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孝順父母的感恩心得作文(通用3篇)
2025孝順父母的感恩心得作文 篇1
道不遠人:不能不孝敬父母
中華文明幾千年,我在這么美麗的世界上生活,離不開父母。是母親把我生育出,是父母把我養育成人,是父母讓我體會到父愛母愛,也是他們教會了我如何適應在這么復雜的社會上生存下來。
我能不孝敬父母?
我還記得,媽媽對我說:“懷你的時候,你爸爸不讓我生下你,還是在你大姨和姑姑的苦口婆心下,我才把你生下來,那時我生你的時候,我很疼,撕心裂肺的疼。那時的醫療技術不好只能順產,你的頭半天出不來,醫生就把手伸進去掏你。那時我還在咬你爸的胳膊呢!”
聽后我哭了,媽媽忍受了那么多的苦,只為了我。讓我感動不已,也為媽媽不值,為什么要把我生下來?媽媽說:“因為你是我的孩子。”是啊!只為了我是你的孩子你就這么的努力,正應了“母愛是無私的”。
我爸爸媽媽是一把屎一把尿把我拉扯大的,我很感激他們。在我們小的時候爸爸媽媽都是這樣抱著我們,拍拍小孩兒的小屁股,左親右親的,今天他們躺在那兒不能動的時候,我覺得突然有一天他成了我的寶寶,我見到他每次都特別寵愛的去摸一摸他,我就覺得這就是烏鴉反哺,就是老烏鴉把小烏鴉給養大了,小烏鴉就知道怎么去喂老烏鴉了,就用當年他們為我們所盡的這份愛再去回報他,我覺得這就像一種輪回似的,該我去做了。其實想想爸爸媽媽從來沒有告訴過我們,長大了你要怎么著,你要孝順怎么著,沒有,我覺得不需要更多的去說,只需要我們去感悟,我們去做,這樣子呢,多去寵一寵他們,我覺得不用花什么錢,多投入一些精力,這點特重要。其實有一點我特別想在這兒跟網友朋友們溝通,現在我們好多人,可能都會說其實我也很感激我的父母,我也很想多為他們盡孝心,可是我沒時間啊。請問,當周六周日的時候,你們陪著自己的孩子,去讀英語,學奧數,學舞蹈,彈鋼琴等等,拿出那么多的時間去陪孩子,然后國慶的七天長假我們又帶孩子游香山,到國外去旅游,在這個時候我們能不能不要說把所有七天時間都拿給爸爸媽媽,我們留下三天的時間給父母,隔一天陪孩子,隔一天陪老爸老媽,兩頭都可以顧及到,為什么我們只顧小的,而忘記了老的?父母其實也是要哄的。
就是這樣的父母讓我們體會到愛與被愛。
2025孝順父母的感恩心得作文 篇2
人都有孝心,但有方法的不同。李白說過:“百行以孝為先!”
“清晨起,問早安,上學去,說再見,回到家,道聲好,要 外出,須留言,父母錢,莫亂花,知勞苦,懂節儉,父母呼,要回應,大小事,行勿懶,父母歸,笑相迎,倒茶水,盡孝 心,父母煩,莫添亂,解憂愁,逗開心,父母忙,己莫閑,伸出手,幫一幫,父母累,捶捶背,勸早息,別打擾,父母病, 勤侍奉,病床前,多問候,父母訓,認真聽,有過錯,須改正,父母愿,當力行,己成才,方報恩,敬父母,尊長輩,揚 美德,好學生。”這孝心三字經中的每一種都為是對父母的一 份孝心。
將來我們也會成為孩子的父母,也會想孩子孝敬自己。現 在每一位父母都想兒女孝敬自己,如此,我們身為兒女就應當 孝敬父母。“尊老愛幼”這一條意見,每一位家長、老師都提 過吧;他們提得好,但有多少人采用呢?這我們能做,對長輩 們也是一種孝敬。
講禮貌、勤儉節約、幫父母做自己力及所能的事、尊老愛 幼……這些都是最基本的。如果不講禮貌,說話粗粗魯魯的,你將會成為人心目中的粗人。而講禮貌,和父母、長輩是禮貌 用語上的一種溝通,對父母、長輩又是一種尊敬。如果不勤儉節約呢?只懂得花錢來吃喝玩樂而不知勤勞的做事,你將會一 事無成。勤儉節約會讓你變成樸硝的人。從小就不鍛煉自己幫父母做力及所能的事,長大將會很懶惰。不尊老愛幼,你就是 沒品德的人!更不用說得上會孝敬父母,尊敬長輩了!
