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學習心得(精選3篇)
優秀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學習心得 篇1
學習《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心得體會可以用“愛和能力”四個字來表達。“愛”,一是要求幼兒教師要熱愛工作崗位,二是要求幼兒園教師要關愛幼兒。“愛”是“專業理念和師德”的最好闡述,唯有擁有這兩個“愛”才能夠從事幼兒園教師這份神圣的職業。“能力”是在“愛”的基礎之上對幼兒教師提出的具體要求,包括幼兒園教師“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兩個方面。唯有掌握了這份“能力”才能夠做好幼兒園教師這份神圣的職業。參照這三個維度,對照自己的各個方面;覺得自己在專業理念和師德方面會時刻的要求自己,在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能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做好孩子們的榜樣,但有時候,也會對個別調皮搗蛋的孩子生氣,語氣不是很好,多虧了搭班的老師對我的支持和協助,才能控制和及時調節自己的情緒,在這一方面,自己還要不斷地進步!在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方面,由于自己是新的老師,很多時候還需要在教研中多加的聽聽老教師的經驗和方法,自己也要加緊在日常的學習中不斷充實自己,在帶班的過程中不斷地總結好方法和經驗,與理論與實踐之中,不斷地向專業教師的領域邁進。
最后,我認為它不再是空洞的思想約束,而是教師高尚的人格品質和嫻熟的業務技能與執著的敬業精神的結合點和動力來源。這些需要培養,需要教育,更需要每位教師的自我修養,我要把《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轉換為具體的奮斗目標,通過努力學習,不斷提高保教能力,成為一個品德高尚、業務精良,擁有“愛和能力”的專業幼兒園教師。
優秀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學習心得 篇2
本次的教研活動中,我園組織學習了《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通過本次學習我收益很大,使我深深感到了社會、家長賦予我們的責任——我們是孩子人生旅途的啟蒙人。我們在教育中的一點一滴將直接影響到孩子們的未來,創設各種幼兒喜聞樂見的教學情境,才會使每一個孩子得到充分的展示,開心學習,快樂成長。作為老師的我們,只有不斷反思,審視自己的教育言行,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下面是我學習中的一些感想體會:
《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是對合格幼兒園教師專業素質的基本要求,是幼兒園教師開展保教活動的基本規范,是引領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準則。通過認真學習《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我深刻理解了“幼兒為本、師德為先、能力為重、終身學習”的基本理念,對“專業理念與師德、專業知識、專業能力”3個維度14個領域62項基本要求有了基本的了解。
我認為對一名幼兒園教師來說,首先要熱愛理解幼兒。愛孩子就要給他需要的幫助和指引。愛不是包辦代替,也不是強行給予。
其次,要尊重孩子,因材施教。作為幼兒教師,要學會尊重幼兒。也就是要努力做到不武斷地批評或否定幼兒的想法和做法,不簡單、粗暴的指責幼兒,而是了解實情的來龍去脈,再給予必要的幫助和指導。這樣,才能真正促進幼兒的進步,成為孩子們喜歡的好老師。
第三.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常有家長向我們反映說,老師的話就是“圣旨”,老師說一句抵我們說十句。這句話是對我們的褒獎,也是對我們的鞭策。幼兒的可塑性、模仿性強,老師是他們學習模仿的對象。一言一行都對孩子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孩子身上都有老師的影子。因此,我們要努力提高自身修養,為孩子做好表率。
