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bd id="44f3z"></kbd>

<style id="44f3z"><thead id="44f3z"></thead></style>
    <option id="44f3z"></option>
      <em id="44f3z"><dfn id="44f3z"></dfn></em>
    1. <menuitem id="44f3z"><thead id="44f3z"><i id="44f3z"></i></thead></menuitem>
      <u id="44f3z"><input id="44f3z"></input></u>
      日日碰狠狠躁久久躁综合小说 ,艳妇臀荡乳欲伦交换h在线观看,亚洲熟妇无码另类久久久,国产精品极品美女自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 a v无 码免 费 成 人 a v,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喷水,白嫩少妇激情无码,五月丁香六月综合缴情在线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高中語文教案 > 高一語文教案 > 高一課文《錯誤》教案(精選13篇)

      高一課文《錯誤》教案

      發(fā)布時間:2023-07-30

      高一課文《錯誤》教案(精選13篇)

      高一課文《錯誤》教案 篇1

        教學(xué)目標:

        1、學(xué)習(xí)《錯誤》,了解鄭愁予的簡歷及詩歌創(chuàng)作特點。

        2、學(xué)習(xí)《錯誤》,理解詩中的意象,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感情。

        3、了解中國當代詩歌發(fā)展簡史。

        教學(xué)過程:

        一:師:(導(dǎo)入新課)

        鄭愁予是當代活躍在中國臺灣詩壇的一位著名詩人。曾有人評價他說:“鄭愁予是中國的中國詩人(重音),他能用良好的中國文字寫作,形象準確,詩句華美,而且絕對是現(xiàn)代的。”他的這首《錯誤》并被譽為“現(xiàn)代抒情詩的絕唱”。你是否同意以上的這些評價呢?那這首詩又是講述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呢?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來感受這首詩。(板書課題)

        二:引導(dǎo)學(xué)生朗讀課文:

        (在朗讀時,最好找?guī)孜煌瑢W(xué)單獨朗誦,整體朗誦沒有氛圍,無詩歌韻味,

        注意詩句的停頓和節(jié)奏。)再用多媒體放中央電視臺的《錯誤》朗誦。讓學(xué)生感受名家朗誦的風(fēng)范。

        三:師:請同學(xué)們告訴我,這首詩為什么起的詩題是“錯誤”呢?請根據(jù)你的理解,談?wù)勥@里隱含的一個小故事。

        首先,大家先四人一組討論一下。

        生:(帶著思考和問題進行熱烈討論)。

        一生答:我這樣理解:

        詩中主人公“我”騎著馬周游江南,碰到一個癡癡等待丈夫或情人的閨中女子,她的心 “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沒有東風(fēng)”為她傳遞信息,又沒有漫天飛舞的柳絮為她排解心中的相思。所以,她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時刻留意青石道上的“跫音”,甚至連帷幕也不揭開,無心去看窗外花團錦簇的春景。(此時教師點撥:劉禹錫《春詞》中“新妝宜面下朱樓,深鎖春光一院愁”與上述所詠的怨情似有異曲同工之妙,含蓄不露,但又悠長深遠)。 終于,她聽到達達的馬蹄,美麗的馬蹄聲,以為日夜盼望的心上人歸來了。當打開窗扉的那一刻,看到的只是一個過路人。轉(zhuǎn)瞬間,這無限的喜悅變成了無限的失望。這“美麗的錯誤”捉弄了她,就好象上天捉弄了她一樣。 (熱烈鼓掌)

        師:非常好。不錯,這首詩是寫了一個美麗而憂傷的故事,寫了一個遺憾的 過程。這很容易讓人去描繪那時這樣一幅幅畫面。當他們雙眼交錯的一剎那,他們內(nèi)心的琴弦是怎樣被激蕩起來的? 好,如果讓你當導(dǎo)演,把這個相遇的過程拍一部小的電影短片,不知在座的各位會怎么去安排呢?可以不拘于詩,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

        生:(熱烈討論)

        一生:我有些想法,想和大家交流一下。

        時間:黃昏時分,火紅的夕陽正放射著自己最后的光和熱,慢慢向西天墜去。它的光輝照射著青石鋪就的街道上。

        地點:江南一小鎮(zhèn)上。

        人物:騎馬的游子,女子。

        過程:詩中的男主人公是個浪跡天涯的游子。一天傍晚,在江南的小鎮(zhèn)上,在街道的盡頭,慢慢走過來一匹馬,馬上坐著一藍衣青年。那就是“我”,詩中的主人公。走在青石的街道上,落山的夕陽照射在青石鋪就的街道上,小鎮(zhèn)上異常安靜。“我”騎馬踱在青石上,發(fā)出有節(jié)奏的“達達”聲。起風(fēng)了,“我”的發(fā)絲微微地飄揚了起來。 然后鏡頭轉(zhuǎn)到小巷中長滿藤蘿爬山虎的青石墻。 看著這些,“我”似乎若有所思。思什么不得而知,只聽到“我”在輕輕吟誦席慕容的“如果讓你遇見我/ 在我最美麗的時刻/ 為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鏡頭轉(zhuǎn)到小巷盡頭一處閨樓之中,梳妝臺前坐著一位女子,手中正刺繡,但眉頭緊蹙,心不在焉。樓下傳來小孩子嬉戲的聲音,但她充耳不聞。 這時,自街道上由遠而近傳來達達的馬蹄聲。 略一遲疑,隨即她又凝神細聽,確實是達達的馬蹄聲。 一束燦爛的笑容自她臉上綻放開來。她放下手中的東西,沖到了窗前,推開窗子,朝街道上望去。 遠遠的,一個人向她走來。但,那張臉,卻不是她所熟悉的那個人的。

        (合)馬上的人也注意到了她,停下了口中之詞。當四目交錯而過的那刻,影片響起了悠揚的音樂聲。風(fēng)起了,柳絮漫天飄灑起來。鏡頭慢慢向上拉升,霧色籠罩著小巷、小鎮(zhèn)。

        同學(xué)們都凝神靜思了一會,熱烈地鼓起了掌。

        一生:我想補充一下。這時的“我”也可以牽著馬。

        另一生:結(jié)尾也可以響起江南小鎮(zhèn)特有的街頭叫賣聲,讓影片籠罩在江南特有的氛圍中。

        師:太好了。現(xiàn)在我們回到本詩,在本課的開頭我曾經(jīng)說過:楊牧曾評價鄭愁予是“中國的中國詩人”,也就是說他和中國的“外國詩人”是不一樣的。那些人用生疏惡劣的中國文字寫他們的“現(xiàn)代感覺”。鄭愁予不同,他的詩歌是中國化的,你是否同意呢?我們來看一下這首詩在語言上還有哪些動人之處呢?

        生:(討論熱烈)各抒己見。

        一生:文章標題是用“錯誤”起名,而且是“美麗的錯誤”。“達達的馬蹄”敲響了女子希望重逢的心靈深處,因而美麗。不過,這馬蹄聲僅僅從前面路過,并不為她的企盼而停駐,因而是個錯誤。這一起一伏,產(chǎn)生了高度的戲劇性,給人跌宕起伏的感覺。

        (師補充:這首詩所表現(xiàn)出的意境,又與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有相似之處。這可以說成是它的中國性聯(lián)想)。

        一生:他在詩中還運用了中國傳統(tǒng)的古典詩歌的意象,如“蓮花”、“柳絮”、“馬蹄”、“春幃”。這些我們在古典詩詞中見的較多。

        (師補充:很好,舉個例子。東風(fēng)這一意象來自唐代詩人李商隱《無題》中的“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fēng)無力百花殘”,所以講鄭具有很深的古典詩詞的修養(yǎng)。)

        停頓片刻,然后一生又問:詩中有句“那等在季節(jié)里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為什么這么說呢?

        師:請大家一起來想一想。等待的季節(jié)漫長,蓮花的開落也日復(fù)一日,時間在無聲中流淌,作者在這里以音響的延伸來暗示容顏的逝去,體現(xiàn)了詩的漸進性和暗示性。這里,講求的是詩句表達的一種節(jié)奏和韻味。在詩中還有幾句也有這種效果,你們能找到嗎?

        生找到:“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師:很好。

        一生:還有“達達”的馬蹄聲,這在中國文化里才有。這是中國文化傳統(tǒng)約定的。

        (鼓掌!)

        三:師:很好。大家談了這么多,我們來簡單看一下鄭愁予的個人簡歷。也是為本課做一個總結(jié)。

        放上投影片,老師帶領(lǐng)學(xué)生們看一遍。

        附:鄭愁予簡介:

        鄭愁予,本名鄭文韜,祖籍河北,1933年出生于山東濟南。童年隨父親輾轉(zhuǎn)大江南北。抗戰(zhàn)勝利后到北京,曾就讀于崇德中學(xué)。1949年隨家人去中國臺灣。1958年大學(xué)畢業(yè)后,曾在基隆港務(wù)局任職多年。1968年赴美,在愛荷華大學(xué)國際寫作班進修研究,獲藝術(shù)碩士學(xué)位。現(xiàn)旅居美國,任耶魯大學(xué)東亞文學(xué)系教授。

        鄭愁予其人其詩都給人一種神秘感。他本人是一個運動健將,但詩中表現(xiàn)的卻是一個多情書生;他有著極深的文學(xué)修養(yǎng),但他卻畢業(yè)于法商學(xué)院;他身為現(xiàn)代派的主要干將,但他的詩卻處處流淌著古典韻味;他的詩婉約猶如李商隱,但豪放起來酷似李白。

        鄭愁予比較有名的詩作,比如《錯誤》、《水手刀》等,大多都是以旅人為抒情主人公的。因此他被稱為“浪子詩人”。對此,鄭愁予不以為然,他說:“因為我從小是在抗戰(zhàn)中長大,所以我接觸到中國的苦難,人民流浪不安的生活,我把這些寫進詩里,有些人便叫我‘浪子’。其實影響我童年的和青年時代的,更多的是傳統(tǒng)的仁俠精神。”仁俠也好,浪子也罷,總而言之,“不是常常回家的那種人。”也許正是仁俠精神和浪子情懷的結(jié)合,才使鄭愁予的詩有如此動人的藝術(shù)魅力。

        四、總結(jié)擴展

        [總結(jié)]

        《錯誤》這首詩共九行,、九十四個字,篇幅不長,但藝術(shù)上卻很有特色。從結(jié)構(gòu)上看,隱含著縱橫兩條線索。明顯可見的縱線是自大景到小景,層次分明。開頭兩句先以廣闊的江南為背景,再將鏡頭推移到小城,然后到街道、帷幕、窗扉,最后落在馬蹄上及打破前面一片寂靜的馬蹄聲。從橫線來看,開頭兩句應(yīng)該是結(jié)尾,正是因為“我’’從江南走至女子的處所也不進去,女子期盼的“容顏如蓮花開落”,等待的熾情變成了心灰意冷。最后兩句本應(yīng)該是“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所以“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在這里詩人用一個小倒裝句。這樣的安排,造成了結(jié)構(gòu)上的參差錯落,因而更顯得詩意盎然,在不協(xié)調(diào)中閃發(fā)出光彩。這首詩另一動人之處是其語言之美,特別是“美麗的錯誤’’數(shù)字。這句話原本就是矛盾,“達達的馬蹄”敲響了女子希望重逢的心靈深處,因而美麗。不過,這馬蹄聲僅僅從前面路過,并不為她的企盼而停駐,因而是個錯誤。這一起一伏,前后情景的逆轉(zhuǎn),產(chǎn)生了高度的戲劇性,更形成了清勁跌宕之勢。文字純凈是這首詩的另一個優(yōu)點。《錯誤》至今仍能打動無數(shù)讀者的心弦,最重要的因素不在于以詞藻取勝,而是以它內(nèi)在的情感打動人。這種情感不偽裝、不雕飾,在詩中使情景和諧一致,產(chǎn)生了意味不盡的藝術(shù)感染力。

        [擴展]

        野店

        鄭愁予

        是誰傳下這詩人的行業(yè)

        黃昏里掛起一盞燈

        啊,來了……

        有命運垂在頸間的駱駝

        有寂寞含在眼里的旅客

        是誰掛起這盞燈啊

        曠野上,一個朦朧的家

        微笑著……

        有松火低歌的地方啊

        有燒酒羊肉的地方啊

        有人交換著流浪的方向……

        [賞析提示]

        《野店》寫于1951年鄭愁予18歲時,而詩中流露出的悲愁,卻遠非一個“少年不識愁滋味’’的人所能體味的。究其原因,詩人有一種流浪意識,一種孤兒意識,一種戀“家”情結(jié)。家不僅是吃飯、睡覺的地方,而且是一片港灣,給人溫暖、寧靜、平穩(wěn)之感。遠離了家,惟一能夠吸引流浪者眼神的就只有“黃昏里掛起”的“一盞燈”了,而詩人又是多愁善感的,因此對“燈’’的感覺特別強。黑暗中,昏黃的燈光,朦朦朧朧的,仿佛告訴流浪者家就在眼前。但野店畢竟不是家,它只能提供旅人食宿,給旅人一種“朦朧的家”的感覺。然而流浪既然已成事實,那么,只有權(quán)將“有松火低歌的地方”、“有燒酒羊肉的地方”當家了。流浪者在這里溫暖地相會,也無可奈何地“交換著流浪的方向……”年輕的詩人就像一位旅人,雖然來到了有松火有歌聲、有燒酒有羊肉的野店,卻因山水阻擋,路途遙遠,不知何日才能歸家,思家之情,悲愁之感,躍然紙上。

        (五)布置作業(yè)

        選讀鄭愁予的其他詩作并向同學(xué)推介。

        后記:這首小詩里的美麗而遺憾的故事深深打動了每位同學(xué)的心。寫作電影劇本的嘗試也使他們空前活躍。這種互動性的學(xué)習(xí)也使他們對鄭愁予在詩中運用的中國傳統(tǒng)的古典詩歌的意象有了更深的把握。在學(xué)習(xí)中,教師有意把鄭的個人經(jīng)歷放在后面講,也為了更能引起學(xué)生的興趣。

