽一起測一測家到學校的路程有多長。課堂上,我先讓學生復習以前所學的長度單位,說說它們之間的進率,并讓學生比劃出這些單位所表示的實際長度。然后從測量鉛筆的長度到測量教室的長度再到測量從杭州到上海的路程等情境的創設,使學生明白:計量路程等的長度需要用到更大的長度單位,從而比較自然地引入“千米”。

        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1千米這一觀念的建立難度較大,因為平時學生不太關注兩個地方之間的路程是多少。當然,學生也并非是一張白紙,他們在馬路邊、公路交叉口、高速公路等地見過“千米”(也叫“公里”),對千米已有所認識。所以,我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說說以前看到過“千米”這個單位嗎?在哪里看到過?你知道還有哪些地方要用到“千米”?然后讓學生估計:“從學校到什么地方大約是1千米?”讓他們聯系生活實際,發揮想象,用他們自己的眼光去認識千米,建立1 千米的觀念。

        為了使學生能建立正確的長度觀念,在課前我選了幾個學生比較熟悉的地方進行測量,記錄下每個地方到學校的路程,做到心中有數。然后先讓學生估計從學校出發到哪里大約是1千米。讓學生通過多次的猜測、比較,初步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然后讓學生閉眼想一想1千米有多長。因為課前布置同學們和爸爸媽媽一起測量出學校到家的路程,所以課堂上請幾位同學說說家在哪里,再讓其他小朋友猜猜他家離學校有多遠。先猜一猜比1千米多還是少或差不多,再進一步猜出大約是多少米。再請已經測量好的這位小朋友當小老師進行評判,比一比誰猜得最準。小朋友對這樣的活動很感興趣。但是全班同學一起猜,被請到的同學人數有限,學生的參與面不夠,無法滿足大家,所以我再讓小朋友分小小組活動,讓每個小朋友有猜和被猜的機會。通過猜一猜、說一說、評一評、比一比等活動,使學生進一步感悟到 1千米有多長。然后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說一說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大約相隔1千米?對于1千米和1米之間的進率,估計學生能說出來,就直接讓學生說一說。然后通過討論、匯報,使學生了解:測量路程,除了用尺子測量,還可以步測、看摩托車上的里程數等等。再出示三個實例:小明走100米需要210步,那他需要走多少步大約是1千米?我們學校的跑道一圈有多長?(200米)幾圈才是1千米?體育館的環形跑道長400米,跑幾圈是1千米?你是怎么想的?通過這三個實例,使學生進一步明確千米和米之間的關系。然后是千米和米的簡單化聚,放手讓學生獨立思考,再讓學生說說是怎么想的。最后是課堂小結。

        這堂課的關鍵是讓學生參與對1千米或幾千米的體驗和感悟,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并將生活經驗轉化為認知結構。課前布置學生走一走、量一量是非常重要的活動。如果沒有這些活動,而只靠學生想象1千米有多長是無法建立1千米的觀念的。

      《千米的認識》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使學生認識“千米”,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間表象。

        使學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學會千米和米的簡單換算。

        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觀察能力,發展空間想象能力。

        教學重點:認識千米,建立千米的長度概念。

        教學難點:千米觀念的建立。

        課前實踐活動:帶領學生走一走100米長的一段路,感知100米的長度。

        教學過程

        復習引新,初步感知

        師:同學們,我們已經學習了哪幾個長度單位?

        師:你能按從大到小的順序給這幾個長度單位排排隊嗎?(米、分米、厘米、毫米)

        師:能跟我們說說這“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各有多少長嗎?它們之間的進率還記得嗎?好!請你填一填

        出示:練習紙第一題——10毫米=( )厘米 1米=( )分米

        10厘米=( )分米 600厘米=( )米

        說說最后一題你是怎樣想的?(指名說、同桌說)

        創設情境

        師:胡老師前幾天騎車回家,過了樓巖橋頭,在山嶺處看到一塊很高的路牌,上面寫著“距離尚田還有3km”。同學們,這“km”表示什么意思呢?

        師:千米!你在哪些地方看到過千米這個單位?

        揭題:我們今天就要來具體認識“千米”這個新的長度單位。

        板書:千米的認識

        簡介: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要測量較長路程時,我們就需要用到這個比米更大的長度單位——千米。

        聯系生活,建立“千米”的長度觀念

        師:看到“千米”這兩個字,你現在最想知道什么呢?

        (千米有多少長、千米和米之間有關系嗎……)

        請生猜測一下它們之間會有什么關系,引出:1千米=1000米

        師:課前老師帶大家走了100米長的一段路,大家現在腦子里有100米長度了嗎?

