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防校園欺凌安全教育教案(通用5篇)
2023防校園欺凌安全教育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認識校園欺凌產生的原因,認清校園欺凌帶來的負面影響。
2、通過恰當的引導和暗示教會學生察覺自己的攻擊意識,并合理控制與調節不合理的觀念。
3、當面對他人的攻擊時能夠嘗試用溫和和理智的態度處理矛盾,有效化解危機。掌握應對校園欺凌的正確方法,從而提高防欺凌能力,進而學會保護自己。
教學重難點
1、了解校園欺凌的實質和危害,掌握正確應對校園欺凌的方法和策略。
2、走進校園欺凌:
(1)永泰初三男生遭圍毆,此前被同學欺凌4年。
(2)福建南安中學生暴力3分鐘,小學女生被扇25巴掌。
3、分析校園欺凌產生的原因:
(1)學習壓力大,無法通過正常渠道排解。
(2)心理不健康,精神空虛。
(3)傳媒渲染,社會暴力文化的影響。
4、校園欺凌帶來的危害:
校園欺凌在很多人的心里都留下了很深的烙印。這種不良影響,不僅僅體現在受害者,也使施暴者的心靈成長和社會前途中增添了大量的阻力。對于施暴者而言。給他人帶來了傷害,要承擔治療甚至賠償費用,要受到學校老師的嚴肅批評和教育,甚至不能繼續完成學業。那些常在中小學打架的學生,成年后大多都走上了犯罪道路。而對于受害者而言,帶來肉體損傷甚至殘疾,容易造成性格自卑和懦弱。
5、預防欺凌的辦法:
(1)不能“怕”字當頭。
(2)要及時報告。
(3)要搞好人際關系,強化自我保護意識。
(4)要慎重擇友。
2023防校園欺凌安全教育教案 篇2
班會重點:
了解校園暴力的實質和危害,掌握正確應對校園暴力的方法和策略。
班會過程:
一、敲詐、勒索
1.敲詐勒索的防范常識
①口頭威脅:有時在上學放學的路上,會被一些不法分子截住,威脅同學們給他帶錢帶物。
②帶條子威脅:有些違法分子,選擇好對象后,就寫條子讓其他同學帶給對方,條子上寫著要物品的名稱或現金的數目。
公安機關提醒廣大學生,不管是哪種敲詐勒索的方式,都屬于違法行為,如果性質嚴重則構成犯罪。
2.遭遇敲詐、勒索怎么辦?
遇到敲詐勒索時一定要保持冷靜,盡量說好話,穩住對方,說明自己沒帶錢,避免正面沖突。
①堅決拒絕其無理要求。一定要相信警方、學校和家庭都能為你提供安全保護。如果輕易屈服于對方,會助長他們的囂張氣焰,也會為你招來無窮無盡的糾纏。
②如果無法脫身,可以借口身上沒錢,約定時間地點再交,然后立即報告學校和公安機關。警方會及時采取行動抓捕壞人,他就再也不能傷害你了。
③一定要向學校、公安機關報告。你越怕事,越不敢聲張,不法之徒就越囂張。
④發現其他同學補敲詐、勒索,要及時撥打110報警,并通知老師。
二、搶劫、搶奪
1.搶劫、搶奪的防范意識
①要有防范意識。
②上學或放學的路上,同學們最好結伴同行,相互幫助。
③身上不要攜帶太多的現金或貴重物品,女生不要配帶金銀首飾或玉器。
④平時,不要花錢大手大腳,以免引起不良行為表青少年或犯罪分子的注意。
⑤單獨在家,不要輕易為陌生人開門,更不要為不認識、并聲稱是家長的同事或朋友的人開門。如果發現類似情況,要立即撥打電話告訴父母。
⑥平時注意鍛煉身體,有了強健的體魄,即使一時無法將犯罪分子制服,也可以快速逃避。
2.遭遇搶劫、搶奪怎么辦:
①盡力反抗。只要具備反抗能力或有利時機就應發動進攻,以制服作案人或使其喪失繼續作案的心理和能力。
②盡量糾纏。可利用有利地形和身邊的磚頭、木棒等足以自衛的器械與作案人對峙,使其短時間內無法近身,以便引起人們的注意和援助,對作案人造成心理壓力。
③設法脫身。實在無法與作案人抗衡時,可以看準時機向人多、燈亮的地方或宿舍區奔跑。
④麻痹對手。當自己處于作案人控制之下而無法反抗時,可先按作案人的'要求交出部分財物。同時要對作案人曉以利害,從而造成作案人心理上的恐慌,也可盡量緩和氣氛,使作案人放松警惕,看準時機逃脫。
⑤注意觀察。趁作案人不注意時在其身上留下記號,如在其衣服上擦點泥土、血跡,或在其口袋中裝點有標記的小物件等,在作案人得逞逃走時悄悄尾隨其后,觀察逃跑方向,為警方破案提供線索。盡量準確記下體貌特征,如身高、年齡、體態、發型、衣著、胡須、語言、行為等。
⑥及時報案。脫身后要及時報案,盡量準確描述作案人體貌特征,使犯罪分子盡早被繩之以法。
三、綁架、劫持
1.綁架的預防知識:
①平時養成樸素的生活習慣,不要炫耀自己或家中如何有錢,更不要隨便帶陌生人到家中“參觀”。
②外出、上學和放學要盡量結伴同行,外出時要告訴家長,并說明返家時間,不要隨意在外逗留。
③如果有人突然來找你以“你家中出事了”或“你父母生病、出車禍”等等為由,要你離開學校或家中時,應首先設法與家人聯系查證,并將此事告訴你的老師或鄰居。
④如果在途中發現有人盯梢跟蹤,應設法將其甩掉并報警。
2.遇到綁架、劫持怎么辦?
如果不幸被綁架、劫持,要保持冷靜,并想方設法擺脫歹徒的控制:
①遇到劫持,不要過分掙扎,以免犯罪分子對被綁架者進行身體傷害。要盡量拖延時間,記住犯罪分子的體貌特征、車輛型號和牌照號碼等。
②如果被蒙上眼睛,要盡量將聽到的線索默記在心里,如犯罪分子的談話內容、他們互相之間的稱呼等等,到達藏匿地點后,要盡量了解藏匿地點的環境特點,與犯罪分子周旋。盡量避免激怒犯罪分子。
③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尋求他人幫助,擺脫歹徒的控制。
2023防校園欺凌安全教育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認識校園欺凌產生的原因,認清校園欺凌帶來的負面影響。
2、通過恰當的引導和暗示教會學生察覺自己的攻擊意識,并合理控制與調整不合理的觀念。
3、當面對他人的攻擊時能夠嘗試用溫和和理智的態度處理矛盾,有效化解危機。掌握應對校園欺凌的正確方法,從而提高防欺凌能力,進而學會保護自己。
教學重點:
了解校園欺凌的實質和危害,掌握正確應對校園欺凌的方法和策略。
教學過程
一、抵制校園暴力,辨別是前提
一些同學在遭遇校園暴力、生命安全受到威脅時卻全然不知,以為校園暴
力僅僅是不禮貌行為;另一些同學在目睹校園暴力時也無動于衷,以為只是同學間的“嬉鬧”。要抵制校園暴力,首先要具備對校園暴力的識別能力。
校園暴力包括行為暴力、語言暴力和心理暴力。行為暴力在校園暴力現象中最為普遍。
行為暴力主要指包括打架斗毆、敲詐勒索、搶劫財物等一系列對人身及精神達到某種嚴重程度的侵害行為。
二、向校園欺凌說“不”
頻頻發生的校園暴力打破了校園里原本屬于我們的寧靜與和諧,為了不讓
校園這方凈土成為另一個“江湖”,為了不讓我們的“花季”變成“花祭”,我們要堅決向校園暴力說“不”!