      高一課文《錯誤》教案 篇2

        教學(xué)目標

        體會詩歌優(yōu)美深婉的意境、

        掌握用比喻修辭手法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

        把握詩歌意象,體會抒情主人公感情、

        教學(xué)重點

        體會詩歌優(yōu)美深婉的意境、

        2、掌握用比喻修辭手法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學(xué)難點

        體會本詩的古典意蘊

        教學(xué)時數(shù)

        1課時

        教學(xué)方法

        誦讀鑒賞法,情景入境法

        教學(xué)過程

        導(dǎo)入新課

        以簡介作者姓名由來("江晚正愁予,深山聞鷓鴣"),作者情懷(關(guān)懷社會關(guān)注民生疾苦),主要作品(《夢土上》),作品風(fēng)格(以婉約見長,婉約如李商隱,豪放如李白)導(dǎo)入、

        進入詩歌

        整體感知

        讀

        學(xué)生默讀,初入詩境(要求學(xué)生注意音準,重音,節(jié)奏,語氣,語調(diào))

        一生試讀、

        教師范讀,指導(dǎo)重音,節(jié)奏,語氣,語調(diào)、

        學(xué)生自由讀、

        教師學(xué)生齊讀

        想

        要求學(xué)生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把詩歌化為一幅幅鮮活的畫面、

        學(xué)生思考,教師巡回指點、

        說

        學(xué)生代表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所想象的畫面、教師總結(jié)、

        畫面一:江南小鎮(zhèn)春意圖

        具體描述:(略)關(guān)鍵詞——草長鶯啼,花紅柳綠,綠草茵茵,一片生機

        畫面二:小巷深宅清冷圖

        具體描述:(略)關(guān)鍵詞——斑駁古舊,幽深綿長,凄清冷寂

        畫面三:馬蹄聲聲圖

        具體描述:(略)關(guān)鍵詞——過客,馬兒,石板路

        畫面四: 深閨思婦圖

        具體描述:(略)關(guān)鍵把握閨中布置,思婦動作,表情,心理的變化

        畫面五:途中道白圖

        具體描述:(略)關(guān)鍵把握過客情感

        整體把握詩意

        A引導(dǎo)學(xué)生思索:從表達方式來看,這是一首什么詩

        "我"對"你"的內(nèi)心獨白,——>抒情詩

        能找出記敘的要素——>敘事詩

        既可以說是一首抒情詩,也可以說是一首敘事詩

        共同明確:

        時間:陽春 地點:江南小鎮(zhèn) 人物:"我"——過客 "你"——思婦(還有兩個沒有出現(xiàn)的人物)

        事件:"我"打江南走過,達達的馬蹄聲帶給深閨中苦苦思念的"你"心潮的起落、

        B,學(xué)生自行概括詩意,教師總結(jié):

        本詩通過"我"一個匆匆的過客匆匆從江南走過為帶給深閨中苦苦思戀等待歸人的女子內(nèi)心希望和失落而深感歉疚和無奈,表達了一份古老的情愫——閨怨、

        具體賞析:

        賞析引子

        學(xué)生感情齊讀

        學(xué)生討論研究交流:

        內(nèi)容:短短的二十字寫出了"我"打江南走過帶給思婦心潮起落的情景,格調(diào)清麗而婉傷、

        表現(xiàn)形式及效果

        比喻修辭和意象:蓮花的開落——江南女子的美麗容顏

        ——美麗容顏在等待中消退

        ——思婦情感的起伏

        長短句交錯——短句暗示過客之匆匆,長句暗示思婦等待之漫長

        學(xué)生再次感情誦讀引子

        賞析詩的第一小節(jié)

        一生感情美讀

        學(xué)生齊讀

        學(xué)生討論研究交流:

        這一節(jié)主要以"我"之視角寫思婦的心靈世界、

        運用了四個比喻:

        不揭的春帷——隔絕

        向晚的街道——清冷沉寂

        寂寞的城——孤苦寂寞

        緊掩的窗扉——封閉

        倒裝句式

        "街道向晚""窗扉緊掩"化板為活,表意委婉

        學(xué)生齊聲美讀、

        賞析詩的第二小節(jié)

        一生感情美讀

        學(xué)生齊讀

        學(xué)生討論研究交流:

        在全詩的作用:詩眼

        名句賞析——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過客

        教師引導(dǎo)學(xué)生思考:

        為什么是美麗的錯誤 (美麗——點燃了思婦重逢的希望

        錯誤——馬蹄聲僅是從前面路過,不為她的期盼 而停住)

        教師總結(jié)

        這首詩格調(diào)清麗凄婉,被譽為"現(xiàn)代抒情詩的絕唱",我們再次感情美讀,嘗試著背誦、(師生齊誦)

        4、難點揣摩:

        教師引導(dǎo):我們讀鄭這首詩,總是咀嚼出濃濃的古典意蘊,這種古典意蘊具體表現(xiàn)在何處

        學(xué)生自由發(fā)言,教師總結(jié):

        主題——閨怨

        人物形象——深閨思婦

        意象——蓮花,向晚,柳絮,東風(fēng)

        格調(diào)——清麗凄婉

        擴展延伸

        由此詩你能想到哪些表達閨怨主題的古詩詞

        學(xué)生自由發(fā)言,教師歸納: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白居易《長相思》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萍洲、

        ——溫庭筠《望江南》

        想佳人,妝樓颙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柳永《八聲甘州》

        四,師生齊聲背誦全詩、

      高一課文《錯誤》教案 篇3

        教學(xué)目標:讓學(xué)生體會品味詩歌的意境,把握詩歌的情感。

        教學(xué)重點:理解詩歌優(yōu)美深婉的意境。

        教學(xué)難點:如何理解“美麗”的錯誤。

        教具:多媒體

        課時:1課時

        教學(xué)步驟:

        1、導(dǎo)入語

        昨天一位同學(xué)犯了一個錯誤,被班主任批評了一通,但是一位中國臺灣詩人的《錯誤》卻被很多人傳唱,這到底是怎么的錯誤呢?今天我們就來學(xué)習(xí)一首小詩《錯誤》。(板書:錯誤居中)

        2、引導(dǎo)學(xué)生朗讀課文

        (在朗讀時,最好找?guī)孜煌瑢W(xué)單獨朗誦,整體朗誦沒有氛圍,無詩歌韻味)

        3、請同學(xué)復(fù)述詩的內(nèi)容,以便整體把握。

        4、針對課文設(shè)計以下問題:

        A、在這首詩中,什么是錯誤?

        明確:馬蹄聲

        B、馬蹄聲給誰造成了錯誤?

        明確:女子

        C、馬蹄聲為什么回給女子造成錯誤?

        明確:把“我”當成了要等的“歸人”

        D、那么,能不能看出這名女子在等人的心情是怎樣的?

        明確:癡情、寂寞、充滿哀怨

        在古代詩歌中,有很多詩歌描寫了女子在等待歸人時一種離愁,一種哀怨心情,被稱為閨怨詩,如溫庭筠的詩《望江南》等,王昌齡《閨怨》

        5、在這首詩中,女子這種哀怨之情,我們是如何看出來的?

        明確:第一段第二段

        A、那等在季節(jié)里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

        ——女子等待時間漫長、容顏憔悴。

        B、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寂寞,封閉

        恰若青石街道向晚——沒有生氣女子的內(nèi)心世界是

        心如小小窗扉緊掩——封閉封閉的

        6、那么,她是為誰而封閉自己的內(nèi)心呢?

        明確:要等的歸人

        東風(fēng)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芳心只為歸人開

        跫音不響,三月的春闈不揭也可看出這女子是堅貞的

        7、因此,女子芳心是有所待的,她時時盼望著歸人,時刻留意著青石街道上傳來的聲音,當聽到跫音響起之時,聽到似曾相識的馬蹄聲,她的心充滿了希望,感到歸人即將到來。長久的期待有了結(jié)果。但是,當男子經(jīng)過她窗前時,錯誤產(chǎn)生了,男子只是個過客,不為之停留。女子燃起了希望之火,又慢慢熄滅,心情會更加的傷感,凄涼,無奈。

        對于我們來說,也是充滿了遺憾。(板書重點)

        8、在這首詩中,我們感到的是一種凄涼,一種傷感,一種無奈。但是,既然這錯誤給了我們這種感覺,那么,詩人為何不用“傷感,凄涼,無奈”,而用了“美麗”來修飾呢?

        明確:A、當女子在漫長的等待中接近失望時,突然聽到似曾相識的馬蹄聲,對她來說,敲響了她希望重逢的內(nèi)心深處,因此,是美麗的。

        B、從美學(xué)上講,只要能使人的心靈為之震撼的,就是美的,當這名女子發(fā)現(xiàn)騎馬者不是歸人時,希望又變成了極度失望,心情更加的凄涼、傷感、對我們來說,也產(chǎn)生了一種震撼。

        (可補充《梁祝》或莎士比亞的悲劇,讓學(xué)生領(lǐng)略凄美、悲劇美)

        C、從整體上來說,這首詩具有一種古典美,意境美。(意象)

        (古典美:馬蹄、青石街道、江南、蓮花……無不具有古典意韻)

        9、介紹作者

        10、布置作業(yè):結(jié)合材料,寫一篇文章,談?wù)剬@兩首詩歌的理解。

        也可以以客人、女子、歸人為主人公,寫一篇文章,鍛煉文筆。

      高一課文《錯誤》教案 篇4

        教學(xué)目的:

        1、引導(dǎo)學(xué)生理解詩中的意象,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感情。

        2、掌握用比喻修辭手法刻畫人物形象的寫作特色*。

        教學(xué)設(shè)想:

        教時:1課時。

        重點與難點:同1、2點。

        教法:邊讀邊鑒賞。

        教學(xué)過程:

        一、導(dǎo)入。先看兩首詞:

        1、溫庭筠:《望江南》(梳洗罷)(唐詞)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作者簡介: 溫庭筠,唐代人。少負才名,然屢試不第。又好譏諷權(quán)貴,多犯忌諱,因而長期抑郁,終生不得志。

        注釋:①斜暉:偏西的陽光。②脈脈:相視含情的樣子。后多用以寄情思。③白蘋洲:長滿了白色*蘋花的小洲。

        分析:起首兩句,記一個懷人的女子早起用心梳洗后,倚著那面臨江水的樓,切盼重逢。可千帆過盡,不見歸舟,眼前已是脈脈斜暉、悠悠綠水,江天極目,情何能已。故末句,提出腸斷之意,余味雋永。倚樓望歸舟,極盡惆悵之情。 “過盡”兩句,寓情于景。此處一女子凝望之投入、凝恨之深重可見一斑,因而人稱“千帆”二句“黯然魂消”也。

        2、【宋】柳永《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其中有幾句“想佳人妝樓顒(yǒng仰慕)望(顒望:凝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 不但“歸樓顒望”,甚至還“誤幾回天際識歸舟”,望穿秋水

        【宋】柳永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② 一番洗清秋。 漸霜風(fēng)凄緊,③ 關(guān)河冷落, 殘照當樓。 是處紅衰翠減,④ 苒苒物華休。⑤ 惟水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 望故鄉(xiāng)渺邈,⑥ 歸思難收。 嘆年來蹤跡, 何事苦淹留?⑦ 想佳人妝樓顒望,⑧ 誤幾回天際識歸舟。⑨ 爭知我,⑩ 倚闌干處, 正恁凝愁。⑾

        【作者】柳永是宋仁宗朝進士,原名三變。因排行第七,又稱柳七。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以畢生一精力作詞。仕途坎坷、生活潦倒,在世時不為人重,但因擅長填詞,卻深受歌妓們的歡迎和賞識,他是北宋第一個專力作詞的詞人,是當時一大詞家,他寫下的幾篇名闋,境界高絕,成為詞史上的豐碑,千古傳頌。如《雨霖鈴》、《八聲甘州》等,在詞史上有重要地位。他擴大了詞境,所寫內(nèi)容不限于男一女風(fēng)月,尤工羈旅行役,佳作極多,許多篇章用凄切的曲調(diào)唱出了盛世中部分文人的痛苦,真實感人。他還有相當多的詞篇抒寫了與歌妓舞女的誠摯戀情,有部分作品反映了她們悲酸的生活和她們要求過合理生活的愿望。

        【注釋】①唐教坊大曲有《甘州》,雜曲有《甘州子》。因?qū)龠叺貥非室愿手轂槊!栋寺暩手荨肥菑拇笄陡手荨方厝∫欢味傻穆~。因全詞前后共八韻,故名八聲。又名《瀟瀟雨》、《宴瑤沁池》等。《詞譜》以柳永為正體。九十七字,平韻。 ②瀟瀟:形容雨聲急驟。 ③凄緊:一作“凄慘”。 ④是處:到處,處處。紅衰翠減:紅花綠葉,凋殘零落。李商隱《贈荷花》:“翠減紅衰愁煞人”。翠:一作“綠”。 ⑤苒苒:茂盛的樣子。一說,同“冉冉”,猶言 “漸漸”。物華:美好的景物。 ⑥渺邈:遙遠。 ⑦淹留:久留。 ⑧顒望:凝望。一作“長望”。 ⑨天際識歸舟:語出謝朓《之宣城郡出林浦向板橋》“天際識歸舟,云中辨江樹”。 ⑩爭:怎。 ⑾恁:如此,這般。凝愁:凝結(jié)不解的深愁。

