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學習后心得體會(通用3篇)
培訓學習后心得體會 篇1
習慣了大山的生活,也習慣了大山的工作,也總抱怨路途遙遠,條件不如鄉鎮上的學校,而自己工作量大,學生又是語言不同又不通,能力水平參差不齊因此也常常以為,自己盡力就行,然而9月26日至30日的培訓學習,我有機會和中村小學的領導和老師們一起上下班,共享一桌飯菜,也領略了王樹瓊、胡桂蓉、何文平、普春梅等眾多老師們的風采,深深為他們的高尚的人品,精深的理論知識,執著的敬業精神所折服。
在一周的學習培訓中,我從這些老師身上看到了做為一個老師所要具備的師德素養,也對自己進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反省。明確了“盡職盡責”的標準。今后,我將以好教師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學習理論知識,不斷提升自己的師德修養,認真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關愛學生,為人師表,做一名腳踏實地的教師。
我覺得自己今后的工作應當學會關注工作和生活中的五心:
一、感恩之心
生而為人,要感謝父母的生養,感謝師長的培養,感謝學校和國家的恩惠,我要感謝領導給我的恩惠,視我如同兄妹一家。也要感謝山前完小給我的崗位給我的的恩惠;也缺不了家人的關心支持的莫大的恩惠。沒有父母養育,沒有師長教誨,沒有學校給我們創造良好的物質和精神保障,我何能將自己甚少的才華談及揮灑?
“感恩不但是美德,而且是一個人之所以為人的基本條件!”感恩的心態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如果我們每天都能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面對工作,相信就會倍加珍惜我們的崗位,就會竭盡全力做好手中的工作,努力與周圍的人快樂相處,心情自然更加愉快。帶著一種從容、坦然、喜悅的感恩心情去工作吧!將會獲得更大的成功。
二、平和的心
1、用平和的心教育孩子。我們的教育對象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是動態的,是變化的,在學習生活過程中總會出現問題,嚴重的話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問題生”,而且因人而異,每個學生可能出現的問題也不是一樣的。在教學時不能因為他們的成績影響了班級的總成績就一棒子打死,仍舊要保持一顆平常心,把愛灑向學生的心田,用愛心感化學生,由于學生的反復性,一次是不行的,要耐心一點。
2、生活更需要一顆平和的心。教育是一份艱苦的工作,我需要用一份平常心來對待。從事了這份工作,可能一輩子都要干這份工作,那么就盡職盡責,無愧于心足矣。也許這次考試成績不理想,可誰能永遠立于不敗之地?何況長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也許評優評先沒評上,這可能是自己工作有差距。也許只要我們付出了,就不后悔,只要有一份平常心,走過去前面會是一片藍天。
三、責任心
做為一個山區的小學教師,在教學上應有強烈的責任心,這種責任心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對全體學生負責。
教書育人應當面對全體學生。當我一踏進校門的那一天起,便應當對全校每一位學生負起責任,關愛他們,尊重學生人格,促進他們在品德、智力、體質各方面都得到發展。
2、對學生的學習成長負責。
我們常說:“一年樹木,百年樹人。”而現實中不少老師的教學形式是教師“包班制”,而對分管的科目更是“流水式”,出現不合格的學生,難分清楚是哪一位教師的責任。長期這樣就是處在“無責任”位置上。教育是一個長期發展過程,同時又是環環相扣的過程。一個環節出現缺陷會給其他環節構成困難,從而影響學生的正常成 長。作為教師,應當有扎實可靠的知識,通達的學識,應當能夠對科學知識的嚴密系統有通透的理解,如此才能在教學過程中做到鉤深致遠,游刃有余,知識才能被學生所接受理解,內化為學生的知識結構,并轉化為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完成了知識傳授的過程。
3、對學生的心靈成長負責:
不讓一個學生落伍。這就要求自己不能只為了完成教學任務,還要多關心、留意學生,經常與學生進行交流,給學生以幫助。做學生學習上的良師,生活中的益友。
四、進取心
對于我而言,進取離不開學習,因此,應當從以下方面來學習
1、向同行學習。
可以向名師學習,也可以向一般老師學習;可以向本校老師學習,也可以向外校老師學習;可以向年長的老師學習,也可以向年輕的老師學習,取人之長,補已所短,改進教法,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教學水平。
2、向學生學習。
“師不必賢于弟子”,教師還應開誠布公地向學生承認自己的過失或不足,經常向學生學習。陶行知說:“你要教你的學生教你怎樣去教他。如果你不肯向你的學生虛心請教,你便不知道他的環境,不知道他的能力,不知道他的需要,那么,你就有天大的本事也不能教導他。”可見,向學生學習是多么的重要。
3、向報刊書籍學習。
“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要有一桶水”,這一桶水從哪里來?很重要的一個途徑就是向書本、雜志學習。當然,現在人們說,一桶水不夠了,教師要有一要常流常新的小河。不管是一桶水還是一條河,都要求教師不斷地充實知識更新知識。
五、無愧的心
如果我能用一顆感恩的心來生活和工作,如果我能以進取之心追求平和的心,那么,我會更加專注于工作的責任心,尋得一顆無愧之心。
培訓學習后心得體會 篇2
轉眼間培訓班的課程已經接近結束,經過十一天的學習,我想我們每一位學員都有不同的但很大的收獲。對于我個人,我認為這次培訓班舉辦的非常有意義,非常有必要,因為它不僅讓我充實了更多的理論知識,更讓我開闊了視野,解放了思想,打動了內心。無論是從黨校到復旦,從聽課到交談,還是從所聽到所聞,每時每刻、每一堂課,都讓我有所感動和收獲,許多不可言語表達的收獲。加之與來自不同縣市區、不同工作崗位的同學們聚集一堂,相互交流借鑒工作經驗、思路方法,較全面的提高了自己的理論水平和工作能力。以下是這些天的幾點體會:
一、多種形式的學習,提高了理論水平
作為一名年輕的基層干部,我有了一定的理論知識和工作經驗,但既不夠系統也不夠豐富。通過老師深入淺出的講授,感覺豁然開朗,許多問題從理論上找到了依據,對原來在工作實踐中覺得不好解決的棘手問題找到了切入點,感覺收獲很大。通過系統地學習xx大精神,讓我強化了服務大局的意識,同時讓我更清晰更全面地看到了加快鄉鎮政府職能有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的意義。
總的來說,各位老師們以樸實無華的語言為我們授課解惑,對我們來說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更是一次書本知識與具體工作相結合的鍛煉機會。
二、不同地域的學習,開闊了視野
這一次培訓給了我們接受高端教育的機會,讓我們開闊了眼界,豐富了知識,打開了思路,不僅對本地本土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也對開放先進的城市、理念有了進一
步的了解。
復旦、同濟大學教授的五堂課,讓我們站在了更高的臺階上重新地認識、學習各方面的理論知識,這樣讓我們站在更高的層次上看待我們的工作,看待我們的缺點和不足。
昆山一天的考察讓我有很大的感觸——一個地方的發展如此驚人。當我們感嘆她現在的發展成果時,我們更應想到當初為了現在的成果有多少人付出了多少的努力。我們不認同“人有多大膽,有多大產”,但一味的甘于落后、甘于現狀是絕不能有現在全新的現代化的昆山。 對寶鋼的參觀,讓我們感受了世界五百強企業的生命力和自身文化。更認識到一個企業并非一開始就是大企業、強企業,而都是要從小從弱做起來的,堅強的毅力、創新的思維和團結的合作是每個企業做強作大的前提。通過對一個企業的發展過程的了解,讓我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我們不能一直夢想著晉升、提拔,而是要在精神上更高。每個人的人生都不是一帆風順或布滿荊棘的,所以我們要一顆健康、樂觀的心來看待人生路上所有的酸甜苦辣,只有這樣才能贏來美好的明天和輝煌的未來。
三、案例的分析,警惕了自我
培訓第二天陳淑英老師給了我們一個具體的吻合我們當前身份的虛擬人物——章明,通過 “‘夾縫’中的年輕副鎮長”這個故事,讓我們認識了公章明,并為他惋惜,同時更提醒了我們自己。章明本身業務素質、政治素質有很高,但是缺乏組織協調能力,有沒有很好的心理素質,這樣兩個致命的缺點讓他在工作上寸步難行。
