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實踐活動課選拔觀感:天涼好個秋
最后一個看的活動是一中的xx老師,她的課題是《訪談法》。原以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常務理事在一中任書記,他又是xx市綜合實踐活動課的鼻祖,一中的課肯定不會有問題,結果卻令我非常失望。整節課里的三個活動拖長冗沓,語言不精煉,甚至還有口誤。活動開始是借助蔬菜節的一段視頻展開,雖然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引發學生興趣,但與訪談法本身無干,勉強引出“我們想知道這些明星的生活”這一話題,不能切中主題。活動一的閱讀資料并小組討論是一個亮點,使學生從感性到理性的轉移很自然,教師在學生反饋中提出的幾條有價值的問題里提煉訪談法原則就顯得自如。活動二“以信樂團來到我身邊”雖然規定在5分鐘內完成設計3至5個“課題”(我記錄的是課題,姜老師記錄的是問題,待查),但由于缺乏實物展臺,學生的匯報聲音不一,活動場面有點雜亂,影響到活動的節奏,使這個活動成為“雞肋”。近40分鐘鋪墊后,主體活動三“從兩個課題中選擇一個進行研究”才展開。而且這種選擇也是教師的預設性課題,為什么不直接從剛才各小組自己確定的問題中進行選擇呢?活動三也缺乏訪談對象的界定,學生訪談問題的提出沒有明確的對象,所以問題本身也是散亂的。李娟老師駕馭活動的能力也存在問題,一中課前有十分鐘的寫字練習,背景音樂聲音很大,我們原以為她要在寫字后再開展活動,結果她卻在音樂里進行活動,使得前十分鐘的一些教師表述和學生回答都無法聽清,破壞了活動的整體效果。一中的綜合實踐活動課與他們的活動化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相結合,各年級都做了一定的工作,這從檔案的檢查里可以看出。
9月26日我們結束了三天的巡回檢查,回家后我首先寫一份補充通知,重點對檔案工作提出了一些具體的要求。
27日早我們來到二小,開始進行視頻說課的選拔。視頻說課共9人,小學7人,初中2人。
總體感覺是中學水平明顯高于小學,中學對視頻說課的理解非常到位。一中的《餐桌禮儀》主題活動最為翹楚,她干練的語言、清晰的流程、暢快的課件、深度的反思,使我幾乎忽略她過程中存在的小組任務交代不明、第三階段匯報沓長的問題。到底是xx市綜合實踐培視頻說課第一人,到底是國家級比賽的第一名,她的說課贏得了與會人員的一致認可。四中xx老師的《課桌高度適宜情況調查》立意于生活,關注到學生身邊的問題,我也是極為欣賞的。
相比而論,小學的視頻說課就存在一定的問題,七個人里,兩節課是勞動技術課,一節課是美術課的綜合活動,都偏離了綜合實踐活動的視頻說課范疇。一小《xx市蔬菜現狀的調查》、三小《與書牽手》和二小孫杰《走進美麗的》三個活動是真正的綜合實踐主題活動的視頻說課,但也存在一定的問題。選拔之后我在會場上給大家做了交流,這里就不想贅言了。
要強調的一句是,這次視頻說課里,鄉鎮場學校只有和兩所學校報名參賽,其他學校以各種理由婉拒參賽。參賽的活動是《怎樣做泡菜》,這也是一節勞動技術類課,但從我們前面的多次聽課檢查和這次的參賽,可以看出他們學校一直在堅持把綜合實踐活動課常態化,這種認真執行國家課程標準,積極探索課程改革,注重教研氛圍養成的作風,是值得我們有些城區學校學習的。而《果蔬種植》活動,并不僅僅是勞動技術,這個活動中體現出了綜合實踐活動的全面性,包括方法類的指導,學生的體驗感知,匯報反饋有深度,都顯示出不但扎實開展,而且理念到位。其他的鄉鎮場學校都應該向他們這兩所學校學習,把綜合實踐活動課常態化,積極培養新人,使綜合實踐理念滲透到各個學科。
關于視頻說課的基本流程,關于綜合實踐活動課和勞動技術課的區別,我在好幾篇文章里都提及過,不知道我們的教研主任是否認真看過。選拔前我草擬了幾條視頻說課的評分標準交給其他教研員以供參考,其中包括主題是否明確,活動是否圍繞學生展開;活動時間安排是否合理,學生活動是否充分;環節是否齊備(確定主題、分組討論、制訂計劃、分工明確、小組實施、反饋交流、總結反思);視頻要素是否齊全,文字、圖片、視頻資料是否全;畫面質量是否達到標準,清楚、亮麗;選手狀態是否到位,脫稿、表情自然、語氣表述而非表演等內容。
我在選拔總結里說到,各學校這次沒有重視綜合實踐活動課的選拔,原因是多方面的。這其中有我們教研室自身的問題,也有學校層面的觀望因素。我在會上強調了一句:“我們永遠不會放棄綜合實踐活動”,希望我們這個態度能對學校正確理解課改,正確理解目前推行的生本教育實施都有幫助,畢竟生本教育也來源于綜合實踐,畢竟綜合實踐活動代表著新課改的方向。除非xx市放棄課改,否則我們是不會放棄綜合實踐活動課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