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心得體會范文(精選30篇)
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心得體會范文 篇1
節約窮人的財富,富人的智慧。
現在人們的生活條件有了很大的改善,補丁、牛棚已經離我們越來越遠了。我們看到的是優越的生活環境,一到夜晚,萬盞燈火大放光芒,一幢幢大廈頓時披上了寶石鑲嵌的衣衫;一條條街道猶如星光閃耀的銀河;再加上射燈如探照燈似的來回晃動,而在這閃耀著的美麗背后,又有誰看到了浪費的影子。的確,許多人都會這樣認為:生活條件好了,就應該有這樣的享受。于是,節約也隨之被人們拋在了腦后。
這天中午,我經過學校的小店,里面真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啊!同學們進來時迫不及待,出來時滿載而歸,我嘗點你的薯條,你吃點我的雞腿,真是不亦樂乎。我在班級里簡單地做了一個調查:平均每天到小店去4次以上的有6人;去3次的有10人;去2次的有30人;去一次的有7人;一次都不去的沒有(因為今天不去明天可能就去了,雖然我去小店的次數不算多,但我也在去的行列中)。去小店為了買學習用品的占四分之一;肚子餓買吃的占四分之一;還有四分之二的是為了解讒,看到別人在吃自己也要吃,更有同學是拿零食當午飯,中午菜不合胃口就一倒了之。前幾天班級里還掀起了一股風,看誰穿得最有品味,今天你穿李寧,明天我就要換上安踏,有人還嘲笑同學穿假。哎,我真想告訴大家,勤儉才是咱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而不是攀比與浪費啊!
在班會課上,我和老師商量把《儉以養德》這篇文章推薦給同學們,老師同意了,聽完了我對文章的介紹,同學們都談了自己的心得體會,是啊!艱苦的生活雖然已經離我們越來越遠了,但我們仍應牢記:平日里節衣縮食,困難時才容易度過難關;富足時豪華奢侈,窮困時將難以生存。勤儉節約這一美德在什么時候都不會過時。
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心得體會范文 篇2
爸爸、媽媽、老師常常對我說“節儉”食物,不能“浪費”食物,否則就會沒有了,爺爺和奶奶也常常對我說不能糟蹋食物,這些米粒都是農夫辛辛苦苦耕種的,所以,都要吃得干干凈凈才行。
節儉的方法就是關好水龍頭、隨手關電燈、不能亂買玩具、少去郊外游玩、不能亂花錢、食物要吃干凈、不能一直買新衣服。
浪費就是一直買玩具、浪費大自然的能源、買不必要的物品、食物還沒吃完就丟掉、把錢都拿去買豪宅、水龍頭的水不關,這樣錢會漸漸花光的。
我覺得節儉就像光明的蠟燭,而浪費就像黑暗的道路,所以我們要杜絕浪費和節儉做朋友。
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心得體會范文 篇3
不知大家是否聽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家雜志社舉行“打造節約型社會”有獎征文活動,應征的稿件堆積如山。作者中不乏專家、名者,也有很多真知灼見。但出人意料的是,特等獎卻由一名普普通通的中學生獲得。為什么呢?因為他是唯一一個把征文稿件打印在正反兩面紙上的人。
聽完這個故事,我想有一些人會對此感到不屑吧,那是因為他們對奢侈浪費的現象已經見怪不怪了。我們時?吹,有些人只不過是洗洗手,卻把水龍頭開得很大;時常看見在空無一人的教室里風扇還在呼呼作響;時常目睹美酒佳肴擺了一桌,頃刻間卻成為垃圾!耙恢嘁伙,當思來之不易;半思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節儉敗由奢”。自古以來,我們中華民族就以勤儉節約為榮,奢侈浪費為恥。試問,當節儉被放入史冊,當浪費成為了時尚,我們不該感到悲哀嗎?
回顧歷史的長河,我們還清晰的記得,從嘉興南胡的破舊船只到南昌城頭的第一聲槍響,從力挽狂瀾的遵義城頭到運籌帷幄的陜北窯洞,從決定中國命運的三大決戰到黎明前的歌樂山,革命先輩們浴血奮戰,艱苦奮斗,才換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又怎能讓奢侈浪費凌駕于節約樸素之上呢?
