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級防震減災應急預案(精選3篇)
村級防震減災應急預案 篇1
為做好我鄉防災減災避災工作,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限度,按照“救災先救人”的原則,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在縣委、縣政府領導下,充分調動各方面的力量,迅速建立起快速有效的.防范機制,從思想上、組織上、措施上做好充分設備,及時通報災情信息,做到早發現,早防范,把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二、基本原則
1、以人為本,預防為主。把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經濟社會穩定作為災害應急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做到居安思危,常備不懈,以防為主,防抗結合。
2、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在鄉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按照行政區域實行屬地管理,各村委會要按照分工職責,互相配合,有效整合資源,實現信息共享,形成應對合力。
3、強化基礎,提高能力。把應對突發事件與日常各項管理工作相結合,加強基礎工作,增強預防分析,提高防范意識,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解決,將突發事件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切實提高防災避災能力。
4、依靠科技,有效應對。依靠科技進步,全面提高災害應急工作現代化水平,做到早分析,早預警,及時響應,科學處置,有效應對。
三、適用范圍
凡在我鄉轄區發生的氣象災害(水災、冰雹、暴雨、雷電、大雪)、地質災害、生物災害等重大自然災害和因安全事故產生的火災及其他突發公共事件。
四、應急機構及職責
抗洪搶險、防御地質災害工作實行黨政主要領導負總責、親自抓。鄉上成立指揮部,指揮部下設辦公室(設在黨政辦)和7個組,指揮部機構設置及各組工作職責如下:
(一)指揮部
總 指 揮:
副總指揮:
成 員:
工作職責:指揮、組織全鄉防災、減災、避災工作。指揮部下設辦公室,兼任辦公室主任。
工作職責:貫徹執行上級三防工作的方針、政策、指令和措施,組織日夜值班,隨時掌握和分析氣象、雨情、水情、
險情、災情的發生和變化情況,聯絡、協調、監督、檢查各組開展搶險救災工作,及時向總指揮或副總指揮及上級三防部門上報險情、災情。
(二)各組組成人員及工作職責。
1、重點地段防御洪災、地質災害組
組 長:
成 員:
2、地質災害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工作職責:負責填寫工作責任書和到戶避險明白卡,發至各重點戶,對轄區內的危房、傍山建房、易受浸房進行24小時巡邏值班。一旦發現險情,及時向鄉指揮部辦公室報告,并組織群眾撤離。
3、抗洪搶險組
組 長:
成 員:
工作職責:發現險情時,及時向鄉指揮部辦公室報告,并快速將險情通知群眾,組織干部群眾進行搶險救災,幫助群眾及時轉移到安全地帶,搶救受災群眾及物資,盡量把損失降到最低。
4、救災安置組
副組長:
成員:
工作職責:負責災民的食住、疫情控制和救災物資的發放工作。
5、治安保障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工作職責:負責抗洪搶險的治安保衛、交通保障,確保搶險通道的暢通無阻。
6、衛生救護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工作職責:負責在全鄉設立若干個抗洪搶險醫療救護點,加強前方醫療救護與后方醫院急救中心的聯系,供應所需醫療藥物器械,確保災民有病能及時得到醫治,組織衛生防疫,對水源水質的檢驗和飲用水消毒,對受災區及時消毒和組織群眾搞好環境衛生。
7、電力搶修組
組 長:
副組長:
工作職責:保障轄區內防災、抗洪、救災的用電以及鄉指揮部辦公室用電,對易發生觸電傷及人員地區及時停電,災后保障恢復供電。
五、防洪、防地質災害實施方案
防洪、防地質災害工作貫徹“安全第一,常備不懈,以防為主,全力搶險”的方針。
1、汛期(每年4月15日——10月15日),指揮部辦公室必須堅持24小時值班制度,確保指揮部辦公室電話暢通。
2、指揮部成員及各組應按分工職責,密切注意和主動了解各種情況,及時做好抗洪、抗地質災害搶險的準備,一旦發生險情,應及時向鄉指揮部辦公室報告。
