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冊政治教案范文(通用5篇)
七年級上冊政治教案范文 篇1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政治是一門初一剛開設的新課程,與生活的聯系較多,學生學習的熱情較高,教師應正確引導,以期在中考中取得好的成績。本學期本人擔任初一年八個班的政治教學任務。這些學生都來自農村,基礎高低參差不齊,有的基礎較牢,成績較好。當然也有個別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行為習慣,教師要做好每一個學生的工作,因材施教,使他們在各自原有的基礎上不斷發展進步。
初一學生通過一學期的學習,對政治思想課有了初步的認識,對思想政治內容也不在陌生,但是初一學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難度,接受起來有困難,雖然內容也接近中學生的生活,就發生在我們的身邊,但無法與我們的生活相聯系不能很好的運用到生活中.但學生學習的熱情高..
二、教材分析:
初一思想政治(下)主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健康品德,內容就在我們的生活中,讓學生感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如何去認識的性格,做一個意志堅強的中學生,怎樣對待友情,增強自己的交際能力等,教材里面的內容就是我們生活.這是初一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優勢.
1、用學生進入現代社會從事現代生產、學習、工作和生活所必需的基礎內容教育學生。從生產和生活的實際出發,適當拓寬知識面,以開闊學生的眼界,培養學生面向未來的適應能力,體現義務教育的性質和任務。
2、教材內容的理論與實際很好地結合,有利于培養學生運用基本理論和基本概念解決生活和生產中常見的問題的能力,還可以分散學習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以減輕學習時的困難。為了有利于教師安排教學和便于學生學習和掌握,每章教材的篇幅力求短些,使重點較突出。
3、從我國的實際出發,注意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使學生學得積極主動。根據一個合格公民的需要精選教材,從深度,廣度以及習題難度上合理安排。
4、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幫助學生理解概念和記憶所學的知識,教材中編入了數頁彩圖和圖表。為了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規律,便于教和學外,在教材內容的敘述上力求使學生愿讀、易懂、有興趣。
三、教學目的和要求:
通過師生共同努力合作學習,尊重學生的差異,培育學生主動學習,有目的的學習,教會學生能運用我們所學的知識來處理生活問題,形成愉快教學和愉快學習,讓學生感到我們的思想政治對我們的生活有意義.
1、理論知識聯系生產實際、自然和社會現象的實際,學生的生活實際,使學生學以致用。精神,使學生會初步運用知識解釋或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2、重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注意啟發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能力。使學生學習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學習一些基礎知識,學習一些基本技能,了解知識在實際中的應用。
3、培養學生的科技意識、資源意識、環保意識等現代意識,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
四、初一政治教學計劃下冊進度安排表:
第一周:評講上期期末試卷和上新課前言
第二周:第一課第一框(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第二框(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
第三周:第一課第三框(彼此尊重才能贏得尊重)第一課復習、檢測
第四周:第二課第一框(我能行)第二框(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第五周:第二課、第三框(唱響自信的歌)
第六周:第二課復習、檢測。第三課第一框(自己的事自己)干
第七周:第三課第二框(告別依賴走向自立)第三課第二框(告別依賴走向自立)
第八周:第四課第一框(人生自強少年死)第四課第二框(少年能自強
第九周:第四課復習、檢測。第五課第一節(人生難免有挫折)
第十周:第五課第二節(挫折面前也從容)第六課第一節(讓我們選擇堅強)
第十一周:期中復習、考試
第十二周:第六課第二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第十三周:第七課第一節(走進法律)第七課第二節(法不可違)
第十四周:第七課第三節(防患于未然)第七課復習、考試
