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區應急管制工作籌劃
二是繼續健全長效規范的應急保障資金投入和撥付、監督制度,整合全市應急設備裝備,加強各相關單位應急設備和裝備配置。
三是加強應急物資儲備,市、區分區域建設應急物資儲備倉庫,健全應急物資相關協調和征用機制。
四是繼續加強應急避護場所建設,規范應急場所標識,提高公眾應急識別和避險能力。
五是整合信息員資源,主要整合全市各級各類信息員,如地質災害防治巡察員、災害信息員、突發事件信息員等,變“一員專用”為“一員多能”、“一員多用”。
(三)深化應急管理宣教培訓體系。
一是深入開展“十個一”宣教活動。一是“一個網”。推動市、區應急管理專門網頁建設,充分發揮省、市、區三級應急辦網頁作用,建立網上培訓基地,更新和完善應急網學習教育培訓功能,增強互動欄目、應急干部培訓欄目,充實應急知識考核內容;二是“一個隊”。依托市紅十字會,充分利用社會民間文藝團體和骨干組建市應急知識“四進”文藝宣傳隊,并從中挑選優秀節目參加省政府應急辦主辦的應急管理之夜專題晚會。通過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文藝形式,普及應急知識,增強市民危機意識、自我保護意識和自救互救技能,擬于年1月舉辦啟動儀式,全年組織到企業、學校、社區、鄉村演出30場以上;三是“一塊欄”。擬在《珠江晚報》開辟“應急知識”宣傳專版專欄,大力宣傳普及防災、避險、自救、互救和減災知識;四是“一首歌”。委托市應急管理協會舉辦“永不放棄——廣東省應急管理之歌”歌詠比賽,在全市唱響廣東省應急管理之歌,市、區至少舉行1次應急隊伍“歌詠比賽”,以此謳歌“應急人”精神,弘揚應急文化;五是“一次談”。委托市電視臺開辟“應急之聲”欄目,針對國際國內發生的突發事件及時組織社會各界應急管理專家、學者、市民開展一次應急管理“大家談”活動;六是“一次賽”。委托市電視臺于下半年組織一次以家庭為主的應急知識競賽,推動全社會共同參與應急管理工作;七是“一張報”。會同中國電信珠海分公司、中國移動珠海分公司、中國聯通珠海分公司創辦應急管理手機報,探索通過手機拓寬“應訊通”功能和應急知識宣傳渠道,提高運用現代信息開展應急知識宣傳和應急培訓、傳播應急知識教育培訓水平,增強應急知識宣傳的時效性、針對性;八是“一本書”。組織編寫《突發事件信息報送范文選編》,印發全市各級突發事件信息員人手一冊,提高突發事件信息報送時效和質量;九是“一部法”。制定《珠海市突發事件預警和應急信息發布與傳播辦法》,規范突發事件預警和信息發布與傳播,有效防范與應對突發事件;十是“一批欄”。在全市人流密集的街道、港口、碼頭、市場、商場、廣場安裝一批應急知識公益宣傳欄,根據每季度突發事件專家趨勢分析情況,有針對性地向市民滾動播放預防突發事件知識和溫馨提示短信,增強市民在惡劣天氣情況下自我保護意識。
二是完善應急管理培訓規章制度。依托市應急管理咨詢委員會,借鑒國內外先進經驗,制訂全市應急管理領導、干部、工作人員應急管理培訓規劃,建立一支由教授、教官、學者組成的“三位一體”的應急管理宣教培訓團隊。
三是創新應急管理培訓形式。分期分批選派應急管理領導、干部參加省政府組織的應急培訓。充分依托市委黨校、廣東第一反應教官團隊對全市各級各類應急管理干部、突發事件信息員進行輪訓,年內擬舉辦六期應急管理培訓,其中一期市應急委成員單位領導干部培訓,一期鎮(街)領導干部培訓,一期突發事件信息員培訓,三期企業、學校、社區領導干部和工作人員培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