        四人小組討論:那么估計一下從我們校門口出發到樓巖初中這段路程大約有多少;(約300米)再從樓巖初中出發到春光食品廠大約有多少路程?(約300米)現在 距離1000米還差多少米?(400米)

        師:想一想從學校門口出發到哪里的路程大約是1千米?(到飛揚特鋼)

        師:你還知道從我們校門口出發到哪里也是1千米左右?(到上樓巖、到項岙……)

        師:現在你的腦子里有1千米的長度了嗎?閉上眼睛,想象1千米的長度。

        千米和米的單位換算

        師:剛才我們已經知道“km”的意思就是“千米”,那么這個“3km”就可以寫成(3千米)

        板書:3千米

        還可以怎么寫?引出:3千米=3000米

        你怎么知道的?(指名說)

        師:好,從校門口到飛揚特鋼是1千米,從山嶺到尚田是3千米,那么請你算算:從校門口到尚田有多少千米呢?(先要估計從飛揚特鋼到山嶺還有多少路程)

        生:4千米多。

        師:多多少呢?

        生:500米左右。

        師:4千米多,多了500米,該怎么寫呢?(引出:4千米500米)

        板書:4千米500米

        師:那么它還有其他寫法嗎?引出板書:4千米500米=4500米

       。ㄖ该f說思考過程、再同桌說說)

        這樣也會寫了,那這幾題根本就難不住大家了,看誰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

        出示:練習紙第二題——9千米=( )米

        6千米720米=( )米

        2千米5米=( )米

        4000米=( )千米

        師:說說最后兩題的思考過程。

        師:你的腦子可真靈活,還會反過來思考!老師這兒還有一道更難的,不知大家有沒有信心把它答完整!

        出示:4350米=( )千米( )米

        說說該怎樣想。

        還想再試試嗎?

        出示:練習紙第三題——6000米=( )千米

        2400米=( )千米( )米

        4005米=( )千米( )米

        說說“4005米=( )千米( )米”的思考方法。

        練習鞏固

        現在我們有多了一個長度單位“千米”,你能正確運用這五個長度單位嗎?

        請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

        出示:練習紙第四題

        鉛筆長16( ) 教室寬7( )

        步行每小時可走5( ) 飛機每小時飛行2000( )

        你能很快地比較出這些單位長度的大小嗎?在 里填上>、<或=

        3800米 4千米 6300米 6千米30米

        80米 8千米 3千米12米 3012米

        師:能幫老師解決一個問題嗎?

        出示:學校操場跑道每圈長140米,跑了10圈共多少米?(合多少千米多少米)

        全課總結:通過今天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實踐活動:先估計再填表格,(實際路程可通過詢問父母、駕駛員等方法得知)

        樓巖——奉化 奉化——寧波 寧波——杭州 樓巖——杭州的總路程

        估 計

        實際路程

        評析:

        1、緊密聯系生活。讓數學源于生活,歸于生活。

        新課程標準強調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要求數學教學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使他們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也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增強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因此這一堂課著重體現新課程的這一理念:復習以前所學的長度單位,從學生的日常生活認識中導出千米這一長度單位的重要性,然后引導學生,并結合實際指出這些單位所表示的實際長度。在學習千米時,也是通過學校的運動場的周長等生活材料來建立千米的概念的。之后,讓學生估計一下,從你家到學校,大概有多少距離?說一說生活中其它大約相隔1000米的地方等。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趣味性和作用,體驗數學的魅力,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學生知道了1千米的實際長度后,讓學生了解千米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很廣泛。如課件屏幕顯示:汽車里程表、公路邊的標志牌,這樣讓學生再次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最后的綜合題則是引導學生把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中去,解決實際生活問題,從而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

        2、深刻體驗生活。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讓每個學生都能主動參與學習。

        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學過程中,至始至終體現了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基本理念。課前讓學生走走,數數,感受1千米的長度。認識千米這一單位時,由學生從學校操場一圈的周長推導出1000米大概有多長。在提示進率時,由他們自己組成學習小組分析討論千米和米之間的進率,及相互之間如何轉化。綜合題練習時,更是把學生推到了前臺,讓他們自己結合實際獨立運用。在體現學生的主體性的同時,也設計了學生的合作學習------小組討論。如在學完千米這一概念后,即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組織討論學習2千米50米=( )米,50000米=( )千米等。綜合題也是要求學生小組討論,互相交流的。這樣設計的目的旨在培養學生的群體合作意識和探究學習意識。

        3、快樂享受生活。著重體現學生主動建構知識意義的過程。

        基于建構主義以學為中心的教學過程是完善學生認知結構的最有效途徑。教學過程中,著重體現學生在教師創設的高效、豐富的學習環境下通過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在原有知識結構的基礎上,通過與新的所學知識同化后,即通過“自主學習”后完成對千米的概念、進率的認識。如學生從10米、100米和200米的實際長度推出1000米的具體長度,從1000米=1千米推出2000米=2千米甚至更多。為了達成學生順利建構其知識結構,教學中主要體現了這樣幾個環節,一是設計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如駕車旅游中的數學問題。二是采用積極性評價肯定學生的學習狀態。三是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作用,幫助學生建立千米概念的表象。四即小組協作學習。五是強化練習設計,即在每一個環節結束后,都及時安排進行必要的練習等。