第十五周:第八課第一節(特殊的保護特殊的愛)第二節(善用法律保護自己)
第十六周:第八課復習、檢測
第十七周:總復習
第十八周:總復習
第十九周:總復習
第二十周:期末考試
五、具體措施:
(1)重視基本概念的教學
在教學中,既要注意概念的科學性,又要注意概念形成的階段性。由于概念是逐步發展的,因此要特別注意遵循循序漸進,由淺人深的原則。對于某些概念不能一次就透徹地揭示其涌義,也不應把一些初步的概念絕對化。在教學中要盡可能做到通俗易懂,通過對現象和事實的分析、比較、抽象、概括,使學生形成概念,并注意引導學生在學習,生活和勞動中應用學過的概念,以便不斷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和提高運用知識的能力。
(2)加強政治用語的教學
這樣,既有利于學生記憶,又有利于加深他們對政治用語涵義的理解。還應注意對政治用語進行分散教學,通過生動有趣的學習活動和有計劃的練習,使學生逐步掌握這些學習政治的重要工具。
(3)加強實踐教學
政治是一門以實踐為基礎的學科。實踐教學可以 課外活動的內容和方式應該靈活多樣。在活動內容方面可包括聯系社會,聯系生活、結合科技發展和社會發展史,以及擴展課內學過的知識等;活動方式可采取做趣味小實驗、舉行知識講座,知識競賽,或組織學生制作教具,進行參觀訪問等。在組織課外活動時,應注意充分發揮學生的特長,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
1、每節課課前5分鐘“時事播報”,培養學生關注政治、國事的意識,培養學生的事實述評的素養。
2、在對案例、故事的分析中注重問題設計的有效和層次性。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理解問題的能力。
3、利用學生評價方案,課堂教學中,注重學生良好的學習的習慣培養和學習能力的提高。
4、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運用準確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回答問題力求規范,聲音洪亮。
5、在教學階段的考核中,培養學生的析題、答題能力,培養他們學會用專業術語答題。
七年級上冊政治教案范文 篇2
一、學情分析:
本期擔任初一2個班的政治。初一學生通過一學期的學習,對政治思想課有了初步的認識,對思想政治內容也不在陌生,但是初一學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難度,接受起來有困難,雖然內容也接近中學生的生活,就發生在我們的身邊,但無法與我們的生活相聯系不能很好的運用到生活中。但學生學習的熱情高。
二、教材分析:
初一思想政治(下)主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健康品德,內容就在我們的生活中,讓學生感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如何去認識的性格,做一個意志堅強的中學生,怎樣對待友情,增強自己的交際能力等,教材里面的內容就是我們生活。這是初一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優勢。
本冊重難點:
第一章《做自尊自信的人》
重點: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
難點:怎樣做個自信的人。
第二章《做自立自強的人》
重點:自己的事要自己干。
難點:做個自強的人需要哪些因素。
第三章《做意志堅強的人》
重點:怎樣面對挫折。
難點:讓我們做個堅強的人。
第四章《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
重點:法律的概念
難點:怎樣用法律保護我們。
三、教學目的和要求:
1、理論知識聯系生產實際、自然和社會現象的實際,學生的生活實際,使學生學以致用。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能力和創新精神,使學生會初步運用知識解釋或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2、重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注意啟發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能力。使學生學習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學習一些基礎知識,學習一些基本技能,了解知識在實際中的應用。
3、培養學生的科技意識、資源意識、環保意識等現代意識,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
四、具體措施:
1、重視基本概念的教學
在教學中要盡可能做到通俗易懂,通過對現象和事實的分析、比較、抽象、概括,使學生形成概念,并注意引導學生在學習,生活和勞動中應用學過的概念,以便不斷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和提高運用知識的能力。
2、加強政治用語的教學
這樣,既有利于學生記憶,又有利于加深他們對政治用語涵義的理解。還應注意對政治用語進行分散教學,通過生動有趣的學習活動和有計劃的練習,使學生逐步掌握這些學習政治的重要工具。