通過對案例的分析,讓我們以旁觀者的身份認清問題的本質所在,也讓我們看到章明的同時看看自己。給別人找問題的時候比較容易,但給自己找問題的時候往往比較難,所以老師讓我們通過查找別人問題的方式來提醒自己不要犯類似的錯誤。正確處理各種關系是干好工作的前提之一。事例也告訴我們沒有好的上下級關系、群眾關系,最終會導致工作無法開展,所以我們要著重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處理好各種關系,在陽光心態下工作。
四、前輩的座談,找準了差距
在諸城市的考察,讓我學到了很多,無論是城市的變化、社區的建設還是兩位鄉鎮黨委書記的講話,都讓我受益匪淺。
在與兩位鄉鎮黨委書記的座談過程中,我們學到了作為一名年輕的基層領導干部如何把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于實際工作中去,如何在平日的工作和生活中積累自己的工作經驗和理論知識,如何處理工作中棘手的復雜的問題等等。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了相比之下自己的不足和差距。當然找出差距并非要生搬硬套別人工作的方式方法,而是借鑒別人的方法來完善自己的方法。
結合這幾天老師所講的內容,總結出了干好工作應具備的六種能力:一是科學決策能力,就是面對錯綜復雜的局面和瞬間變化的形勢要有善于做出正確抉擇的能力;二是貫徹執行能力,就是面對問題能拿出行之有效的方案與計劃,貫徹下去并做到全面準確、得當有力;三是綜合協調能力,就是在工作中能把握大局、權衡協調、統籌兼顧;四是組織管理能力,就是善于社會交往,有較高的管理水平,組織得當;五是開拓創新能力,就是要以大無畏的精神,在舊有的經驗基礎上大膽嘗試,做到與時俱進、科學合理;六是學習實踐能力,就是每個人要把學習當成是畢生的任務。要想把工作干得有聲有色那么必須具備這六個能力,因為作為新世紀的干部人才就要順應時代的發展、跟上時代的步伐,只有這樣社會才能科學的進步。
這次培訓無論是課堂學習還是參觀考察,使師生互動還是所見所聞,都讓我從沒個角度獲得了知識,感謝組織部給了我們年輕干部這次學習的機會、鍛煉的機會。今后,我將盡自己所能把所學到的知識用于實際工作中,保證在政治上、思想上、組織紀律上、工作責任上始終保持一個共產黨員的先進性,用一份做人的真誠和愛心、一份政治責任完成好組織交給的每一項工作。如上是我對這次培訓學習的己點膚淺的心得,如有不當請領導批評指正。 培訓心得體會范文
培訓學習后心得體會 篇3
回想那天剛到**培訓,見到了所有的新同事,在閑聊之中才發現自己有多么的幸運。因為這里面有很多人都從各自不同的工作單位中來,有著豐富的工作經驗。而我作為一個**年畢業的應屆畢業生也能夠加入到如此優秀的企業,真的是令很多人羨慕不已的。
在開班課上,我印象最深的是集團公司副總經理給我們講的一段話:“不能走回頭路,不能忘記30年前的憂慮,不改革開放,總有一天會被開除球籍。”這是20xx年人民日報上的一段評論,剛好能很好反映集團目前的情況。
根據行業審計的結論、發改委各部的共識以及從國情民生的方面考慮,食鹽將繼續專營,但是專營的體制將面臨改革,這是我們**集團必須面對和做好充分準備的。
這次的培訓大體分為五個重點,一是集團的形式與任務;二是鹽業運銷業務與銷售模式的變革;三是簡單介紹井礦鹽生產的基本知識;四是就鹽業政務管理的基本情況以及鹽政執法的基本知識進行介紹;五是宣講了企業的文化基礎知識與集團企業文化建設。
在這次的培訓中,使我對即將從事的工作有了一個新的了解。以前我認為這是一個簡單的工作,但是現在我發現世界上從來就沒有簡單的事情。因為我們應該想的是怎樣把簡單的事情做到最好,怎樣最高程度實現自己的價值。就像其中一個培訓老師和我們講的:“我相信你們每一個人都能勝任這份工作,但重點是你怎樣做好它。”
這次的培訓中,老師告訴我們,**省輕工鹽業集團在全國同類行業中是排名第三的,同時企業也在努力探索新的發展之路,爭取應對體制改革,實現產業多元化,更好的提升發展促進繁榮。
這些成績好像一個豐碑,告訴我們**集團曾經走過怎樣的路,面對過怎樣的困境,做過怎樣一次次的決策才使整個集團一步步走向今天的繁榮。紀錄是不斷需要被打破的,我希望在未來工作中,能夠和這個企業一起進步一起成長,在未來的豐碑中刻下自己的努力,見證這個企業越來越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