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參加國培培訓學習心得總結(通用5篇)
2022參加國培培訓學習心得總結 篇1
通過本次__老師關于互動課堂的講座,讓我對互動課堂有了全新的認識,現就互動課堂認識反思如下:
1、教師的主導作用不可缺少
在互動教學中,教師是學習的促進者、組織者、引導者。師生之間是一種平等對話、包容和共享的伙伴關系。首先,問題展示時,需要教師設計好具有代表性、實用性和針對性的問題,最大化地吸引學生注意力,為實現課堂互動做好必要的準備。其次,教師要控制好課堂互動過程,避免大量的一問齊答,否則會導致互動范圍小、互動失真。對于互動過程中的困難和疑惑,要及時啟發引導。就教材本身內容來講,有的理論與學生在生活中了解的現象存在偏差,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上及時用好正面案例,向學生傳遞正能量。
2、學生的主體作用不可忽視。
目前,我校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淡薄,學生沒有充分的預習,對本堂課要學的知識點也不全了解,其互動和交流效果可想而知。同時,教師因為要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規定的教學任務,給學生交流的時間少,而一節課回答問題的學生往往是成績好的學生,而“差學生”往往備受冷落,無人問津,學生的主體作用只能是少數學生活躍,絕大多數學生處于壓抑狀態。這就要求作為組織者的教師,在互動教學中一定要關注學生的差異,使每一位學生都能融入互動中來。為提升互動效果,學案和作業是課前或課后的規定動作,是鞏固知識的必要手段。
3、互動活動安排不能流于形式。
互動課堂教學有利于集思廣益、相互切磋,提高學業成績,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行為,形成良好的學習品質。從我校互動課堂教學實施以來,仔細觀察許多課并沒有真正激發學生深層次的思維,只是滿足于課堂此起彼伏的熱鬧場面......形式化的互動,往往是低效甚至是無效的。互動不應當是表面的、外在的,我們應該追求“學生的思維處于活躍狀態,積極思考問題”的內在的、深層次的互動,動靜結合,收放適度,動而有序,動而有效。學生的活動形式可口頭回答、可黑板書寫、可臺上講解、可小組辯論等。
“水本無華,相蕩乃成漣漪。”學生思維只有通過不斷的互相碰撞,才能發展,才能產生靈感。教師與學生之間互教互學,學生群體之間友愛互助、相互啟發,不僅有利于資源共享,而且常常能起到教師講解所不能達到的效果。學生一方面獲得了親自參與探索的積極體驗,另一方面學會了溝通與合作,增強了學習興趣,提高了教學效率。
教育是“慢”教育。“慢”是指量的積累,對學生急不得,要實事求是,要一切從實際出發,因校施教,因班施教,因生施教。我相信只要把互動課堂教學堅持下去,讓師生的課堂教學變成知識的碰撞、方法的碰撞、智慧的碰撞,學生的良好學習品質、積極的學習動力、健康的合作行為一定會養成并受益終身。
2022參加國培培訓學習心得總結 篇2
面對即將到來的新一輪課程改革,這次培訓可謂是及時雨,雪中炭。在專家們新的課程理念沖洗中,我們一次又一次的感悟著、提升著。
生物核心素養,是這次培訓的主旋律,各位專家在不同角度給我們進行了生物核心素養的詮釋和分析。潘紫千老師關于《基于課程標準的生物學教學》的講座,讓我明確了制定教學目標與核心素養的關系,甚至細化到年級不同在制定目標時行為動詞的運用都有所不同。李秋石老師不僅講述了核心素養的背景與概念,更是借助教學實例多形式、多角度地研究生物核心素養的達成策略。并且兩位老師都提到了實驗探究的優化和核心概念的達成,只有加強實驗探究性才能不斷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思維和科學概念的生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__老師的講座中,這句話體現的淋漓盡致。課堂中李老師用“公道杯”輕松的解釋了昆蟲虹吸式口器的原理,相關的傳說故事也讓生物課堂富有了人文情懷。“倒流杯”“鳳鳴杯”“良心杯”的展示和解讀,以及DNA模型的編制等活動讓課堂活躍豐盈起來,讓在座的老師們樂此不疲、印象深刻。老師都尚且如此更何況初中的學生呢?關于互動教學我更深切地體會到了其中的實質和意義。
