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風應急預案(精選3篇)
臺風應急預案 篇1
為防范大風、暴雨、雷電等惡劣天氣,防止可能出現的洪澇災害,確保師生的人身和校園財產安全,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本應急預案。
一、成立防大風、暴雨等惡劣天氣應急領導小組
組 長:(總指揮)
副組長:(協調學校各部門工作)
組 員:(負責教師任務分配)、(負責校內房屋安全)、(信息聯絡)、(負責學生安全工作)
二、指導思想:
為了建立學校安全應急處理機制,迅速、及時、積極的開展各項處置工作,最大限度的降低損失,有效保障師生及學校生命財產安全,切實維護教育穩定和社會安定。
三、應急預案
(一)臺風、雷暴雨等惡劣天氣來臨之前
1、注意天氣預報,時刻關注臺風、雷暴雨等異常天氣的動向,隨時向全校師生發布臺風、雷暴雨等異常天氣狀況(許佳負責)。
2、加強巡查排除安全隱患(馬冬云負責)。
3、關緊門窗,將陽臺、窗臺、屋頂等高處易墜落物取下或加固(①由俞芳監督,②教師辦公室由本周行政值周負責監督,③教學樓由陳美負責監督。
4、班主任加強對學生防臺風、暴雨、雷電等異常天氣知識的教育(各班主任負責)。
(二)防臺風、雷暴雨等惡劣天氣具體措施
1、遇到下課,應延遲下課,由當時的課任教師聯系班主任共同負責維持班級學生秩序,當確定天氣好轉時方可下課。
2、如果放學時,臺風、雷暴雨仍舊不停,學校允許家長有秩序地進入班級接走孩子,班主任應在班級中并做好家長簽字工作。(行政值周和值周教師負責督促)
3、學生在放學或放學途中遭遇雷暴雨等惡劣天氣,應就近尋找避險處,等天氣好轉后再回家或上學,如有條件,可事先與家長或班主任聯系(由班主任提前提醒學生)。
4、在家未上學時,如遇臺風、雷暴雨,學生可以推遲上學時間,直至天氣好轉,家長可與班主任聯系具體事宜(班主任電話讓每個學生知道),班主任并將學生到校情況報學校安全保衛處。(俞芳負責)
5、如果有學生在校,行政值周安排好到校學生的看護工作。讓學生進入房屋避險,把人員活動限制在安全區域內。
(1)學生應遵照就近躲避的原則就近躲避。
(2)各班班主任負責維持在各自班級避險學生的秩序。
6、建筑物在臺風、暴雨等惡劣天氣中發生傾斜、開裂,應立即組織人員撤離至安全地帶(學校操場),李建良負責食堂的工作人員。
7、遇節假日臺風、雷暴雨,學校班子成員立即到位,做好校舍及周邊的排查 等工作。
8、暴雨等惡劣天氣來臨的整個時段,學校行政值周和值周教師、保安應當不斷地在校園內巡視,疏通排水管道,若發現險情,立即向總指揮報告,進行應急處理。
9、在暴雨等惡劣天氣中有險情時,要立即切斷校內一切電源(馬冬云負責)。
10、若有人受傷,立即送往衛生院救治或打120送醫院(陶月琴負責)。
11、未安排任務的老師應在辦公室待命,不得擅離學校。
(三)臺風、雷暴雨等惡劣天氣過后
1、進一步的巡查校園,及時發現安全隱患,并予以及時的排除(俞芳、陳美負責)。
2、統計損失情況(園長室負責)上報有關部門。
四、工作要求
1、思想上要高度重視,要本著對全體師生負責的精神,克服麻痹松懈、掉以輕心思想,認真作好各項準備;
2、工作上要抓好落實,分工職責明確,物資儲備到位;
3、組織上要協調有力,保證政令暢通。
臺風應急預案 篇2
一.指導思想:
防臺風、暴雨工作是關系到師生生命安全和國家財產安全的重要工作,為了切實保障師生安全和財產安全,提升幼兒園防汛防臺的處置能力,本著"預防為主,安全第一"的原則,特制定本預案。
二.預防步驟:
