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螞蟻搬家心得體會(精選11篇)
觀察螞蟻搬家心得體會 篇1
今天的科學課上,老師領著我們捉螞蟻。觀察螞蟻,同學們都很興奮。我們來到操場上,每一個人都忙著捉起螞蟻來。我目不轉睛地盯著它們有可能出沒的地方,生怕一轉眼,小螞蟻會偷偷溜掉。等了半天,我一只也沒有看到。這時候,有的同學在用小棍子到處撥弄,試圖能夠有所發現,可是,還是一無所獲。我突然想起了一個好主意,緊忙跑回教室,拿出了白糖,面包渣,放到了螞蟻的洞穴前。一會兒,幾只可愛的小螞蟻就跑出來吃美食了!我用小木棍輕輕地把它們引到我的昆蟲盒子里面。我馬上把盒子封上了,一只也不舍得跑掉,盒子里面有很多的美食的,呵呵,你們隨便享用吧。
透過一點縫隙,我看到螞蟻們驚惶失措的樣子說:“小螞蟻,你們不用害怕,我不是傷害你們的,我是想觀察觀察你們的生活情況,”小螞蟻們仿佛點頭說到:“好吧——”螞蟻是屬于昆蟲,它們的身體分成頭,胸,腹三個部分,頭上 張著一對靈活的長長的觸角,有三對毛茸茸的細長的腿。這些毛毛是用來粘東西的,幫助它們搬運食物的。
螞蟻傳播信息很特別,沒有網絡,沒有電話,是用身體分泌的一種化學物資來傳播的。別看它們身材很小,可是,它們能夠舉起比自己身體重40倍的東西呢!是一個十足的大力士。
螞蟻是人類的好朋友,大家不要傷害它們。我們觀察完畢,我小心翼翼地放回到了它們的家門,看到它們匆匆逃離,連一句謝謝也沒有來得及說。我想,小螞蟻回到家里后,一定會把這一段經歷講給媽媽聽的。這一次觀察,不僅近距離地看到了小螞蟻的容貌,最重要的是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一定要保護好小動物,因為,地球上也是它們的家園!它們的家里也有疼愛它們的爸爸媽媽啊。
觀察螞蟻搬家心得體會 篇2
有人曾說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得眼睛。我的生活中充滿了樂趣,我特別喜歡小螞蟻。
小螞蟻身穿黝黑的衣裳,身子像一個大大的問號。扁扁的頭部長著一對靈敏的觸角,不時晃晃悠悠地蠕動著,就像兩條細長的探測器。由千萬個復眼組成的小眼睛又黑又亮。小嘴呈三角形,就像一把精致的剪刀,既可以用來品嘗食物,又可以當作防身武器。細小的胸部上長著三對修長的腳。鼓鼓的腹部像個小圓球。腹部尾端還長著短短的絨毛。
螞蟻是一種神奇的小動物。它的神奇表現在,它是一位出色的全能運動員。實驗證明,螞蟻是一位游泳健將。如果把它放進水里,它并不會被淹死,而是用它那靈活的六條腿在水面上飛快地滑行。看到螞蟻優美的泳姿,心想:我們為何不學學“蟻泳”呢!除此之外,它還是一位短跑名將。每當我用手抓它時,它就使用“迂回”式的逃跑方式到處亂竄,遇到障礙物也會毫不猶豫地翻越過去,那速度就算是劉翔看見了也會自嘆不如。
螞蟻的神奇更表現在它是一位敬業的天氣預報專家。俗話說:“螞蟻搬家蛇過道,即將必有大雨到”。每逢大雨前,螞蟻家族就會成群結隊、井井有條地把它們的“家當”搬到新家去,真是會未雨綢繆啊!它還是一位著名的醫生呢。如果人得尿液會吸引螞蟻,那么就說明這個人可能會患有糖尿病了。
螞蟻的神奇還表現在它能吃下許多食物。螞蟻有兩個胃,一個是幫自己儲存食物,另一個則是幫同伴儲存食物的。雖然螞蟻可以搬起比自己重二十倍的東西,但是一旦發現食物依然會叫上兄弟們一起來搬食。
螞蟻這種齊心協力、無私奉獻的精神,不禁讓我敬佩不已。你說,螞蟻是不是很神奇呢!