父母日日夜夜為我們做孩子的操勞。父母為我們做出了的多 少,而我們只要為父母做出小小的事情。父母都會為我們感到高興!每當自己成功了,父母見自己開心,他們也為我們感到 開心。憂愁、傷心給我們一份深切的安慰。雖然父母親的一時嚴厲一時慈祥,對我們都是一種父母愛親情。有時他們對我們 嘮嘮叨叨,但也是愛。我們每個都有這么好父母,身為兒女應 當孝敬他們。
2025孝順父母的感恩心得作文 篇3
百善孝為先。孝是什么?是兒女奉養父母,順從父母的意志。每一個人都心存孝敬,可又有多少人盡了自己的孝心呢?
其實做有孝心的兒女并不難,只看你有沒有這份孝心。也許是一件華麗的皮草,也許是一件普通的外衣;也許是一桌豐盛的酒席,也許是一桌家常便飯;也許是一棟豪宅,也許是一間平房。可它們在孝心的天秤上是等值的。古時候無論是人主、人臣、還是士民,都是很有孝心的。《孝行覽?孝行》中說:“務本莫貴于孝。人主孝,則名章榮,下服聽,天下譽。人臣孝,則事君忠,處官廉,臨難死。士民孝,則耕耘疾,守戰固,不罷北。夫孝,三皇五帝之本務,而萬事之紀也。”是啊,確定做人的根本,沒有比孝道更重要的了。
父母含辛茹苦養育子女,子女長大成人,為事業拼搏,為名利奮斗,功成名就,衣錦還鄉時,面對的卻是父母的一方墳墓。這人間悲劇不知何能休?“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請不要等到功成名就時再盡孝心,就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盡你一份孝心吧!作為學生的我們,應該怎樣孝順父母呢?我們不僅要努力學習,用最好的成績回報他們,還要聽從他們的教誨,更要學會關心他們,就像他們關心我們一樣。開門時的一句問候,疲憊時的一杯白水,沖突時的一次退讓就會讓父母心滿意足。
不要忘記時間的流逝,不要忘記生命的不堪一擊,更不要忘記父母的養育之恩。抓緊時間吧,抓緊你每一刻可以盡孝的.時間吧,時間是不會等待你的。
孝敬老人是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傳統美德。古時候有一句俗語是這樣說的:“百善孝為先”。現在的社會潮流變化得越來越快,有的人受社會潮流的影響,因為各種理由不孝敬老人,許多老人被子女拋棄、虐待。但是這些不孝順老人的人有沒有想過,你的父母不僅生了你,還辛辛苦苦地把你們養大,他們用無盡的母愛來包容你,指引你,幫助你,而現在他們老了,你們連基本的關心和撫養都做不到嗎?
我曾經看過兩個故事,第一個故事主要講:有一個很老的老人,他眼花耳聾,膝蓋不停地哆嗦著,他兒子和兒媳婦把他趕下飯桌,讓他用木板吃飯,老人的孫子看見了,也想用木板給他父母做碗,讓父母老了以后用。父母知道后,明白自己錯了,把老人接上了飯桌和他們一起吃飯。第二個故事講:一個男人很討厭他的父親,讓他的父親帶著一條毛毯出去“闖闖”。這時他不會說話的兒子居然說:“父親,你不必給爺爺一條毛毯,給他半條就行了。剩下的半條請你好好收藏起來,等我長大后可以把它給你們,讓你們到外面闖闖”。孩子的父母認識到錯誤,趕緊留住了老父親。
從這兩個故事可以看出,父母是孩子的模范,所以父母在做各種事情時都請考慮一下:“我這么做會不會給孩子造成不好的影響?”,例外還可看出,父母是必須受到尊重的。
我在《今日說法》的電視節目中曾經看過這樣一個案例,一個人把他80歲的老父親趕進了一個小木房,不給吃,不給喝,老人全靠鄰居的幫助才得以生存。我看了以后很生氣,長輩們都應該被尊重,何況是自己的父母呢?現在為了維護老人的合法權利,已經有許多相關的法律出臺了,不過,我相信,老人更希望看到的是自然流露出的真情,而不是被法律所迫的的親情。在這里,我向那些不關心老人的人呼吁:“關愛你的父母吧,他們為你付出太多太多!
曾經看過兩個故事,第一個故事主要講:有一個很老的老人,由于行動不便吃飯時手發抖,不停地掉飯,于是他兒子和兒媳婦把他趕下飯桌,給他在角落里重新放了一張桌子吃飯,孫子看見了,對他父母說,我以后也這樣給你們放個小桌子吃飯,父母知道后明白自己錯了,第二天把老人接上了飯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