        【品評】 這首望鄉(xiāng)詞通篇貫串一個“望”字, 作者的羈旅之愁, 飄泊之恨,盡從“望”中透出。上片是登樓凝望中所見,無論風(fēng)光、景物、氣氛,都籠罩著悲涼的秋意,觸一動著抒情主人公的歸思。“漸霜風(fēng)凄緊,關(guān)河冷落,殘照當樓”三句,在深秋蕭瑟廖廓的景象中表現(xiàn)游子的客中情懷,連鄙薄柳詞的蘇軾也以為“此語于詩句不減唐一人高處”(宋趙令畤《侯鯖錄》引。《能改齊漫錄》作晁補之語)。下片是望中所思,從自已的望鄉(xiāng)想到意中人的望歸:她不但“歸樓顒望”,甚至還“誤幾回天際識歸舟”,望穿秋水之際,對自已的遲遲不歸已生怨恨。如此著筆,便把本來的獨望變成了雙方關(guān)山遠隔的千里相望,見出兩地同心,俱為情苦。雖然這是想象之辭,卻反映了作者對獨守空閨的意中人的關(guān)切之情,似乎在遙遙相望中互通款曲,進行心與心的交流,從而暗示讀者:其人未歸而其心已歸,這就更見出歸思之切。另外,此詞多用雙聲疊韻詞,以聲為情,聲情并茂。雙聲如 “清秋”、“冷落”、“渺邈”等,疊韻如“長江”、“無語”、“闌干”等。它們間見錯出,相互配合,時而嘹亮,時而幽咽。這自然有助于增強聲調(diào)的亢墜抑揚,更好地表現(xiàn)心潮的起伏不平。

        李清照在它的詞作《一剪梅》中說過:“此情無計可消除,才可眉頭,卻上心頭”,寫出了她對丈夫的思念之情,使人領(lǐng)略到她的萬千愁情,給予人們無止境的遐想。當代中國臺灣詩人鄭愁予的詩《錯誤》,則描寫了一個女子等候歸人的心情。它是當代的閨怨詩,此詩美麗凄哀,人們評價它堪與宋詞小令相提并論。

        二、簡介作者。(見課本注釋①)

        三、范讀課文

        四、整體把握詩意。

        本詩寫了兩個人,“我”和“你”,“你”在閨中苦苦地等候心目中的“白馬王子”,“我”是一個過客,打江南經(jīng)過,“我”的馬蹄聲讓“你”產(chǎn)生了“我”就是“你”的“白馬王子”的錯覺,但可惜的是一瞬間的“驚喜”換來了難以用語言來表達的“失望”。

        五、分析詩的“前奏”。

        1、學(xué)生齊讀,討論前奏中比喻運用之妙。

        2、分析:一個柔一弱的女子,在閨中,日復(fù)一日,月復(fù)一月,年復(fù)一年,春去秋來,獨守空房。“花無百日紅”,加上“相思催人老”,無盡的相思折磨著她,使得她的容顏憔悴了。詩的前奏短句和長句交錯,短句暗示過客之匆匆,長句暗示思婦等待之悠悠,詩人用“蓮花的開落”來喻指女子紅顏的消退。

        板書:蓮花開落——相思無盡,紅顏消退。

        六、分析詩的第一部分:

        1、學(xué)生齊讀。

        2、問:從本部分看來,描寫的應(yīng)是春季的江南,春天到了,江南大地“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陽光明媚,百花盛開,草長鶯飛,但這獨處深閨中的女子卻不能感覺到那溫柔的春風(fēng),那婀娜的柳絮。作者描寫它的心態(tài)時,連用了四個比喻,請找出來,并說說它反映了這個女子什么樣的心緒?

        明確:它的心如江南的這座小城一樣,封閉、寂寞,又像傍晚的街道一樣落寞、孤單;也像三月不揭的春帷般幽閉;更像緊掩的窗扉,把自己封閉了起來。雖然作者未言一“愁”字,但我們完全可以感覺到劉方平《春怨》中“紗窗日落漸黃昏,金屋無人見淚痕”句的內(nèi)涵。

        從語言運用上來講,第二、第四個比喻的原句應(yīng)是“你的心恰若向晚的青石街道”“你的心是小小的緊掩的窗扉”,如今把“向晚”和“緊掩”倒裝,化板為活,去俗生新,加強了語言的變化,婉曲的表現(xiàn)了思婦的懷人心理,描摹出思婦幽閉的內(nèi)心世界,形象地刻畫出一個寂寞的女子哀怨的形象:怨婦的心封閉、沉悶、沒有生氣,在這個“城中”東風(fēng)不來,柳絮不飛、街上寂無人跡,她將失望的心扉緊掩。

        板書:寂寞的城

        街道向晚封閉、沉悶

        春帷不揭落寞、孤單

        窗扉緊掩

        3、問:這個女子的心情是封閉、沉悶、落寞的。春帷不揭說明什么?

        明確:說明她的院子里沒有人來,沒有一點動靜。

        4、問:她甚至封閉到了連窗簾也不拉開的地步,那么,她在干什么?

        明確:在等待。苦苦地守侯她心目中的“白馬王子”出現(xiàn)。

        板書:等待

        七、分析詩的第二部分

        1、過渡:閨中女子苦苦地等待她的心上人出現(xiàn),那么,她等到了嗎?她的心情又是如何變化的?

        2、學(xué)生齊讀。

        3、在百無聊賴中,街道上分明地傳來了越來越近的“達達”的`馬蹄聲,一絲希望在她心中升騰。大家設(shè)想一下,這個女子會做出什么動作來?她在那瞬間的心情又是如何的?

        明確:她會快步走到窗前,迫不及待地揭開窗簾向外張望,滿心希望馬兒送來的是“她”的“白馬王子”,心中充滿了驚喜。

        板書:(蹄聲) 驚喜

        4、問:事實又是如何?這女子的心理又是如何變化的?

        明確:殘酷的事實,馬上的“我”只是“打江南走過”的一名“過客”,根本不是“她”期盼已久的“白馬王子”。“她”只好千萬個不愿意地放下了窗簾,悄然轉(zhuǎn)過頭去,雙眼已經(jīng)模糊;馬上過客看到的,依然是一道凝滯的無情的簾子。這時,女子的心里充滿了失望。

        板書:(過客) 失望

        5、問:請大家再深入思考一下,產(chǎn)生了這次錯誤之后,這女子的心理又會如何變化?

        明確:她會在心里嗟嘆“應(yīng)念我,終日凝眸。從今又添,一段新愁”。然后,她又會在“期待”到“驚喜”再到“失望”之間不斷地反復(fù)。為什么呢?

        明確:我們想象一下,這位過客走了之后,如果窗外又一次響起馬蹄聲,她會怎樣?顯然,她還是會重復(fù)剛才的動作,即使“過盡千帆皆不是”,但當?shù)谝磺Я阋黄^來之時,她還是會舉目遠眺,隨帆移動自己的目光,無怨無悔。情至深處,“腸斷白蘋洲”啊。

        八、總結(jié)

        1、問:本詩題為“錯誤”,這為什么是一個錯誤?(學(xué)生討論,教師分析訂正)

        明確: (1)女子誤以為“我”是她的心上人歸來了; (2) “我”的出現(xiàn)打攪了深院中的女子。

        2、問:為何又說這個錯誤是美麗的呢?

        明確:達達的馬蹄聲給了女子希望,雖然最后以失望告終,但這過程是美麗的,因為女子的生活起了褳漪,有了情節(jié),打破了原本的死寂。

        板書:(美麗) (錯誤)

        九、解決課后練習(xí)。

        十、擴展

        1、關(guān)于這首抒情短詩的內(nèi)容有兩種理解,一是錯誤因女子而起,一是錯誤因男子而起。你是怎么理解的?根據(jù)你的理解有情感的朗誦本詩。

        提示:答案不求統(tǒng)一,但朗誦時可指導(dǎo)學(xué)生:理解不同,朗讀的重音處理也就不同。

        附:整體板書設(shè)計

        蓮花開落——相思無盡,紅顏消退

        寂寞的城

        街道向晚封閉、沉悶

        春帷不揭落寞、孤單

        窗扉緊掩

        (蹄聲)(過客)

        等待 驚喜失望

        (美麗)(錯誤)

      高一課文《錯誤》教案 篇5

        一:

        師:(導(dǎo)入  新課)

        鄭愁予是當代活躍在中國臺灣詩壇的一位著名詩人。曾有人評價他說:“鄭愁予是中國的中國詩人(重音),他能用良好的中國文字寫作,形象準確,詩句華美,而且絕對是現(xiàn)代的。”他的這首并被譽為“現(xiàn)代抒情詩的絕唱”。你是否同意以上的這些評價呢?那這首詩又是講述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呢?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來感受這首詩。(板書課題)

        二:

        先學(xué)生自由讀全詩,然后教師范讀。

        師:請注意本詩中一些特殊的句式和書面化的詞語,請同學(xué)們指出來。

        生:柳絮(xu)、跫(qiong)音、春幃(wei)、窗扉(fei)

        “如蓮花的開落”、“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

        師:好的。請大家再齊讀一遍。注意詩句的停頓和節(jié)奏。

        生:齊讀。

        三:

        師:請同學(xué)們告訴我,這首詩為什么起的詩題是“錯誤”呢?請根據(jù)你的理解,談?wù)勥@里隱含的一個小故事。

        首先,大家先四人一組討論一下。

        生:(帶著思考和問題進行熱烈討論)。

        一生答:我這樣理解:

        詩中主人公“我”騎著馬周游江南,碰到一個癡癡等待丈夫或情人的閨中女子,她的心 “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沒有東風(fēng)”為她傳遞信息,又沒有漫天飛舞的柳絮為她排解心中的相思。所以,她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時刻留意青石道上的“跫音”,甚至連帷幕也不揭開,無心去看窗外花團錦簇的春景。(此時教師點撥:劉禹錫《春詞》中“新妝宜面下朱樓,深鎖春光一院愁”與上述所詠的怨情似有異曲同工之妙,含蓄不露,但又悠長深遠)。  終于,她聽到達達的馬蹄,美麗的馬蹄聲,以為日夜盼望的心上人歸來了。當打開窗扉的那一刻,看到的只是一個過路人。轉(zhuǎn)瞬間,這無限的喜悅變成了無限的失望。這“美麗的錯誤”捉弄了她,就好象上天捉弄了她一樣。  (熱烈鼓掌)

        師:非常好。不錯,這首詩是寫了一個美麗而憂傷的故事,寫了一個遺憾的                                                          過程。這很容易讓人去描繪那時這樣一幅幅畫面。當他們雙眼交錯的一剎那,他們內(nèi)心的琴弦是怎樣被激蕩起來的?  好,如果讓你當導(dǎo)演,把這個相遇的過程拍一部小的電影短片,不知在座的各位會怎么去安排呢?  可以不拘于詩,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

        生:(熱烈討論)

        一生:我有些想法,想和大家交流一下。

        時間:黃昏時分,火紅的夕陽正放射著自己最后的光和熱,慢慢向西天墜去。它的光輝照射著青石鋪就的街道上。

        地點:江南一小鎮(zhèn)上。

        人物:騎馬的游子,女子。

        過程:詩中的男主人公是個浪跡天涯的游子。一天傍晚,在江南的小鎮(zhèn)上,在街道的盡頭,慢慢走過來一匹馬,馬上坐著一藍衣青年。那就是“我”,詩中的主人公。漸漸                                                   落山的夕陽照射在青石鋪就的街道上,小鎮(zhèn)上異常安靜。“我”騎馬踱在青石上,發(fā)出有節(jié)奏的“達達”聲。起風(fēng)了,“我”的發(fā)絲微微地飄揚了起來。  然后鏡頭轉(zhuǎn)到小巷中長滿藤蘿爬山虎的青石墻。 看著這些,“我”似乎若有所思。思什么不得而知,只聽到“我”在輕輕吟誦席慕容的“如果讓你遇見我/ 在我最美麗的時刻/ 為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鏡頭轉(zhuǎn)到小巷盡頭一處閨樓之中,梳妝臺前坐著一位女子,手中正刺繡,但眉頭緊蹙,心不在焉。樓下傳來小孩子嬉戲的聲音,但她充耳不聞。  這時,自街道上由遠而近傳來達達的馬蹄聲。 略一遲疑,隨即她又凝神細聽,確實是達達的馬蹄聲。  一束燦爛的笑容自她臉上綻放開來。她放下手中的東西,沖到了窗前,推開窗子,朝街道上望去。     遠遠的,一個人向她走來。但,那張臉,卻不是她所熟悉的那個人的。

        (合)馬上的人也注意到了她,停下了口中之詞。當四目交錯而過的那刻,影片響起了的音樂聲。風(fēng)起了,柳絮漫天飄灑起來。鏡頭慢慢向上拉升,霧色籠罩著小巷、小鎮(zhèn)。

        同學(xué)們都凝神靜思了一會,熱烈地鼓起了掌。

        一生:我想補充一下。這時的“我”也可以牽著馬。

        另一生:結(jié)尾也可以響起江南小鎮(zhèn)特有的街頭叫賣聲,讓影片籠罩在江南特有的氛圍中。

        師:太好了。現(xiàn)在我們回到本詩,在本課的開頭我曾經(jīng)說過:楊牧曾評價鄭愁予是“中國的中國詩人”,也就是說他和中國的“外國詩人”是不一樣的。那些人用生疏惡劣的中國文字寫他們的“現(xiàn)代感覺”。鄭愁予不同,他的詩歌是中國化的,你是否同意呢?我們來看一下這首詩在語言上還有哪些動人之處呢?

        生:(討論熱烈)各抒己見。

        一生:文章標題是用“錯誤”起名,而且是“美麗的錯誤”。“達達的馬蹄”敲響了女子希望重逢的心靈深處,因而美麗。不過,這馬蹄聲僅僅從前面路過,并不為她的企盼而停駐,因而是個錯誤。這一起一伏,產(chǎn)生了高度的戲劇性,給人跌宕起伏的感覺。

        (師補充:這首詩所表現(xiàn)出的意境,又與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有相似之處。這可以說成是它的中國性聯(lián)想)。

        一生:他在詩中還運用了中國傳統(tǒng)的古典詩歌的意象,如“蓮花”、“柳絮”、“馬蹄”、“春幃”。這些我們在古典詩詞中見的較多。

        (師補充:很好,舉個例子。東風(fēng)這一意象來自唐代詩人李商隱《無題》中的“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fēng)無力百花殘”,所以講鄭具有很深的古典詩詞的修養(yǎng)。)

        停頓片刻,然后一生又問:詩中有句“那等在季節(jié)里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為什么這么說呢?