1、領導小組名單及聯系電話
組長: 園長
組員:后勤組長
保教主任
工會主席
幼兒園啟動防臺防汛預案,實行24小時領導帶班,24值班制度。
三.應急措施:
1.加強信息溝通,做到上情下達,下情上報。
發生重大汛情,全體領導進崗到位,防汛防臺工作領導小組開始運作;分管領導向防汛防臺工作領導小組匯報汛情;全面部署抗臺防汛工作。
2.預防為主:
清走廊。臺風登陸前,對陽臺、走廊上的雜物、花盆等都要進行清理,以防止臺風登陸時,被風吹掉下來傷害到人。
關門窗。臺風、暴雨來臨時,風力、雨量較大,要關好門窗,防止風、雨損壞門窗、家具和造成人員傷亡。
門衛對全校下水道和主要集水井進行全面的疏通。
對校建筑房屋上的天溝、落水管疏通,對全校大樹進行修剪和加固。
對全校建筑物的避雷設施及室外電線做全面安全檢查。
對室外天線、空調室外機、外懸掛物做全面安全檢查。
各部門的室內電源、插座、門窗等進行一次全面檢查。
因臺風造成電路、電線中斷,應及時關閉電源開關,啟用應急燈、電筒或蠟燭照明。
四.保障措施:
預案啟動后,幼兒園做好預警和信息記錄。召開緊急會議,在最短的時間內,以電話等形式對幼兒園防汛防臺工作進行部署,通報臺汛動態,布置防汛防臺、搶險救災要求和任務。
隨時與上級部門單位保持密切聯系,加強信息溝通,做到上情下達,下情上報。
臺風應急預案 篇3
一、工程概況
黃埔區穗東街南基股份經濟聯合社廠房工程位于黃埔區穗東街南基工業村以南,規劃用地面積8147m²,建筑占地面積1366m²,綜合樓總建筑面積廠房總建筑面積6997m²。地下消防水池建筑面積為90m²。本工程地上5層,建筑總高23.95m。
本工程由廣州市黃埔區穗東街南基股份經濟聯合社投資興建,設計單位是廣州市黃埔建筑設計院,監理單位為廣州市黃埔建設監理有限公司。
二、工作目標
本應急預案針對在臺風暴雨自然災害來臨前,事先做好各項應急準備工作,迅速有效控制局面并妥善處理,把臺風暴雨可能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
三、預案的啟動
收到廣州市氣象臺發布臺風暴雨預警信號,本預案正式啟動。
3.1當接到氣象臺發布24小時內有暴雨(降雨量50~100mm)時;
3.2當接到氣象臺發布24小時內有大暴雨或特大暴雨(降雨量大于100mm)時;
3.3當臺風在24小時內有可能襲擊我市或者在附近約150公里的范圍內的沿海地區登陸,對我市將有嚴重影響時,市氣象臺發布臺風緊急報警時;
3.4有關人員應立即向組長報告,由組長根據事態判斷批準本預案的啟動,從而啟動本應急救援預案。
四、應急管理機構
為科學安排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工作,明確各崗位職責,使之在事故應急救援工作中互相協調,各司其責,確保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的有效開展,特建立各級應急工作組織:
4.1應急組織管理機構:
組 長:吳衛星
副組長:高明、賴樹欣
組 員:趙丁橋、柯天強、蔡迪豪、陳家偉、張明國
4.2應急救援中心成員職責
組長:組織制定、修改抗洪、抗臺風應急救援預案;發生臺風、暴雨時批準本預案的啟動;在組長、副組長中任命一位為事故現場總指揮,調動應急救援小組展開行動;協調事故現場有關工作;接受政府和公司應急救中心的指令和調動;應急救援結束后,批準本預案的終止。