      《千米的認識》教案 篇12

        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進行千米與米之間的換算:能解決一些有關千米的實際問題,體驗千米的應用價值。單位換算和有關千米的實際問題對學生而言并不困難,而本課的教學難點是如何讓學生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

        對于學生來說,1千米這一概念的建立難度較大,所以在教學時我著重于讓學生在已有的知識基礎上,強調新、舊知識的融會貫通。從基本的長度單位米開始,在新舊知識的引申、發展處加以復習強化,促成新舊知識的轉化,盡量使學生較快地建立1千米的概念。

        由于時間的關系我沒有帶著學生切實體驗1千米的長度,所以,為了彌補這一不足,我讓學生課后走一走,真實地去感知1千米的長度,加強對1千米的概念建立。

      《千米的認識》教案 篇13

        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五冊7一8頁.

        教學目的:

        1.學生認識千米(公里),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間表象.

        2.學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學會千米和米的簡單換算.

        3.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并適時滲透思想教育.

        教學重點::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掌握千米和米之間的進率.

        教學難點:千米慨念的建立.

        教具學具::米尺,多媒體及課件一套.

        課前活動:了解汽車一小時要跑很遠,公路上里程牌標志有多遠和汽車時速限制標志,走一走學校田徑場的跑道一圈長有多長,學校跑道跑兩圈半是多少米.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復習(口答)

        ①做一做:在下面的( )里填上適當的長度單位.

        1,雙人書桌的長度是120( ).

        2,旗桿的高度是300( ).

        3,有一項田徑比賽是200( )跑.

        ②填空:

        2米=( )分米

        60厘米=( )分米

        300厘米=( )米

        二,認識1千米的實際長度

        那1千米到底有多長呢 它在們實際生活中有那些應用

        1,認識千米的實踐活動的安排

        汽車一小時要跑很遠

        公路上里程牌標志

        汽車時速限制標志

        2,認識1千米有多長.

        師:老師手里拿的米尺是1米長,用這把米尺連續量幾次是1000米 (板書:1000米)

        1000米用我們今天所學的千米作單位就是1千米.(板書:1千米)

        板書:用米尺量1000次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

        3,請看屏幕:上次我們量出了100米的長度,幾個100米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 板書:10個100米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

        4,(屏幕顯示)我們學校的操場一圈是250米,沿操場(一圈250米)走( )圈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

        板書:學校田徑場的跑道一圈長250米, 沿著跑道走4圈就是( 1000 )米.也就是:1千米

        想一想:我們沿操場走一圓大約用了幾分鐘 (3分鐘)

        那么沿這操場走4圈,也就是走1千米大約要幾分鐘 (12分鐘).

        板書:走12分鐘的路程,長約1千米.

        4.小朋友,南門口你們一定很熟悉吧,從南門口到侯家塘新一佳約1千米.

        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我們在腦海里沿南門口到侯家塘新一佳走一走,感受一下1千米的實際長度.

        小結:1千米=1000米

        師:千米也稱公里,在上面的板書上添上(公里),有時也用km表示.

        5.我們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千米和米之間怎樣換算呢 下面請同學們自學71頁例1和例2,重點看一看是怎么想的.

        完成71頁做一做1,重點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評:揭示了千米和米之間的進卒,即引導學生自學千米和米的簡單換算,活用教材,節時高效.]

        1千米=1000米 1km=1000m

       、儆玫忍栂噙B,說明它們的長度怎么樣

       、诘忍杻蛇叺臄底趾蛦挝幌嗤瑔

       、垡硎疽粋距離的長短能不能只看數字 還要看什么

       、芮缀兔字g的進率是多少

       、菝卓梢杂梅杕表示,千米可以用符號km表示, 那么上面的等式可以怎樣表示

        三,千米的應用

        現在我們知道了1千米的實際長度,那千米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應用呢

        請看老師在馬路上拍攝的一些鏡頭,請你仔細觀察,哪些地方有"千米"

        1.公路邊的里程碑

        2.指路標志

        3.限速標志

        隨著學生的回答,屏幕上分別出示圖片.

        小結:千米常用來計量比較長的路程.

        練習:8頁2把每小時行的路程和合適的交通工具用線連起來.

        四,練一練

        1,冰箱的高度是140 ( ).

        a 厘米 b 米 c 千米

        2,世界上最大跨海大橋——寧波杭州灣大橋建成后,將使慈溪到上海的路程縮短

        200( ).

        a 厘米 b 米 c 千米

        3,填空:在( )里填上合適的單位.

        街頭到天臺距離27( );

        數學課本厚7( );

        學校跑道長250( );

        成人3小時行15( ).

