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車間火災安全應急預案范文(通用3篇)
生產車間火災安全應急預案范文 篇1
1.事故報警
當發生突發性火災,爆炸及化學品泄露事故時,現場人員在保護好自身安全的情況下,及時檢查事故部位,并向車間主任報告,同時向公司生產管理部部長 報告。根據具體情況向119報警,根據人員傷亡情況打120求助。
2.報警內容
事故單位;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化學品的名稱和泄露量,事故性質,危害程度,人員傷亡情況以及報警人姓名及聯系電話。
3.在接到事故報警電話后,車間主任 應按緊急預案中的組織及分工迅速組織一個應急救援隊伍,包括車間所有員工。
4.緊急救援隊伍在作好自身防護的基礎上,快速進行救援,控制事故發展,首先一組消防人員打開車間的消火栓,連接消防水帶進行噴灑滅火,另一組用滅火器進行滅火。若火勢教大,由車間主任組織全車間人員建立消防隔離墻,防止火勢蔓延。同時組織人員搬運火災附近的產品。
5.車間主任組織車間人員將傷員救出危險區和組織人員撤離,做好危險化學品的清除工作,注意保護現場,以便事故調查。
6.火災撲滅后由物業管理部長組織清掃現場衛生,將污水排入底下污水管道。
7.現場急救
在事故現場,應當立即對受害人進行以下處理:
● 迅速將患者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平放。
● 呼吸停止時立即進行人工呼吸。
● 皮膚污染時,脫去污染衣服,用流動的清水及時徹底沖洗。
● 當人員燒傷時,立即脫去外衣,清潔傷口,用潔凈布覆蓋創面。
8.善后處理
由車間主任和班長組成小組對事故進行調查,查明事故發生原因,并對責任人作處處理,然后寫出事故調查報告交到生產管理部。對有可能對環境影響的廢棄物按有關規定進行處理。
生產車間火災安全應急預案范文 篇2
總則:
為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規范動能分公司熱電廠鍋爐車間的重大生產安全事故的應急管理工作,提高重大生產安全事故的應急反應速度和協調水平,增強現場應急處置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傷害程度,保障員工生命安全,減少財產損失、環境破壞和社會影響,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安全生產法》及AQ/T9002《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安編制導則》等要求,結合動能分公司應急救援總預案,特制定本預案。
本預案適用于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的動能分公司熱電廠鍋爐車間的重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與處置工作。危險源地點:熱電廠鍋爐車間個體防護用具種類:工作服、安全帽、勞保鞋有害物質名稱:一氧化碳、天然氣應急救援資源:防火頭盔、電焊手套、檢測儀、急救箱場所特性:易燃、易爆、事故種類:爆炸、火災、燒燙傷報警內容:事故時間、地點、類型,是否有人員傷亡、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氣體泄漏。
職責:按照本預案規定的程序迅速組織、指揮本車間人員對事故進行處理;執行上一級事故救援總指揮的調度指令
生產組:(電話略)
職責:兼有夜間、節假日期間事故初期的救援指揮職責;負責對電站鍋爐突發事故點的排除,全力保障電站鍋爐的運行,防止電站系統全停;向公司救援總指揮部提供準確的事故信息。
通訊組:(電話略)
職責:負責通知本單位救援組織及指揮部成員,負責報警和向集團公司特大安全事故總值班室報告。