副組長:組織并參與制訂,修改防洪、防臺風應急救援與預案;發生臺風、暴雨本預案的啟動時,立即到達現場,協助組長確定事故現場總指揮;負責人員、資源配置、應急隊伍的調動;確定事故狀態下各級人員的職責;協調事故現場有關工作;組織協調相關人員保護現場及相關數據。接受政府和公司應急救援中心的指令和調動,組織應急預案的演練。
應急救援小組:發生臺風、暴雨本預案的啟動時,聽從組長、副組長指揮,立即達到現場,在組長任命現場總指揮后,確認事故狀態下各級人員的職責;協助現場總指揮開展應急救援工作,協調事故有關現場工作;協助現場總指揮調動人員、資源、應急隊伍;負責保護現場及相關數據。接受政府和公司應急救援中心的指令和調動;組織、策劃、參與應急預案的演練。
4.3應急狀態下各應急小組基本責任如下:
現場行動組——事故發展狀態判斷;組織人員現場展開應急救援行動
警戒疏散組——組織現場警戒;組織保護緊急疏散;組織保護事故現場及相關數據信息;
器材設備組——組織應急救援器材、設備。
人員急救組——組織現場人員急救,組織傷員送醫院急救。
警報聯絡組——報警、與外部聯絡求救;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調動、項目應急中心值班。
項目部應急救援小組直屬應急救援中心的領導,由項目經理擔任組長,組員由項目經理部主要管理人員、急救人員等組成,義務急救人員、急救人員可由一般職工組成,但必須接受過現場急救知識的培訓。應急救援小組負責事故發生時服從應急救援小組指揮,進行救援、疏散工作,控制事故區域的邊界和人員車輛進出等。
五、應急電話
有效24小時報警電話:
報警服務電話:“110”
氣象聲訊臺電話:“121”
急救中心:“120”
項目部應急領導電話:
組長:吳衛星 電話:
副組長:高明、賴樹欣 電話:、
六、應急措施
暴雨、臺風天氣時,施工層上鋼筋工程應停止作業,防止雷電傷人;模板安裝就位后,應設專人負責將鋼筋模板串聯,接通地線,防止漏電傷人。
1、腳手架的安全管理
1.1 施工準備階段必須編制《施工現場腳手架施工組織設計》,嚴格執行《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xx)。
1.2 架子工需熟悉《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且均應持證上崗。上崗前做好安全技術交底。
1.3有暴雨、臺風預警信號時一定要及時檢查腳手架,并清理腳手架上的一切雜物,防止出現墜落傷人。暴雨、臺風來臨時一律停止腳手架的搭設作業,進行檢查加牢,臺風過后要對腳手架全面檢查加固,特別注意腳手架底部的安全,并及時排水,避免浸泡腳手架。
1.4如果出現局部跨塌,則必須及時清理場地,對整個腳手架進行全面檢查加固,特別是跨塌部位必須先將所有支架局部拆除重新安裝,驗收合格后才可以上架。如果跨塌事件中有人員傷亡事故出現,一定要及時組織自救,并同時通知現場管理人員和撥打120急救電話。按照“四不放過”原則對事故進行處理。
2、塔吊、升降機、施工電梯的安全管理
2.1 施工準備階段必須編制相應的《施工組織設計》,嚴格執行操作規程、規范。安裝、操作、拆除人員均應持證上崗。上崗前做好安全技術交底。
2.2 暴雨、臺風天氣禁止進行塔吊、升降機、施工電梯的安裝、拆除作業,將塔吊、升降機、施工電梯降至底部并關閉、鎖死。
2.3有暴雨、臺風預警信號時一定要及時檢查塔吊、升降機、施工電梯,并進行加固。暴雨、臺風來臨時注意檢查塔吊、升降機、施工電梯,如果出現安全隱患要及時采取措施加固并疏散人員至安全范圍。臺風過后要對塔吊、升降機、施工電梯全面檢查加固,采用測量儀器檢測塔吊、升降機、施工電梯的垂直度,特別注意底部的安全,并及時排水,避免浸泡腳手架。
