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救災精神學習心得體會(通用3篇)
抗戰救災精神學習心得體會 篇1
玉樹抗震救災精神,不僅是抗震救災取得勝利的精神支柱,更是建設社會主義新玉樹、建設富裕文明和諧新青海的強大精神動力。恩格斯說過:“一個聰明的民族,從災難和錯誤中學到的東西會比平時多得多”。巨大的自然災難在給我們帶來巨大創傷的同時,也使我們偉大的民族精神在創傷中迸發、在奮進中升華。
玉樹抗震救災精神產生于偉大的抗震救災實踐,是“五個特別”青藏高原精神和“人一之,我十之”實干精神的延展升華。弘揚玉樹抗震救災精神既要與災后恢復重建緊密結合,更要與實現新青海建設目標緊密結合。要通過弘揚玉樹抗震救災精神,引導全省各族人民奮起于新的起點,致力于科學發展,凝心于真抓實干,推動新青海建設不斷取得惠及全民的實際成效;既要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更要自覺尊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玉樹抗震救災精神是以人為本精神與科學精神的和諧統一。玉樹抗震救災的偉大實踐啟示我們,要推動各項事業的全面發展,必須要有一股激情和熱情,要有一股沖勁和闖勁,要把對黨和人民事業的無限忠誠和熱愛轉化為激發潛能,豪情滿懷地追求卓越、追求一流、建功立業的實際行動;既要積極爭取外界的幫扶,更要立足于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弘揚玉樹抗震救災精神,加快新青海建設進程,一方面要以抓住機遇而不可喪失機遇的精神狀態,搶抓國家進一步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加大對藏區跨越發展和玉樹災后重建支持力度等三大政策機遇;另一方面要以主動融入、包容四海的胸懷,積極參與國內外經濟技術合作與競爭,以求新思變、敢為人先的勇氣,大力推進各種創新,不斷爭創青海新優勢,打造青海新品牌,展示青海新形象。
弘揚玉樹抗震救災精神關鍵是要腳踏實地地做好本職工作。當前,尤其要以省委十一屆八次全體會議精神為指導,以正在開展的創先爭優活動為載體,把玉樹抗震救災精神所煥發的巨大精神動力作用于各項實實在在的工作,堅定信心,乘勢而上,為新青海建設做出應有貢獻。
抗戰救災精神學習心得體會 篇2
們懷著崇敬的心情來到烈士陵園,陵園里站滿了前來瞻仰和緬懷烈士的人們。這里樹木高大蔥綠,四季常青。象征著他們永不屈服,為了革命的斗爭事業,寧愿犧牲自己的偉大精神。
這一座座整齊的墓碑,代表著他們無限的忠誠,他們勇于獻身的革命精神,難道不是為了祖國的明天,祖國的將來嗎?戰爭時期他們爬雪山、過草地,抗擊倭寇,英勇戰斗,歷經千辛萬苦,但他們沒有松懈過,為了祖國的勝利,為了我們過上幸福的生活,他們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我由衷的敬佩他們,深深地為他們鞠上一躬。
望著他們,我的腦海中不禁浮現出老師講過的他們的事跡。他們為了革命的事業,在帝國主義的摧殘下,他們咬緊牙關,誓死也要守住黨的秘密。他們寧愿做光榮犧牲的英雄,也不做茍且偷生的叛徒,這就是我們偉大的中國烈士,我為他們感到自豪、為他們感到驕傲,他們是我們中國人民的英雄,他們是一切美好未來的象征。想著這些,我覺得在這個和平年代里,我們生活的多么美滿和幸福。我立志追尋革命烈士開辟的道路,繼承他們的革命傳統,我將努力學習,發奮圖強,長大后努力工作,報效祖國。
革命先烈們,你們看到了嗎?在這個繁榮昌盛的年代,我們青少年沒有忘記自己的責任,我們不會辜負你們的厚望,將用自己滿腔的熱血去建設我們的祖國,發揚祖國的光輝傳統,創造更加輝煌的明天!
我熱愛祖國,敬佩烈士,我將永遠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祖國!在這清明之際,獻上一束純潔的白花,代表我深深的敬意。你們安息吧!
抗戰救災精神學習心得體會 篇3
淡淡的陽光透過濃密的云層照了下來,無精打采的,好像是要流淚。風兒輕輕地述說著烈士悲壯的事跡,我們六年級全體師生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步行來到東山革命烈士陵園,開展清明祭掃活動,重溫入隊誓詞,緬懷革命先輩的豐功偉績。
在學校里,大家就精心做好了一朵朵小白花,要把它獻給最可敬可愛的人。來到紀念廣場,巍巍的東山青松吐綠,高高的海寧革命烈士紀念碑莊嚴肅穆,上面鐫刻著八個大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紀念碑下,我們排著整齊的隊伍低頭哀思,追憶革命先輩的不朽功勛,對比今天的幸福美好生活。
然后莊嚴宣誓,激昂的聲音回蕩在東山革命烈士陵園。我想著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跡,正是他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和平與幸福,我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好好學習,快快長大,長大報效祖國。然后,我們把小白花放在紀念碑前,表達了我們對革命先烈的緬懷之情。
掃墓結束,我們還參觀了海寧革命烈士事跡陳列館,我了解到,這些為了保衛國家而犧牲的英烈是用自己的鮮血才換得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應該好好珍惜。天空淅淅瀝瀝地下起雨來,在憂愁的雨緒中懷念愛國的烈士,讓我們用心記下先烈的事跡,踏著先烈的足跡,發揚先烈的精神,發奮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