觀察螞蟻搬家心得體會 篇3
土堆邊,青草旁,一隊隊小蟲子正吃力地忙著往窩里搬運巨大的食物。看到它們一個個細小烏黑的身子,緊張地蠕動而又有條不紊的隊行,你一定會不假思索地脫口而出:這就是小螞蟻呀!不錯,這就是小螞蟻,不過它們雖然很小很平凡,但我卻對它們有特殊的感情。
那還是我從小學時候,有一次,我無意間發現陽臺前有一個螞蟻窩,一群群小螞蟻在來來往往地忙活著。這時,我產生了一個惡作劇的念頭,于是我就往里灌了點水,然后用土把它填上,覺得很開心,誰知第二天一看,咦,昨天被我填平的窩口已被打通,窩旁堆著一圈新沙土。我感到很驚奇,又試著把窩重新填死,還不甘心的踩了幾腳,心想:這下你們可出不來了!可是事實和我預料的相反,一天后,窩口又被打通了,我仍不罷休,把窩口一次一次的填平,可是不屈不撓的螞蟻,卻從不灰心,一次又一次地把窩修復,最后,我終于被弄得索然無味,只好罷手,不屈服于強大勢力的小螞蟻終于勝利了。
從那以后,我對小螞蟻就另眼相看了。
一次,一只在我的蠅拍下犧牲的蒼蠅,被我有意撥到蟻窩旁,它被一只螞蟻發現了。只見這只小螞蟻圍著這個不速之客打量了一番,便迅速地朝這個龐然大物撲過去,一口咬住它的腿慢慢往回拖,小螞蟻把獵物忠實地朝窩口拉去,把美味帶給大家分享,多么可愛的'小螞蟻啊!
在龐大的動物世界里,螞蟻雖然是渺小的,但是它憑著那種不屈不撓、敢于抗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精神,頑強的生存著。想到了這里,我不禁對這小小的生靈產生了深深的敬意。
觀察螞蟻搬家心得體會 篇4
早晨起得稍晚了點,考慮到早鍛煉經常影響上午的學習,決定改晨煉(羽毛球、板羽球等)為散步。
一起在河邊散步,觀察一群小螞蟻搬蟲。吹一口氣,螞蟻嚇得驚惶失措,四處亂跑。想起自己幼時觀察螞蟻的情形,大約沒有男孩沒有觀察著螞蟻吧!記得直到初二時,我還曾捧著飯碗,蹲在地上一邊吃飯,一邊拿了飯粒喂螞蟻的情形。忙忙碌碌的螞蟻,緊張有序的螞蟻,齊心協力的螞蟻,驚惶失措的螞蟻,墻腳的螞蟻河邊的螞蟻山上的螞蟻樹上螞蟻,大螞蟻小螞蟻紅螞蟻黑螞蟻白螞蟻長翅膀的螞蟻……哦,那些螞蟻就是我們童年最常見的伙伴,童年的幻想跟著那些螞蟻鉆進它們的王國,甚至想象著自己也成為一只小螞蟻!
