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奪冠》電影網友評論影評,奪冠電影點評(精選3篇)
2023《奪冠》電影網友評論影評,奪冠電影點評 篇1
20__年,以郎平為主教練的中國女排,時隔12年后又帶領女排取得里約奧運會冠軍,再次將女排精神展示給國人,展示給世界。郎平為中國女排帶來了更加科學的訓練方式和先進的理念,但是能把中國女排從低谷帶上奧運會最高領獎臺,不僅僅是靠這些。
郎平本人就是“女排精神”的最好代言人,渾身傷痛的郎平,做什么事情都拼盡全力。中國女排隊員朱婷就曾說過,進入國家隊以來,學到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吃苦耐勞的“女排精神”。有時候訓練很辛苦,她就會想到,打排球不僅僅是為了自己,還是集體榮譽的一部分,就會咬牙堅持下去。
郎平曾說:“每一次訓練,我都是這樣要求,要求她們努力,要求她們拼盡全力,要求她們團結,正因為平時訓練是這樣要求的,所以在場上比賽的時候,她們就可以做到。而不是說,平時訓練很松懈,然后去到賽場上就一個勁兒喊口號,這是不行的。”比賽時積極向上,遇到困難時團結一致,這不就是“女排精神”嗎?
在里約奧運會開始之前,中國女排并不被人們看好。在小組賽上也僅僅獲得了三勝兩負的成績,最終卻奪得了冠軍。賽后,主教練郎平在微博里寫道:“今天,姑娘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拼搏讓我們再次榮耀地站在了最高的領獎臺上。每天的付出和汗水,都是人生賦予我們的金牌,感謝奮斗拼搏的日子,感謝代代相傳的女排精神!”
中國女排的發展歷史告訴我們,“女排精神”不是口號,不是精神勝利法,而是行動、力量和能力。
2023《奪冠》電影網友評論影評,奪冠電影點評 篇2
說到中國女排,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女排精神”。中國體育界最不缺的就是冠軍,各種項目的世界冠軍數不勝數,但冠軍背后能夠總結成精神的項目卻不多。改革開放前,中國體育界有兩面紅旗:一個是中國登山隊,另一個是中國乒乓球隊。這兩支隊伍是當時中國體育界最優秀的團隊,分別創造了“中國登山精神”和“乒乓精神”。而在改革開放后,“女排精神”叫得更響,更深入人心。1981年,在日本舉辦的世界杯上,中國女排同樣以七戰全勝的戰績,先后戰勝美國、日本等世界勁旅,首得世界冠軍。從排球運動本身來講,東方人能夠拿到排球項目的世界冠軍并非易事。排球是集體項目,又是“高人”項目,有它自身的規律和要求,必然不是一般的訓練就能取得成就的,而是需要一種精神和動力的鼓舞和追求。中國女排隊員在賽場拼搏的身影,讓無數國人熱血沸騰。比賽結束第二天,時任全國婦聯主席鄧穎超在《體育報》上發表了題為《各行各業都來學習女排精神》的文章。
2023《奪冠》電影網友評論影評,奪冠電影點評 篇3
一直比較喜歡川航,親切,坐過好幾次都是晚點起飛卻能準時到達,最喜歡川航的白煮土豆🥔。一直有句話說川航機長以前開戰斗機的,最初以為是玩笑話,后來才知道是真的。
看過514川航事件的紀錄片,劉機長的采訪,還有第二機長和乘務長,很真實。特別是采訪劉機長,說當時腦子里什么都沒想,因為沒時間想,只一心集中精力想著怎么把飛機開回去。還有副駕駛被吹出窗外,也直說沒辦法拉他回來,靠風的吸力被吸回來后也幾乎沒有什么配合。后來主要靠第二機長進艙來配合了,還幫機長摸背。據說副駕駛全身大面積凍傷,聽力受損,能回來已經不錯了。
紀錄片里乘務長的采訪也讓我對空姐刮目相看,心理素質得多高。那樣的狀態下還能穩住聲音發廣播,我們是受過專業訓練的,請相信我們。希望永遠都不要說這句話。
再說回電影,還原度很高了,因為是電影,不做專業評價。特別是那句四川8633,成都在叫你,真實的錄音存在的,真的想哭。最后的天氣惡劣那一段是電影效果添加的,如果不知道真實事件可能會被那一段感動,但知道現實的,反而會被前面在電影里相對平淡的那一段打動。
感謝所有機組人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