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的加法》大班教案(精選5篇)
《7的加法》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根據圖中物體的不同點來列出算式,鞏固對加法意義的理解。
2、初步懂得交換加號前后兩個數的位置,得數不變的規律。
3、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4、樂意參與活動,體驗成功后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學習6的加法運算,初步懂得交換加號前后兩個數的位置,得數不變的規律。
熟練計算6的加法,鞏固對加法意義的理解。
活動準備:
課件、蘋果樹、數字卡片。
活動過程:
一、復習6的組成。
美麗的春天,花婆婆要到我們大二班來做客,我們一起來做個碰球游戲歡迎她。
二、學習6的加法運算。
你們看,誰來了?(花婆婆),花婆婆要考考我們大二班的小朋友,看看那個小朋友表現最棒,大家有沒有信心?
1、出示幼兒用書第十二頁圖,幼兒根據樹的不同列出算式。
幼兒列式:1+5=6你是根據什么來列的?各個數字分別表示什么?還可以怎樣列式?(5+1=6)每個數字又分別表示什么?
(1)剛才我們根據樹的高低不同來列式的,根據樹的其它不同點還可以列出哪些算式呢?(2+4=6),你是根據什么不同來列式的?(種類)數字2、4、6各表示什么?根據種類的不同還可以列出什么算式?(4+2=6)
(2)可以列出其它的算式嗎?(3+3=6)根據什么來列式的?
(3)除了這5道6的加法算式題,還有沒有得數也是6的加法算式題?(6+0=6,0+6=6)
(4)我們一起用好聽的聲音把6的加法算式題念一遍。
(5)比一比:1+5=6和5+1=6、2+4=6和4+2=6、0+6=6和6+0=6這三組題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從而發現交換加號前后兩個數的位置,得數不變的規律。(加法交換律)
2、花婆婆要給小朋友送禮物了!看看這是什么呀?(蘋果樹)蘋果樹上有的蘋果已經成熟了,有的還沒成熟。現在我們要把成熟蘋果的摘下來,但是只有得數是6的蘋果成熟了,得數不是6的還沒成熟,不能摘。(教師請個別幼兒摘蘋果,并說出算式和得數。摘對了其他小朋友就說:對對對,1+5=6你的蘋果成熟了,如果算對了,這個蘋果就送給你;反之,就說:錯錯錯,你的蘋果沒成熟,這個蘋果就不能送給你)。
3、看看花婆婆又帶誰來和我們一起玩了?(小兔)糟了小兔有麻煩了,大灰狼張著血紅的嘴來吃小白兔了,還好,小兔子身上有3個數字,只要把這三個數字編成一道6的加法算式題,小兔子就會隱身術了,請小朋友快來救救小兔子。
三、總結
小朋友們真能干,都幫小兔學會了隱身術,大灰狼也只好灰溜溜地走了,花婆婆看到小朋友們這么聰明、能干,她說還想和我們大二班的小朋友一起學本領,你們愿意嗎?(幼兒用準備的數字卡片自己擺出6的加法算式。教師巡視指導)
《7的加法》大班教案 篇2
目標:
1、學習按所出物品列算式,進一步理解加號、等號的含義。
2、體驗共同游戲的愉悅。
活動準備:
1、教具:實物卡、看圖列算式卡
2、學具:看圖列算式卡、數字卡、實物卡、記錄卡、看圖分類計數等
活動過程:
一、復習6以內數的組成
1、碰球游戲
師:我們來玩一玩碰碰球的游戲,我和你合起來是5,嘿嘿,我的2球碰幾球?
幼:嘿嘿,我的2球碰3球。
師:我和你合起來是6,嘿嘿,我的4球碰幾球?
幼:嘿嘿,我的4球碰2球。
2、出示實物卡,復習6的組成,引出6的加法
師:看,這張圖片上有幾只小貓啊?
