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宮賦
第四自然段,總結六國和秦滅亡的教訓,向當世統治者發出警告。作者連續感嘆,情不自禁。開頭提出論點,闡明興亡自取的道理;“嗟乎”以下申述論據,指出愛國和長治久安的息息相關。最后,提醒唐朝統治者不要重蹈亡秦的覆轍,意味深長。
4.借古諷今風格。
借評歷史來向皇帝進行諷喻,希望從歷史中吸取教訓。《過秦論》希望漢文帝能以仁義治天下,本文希望唐敬宗不要為自己享樂而勞民傷財。因為他們是對皇帝的忠告,所以說得很婉轉。
四、 熟讀成誦,做課后練習二、三題。
阿房宮賦
【教學目標】1、 理解本文的主旨與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社會歷史狀況的關系,以便與《過秦論》進行比較;2、 了解賦的寫作特點,并了解作者是怎樣運用這一文體來表現主旨的;3、 學習積累有關的文言知識!窘虒W安排】3—4課時。...
原文 【作者】杜 牧 杜牧(803-852),字牧之,唐朝萬年人(今西安),晚唐杰出的詩人、文學家,人稱“小杜”以別與杜甫。他與李商隱并稱為“小李杜”。 》是杜牧的成名之作。他憑借此文中了進士.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杜牧
[教學目標 ](一)理解課文中形象生動的比喻、豐富瑰麗的想象、大膽奇特的夸張等藝術特點及其對突出主題思想的作用。 (二)懂得賦的特點。學習本文描寫為議論蓄勢、議論使描寫增加了深度的寫作特色。...
[教學目標 ](一)理解課文中形象生動的比喻、豐富瑰麗的想象、大膽奇特的夸張等藝術特點及其對突出主題思想的作用。 (二)懂得賦的特點。學習本文描寫為議論蓄勢、議論使描寫增加了深度的寫作特色。...
教案設計教學目標1、理解課文中形象生動的比喻、豐富瑰麗的想象、大膽奇特的夸張等藝術特點及其對突出主題思想的作用。2、懂得賦的特點。學習本文描寫為議論蓄勢、議論使描寫增加了深度的寫作特色。...
一、教學目標 (一)理解課文中形象生動的比喻、豐富瑰麗的想象、大膽奇特的夸張等藝術特點及其對突出主題思想的作用。 (二)懂得賦的特點。學習本文描寫為議論蓄勢、議論使描寫增加了深度的寫作特色。...
教學目的 1.領會本文駢散兼行,音韻流暢的藝術風格。 2.理解本文詳略適宜的寫作特點。 3.體會本篇的鋪排手法和代古諷今的作用,以及豐富的想象和奇特的夸張。 4.理解并歸納“一、愛、取、族、焉、而、天”等詞語的用法。 5.背誦全文。...
16、阿房宮賦(總第17—18課時)[教學目標 ](一)理解課文中形象生動的比喻、豐富瑰麗的想象、大膽奇特的夸張等藝術特點及其對突出主題思想的作用。 (二)懂得賦的特點。學習本文描寫為議論蓄勢、議論使描寫增加了深度的寫作特色。...
教學目的 1.領會本文駢散兼行,音韻流暢的藝術風格。 2.理解本文詳略適宜的寫作特點。 3.體會本篇的鋪排手法和代古諷今的作用,以及豐富的想象和奇特的夸張。 4.理解并歸納“一、愛、取、族、焉、而、天”等詞語的用法。 5.背誦全文。...
教學目的 1.領會本文駢散兼行,音韻流暢的藝術風格。 2.理解本文詳略適宜的寫作特點。 3.體會本篇的鋪排手法和代古諷今的作用,以及豐富的想象和奇特的夸張。 4.理解并歸納“一、愛、取、族、焉、而、天”等詞語的用法。 5.背誦全文。...
[教學目標 ] (一)理解課文中形象生動的比喻、豐富瑰麗的想象、大膽奇特的夸張等藝術特點及其對突出主題思想的作用。 (二)懂得賦的特點。學習本文描寫為議論蓄勢、議論使描寫增加了深度的寫作特色。...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認識封建統治者魚肉百姓的罪惡,理解秦王朝自取滅亡的道理。2、了解作者杜牧和“賦”的文章體裁特點,體會本文的語言風格。...
教學目的:1、 感受課文豐富瑰麗的想象,形象生動的比喻、大膽奇特的夸張等藝術特點;2、 了解秦亡的原因及作者作本賦借古諷今的目的;3、 掌握“一”、“愛”、“取”、“族”、“焉”、“而”、“夫”等詞的意思。...
《阿房宮賦》·學案學習目的一、了解杜牧賦體散文的比喻、鋪排手法和借古諷今的風格。二、理解“華、兀、構、縵、霽、杳、邐迤 、紛奢、錙銖、負、庾、舉、族”等詞語。三、背誦全文,歸納多義詞“夫之、而”的義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