可惜的是,年齡漸長以后便很久沒有觀察過螞蟻,直到有了孩子,才會注意到久違的螞蟻。現在的孩子大約已被過多的玩具過多的作業過多的誘惑吸引,能夠專心地觀察螞蟻的恐怕也不多了,能夠幾個人一起觀察螞蟻更加難得。好在我們的童心還沒有完全泯滅,還可以陪著孩子一起看螞蟻,一起呆呆地看專心地看忘我地看,直到自己也變成一只小螞蟻。
嘯嘯今天的日記,想象著有一只過生日的螞蟻,有用昆蟲做的生日蛋糕,在蟻群中有廚師、清潔工,有廚房有廁所。我祝愿他在成年以后還能這樣充滿幻想的童心。
今天早晨,嘯嘯告訴我,昨晚夢見和余越一起參觀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給我描述每一個展廳。
晚飯后,和嘯嘯一起到市民廣場。抽陀螺、玩空竹。
回家后,嘯嘯“創作演奏”了兩支曲子:教皇牧羊曲和英國遠征進行曲。
觀察螞蟻搬家心得體會 篇5
我拿了一小塊面包,使勁扭成了大拇指般大小,十分堅硬,我把面包團放在了路邊,可過了幾分鐘,仍沒有螞蟻來。于是,我靜靜守候著。這時,有兩只螞蟻爬了過來,我連忙把面包團彈了過去。螞蟻們顯然是嚇了一跳,原地打了幾個轉,其中一只螞蟻爬到了面包前,仔細觀察了一下這個龐然大物,確定是吃的,高高地翹起了它那小錐子似的屁股。用放大鏡一看,可以看出,它純黑的像芝麻粒似的小眼睛,像蒙上了層細沙,它抬起了它微發棕紅色的腿,像個紳士一樣,彬彬有禮地走到了面包前,像是被什么東西激了一下子,猛然昂起了頭,一概剛才優雅的姿態,邁動六腿,迫不及待地爬到了面包后,開工了。而另一只螞蟻呢,早已不見了蹤影,估計是找幫手去了。不一會兒,又有幾只螞蟻爬了上來。螞蟻們開始行動了起來,幾只螞蟻率先低下了頭,啃食了起來,像是一個電動的鉆子,正鑿開堅硬的“山體”,往下開發,尋找“礦藏”。
外面被按得堅硬的表皮開出了一個小洞,螞蟻的頭上出現了一小丁點黃色的東西,湊近一看,原來是一點被咬下來的面包屑。螞蟻叼著屑子,如獲至寶似的,小心翼翼地踏著步子。有些螞蟻比較勤奮一點,像個大力士一樣,竟一爪舉起了普通螞蟻四五倍大的面包屑,像只螃蟹一樣,左搖右擺地晃了下;還有的螞蟻比較講團結,三個一組,用后腿站了起來,圍成了圈,一對前爪高舉著送到了中間,舉著碎屑,走了起來。螞蟻嘴里叼著碎屑,可沒了剛才那速度,它像個搬運工一樣,生怕把食物抖掉了似的,一點兒也不敢怠慢,走一步停一步地爬下了“山”,把食物運到了草叢里的“倉庫”中。
經過反反復復地搬運,原來的小團,只剩下了一攤零零碎碎的小屑子,螞蟻們便也不管了,成群結隊地搬著食物,耀武揚威進了草叢。走到碎屑前,可以看到一些細密的小印子,那一定就是螞蟻的咬印了。
觀察螞蟻搬家心得體會 篇6
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我在小區樓下騎著自行車。這時,我看見前面的道路被一條黑線蓋住了,我上前一看,哦,原來是螞蟻大軍在搬家呀!
只見它們有的在前領路,有的搬著比自己身體還大的食物,還有幾個“探路者”在四處勘察……它們一個接著一個走,像一隊訓練有素的軍人,邁著整齊的步伐走向一個螞蟻巢內。那應該是它們的另一個家吧,我想。
突然,有一只比較小的螞蟻似乎因為太累倒下了,沒想到它前面那只較大的螞蟻立馬跑來把小螞蟻背到洞里去了。我猜小螞蟻現在一定對那只大螞蟻充滿了感激吧!