        師:請大家一起來想一想。等待的季節(jié)漫長,蓮花的開落也日復(fù)一日,時間在無聲中流淌,作者在這里以音響的延伸來暗示容顏的逝去,體現(xiàn)了詩的漸進性和暗示性。這里,講求的是詩句表達的一種節(jié)奏和韻味。在詩中還有幾句也有這種效果,你們能找到嗎?

        生找到:“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師:很好。

        一生:還有“達達”的馬蹄聲,這在中國文化里才有。這是中國文化傳統(tǒng)約定的。

        (鼓掌!)

        三:

        師:很好。大家談了這么多,我們來簡單看一下鄭愁予的個人簡歷。也是為本課做一個總結(jié)。

        放上投影片,老師帶領(lǐng)學(xué)生們看一遍。

        附:[鄭愁予,生于山東濟南。童年時就跟隨當軍人的父親走遍了大江南北,長城內(nèi)外。抗戰(zhàn)時期,隨母親轉(zhuǎn)徙內(nèi)地各處。在避難途中,由母親教讀古詩詞。15歲開始創(chuàng)造新詩。不過,他說自己完全沒有承襲古典詩詞的遺產(chǎn),大家認為他的詩有古典的神韻,只是因為他有古典詩人的情操,但詩的語言主要是白話,表現(xiàn)的也主要是自己的生活體驗。

        鄭比較有名的詩作,比如、《水手刀》等,大多都是以旅人為抒情主人公的,因此他被稱為“浪子詩人”。對此,他不以為然,他說,“因為我從小是在抗戰(zhàn)中長大的,所以我接觸到中國的苦難,人民流浪不安的生活,我把這些寫進詩里,有些人便叫我浪子。其實影響我童年和青年時代的,更多的是傳統(tǒng)的仁俠精神。”也許正是仁俠精神和浪子情懷的結(jié)合,才使鄭愁予的詩有如此動人的藝術(shù)魅力。

        他的第一本詩集《夢土上》。]

        四:

        作業(yè) ,課外擴展:

        1、  為本詩寫一個小的電影劇本。

        2、  或者閱讀鄭愁予在1951年18歲時寫的的《野店》,寫一篇小的詩歌鑒賞。      

        附:[野店    是誰傳下這詩人的行業(yè)/ 黃昏里掛起一盞燈/ 啊,來了······/ 有命運垂在頸間的駱駝/ 有寂寞含在眼里的旅客/ 是誰掛起這盞燈啊/ 曠野上,一個朦朧的家/ 微笑著······/ 有松火低歌的地方啊/ 有燒酒羊肉的地方啊/ 有人交換著流浪的方向······]

        后記:這首小詩里的美麗而遺憾的故事深深打動了每位同學(xué)的心。寫作電影劇本的嘗試也使他們空前活躍。這種互動性的學(xué)習(xí)也使他們對鄭愁予在詩中運用的中國傳統(tǒng)的古典詩歌的意象有了更深的把握。在學(xué)習(xí)中,教師有意把鄭的個人經(jīng)歷放在后面講,也為了更能引起學(xué)生的興趣。

      高一課文《錯誤》教案 篇6

        游戲目標:

        1、提高幼兒的注意力、記憶力和語言的表達能力。

        2、培養(yǎng)幼兒細心做事的習(xí)慣。

        3、養(yǎng)成敢想敢做、勤學(xué)、樂學(xué)的良好素質(zhì)。

        4、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

        游戲方法:

        1、教師故意說一些錯誤的句子,讓幼兒糾正:你們聽聽我的話有什么地方是有問題的?請你幫助我糾正。例:

        (1)弟弟長大了,要吃奶。

        (2)晚上,太陽出來了。

        (3)夏天天氣冷,要穿毛衣。

        (4)船在天上飛。

        2、教師讓幼兒看一看有錯誤的圖片,啟發(fā)幼兒細心觀察,把錯誤的地方找出來,并幫助改正,還要說清楚錯在哪兒。

        3、教師把每一句話重復(fù)一次,稍停頓,然后請幼兒回答更正。

        4、根據(jù)幼兒的不同水平設(shè)計語句。

        活動反思:

        該游戲目標實現(xiàn)的程度較好,內(nèi)容適合程度較好,幼兒很感興趣。通過語音游戲,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的敏感性。句子較短,孩子發(fā)現(xiàn)錯誤比較完整,如果是長句,則只能發(fā)現(xiàn)一兩個錯誤。

      高一課文《錯誤》教案 篇7

        一、教學(xué)目的

        1.引導(dǎo)學(xué)生從古典詩詞中汲取營養(yǎng)以提高文學(xué)修養(yǎng)和創(chuàng)作水準。

        2.培養(yǎng)學(xué)生通過聯(lián)想和想象來感悟詩歌意象,體味詩歌意境。

        二、教學(xué)重點

        1.把握思婦詞這一題材;

        2.理解詩中的意象,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感情。

        三、課時安排

        1課時

        四、教學(xué)用具

        多媒體、黑板、粉筆

        五、教學(xué)設(shè)想:

        通過誦讀、聯(lián)想和想象,讓學(xué)生把握思婦詞這一傳統(tǒng)題材,賞析鄭愁予詩歌的古典美。最后布置作業(yè),背誦詩歌。

        五、教學(xué)過程

        (一)導(dǎo)入

        有一種錯誤是美麗的,在鄭愁予的筆下被刻畫的入木三分,無論是語言還是結(jié)構(gòu),都是那么美麗,這一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感受這首詩中的意象美。

        (板書課題)

        (二)作者介紹

        鄭愁予,本名鄭文韜,原籍河北,生于山東濟南。童年時就跟隨當軍人的父親走遍了大江南北,長城內(nèi)外。抗戰(zhàn)期間,隨母親轉(zhuǎn)徙于內(nèi)地各處,在避難途中,由母親教讀古詩詞。15歲開始創(chuàng)作新詩。1949年他隨家人去中國臺灣后,一面學(xué)習(xí),一面繼續(xù)從事寫作。1955年中興大學(xué)畢業(yè)后,在中國臺灣出版了第一本詩集《夢土上》。他的早期詩作多為關(guān)懷社會的詩。1963年成為現(xiàn)代詩社中的主要成員。1968年,鄭愁予35歲那年應(yīng)邀赴美國愛荷華參加“國際寫作計劃”,1972年在愛荷華大學(xué)獲創(chuàng)作藝術(shù)碩士學(xué)位,并留校在中文系任教,翌年轉(zhuǎn)往耶魯大學(xué),在東亞語文學(xué)系當高級講師,現(xiàn)任耶魯駐校詩人及資深中文導(dǎo)師。

        (三)解讀和探究

        1、朗讀課文

        (1)學(xué)生自由朗讀,整體感知美麗的故事情節(jié)

        (2)學(xué)生自由討論,根據(jù)詩中的語句判斷“我”“你”的身份(5分鐘)

        (自由朗讀—討論——自由發(fā)言——要點歸結(jié)——齊讀)

        要點歸結(jié):

        “我”是一位游子,有“我打江南走過”“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句為證。

        “你”是一位閨中思婦,有“等在季節(jié)里的容顏如蓮花般開落”及第二節(jié)中的詩句為證。

        2、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注意詩中出現(xiàn)的意象

        (1)詩中用什么意象來寫女子的外貌?

        明確:(投影:蓮花—容顏如蓮花的開落。)蓮花的特點:美麗純潔高雅

        (投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

        —周敦頤〈〈愛蓮說〉〉)

        (投影:最是那有一低頭的溫柔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fēng)的嬌羞。—徐志摩〈〈沙揚娜拉〉〉)

        (投影:純凈溫柔)

        (2)“那等在季節(jié)里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是什么句式?為什么這樣用?“從江南走過,那等在季節(jié)里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表明了什么?

        明確:倒裝句,應(yīng)該是“那等在季節(jié)里的容顏如開落的蓮花”。為了強調(diào)“開落””。“在季節(jié)里”是說女子天天在等待,直等得紅顏憔悴枯槁。從這句話可以看出女子的美麗與深情。

        長短句交替,長句暗示女子等待時間之長,短句暗示過客匆匆。

        (板書:蓮花開落——相思無盡,紅顏消退。)

        (3)女子的內(nèi)心世界又是怎樣的?詩中運用了哪些意象?

        明確:詩中說“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春幃不揭”、“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她的內(nèi)心很寂寞。它的心如江南的這座小城一樣,封閉、寂寞,又像傍晚的街道一樣落寞、孤單;也像三月不揭的春帷般幽閉;更像緊掩的窗扉,把自己封閉了起來。

        (板書:寂寞的城

        街道向晚封閉、沉悶

        春帷不揭落寞、孤單)

        窗扉緊掩

        “春帷不揭”說明她的院子里沒有人來,沒有一點動靜。而她在等待。苦苦地守侯她心目中的“白馬王子”出現(xiàn)。

        (板書:等待)

        3、展開想象,再現(xiàn)故事情節(jié)

        師:請同學(xué)們告訴我,這首詩為什么起的詩題是“錯誤”呢?請根據(jù)你的理解,談?wù)勥@里隱含的一個小故事。

        首先,大家先四人一組討論一下。

        (生帶著思考和問題進行熱烈討論)。

        一生答:我這樣理解:詩中主人公“我”騎著馬周游江南,碰到一個癡癡等待丈夫或情人的閨中女子,她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沒有東風(fēng)”為她傳遞信息,又沒有漫天飛舞的柳絮為她排解心中的相思。所以,她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時刻留意青石道上的“跫音”,甚至連帷幕也不揭開,無心去看窗外花團錦簇的春景。

        (此時教師點撥:劉禹錫《春詞》中“新妝宜面下朱樓,深鎖春光一院愁”與上述所詠的怨情似有異曲同工之妙,含蓄不露,但又悠長深遠)。

        生:終于,她聽到達達的馬蹄,美麗的馬蹄聲,以為日夜盼望的心上人歸來了。當打開窗扉的那一刻,看到的只是一個過路人。轉(zhuǎn)瞬間,這無限的喜悅變成了無限的失望。這“美麗的錯誤”捉弄了她,就好象上天捉弄了她一樣。

        (熱烈鼓掌)

        4、背誦課文

        (四)總結(jié)擴展

        1、總結(jié):就這樣錯了千百年也美了千百年

        是啊,在歸人的聲聲長嘆中,有多少個朝代的女子幻成同一個溫柔謙卑的靈魂,有多少蓮花似的容顏蹉跎在哭泣的歲月中,有多少美麗的聲音曾唱過相思之曲……千百年過去了,她們依然等待著,在等待中輪回。這正如豐子愷在《實行的悲哀》中說的:“世事之樂不在于實行而在于希望,猶似風(fēng)景之美不在于其中而在其外。”正因為有這樣的思想,我們才可以吟唱出“讓生命去等候/等候下一個漂流/讓生命去等候/等候下一個傷口”這樣的句子,平淡而從容,即使傷感,也帶著釋然的微笑。

        (五)作業(yè)布置

        這首詩是寫了一個美麗而憂傷的故事,寫了一個遺憾的過程。這很容易讓人去描繪那時這樣一幅幅畫面。當他們雙眼交錯的一剎那,他們內(nèi)心的琴弦是怎樣被激蕩起來的?如果讓你當導(dǎo)演,把這個相遇的過程拍一部小的電影短片,你們會怎么去安排呢?可以不拘于詩,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

        教學(xué)反思

        鄭愁予的《錯誤》這首小詩,輕巧清雋,是一首至今仍膾炙人口的佳作。如果說,鄭愁予的作品最能引起共鳴、最能打動人心靈深處的地方,莫過于美與情,那么《錯誤》這首詩可謂其中的佼佼者,為詩人奠定了他在中國臺灣詩壇上不可忽視的地位和影響。

        因此,在教學(xué)時,我主要引導(dǎo)學(xué)生去體味和感悟詩歌的意蘊美,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和聯(lián)想,去品味其中凄美的故事。當然,作為一首短詩,我在課堂上也讓學(xué)生自由讀詩,甚至背誦。但是在教學(xué)中也存在不少的問題:沒有考慮到學(xué)生自身條件(底子比較薄),所以有一些環(huán)節(jié)學(xué)生有點跟不上。

        通過這節(jié)課我認識到:一節(jié)成功的語文課,不僅僅要備好教材,還需要備學(xué)生,靈活處理課堂出現(xiàn)的各種狀況。同時,詩歌是情感的藝術(shù),教學(xué)是語言與理性的藝術(shù),如何在二者之間架構(gòu)一座橋梁,營造環(huán)境讓學(xué)生體會、啟發(fā)學(xué)生去想象、學(xué)會與人分享這種情感、把課堂還給他們,放手讓他們討論和感受。

      高一課文《錯誤》教案 篇8

        教學(xué)目標:

        1.學(xué)習(xí)《錯誤》,了解鄭愁予的簡歷及詩歌創(chuàng)作特點。

        2.學(xué)習(xí)《錯誤》,理解詩中的意象,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感情。

        3.了解中國當代詩歌發(fā)展簡史。

        教學(xué)過程:

        一、師:(導(dǎo)入新課)

        鄭愁予是當代活躍在中國臺灣詩壇的一位著名詩人。曾有人評價他說:“鄭愁予是中國的中國詩人(重音),他能用良好的中國文字寫作,形象準確,詩句華美,而且絕對是現(xiàn)代的。”他的這首《錯誤》并被譽為“現(xiàn)代抒情詩的絕唱”。你是否同意以上的這些評價呢?那這首詩又是講述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呢?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來感受這首詩。(板書課題)

        二、引導(dǎo)學(xué)生朗讀課文:

        (在朗讀時,最好找?guī)孜煌瑢W(xué)單獨朗誦,整體朗誦沒有氛圍,無詩歌韻味,

        注意詩句的停頓和節(jié)奏。)再用多媒體放中央電視臺的《錯誤》朗誦。讓學(xué)生感受名家朗誦的風(fēng)范。

        三、師:請同學(xué)們告訴我,這首詩為什么起的詩題是“錯誤”呢?請根據(jù)你的理解,談?wù)勥@里隱含的一個小故事。

        首先,大家先四人一組討論一下。

        生:(帶著思考和問題進行熱烈討論)。

        一生答:我這樣理解:

        詩中主人公“我”騎著馬周游江南,碰到一個癡癡等待丈夫或情人的閨中女子,她的心 “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沒有東風(fēng)”為她傳遞信息,又沒有漫天飛舞的柳絮為她排解心中的相思。所以,她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時刻留意青石道上的“跫音”,甚至連帷幕也不揭開,無心去看窗外花團錦簇的春景。(此時教師點撥:劉禹錫《春詞》中“新妝宜面下朱樓,深鎖春光一院愁”與上述所詠的怨情似有異曲同工之妙,含蓄不露,但又悠長深遠)。 終于,她聽到達達的馬蹄,美麗的馬蹄聲,以為日夜盼望的心上人歸來了。當打開窗扉的那一刻,看到的只是一個過路人。轉(zhuǎn)瞬間,這無限的喜悅變成了無限的失望。這“美麗的錯誤”捉弄了她,就好象上天捉弄了她一樣。 (熱烈鼓掌)

        師:非常好。不錯,這首詩是寫了一個美麗而憂傷的故事,寫了一個遺憾的 過程。這很容易讓人去描繪那時這樣一幅幅畫面。當他們雙眼交錯的一剎那,他們內(nèi)心的琴弦是怎樣被激蕩起來的? 好,如果讓你當導(dǎo)演,把這個相遇的過程拍一部小的電影短片,不知在座的各位會怎么去安排呢?可以不拘于詩,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

        生:(熱烈討論)

        一生:我有些想法,想和大家交流一下。

        時間:黃昏時分,火紅的夕陽正放射著自己最后的光和熱,慢慢向西天墜去。它的光輝照射著青石鋪就的街道上。

        地點:江南一小鎮(zhèn)上。

        人物:騎馬的游子,女子。

        過程:詩中的男主人公是個浪跡天涯的游子。一天傍晚,在江南的小鎮(zhèn)上,在街道的盡頭,慢慢走過來一匹馬,馬上坐著一藍衣青年。那就是“我”,詩中的主人公。走在青石的街道上,落山的夕陽照射在青石鋪就的街道上,小鎮(zhèn)上異常安靜。“我”騎馬踱在青石上,發(fā)出有節(jié)奏的“達達”聲。起風(fēng)了,“我”的發(fā)絲微微地飄揚了起來。 然后鏡頭轉(zhuǎn)到小巷中長滿藤蘿爬山虎的青石墻。 看著這些,“我”似乎若有所思。思什么不得而知,只聽到“我”在輕輕吟誦席慕容的“如果讓你遇見我/ 在我最美麗的時刻/ 為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鏡頭轉(zhuǎn)到小巷盡頭一處閨樓之中,梳妝臺前坐著一位女子,手中正刺繡,但眉頭緊蹙,心不在焉。樓下傳來小孩子嬉戲的聲音,但她充耳不聞。 這時,自街道上由遠而近傳來達達的馬蹄聲。 略一遲疑,隨即她又凝神細聽,確實是達達的馬蹄聲。 一束燦爛的笑容自她臉上綻放開來。她放下手中的東西,沖到了窗前,推開窗子,朝街道上望去。 遠遠的,一個人向她走來。但,那張臉,卻不是她所熟悉的那個人的。

        (合)馬上的人也注意到了她,停下了口中之詞。當四目交錯而過的那刻,影片響起了悠揚的音樂聲。風(fēng)起了,柳絮漫天飄灑起來。鏡頭慢慢向上拉升,霧色籠罩著小巷、小鎮(zhèn)。

        同學(xué)們都凝神靜思了一會,熱烈地鼓起了掌。

        一生:我想補充一下。這時的“我”也可以牽著馬。

        另一生:結(jié)尾也可以響起江南小鎮(zhèn)特有的街頭叫賣聲,讓影片籠罩在江南特有的氛圍中。

        師:太好了。現(xiàn)在我們回到本詩,在本課的開頭我曾經(jīng)說過:楊牧曾評價鄭愁予是“中國的中國詩人”,也就是說他和中國的“外國詩人”是不一樣的。那些人用生疏惡劣的中國文字寫他們的“現(xiàn)代感覺”。鄭愁予不同,他的詩歌是中國化的,你是否同意呢?我們來看一下這首詩在語言上還有哪些動人之處呢?

        生:(討論熱烈)各抒己見。

        一生:文章標題是用“錯誤”起名,而且是“美麗的錯誤”。“達達的馬蹄”敲響了女子希望重逢的心靈深處,因而美麗。不過,這馬蹄聲僅僅從前面路過,并不為她的企盼而停駐,因而是個錯誤。這一起一伏,產(chǎn)生了高度的戲劇性,給人跌宕起伏的感覺。

        (師補充:這首詩所表現(xiàn)出的意境,又與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有相似之處。這可以說成是它的中國性聯(lián)想)。

        一生:他在詩中還運用了中國傳統(tǒng)的古典詩歌的意象,如“蓮花”、“柳絮”、“馬蹄”、“春幃”。這些我們在古典詩詞中見的較多。

        (師補充:很好,舉個例子。東風(fēng)這一意象來自唐代詩人李商隱《無題》中的“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fēng)無力百花殘”,所以講鄭具有很深的古典詩詞的修養(yǎng)。)

        停頓片刻,然后一生又問:詩中有句“那等在季節(jié)里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為什么這么說呢?

        師:請大家一起來想一想。等待的季節(jié)漫長,蓮花的開落也日復(fù)一日,時間在無聲中流淌,作者在這里以音響的延伸來暗示容顏的逝去,體現(xiàn)了詩的漸進性和暗示性。這里,講求的是詩句表達的一種節(jié)奏和韻味。在詩中還有幾句也有這種效果,你們能找到嗎?

        生找到:“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師:很好。

        一生:還有“達達”的馬蹄聲,這在中國文化里才有。這是中國文化傳統(tǒng)約定的。

        (鼓掌!)

        三、師:很好。大家談了這么多,我們來簡單看一下鄭愁予的個人簡歷。也是為本課做一個總結(jié)。

        放上投影片,老師帶領(lǐng)學(xué)生們看一遍。

        四、總結(jié)擴展

        《錯誤》這首詩共九行,、九十四個字,篇幅不長,但藝術(shù)上卻很有特色。從結(jié)構(gòu)上看,隱含著縱橫兩條線索。明顯可見的縱線是自大景到小景,層次分明。開頭兩句先以廣闊的江南為背景,再將鏡頭推移到小城,然后到街道、帷幕、窗扉,最后落在馬蹄上及打破前面一片寂靜的馬蹄聲。從橫線來看,開頭兩句應(yīng)該是結(jié)尾,正是因為“我’’從江南走至女子的處所也不進去,女子期盼的“容顏如蓮花開落”,等待的熾情變成了心灰意冷。最后兩句本應(yīng)該是“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所以“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在這里詩人用一個小倒裝句。這樣的安排,造成了結(jié)構(gòu)上的參差錯落,因而更顯得詩意盎然,在不協(xié)調(diào)中閃發(fā)出光彩。這首詩另一動人之處是其語言之美,特別是“美麗的錯誤’’數(shù)字。這句話原本就是矛盾,“達達的馬蹄”敲響了女子希望重逢的心靈深處,因而美麗。不過,這馬蹄聲僅僅從前面路過,并不為她的企盼而停駐,因而是個錯誤。這一起一伏,前后情景的逆轉(zhuǎn),產(chǎn)生了高度的戲劇性,更形成了清勁跌宕之勢。文字純凈是這首詩的另一個優(yōu)點。《錯誤》至今仍能打動無數(shù)讀者的心弦,最重要的因素不在于以詞藻取勝,而是以它內(nèi)在的情感打動人。這種情感不偽裝、不雕飾,在詩中使情景和諧一致,產(chǎn)生了意味不盡的藝術(shù)感染力。

        (五)布置作業(yè)

        選讀鄭愁予的其他詩作并向同學(xué)推介。

      高一課文《錯誤》教案 篇9

        汕頭市潮南區(qū)礪青中學(xué)    鄭光程

        一、導(dǎo)入  :

        李清照在它的詞作《一剪梅》中說過:“此情無計可消除,才可眉頭,卻上心頭”,寫出了她對丈夫的思念之情,使人領(lǐng)略到她的萬千愁情,給予人們無止境的遐想。蔣維翰在《春女怨》一詩中寫道:“白玉堂前一樹梅,今朝忽見數(shù)花開;兒家門戶重重閉,春色如何進得來?”詩中用了花樹、庭院等冷景,通過寫景狀物來含蓄地抒發(fā)自己的怨意。這些都是表示閨怨的作品,而當代中國臺灣詩人鄭愁予的詩《錯誤》,則描寫了一個女子等候歸人的心情。它是當代的閨怨詩,此詩美麗凄哀,人們評價它堪與宋詞小令相提并論。

        二、簡介作者。

        鄭愁予,本名鄭文韜,原籍河北,生于山東濟南。童年時就跟隨當軍人的父親走遍了大江南北,長城內(nèi)外。抗戰(zhàn)期間,隨母親轉(zhuǎn)徙于內(nèi)地各處,在避難途中,由母親教讀古詩詞。15歲開始創(chuàng)作新詩。1949年他隨家人去中國臺灣后,一面學(xué)習(xí),一面繼續(xù)從事寫作。1955年中興大學(xué)畢業(yè)后,在中國臺灣出版了第一本詩集《夢土上》。他的早期詩作多為關(guān)懷社會的詩。1963年成為現(xiàn)代詩社中的主要成員。1968年,鄭愁予35歲那年應(yīng)邀赴美國愛荷華參加“國際寫作計劃”,1972年在愛荷華大學(xué)獲創(chuàng)作藝術(shù)碩士學(xué)位,并留校在中文系任教,翌年轉(zhuǎn)往耶魯大學(xué),在東亞語文學(xué)系當高級講師,現(xiàn)任耶魯駐校詩人及資深中文導(dǎo)師。

        三、放課文朗讀錄音,指名讓一名學(xué)生朗讀,教師評點。

        四、整體把握詩意。

        本詩寫了兩個人,“我”和“你”,“你”在閨中苦苦地等候心目中的“白馬王子”,“我”是一個過客,打江南經(jīng)過,“我”的馬蹄聲讓“你”產(chǎn)生了“我”就是“你”的“白馬王子”的錯覺,但可惜的是一瞬間的“驚喜”換來了難以用語言來表達的“失望”。

        五、分析詩的“前奏”。

        1、學(xué)生齊讀前奏部分,討論前奏中比喻運用之妙。

        2、教師分析:一個柔弱的女子,在閨中,日復(fù)一日,月復(fù)一月,年復(fù)一年,春去秋來,獨守空房。“花無百日紅”,加上“相思催人老”,無盡的相思折磨著她,使得她的容顏憔悴了。詩的前奏短句和長句交錯,短句暗示過客之匆匆,長句暗示思婦等待之悠悠,詩人用“蓮花的開落”來喻指女子紅顏的消退。

        板書:蓮花開落——相思無盡,紅顏消退。

        六、分析詩的第一部分:

        1、學(xué)生齊讀本部分。

        2、問:從本部分看來,描寫的應(yīng)是春季的江南,春天到了,江南大地“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陽光明媚,百花盛開,草長鶯飛,但這獨處深閨中的女子卻不能感覺到那溫柔的春風(fēng),那婀娜的柳絮。作者描寫它的心態(tài)時,連用了四個比喻,請找出來,并說說它反映了這個女子什么樣的心緒?

        明確:它的心如江南的這座小城一樣,封閉、寂寞,又像傍晚的街道一樣落寞、孤單;也像三月不揭的春帷般幽閉;更像緊掩的窗扉,把自己封閉了起來。雖然作者未言一“愁”字,但我們完全可以感覺到劉方平《春怨》中“紗窗日落漸黃昏,金屋無人見淚痕”句的內(nèi)涵。                    從語言運用上來講,第二、第四個比喻的原句應(yīng)是“你的心恰若向晚的青石街道”“你的心是小小的緊掩的窗扉”,如今把“向晚”和“緊掩”倒裝,化板為活,去俗生新,加強了語言的變化,婉曲的表現(xiàn)了思婦的懷人心理,描摹出思婦幽閉的內(nèi)心世界,形象地刻畫出一個寂寞女子哀怨的形象:怨婦的心封閉、沉悶、沒有生氣,在這個“城中”東風(fēng)不來,柳絮不飛、街上寂無人跡,她將失望的心扉緊掩。

        板書:寂寞的城

        街道向晚      封閉、沉悶

        春帷不揭      落寞、孤單

        窗扉緊掩

        3、問:這個女子的心情是封閉、沉悶、落寞的。春帷不揭說明什么?

        明確:說明她的院子里沒有人來,沒有一點動靜。

        4、問:她甚至封閉到了連窗簾也不拉開的地步,那么,她在干什么?

        明確:在等待。苦苦地守侯她心目中的“白馬王子”出現(xiàn)。

        板書:等待

        七、分析詩的第二部分

        1、過渡:閨中女子苦苦地等待她的心上人出現(xiàn),那么,她等到了嗎?她的心情又是如何變化的?

        2、學(xué)生齊讀本部分。

        3、在百無聊賴中,街道上分明地傳來了越來越近的“達達”的馬蹄聲,一絲希望在她心中升騰。大家設(shè)想一下,這個女子會做出什么動作來?她在那瞬間的心情又是如何的?

