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學習周永開先進事跡心得體會600字(精選5篇)
2024學習周永開先進事跡心得體會600字 篇1
“如果沒有黨的教育和培養,就沒有我的今天。這筆黨費,是我對黨的一點心意。”黨的98周年華誕前夕,91歲的周永開同志拿出自己節儉下來的10萬元退休工資,鄭重交了一筆黨費。入黨74年來,他堅守信仰、篤定篤行,至純至粹、對黨忠誠,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特別是離休后,依然保持革命精神、傾情生態環保、捐資幫困助學、傳承紅色文化,用實際行動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學習老英雄,學習他無限忠誠,永葆黨員本色。在周永開身上老去的是歲月,不變的是信仰。他始終保持共產黨員艱苦樸素的干事作風、對黨的事業的恒心、對黨對人民無限忠誠。始終堅持深入群眾、融入群眾,傾聽百姓心聲,解群眾之所急,贏得了群眾的支持和尊重。
學習老英雄,學習他堅守初心,永葆黨員本色。在周永開身上有一顆為人民服務永不停歇的初心,也是身為共產黨員使命擔當的執著和堅持。我們要學習周永開“舍小家,為大家”的革命情懷,也要學習他對黨的事業矢志不渝的信仰。
桑榆未晚霞滿天,人間最重是晚情。91歲的周永開同志尚能如此,我們身為黨員干部更應該守住初心,為民服務,以及始終不變的拼搏精神,牢記為人民謀幸福,不斷書寫新時代黨的新榮光。
2024學習周永開先進事跡心得體會600字 篇2
8.16日的《央視新聞》用長達10分鐘的時間,報道了91歲的老黨員、離休干部周永開的光輝事跡。他于17歲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四川達縣地委副書記、紀委書記。1992年離休,然而他放棄了舒服的城市生活,一頭扎進了萬源的花萼山中,宣傳生態環保理念,帶頭植樹造林,當起了一名公益“守山人”。他的一生都在堅守信仰、篤定前行,純粹做人、對黨忠誠,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他就是一位真正的奮斗無止境的共產黨員。
學習周永開對革命的一片赤誠之心,積極傳承光榮的紅色文化。1995年開始,他發起組織了至少15次“巴山渠水共產主義運動友好學校聯誼會”,積極傳承和弘揚革命精神和紅色文化。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之際,周永開曾與另一名老黨員用一個月的時間,手抄《共產黨宣言》。他還組織拍攝電視教育專題片《巴山教魂》,組織編纂《熱血》系列叢書,成為全市青少年革命傳統教育的讀本。在任期間,他經常到機關、學校義務上黨課,廣泛進行黨風廉政建設、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他最愛說的一句話就是“黨是我一生的追隨。”他用一生的實際行動踐行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學習周永開年過花甲初心不改,筑起捍衛生態保護的“綠色長城”。在離休后,周永開老人沒有選擇舒服的城市退休生活,而是來到了牽掛的一片土地——萬源花萼山。他走遍花了萼山自然保護區涉及的11個鄉鎮30多個行政村51個組,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向每家每戶宣傳為什么要保護生態環境,讓生態保護的理念深入人心,引導群眾主動參與到生態保護中去。周永開一直對周邊的群眾說“以前窮,當地的老百姓就把樹砍掉當柴燒,開荒種糧食,生態破壞嚴重。現在條件好了,我們要把綠色還給大山!”他身體力行去關愛環境,保護動物,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展示一名共產黨員的擔當與使命。在他的帶動下,周邊的群眾都積極主動加入護林行列,而保護山林的自覺行動也逐漸成了村民們的日常習慣。
榜樣就是力量,榜樣就是我們一代代共產黨人前行的不竭動力,我們共產黨員要學習周永開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信仰。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們共產黨員永葆奮斗的最大初心,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我們共產黨員始終扛在肩頭的最大責任。我們中國有數不清的像周永開一樣的共產黨員,他不是特例,但他是千萬優秀共產黨員的代表,更是9000多萬共產黨員學習的榜樣。讓我們緊緊追隨榜樣,發揚壯大榜樣的力量,一傳十、十傳百,使每一名共產黨員都能夠成為別人學習的榜樣,早日使我們中國共產黨的初心變為現實,使命得以實現。
2024學習周永開先進事跡心得體會600字 篇3
年輕時,他是沖鋒陷陣、奮斗在崗位第一線的干部職工,退休后,他是不辭辛勞、凡事仍親力親為的“周老革命”。
他作為黨員的一份子,時刻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從始至終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這,就是一位優秀的共產黨員——周永開同志的忠誠為人和勇于擔當。