它們依次爬進巢內,不緊不慢。我看著它們,忽然想起我曾經在書上看到過的一句話:螞蟻是靠氣味來判斷方向的,當你用樹枝劃過它要走的路時,它就會找不到方向。于是,我立即跑到大樹下撿了一根樹枝,繞著螞蟻巢劃了幾圈。果然,原先正準備進巢的那只螞蟻突然就不動了,它先到處聞聞,過了好一會兒,它才慢慢地進巢了。
我凝視著那個螞蟻巢,心想:巢里會是什么樣的呢?我真想進去大飽眼福,參觀一下螞蟻們的家。我曾經在書上看過:一個螞蟻巢比我們人的房屋構造還要復雜,它有食物儲存區、垃圾場、幼蟲室、卵室、蛹室和王宮等。曾有人將鋁水倒進一個普通的螞蟻巢,結果刨出來后發現:一個普通的螞蟻巢深度可以達到3米左右!而以螞蟻的渺小身軀來說,就好比人類在地下一千米左右挖掘出了一個宮殿……
突然,一滴雨珠落在我的額頭上,將我從無限的遐想中喚醒。我抬頭一看,原先風和日麗的天現在卻布滿烏云,許多大大小小的雨珠伴隨著“滴答滴答”的聲音落下來,我連忙把自行車騎回家去。看來螞蟻搬家,真的是要下大雨呀!
觀察螞蟻搬家心得體會 篇7
童年的發現許許多多,猶如天上繁星點點,其中有一次發現讓我至今記憶猶新。
暑假的一天下午,我在公園玩,看見一只只螞蟻在搬東西,有的在搬大米粒;有的在搬糖塊;有的在搬面包屑。它們排著長長的隊伍,像一條黑色的、細細的線攔在路上,它們要去干什么呢?我還真是很好奇呢,于是,我決定跟著它們去看一看。
“呼,真累啊!”我累得呼哧呼哧喘著粗氣,要不要繼續跟著呢?我的內心里糾結著,這時候,有一個聲音在我心里響起:“為了探秘,這點苦算什么呢?趕緊吧,螞蟻爬的可快了呢!”于是,我急匆匆地跟了下去。
這時,天空下起了蒙蒙細雨,分不清是煙還是霧,白蒙蒙一片,螞蟻也不知去向了。天空變得陰沉了起來,突然,一道白光劃破了天空,大約幾秒鐘之后,轟隆隆的雷聲響徹在耳邊,雨點像小冰塊似得向我飛來,我也只好狼狽地跑回家去。為什么螞蟻搬家之后就下雨了呢?我還是百思不得其解。
“沒辦法了。”我邊嘆氣邊說道,忽然,我想起了我的備用老師——它就是所有知識都知道的電腦老師呢。經過查詢,我恍然大悟,原來下雨前,空氣中大氣壓力比較低,螞蟻可以感受到大氣壓力的變化,所以它才會提前搬家,防止被雨水淹到。
知道了螞蟻搬家的奧秘,我忽然有了一個想法,我想要造一個機器人,它能感知大氣壓力的變化,當氣壓發生變化時,它就可以發出報警信號,提醒人們提前準備雨具或者早早找一個躲避雨的地方,方便大家出行。
我們的生活中充滿了很多神奇的現象,需要我們用心仔細地去觀察和體會,學以致用,才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觀察螞蟻搬家心得體會 篇8
傍晚,回家的時候,我來到小區里,在小區的角落里,有一片干枯的草地。草地里居住著許多昆蟲,我來到草地旁邊,翻開土地,大吃一驚,這里居住著數萬只螞蟻,它們合起來,足足有一頭小牛那么多只。我拿著放大鏡,仔細地觀察,原來螞蟻的身體部位是這樣的,螞蟻的頭很大,腳有的六只,有的八只。螞蟻的屁股很小,像一粒圓飯粒。它的身子上有很多毛,身上的顏色非常多,品種又非常多。