3、當預計暴雨易引發山體滑坡情況下,全體人員進入防洪、防地質災害搶險緊急狀態,指揮部及各組按責職分工,組織防洪、防地質災害搶險工作,堅持以人為本,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一切工作要服從救災搶險。
(1)以救災搶險為中心,全民動員投入救災搶險工作。
(2)派出所、鄉公路所等部門立即行動,做好抗洪搶險、交通、治安保障工作,確保搶險隊伍按時到達。
(3)指揮部辦公室要準備車輛,集中待命,派出所要維持好交通安全秩序。
(4)救災安置組必須遵循“保障供給,手續清楚”的方針。
村級防震減災應急預案 篇2
根據莆秀減【20xx】1號《關于開展20xx年“防災減災”宣傳周的通知》,5月1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修訂)7周年施行日,5月12日是第八個全國防災減災日,5月9日至15日是防災減災宣傳周,各校園要充分利用這一有利時段開展防震減災宣傳活動,根據上級有關文件要求,結合我中心小學實際制定本活動方案。
一、組織領導,中心小學成立以校長為組長,書記、副書記、副校長為副組長,學區工作人員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各校園應成立領導小組負責開展活動。
二、活動時間:5月9日—5月15日
三、活動主題:“減少災害風險,建設安全城市”
四、活動內容:
1、懸掛“減少災害風險,建設安全城市”橫幅標語。
2、組織一次地震應急疏散演練。
3、組織一場觀看防震減災科普宣傳片。
4、利用宣傳欄、黑板報、廣播、國旗下的講話對學生進行一次防震減災法律法規和地震常識等宣傳教育。
5、舉辦一次地震知識講座。
6、組織和閱讀一本防震減災書籍(三、六年級學生寫一篇心得)。
附:各校園于5月16日將防震減災宣傳周方案、活動照片、小結上交中心小學綜合組并郵發。
村級防震減災應急預案 篇3
一、指導思想
按照“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運用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手段,在校園內進一步開展防震減災宣傳教育活動,有效地開展防震減災宣傳教育,發動廣大師生共同參與防震減災活動,全面提高師生的防震減災意識和自救自護能力,努力構建和諧平安的校園環境。
二、目的要求
通過開展形式多樣防震減災科普知識宣傳教育活動,使師生了解地震發生時的應急避震知識,掌握應對地震災害發生時應采取的防護措施和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震災害造成的損失,從而提高師生緊急避險、自救自護和應變的能力。為防震減災工作創造出一個良好的社會氛圍,讓防震減災知識的宣傳教育進課堂、進社區、進家庭,使防震減災科普教育真正成為一種自覺的需要和行為。
三、活動安排
在x年春季5月份,集中安排一周時間(第12周),開展以“減少災害風險,建設平安校園”為主題的地震科普進校園宣傳活動,采取各種有效方式,大力宣傳地震科普知識,進一步加大學校防震減災宣傳力度,認真開展校舍抗震安全排查,組織師生地震應急疏散演練,提高全體師生防震減災意識,增強廣大師生應急自救自護能力。
1、加強宣傳教育,提高防范意識。結合新學期各項工作,努力發揮學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通過加強地震科普知識教育(利用班會教育課和圖文資料展示與分發、廣播站結合汶川抗震活動經驗與教訓,與宣講室聯系),開展校舍抗震安全排查。
2、組織學生集中觀看防震減災科普音像片;在宣傳欄等醒目位置張貼宣傳掛圖,分發《地震知識百問百答》、《地震來了怎么辦》等地震科普讀本。
3、通過組織班隊會等活動,在師生中宣傳普及應急知識,讓學校師生進一步了解災害發生的原因、災害發生前的防范方法、災害發生時的應急措施等。
4、組織疏散演練,增強應急能力。
根據學校不同年齡段學生的情況,制訂學校地震應急疏散預案,組織師生地震應急疏散演練等活動,提高全體師生防震減災意識,增強廣大師生應急自救自護能力,為建設平安和諧校園而努力,并力爭以后每學期開展至少一次演練。演練前要認真做好部署,做好分工,老師在演練中要起重要作用,學校領導要親臨指揮,既要確保演練順利進行,又要通過演練來提高學生的自救自護能力,使師生得到鍛煉,也要防止在演練中發生意外的事故。通過實際演練,使師生了解和掌握災害發生的逃生方法和應急手段,確保師生在地震突發時能做到科學避震、有序撤離。
5、結合組織“防震減災”宣傳周活動,加強教師職業道德責任感,評選安全防護示范班、安全小衛士,爭創安全示范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