幼:6只
師:上一次啊我們幫這些小貓分過類了,現在我們來動動腦筋,怎么樣用算式表示
(請3—4位幼兒)
二、引出新游戲
出示看圖列算式卡,請幼兒操作
三、分組操作
(1)看圖列算式(實物卡、數字卡)
(2)6的組成卡
(3)看圖分類計數或用算式記錄
(4)看實物用算式記錄
(5)算式接龍
四、總結評價
集體驗證部分幼兒的操作卡。
表揚認真操作的幼兒,鼓勵其他幼兒。
《7的加法》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根據不同的畫面進行講述,并列出相應的算式,從而感知加法算式所表達的數量關系。
2、理解交換規律,懂得運用互換規律列出另一道算式。
3、積極探索數學活動,樂于講述探索結果。
活動準備:
1、教具:城堡圖一副(分為三層,每一層分別有表示7的加法的三副圖,用紙覆蓋)、水果單一張。
2、學具:城堡圖人手一份、水果單人手一張。
活動重點:看圖學習7的加法
活動難點:能根據不同的畫面進行講述,并列出相應的算式
活動過程:
一、開火車:復習7的組成
師:城堡王國的國王邀請我們去他的國家玩,你們愿意嗎?那讓我們快點乘上7次列車(出示數字7)出發吧。
師:嘿嘿,我的火車X(1)點開,你的火車X點開?
幼:嘿嘿,我的火車X(1)點開,我的火車X(6)點開。
二、情境感知——登城堡:看圖學習7的加法
1、師:看,城堡王國已經到了,國王說了,他在城堡里藏了許多的問題
想考考我們小朋友,那我們就先去這座的城堡去看看好嗎?
2、師:我們先登上城堡的一樓,原來這層樓上有三幅圖,誰愿意來講講呀?
國王想考我們的是看了這三幅圖誰能列出一道算式?回答出來后就可以上二樓、三樓。
3、幼兒操作
師:那我們每人都去一個城堡回答問題吧,速度慢的呢,可以只在一樓回答,速度快的可以去二樓三樓。別忘了把你的答案寫的清楚一點。
4、總結:
師:你剛剛碰到了什么問題?(用三句話表達三幅圖)你是怎么回答的?(幼兒列的算式)老師記錄
請幼兒觀察這些算式“它們有個小秘密,看誰能先找出來?“
師總結:這些算式的得數都是7,而且都是加法,那么這6道算式就是7的加法算式。
師:象1+6=7、6+1=7這兩道算式數字相同,位置不同,但得數不變,所以看到1+6=7馬上就想到6+1=7,我們把他們稱為朋友題,同樣我們看到2+5=7就會想到什么呢?看到…
三、內化遷移——游戲:買水果
1、師:城堡國的國王夸我們都很聰明,送了我們每人一張水果券(出示水果券),我們先來看看水果的價錢。
2、國王又想考我們了,他說,7元錢只買兩樣水果,你會買什么?為什么?還可以買哪兩樣?
3、
幼兒操作
4、講評:你有幾種方法?買的是什么?
5、師:如果7元錢買三樣水果呢?
四、結束:
6、好我們一起去水果店選購吧。(結束)
《7的加法》大班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創設情境,游戲和競賽活動讓幼兒在操作中學習7的加法,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實際意義。
2、學習看圖編加法應用題、列算式。
3、培養幼兒的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思維的敏捷性。
二、活動準備
磁性數字1~7若干;磁性符號“+”、“-”、“=”若干;教學背景圖片3幅;水果動物圖片每種7個;游戲卡片6張;玩具若干。
三、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復習7的組成。
師:今天小狗邀請小羊去它家做客,小猴也邀請小羊去它家做客,小羊該怎么辦呢?出示7只小羊,幼兒自由探索討論小羊分成兩部分有幾種方法,老師請幼兒在黑板上列出7的分合示。
(二)、基本部分,學習7的加法。
