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數學教案有趣的數數(精選2篇)
中班數學教案有趣的數數 篇1
設計思路:
1、主題活動中融入的數活動
近日我班正在進行“動物世界真奇妙”的主題活動,在認識一些鳥類的過程中,孩子們開始對于各種各樣的蛋產生了好奇與濃厚的興趣,此時抓住孩子們的興趣點,將孩子比較熟悉與喜歡的四種鳥卵作為孩子們數數的載體,既幫助孩子們積累了相關的數經驗,同時也進一步地增強了孩子們對于各種鳥卵的興趣與認識。
2、數活動中融入的趣味游戲
數活動本身邏輯性概念性較強,而幼兒又是具體形象性思維,在設計活動時,我將數活動融入到有趣形象的游戲環節中,讓幼兒通過多種形式的操作,富有情節的游戲,在輕松的環境中,在愉快的游戲中積累數經驗。
3、本班幼兒數經驗的最近發展區
有序數數對于我們班的孩子而言已沒有多大挑戰性,大多幼兒都能較為準確地點數,然而在幼兒的生活中,游戲中我也發現孩子們在點數一些排列成封閉狀的物體時,由于缺少方法,常常出現數錯與數不清的現象。孩子已經積累了較多的點數經驗,但是在點數中缺少方法,所以在數一些亂序排序與封閉式排序的物體時,出現了困難,因此,只要在方法上稍加引導,就能使幼兒較好地掌握了。
4、活動中的生生互動
在學習活動中,孩子們之間的經驗分享與交流,更能為幼兒所接受。數活動中我多采用了分組教學的方法,一來在活動中教師能更為全面地觀察幼兒的活動情況,二來給幼兒較大的選擇與操作空間。此次分組,我主要是隨機抽樣分組,幼兒中存在個體差異、能力差異,在設計活動時我考慮到了給幼兒提供生生互動、相互交流的機會,讓幼兒在探索、發現數數方法之后,與同伴充分交流、分享各自的經驗,讓孩子來教孩子,從中又使孩子們得到了更多不同的數數方法。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引導幼兒探索、發現封閉式數數的方法,初步積累封閉式數數的經驗。
2、發展幼兒思維的準確性、靈活性,激發幼兒參與數活動的興趣。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連線紙、水彩筆
2、雞、鴨、鴿、鵪鶉圖片及蛋樣品各一只
3、擺放成封閉式的平面雞蛋、鴨蛋、鴿蛋、鵪鶉蛋若干
4、數字卡片
5、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一、引起幼兒興趣、交代主題,活動導入
1、游戲《連線找客人》
2、幼兒連線后,教師將幼兒作品貼在黑板上,并出示相應的動物圖片。(注意排序:雞、鴿、鴨、鵪鶉)
二、配對
1、教師出示雞蛋、鴿蛋、鴨蛋、鵪鶉蛋(特別介紹鵪鶉蛋)
2、幼兒配對,將蛋放在動物邊上。
三、數雞蛋
1、教師出示雞蛋!
“雞媽媽你們看它下了幾個蛋啊?”
2、發現問題?引導幼兒想辦法解決。
四、幼兒探索嘗試封閉式數數
1、幼兒按意愿選擇不同的蛋進行數數。
“請小朋友選擇一種你要數的蛋蛋。想想看有什么好辦法可以數的又快又對,怎么才能記住第一個數的那個蛋呢?”
2、總結交流,數數的經驗。總結時,教師出示數字卡片。
幼兒說對后,出示數字,比較誰生的最多
五、游戲:母雞孵蛋
1、交代游戲規則
“著音樂一起學母雞圍著雞蛋走路。音樂一停我們就快去找一窩雞蛋蹲下附小雞哦”“快數數你一共附了幾個蛋?”