        明確:她會快步走到窗前,迫不及待地揭開窗簾向外張望,滿心希望馬兒送來的是“她”的“白馬王子”,心中充滿了驚喜。

        板書:(蹄聲)

        驚喜

        4、問:事實又是如何?這女子的心理又是如何變化的?

        明確:殘酷的事實,馬上的“我”只是“打江南走過”的一名“過客”,根本不是“她”期盼已久的“白馬王子”。“她”只好千萬個不愿意地放下了窗簾,悄然轉(zhuǎn)過頭去,雙眼已經(jīng)模糊;馬上過客看到的,依然是一道凝滯的無情的簾子。這時,女子的心里充滿了失望。

        板書:(過客)

        失望

        5、問:請大家再深入思考一下,產(chǎn)生了這次錯誤之后,這女子的心理又會如何變化?

        明確:她會在心里嗟嘆“應(yīng)念我,終日凝眸。從今又添,一段新愁”。然后,她又會在“期待”到“驚喜”再到“失望”之間不斷地反復(fù)。為什么呢?

        明確:我們想象一下,這位過客走了之后,如果窗外又一次響起馬蹄聲,她會怎樣?顯然,她還是會重復(fù)剛才的動作,即使“過盡千帆皆不是”,但當?shù)谝磺Я阋黄^來之時,她還是會舉目遠眺,隨帆移動自己的目光,無怨無悔。情至深處,“腸斷白頻洲”啊。

        八、總結(jié)

        1、問:本詩題為“錯誤”,這為什么是一個錯誤?(學(xué)生討論,教師分析訂正)

        明確: (1)女子誤以為“我”是她的心上人歸來了; (2) “我”的出現(xiàn)打攪了深院中的女子。

        2、問:為何又說這個錯誤是美麗的呢?

        明確:達達的馬蹄聲給了女子希望,雖然最后以失望告終,但這過程是美麗的,因為女子的生活起了褳漪,有了情節(jié),打破了原本的死寂。

        板書:(美麗)               (錯誤)

        九、解決課后練習(xí)。

        十、擴展

        1、關(guān)于這首抒情短詩的內(nèi)容有兩種理解,一是錯誤因女子而起,一是錯誤因男子而起。你是怎么理解的?根據(jù)你的理解有情感的朗誦本詩。 

        提示:答案不求統(tǒng)一,但朗誦時可指導(dǎo)學(xué)生:理解不同,朗讀的重音處理也就不同。

        2、閱讀鄭愁予的《天窗》,體會其抒發(fā)的思想感情。

        天    窗

        鄭愁予

        每夜,星子們都來我的屋瓦上汲水

        我在井底仰臥著,好深的井啊。

        自從有了天窗

        就象親手揭開覆身的冰雪

        ——我是北地忍不住的春天

        星子們都美麗,分占了循環(huán)著的七個夜,

        而那南方的藍色的小星呢?

        源自春泉的水已在四壁間蕩著

        那叮叮有聲的陶瓶還未垂下來。

        啊,星子們都美麗

        而在夢中也響著的,只有一個名字

        那名字,自在得像流水……

        這首詩的動人,是因為他用了鮮活的現(xiàn)代生活語言,表現(xiàn)了甚具古典意味的純?nèi)恢馈K悄敲礉M溢著熱切的情緒一—因為懷想著一個人,詩人自喻為天窗——并由這一情緒帶動著意義的推展,使詩意發(fā)揮得淋漓盡致。在這過程中,讀者的心被深深吸引,他們被一種美的情愫感動著,直到詩的末尾,當詩人的彩筆照出:“那名字,自在得像流水……”,心中雖意猶未盡,但卻得到欣賞上的滿足,并且領(lǐng)悟到,這“天窗”,是詩人的化身,而詩人之所以化身為天窗,乃是借此懷想一個人——“那南方的藍色的小星”,于是,我們也會進一步發(fā)現(xiàn),《天窗》一詩,原來是一首美麗的情詩。

        附:整體板書設(shè)計 

        蓮花開落——相思無盡,紅顏消退

        寂寞的城

        街道向晚      封閉、沉悶

        春帷不揭      落寞、孤單

        窗扉緊掩

        (蹄聲)        (過客)

        等待             驚喜            失望

        (美麗)        (錯誤)

      高一課文《錯誤》教案 篇10

        教學(xué)目標:

        理解詩中的意象,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感情。

        認識詩人詩歌的藝術(shù)特色*

        教學(xué)課時:

        1

        教學(xué)過程:

        一、導(dǎo)人新課

        婉約是唐宋時的一種詩詞風(fēng)格,與之相應(yīng)的是豪放派。這礙難感種風(fēng)格不僅并列于唐宋這兩個詩詞頂峰的朝代,并且至今仍被人們發(fā)揮得淋一漓盡致。《錯誤》正是現(xiàn)代婉約詩之典范。

        朗讀詩歌

        二、總體把握

        1、詩歌內(nèi)容

        這是一首極為抒情的詩歌,也未嘗不可以看作是一首敘事詩,因為它敘述了一個凄美幽怨的故事。那么這個故事是怎么樣的呢?誰來轉(zhuǎn)述一下給我們聽聽?

        明確:見《教師用書》

        2、詩歌特色*

        你覺得本詩有什么特色*?請說說你的總體感受。

        明確:主要有:

        (1)明快而不直露,含蓄而不晦澀,委婉地抒發(fā)了離愁別緒。

        (2)詩歌的意象都是很傳統(tǒng)的、中國的。詩人從中國詩歌的濃厚傳統(tǒng)中吸取了豐富的養(yǎng)料。用楊牧的話說:鄭是“中國的中國詩人”。這是對鄭在西化之風(fēng)勁吹的中國臺灣而堅持中國民族特色*的創(chuàng)作個性*的極好評價。

        (3)短小別致,“堪與宋詞小令相提并論”。

        (4)比喻新奇鮮活。等等。

        三、具體賞析

        1、“錯誤”

        題目是“錯誤”,這是指什么錯誤?

        討論明確;大致有:

        (1)女子錯誤地以為來人是歸人;

        (2)我錯誤地“打江南走過”,捉弄了女子的感情;

        (3)“我”確實是女子日日夜夜盼望的歸人(心上人),但是“我”“過家門而不入”,令女子錯誤地以為“我”回家了。

        2、“美麗”

        “錯誤”是“美麗”的,這如何理解?

        討論明確:

        (1)女子以為,“答答的馬蹄聲”可能是歸人回來了,心情一下子興奮起來,所以說“答答的馬蹄聲”是美麗的,但是……

        (2)“我”無意識中破壞了女子的心情,使其由興奮跌入失望,這雖然是個“誤會”是個“錯誤”,但是從審美的角度看,是“美麗”的。

        (3)這個故事,或者說這個情節(jié)美麗,因此“錯誤”也成為一種美麗。

        3、這是一首美麗而憂傷的詩歌,敘述的是美麗而憂傷的故事,請你從詩中一字、一詞、一句或一節(jié)加以體會,說說它的美麗或憂傷。

        學(xué)生自由討論。大致有……(參看《龍門新教案》)

        四、再讀詩歌

        五、作業(yè)布置

      高一課文《錯誤》教案 篇11

        教材分析:

        《我們的錯誤》是一首外國兒童詩,它用富含哲理的語言,以一種內(nèi)心剖白的形式與學(xué)生進行對話,說明了在人生道路上面對錯誤,認識錯誤,改正錯誤的重要意義,從而引導(dǎo)學(xué)生面對錯誤時,要正確認識它,并采用積極的態(tài)度改正它。

        學(xué)生分析:

        我校一貫重視抓學(xué)生的思想道德建設(shè),對于犯了錯誤的學(xué)生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平時班中有犯了錯誤的學(xué)生,全班同學(xué)都敢于批評指出,以理奉勸,并能熱情幫助其改正錯誤,班中批評和自我批評的風(fēng)氣較濃。所以學(xué)習(xí)這首詩歌先讓學(xué)生反復(fù)吟誦,在讀中感悟,再充分調(diào)動學(xué)生的已有知識與情感的參與,讓學(xué)生聯(lián)系自己的實際,用發(fā)生在自己身上或身邊的事例來豐富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從而更好地感悟詩歌的內(nèi)涵。

        教學(xué)目標:

        1.掌握本課1個生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引導(dǎo)學(xué)生在反復(fù)吟誦中感知、體味、感悟這首詩歌的內(nèi)涵。

        3.抓住關(guān)鍵詞句,啟發(fā)學(xué)生聯(lián)系自己的實際來加深對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

        4.培養(yǎng)學(xué)生正確面對錯誤,積極改正錯誤的品格。

        5.了解詩歌的語言風(fēng)格,學(xué)習(xí)詩歌的表達方式。

        教學(xué)準備:

        課前學(xué)生分組采訪身邊最敬佩的人是怎樣看待錯誤的。要求定好采訪對象,擬好采訪提綱,再做好采訪記錄,最后全組討論寫好采訪后感。

        教學(xué)過程:

        一、營造氛圍,導(dǎo)入新課

        師:同學(xué)們,課前老師布置大家采訪你身邊最敬佩的人怎樣看待錯誤的,讓大家當了一回記者,現(xiàn)在我們召開一個小小的采訪發(fā)布會,請各組的首席記者簡要地說說采訪的情況。(各組代表匯報)

        師:今天我們來學(xué)習(xí)一首外國兒童詩《我們的錯誤》,相信能讓大家對“錯誤”有更進一步的了解。(板書課題,生齊讀。)

        結(jié)合本單元“語文天地”中“初顯身手”環(huán)節(jié),課前指導(dǎo)學(xué)生調(diào)查采訪自己身邊最敬佩的人如何看待錯誤,讓學(xué)生合作完成采訪任務(wù),既培養(yǎng)了學(xué)生的交際能力和搜集、整理資料的能力,又為上課伊始營造氛圍打下感情基礎(chǔ),使學(xué)生自然而然地入情入境。

        二、初讀詩歌,整體感知

        1.學(xué)生快速閱讀課文,找出生字詞。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xué)會,同桌互檢識字情況。

        學(xué)生的識字水平各有不同,把識字的主動權(quán)交給學(xué)生,充分利用了學(xué)生本身具有的資源,又培養(yǎng)了學(xué)生的自學(xué)能力。

        2.學(xué)生自己練讀課文2~3次,把課文讀通讀順,邊讀邊做批注。

        3.四人小組練讀課文,讀后交流討論不理解的問題。

        三、品讀詩歌,感悟內(nèi)涵

        1.開展“讀詩擂臺賽”:各組比賽讀;男女生賽讀;師生接力讀;個人挑戰(zhàn)讀。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以讀代講,把讀書的主動權(quán)交給學(xué)生,讓他們有足夠多的時間走進文本,碰撞心靈,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及相互間的評價,使學(xué)生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思考,在讀中感悟。

        2.各學(xué)習(xí)組選一小節(jié)詩品讀,討論說說對該小節(jié)詩的理解。小組匯報學(xué)習(xí)情況。

        (1)生:讀了第一小節(jié)我們知道了每個人,特別是每個年輕人都免不了會犯錯誤,就連成吉思汗這樣的大英雄也不例外。

        (2)生:從第二小節(jié)中我們知道了錯誤會給人帶來很大的危害,但也能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就如平常說的“吃一塹,長一智。”

        生:我們小組是這樣理解“錯誤可能是下一次錯誤的開始,失敗也可能是成功之母”。如果一個人犯了錯誤,不及時反省,改正錯誤,那以后還會犯更多的錯誤。相反,如果認真反省,在前一次的失敗中吸取教訓(xùn),積累經(jīng)驗,并用曾經(jīng)犯下的錯誤不斷提醒自己,激勵自己,就能獲得更大的成功。所以不要因為害怕犯錯誤而停止做事情。

        師相機向?qū)W生推薦“錯誤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不要重復(fù)錯誤。——周恩來”、“我的最重要發(fā)現(xiàn)是由失敗給我的啟發(fā)——戴維”等警句名言,加深學(xué)生對該小節(jié)的理解。

        (3)生:從第三小節(jié)我們知道了錯誤并不可怕,天才和偉人也犯錯誤,但他們用積極的態(tài)度去改正錯誤從而獲得成功。……

        師先相機引導(dǎo)學(xué)生說說天才和偉人怎樣用積極的態(tài)度正確地對待錯誤的。再讓學(xué)生想像如果他們錯誤地對待錯誤會造成什么樣的后果,可結(jié)合愛迪生發(fā)明電燈的實驗過程等事例進行分析。

        最后組織學(xué)生結(jié)合自己的實際討論說說對“可怕的不是錯誤,可怕的是錯誤地對待錯誤”這句話的體會。

        個別匯報。(在此之前老師可看情況,列舉“小時偷枚針,大了偷塊金”這個淺顯的俗語說明“漠視錯誤的存在,任其發(fā)展下去,這樣錯誤地對待錯誤的后果是很可怕的”來拋磚引玉,啟發(fā)學(xué)生打開思路。)

        (4)引導(dǎo)學(xué)生通過學(xué)習(xí)第四小節(jié)詩歌,了解在人生道路上正確對待錯誤的重要意義。讓學(xué)生找出這節(jié)詩中詞語反復(fù)朗讀,再與刪去重復(fù)詞語后的詩句作比較,體會詩歌上句尾與下句尾重復(fù)的效果。

        3.學(xué)生默讀課文,找畫出詩歌中自己覺得最形象的話與同學(xué)互相交流說一說,再多讀幾次,感受詩歌生動、形象的描寫。個別匯報。

        4.學(xué)生齊讀詩歌,用心傾聽自己與心靈的對話。

        四、讀寫結(jié)合,拓展延伸

        1.寫心得筆記。(任選一題寫)

        (1)選詩歌中自己感受最深的語句,結(jié)合自己的親自經(jīng)歷和體驗,寫寫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