1、學習7的加法,看圖列出加法算式。
(1)、出示圖片,教師根據圖片講述應用題:花園里飛來了1只蝴蝶,又飛來了6只蝴蝶,花園里一共幾只蝴蝶?引導幼兒學習列加法式題1+6=7、并根據互換規律列出另一道題6+1=7,請個別幼兒上臺演示。
(2)、教師根據圖片講述應用題,并引導幼兒學習列加法式題2+5=7,根據互換規律,列出另一道加法題5+2=7,依次學習列加法式題3+4=7,根據互換規律,列出另一道加法題4+3=7,請個別幼兒上臺演示。
(二)、游戲《快樂數學大本營》,競賽活動,復習鞏固7的加法。
1、進行闖關游戲,第一關《我來說你來算》,男隊看圖編應用題,女隊回答,拿學具雪花片輔助計算,把正確的數字卡舉起來,然后交換。
2、第二關搶答題《看圖列算式》,兩關過后看一看那一隊的標記多,選出優勝的一隊,分發獎品。
(三)、游戲《去郊游》,復習7的加法。
1.教師介紹游戲名稱、玩法及注意事項。
2.教師逐一出示算式,幼兒口算出得數并快速站到相應數字的汽車那,教師表揚動作快且準確的幼兒。
3.游戲若干次,結束。
《7的加法》大班教案 篇5
一、教學設計的背景與思路:
“學習7的加法”,是在幼兒學習了6以內數的加減法和7的組成的基礎上來進行的,本次活動的選擇是根據我們大二班小朋友的發展情況而定的。大班孩子的抽像思維開始萌芽,已具有初步的計算能力,為了進一步提高他們這種能力,我在設計本次活動時,注重從感知入手,由具體到抽象,由易到難,通過創設孩子們熟知的動畫片“喜羊羊和灰太狼”的故事情境及豐富多彩的數學問題,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達到培養幼兒邏輯思維能力的目的。本次活動的重點是看圖列出7的加法算式,難點是理解加法的交換規律并使用交換的規律列出不同的7的加法算式。
二、教學實錄及分析:
(一)活動目標:
1、學習應用交換規律進行7的加法運算,并嘗試講述自己的操作活動。
2、感受與同伴共同交流、解決問題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1、已學7的組成分解
2、PPT課件,記錄卡、鉛筆和橡皮擦人手一份,看圖找算式圖片6份、7以內的加法算式題若干,寫有7以內算式的骰子2個,自制棋盤等小組操作材料若干。
(三)活動過程:
1、通過“碰球”的游戲,復習7的組成分解。
(引入部分我以“與時光飛車玩碰球游戲,就能帶著小朋友們到神秘的地方游玩。”引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復習了7的組成。)
2、以“智救懶羊羊”情境激發幼兒興趣,引導幼兒學習應用交換的辦法進行7的加法運算。
(1)引導幼兒“發現氣球中的密秘以找到去狼堡的路”,學習看圖列出第一組算式,并發現加法算式中的交換規律。
①提問:圖中有什么?氣球有什么不同?
黃的幾個?紅的幾個?一共有幾個氣球呢?
②驗證:你列的是什么?這些數字代表什么?(1+6=7)
③小結:1個黃氣球和6個紅氣球合起來一共是7個氣球。
④提問:氣球怎么了?(教師展示課件中1個氣球和6個氣球位置的交換。)
誰在前面?(紅)有幾個?誰在后面(黃)有幾個?一共有幾個氣球呢?
⑤驗證:你列的是什么?(6+1=7)兩道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嗎?
⑥小結:在加法中,交換加號前后兩個加數的位置后,總數不變。
(這個環節是活動的重難點部分,通過課件展示,引導幼兒觀察理解列出7的加法的第一組算式,并發現兩個算式中“交換加號前后兩個加數的位置而總數不變”的規律。)
(2)以同樣的形式引導幼兒“穿過花叢”,根據所掌握的知識經驗列出第二組算式。
①提問:圖中有什么?小花有什么不同?
紫花有幾朵?紅花有幾朵?一共有幾朵花呢?
