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有干部學習心得:焦裕祿式好干部永不過時
在中央黨校第一期縣委書記研修班學員座談會上重提焦裕祿精神,告誡縣委書記做焦裕祿式好縣委書記,始終做到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這不僅是對縣級領導干部的告誡,更是對廣大黨員干部的諄諄教誨。
焦裕祿身患肝癌,卻依舊忍著劇痛,堅持工作。1964年5月14日病逝于,終年42歲。焦裕祿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鑄就了親民愛民、艱苦奮斗、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焦裕祿精神,是“黨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現在卻有一些干部打著“為官不易”的旗號,安于當太平官、甩手官,“為官不為”;對積極干事,秉持“無功便是過”的干部嘲笑鄙視。這讓焦裕祿和焦裕祿式的好干部情何以堪?“為官不易”是現實,但不是借口。不論是古代的父母官還是現在的人民公仆,能被群眾交口稱贊的,都是親民愛民、兢兢業業、勤勤懇懇的。
焦裕祿精神是無私偉大的,焦裕祿是唯一的,但焦裕祿式干部卻是形形色色的。小崗村第一書記沈是一個榜樣,地委書記楊是一個標桿,xx縣委宣傳部副部長齊是一把標尺。他們沒有轟轟烈烈、驚天動地的本事,但用自己不甚強壯的肩膀,扛起一地黎民百姓的希望。好干部不非得舍生忘死才能干出成績。塌下心來,好好想一想,有沒有做到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有沒有用好自己的本事,讓一方百姓受益,改變一方面貌?
干部好不好,自己說了不算,領導說了也不算,群眾說了才算。心理裝著小九九,打著小算盤的干部,表面功夫做得再好,也會被群眾撕下偽裝。不會逢迎拍馬,不會斤斤計較的“傻子”,也自有群眾來呵護。民意愈來愈受重視的當下,群眾的呼聲才是干部前進的敲門磚。正所謂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權當是一個普通的打工仔,干對得起老板、對得起良心的事,做好自己,干好工作,又何愁做不了一個好干部?做一個焦裕祿式的好干部,不難不傻,永遠不過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