        4,填空:6000米=( )千米

        9000米=( )千米

        2750千米=( )千米( )米

        5830千米=( )千米( )米

        7308千米=( )千米( )米

        5,

        說說

        六,今天我們學習了千米的認識,同學們學得很好.學校組織同學秋游,現在想請小朋友們幫助設計一條路線,要求:1.從學校出發到游玩的最后一處景點之間的路程不超過10千米;2.游玩的景點要盡可能多.四人小組合作,比一比,哪一組設計得最好.(圖略)

        七,全課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千米的認識,知道了1千米的實際長度,了解了千米的用途.現在請你估計一下,從校門口出發到什么地方大約是4千米 誰能用比較科學的辦法證實

        生:利用摩托車的里程表測量,走一走是否15分鐘.

        師:還可以這樣證實:(結合屏幕)

        (1)量出1米的距離,走一走,有多少步 (1米有2步)

      《千米的認識》教案 篇14

        教學目標:

        1.認識千米,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2.進一步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

        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會用千米表示實際長度。

        教學準備:

        要求學生到路邊觀察路標,教師制作一塊路標。

        教學過程:

        一、認識千米

        1.學生匯報到路邊觀察到什么。

        2.出示老師制作的第一塊路標,讓學生理解、體會從某路口到某路口6千米的含義,

        3.讓學生看書第七頁的例三,理解到葉鎮21千米、靈山23千米的意義。

        4.小結:千米是比米大的長度單位。

        二、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

        師:從某路口到某路口6千米,那么你是否知道從某路口到那里大約是1千米,1千米又有多長呢?

        生想

        師:從某路口到某處就是1千米,運動場的跑道一圈是200米,5圈就有1千米。

        1.讓學生到運動場看一看跑道,想一想5圈約有多長。

        2.讓學生動手測量1千米的跑道有多少米。

        匯報板出:1千米=1000米

        3.舉出例子說一說在我們生活周圍有1千米長的物體嗎 ?

        三、鞏固知識、動用知識

        1.指導學生完成練習二第一題和第四題。

        2.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

        (1)練習二第二題

       。2)補充題(略)

        四、全課總結

      《千米的認識》教案 篇15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五冊70-71頁。

        教學目的:

        1.使學生認識千米(公里),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間表象。

        2.使學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學會千米和米的簡單換算。

        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并適時滲透思想教育。

        教學重點:

        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掌握千米和米之間的進率。

        教學難點:

        千米概念的建立。

        教具學具:

        米尺、多媒體及課件一套。

        課前活動:

        1、量出100米的實際長度,走一走大約有多少步。

        2、沿操場走一圈大約用幾分鐘?

        3、向家長了解一下從自己家到那里大約是一千米?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昨天,老師和小朋友一起在操場上量出了100米的實際長度。

        下面請同學們邊看屏幕,邊想:我們是用哪個長度單位測量100米的?(米)

        我們已經學過哪些計量長度的單位?請按從大到小的順序說一說。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一米等于多少分米?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2.誰能比劃一下1米的長度?一起比劃一下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長度。

        3.說出下列測量活動用什么長度單位合適?

       。1)測量鉛筆的長度。

        (2)測量硬幣的厚度。

       。3)測量課桌的高。

        (4)測量教室的長。

        同學們你們有誰去過唐山嗎?如果要測量樂亭到唐山的距離,可選用我們已經學過的哪個單位來測量呢?

       。▽W生討論,得知用米測量太麻煩了。)

        師:對用米測量太麻煩了。樂亭到唐山的距離比較遠,而米這個單位較短。那用什么單位呢?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個長度單位家族的新朋友:千米(板書課題:千米的認識)

        學習千米的認識,你們最想了解千米的什么知識?

        提出學習目標:1.千米的實際長度,并學會千米和米的簡單換算。2.千米的應用。

        [說明:從測量本地兩個城市距離引出新知,使學生認識到數學可以幫助人類理解周圍世界,從而增強學習主動性。引導學生自己尋找目標進一步體現學生主體意識,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二、探索新知

        (一)認識1千米的長度。

        1、 同學們手里都有一把米尺是1米長,用你手中的米尺連續量幾次是1000米?(板書:1000米)

        1000米用我們今天所學的千米單位就是1千米。(板書:1千米)

        板書:用米尺量1000次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

        2、請看屏幕:上次我們量出了100米的長度,幾個100米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板書:10個100米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

        3、(屏幕顯示)我們學校的操場一圈是200米

        沿操場(一圈200米)走( )圈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

        板書:沿操場(一圈200米)走5圈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

        想一想:我們沿操場走一圈大約用了幾分鐘?(3分鐘)

        那么沿這操場走5圈,也就是走1千米大約要幾分鐘?(15分鐘)

        板書:走15分鐘的路程,長約1千米。

        4、小朋友,金融街你們一定很熟悉吧,請看屏幕:從縣醫院

        到夏日超市的距離大約就是1000米。

        讓學生互相說一說從家長那里了解到,從自己家到那兒大約是一千米。

        小結:1千米=1000米

        [說明:利用多媒體喚起對行走本地區主要街道實踐活動的回憶,以情激情,既使學生感到身邊處處有數學,又助于抽象的“千米”形成正確的“表象”,從而加深對“千米”的認識。]