搶救組:(電話略)
職責:在外部救援人員未到達事故現場前,負責傷員的緊急搶救工作。醫院等救援人員到達后,積極配合工作。
消防保衛組:(電話略)
職責:在外部救援人員未到達事故現場前,負責著火點的撲救。外部救援人員到達事故現場后,積極配合滅火。負責事故現場周圍的安全警戒、人員疏散工作。
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電站鍋爐所屬部門為動能分公司鍋爐車間,位于熱電廠院內,有鍋爐工140人晝夜24小時值班,為一汽生產生活提供熱能。該站現有75噸/小時鍋爐5臺,130噸/小時鍋爐5臺,額定過熱蒸汽壓力3.9Mpa,溫度450℃。
電站鍋爐1956年建成投入使用,多年來隨著電廠的發展,鍋爐雖經歷了幾次擴建,但設備存在陳舊老化、系統管路復雜的安全運行薄弱環節,且電站鍋爐為高溫高壓,同時使用天然氣助燃,如電站鍋爐天然氣系統著火、鍋爐承壓部件爆破和制粉系統爆炸很難進行控制和撲救,極易造成設備損壞、人身傷害和火災事故,嚴重威脅作業人員安全及廠房建筑和設備安全,甚至造成電站系統癱瘓的惡性事故。其主要危害:
1、天然氣閥門及管路泄漏,極易發生火災。
2、給水壓力低或中斷,處理不及時造成停爐甚至水冷壁、汽包爆管。
3、受壓容器超溫超壓造成鍋爐壓力容器承壓部件爆破及爐外管爆破。
4、不定期檢驗材質安全隱患不能及時發現。
5、操作不當引發事故或擴大事故。
6、安全門缺陷拒動造成壓力急劇升高造成爆破。
7、檢修質量差未達到工藝要求造成安全隱患。
安全防范措施:
一、管理措施
1、在鍋爐現場作業嚴格執行“兩票”(工作票、操作票)制度、工作許可制度、工作監護制度和動火工作票制度。
2、制定鍋爐車間定期巡視檢查和管理制度,對發生的異常現象及時反饋和處理,使鍋爐始終保持在良好運行狀況。
二、技術措施
1、大修、改造后的鍋爐,必須把住安全技術檢驗關,未經檢驗合格,不得點爐使用。
2、定期作排汽試驗,保持安全閥靈敏可靠。
3、鍋爐運行時應定期吹洗壓力表,保持正確指示鍋爐內的壓力,并定期測試校準。
4、投入天然氣時天然氣管道嚴密性試驗合格。
5、水位表應當定期檢查維護,并測試所顯示的水位是否正常,防止旋塞及連通管堵塞。
6、每雙日一值班運行爐排污一次。
7、嚴格日常水質分析和停爐的防腐措施,防止鍋爐設備腐蝕。
8、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和安全管理規章制度,防止鍋爐發生事故。
車間危險源管理制度:
1、嚴格執行《電業安全工作規程》。
2、鍋爐設備及安全閥、壓力表定期檢查、檢驗。
3、加強調整,保證運行參數。
4、加強化學監督,保證汽水質量。
5、消除制粉系統積粉,防止自燃爆炸。
6、定期對鍋爐天然氣管路、閥門進行檢查、檢測。
7、設備在運轉中或有壓力的情況下,不得進行任何修理工作。
8、司爐工應培訓后持證上崗。
9、應急預案的培訓列入分公司年度培訓計劃中,以危險源所在班組為重點,對員工進行應急救援知識培訓,熟悉本部門危險源應急救援流程、方法,提高員工自救、互救能力。
10、定期開展應急演練,每年至少進行一次演練,組織演練評審,適時修訂預案,并報集團公司應急指揮中心備案。
鍋爐現場應急救援程序及措施鍋爐一般事故處理程序:
超壓:停鼓引風,開大主汽閥,拉起安全閥,適量進水。
爆管:輕微滲漏可降負荷運行,監視水位,待停爐修理;嚴重爆管則緊急停爐,然后安排修理。
缺水:輕微缺水則緩慢進水,減小負荷,停風,待水位正常后恢復運行;嚴重缺水則緊急停爐,然后再作事故處理,此時嚴禁進水。
省煤器損壞:緊急停爐,檢修調換。
煤斗內著火:關小送風,停止制粉系統,降粉。
天然氣泄漏、爆炸:值班人員立即關閉泄漏管道的所有閥門;查找泄漏部位及原因;天然氣管路系統爆炸除應關閉進出口閥門,根據事故破壞和人員傷害程度,啟動重、特大安全事故救援程序。
制粉系統爆破:值班人員立即停止制粉系統的運行,切換風路;制粉系統防爆門爆破時,停止該系統;檢查制粉系統爆破原因。