作為一名教師應盡可能的挖掘身邊的資料和素材,甚至創造性的制作模型,真正實現互動式教學,讓學生有更多的思維上的碰撞和生成,這樣才能讓學生真正的在互動教學中體驗、感悟和獲取;才能讓課堂富有濃厚的色彩和溫度。
2022參加國培培訓學習心得總結 篇3
參加了培訓后更加感覺我們的工作是任重道遠的。一個人長時間重復著某一項工作,容易產生職業倦怠,這是人之常情。但我們的工作,關系到孩子們的健康成長,關系到整個國家的前途和命運。是兒戲不得的,我們必須從思想上徹底改變過去陳舊的教學觀念,以全新的姿態去投入到轟轟烈烈的教育事業當中去。
夏老師告訴我們,應該聽聽高層領導怎么說的,我們的工作不能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教圣賢書。我們要認真學習黨的教育方針和政策,了解社會發展動向,緊跟時代脈搏,從而使我國立于民族不敗之林。我們要不斷地學習專業知識和教學的技能,使自己成為一個學識淵博的人。學習古今中外,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的知識,懂得各科知識之間的聯系,形成游刃有余的教學技能。
我們工作的對象是活潑可愛的孩子們,在不同階段,他們有不同的年齡特征。世界上決不能找到兩片相同的樹葉,他們每個人的家庭環境和性格特點各不相同。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曾經說過,教學要因材施教,我們要經常和孩子們談心,不斷地進行家訪工作,了解他們的心聲,真正成為他們最知心的朋友,靈活運用地各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技巧。多表揚,少批評,及時發現他們身上的缺點和錯誤,進行循循善誘地指導。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致以行,使錯誤消滅于萌芽之中。讓孩子們之間互相幫助,形成溫暖的大家庭,使每一個孩子都能健康成長。在教學中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在必要的時候,進行恰當地指導,讓他們培養探究合作的學習方法,使學生具有開拓創新的精神,培養成可持續發展型人才,真正成為社會的主人。
我國的教育,與發達國家相比,孩子們缺乏創新精神,學生容易造成高分低能的現象,成為無用的書呆子。在學習的過程中,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讓學生走進生活,進行恰當地運用,真正把知識轉化成為能力。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交際能力,動手操作的能力,讓他們多問為什么,養成愛動腦筋的好習慣。使他們在生活中不斷地鍛煉自己,真正成為一只只翱翔在天空中的雄鷹,長大以后才能投入社會,進行很好地工作,才能為人類創造出更多的財富,成為一個有益于社會的人,從而更好的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2022參加國培培訓學習心得總結 篇4
在美麗的澄江邊上,為期四天的團干培訓已經圓滿結束了。回顧這四天,每天都有不一樣的精彩,有優秀講師們精彩的課題講解,有突擊的團干部演講比賽和“想法全明星”創意pk賽,還有感觸頗多的拓展訓練。在成長的道路上,一同出發的人有很多,只是走著走著,一個個中途離我而去,他們給了我溫暖,也教會了我道理……
團隊
培訓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拓展訓練。這是一個能夠鍛煉和提升我們團隊意識的集體活動。在跳“兔子舞”、傳遞信息和報數的互動環節中,讓我對“眾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傳遞信息的互動環節中,4個小分隊坐成4排一起pk,在規定的時間內,最后一名隊員要在不出聲的情況下將數信息通過中間7個人傳給第名隊友。在傳遞、接收和確認信息的過程中,需要前后兩個人的密切配合。連續兩次失敗后,我們隊重新確定了更加合理、完善的傳遞規則,團隊成員之間也達成了共識,最后成功了。