2.4如果出現局部跨塌,則必須及時清理場地,對整個腳手架進行全面檢查加固,特別是跨塌部位必須先將所有支架局部拆除重新安裝,驗收合格后才可以上架。如果跨塌事件中有人員傷亡事故出現,一定要及時組織自救,并同時通知現場管理人員和撥打120急救電話。按照“四不放過”原則對事故進行處理。
3、高空作業的安全管理
3.1高處作業人員及架設人員,必須經過專業技術培訓及專業考試合格后,持證上崗,并定期檢查身體。
3.2患有下列疾病不能從事高處作業及架設作業:如心臟病、高血壓、貧血、癲癇病等。
3.3懸空作業處應有牢靠的立足處,并必須視具體情況。配置防護欄網、欄桿或其他安全設施。
3.4懸空作業所用的索具、腳手板、吊籃、吊籠、平臺等設備,均需經過技術鑒定或檢證后方可使用。
3.5高處作業之前,應進行安全防護設施的逐項檢查和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高處作業,驗收也可分段、分層進行。
3.6高處作業必須戴好安全帽、系安全帶、穿防滑鞋、衣著靈便。
3.7嚴禁酒后作業。
3.8在作業中如發現有安全隱患時,必須及時解決,危及人身安全時,必須停止作業。
3.9高處作業中所用的物料,均應平穩堆放,工具應隨手放入工具袋,作業中的走道、通道板應隨時清掃干凈,不得向下拋擲物件。
3.10遇有六級以上的大風、濃霧等惡劣氣候,不得進行露天攀登與懸空高處作業。
4、臨時設施的安全管理
對施工現場辦公室、食堂、倉庫等臨設工程應進行全面詳細檢查,如有拉結不牢、排水不暢、漏雨、沉陷、變形等情況,應采取措施進行外理,問題嚴重的必須停止使用。風雨過后,應隨時檢查,發現問題,重點搶修。
5、基坑的排柵的管理
5.1基坑排柵必須按照建筑施工安全的有關標準進行搭設,圍護嚴密,驗收后方可使用,任何工種不得私自改動基坑排柵。
5.2基坑周邊用鋼管搭設防護攔,防護欄不得低于1.2米,并用密目式安全網封閉。
5.3基坑施工階段,臺風到來之前要及時使作業人員撤離到安全區,注意保護好設備,并做好設備、機具、材料的防雨工作。對土質邊坡及時進行邊坡防護,防止雨水沖刷,產生水土流失。
5.4我們將在臺風季節作好防范及保護措施包括提供砂包防護或其它加高基坑四周護堤措施,防止所施工的地下工程遭受破壞,在臺風到來時,組織緊急小組隨時候命,清理沖下來的泥土、泥漿或垃圾。
6. 防止觸電措施
6.1施工準備階段必須編制《施工現場臨時用電施工組織設計》,嚴格按照設計要求進行施工及布線作業。
6.2 電工需熟悉《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且均應持經勞動部門技術合格后有效的特種作業證上崗操作。
6.3施工現場用電采用三相五線制。施工用電的接地與接零不得混用。施工現場的用電均采用接零保護制式。所有的漏電保護開關與融斷器必須完好及符合規范要求。所有的機械設備符合“一機一閘一漏一箱”的用電規定。加強對日常用電的安全檢查。
6.4暴雨、臺風來臨前,檢查施工用電,將所有暫時不用的電全部斷開,需要使用的臨電加強檢查,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保證安全。
7、應急準備
項目部在每年的雨季前要做好汛前安全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隱患要及時整改,整改責任落實到個人。
項目部材料組要根據各自的具體情況備足搶險物質和救生器材。
項目部在汛前加強對工地排水系統的檢查清理,保持排水系統合理暢通排入市政管網。
7.1防洪應急準備