節約是一種財富,是那鑲嵌在如寶石的美德上最樸素的東西。我們不曾忘記,明朝清官海瑞用“公以生為明,儉以養其廉”為勉勵;我們也還記得,周總理那件破了又補,補了又穿的睡衣;我們也曾聽說過,德國前總理科爾毫不猶豫地舔掉盤子里剩余的湯水。這是節約的感召,節約的力作,節約的呼喚!
今天,時代呼喚精神動力,民族需要精神空間。但“加快建設節約性社會”不是一句普通的口號,而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實際行動。它需要一沙一石的凝聚,一草一木的`積累;它需要讓每一份資源都得到合理利用;它需要我們樹立一個觀念,那就是:節約光榮,浪費可恥。我國雖說是一個資源總量豐富的大國,但就人均占有量而言,我國卻是一個窮國,而且能源的浪費現象還在持續不斷,難道真的要讓子孫后代去討殘羹冷炙嗎?樹立節約意識,提倡節約,迫在眉睫。
怎能忘,節約飛揚傳四海,輝煌永駐;榜樣輩出笑華夏,前景更佳。當看到水龍頭里的水嘩嘩直流時,你主動伸手擰緊;當離開教室看到未關的電燈時,你順手關上;當別人讓你使用一次性筷子時,你毅然拒絕。從平凡的生活小事做起,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讓節儉蔚然成風。
朋友們,節約的星星之火已在校園燃起,節約的圣潔之花已在祖國大地綻放,節約的理念已在你我心中。行動起來吧,叩問心靈,崇尚節約,奏響節約的主旋律,開創華夏的新篇章!
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心得體會范文 篇4
這段時間以來一直都在認真做好節約這件事情,在生活當中我們應該要做到這一點,節約是我們應該要去做好,現在在生活當中有一種非常不好現象,那就是浪費,我覺得這是很不好的,在生活當中我們一定要做到節約二字,節約糧食,節約用水,節約用電,這是我們應該要去堅持的,毋庸置疑我們應該要努力去做好的,這段時間以來也一直在提倡這樣的行為,我們應該要認真的做好節約。
現在還是有非常多的事情是值得我們去落實好的,生活當中一定要做好這些,杜絕了浪費的行為,在吃飯的時候我做到了不浪費,能吃多少就打多少飯,保證自己不浪費每一粒米,雖然現在我們的生活條件好了起來,不必要太過于擔心這方面,但是我認為不能有產生這樣的想法,這是非常不好的,現在我回想起來還是感覺非常的有壓力,這是需要自己自覺地遵守,浪費的現象是非常不好的,作為一名學生我一直都有這方面的想法,浪費的行為是非常不好的,在這一點還是應該要主動去落實到位的。
在這樣的狀態下面一定要認真的去做到這一點,節約這件事情是從身邊的點點滴滴開始的,從生活當中的一些小事開始,在這方面我應該要認真去落實好,在生活方面厲行節約,這段時間以來我也是感覺非常的有意義,節約這件事情要從生活當中的小事開始做起,比如人不在家里一定隨手關燈,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養成隨手關燈的習慣,再有就是在用水方面,這是不可以忽視的,應該要學會循環用水,這段時間以來我就一直維持這這種習慣,能夠二次利用的水絕對不會浪費,一點點用實際行動去證明,因為我相信在這方面我還是有很多東西是可以有更多的進步,也可以慢慢的影響到周圍的人,節約這件事情是從個人出發,再有就是用實際行動去落實好,在這一點上面這是毋庸置疑的,我也會繼續去做好這件事情。
一個好習慣的養成是需要時間的,在這方面我有著非常明確的態度,我也是堅持做好了很多事情,這對我來講還是有更多的發展空間,通過節約我也是希望能夠影響到周圍更多的人,這一點非常關鍵,我也想要接觸到更讀節約的小技巧,養成好的習慣,這段時間以來,做好這些我覺得非常的開心,一定會繼續保持的。
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心得體會范文 篇5
當時,我的確不應該那樣做,我,后悔了。
還記得,那是在我小時候,當時也并不懂得勤儉節約的重要性。只見桌子上有滿滿的一桌子飯菜,聞起來特別香,我迫不及待的坐在桌子旁,等著這一頓“大餐”的到來,而就在大家坐在旁邊,我準備動筷子時,媽媽把我“攔截”了下來,并把一個小碗放到了我面前,說:“吃什么就把東西放到這里面,別再和以前一樣,吃的到處都是,這樣浪費多少飯菜啊!”我很不滿的看著她說:“反正都是吃東西,弄得那么麻煩干嘛,又沒有損失太多!薄耙敲總人都和你這樣想,那世界各地要浪費多少糧食啊。不行,今天我一定要改改你這壞毛病!边沒等我反駁,媽媽就首先做了示范!皩α耍藢嵲诔圆幌聲r,碗里的飯菜能吃上盡量就要吃上,不能太過浪費啊!蔽乙荒槦o奈的看著她,并答應了她提出的“無理要求”,心里卻想:這也有點太過了吧,不至于這么節約糧食吧,又不是沒有,真是的,媽媽就是有點小題大做。那是我吃的最“無聊”的一頓飯,同時,也是最干凈的一頓。