3、加強實踐教學
政治是一門以實踐為基礎的學科。實踐教學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幫助學生形成概念,獲得知識和技能,培養觀察和實踐能力,還有助于培養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因此,加強實踐教學是提高政治教學質量的重要一環。在教學中,要堅決防止只重講授、輕視實踐的偏向。
4、積極開展課外活動。
課外活動的內容和方式應該靈活多樣。在活動內容方面可包括聯系社會,聯系生活、結合科技發展和社會發展史,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
五、教研教改措施
1、以“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模式的教學
2、加強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培養,并要學生養成對所做工作進行評估德的好習慣,重視在探究操作過程中的交流與合作。
3、保證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探索因人而異的教學方法。
4、加強自身修養,提高教學水平,擴大自己的學識范圍,吸取他人教學之長,全期力爭聽課到達節以上來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
5、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加強對學生的政治思想教育。
六、優生和潛能生的輔導安排
1、引導鼓勵學生成立課外學習小組,培養合作精神。
2、實行分層目標教學,根據教學內容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分層教學。
3、對“學困生”多鼓勵,少批評,多談心,進行心理溝通,提高他們自我判斷與控制能力,必要時與家長聯系,共同解決學習困難。
4、優化作業管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我管理,加強科代表、小組長的模范帶頭作用和監督作用,力爭做到課課過關,各單元過關。
七、考試、考查的安排
1、做好每次月考的試卷講評
2、盡量做到每次考試之后,能挖掘他們的學習潛力從而逐步提高他們的解題能力
3、每周定期檢查1—2次練習冊作業,并加上適當的評語
4、考查好學生目標單元測試或小測的完成情況,并要求掌握書本上的全部基礎知識
八、教學進度(略)
七年級上冊政治教案范文 篇3
教學目標:
1.知道誠信是人與人交往中的可貴品質,體會誠信在人際交往中的重要性,愿意做一個講誠信的人。
2.知道與人交往中怎樣做才是誠信的具體表現。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體會到誠信在人際交往中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知道與人交往中誠信行為的具體表現
教學準備:
1.搜集誠信故事。
2.收集身邊誠信的事例。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認識誠信
1.古往今來,有許許多多講誠信的人。讓我們穿越時空的隧道,看一看《曾子殺豬》的故事。(教師出示動畫:“曾子殺豬”。)
2.看了這個故事,在你的心目中,曾子是個怎樣的人呢如果你是曾子家的孩子,面對媽媽失信于你,你有什么想法學生各抒己見。
3.曾子用誠實守信的人生態度教育了孩子。板書:誠信
二、交流討論,感受誠信
環節一:學生分組交流收集到的誠信事例
你們覺得什么是誠信學生回答,教師隨機板書:說到做到、誠實不欺騙、實事求是、遵守諾言……
小結:同學們,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社會的交往,交往是堂必修課,而良好的交往離不開誠信。
環節二:感受不守誠信的后果。
1.故事呈現,送跳繩。
師:教師出示情境。骸八吞K”。
師:如果你是丹丹,你會想方設法把繩子帶給紅紅嗎為什么
如果丹丹沒有按照約定,把繩子給紅紅帶過去,會出現什么樣的后果。
小結:不遵守諾言,答應別人的事情做不到,不僅會影響到對方的學習生活,辜負了別人對你的信任,也可能因此錯失一段珍貴的友誼。
2.“假種”的危害。
師:社會上有些利欲熏心的人,他們不擇手段,用欺騙牟取暴利。你聽說過因不守誠信造成巨大損失的事例嗎我們先來看幾張圖片。(教師出示課件:感受“假種”的危害”,先出示“農民辛勤耕種”圖片。)
師:從圖片上你知道什么農民辛勤地耕種,你猜到秋天的時候……
師:可惜你們錯了,不明真相的農民購買了假種。(出示“農民購買假種”圖片。)你們看,到了秋天,這些稻谷更像是野草,稻谷有殼無米。(出示“稻谷像野草”圖片。)
師:我們再來看兩條消息。(出示“賣假種者受法律制裁”圖片。)
師:此時,你有何感想
小結:這種利欲熏心、不講誠信的欺騙行為,害慘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歸的農民。雖然賣假種的不法分子已得到了法律的制裁,但無法挽回農民辛勤的血汗!
師:誠信是社會有序發展的根本。如果你的父母在各自從事的職業中不守誠信,會造成怎樣的后果
學生暢所欲言,感受誠信的重要性。
小結:三百六十行,各行各業都離不開誠信,離開了誠信,社會將會十分冷漠;離開了誠信,世界將會一片黑暗!