在團隊中,我們每一個成員都充當著重要的角色,只要積極參與并共同努力,我們將會收獲不一樣的精彩。其實,共青團工作也是一樣,就像在“怎樣當好團干部”演講比賽中號選手劉佳說的,團干部就好比是杯中的鹽,而共青團就是杯中的水,只要團干部積極融入到共青團這個大家庭,就像鹽融于水一樣,我們團干部的作用才能發揮出來,共青團的工作才能越來越好開展。
錘煉
拓展訓練之后,我也一直在反思,為什么在選小組長的時候,大家沒有選我,而我自己也沒有自告奮勇地去擔任小組長,原因就是自己“錘煉”得不夠,人格魅力顯現不出來。看著我們組在后面的兩次報數pk賽中都輸給了對方,兩位可愛可敬的組長分別做了25個俯臥撐,承擔著我們兩次失敗帶來的懲罰。當周姐的雙手已經快撐不起她疲憊的身軀,當多哥在感冒中大汗淋淋地做著俯、臥、撐的動作,他們并沒有放棄,仍然面帶微笑。而在一旁的我已經淚流滿面了,我敬佩他們的擔當和堅持不懈的精神。作為團干,我們就是要有這樣的魄力,敢擔當、不怕吃苦。在以后的實際工作中,我也一定要像他們一樣,敢于承擔,堅持不懈。
夢想
在歐黎明教授言傳身教中,風趣幽默地給我們講解了“中國夢與三個自信”的課題。我們要樹立自信去追逐我們夢寐以求的“中國夢”。正如網絡紅人周小平所說,追夢的過程很奇妙,因為當你埋頭追逐時,總會一不小心就會超越你所追逐的那個夢想本身。歐黎明教授在課題中提到,為什么_年全球會出現金融危機?為什么俄國共產主義會失敗?為什么朝鮮到現在還是這么落后?這都跟夢想有關,朝鮮的落后就是因為他們沒有強國的夢。作為團干部,我們要有夢想,屬于共青團的夢。
新時期、新形勢下的青年工作要始終保持與時俱進,要注意青年工作的創新,要研究青年的需求。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會不斷努力從中汲取營養,完善自我,在共青團干部這個工作崗位上踏實奉獻、努力進取、刻苦學習、勇于創新,為共青團及鐵路事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青春和熱血。
2022參加國培培訓學習心得總結 篇5
今年2月,我肩負著黨組織的囑托,到省委黨校參加了第14期中青年干部培訓班。我深知這次機會來之不易,從組織的信任、鼓勵,同志們的支持,家庭的理解,都迫使珍惜這次難得的學習機會。近一年來,端正學習,學習的性和自覺性,努力黨校的學習理論、知識、黨性、能力的要求,圓滿了學習任務。經考試、考核,我了中青班學員所能的獎項:學習成績優秀獎、科研優秀獎、調研活動獎、考勤優秀獎,1萬7千字的畢業論文《對我院人事管理制度新模式的實證分析》經答辯獲優秀論文,兩篇文章在省級刊物發表。
省委黨校中青班從1990年開始每年一期,這次參加學習的共79人,地市26名、省直37名、高校16名,均為正處級干部,平均年齡42歲。省委組織部派聯絡員跟班學習,班里成立黨支部,設10個黨,學習的內容主要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當代知識、戰略思維、能力和黨性修養,共開設了16門課程及選修課。一年的學習有的體會和收獲,主要可總結為四個:
一、搞好理論學習,政治素質和思想
理論武裝是黨校學習的內容,黨性修養的基礎。一年的里,我自覺教學安排,課堂上聽講,仔細領會,自學刻苦讀書,思考,努力在學習思考中“想明白”、在集體研討中“講明白”、在作業和論文中“寫明白”,理論,注重學以致用,真學、真信、真懂、真用。系統地學習和了馬克思主義、等原理,是了對“”思想的理解和把握,對科學發展觀和執政能力建設的意義的認識,了理論,了路線、方針、政策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學習了反映當代世界政治、經濟、科學、法制、軍事和文化等的新知識,反映時代特點的學、社會學、管理學等的基礎知識。在校期間,4次省委書記張高麗同志的講話,了縣委書記科學發展觀研討班、廳級干部xx屆四中全會精神培訓班的專題講座。,我還有意識的自我加壓,經常旁聽班次的課程,參加學校組織的報告會、雙周哲學論壇、案例分析等活(更多精彩文章來自“秘書不求人”)動。學校的學習環境,閱讀了的政治、經濟、文化類書籍。學習,拓寬了知識面,了知識更新,了知識結構,提升了文化層次,開闊了視野,充實和了,駕馭工作和應付的能力。