應急救援中心報警聯絡組、各部門,項目部要密切注視氣象動態。
7.1.1當接到氣象臺發布24小時內有暴雨(降雨量50~100mm)時:
項目部應急救援中心應立即把氣象信息和防范工作要求以電話的形式通知相關人員。
項目部應立即行動起來,啟動項目防洪預案。檢查防洪預案的準備情況,加強對項目防洪專項安全檢查,并做好各項準備工作。
項目部要堅持每天24小時值班,時刻保持與公司應急救援中心的聯絡,并積極關注天氣預報。
7.1.2當接到氣象臺發布24小時內有大暴雨或特大暴雨(降雨量大于100mm)時:
項目部應立即行動起來,啟動項目防洪預案。檢查防洪預案的準備情況,加強對項目防洪專項安全檢查,并做好各項準備工作。
項目部要堅持每天24小時值班,時刻保持與公司應急救援中心的聯絡,并積極關注天氣預報。
項目部如發現險情應立即向公司應急救援中心報警,由公司應急救援中心組長指派應急小組立即到發現險情的現場參加并組織指揮救援行動。
7.2防臺風應急準備
當臺風正在發展,預計有可能影響我市時:
項目部應急救援中心應注意收聽收看天氣預報,主動與市氣象臺聯系,立即把臺風發展情況隨時向各部門和公司通告。
7.2.1當臺風正向我市逼近,48小時內將影響我市時:
項目部應急救援中心應注意收聽收看天氣預報,主動與市氣象臺聯系,當確認市氣象臺已發布臺風報警時,應立即把臺風警報情況向應急救援小組組長匯報。
組長街道臺風報警消息后應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并以文件的形式送各相關人員,開展臺風專項安全大檢查。
項目部應立即行動起來,啟動項目防臺風預案。檢查防臺風預案的準備情況,加強對項目防臺風專項安全檢查,加固設備、外架、活動房,并做好各項準備工作。
項目部應急救援中心組長或副組長及報警聯絡組要堅持每天24小時值班,與氣象部門保持密切聯系,應每隔3小時向項目部向相關人員報出氣象臺預測的臺風影響范圍和風力、雨量等級情況。
項目部要堅持每天24小時值班,時刻保持與公司應急救援中心的聯絡,并積極關注氣象預報。
7.2.2當臺風在24小時內可能襲擊我市或者在附近150公里的范圍內的沿海地區登陸,對我市將有嚴重影響時,市氣象臺已發布臺風緊急警報時:
項目部應急救援中心組長應親自坐鎮指揮,救援中心全體成員要立即動員起來,進一步檢查各項防御措施的落實情況。
應急救援中心成員要堅持全天24小時值班,并與氣象部門保持,密切聯系。應每隔1小時向項目部及相關人員報出氣象臺預測的臺風影響范圍和風力、雨量等級情況。
根據臺風預測的影響范圍和風力、雨量等情況,由應急救援小組視情況決定處于危險狀態下的人員是否緊急疏散,撤離。
7.3當臺風已在我市登陸時:
項目部應急救援中心組長應親自坐鎮指揮,通知人員臺風已到來,應急救援小組成員應避其鋒芒,通知全體職工在臺風來臨時最好不要出門,以防發生被砸、被壓、觸電等不測。臺風、大風可能造成停水停電等現象,要及時做好日常生活的準備工作。
7.4當臺風已登陸并減弱為低氣壓,對我市不再有影響時,市氣象臺發布臺風警報解除時:
項目部要根據實際情況進一步部署防洪排澇工作,迅速組織力量,修復受損壞的設施,不明顯降雨則恢復正常工作、生活。
項目部應急救援中心要加強政治思想工作,安定職工情緒,關心職工生活,領導和組織災后各項安置工作,盡快恢復生產。
8、防洪、防臺風應急救援終止程序
由項目部應急救援中心組長根據臺風、暴雨發展情況,現場救援工作情況,判定應急救援工作已結束。才能出發通知,終止本應急救援預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