環節三種;體驗誠信的事例
師:我們來看一個事例。許多人大概都知道海爾電器吧,我們來看看海爾人是怎么把誠信帶給消費者的。(教師播放錄音:“誠信使海爾名揚海內外”。)
師:這是個真實故事。在當時,冰箱的價格不菲,而廠長卻把76臺冰箱全砸了,這給工廠造成的損失有多少他為什么要這么做他這么做得到了什么
小結:廠長砸了冰箱,造成了很大的經濟損失,卻贏得了消費者的信任,這才有了今天海爾的蓬勃發展。
三、拓展
1.師:社會主義榮辱觀中有一條: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梢娬\信是做人之本。請同學們課后收集有關誠信的名人名言。
2.師:老師向大家推薦一些關于誠信的書。這些書收集了古今中外膾炙人口的`誠信故事,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美德,相信大家一定會喜歡。
板書設計
誠信真可貴
七年級上冊政治教案范文 篇4
一、教材:
1、教材內容、教材地位、內在結構
人教版七年級《思想品德》上冊第三課《珍愛生命》第三框題《讓生命之花綻放》,課時安排1課時;第三課是第二單元《認識新自我》的開課篇,第三框《讓生命之花綻放》又是第三課的重點,也是難點;本框在內容設計上共有三個環節。第一環節:“永不放棄生的希望”第二環節:“肯定生命,尊重生命”第三環節:“延伸生命的價值”。
2、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既尊重自己的生命也尊重他人的生命。
(2)能力目標:進一步認識自我,選擇適合自己的人生之路,培養全面、辯證分析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悅納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生命的意義不在于長短,而在于內涵;加饋社會,造福更多的生命。
3.教學重難點及確定依據
(1)延伸生命的價值(教學難點)
確定依據:從教學內容看,延伸生命價值是珍愛生命的表現;從學生的學看,“生命”本身就是一個深奧的話題“價值”一詞對七年級的學生來說又比較抽象,不易理解;從教師的教看,學生現有的認知水平有限,要把一個永恒不變的深奧話題在有限的時間里讓學生明白并化為自身實際行動,有一定的難度。
(2)認識到生命的寶貴,學會珍愛生命(教學重點)
確定依據:從教學內容上看,通過前兩框的學習,到本課應該讓學生認識到生命的寶貴、學會珍愛自己的生命,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去延伸生命的價值;從學生方面看,他們往往對“自尊”很看重,相反對生命卻異常地漠視,不懂得尊重、敬畏、珍愛生命。如何幫助他們正確認識生命,形成正確的生命觀是這一階段的重要任務;現在的學生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優越的生活也容易導致其形成對他人要求過多、對自己反省太少的習慣。獨生子女的這種獨尊心態會導致學生對他人生命與價值的忽視,不會與人友好相處。
二、教法、學法
1.教法:本課除了采用常規的多媒體手段輔助教學外,教師將啟思導學法、情境教學法有機結合,以活動教學法貫穿整個教學過程。
2.學法:我引導學生采用以下四大學法開展學習,旨在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1).直觀演示法(2)情境體驗法(3)列舉法(4)合作探究法。通過以上教、學法,幫助學生架構“列舉事例感知——協作分析探究——獲得理論成果”的學習過程,從而更為深刻地領悟“珍愛生命延伸生命價值”的課程主題。
三、課前準備
課前準備是要求學生各自收集一位名人、一位平凡者是如何生活、工作的,思考他們為社會做出的貢獻,感受每個人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使自己的生命更有價值。
四、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激情:播放《印度洋海嘯》視頻剪輯
目的:讓學生知道生命的脆弱,激發學生對生命的敬畏之情、熱愛之情。
活動一:感受生命的堅韌激發求生欲望
1、講述《礦難故事》
設計目的:讓學生明白“強烈的求生欲望,可以使脆弱的生命變得堅韌”
設問:是什么使他們挑戰了人的生理極限,創造了生命的奇跡呢
學生交流。老師總結:強烈的求生欲望使脆弱的生命變得堅韌!
2、求生知識大比拼。
設計目的:使學生審視自我的求生欲望,了解求生知識,學會求生方法。
假設情境,如:(1)如果自己所在的房屋起火了,你該怎么辦等,由學生討論回答,老師適時點評、補充。
活動二:回歸生活尊重生命
設計目的:讓學生由緊急時刻,回歸日常生活,學會尊重他人生命,與人友好相處。
第一步:探討:你生活中接觸到了哪些人他們給了你怎樣的幫助離開了他們行嗎
第二步:播放《愛心奉獻》的視頻片斷。(導行)感受愛心的傳遞。
活動四:講生命故事寫生命箴言
設計目的:通過對具體事例的感悟,上升到理論高度;從而理解、明白“生命的意義和價值”進而引導學生過有意義的人生。本環節由分三個步驟完成
第一步:同《愛心奉獻》的視頻片斷入手,將鏡頭定格20xx年衡陽衡州商廈特大火災。通過學生討論,感悟生命價值;初步了解生命的意義。
第二步:列舉自己熟知的為社會做出貢獻的人。引導學生思考這些人能夠受到人們崇敬、懷念的原因。激發學生對有意義人生的渴慕。
第三步:寫出自己的生命感悟。引導學生把對生命的熱愛、對生命價值的思考用精彩的語句、美麗的畫卷、響亮的歌聲或是平時搜集到的用來自勉的詩詞、名言交流出來。老師及時做以小結。
第四步:齊讀“奧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言”
通過四個步驟的層層遞進,使學生在一個看似陳舊的話題中“理解生命的意義---感悟生命的真諦---向往有意義的人生”,不僅很好地完成了從“明理---導行---激情”,而且有助于學生形成客觀、嚴密的邏輯思維,鍛煉分析能力,同時也有效地突破了本課教學難點。
★課堂小結
在學生小結的基礎上,教師用一首小詩,回顧全課,再次對學生“激對生命的熱愛之情、導奉獻之行”!