        1千米等于1000米,聽起來不容易區分,語文課上朗讀講究抑揚頓挫,誰能巧用停頓,把千米和米區分開來,使人一聽就明白。

        1(停頓)千米=1000(停頓)米

        指導讀:注意在數字和單位之間適當停頓。

        師:千米也稱公里,在上面的權勢書上添上(公里),有時也用km表示。

        5、我們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千米和米之間怎樣換算呢“下面請同學們自學71頁例1和例2,重點看一看是怎么想的。

        完成71頁做一做1,重點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說明:揭示了千米和米之間的進率,即引導學生自學千米和米的簡單換算,活用教材。]

        (二)千米的應用

        現在我們知道了1千米的實際長度,那千米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應用呢?

        (屏幕顯示)請看老師星期天在樂亭到閆各莊路上拍攝的一些鏡頭,請你仔細觀察,哪些地方有“千米”?

        1、公路邊的里程碑

        2、指路標志

        3、限速標志

        4、摩托車的速度表

        隨著學生的回答,屏幕上分別出示圖片。

        小結:千米常用來比較長的路程。

        [說明:通過觀察里程碑、指路標志、速度表、限速標志,讓學生體會到“千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進一步認識數學的價值。]

        練習:72頁2把每小時行的路程和合適的交通工具用線連起來。

        四、全課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千米的認識,知道了1千米的實際長度,了解了千米的用途。現在請你估計一下,從校門口出發到什么地方大約是1千米?誰能用比較科學的辦法證實?

       。ɡ媚ν熊嚨睦锍瘫頊y量、走一走是否15分鐘……)

        還可以這樣證實:(結合屏幕)

        ⑴量出1米的距離,走一走,有多少步?(1米有2步)

       、扑阋凰,1千米有多少步?(1000米有20xx步)

        師:1千米,我們大約走20xx步。我們可以從校門口出發數出20xx步,看看你正好走到什么地方,與你剛才的估計是否相符?

        五、鞏固練習

        1、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

        汽車每小時行40米

        電線桿高6千米

        小李身高135厘米

        飛機每小時飛行1800千米

        教室黑板長3分米

        一支鉛筆長2千米

        2、72頁3、4

        六、今天我們學習了千米的認識,同學們學得很好。學校組織同學秋游,現在想請小朋友們幫助設計一條路線。

        要求

        1、從學校出發到游玩的最后一處景點之間的路程不超過 10千米;

        游玩的景點要盡可能多,四人小組合作,比一比,哪一組設計得。

        [說明:創設設計秋游路線的情景,激活學生思維,再次把課堂教學推向。采用小組學習的形式,有利于培養學生合作交往意識和創新意識。]

      《千米的認識》教案 篇16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數學第五冊P、45——P、47

        教學目標 :

        1、學生在具體的生活情景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義,初步建立1千米的長度表象。

        2. 運用遷移的規律,體驗探索千米的過程,進一步培養學生估計、推算和分析能力

        3、初步學會用千米估測日常生活中常見物體的長度,知道1千米=1000米,能進行長度單位間的簡單換算。

        4、感受千米與實際生活地緊密聯系,體會“千米”在生活中的作用,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難點:感知和認識千米的含義、初步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

        教學過程 :

        一、談話交流、引出千米:

        1、同學們!在長度單位家族中,你認識了哪幾個朋友呀?(貼出:毫米、厘米、分米、米)

        你能用手勢表示1米大約有多長嗎?

        2、同學們走1米大約是幾步呢?

        請看錄象:

       。ㄒ粋小朋友測量,一個小朋友走。)

        提問:再想想,走100米,大約是幾步呢?(200步)

        照這樣計算,走1000米是多少步呢?

        3、談話:我們老學校的跑道一圈是200 米,你們走一圈大約是幾分鐘?走一圈是3 分鐘,那走5圈大約需要幾分鐘?走5圈也就是走了多少米,(1000米)

        1000米也可以寫做1千米。不過,1000米和1千米聽起來不大容易區分,誰能想個辦法通過不同的朗讀,把他們區分開來,使人一聽就明白。

        二、聯系生活,建立表象

        1、千米是長度單位家族中的又一個成員(貼出:千米)

        它還有一個名字叫“公里”,可以用符號“km“來表示(貼出km)

        今天,我們就來認識它(出示課題:千米的認識)

        2、誰來說說,你在哪兒見過或聽說過千米?

        大家請看:(出示4張圖片)

        從這些圖片中,你知道了什么?

        請選擇自己最熟悉的一張在組內介紹一下。

        誰愿意把你們組交流的知識介紹給大家。

        3、看來大家對千米已經有所了解,那你們還想了解千米的哪些知識呢?