“我吃飽了,去洗手,洗手總沒事了吧。”我邊說邊離開餐桌,向洗手間走去?僧斘艺蛩愦蜷_水龍頭時,只聽見一句話從附近傳來:“別像以前一樣浪費太多水啊!蔽宜坪跤行┎荒蜔懿磺樵傅幕亓艘痪渲懒恕,F在回想起當時的事,真是覺得自己做的太不對了。
我想不只是當時的我,就連現在有些人還是不懂得節約,他們的想法似乎和我當時想的一樣,也并不重視節約。比如說,浪費糧食,浪費水資源,甚至在家中一些不是很舊的家具也都已經扔掉。特別是在各大飯店,浪費的現象非常嚴重,有的幾乎沒吃過的飯菜就被活活倒進了泔水桶。所以,節約問題應該馬上讓人們重視起來。
其實,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二十一世紀,節約已經成為我們每天必須堅持做的事情。有一句話說得好:“節約無小事!蔽覀儜搹默F在做起,對節約保持積極的態度,不應忽視了它。這樣不僅是為了自己和他人,還為了讓祖國的明天更加繁榮富強。
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心得體會范文 篇6
“據央視報道,中國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費的糧食多達800多萬噸,價值高達20__億元,被倒掉的糧食相當于2億多人一年的口糧。”第一次看到這則公益廣告的內容,相信大家都會感到震驚,同時為我們中國人所造成的浪費而感到恥辱。
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民族世代相傳的精神財富,也是我們這個民族百折不饒、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每個公民都要在工作、學習、生活中自覺弘揚節約的優良作風,養成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張紙、一滴油、一粒米的良好習慣。
節約要從小事做起,從日常生活做起!熬凵晨沙伤,積水可成淵”。小朋友們在吃飯時要尊重農民伯伯的勞動,愛惜糧食,爭做“光盤行動”的小模范。外出就餐時,更不能擺闊氣,講面子,要合理點菜,不剩飯,不浪費,吃多少,要多少,吃不了,打包走!大家要樹立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思想觀念,一起對“浪費”堅決說不!
節約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良好習慣。隨手關燈、隨手關水龍頭,不讓電腦、電視、空調等長時間待機……還有我們小學生用的草稿紙,一面用完,另一面一定要接著使用。另外大家外出旅行時,可以隨身攜帶水杯和洗漱用品,外出就餐時隨身攜帶筷子,減少對賓館和飯店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即衛生又避免資源的浪費,算得上一舉多得。
生活中需要節約的地方還很多,節約的行為還需要大力提倡,只要我們每個人都從我做起,從一滴一點的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的習慣,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就一定能在全社會進一步發揚光大。
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心得體會范文 篇7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边@是每一個同學都耳熟能詳的千古名句。這首詩讓我們懂得了勞動的艱辛,同時,也深深懂得了勞動的重要性。事實上我們的先輩們一直都把節儉當成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浪費的現象非常嚴重,就那身邊的同學來說,有的同學一味追求新的文具,頻繁地更換文具;有的同學禁不住誘惑,每天都買很多的零食;有的同學經常攀比,炫耀自己的衣物,說起名牌來如數家珍。
更讓人感到遺憾的是,浪費在有些同學眼里似乎非但不是讓人羞恥的事,反而成了一種追求時尚。吃飯只吃幾口就倒掉才顯得有派,好好的衣服不想穿了隨手扔掉才顯得酷。更有甚者,當你批評這些現象時,一些學生甚至說:“我畫的是自己的錢,我的東西怎么處理有沒有損害你的利益,何必要你來指手畫腳?”“現在很火水平提高了,到點飯菜可以理解,用不著這么斤斤計較。”“我國是農業大國,這點糧食算什么?”