二、黨性鍛煉,黨性覺悟和黨性修養
黨校姓“黨”,黨性鍛煉是黨校學員的必修課,來黨校學習一次黨性教育、紀律和原則教育,堅定政治方向和理想信念,的為服務,自覺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學習期間我主要是途徑來黨性鍛煉:
1.理論學習黨性修養。一年的理論學習,使我較為系統的了理論。黨性的理論修養,關鍵是對世界觀的改造,學習、和""思想,學到了理論,而且了以科學理論為認識和分析現實問題的能力,牢固地確立了黨員所確立的科學信仰,了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2.黨性教育和黨性鍛煉實踐活動黨性修養。省紀委講話,參加中青班黨支部組織的參觀濟南戰役紀念館、萊蕪戰役紀念館、赴革命圣地西柏坡、井岡山等地參觀考察,實地革命傳統教育,緬懷學習革命先烈和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豐功偉績,心靈深處受到強烈震撼和教育,堅定了的黨性觀念、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和宗旨觀念。
3.組織生活黨性修養。今年是參加組織生活最多的一年,黨每周一次會議,大家一起交流學習體會,溝通思想,問題。班里還組織觀看了《鄭培民》、《慕馬大案》等教育片、警示片,受到教育。
4.嚴守紀律黨性修養。遵守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政紀律,作風建設,行動上自覺地與黨,自覺用“五個不允許”約束的言行,搞好“三對照三檢查”,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努力自重、自省、自警、自勵,了共產黨員應政治本色。
三、發揚優良學風,解決問題的思路拓展
發揚理論的優良學風,著力在解決問題的能力上下功夫,努力能力和,是學習的關鍵。理論,注重學以致用,真學、真信、真懂、真用。
1.科學的對待馬克思主義。既馬克思主義原理,又關注和馬克思主義的最新發展,分析當代資本主義的新發展和世界運動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實踐,思考,解疑釋惑,使理論學習真正收到實效。
2.緊密工作,現實問題。在學好理論的基礎上,一涉獵各的知識,認識問題、把握全能力。一把理論知識與本個人的工作起來,對現實問題理論思考,實踐,性地工作,運用理論武器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工作和能力。,在學習中帶著問題讀書,思考;在參觀考察時,虛心學習好經驗好做法,以和充實的大腦。學習期間,除了參加閉卷和開卷考試外,我了十幾篇論文作業,,《“”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在當代發展的最新》一文在省委組織部《黨員干部之友》刊登;《略論愛護人才》在省委黨校《理論學刊》刊登;參加暑期經濟學課題調研到萊蕪、淄博、泰安等地調研,基層、手材料了一份有情況、有分析、有對策的調研報告《關于科學發展觀經濟社會發展問題的調研》;了本期中青班學員承擔的省社會科學規劃課題“山東省人才資源開發專題”的工作,現已結題解段;畢業論文著眼于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論文題目為《對我院人事管理制度新模式的實證分析》。
3.緊密思想,學用和言行。在理論學習和黨性鍛煉實踐活動中,緊密個人的思想,改造主觀世界,自覺養成的工作作風和生活作風。
總之,這次學習了成績,但理論學習無止境,黨性鍛煉持之以恒。黨校學習的結束,只是新的起點,離組織的要求還有差距。回來后,我努力把所學的理論轉化為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把獲取的知識轉化為工作的智慧和能力,把黨性要求轉化為率先垂范的優良品德和作風,理論學習和黨性鍛煉,本職工作,以優異的工作成績報答黨組織的教育和培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