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電影《焦裕祿》——做人民的好公仆
前段時間,我再一次觀看了電影《焦裕祿》,并參加了學習討論,感觸良多。焦裕祿同志身患嚴重肝病,卻憑著一個共產(chǎn)黨員堅定的信念,一心為偏僻窮苦的蘭考縣,為蘭考人民過上好日子,不計辛勞,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冷落了妻兒,忘記了自己,最后犧牲在工作崗位上。焦裕祿同志在蘭考工作只有短短一年多,但就是在這僅有的一年多時間里,就和群眾之間建立了深厚情誼,在群眾心中鑄就了一座永恒的豐碑,成為全國干部學習的榜樣,其事跡可歌可泣,其精神光芒萬丈。
作為一名黨外干部,我始終以一名共產(chǎn)黨員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堅持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fā)展觀,以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切實踐行黨的群眾 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以實際行動履行好本職工作,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更好地為人民服務,做焦裕祿式的好公仆。我市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期間,我積極參加市委、市政府組織的學習、駐村等活動,努力學習黨章、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學習《論群眾路線—— —重要論述摘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學習文件選編》、《厲行節(jié)約、反對浪費—— —重要論述摘編》和中央關于教育實踐活動的一系列文件精神;學習區(qū)市第八次黨代會、區(qū)市黨委八屆五次全委會精神,并認真撰寫學習筆記。積極下鄉(xiāng)入戶,深入基層,體察民情,傾聽民意,廣泛征求意見建議,坦誠直面批評抱怨,對群眾反映好的方面繼續(xù)保持發(fā)揚,對群眾反映需 要改進的方面及時糾正。
通過參加各種學習、參觀活動,結合自身分管工作實際,對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會從以下幾方面進一步貫徹落實:
一、堅持加強學習,提升能力。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主要目的是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提高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能力。但隨著經(jīng)濟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各種社會矛盾的井噴式出現(xiàn),人民群眾對領導干部解決問題的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作為一名領導干部必須加強理論學習,把學習作為一種追求、一種愛好、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從不斷的學習中汲取營養(yǎng),充實知識,提高本領,勝任工作,充分發(fā)揮模范帶頭作用。對我自己來說,除了學習黨的各 種理論知識之外,還要學習公共管理方面的知識,因為民政、教育工作承擔了大量社會管理的任務,若對公共管理知識一知半解,則很難開展好分管工作。
二、堅持黨的領導,榮辱與共。在人類社會發(fā)展進程中,任何一項重大的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的實踐活動,都是有組織的活動,都需要一個領導核心。黨的領導不是靠行政權力來實現(xiàn)的,而是靠代表人民群眾的利益,制定和執(zhí)行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密切聯(lián)系,得到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擁護來實現(xiàn)的。此次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開展進一步表明了中國共產(chǎn)黨是代表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政黨,進一步明確了中國共產(chǎn)黨在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的領導地位,進一步密切了中國共產(chǎn)黨同人民群眾之間的血 肉聯(lián)系。
三、堅持一心為民,植根于民。中國共產(chǎn)黨來自人民,根基在人民,群眾路線是共產(chǎn)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各個歷史時期的實踐證明,能否保持與人民的血肉聯(lián)系決定著黨的事業(yè)成敗,人民的擁護和支持是黨執(zhí)政的最牢固根基。當前群眾反映強烈的“四風”問題表面上是作風問題,根本上是少數(shù)干部脫離群眾的問題。活動中,我充分認識到“四風”的危害性和頑固性,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nèi)容,以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guī)定”、區(qū)黨委“約法十章”作為切入點,找準焦點,對準焦距,深刻剖析,拿出辦法,著力解決。在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中,更要突出抓好“四風”問題,實現(xiàn)上行下效,達到溯本清源,最終徹底改善黨群干群關系。民政、教育作為最大的民生工作,與人民群眾有著密切的聯(lián) 系,工作開展好壞直接關系著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所以,一定要把人民群眾的期盼作為努力的根本方向,把人民群眾的滿意作為我工作的最高標準,把人民群眾的支持作為我最大的力量源泉,通過扎實開展教育實踐活動,回應社會關切、解決實際問題,努力讓學生滿意、人民滿意、社會滿意。
四、堅持求真務實、不走形式。目標再偉大、藍圖再美好,如果沒有求真務實的精神,一切都是空話。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必須求真務實、真抓實干,讓人民群眾不斷感受變化、得到實惠。要發(fā)揚釘釘子精神,腳踏實地,埋頭苦干,一點一點地去突破,扎扎實實地把中央、自治區(qū)、拉薩市的各項決策和工作部署落實到實處、取得實效。要進一步減少文山會海,更要杜絕勞民傷財,圖虛名、走形式的事不 做,無意義、不成熟的會不開。從教育發(fā)展實際來說,我市的教育整體水平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期望和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要求相比還有一定差距,主要是教育結構布局不盡合理,優(yōu)質(zhì)教育資源短缺,教育投入需求與政府公共財力不足的矛盾突出,對于這些問題,我們必須緊緊圍繞“辦人民滿意教育”這一主題,突出均衡、協(xié)調(diào),關注教育公平、學校安全,夯實項目建設、師資建設,用改革的思路、開拓的精神、創(chuàng)新的方法進行研究解決。這就更需要我們在貫徹群眾路線中堅定信念、提升能力,求真務實、埋頭苦干,全面提高服務發(fā)展、服務基層、服務師生和人民群眾的實際本領,始終保持斗志昂揚的精神狀態(tài)和為民務實清廉的優(yōu)良作風,以教育改革發(fā)展的實際成績?nèi)⌒庞诿瘛?/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