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游記:我的云南之旅
1998年我來到珠海,那時《還珠格格》正在熱播。我對云南的初始印象來自《還珠格格》,知道那是個四季如春,家家有花,街街流水的地方,由此心生向往。當我和學生一起研讀《云南的歌會》時,一定要去云南走走的念頭更加強烈。
今年暑假,一個七日的旅游團,終于實現了我去云南的夢想。
云南一年四季溫差不大,從驕陽似火的珠海乘飛機到達昆明,一下飛機就感受到氣溫舒服。我穿著背心裙,剛走出飛機場,就感到陣陣涼意迎面而來,幸虧早有準備,于是趕緊套上外套。在接下來的幾天行程里,外套由薄變厚幾乎沒離身。
昆明是一座花城,各種花朵競相開放,無論行人走在哪里,都可以嗅到純凈疏淡的花香,沁人心脾。滿眼的綠色,到處姹紫嫣紅。路邊的防護欄里是玫紅色的三角梅,寨子里的小路兩側種的是曼陀羅花,房角屋檐下種的是喜慶的繡球花,就連廁所門口種的都是香氣怡人的鞭炮紅或是清新宜人的茶花……鮮花裝點著昆明這個城市,處處充滿春的氣息和花的芳香。
首先來到了云南的九龍風景區,電影《神話》就是在這里拍攝的。這里山高路陡,沿著一條蜿蜒的石階向下走,走到半山腰就聽到震耳欲聾的水聲。越往下走越感覺到溫度低。終于走到谷底,身處一條深澗之中,周圍的光線也變得昏暗起來。這里的澗水不似別的地方清澈,水色渾黃。乘坐小皮艇游覽,兩邊是陡峭的山峰,茂密的樹枝遮住了藍天白云。這條山澗不長,乘坐小皮艇來回十幾分鐘。上山的路是朝著水的源頭走,穿過山洞,展現在眼前的是一個瀑布,正如吳均所寫:急湍甚箭,孟浪若奔。薄薄的外套抵不住谷底的寒氣,我不敢過多停留欣賞這壯觀的瀑布,急忙沿著陡峭的石階上山。
第二天我們來到大理已經晚上七點四十,原本導游是要帶領我們游覽大理古城,因錯過了當地導游接團時間,我們一行人取消這次由導游帶領我們游覽,改為自由參觀古城,感覺大理古城與廣西陽朔古城不同,大理古城高高的圍墻略帶幾分皇家的威嚴。盡管游人如織,但沒有酒吧音樂的喧鬧而顯得祥和,各商家賣著當地的特色。
來到馳名中外的洱海旁,對于一個住在海濱城市的人來說,它怎么能稱為海呢,它沒有大海的遼闊與壯觀。其實洱海就是一個淡水湖,古老的白族人們沒有見過海,就把這個湖叫做海。但它的美純而不柔媚,果然讓人神往,讓人為之傾心。低頭看洱海,水晶瑩剔透,映出船與人,之間還時不時的夾雜著悠閑自得的魚兒。洱海的水是綠色的,微風輕輕的柔撫著,陽光散散的照耀著,泛起的水波上,銀光閃閃,波光粼粼,像碎玻璃片,晶瑩剔透。放眼望去,碧波萬頃,無邊無際,在水天相接的地方,感覺天空是那么近,伸手可觸,卻又那么的遙不可及。在魯豫的訪談節目中,見到過著名舞蹈家楊麗萍如仙境一般的月亮宮就在洱海邊,都想一睹為快。我們一行人央求導游帶我們去參觀著名舞蹈家楊麗萍的太陽宮酒店,和到她住所月亮宮附近看看。因政府發出要保護洱海不受污染,在洱海邊的酒店都停業整頓,所以沒能如愿參觀。
游玩了洱海,在導游的帶領下,我們上島參觀了白族村民的住所,他們的住宅是一個四合院,白墻青瓦,很是古樸。
印象深刻的是白族歌舞表演。演出前,眾金花和阿鵬哥們為每位游客奉上了白族人招待尊貴客人的“三道茶”。三道茶是云南白族招待貴賓時的一種飲茶方式。聞名遐邇的白族三道茶,以其獨特的“頭苦、二甜、三回味”的茶道早在明代就已成了白家待客交友的一種禮儀。喝三道茶,白族人當初只是用來求學、學藝、經商、婚嫁時,長輩對晚輩的一種祝愿,如今成了白族人民喜慶迎賓時的飲茶習俗。伴隨著白族美妙的音樂,金花們分別為我們奉上了味苦帶澀的第一道“苦茶”,第二道“甜茶”和第三道“回味茶”。第一道茶寓意做人的哲理是“要立業,先要吃苦”;第二道茶象征人生經歷風雨后終將苦盡甘來;第三道茶告誡人們凡事要多“回味”,人生旅途,該珍惜時當珍惜,該放棄時當放棄!
在品茶和體會其中含義的同時,我們觀看了地道、優美的白族舞蹈《掐新娘》。這是展示白族婚嫁迎娶情節的有趣節目,表現出來的是白族姑娘出嫁時,新娘在閨房哭泣,流露出一種惜別之情。當嗩吶吹起時,新娘的哥哥將新娘背出門外,讓新娘坐入轎子,踏上了去婆家的路程。這倒與我的老家女孩出嫁要哭嫁,并由兄弟攙扶上轎的習俗一樣。比較特別的是途中,新郎害怕新娘離別父母后,傷心哭泣以至于眼睛哭的紅腫不好看,就讓新娘帶上一副墨鏡,以防人們看到不好的一面。穿著喜服戴著墨鏡,這是白族新娘獨有的風格。到了婆家的村前,全村人都要爭相上去掐新娘子胳膊,這是一種吉利的祝福。當到游客上臺體驗《掐新娘》的環節時,游客紛紛上臺高高興興體驗了一回。當然,這些游客都是手下留情,輕輕掐一下感受感受這種習俗的樂趣而已。
看花田、游麗江、觀溶洞,與藏民在玉龍雪山下圍著篝火舞蹈,騎馬逛古老的村落……云南獨特的米線,各種美食讓人欲罷不能。
七天,很短暫,還不能全方位領略云南的神奇,但如果再遇到與云南有關的文本,我相信自己會有更多發自內心的感情與孩子們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