我把有些螞蟻弄進塑料袋,想看看它們是怎么團結合作爬出來的。螞蟻們一個接著一個用兩支又尖又大的牙齒把塑料袋鉆成一個接著一個的小洞,洞越來越大,直到成了一個窟窿。螞蟻們出來并團結合作,互相幫助,把塑料袋拉進土里,做成它們的家。這一幕讓我不得不佩服啊!螞蟻們讓最肥最大的螞蟻王住進了塑料袋里,對螞蟻們說,這是一個溫暖而舒適的新家。螞蟻越來越多,我又看見螞蟻們向毛毛蟲宣戰,我想:那么小的螞蟻能打得過那么巨大的毛毛蟲,真讓人難以置信。螞蟻們團結起來,攻擊性非常強,而毛毛蟲也被它們折磨得筋疲力盡,更讓我想不到的是,它們居然抬起了毛毛蟲,緩慢地向洞口移去,盡管很慢很慢,卻沒有放棄。更有趣的是,它們還輪流來抬,似乎還有分工:帶路的、鼓勁的……沒過一會兒,螞蟻們就把毛毛蟲抬進洞里了,給大伙分享著吃,一只毛毛蟲,可以夠螞蟻們吃好一陣子了。
時間不早了,我背著包回到了家。通過觀察螞蟻的行為,讓我學會了團結,團結可以戰勝一切的困難。
觀察螞蟻搬家心得體會 篇9
大家應該都知道“螞蟻搬家蛇過道,明日必有大雨到”吧。可是,螞蟻搬家真的要下雨嗎?最近發生的一件事揭開了這個秘密。
有一次,我正在樓下花園里玩,無意中發現了螞蟻搬家的情形。我想起螞蟻搬家就要下雨的諺語,于是我馬上飛奔回了家。到家之后我對媽媽說:“媽媽,馬上就要下雨了,您快把外面晾著的衣服收進來吧,要不衣服就要被雨淋濕了!”
“你怎么知道要下雨呢?昨天天氣預報說沒有雨啊!”媽媽很不解。
“我都看見螞蟻搬家了,書上說螞蟻搬家就要下雨了。”我努力地跟媽媽解釋。
等到了第二天,卻一直沒有下雨,我覺得螞蟻搬家搬早了,過幾天一定會下雨的。可是過了十幾天,不光沒有下雨,天氣還變得越來越熱。我特別失望,看來,并不是什么時候螞蟻搬家都會下雨的。
過了幾天,我在樓下同一個地方又看見了螞蟻在搬家。我想上一次看見螞蟻搬家的時候并沒有下雨,所以我沒有在意,照樣在外面玩耍,玩得正高興呢,不料卻被一場突如其來的傾盆大雨澆成了“落湯雞”,還因此感冒了幾天。
我迷惑不解地問媽媽:“媽媽,為什么有時候螞蟻搬家會下雨,而有時不下雨呢?”“這個…這個…我也不知道呀!不過,你可以從網上查閱一下資料呀。”媽媽建議我說。對呀,我怎么忘了可以查資料了呢?我真是聰明一世,糊涂一時啊。
于是我上網翻閱了資料,終于知道為什么螞蟻搬家下雨的奧秘了。原來,螞蟻搬家時并不是往同一個方向搬家的。螞蟻的感知能力比我們人類強很多,螞蟻只要感覺空氣的濕度特別潮濕,就說明要下雨了,螞蟻這時就會往高地搬家,因為高處不容易積水。而螞蟻感到空氣特別干燥,就知道天氣會變得特別的炎熱,因為高處會遮擋住陽光,所以這時螞蟻就會往低處搬家。
通過這件事我知道了,螞蟻搬家有時會下雨,有時會特別炎熱,所以看到螞蟻搬家要先看看搬家的方向哦!哈哈!我又學到了一個新知識!