        (2)檢查反思自己在生活中、學(xué)習(xí)上存在的錯誤,并寫寫自己學(xué)了詩歌后是如何看待自己的錯誤,要怎樣采取積極的行動去改正錯誤。

        2.作品交流。把作品貼在教室四周的墻壁上,學(xué)生相互看一看,評一評,改一改。

        五、小結(jié),布置后續(xù)作業(yè)

        1.再次修改作品,整理成文。

        2.回訪本組課前采訪的人,與他談?wù)勀銓W(xué)了課文后的新想法。

        3.積集與“錯誤”有關(guān)的名言警句

      高一課文《錯誤》教案 篇12

        整體感知:

        鄭愁予是中國臺灣當代著名詩人。他的名作《錯誤》被譽為“當代抒情詩的絕唱”。這首詩寫的是江南一個小鎮(zhèn)上一個美麗而憂傷的故事,一個遺憾的過程。教師的任務(wù)是指導(dǎo)學(xué)生興趣盎然地鑒賞這首美麗的詩歌并針對其中鮮明的意象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要讓學(xué)生懂得好的詩歌應(yīng)給人無限的聯(lián)想和想象空間。同時,讓學(xué)生對鄭的詩歌創(chuàng)作及特點有初步的了解。

        方式:以誦讀和互動討論為主

        教學(xué)目標:

        1.學(xué)習(xí)《錯誤》,了解鄭愁予的簡歷及詩歌創(chuàng)作特點。

        2.學(xué)習(xí)《錯誤》,理解詩中的意象,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感情。

        3.了解中國當代詩歌發(fā)展簡史。

        過程:

        一:

        師:(導(dǎo)入新課)

        鄭愁予是當代活躍在中國臺灣詩壇的一位著名詩人。曾有人評價他說:“鄭愁予是中國的中國詩人(重音),他能用良好的中國文字寫作,形象準確,詩句華美,而且絕對是現(xiàn)代的。”他的這首《錯誤》并被譽為“現(xiàn)代抒情詩的絕唱”。你是否同意以上的這些評價呢?那這首詩又是講述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呢?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來感受這首詩。(板書課題)

        二:引導(dǎo)學(xué)生朗讀課文:

        (在朗讀時,最好找?guī)孜煌瑢W(xué)單獨朗誦,整體朗誦沒有氛圍,無詩歌韻味,

        注意詩句的停頓和節(jié)奏。)再用多媒體放中央電視臺的《錯誤》朗誦。讓學(xué)生感受名家朗誦的風(fēng)范。

        三:

        師:請同學(xué)們告訴我,這首詩為什么起的詩題是“錯誤”呢?請根據(jù)你的理解,談?wù)勥@里隱含的一個小故事。

        首先,大家先四人一組討論一下。

        生:(帶著思考和問題進行熱烈討論)。

        一生答:我這樣理解:

        詩中主人公“我”騎著馬周游江南,碰到一個癡癡等待丈夫或情一人的閨中女子,她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沒有東風(fēng)”為她傳遞信息,又沒有漫天飛舞的柳絮為她排解心中的相思。所以,她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時刻留意青石道上的“跫音”,甚至連帷幕也不揭開,無心去看窗外花一團一錦簇的春景。(此時教師點撥:劉禹錫《春詞》中“新妝宜面下朱樓,深鎖春一光一院愁”與上述所詠的怨情似有異曲同工之妙,含蓄不露,但又悠長深遠)。終于,她聽到達達的馬蹄,美麗的馬蹄聲,以為日夜盼望的心上人歸來了。當打開窗扉的那一刻,看到的只是一個過路人。轉(zhuǎn)瞬間,這無限的喜悅變成了無限的失望。這“美麗的錯誤”捉弄了她,就好象上天捉弄了她一樣。(熱烈鼓掌)

        師:非常好。不錯,這首詩是寫了一個美麗而憂傷的故事,寫了一個遺憾的過程。這很容易讓人去描繪那時這樣一幅幅畫面。當他們雙眼交錯的一剎那,他們內(nèi)心的琴弦是怎樣被激蕩起來的?好,如果讓你當導(dǎo)演,把這個相遇的過程拍一部小的電影短一片,不知在座的各位會怎么去安排呢?可以不拘于詩,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

        生:(熱烈討論)

        一生:我有些想法,想和大家交流一下。

        時間:黃昏時分,火紅的夕陽正放射著自己最后的光和熱,慢慢向西天墜去。它的光輝照射著青石鋪就的街道上。

        地點:江南一小鎮(zhèn)上。

        人物:騎馬的游子,女子。

        過程:詩中的男主人公是個浪跡天涯的游子。一天傍晚,在江南的小鎮(zhèn)上,在街道的盡頭,慢慢走過來一匹馬,馬上坐著一藍衣青年。那就是“我”,詩中的主人公。走在青石的街道上,落山的夕陽照射在青石鋪就的街道上,小鎮(zhèn)上異常安靜。“我”騎馬踱在青石上,發(fā)出有節(jié)奏的“達達”聲。起風(fēng)了,“我”的發(fā)一絲微微地飄揚了起來。然后鏡頭轉(zhuǎn)到小巷中長滿藤蘿爬山虎的青石墻。看著這些,“我”似乎若有所思。思什么不得而知,只聽到“我”在輕輕吟誦席慕容的“如果讓你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刻/為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鏡頭轉(zhuǎn)到小巷盡頭一處閨樓之中,梳妝臺前坐著一位女子,手中正刺繡,但眉頭緊蹙,心不在焉。樓下傳來小孩子嬉戲的聲音,但她充耳不聞。這時,自街道上由遠而近傳來達達的馬蹄聲。略一遲疑,隨即她又凝神細聽,確實是達達的馬蹄聲。一束燦爛的笑容自她臉上綻放開來。她放下手中的東西,沖到了窗前,推開窗子,朝街道上望去。遠遠的,一個人向她走來。但,那張臉,卻不是她所熟悉的那個人的。

        (合)馬上的人也注意到了她,停下了口中之詞。當四目交錯而過的那刻,影片響起了悠揚的音樂聲。風(fēng)起了,柳絮漫天飄灑起來。鏡頭慢慢向上拉升,霧色*籠罩著小巷、小鎮(zhèn)。

        同學(xué)們都凝神靜思了一會,熱烈地鼓起了掌。

        一生:我想補充一下。這時的“我”也可以牽著馬。

        另一生:結(jié)尾也可以響起江南小鎮(zhèn)特有的街頭叫賣聲,讓影片籠罩在江南特有的氛圍中。

        師:太好了。現(xiàn)在我們回到本詩,在本課的開頭我曾經(jīng)說過:楊牧曾評價鄭愁予是“中國的中國詩人”,也就是說他和中國的“外國詩人”是不一樣的。那些人用生疏惡劣的中國文字寫他們的“現(xiàn)代感覺”。鄭愁予不同,他的詩歌是中國化的,你是否同意呢?我們來看一下這首詩在語言上還有哪些動人之處呢?

        生:(討論熱烈)各抒己見。

        一生:文章標題是用“錯誤”起名,而且是“美麗的錯誤”。“達達的馬蹄”敲響了女子希望重逢的心靈深處,因而美麗。不過,這馬蹄聲僅僅從前面路過,并不為她的企盼而停駐,因而是個錯誤。這一起一伏,產(chǎn)生了高度的戲劇性*,給人跌宕起伏的感覺。

        (師補充:這首詩所表現(xiàn)出的意境,又與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有相似之處。這可以說成是它的中國性*聯(lián)想)。

        一生:他在詩中還運用了中國傳統(tǒng)的古典詩歌的意象,如“蓮花”、“柳絮”、“馬蹄”、“春幃”。這些我們在古典詩詞中見的較多。

        (師補充:很好,舉個例子。東風(fēng)這一意象來自唐代詩人李商隱《無題》中的“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fēng)無力百花殘”,所以講鄭具有很深的古典詩詞的修養(yǎng)。)

        停頓片刻,然后一生又問:詩中有句“那等在季節(jié)里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為什么這么說呢?

        師:請大家一起來想一想。等待的季節(jié)漫長,蓮花的開落也日復(fù)一日,時間在無聲中流淌,作者在這里以音響的延伸來暗示容顏的逝去,體現(xiàn)了詩的漸進性*和暗示性*。這里,講求的是詩句表達的一種節(jié)奏和韻味。在詩中還有幾句也有這種效果,你們能找到嗎?

        生找到:“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師:很好。

        一生:還有“達達”的馬蹄聲,這在中國文化里才有。這是中國文化傳統(tǒng)約定的。

        (鼓掌!)

        三:

        師:很好。大家談了這么多,我們來簡單看一下鄭愁予的個人簡歷。也是為本課做一個總結(jié)。

        放上投影片,老師帶領(lǐng)學(xué)生們看一遍。

        附:鄭愁予簡介:

        鄭愁予,本名鄭文韜,祖籍河北,1933年出生于山東濟南。童年隨父親輾轉(zhuǎn)大江南北。抗戰(zhàn)勝利后到北京,曾就讀于崇德中學(xué)。1949年隨家人去中國臺灣。1958年大學(xué)畢業(yè)后,曾在基隆港務(wù)局任職多年。1968年赴美,在愛荷華大學(xué)國際寫作班進修研究,獲藝術(shù)碩士學(xué)位。現(xiàn)旅居美國,任耶魯大學(xué)東亞文學(xué)系教授。

        鄭愁予其人其詩都給人一種神秘感。他本人是一個運動健將,但詩中表現(xiàn)的卻是一個多情書生;他有著極深的文學(xué)修養(yǎng),但他卻畢業(yè)于法商學(xué)院;他身為現(xiàn)代派的主要干將,但他的詩卻處處流淌著古典韻味;他的詩婉約猶如李商隱,但豪放起來酷似李白。

        鄭愁予比較有名的詩作,比如《錯誤》、《水手刀》等,大多都是以旅人為抒情主人公的。因此他被稱為“浪子詩人”。對此,鄭愁予不以為然,他說:“因為我從小是在抗戰(zhàn)中長大,所以我接觸到中國的苦難,人民流浪不安的生活,我把這些寫進詩里,有些人便叫我‘浪子’。其實影響我童年的和青年時代的,更多的是傳統(tǒng)的仁俠精神。”仁俠也好,浪子也罷,總而言之,“不是常常回家的那種人。”也許正是仁俠精神和浪子情懷的結(jié)合,才使鄭愁予的詩有如此動人的藝術(shù)魅力。

        (四)總結(jié)擴展

        [總結(jié)]

        《錯誤》這首詩共九行,、九十四個字,篇幅不長,但藝術(shù)上卻很有特色*。從結(jié)構(gòu)上看,隱含一著縱橫兩條線索。明顯可見的縱線是自大景到小景,層次分明。開頭兩句先以廣闊的江南為背景,再將鏡頭推移到小城,然后到街道、帷幕、窗扉,最后落在馬蹄上及打破前面一片寂靜的馬蹄聲。從橫線來看,開頭兩句應(yīng)該是結(jié)尾,正是因為“我’’從江南走至女子的處所也不進去,女子期盼的“容顏如蓮花開落”,等待的熾情變成了心灰意冷。最后兩句本應(yīng)該是“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所以“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在這里詩人用一個小倒裝句。這樣的安排,造成了結(jié)構(gòu)上的參差錯落,因而更顯得詩意盎然,在不協(xié)調(diào)中閃發(fā)出光彩。這首詩另一動人之處是其語言之美,特別是“美麗的錯誤’’數(shù)字。這句話原本就是矛盾,“達達的馬蹄”敲響了女子希望重逢的心靈深處,因而美麗。不過,這馬蹄聲僅僅從前面路過,并不為她的企盼而停駐,因而是個錯誤。這一起一伏,前后情景的逆轉(zhuǎn),產(chǎn)生了高度的戲劇性*,更形成了清勁跌宕之勢。文字純凈是這首詩的另一個優(yōu)點。《錯誤》至今仍能打動無數(shù)讀者的心弦,最重要的因素不在于以詞藻取勝,而是以它內(nèi)在的情感打動人。這種情感不偽裝、不雕飾,在詩中使情景和諧一致,產(chǎn)生了意味不盡的藝術(shù)感染力。

        [擴展]

        野店

        鄭愁予

        是誰傳下這詩人的行業(yè)

        黃昏里掛起一盞燈

        啊,來了……

        有命運垂在頸間的駱駝

        有寂寞含在眼里的旅客

        是誰掛起這盞燈啊

        曠野上,一個朦朧的家

        微笑著……

        有松火低歌的地方啊

        有燒酒羊肉的地方啊

        有人交換著流浪的方向……

        [賞析提示]

        《野店》寫于1951年鄭愁予18歲時,而詩中流露出的悲愁,卻遠非一個“少年不識愁滋味’’的人所能體味的。究其原因,詩人有一種流浪意識,一種孤兒意識,一種戀“家”情結(jié)。家不僅是吃飯、睡覺的地方,而且是一片港灣,給人溫暖、寧靜、平穩(wěn)之感。遠離了家,惟一能夠吸引流浪者眼神的就只有“黃昏里掛起”的“一盞燈”了,而詩人又是多愁善感的,因此對“燈’’的感覺特別強。黑暗中,昏黃的燈光,朦朦朧朧的,仿佛告訴流浪者家就在眼前。但野店畢竟不是家,它只能提一供旅人食宿,給旅人一種“朦朧的家”的感覺。然而流浪既然已成事實,那么,只有權(quán)將“有松火低歌的地方”、“有燒酒羊肉的地方”當家了。流浪者在這里溫暖地相會,也無可奈何地“交換著流浪的方向……”年輕的詩人就像一位旅人,雖然來到了有松火有歌聲、有燒酒有羊肉的野店,卻因山水阻擋,路途遙遠,不知何日才能歸家,思家之情,悲愁之感,躍然紙上。

        (五)布置作業(yè)