①不崇拜暴力文化,要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②不參與校園暴力。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念,堅決不充當校園暴力行為中的幫兇。
③注重心理的健康發展。要保持樂觀的心態,主動與他人溝通,解決各種困難和問題。
④加強自身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施暴者法律意識淡薄,對法律無知,這是校園暴力產生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我們要學法、懂法、守法。既要以法律來規范自己的行為,也要以法律來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三、保護自己,關注他人
(1)安全第一,預防為主
校園暴力的發生通常有兩個原因:一是同學間因口舌之爭或其他原因的肢體沖突。二是為了滿足自身的私欲而引起的爭執、事端。預防爭執和事端應做好以下兩點:
①與同學友好相處。有的同學遇到矛盾時,不愿意吃虧,認為忍讓就是沒了面子失了尊嚴,最終只能使得矛盾不斷升級,不斷激化。我們應該寬宏豁達,不應為一丁點兒小事僵持不下,斤斤計較,甚至拳腳相加,做出降低人格的事情。
②避免自己成為施暴者的目標。我們平時不要隨身攜帶太多的錢和手機等貴重物品,不要公開顯露自己的財物。學校僻靜的角落、廁所或樓道拐角都是校園暴力的多發地帶,我們在這些地方活動時尤其要注意,最好結伴而行。
③養成善于觀察的好習慣。多留意身邊發生的事,很多暴力事件的信息可以從校園同學間的交流中得到。為了保障我們自身的人身安全,避免施暴人對我們打擊報復,我們可以通過電子郵件的.形式匿名報告。預防暴力重于應對暴力,而這一切需要我們共同參與。
(2)應對暴力,臨危不亂
如果我們無法避免危險的發生,那么,在危險發生的時候,我們一定不要驚慌!保持冷靜、清醒的頭腦是制勝的關鍵。我們應克服心里的恐懼,積極地去解決問題或者本能地保護自己。
①遭受語言暴力時的自救
應對語言暴力,我們通常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一是淡然處之。
二是自我反省。
三是無畏回應。
四是肯定自己。
五是調整心理。
六是法律維權。
②遭受行為暴力時的自救
如果被攻擊者毆打,我們該怎么辦?
一是找機會逃跑。
二是大聲呼救。
三是借助一些小動作給自己尋找逃跑的機會。
四是求饒。求饒不是懦弱的表現,是減少傷害的策略。
五是如果以上退路被攻擊者截斷,那么應雙手抱頭,盡力保護頭部,尤其是太陽穴和后腦。
在人身和財產雙重危險時,應以人身安全為重,舍財保命,以免受到更激烈的傷害。
(3)及時報告,以法維權
由于校園暴力事件的隨機性,許多同學對其產生了恐懼和焦慮。一些同學不敢把事情告訴家長和老師,更不敢報警,甚至警方破案后也不敢出面作證,成為“沉默的羔羊”。忍氣吞聲往往會導致新的暴力事件的發生。 自己或發現他人遭遇緊急情況時,一定要在第一時間向家長、老師或警察求助,采取最有效的救助措施。
四、總結
要應對暴力,我們必須增強五個意識:
第一,要有依法的意識。違法行為是不受法律保護的。
第二,要有強烈的自我保護意識。
第三,要有方法和策略意識。在力量懸殊的情況下,切記不能蠻干。
2023防校園欺凌安全教育教案 篇4
活動目的:
加強法制教育宣傳,增加學生的自我愛護意識,讓學生養成學法、懂法、依法辦事的好習慣,有效地樹立和維護學校良好的學風以及社會的穩定進展。
活動方法:
通過案例分析和學生參加爭論事例增加學生的法制觀念。
活動過程:
一、導入
二、主要內容
(一)你對管制刀具知多少:
1、管制刀具:包括匕首、三棱刀(包括機械加工用的三棱刮刀)、帶有自鎖裝置的彈簧刀(跳刀)以及其它相類似的單刃、雙刃、三棱尖刀;無彈簧但有自鎖裝置的單刃、雙刃刀和形似匕首但長度超過匕首的單刃、雙刃刀(如仿“東洋武士刀”)等。
2、其他刀具,如水果刀、工藝刀具等能夠對人身造成損害的刀具。
(二)管制刀具的`危害
假如發覺未成年人攜帶管制刀具,必需進展勸解和制止,假如屢教不改,就構成《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所說的嚴峻不良行為,就要擔當相應的法律責任。
所謂攜帶,是指隨身佩帶、夾帶或手中握持。所謂非法,是指違反有關法律規定而攜帶,即依法不能攜帶上述物品進人公共場所或公共交通工具而仍決意攜帶,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
(三)案例分析:
學生陳某,出于奇怪,在地攤上買了一把彈簧刀。一天,他與同學小于一起去學校,途中二人因口角而扭打,身單力薄的陳某爭不過身高馬大的小于,情急之下,抽出彈簧刀向小于扎去。小于立刻血流如注,躺倒在地。陳某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被送入少年犯管教所服刑。
(四)小結:
或許有人說,學生經常受到其他同學或社會不三不四的人的欺侮,現在出門帶把刀,只是為了防身,莫非這也犯法嗎?實際上,不少未成年人隨身攜帶刀具可能是出于防衛的需要,認為身上有武器就顯得有身份,沒有人敢欺侮自己,這種想法是不正確的。由于他不能保證不使!