第四,必須學會與家長交流,擺正自己的位置。幼兒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但同時他們又是一個未成年人,因此與家長溝通是我們教師的職責。真誠對待每一位家長,如實的和他們交流對孩子教育方面的看法,對家長提出的要求盡量去滿足,對家長提出的教育孩子的疑問幫著查資料回答。當問題出現第一時間與家長聯絡很重要,讓家長知道老師對他們反映的問題很重視,對幼兒的發展也很在意。園內半日活動中,家長看到了自己孩子各方面的表現與進步,同時也看到了別的孩子不同程度的發展與進步,倍感欣慰的同時家長朋友們也會對我們的工作多了一份理解和支持。
作為新世紀的幼兒教師,我們要從多個方面教育孩子,使孩子的身心都得到健康的發展。用慈母般的愛去溫暖孩子的心靈,用真誠的微笑面對每一位孩子,必能與孩子之間搭建起“愛”的橋梁。我要把《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轉換為具體的奮斗目標,通過努力學習,不斷提高保教能力,成為一個品德高尚、業務精良,擁有“愛和能力”的專業幼兒園教師。
優秀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學習心得 篇3
首先《標準》在“基本理念”中突出:“學生為本”“師德為先”“能力為重”和“終身學習”,這是與時俱進的理念。生本、師德、能力、終身學習是新時期教師必備的素質,也是新課程改革中的最強因。教育教學的終極目的是為了學生的發展。教師為了適應新時代的教育教學需要,必須終身學習,提高教育教學能力,加強師德修養。
讀到這我不禁想起“春蠶”、“蠟燭”、“園丁”古今對教師的比喻,但我想說:新時代的教師不能再作“春蠶”或“蠟燭”而應該在向社會奉獻的同時不斷的補充營養,成為常青的“果樹”,不是在照亮了世界或吐盡了芳絲后就毀滅掉自己。
其次在“專業理念與師德”部分,《標準》從四個領域對小學教師的專業理念與師德提出具體要求。第一,強調教師職業的專業性和獨特性,要求教師注重自身專業發展。第二,突出小學生的生命教育。教師要“將保護小學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尊重小學生的人格”,“信任小學生,尊重個體差異”。這即意味著,教師要服務于小學生生命成長的需要,關心小學生的生命狀態,同時也關注小學生自身對生命的體驗和態度。第三,明確要求教師要積極創造條件,讓小學生擁有快樂的學校生活。外在環境的改善固然重要,但是在教師與學生交往的微觀世界里,教師對教育和對學生的理解與行動將會更為直接地決定小學生是否能夠擁有一個快樂的學校生活。第四,要求教師要注重修身養性。《標準》提出了指向教師個人修養和行為方面的諸多要求。這些要求更多反映出教師作為平凡的人,哪些心性、品質、行為是適當的,其次才將教師作為“教育者”特有的心性、品質和行為要求融入進來。在“師德”中把“個人修養和行為”專門作為一個“領域”提出來,更加凸顯“個人修養和行為”的重要性。
我覺得這是《標準》中亮點中的亮點。教師是以心育心的職業,教師的言談舉止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老師的個人修養就是一種教育的環境和教育資源,也是一種重要的教育手段,“親其師,信其道。”同時,《標準》中提出心理調試方面的要求:樂觀向上、熱情開朗、善于自我調節情緒,保持平和心態,這對我們的心理有極大的幫助。
在這個浮躁的社會,在大部分教師職業倦怠的情況下,對教師提出這個“標準”非常必要。要想在學生心中播撒陽光,自己首先心中有陽光。新時代,新形勢,呼喚陽光教師。一個樂觀向上、熱情開朗、具有平滑心態的老師,必將給學生提供優質文化場,保障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
最后在“專業知識”部分,《標準》從四個領域對小學教師的專業知識提出具體要求。第一,要求教師了解和掌握小學生發展的知識。第二,對小學教師學科知識的要求體現一定的特殊性。第三,要求教師掌握小學教育與教學理論。第四,關注通識性知識的重要價值。
在“專業能力”部分,《標準》從五個領域對小學教師的專業能力提出具體要求。以下五個方面體現出鮮明的時代精神和教育發展的特點。第一,對教師能力的要求處處體現“兒童為本”的理念。第二,對教師能力的要求盡可能跟上時代發展的新需要,如要求教師“幫助小學生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滲透運用于教學中”等。第三,關注小學教師專業能力建設過程中的獨特性。第四,十分強調教師的溝通與合作能力。第五,重視培養教師的反思與發展能力。
通過學習《標準》,我感覺做一名教師除了不斷開拓、創新,更要執著的愛崗、敬業。我們要依據《標準》做一個好老師,做一個有成就感老師,做一個享受教育的老師,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一起成就我們的事業,享受我們職業的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