鍋爐爐膛爆炸:值班人員立即停爐,關閉該爐主汽門。
爆炸且有人員傷亡救援程序:
1、發生爆炸等重特大安全事故,值班人員或通訊組人員應及時判斷查明事故原因,除了采取以上措施外,并應立即報告單位領導,同時報告總值班室、保衛室(24小時值班),啟動《動能分公司重大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2、事故現場第一發現人發現人員傷害撥打報警電話,聯系急救。
3、現場由職務最高者擔任指揮,組織自救。自救以“先救人”為原則。如有傷員,由救護組負責送往醫院,同時生產組盡量保證電站鍋爐運行。
4、消防保衛組拉好警戒線封鎖現場,及時按指定通道路線組織人員疏散并配合人員和物資的搶救。
5、救援體系接到報警后立即趕赴事故現場,救援總指揮部根據事故嚴重程度及時向集團公司救援體系報警,啟動集團公司重大危險源事故救援程序,以期盡快控制險情。
6、搶險結束后,由救援系統成員與有關技術人員組成事故調查組,根據“四不放過”原則,制定具體整改措施并監督落實。
人員傷害急救程序:
發生人員傷害后,值班員或通訊組人員立即向急救中心求救,搶救組人員先行進行現場救護。
中毒窒息:①如患者已昏迷或不能自行脫離,救護者應佩帶防護用品迅速進入現場將患者救出,轉到通風良好的地方,同時有人進行監護并呼救,準備下一步搶救及轉送醫院。②嚴禁在無任何防護措施下,進入現場搶救。③救出后緊急處理。如呼吸、心跳停止、立即實行心肺胸復蘇術。在進行口對口呼吸時,施術者不可吸入患者呼出氣體,以防發生意外。④保持患者呼吸道暢通,清除鼻腔、口腔內分泌物。⑤檢查有無骨折、頭顱、胸部外傷等,并立即轉送醫院。
燒燙傷:在皮膚未破損小面積淺度燒傷情況下,可在患部用大量清水沖洗至少30分鐘,直至傷口不痛為止;衣服及其它束縛物如手表、戒指等可造成熱滯留的東西應脫去,如衣服粘連應以剪刀沿傷口周圍剪去;如有水泡不可戳破,以免傷口感染;因爆炸燃燒事故受傷的傷員,創面污染嚴重,不要強行清除創面上的衣物碎片和污物,以干凈的紗布敷蓋患部簡單包扎以防感染,盡快轉送醫院。
生產車間火災安全應急預案范文 篇3
一、總體要求和目標
按照“標本兼治、重在治本、綜合治理”的原則,堅持問題導向,大力推進公共消防基礎設施建設,突出重點企業、重點場所、重點區域、勞動密集型企業、重大火災隱患單位,全力排查火災隱患,最大限度預防重特大火災事故,確保全區危險化學品企業消防安全形勢平穩。
二、檢查范圍及重點
㈠檢查范圍
全區易燃易爆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及儲存企業。
㈡檢查重點
⒈.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標準的'落實情況。
⒉.企業安全生產責任體系“五落實五到位”情況。
⒊.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制定和落實情況。
⒋.安全管理人員配置和教育培訓情況
5.規劃設計總圖布置合理規范,安全風險可控情況。
6.項目工程建設期是否在設計、采購、施工等方面留下隱蔽性事故隱患。
7.隱患排查制度執行情況。
8.工藝運行和工藝紀律執行情況,巡回檢查等制度落實情況。
9.裝置停、開工的安全條件確認和風險防控措施落實情況。
10.重大機組、壓力容器和壓力管道等關鍵裝置和部件的選型、材質與相關標準規范的符合情況及定期檢測情況。
11.安全設施的完好與運行情況。
12.按照《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監督管理暫行規定》(國家安全監管總局令第40號)對重大危險源尤其是化學品罐區采取安全管理措施情況。
13.變更管理情況。
14.承包商外包作業管理情況。
15.事故應急預案制定和演練情況,應急救援器材、設備、物資配備使用情況。