        學生說一說。

        4、提問:1千米究竟有多長呢?我們先來看看100米的跑道有多長?(錄象:學校中100米的跑道)100米的跑道已經這么長了,那幾個100米才是1千米呢?

        10個100米連起來才是1千米,那該有多長呀?

        我們學校的跑道一圈是300米,大約走幾圈是1000米呢?

        同學們!新梅廣場(出示新梅廣場照片)你們都認識嗎?想一想,從那兒出發,向南走,你覺得到哪兒大約是1千米?

        播放從新梅廣場出發,經過郵局、電影院、小商品市場到新區實驗小學的錄象。好!現在請大家閉上眼睛,跟著老師在腦海里把這段路再走一遍。誰來估計一下,走這段路大約需要幾分鐘?

        5、如果從校門口出發,到哪里大約也是1千米?同桌互說,交流。

        到底誰的意見比較準確呢?假如讓你去驗證,你準備用什么方法去驗證?交流。

        同學們想出了這么多好辦法,課后就請你們用自己喜歡的辦法去驗證一下,好嗎?

        三、加深千米和米之間的聯系:

        1、  現在,我們一起來看這幅圖,這是小明的家,請你們幫小明找找看,從小明家到哪里正好是1千米,先在組內說一說,并且在圖上圈出來。

        想想做做1

        從小明家到哪里正好是1千米?在圖上畫出來。

        再找找看,從哪兒到哪兒也是1千米?

        2、  你們看,小華在干什么呀?

        他每天都要在這個400米一圈的跑道上跑步,今天,他已經跑了5圈了,你知道,他今天跑了多少米了嗎?

        是多少千米呢?

        你是怎么想的?

       。1000米=1千米,2000米里有2個1000米,就是2千米)

        3、  其實利用1千米=1000米不僅可以將米轉化成千米,還可以把千米轉化成米。請看:

        想想做做3

        說說怎樣想的。

        四、系統小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認識了千米,到現在為止你們一共認識了幾個長度單位朋友呀?你能說說他們之間的關系嗎?(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米=100厘米)

        在使用這些單位時,我們一定要注意合理、恰當。

        五、解決問題:

        1、 步行         汽車          飛機           自行車

        每小時       每小時         每小時        每小時

        1800千米    5千米         16千米         40千米

        2、想想做做4

        在括號里填上適當的單位名稱。

        3、 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國最長的河流是哪一條嗎?(長江)對!

        請看這張表格,從中你知道了什么?

        你能比較他們的長短嗎?

        4想想做做5

        同學們,你們看,這是一幅簡單的鐵路示意圖,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艔奶角鄭u的鐵路長多少千米?快速算一算。

        下面兩個問題請在小組內討論:

        ⑵南京到上海的鐵路大約長300千米,你能估計出南京到濟南的鐵路大約長多少千米嗎?

       、菑哪暇┑奖本┑蔫F路大約長多少千米?

        說一說你的理由。

        六、實踐作業 :實踐園地

        1、  想辦法測量一下你家到學校大約距離多少千米?

        2、觀察無錫旅游地圖,根據各景點之間的距離,為自己或家人設計一條經濟實惠的旅游路線。

        知識介紹:

        聲音的速度是每秒340米,

        光速是每秒30萬千米,

        火箭的速度大約是每秒4千米。

        我們偉大祖國東西長4500千米,南北長5500千米。

      《千米的認識》教案 篇17

        教學目標:

        1、認識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2、會進行長度單位間的換算及簡單的計算。

        3、進一步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

        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會用千米表示實際長度。

        教學準備:

        要求學生到路邊觀察路標,教師制作一塊路標。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教師提問:我們都學了哪些長度單位?

        學生回答后,讓學生具體表示一下1毫米、1厘米、1分米及1米的長度。

        2、教師說明:我們以前學過的長度單位比較大的是米。你們還見過或聽說過比米大的長度單位嗎?

        學情預設:學生可能會提到“千米”。

        二、探究新知

        1、認識千米。

        教師出示例3的情境圖。(有條件的學校也可以播放提前錄制好的視頻錄像,錄像中出現路牌標志)

        提出下面的問題:類似圖中的情境你見過嗎?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蹖W情預設:看到上面的情境圖,學生一下子會調出已有的知識經驗,他們會想到周圍的路標。]

        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解釋路標上的“21千米”和“23千米”是什么意思。

        教師指出:在計量比較長的路程的時候,通常用千米作單位,千米也叫做公里。千米是比米大的長度單位。

        2、出示老師收集到的學校附近的路標,讓學生理解、體會從某路口到當地某個標志性建筑的路程是多少千米的含義。

        3、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

       。1)師:那么1千米的路程有多遠呢?它與我們以前學過的長度單位“米”有什么關系呢?

        同學們都喜歡上體育課,(教師出示學校操場的圖片)學校操場的跑道一圈是400米(注:每個學校的跑道可能不相同,這里僅以400米為例說明大體教學思路,實際教學時,盡可能用學生身邊的數據),算一算,跑幾圈就是1000米?