★板書設計略
七年級上冊政治教案范文 篇5
雙山子初級中學:蔡印閣
各位領導、老師們:
上午好!我說課的內容人教版七年級《思想品德》上冊第三課《珍愛生命》第三框題《讓生命之花綻放》,課時安排1課時;第三課是第二單元《認識新自我》的開課篇,第三框《讓生命之花綻放》又是第三課的重點,也是難點;本框在內容設計上共有三個環節。課題承接上一單元,在引導學生以積極向上的心態迎接初中新生活之后,進一步從認識生命上引導學生正確、全面地認識新自我,是七年級上冊"學會適應初中新生活"核心內容的有機組成部分。
根據課標要求,針對學生情況和教材的分析,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從思想上懂得生命的可貴,行動上學會珍愛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2.能力目標:掌握應對緊急情況的基本方法,遇到危險時能夠安全逃生。
3.知識目標:認識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既尊重 自己的生命,也尊重他人的生命。
根據對教學內容的分析以及青少年漠視生命、不懂得尊重和珍愛生命的現狀,我確定了教學重點:肯定、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另外,基于青少年的人生觀、價值觀、生命觀還未完全形成,對于社會中的不良現象和行為不能正確地判斷和處理,所以我確定了教學難點:生命的價值、內涵,延伸生命的價值。
為了突出重點、講透難點,達到教學的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我采用了直觀演示法、合作探究法、集體討論法、典型案例分析法等,通過多媒體的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的認知更清晰、更深刻。
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主要采取思考評價法、分析歸納法、自主探究法、總結反思法等,讓學生從機械的"學答"向"學問"轉變,從"學會"向"會學"轉變,成為真正的學習的主人。
下面我具體介紹一下我的教學過程。
整個教學思路是以一次生命旅行為主線,設置了三個環節:創生命之奇跡、因生命而精彩、為生命而震撼。環環相扣,層層遞進,通過活動的開展、學生的合作共同完成教學目標。
首先我選用了圖片作為導入,順利地切入主題:讓生命之花綻放。
接下來,看殘疾人圖片在學生自主發言的基礎上,總結出如何讓生命之花綻放的第一個要求:永不放棄生的希望。即使在處于人生逆境時,也應堅定求生意志。"是不是求生意志堅定了,就一定能夠生存下來呢?"讓學生分組討論后從活動中找到答案:在緊急情況下還必須具備一定的求生知識。
為考查學生對自救知識的了解,進一步增強中學生在緊急情況下自我保護的能力,我簡單設置了一個互動的求生知識小測試,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
接下來讓學生說說身邊人的價值,這也是本課的重點。從學生的回答中還可以總結出如何讓生命之花綻放的第二個要求:肯定生命 尊重生命。生命一旦失去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都意味著損失,每個人的生命都是有價值的。
為實現理論和實踐的統一,我將帶領學生回歸生活、感悟生命,通過親身體會感悟到每一個人都應肯定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即使在人生逆境時也應悅納生命,生活才會因此而更加精彩和幸福。
"人的一生是短暫的,如何才能讓生命更有意義呢?"通過問題式的過渡讓學生有目的地來到了人生旅行的第三站:為生命而震撼。為了突破本堂課的這一難點,我引用了身邊的典型人物事跡----杭州最美師傅吳斌案例,讓學生合作探究三個小問題,從中總結出他的生命價值體現在對他人、對社會的貢獻。繼而要求學生談談自己該怎樣提升自身生命的價值。從而得出如何讓生命之花綻放的第三個要求:延伸生命的價值。并讓學生結合自身實際談一談:作為中學生應如何延伸自己的生命價值?以此作為課堂的升華。
在知識點講清講透后,最后小結本堂課的內容,讓學生明白一個人生命的誕生和成長離不開他人和社會的關愛,每一個人都必須珍愛生命,善待生命,才能獲得有意義、有價值的人生,實現前后呼應的效果。并要求學生課后思考自己的生命箴言并裝訂成冊,用于指導以后的人生。
整個教學過程的設計理念是"目標----活動-----發展",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通過圖片、時事引入、合作探究、典型人物分析、生活體驗等多種教學方法,培養學生養成關心時事、關注社會的好習慣,鍛煉和提高學生的搜集、分析、概括信息的能力,使學生體驗參與之樂、思維之趣,成功之悅。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不足之處請老師們批評指正。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