16.吸取同行業事故教訓及近期組織專家檢查發現的安全隱患整改落實情況。
17.涉及20xx年國家安監總局石油化工企業、石油庫和油氣裝卸碼頭安全專項檢查企業查出問題和隱患整改情況回頭看及長效機制建立情況。
18.防泄漏管理情況。
19.企業建立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度情況。
20.消防設施運行和維護保養、防火防爆情況。
21.日常消防檢查巡查情況。
22.滅火藥劑儲備情況。
23.滅火應急預案制定和組織演練情況。
24.建立專職消防隊情況。
25.人員消防安全教育培訓等情況。
26.防雷、防靜電等氣象設施運行和維護保養情況。
三、組織機構及職責分工
㈠組織機構
成立溧水區危險化學品企業夏季消防安全聯合執法大檢查領導小組:
組長:許秋生(區安監局副局長)
成員:陶華才(區安監局)、王勇(區消防大隊)、陳輝(市場監管局)、蘇恩忠(區氣象局)
㈡職責分工
1.安監部門牽頭組織推進、協調本次危險化學品企業夏季消防安全聯合執法大檢查工作,并負責“檢查重點”中第1-9、11-18項內容隱患排查整治工作。
2.消防部門負責第19-25項內容隱患排查整治工作。
3、市場監管部門負責第10項內容隱患排查整治工作。
4.氣象部門負責第26項內容隱患排查整治工作。
四、實施步驟
㈠動員部署階段(5月31日前)
各鎮(開發區)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具體實施方案,明確各階段工作任務和排查整治重點,召開專門會議動員部署,細化分解工作任務、措施和責任,組織有關部門、發動社會單位和基層單位落實工作要求,全面部署排查整治工作。
㈡綜合整治階段(9月20日前)
在相關企業開展自查自改,落實主體責任的基礎上,區安委會組織開展隱患排查,摸清企業底數、掌握企業基本情況,集中整治火災隱患,查處消防違法行為。
㈢綜合通報階段(9月25日前)
區安監局匯總分析大檢查工作情況總結經驗做法,查找工作不足,研究建立提高單位消防安全自我管理水平和火災隱患常態化治理長效機制,并報市安監局。
車間電氣火災應急預案5
(一)、演練項目:
3#煤場塊煤堆長時間堆積自燃發生火災
(二)、演練目的:
通過事故演練,提高操作人員的緊急事故處理能力,掌握事故應急救援的程序和消防設施、器材的使用方法,提高現場管理員和各專業隊伍的協調和快速反應能力,從而進一步提高全體員工的自我保護意識和安全意識,為安全生產提供保障。
(三)、演練時間:
20xx年6月23日9時至11時
(四)、參加演練人員:
安環部領導車間管理人員車間崗位運行人員煤場承包隊焦場承包隊
(五)、演練內容:
第一步:9時10分原煤車間3#煤場塊煤堆長時間堆積自燃發生火災現場管理員張鑫在巡檢時及時發現。
第二步:張鑫立即打電話通知調度、車間主任、當班班長,及煤場承包隊現場操作人員。
第三步:車間事故應急領導小組組長接到電話后立即啟動火災事故應急預案,立即通知應急小組人員及志愿消防班,趕往事故現場實施滅火。
第四步:車間事故應急領導小組立即趕到事故現場,在副組長的帶領下,救援組組織人員撤離,到安全地點集結(3#煤場北門外),清點人數,有無受傷或缺少。
第五步:車間事故應急救援搶險組人員立即佩戴好各種防護器材,趕到3#煤場西側消防栓、消防炮旁,接上消防水帶,打開消防栓、消防炮閥門,向著火點噴水滅火;同時指揮鏟車把著火的煤堆翻堆。
第六步:現場保衛組疏散煤場內無關人員,保護好事故現場,待調查組對事故現場進行調查取證后,清理事故現場。
第七步:車間事故應急搶險組對設施、設備、裝置損壞的部分進行恢復。
第八步:車間事故應急領導組對事故損失進行評估,發布信息,向上級匯報。認真總結經驗教訓,采取有力的安全防范措施,貫徹、落實各項管理規定和制度,檢查其他崗位危險源是否得到處理和解決。
第九步:事故得以控制,救援結束,解除警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