“如果沒有黨的教育和培養,就沒有我的今天。”這是今年91歲的周永開同志在黨的98周年華誕前夕說的話。他還拿出自己節儉下來的10萬元退休工資,鄭重交了一筆黨費。無私的行為,令人動容的話語,其中深深融入了他對國家、對黨和對人民深切的愛,處處彰顯了他對國家、對黨和對人民一如既往的奉獻精神。
年輕有為,奮力拼搏。周永開同志自194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以來,曾先后任巴中縣委書記、達縣地委宣傳部長、達州市紀委書記等眾多職務。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生活中,他都從來不計個人得失,始終將國家大義和人民利益放在心中第一位,勤勤懇懇,踏實肯干,從不畏懼艱難險阻,一直堅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發光發熱,永不言老。1992年退休后,他更是難能可貴地投身于生態環保、公益助學及紅色文化傳承等社會事業,持續活躍在人民群眾身邊,為人民謀福利、解難題。自1994年起,他自愿扎根在艱苦山區、貧困地帶,日夜埋頭于山區生態護林方面的工作中,忘我的付出勞動,毫不顧忌自己年邁的身體,繼續發光發熱,揮灑辛勤汗水。
人生不言老,最美夕陽紅。無私奉獻,開拓進取,敢于擔當,至純至粹,黨員的光輝在周永開同志身上展現得淋漓盡致,他用一生的時光體現對黨忠誠的秉性,用無數個日月表達對黨員身份的珍惜和愛護。致敬周老,贊美夕陽,黨員光輝,永不消散。
2024學習周永開先進事跡心得體會600字 篇4
“她非湘人,一心行善舍家離子,千里馳援湘西南。年逾古稀,二次奉獻支教扶貧,三年募款建九校……
這是20__感動中國之“感動湖南人物”評選活動組委會給周秀芳的頒獎詞。
如今,3年時間過去了,對于周秀芳老人來說,除了年歲的增長,還有不斷刷新的希望小學數量,已從當初的9所增至29所,這一數字仍在繼續增加。
周秀芳,寧波市鄞州區李惠利小學退休教師。20__年以來,她懷揣支教夢想、不遠千里在湖南溆浦山區支教助學,用大愛情懷為貧困山區孩子點燃了希望與夢想之燈,孩子們都親切地稱她“支教奶奶”。
盛夏時節,我們再次走進大山深處,跟隨“周奶奶”的足跡,尋找支教助學背后的故事。
“知足周老師”,是周秀芳的微信名。支教助學路上,她卻是一個不知足的人。
從捐建第一所希望小學開始,四年多來,她將寧波、杭州、上海等地數萬市民的愛心源源不斷地“搬”到溆浦山區,捐建希望小學29所(已建成19所,10所籌建中),結對幫扶近400名貧困生,累計捐款物近3500萬元。支教助學之余,她還積極為山區脫貧努力奔走,助力當地產業扶貧,百姓致富。
“愛心”雪球越滾越大
累計捐款物近3500萬元
在北斗溪鎮剛落成不久的寶山天三希望小學,通過網絡遠程支教,就能和千里之外的寧波市老師孩子們一起上課,共享優質教育資源。這是周秀芳牽線捐建并落成投用的第18所希望學校,也是溆浦目前教學設施標準最高的一個村級教學點。
周秀芳的事跡引起了諸多愛心人士的關注,越來越多的人伸出援手,在她的牽線搭橋下,愛的火焰在溆浦已燃起燎原之勢。
上海交大籌資50萬元援建前進小學,寧波女企業家王嫻出資31萬元援建搭溪小學,象山愛心人士傅萃拿出省吃儉用的20萬元援建來鳳小學;就在今年,91歲寧海王春文老人被周秀芳的事跡所打動,一次性掏出250萬元,捐建5所希望小學……
在溆浦,還成立了研學實踐基地。
截至目前,周秀芳已經為北斗溪鎮籌資捐建9所,為溆浦縣籌資捐建了29所希望小學(已建成19所,10所正在籌建),結對幫扶近400名貧困學生,累計捐款物達3500萬元。
同時,周秀芳還牽線促成寧波與溆浦教學結對。20__年11月,鄞州區“牽手”溆浦建立支教基地,選派優秀教師到溆浦支教,溆浦縣選派中小學校長、年輕老師到寧波“取經”,培育“種子教師”。
周秀芳就像一個“愛心搬運工”,將寧波等地的愛心源源不斷匯聚到大山深處,點燃了大山的希望。她常說:“我巴不得是孫悟空,一個跟頭能搬運更多愛心。”
2024學習周永開先進事跡心得體會600字 篇5
9月6日下午,在京接受表彰的第七屆全國道德模范周秀芳載譽歸來,乘機回到寧波。市領導和社會各界代表前往機場迎接,為道德模范送上鮮花和祝福。
全國道德模范是中央文明委在道德領域授予公民的最高榮譽稱號。今年,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政治工作部組織開展了第七屆全國道德模范評選表彰活動,評選產生了周秀芳等58位全國道德模范。周秀芳也成為寧波第三個獲此殊榮的道德楷模。
喜訊傳來,全市人民都為周秀芳驕傲、點贊!
下午1時許,周秀芳搭乘的飛機降落。當她從接機口走出來,熱烈的掌聲隨之響起來。
大家對周秀芳獲得全國道德模范榮譽稱號表示祝賀,并請她保重身體。
“佩戴上這個沉甸甸的全國道德模范獎章,真是非常激動,心里始終難以平靜。”周秀芳說,“是寧波許許多多的愛心人士幫助了我,我只是把大家的愛心搬了過去。榮譽卻只頒給我一個人,感到非常慚愧。”
“獲得這份榮譽,是黨和政府對我的認可,也是大家對我的信任,也更堅定了我扶貧助學前行的信心。”
她表示,今后將發揮道德模范表率作用,帶動更多的人加入助學行列,把大愛寧波的精神代代相傳。
回到寧波,周秀芳惦記的還是大山的貧困孩子。她告訴記者,她發現湖南溆浦北斗溪鎮及周邊鄉鎮里缺失母愛的貧困孩童有296名,尤其有許多缺乏自我保護意識的女童,他們的遭遇一直是她的心間的痛。
周秀芳說,她希望能為孩子建起周秀芳愛心家園,有更多的寧波愛心人士伸出援手,一起為他們撐起一片遮風擋雨的港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