觀察螞蟻搬家心得體會 篇10
昨天傍晚,我在我家院子里發現一只斷了腿的小青蛙一動不動地蹲在地上,還散發著一陣陣惡臭,我連忙去里屋拿了一把掃帚,想把小青蛙的尸體掃出去,正當我想掃時,看見幾只小螞蟻正在小青蛙周圍爬動著,它們的腰微微彎曲,好像很俄的樣子。它們不斷的地利用觸角向四周探索,像一個獵人在尋找獵物一樣,終于它找到了已死的小青蛙。
起先,它們圍著小青蛙轉了幾圈,確定小青蛙已死,然后大膽地爬上小青蛙的身體,在小青蛙的身體上爬來爬去,像一個個考古學家在全神貫注地研究著一塊恐龍化石一樣。突然,其中的一只小螞蟻爬下小青蛙的身體,迅速地離開了。我想:它可能是要去找螞蟻軍團來搬食物吧!于是,我便耐心地蹲在地上,想證實我的想法。
過了一會兒,我果然看見一排螞蟻向小青蛙這邊移動。螞蟻大軍在慢慢地靠近小青蛙迅速地爬上小青蛙的身體,然后螞蟻們咬下一塊青蛙肉,然后把青蛙肉咬緊了,抬著走,也許是食物對他們來說太沉重了,把他們都壓得低低的,嘴上的食物也搖搖欲墜,正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又來了一批小螞蟻,兩區批螞蟻很快融匯合在一起,把食物搬回了洞中。
接下來的搬運工作進行得都很順利,看著這情景,我心里著實得吃了一驚:“呵,這些小小的螞蟻竟也懂得團結!”它們小小的身軀并不是代表他們渺小無能,而是代表著它們的毅力、剛強和合群。而我們呢?除了體形比它們大,腦子比它們復雜外,還有什么呢?我們要向孔圣人說得那樣“擇其善者而從之”,我們要選取螞蟻們的優點來學子,學習他們的團結互助精神!
觀察螞蟻搬家心得體會 篇11
星期天的下午,我在屋東的坡田里玩兒。忽然發現前面不遠的地方有一串黑糊糊的小東西在蠕動。我躡手躡腳地走過來,仔細一看,噢,原來是一群螞蟻來來往往正忙著搬家哩!我輕輕地蹲下來,仔細地觀察著。
螞蟻搬家可有趣了。你看,它們有的銜著螞蟻卵,有的叼著食物,有的抬著剛剛出生的小螞蟻,有的也許已經把東西運到了新的住宅,又返回來搬第二次了。我留心地瞧著,發現它們始終排著長長的縱隊,最前面有一只領頭的大螞蟻,可能那就是它們的“頭兒”吧。那長長的隊伍就像自行車的鏈條似的,一個挨著一個向前走,來回循環,秩序井然。更奇怪的是如果有誰掉了隊或有誰貪玩,那個“頭兒”或挨著的那個伙伴就會繞過去,用觸角輕輕地碰一碰那個小調皮的觸角。調皮鬼知道自己錯了,馬上又排入了隊伍。看來,它們的紀律還挺嚴明的呢!
在長龍似的隊伍中間,有一大群螞蟻正在收拾一條大青蟲。它們都用小鉗子似的嘴夾住大青蟲胖乎乎的身體,幾十個螞蟻爬到大青蟲身上亂咬,痛得大青蟲直打滾兒,一下子就壓死了十幾只大螞蟻。那些螞蟻仍不屈服,又上來了幾十只勇士支援,它們在青蟲身上咬了一個口子,然后從口子里鉆進去咬。大約經過20分鐘的激烈搏斗,大青蟲終于一動也不動了,成了螞蟻們的美餐。螞蟻們又忙著搬運那條大青蟲,它們有的在前面拼命地拉,有的在后面使勁兒地推,旁邊還有兩排螞蟻推。不遠處,還有“啦啦隊”在吶喊助威哩!那架勢跟我們在學校舉行拔河比賽的勁頭差不多。沒過多久,那只肥大的大青蟲終于被螞蟻搬到了它們的`新家里。
見此情景,我不禁想起了一句名言:“團結就是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