②驗證:你列的是什么?還可以怎么列式?(2+5=7、5+2=7)
●看著圖片上顏色不同的花朵列出算式,算對了花叢就能移開。
(這一環節引導幼兒嘗試使用交換的辦法列出算式,并理解算式中各個數字的含義。)
(3)引導幼兒“穿過樹林”,遷移所掌握的知識經驗列出第三組算式。
●看著圖片上高矮不同的小樹列出算式,算對了就能到達狼堡。
(這一環節教師并未通過任何的問題直接讓幼兒自己觀察圖片內容列出兩道加法算式。)
整個學習環節,通過創設“闖過三個關卡便可到達狼堡救羊”的情境,從“列出算式發現交換規律”——“嘗試使用交換的辦法列出第二組算式”——“遷移所掌握的知識經驗列出第三組算式”這樣層層遞進的方式引導幼兒積極參與學習掌握7的加法。
3、“獲取密碼卡進入狼堡”,與老師、同伴交流驗證操作結果,嘗試大膽表述自己的操作過程。
(當幼兒能主動地與老師或同伴表述自己的操作過程后,對方便可在該幼兒的操作卡上作一個標記,這樣這張操作卡就是進入狼堡的密碼卡了。)
(這個環節通過創設與老師、同伴交流以“獲取密碼卡”才能進入狼堡救羊的情境要求,以幫助幼兒梳理7的三組加法算式及鼓勵幼兒嘗試大膽講述自己的操作活動。)
4、“狼堡內救羊”分組操作,內化遷移數學經驗。
(1)找懶羊羊(看圖口頭自編應用題,并列式計算):幼兒根據圖畫上的人物、蜜蜂、魚的不同特征從一些算式中找出正確的算式并寫上得數。正確的算式翻一面可拼出懶羊羊圖案獲得驗證。
(2)涂色找出灰太狼:幼兒6人一組,每人拿一張圖片,算出得數,把得數是7的部分涂上顏色;將六張圖片拼合起來將出現完整灰太狼形象。
(3)狼堡大逃亡:兩個幼兒玩棋子,骰子上算式的得數是幾就在棋盤上走幾步,看誰先走到終點逃出狼堡。
小組操作(1)
小組操作(2)
小組操作(3)
(在“狼堡內救羊”的小組操作中將本次活動的重點知識進行鞏固加深、內化遷移。)
5、“懶羊羊獲救”慶祝會,活動結束。
三、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通過創設孩子們熟知的動畫片“喜羊羊和灰太狼”中的“智救懶羊羊”故事情境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同時設計層層遞進的問題,配以形象生動的課件,讓幼兒在游戲中快樂學習7的加法,并發現使用交換規律。
首先,根據幼兒的認知水平、實際情況和教材自身的特點,我主要把活動分成四大塊進行組織。“碰球”游戲導入——情境中感知學習7的加法——交流驗證——分組操作,內化遷移。引入部分我以“與時光飛車玩碰球游戲,就能帶著小朋友們到神秘的地方游玩。”引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復習了7的組成。接下來的第二塊是活動的重難點部分了,幼兒要理解什么是加法的意義、學會看圖列算式,并理解發現交換加號前后兩個加數的位置而總數不變。在這個環節中我通過三個層次引導幼兒觀察列式,并通過動手操作、表格記錄等形式讓他們獲得更直接的知識積累。讓幼兒帶著任務去觀察,既培養了觀察興趣,滿足了他們表現的欲望,又增進他們對“加法”含義的理解。再接著引導幼兒與同伴、聽課老師表達交流自己從三組算式中發現的交換規律,并以獲得肯定作為進入狼堡大門的密碼游戲驗證操作結果。最后在“狼堡內救羊”的小組操作中將本次活動的重點知識進行鞏固加深、內化遷移。整個活動中幼兒都能積極參與,興趣很高,思路始終跟隨著老師,所有幼兒都能正確列出7的加法算式。在這次活動后我發現了:
優點:
1、創設的情境極大地吸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幼兒的常規有了明顯的進步。
2、活動中各環節層次清楚,能層層遞進。
3、在讓幼兒動手操作前能及時的講清楚要求,使幼兒能按要求操作。
4、本次活動幼兒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不足之處:
1、活動中因過于急于讓幼兒表述并運用交換規律,引導幼兒發現規律的問題提得不夠多,在幼兒還沒來得及表達出來教師就小結了。
2、在第三個交流驗證環節,教師的引導語可以更加清晰,結合掛圖和手勢。
3、課件中有些頁面,畫面有些復雜,如花、樹不夠突顯。
通過這次的活動對于今后在組織數學活動時我有以下幾點感悟:首先,教師必須觀察孩子的生活需求,走進孩子的生活,了解并理解孩子,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引導孩子去理解生活中的數學;其次,教師要有全面、科學的數學教育的新的價值觀,使幼兒的日常生活數學化,探索研究生活化、情境化的幼兒數學活動的模式,是貫徹《綱要》精神的有效途徑;再則,教師必須要學習數學理論,弄清數學概念。用規范的語言深化他們對數學知識的認知,使他們加深對相關概念意義的理解,只有在充分了解數學理論、科學全面地理解數學概念,及在充分了解幼兒的思維特點、學習規律的基礎上,才能將數學概念正確地運用到教學活動中去。才能有效地引領孩子們在生活中學習、理解、運用數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