2023防校園欺凌安全教育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自覺抑制校園暴力,能與校園暴力進行斗爭。
2、能夠正確處理生活中的各種沖突,能夠勇敢地與校園暴力做斗爭。
3、認識校園暴力的危害性,掌握與校園暴力做斗爭的方法。
二、教學重難點:
掌握與校園暴力做斗爭的方法,學會自我保護。
學會巧妙地處置校園暴力。
三、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教材、多媒體課件、搜集典型的校園暴力事例等。
2、學生準備:學生課前閱讀課文,思考怎樣正確處理校園暴力。
四、教學過程
一、觀看《校園暴力》視頻,引入新課。
二、 思考:
1、什么是校園暴力?你遭遇過校園暴力嗎?
學生結合觀看的視頻和及生活實際回答。
校園暴力是發生在校園中的一些學生奉信暴力決定一切,以多欺少,以大欺小,以強凌弱等現象,校園暴力是個全球性的問題。(板書)
2、學生閱讀“專家訪談”后回答。
討論:校園暴力有什么危害?
學生回答并歸納:
校園暴力首先給受害者的身體帶來傷害;其次是更為嚴重的心理上的傷害,使受害者產生不安全感,產生恐懼和焦慮。(板書)
3、校園施暴者的構成主要是些什么人?
學生: 曾經是校園暴力的受害者;學習差表現差的學生;愛歧視的學生;在家庭中缺乏溫暖、關愛的學生;性格孤僻、心理壓制,無處發泄的學生……
4、社會、學校、我們對校園暴力的態度?
校園暴力必須被制止。
想一想:
面對校園暴力我們有哪些對策?
學生回答。
(一)對策一:從受害者的角度想:
不要忍著不吭聲:你首先要做的就是告訴家長或者老師。
盡量不要一個人待著:盡量待在人多的地方。
不理睬:如果有人沖你喊,讓你交出你的午飯錢,不要理睬他,裝做沒聽到,繼續走自己的路。
小討論:
暴力容易發生的時間:上學或放學學生回家途中。
暴力容易發生的地點:偏僻地角落。
容易遭暴力的襲擊的對象:低年級學生,弱小的學生。
暴力發生后自助的方法:告訴老師、學校、家長或者公安機關;傷勢嚴重的立即打120急救。
(二)對策二:從施暴者的角度想:
反思一下,值得嗎?你要做的事情可能給你帶來批評、處分甚至法律處罰,這將成為你人生的一個污點。而起因也許只是很小的一件事,或僅僅是你自己的一時沖動。這么做,值得嗎?
站在對方的角度想一想:如果你被人愚弄、辱罵甚至是毆打,你會是什么感受?如果你的行為會給別人帶來長時間的恐懼和痛苦,你忍心嗎?
學校有政教處,有法制校長,社會有治安管理機構,有公安機關,必要可撥打110等。
法制社會,正義必將戰勝邪惡。
忍一忍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