        教師指出:1000米就可以用較大的長度單位來表示,就是千米。

        板書:1千米(公里)=1000米

        教師:同學們上學,有步行的,有騎自行車的,有坐公交車的,還有父母開車接送的。人步行每小時可以走5千米,騎自行車每小時可行15千米,坐公交車每小時可以行40千米。你們能估計一下從自己家到學校有多少千米嗎?

       。2)實際感受1千米。

        到操場上量出100米的距離,讓學生仔細觀察一下。并讓學生按一般的步行速度實際走一走,所需時間大約是1分十幾秒。(注:這個教學環節也可以放到課前進行)。然后告訴學生10個這樣的長度就是1千米,一般步行12分左右的距離大約是1千米,并讓學生想象一下10個100米有多遠。

        4、完成教科書第8頁上的“做一做”。

        到校門口,以小組為單位,互相說一說(估)從學校門口到什么地方大約是1千米?在確保學生安全的前提下,可以組織學生到校外走1千米的活動,感受1千米的距離。(注:如果條件不允許,此題可以作為課外作業)

        5、教師出示教科書第22頁的例5。

        3千米=( )米 5000米=( )千米

        教師放手讓學生先獨立填寫,然后讓學生在組內互相說說是怎樣想的。

        通過學生回答,使學生明白:1千米是1000米,3千米是3個1000米,就是3000米;1000米是1千米,5000米是5個1000米,就是5千米。

        6、練一練。

        6000米=( )千米 4千米=( )米

       。 )米=7千米 9000米=( )千米

       。墼O計意圖:本節課的教學,教師沒有平均使用力量,教學時把重點放在千米的認識上,長度單位間的變換由于學生基本上屬于“教師不講就會”的狀態,所以教師花費的教學時間相對就少一些。]

        三、鞏固練習

        1、指導學生完成練習二第1、2題。

        第1題,是關于物體運動速度的練習,目的是讓學生對常見物體運行速度有一定的認識。可以先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后再進行反饋。

        第2題,目的是幫助學生進一步感受千米在生活中的應用?梢宰寣W生獨立完成。

        2、練習二第3題。

        學生在教科書上獨立完成,然后集體訂正。

        3、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1)老師家離學校大約有4千米的路程,如果讓你選擇,你會選擇什么交通工具來學校?為什么?大概需要多少時間?

       。2)媽媽帶小明坐長途汽車去看奶奶,途中要走308千米。他們早上8時出發,汽車平均每小時行80千米,中午12時能到達嗎?

        四、課外拓展

        1、汽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每小時不能超過( )千米,磁懸浮列車每小時可行駛( )千米,地球繞太陽每秒運行( )千米。馬拉松長跑比賽全程大約( )千米。(課后可在父母的幫助下到圖書館或網上查找這些資料。)

        2、寫一篇數學日記:《我心目中的千米》

       。墼O計意圖:教師在落實了教材所設定的教學目標后,課末布置了學生課后實踐調查活動,把學生帶向了研究性學習的行為中,為學生自主學習創造了環境。]

      《千米的認識》教案 篇18

        數學雖然抽象,但它來源于實際生活,并與實際生活息息相關,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到:為了使學生在課堂中能夠充分地參與活動,在活動中更好地理解重要的數學概念和方法,各個學校要充分利用并開發實物材料和設備供學生開展實踐活動。

        郭元祥老師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學校發展》中曾指出我們教師存在的一個缺點:在教學中,教師總是化書為牢,化地為牢。把我們的學生鎖在書本中、教室里。沒有結合實踐地學習,學生會感到枯燥、煩悶。因此,我們教師應把實踐本身看成是一個學生發展的過程。

        在數學教學中,我注意聯系生活實際,教學生學會數學。例如,在“千米的認識”課上,如果單單以書為教材,灌疏給學生,強壓學生牢記“1千米=1000米”,也許學生接受了,但是他們并沒有具體感知。正如郭老師講到的我們要避免總是化書為牢,化地為牢。這節課上,我并沒有讓學生機械地練習單位的換算,而是帶領學生到100米的跑道上,讓學生走一走,記錄時間,記錄步數,引導學生理解走10個100米就是1千米,在推算中對1千米有了認識,使抽象的概念變為具體。讓學生從中體驗到數學的內在價值,增進了對數學的理解和運用數學的信心。這節課學生也覺得比以往有趣多了。

        課后,讓學生去搜集資料,生活中我們在哪里還看到過千米這個單位。再讓學生測一測,從學校出發,走到自己家里大約有幾米。鞏固知識,把數學知識應用到自己的生活。學生在解決問題中,加深了對千米的認識,發散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個性。從而讓學生明白數學知識是從生活中來而又要應用于實際生活。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數學不再是抽象、枯燥的課本知識,而是充滿魅力與靈性,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的活動。