雖然我們現在條件好了,可是,還有好多貧困地區的孩子不能夠上學,許多失業家庭尚待改善,許多受災地區的人還吃不飽,穿不暖。
據許多報紙雜志介紹,即使是富裕的西方國家,也是很注重節儉的,從來都是富日子窮過。而我們呢,比起人家的富裕程度來,人均收入尚不值一提,卻學會了窮日子富過。
我們現在還小,還沒有能力為國家、為社會做出更多的貢獻,但勤儉節約確是我們每個人都能做到的,節儉下的東西其實也能起到為國家積累財富的作用啊。那么,就讓節儉從我開始吧!從我開始,不浪費一張稿紙,不浪費一滴水,不盲目花一分錢……
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心得體會范文 篇8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簡易的一句話,卻深刻的印記在我們的心中,作為當代的一名中學生,我從小對勤儉節約耳濡目染,在老師和父母的影響下,我不僅在學習中做到勤儉節約,在生活中更要做到勤儉節約。
勤儉節約常常會被人所忽略——特別是我們這些在糖水里泡大的人。我們往往認為這是一件小事,別人不去做我也不去做。其實是錯的。我們是這個地球大家庭的成員,我們就該保護我們的家。
你知道嗎?現在的地球地下淡水資源并不豐富,很多地區和國家水資源緊缺,今年,我國的云南又一次干旱,土地干裂,人們沒有水喝,沒有水用,可傷心啦!我們看到這樣的情景,是不是該節約用水呀?公共廁所里經?吹接腥讼赐晔忠院蟛魂P自來水龍頭,也沒有人去管,導致水一直淌,一直淌。我們不能這樣做,不管在哪里,只要看到水龍頭在滴水,我們就應該把它關緊。在家里呢,我們可以把洗完臉的水用桶接住沖馬桶。我們還可以用淘米水洗碗,不僅節約水,又可以去除碗上的油漬,這樣就可以少用洗滌劑,既節約也很環保。
節約是無限制的,不僅僅是節約用水,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可以節約,如節約用電,無需開燈就不開,開了燈要隨手關。我們還要少買玩具,少吃零食,少買新衣服,省下每一分錢,捐給災區的小朋友……
古人云:“靜以修身,儉以養德”,節約是美德。勤儉節約,從我做起。請讓我們用勤儉節約來保護我們的家園吧!
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心得體會范文 篇9
“舌尖上的浪費”正成為最受關注的焦點之一,浪費可恥、節約光榮的觀念重新被更多人接受。上周五,一位新居民孩子給晚報寫來一封呼吁大家勤儉節約的信,晚報也專門作了報道。
作為一名來自四川的五年級學生,付和平在信中說:“浪費食物是一種很不好的行為,我們都應該抵制這樣的行為!毖巯,農歷新年越來越近,親朋好友聚餐機會增多,這時更有必要強調勤儉節約之風,讓文明就餐、不鋪張浪費成為市民們的選擇。
農歷春節長假跟學生的寒假重合,寒假期間也是中小學生做好勤儉節約小踐行者的重要時段。如果全市50多萬中小學生都能從身邊小事做起,從自己做起,注意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必將影響巨大。
勤儉節約其實就是要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除了告訴家長,還可告訴鄰居和其他親戚,宣傳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如何讓50多萬中小學生引領各自的家庭成為踐行“勤儉節約”的排頭兵?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非常支持向50多萬中小學生家庭傳達“勤儉節約”的理念,和晚報共同發起“在全市中小學生中開展‘勤儉節約’行動的倡議”。
這次倡議除了鼓勵50多萬中小學生成為“勤儉節約”的踐行者,還鼓勵學生們成為“勤儉節約”的宣傳者。另外,倡議也鼓勵中小學校向學生多布置一道“踐行勤儉節約”的創意寒假作業,具體方式由各所學校自行操作。
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心得體會范文 篇10
我們從牙牙學語起,第一個會發的音是“媽媽”,第一個會寫的詞是“中華”,會唱的第一支歌是《我愛北京天安門》。從那時起,稚嫩的心啊,就一心向著我們的祖國“媽媽”。人生道路上十七個春、夏、秋、冬,我們很慶幸,時時充滿歡樂,處處鋪滿鮮花,老師曾教導我們,只有祖國的富裕和強大,才能使幸福之花永放光華。
因此,為了使我們的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使這個發展中國家在世界上站穩腳跟,從此刻起,務必發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因為只有節約,幸福之花才能永放光華;只有節約,中華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中國古代就有“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的說法。有的同學會問:“此刻我們的生活這樣好了,還需要勤儉節約嗎?”我的回答是:“當然需要!鼻趦節約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精神,它不以物質是否豐富為前提。
生活貧困要勤儉節約,生活富裕也要勤儉節約。俗話說:坐吃山空。歷史上“今日花天酒地,明日乞討過街頭”的例子屢見不鮮。我國五代時期有李存審“贈簇教子”的故事,李存審出身貧困,40年為國征戰,100多次被敵箭射中骨頭,之后他做了大官,看到孩子們整日吃喝玩樂,從小嬌生慣養很不放心,他就把過去從骨頭中拔出的箭頭送給孩子,告戒他們不要忘記勤儉節約,并說“當知爾父起家如此也!