        選讀鄭愁予的其他詩作并向同學(xué)推介。

        后記:這首小詩里的美麗而遺憾的故事深深打動了每位同學(xué)的心。寫作電影劇本的嘗試也使他們空前活躍。這種互動性*的學(xué)習(xí)也使他們對鄭愁予在詩中運用的中國傳統(tǒng)的古典詩歌的意象有了更深的把握。在學(xué)習(xí)中,教師有意把鄭的個人經(jīng)歷放在后面講,也為了更能引起學(xué)生的興趣。

      高一課文《錯誤》教案 篇13

        【教學(xué)目標】

        1、把握詩歌的內(nèi)容和藝術(shù)手法。

        2、初步培養(yǎng)學(xué)生品味意境和情理的能力。

        3、對作品進行比較性閱讀。

        【教學(xué)重點】

        理解《錯誤》中蘊含的豐富而又深刻的哲理。

        【教學(xué)難點】

        1、體會詩歌物中含情,情景交融等特色。

        2、準確把握《錯誤》的情感和主題。

        【教學(xué)方法】

        1、誦讀感悟法:通過反復(fù)的誦讀,感悟詩歌情感意蘊。

        2、比較性閱讀:通過同一主體詩歌的比較性閱讀,深刻理解《錯誤》的藝術(shù)特色。

        【教具準備】

        CAI課件,錄像,錄音機,多媒體投影。

        【課時安排】

        1課時

        【預(yù)習(xí)提示】

        1、學(xué)生課前搜集資料:作者簡介,寫作背景等相關(guān)資料。

        2、學(xué)生利用所學(xué)的分析和鑒賞知識,反復(fù)誦讀,并討論體味詩歌的內(nèi)涵。

        【教學(xué)步驟】

        【教學(xué)要點】

        學(xué)習(xí)《錯誤》這首詩歌,體會其優(yōu)美深婉的意境,掌握比喻修辭手法刻畫人物的寫作特色。

        【教學(xué)過程

        一、導(dǎo)入

        思婦閨怨,是中國傳統(tǒng)詩詞中歷詠不衰的一個主題,而做得最多的又往往是須眉之士。他們或是以己度人描摹體恤女子情懷;或托物言志,抒發(fā)自己的失意與惆悵。思婦入詩,最早是從《詩經(jīng)》中開始,《詩經(jīng)·召南·殷其雷》中有“殷其雷,在南山之陽,何斯違斯,莫感或惶?振振君子,歸哉歸哉。”而入詞則有被稱為“百代詞曲之祖”的《菩薩蠻》“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一千年后,中國臺灣詩人鄭愁予作了一首膾炙人口的短詩《錯誤》,今天我們就從內(nèi)容、意象、結(jié)構(gòu)等幾個方面來解讀這首詩。

        二、教師范背《錯誤》,聽錄音,學(xué)生朗讀。

        三、分析

        1、內(nèi)容分析

        思考:通過閱讀,這首詩主要寫了些什么內(nèi)容?

        明確:描寫的是癡情的女子在漫長的等待中一次次的希望又一次次的失望乃至絕望的故事。

        這個故事又是通過什么來表現(xiàn)的哪?這就是我們曾學(xué)過的意象。

        2、意象分析

        意象是傳情達意的載體,在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中都有哪些意象?(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fēng)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還能想起來哪些?(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錯誤》的所有意象我們都似曾相識,都可以在唐詩宋詞中找到大量的使用這些意象的句子,如李商隱的《樂游原》中的“向晚意不適,驅(qū)車登古原”等。那么在這首詩中有哪些中國式的意象?

        明確:(多媒體展示)

        蓮花(的開落)女子芳潔、封閉而又寂寞的心靈

        東風(fēng)(不來)

        柳絮(不飛)

        跫音(不響)

        春帷(不揭)

        小小的寂寞的城

        小小的窗扉緊掩感情執(zhí)著、專一

        青石的街道向晚

        3、結(jié)構(gòu)分析

        既然短短90多字就有如此多的意象,如果不精心安排,只是隨意的堆砌在一起,也不會有美的意境;也不會將女子執(zhí)著專一的感情封閉而又寂寞的心靈描摹得如此的酣暢淋漓。所以我們來分析一下詩歌的結(jié)構(gòu),找一找詩歌的線索,試著將本詩的各個鏡頭按照正常的順序來拼接一下,看一看鄭愁予的時空轉(zhuǎn)換藝術(shù)。

        明確:本詩歌由縱橫兩條線索,是整個故事呈現(xiàn)環(huán)式結(jié)構(gòu)。

        橫線——第一節(jié)兩句是故事的結(jié)局,中間五句是對女子的漫長等待的想象,最后兩句是寫實。

        縱線——從大景(廣闊的江南)到小景(小城、街道、帷幕、窗扉和馬蹄聲)像從一條幽僻的小巷,從大的背景伸向寂寞的向晚的青石街道。

        全詩按照:“實—虛—實”的思路來倒裝的。

        4、“錯誤”分析

        錯誤都是大家要改正或摒棄的,那么作者為什么給“錯誤”冠以“美麗”二字呢?仔細的玩味“錯誤”是怎么樣產(chǎn)生?

        (1)我們先看一下“錯誤”產(chǎn)生的過程:(多媒體展示)

        制造者:女子制造者“我”

        失之交臂漫長等待

        緊掩心扉、令有所盼可能是“歸人”

        無視“我”回眸難以停留,是“過客”

        少婦眼中“我”是過客傷心、失望、絕望

        美麗的邂逅情節(jié)“達達的馬蹄”帶來美麗的期盼

        “美麗的錯誤”

        (2)產(chǎn)生的原因:(學(xué)生回答,教師總結(jié))

        明確:因為“我”這“達達的馬蹄”打開了“你”“小小的寂寞的”心,打開了“你”“緊掩”的心扉,“你”一定誤以為“我”回家了,于是,一陣驚喜,一片歡心,然而,“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當“你”一旦意識到這一點時,“你”也許更惆悵,更痛楚吧!“驚喜”是美麗的,但卻是虛無的。馬蹄本身是美好的,它能帶給那位女子以希望。所以這個錯誤的美麗,是種痛苦的美麗。但這種錯誤畢竟能給女子帶來希望,總比什么也等不到要好,所以也可以說是美麗的。

        四、課堂小結(jié)

        面對這樣一位含蓄雋永、情深義重的女子,詩人抱愧和解釋是“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讀完全詩,它表面看是由于一場誤會而引起女子心中的波動和失落。但實際上,這首詩在無形之中對千古吟唱的思婦主題做了一個男人最隱衷而又最誠實的回答。為什么千年以來女子“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從而“腸斷白蘋洲”?只因為她們所等待的男人在她們的生命流程中,多半是“過客”,而不是“歸人”。

        五、比較性閱讀(多媒體投影)

        思考:下面都是“倚樓望歸”的三首詩,鄭詩與白、溫、柳都沿用了“倚樓望歸”的主題和意象,但給人的感覺又是迥異的,試著做以說明。

        白居易《長相思》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頭。吳山點點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

        汴水,泗水日夜流淌,直到瓜州古渡。吳山點點,隔江相望,而行人在思婦的眼中漸行漸遠,身影融入水天之間,而后杳無音訊,詞不言別而言歸,只言悠而未及休,

        最后借“月明人倚樓”一句兀現(xiàn),令人悵然長嘆,低回久之。

        溫庭筠《夢江南》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草堂詩余別集》:贊此詞“癡迷、搖蕩、驚悸、惑溺盡此二十余字。”我們看到佇望歸人的女子,從清晨“梳洗罷”,便“獨倚望江樓”,可是之夕陽垂金,依然“過盡千帆皆不是”。其希望、失望乃至絕望,怎不令人柔腸寸斷哀婉欲絕?

        柳永《八聲甘州》

        想佳人、妝樓颙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闌干處,正恁凝愁。

        明確:在女主人公的處理上:白、溫、柳詞中,女主人公都以明確的倚樓姿態(tài)出現(xiàn)的,無論是“思”“恨”還是“腸斷”,都是直抒胸臆,敞開心扉,但《錯誤》中的女子,鄭愁予將其處理得十分的含蓄矜持,心理活動也十分的曲折微妙,層次跌宕,從而為全詩平添了富于古典氣息的哀婉和惆悵。

        六、課后作業(yè)

        1、課外閱讀推薦

        《鄭愁予詩選集》中國臺灣志文出版社1988年版

        《新詩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1年版

        2、根據(jù)白詞、溫詞、柳詞及鄭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寫一篇《不朽的失眠》的抒情散文,不少于800字。

        附板書:

        錯誤

        中國式的意象:

        女子芳潔、封閉

        而又寂寞的心靈

        感情執(zhí)著、專一

        鄭愁予

        “錯誤”產(chǎn)生的過程:

        女子“我”

        編織著美麗的夢帶來美麗的期盼

        “美麗的錯誤“

      高一課文《錯誤》教案(精選13篇) 相關(guān)內(nèi)容:
      • 新高一New Zealand 教案(Period 3 )(精選2篇)

        New Zealand Period 3 (一)明確目標1. To master some basic vocabulary and use the proper words to describe the land.2. To learn the grammar: the use of “it” as subjectStep 1 revision and presentation...

      • 高一Unit 13 Healthy eating教案(通用2篇)

        Unit 13 Healthy eatingTeaching Aims and DemandsWords and PhrasesFour Skills: stomach fever ought ought to examine plenty plenty of diet keep up with make a right choice short of fit gain now and then Three Skills:...

      • 新高一Unit 14 Festival教案(通用2篇)

        Unit 14 FestivalLesson 1Warming up, listening and speakingStep1 Lead – inTalk about the Spring Festival with studentsStep2 Warming upPart 1 and 2Step3 ListeningFirst, talk about the pictures about three festivals....

      • 新教材高一UNIT8sports教案(通用2篇)

        teaching plan for unit 8 sportschen weifeng from xiting senior middle school, jiangsuteaching aims and demands類別課程標準要求掌握的項目 話題1. talk about sports2. talk about interests and hobbies3....

      • 高一新教材UNIT 8 Period I(精選2篇)

        Teaching Procedures of Period 1:Step1.Warming up (15 mins)Ss know a lot about sports from everyday life and media, so I arrange such a task -discussion(group of 4):Q: What do you know about sports?During this process,...

      • 高一新教材UNIT 8 Period V(精選2篇)

        Period 5 Integrating skillsTeaching aims:1. To enable the students to learn more about Yao Ming and other athletes.2. To teach the students to learn from those athletes and work hard at their lessons....

      • 新教材高一Unit 13教案(精選2篇)

        Teaching Plan——The second period of Unit 13Abraham Lincoln___By:Eagle I. Teaching Aims:i. Enable them to catch the gist of the story about Abraham Lincolnii. To learn the writing — in time orderiii....

      • 新高一教材UNIT5教案(精選2篇)

        UNIT 5 THE SILVER SCREENDirected by Liang ChufengGangdu Middle SchoolPeriod ITeaching Aims:1. Train the Ss’ listening ability. 2. Train the Ss’ speaking ability....

      • 新高一教材Unit 3 Period 5: Grammar(精選2篇)

        Unit 3 Going places Period 5: GrammarAims:1. To enable the students to use the Present Continuous Tense for future actions.2. To enable the students to learn useful expressions of good wishes....

      • 高一新教材UNIT7教案(精選2篇)

        Unit 7 Cultural relicsPeriod 1 Listening and speakingTeaching aims:1. To train the Ss’ listening ability.2. To improve the Ss’ speaking ability.3. To know something about some famous places.4....

      • 高一unit4 教案(精選2篇)

        Unit4. Shopping for clothes(10 periods)Teaching aims:1. Functional language:a. Asking about problems.b. Asking about clothes sizes.c. Asking to try clothes.d. Agreeing to buy.2. The vocabulary about clothing.3....

      • 高一Modern agriculture Period(通用2篇)

        Period 4(一) 明確目標1. Get the students to realize the great contribution Chinese 2. Train the ability of writing (二)整體感知Step 1 presentation TaskⅠ have you heard the name Jia SiXie before?What was he famous...

      • 第一冊新教材高一教案UNIT(通用5篇)

        Period Two(Speaking)Step 1 ListeningHave Ss listen to a piece of music and tell what kind of musical instrument the music is played with.Step 2 BrainstormingHave Ss tell as many kinds of musical instrument as possible...

      • 高一上Unit 13 教案(精選10篇)

        Unit 13 Healthy Eating 總課時數(shù):9課題Revision教學(xué)目標知識能力教育1. Do some writing to develop the students writing skill.2. Explain some exercise in workbook.教學(xué)重點教學(xué)難點1. Train the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2....

      • 新高一 unit 15 教案(精選8篇)

        Period 1Step 11. Questions:Warming-up 1) What are cultural relics?The Great Wall in China; The Pyramids in Egypt; Stonehenge in England2) What do they have in common?They are all very old and are all symbols of their...

      • 高一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视频一区视频二区卡通动漫| 2020年最新国产精品正在播放| 99www久久综合久久爱com| 国内自拍视频在线一区| 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久久| 99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无卡顿| 天堂V亚洲国产V第一次| 免费无遮挡无码视频网站| 中文字幕国产精品资源| 国产人妻人伦精品1国产丝袜| 欧美成人黄在线观看| 亚洲黄色成人网在线观看| 欧美人与zoxxxx另类| 婷婷综合缴情亚洲| 99RE8这里有精品热视频| 又大又粗欧美黑人aaaaa片| av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中文字幕综合| 成人做爰69片免费看网站野花| 综合久久婷婷综合久久| 精品麻豆国产色欲色欲色欲WWW| 亚洲精品国产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 波多结野衣一区二区三区| 日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激情视频|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软件| 久热re这里精品视频在线6|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麻豆|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国产成人卡2卡3卡4乱码|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久久|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九九热视频在线观看精品| 99久久无码私人网站| 欧美人与zoxxxx另类| 一本色道久久加勒比综合| 最新中文字幕国产精品| 乱女伦露脸对白在线播放| 日韩精品久久久肉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