        因此,我認為教師在設計教學時,要以《課程標準》為指導,以教材為依據。但不拘泥于教材,要有一種勇于實踐的創新精神,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注意思考學生的生活世界中有什么素材可供教學利用。讓學生的生活經驗成為教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資源,一筆寶貴的財富。

        結合實踐,把教材內容與生活情景有機結合起來,使數學知識成為學生看得見、摸得著、聽得到的現實。讓數學貼近生活,學生就會真正體會到生活中充滿了數學,就會體會到數學的樂趣之所在。

        在這一節課中,我所感覺到的不足之處是在學生的組織紀律方面。走出課堂,有的興趣盎然,而有的是跟著走馬觀花。這就與教師的操控能力、語言魅力及組織方面有密切的關系。今后我一定會更加認真鉆研教材,練習基本功,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激發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

      《千米的認識》教案(精選18篇) 相關內容:
      • 《畢升的夢想》教案(精選3篇)

        教學要求一、知識與技能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好詞佳句。(2)理解課文主要內容,體會畢升的執著和活字印刷術的深遠影響。(3) 聯系上下文,體會句子在文章中的表達效果,感受作者的表達方法。...

      • 《說明的順序》教案(精選3篇)

        一、導入新課同學們,我們在說明事物的時候,要把事物的特征說明清楚除了要抓住特征,采用恰當的說明方法外,還要怎么做?(明確:運用合理的說明順序),本節課我們就來討論如何運用合理的順序來說明事物。...

      • 《花臉》教學設計(精選21篇)

        學情分析:六年級學生對中國的京劇文化、三國中鼎鼎大名的關公已有了一定學生對程度的認知,通過本課的學習,能進一步加深對這些的事物及相關故事的了解。...

      • 《花臉》教案(精選21篇)

        教學目標:1.學習抓住關鍵語句理解人物心理的方法。2.繼續訓練傳情達意地朗讀。3.感受作者崇尚英雄、渴慕成為一位英雄的情感。教學時間:1課時突破口問題:每一段表現的“喜歡”有何不同?為什么?教學過程:一、導入(課前已經各自查閱資...

      • 《草帽計》教學設計(精選18篇)

        教材分析:《草帽計》是“智謀”單元的一篇主體課文。本文講述的是在長征途中,賀龍同志在上有敵機的轟炸,后有追兵的情況下,設下計策,迷惑敵軍,不發一槍一彈,讓敵軍自相殘殺,取得戰斗勝利的故事。...

      • 《粗糧小吃點》教案(精選3篇)

        活動目標:1、了解各種粗糧的名稱,感知它們基本的外形特征,并用清楚、正確的語言進行表達和交流。2、能主動地參與粗糧的觀察與操作活動,合作地完成操作任務。3、了解粗糧對人體健康的作用,懂得要愛惜糧食。...

      • 《詠華山》教學設計(精選13篇)

        教學要求: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的古詩。2、學會10個生字,其中田字格下面要求只識不寫的有4個。認識1個偏旁(門字框)。理解本課新詞。...

      • 《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教學設計(通用13篇)

        訓練重點:了解新聞的特點復習記敘六要素理清文章層次訓練默讀體會準確、簡明的語言課時安排:三課時步驟:一課時1、導入用最近報紙引入(看新聞版)2、簡介“新聞”報紙最常用的文章樣式。...

      • 《月亮船》教學設計(精選15篇)

        這次的蹲點活動,我選擇了“中國娃”主題活動里的一個語言活動《月亮船》。此次活動來自生活,又能夠增長幼兒的知識。蒲公英是孩子們非常熟悉和喜愛的一種植物,它小而輕,很容易被風吹走,而在它被吹走之后,所發生的事情,是一種美好的...

      • 教案模板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影院| 18岁日韩内射颜射午夜久久成人| 99精品国产成人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熟妇丰满人妻久久| 少妇的丰满3中文字幕| 国产粉嫩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午夜成人精品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自在线拍国产手机版| 熟女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野花韩国高清电影| 你拍自拍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国产偷倩在线播放| 欧美大胆老熟妇乱子伦视频| 韩国美女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AV日韩AV激情亚洲| 一区二区亚洲精品国产精| 人妻少妇看a偷人无码| 人妻精品动漫h无码|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我不卡| 欧美最新精品videossexohd| 欧美粗大| 亚洲另类丝袜综合网| 虎白女粉嫩尤物福利视频| 国产精品国产亚洲看不卡|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五月天| 国产精品自在线拍国产手青青机版| 99精品热在线在线观看视| 激情五月天自拍偷拍视频| 亚洲香蕉视频天天爽| 亚洲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狠狠色综合播放一区二区| 日本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网线在线播放VA| 无码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 | 自拍亚洲综合在线精品| 青青草原网站在线观看| 人妻中文字幕不卡精品|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片| 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直播| 亚洲精品国产第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