2、游戲三邊
中班數學教案有趣的數數 篇2
活動目標
1、感受詩歌的節奏美,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
2、理解動詞的具體含義,能用相應的動作表達出來。
3、認讀重點字詞:敲、叉、切、捏、鉤。
4、樂意根據詩歌內容進行創編。
5、大膽地參與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發展求異思維。
6、萌發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
幼兒有手指游戲的經驗,對詩歌中提到的物體有一定認識。
2、物質準備。
自制數字寶貝1—10、和數字相對應的實物、字卡、音帶。
活動過程
一、預備活動
師生互相問候,走線,線上活動。
線上游戲:音樂《找朋友》,幼兒隨音樂找到自己的朋友入座。
二、感知理解活動
小朋友剛才都找到了自己的朋友,今天老師也帶來了自己的朋友。你們看!(出示數字寶貝)
2、師幼互動:
⑴、請幼兒觀察老師帶來的數字寶貝和平常看到的數字有什么不同?老師的數字寶貝會變魔術,請小朋友閉眼。(數字寶貝不見了,變到了老師的魔袋里)。
⑵、請幼兒猜猜魔袋里的物品時數字寶貝幾變成的?(數字寶貝1—小棍、數字寶貝2—剪刀……)
請幼兒說說這些物品,都有什么作用呢?(小棍,敲敲敲;剪刀,剪剪剪……)
⑶、將實物按詩歌的順序排列,幼兒根據實物圖完整朗讀詩歌,感受詩歌的節奏美。
三、游戲活動:
1、游戲:接龍游戲。
根據實物圖朗讀詩歌,可師幼朗讀、幼兒分組朗讀。
師(幼):小棍1 ……
幼:敲敲敲(邊做動作邊朗讀)……
2、游戲:看誰反應快。
師:小棍1 ……
幼兒迅速找到敲……字卡,讀出字詞并做出相應的動作。
四、創造活動
教師引導幼兒進行詩歌創編,可根據幼兒對詩歌的理解進行詩歌的動詞創編或是數字創編。
1、動詞創編:我來敲門,敲敲敲;我會剪紙,剪剪剪……
2、數字創編:鉛筆1,寫寫寫;鴨子2,游游游……
五、結束活動
數字寶貝給我們變了好看的魔術,我們還和數字寶貝的朋友(字卡)做了好玩的游戲。數字寶貝還有一個更神奇的世界,讓我們一起去數字的世界里遨游吧!(帶領幼兒觀看VCR《數字歌》,從不同的角度加強幼兒對數字的認知。)
活動延伸:
1、園內延伸(區角活動)。
語言區:投放掛圖、音帶、字卡,幼兒進行朗讀、識字,并引導幼兒進行詩歌創編。
圖書角:幼兒閱讀詩歌(劃指跟讀)《手指數數》。
益智區:幼兒做詩歌讀本第七頁的練習“連線做動作”。
2、家庭延伸。
⑴、親子游戲《接龍游戲》。
家長和幼兒共同朗讀詩歌,家長:小棍1 ……。孩子:敲敲敲……。家長可和幼兒互換角色進行朗讀,也可同孩子一起進行詩歌創編。
⑵、家長可輔導孩子學習書寫詩歌讀本的第3—4頁的漢字,要提醒孩子注意書寫的姿勢和字的筆畫、結構。
活動反思
這首詩歌以幼兒的需要為基礎,把語言活動與數學教學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雖然是大班上學期教學內容,但根據中班幼兒的語言教學目標和本班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在對中班的下學期幼兒的實際教學活動中并不是很困難,教師以魔術師的身份和幼兒進行互動,以游戲的形式進行教學,打破以往上語言課的常規模式,大大的激發了幼兒的興趣,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很高,迫不及待的等待老師帶來下一個魔術、玩下一個游戲。
在這次教學活動中,對幼兒的提問采取了開放式提問,以幼兒為主體,鼓勵幼兒大膽的回答,說出自己的想法,教師只是作為“旁觀者”的角色來做幼兒的支持者、引導者,建立的全新的師幼互動關系的提問方式,培養了幼兒思維的獨創性、變通性、精密性,還有利于鍛煉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各環節的進行較為流暢,相比較來說在幼兒創編的環節顯得稍弱一些,可能是創編對中班幼兒來說由于幼兒的知識經驗稍顯欠缺而導致的,需要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繼續改進,也希望老師、同行們對整個教學活動多提寶貴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