我國西部地區和一些偏遠的`山區,經濟比較落后,生活在同學勤儉節約,為改變自我和家鄉的命運而奮斗。
隨著我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勤儉節約的精神內涵更加豐富,繼承這種精神要從此刻做起,古人的話這天仍值得我們借鑒: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意思是說,節約是美德中的最大美德,奢侈是邪惡中的最大邪惡。
如果我們從此刻起,節約沒一滴水,那么日積月累,我們就可能節約一個江河;節約沒一張紙,日積月累,我們就可能節約一片森林;節約每一度電,我們就可能節約一個小型發電站!那么,既然節約這么重要,就讓我們從此刻起,為了使我們的國家更加富強,幸福之花用放光華而努力奮斗,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吧!
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心得體會范文 篇11
我國是嚴重缺水的國家,這是人人皆知的。北京市一個嚴重缺水的城市,作為北京人,我們更應該加強節水意識了。
看著那些白白浪費的水,我很是著急,網上應該很多節水的方法吧。我猜想著。打開電腦后,果然不出我所料,節水的方法像石子一樣,數也數不清。我認為最重要的是這幾個:
一、在洗澡時,打沐浴液和洗頭膏的時候,要把熱水器的水龍頭關上,要沖時再打開。
二、喝剩的茶水不用倒掉,可以用來擦桌子。
三、洗腳的水可以用來沖馬桶。
四、要洗的衣服數量少時,就不要再用洗衣機,盡量用手洗。
這些辦法既簡單又適用,雖然我只記得四個,但是它們已經能讓我們全家省很多水。
知道了就要做。計劃從現在開始實施。先從我做起。每次洗澡我都會在打沐浴液時關掉水龍頭,沖洗時再打開。媽媽很愛喝茶,但也經常剩茶,我把那些剩下的茶倒在毛巾上,然后擦桌了。洗完腳的水,我就用來沖馬桶。第四個方法更應該告訴媽媽。
我又把這四個方法告訴了全家人和舅舅。一個月過去了,查水表的阿姨來檢查水表,果然不出我所料,比上個月節約了不少水。舅舅又跟我說,用茶水擦完桌子后,家里的空氣又多了一份清新,還省了好多水。
緊緊是一個小小的舉動,就能讓兩家人節省這么多水,如果所有人都能行動起來,那么我們這個地球將不再會缺水!
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心得體會范文 篇12
一、領導重視,方案落實。研究活動方案,制定和部署具體工作。
二、活動扎實,形式多樣。我班活動總體分為宣傳教育和主題實踐兩個序列展開,簡稱“雙六行動”。
1、主題教育活動。
(1)全班集中進行專題講座二次,由班主任做動員報告、專題活動負責人做專題講座。
(2)利用每周國旗下講話等形式,加大宣傳力度,營造“勤儉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氛圍。
(3)班級以“勤儉節約,從我做起,從身邊的點滴小事做起”召開主題班會各一次,同學們通過講故事、朗誦詩歌、搜集名人名言等形式,深刻領悟勤儉美德的含義。增強憂患意識,繼承中華民族勤儉節約傳統美德,懂得在日常生活中怎樣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張紙和每一粒糧食,反對鋪張浪費。
(4)少先隊中隊發出了“勤儉節約,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的倡議,要求全體師生樹立起珍惜每一粒糧食、每一滴水、每一度電的觀念,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并積極投入行動中,做勤儉節約小主人。
(5)班級以“節糧、節水、節電”為內容辦了一期黑板報。同學們通過設計鮮明的手抄報和繪畫,進行了自我教育,知道生活中有很多利用的資源可供我們充分利用。
(6)班級進行了一次以“節儉養德從我做起”“弘揚勤儉節約傳統美德”為主題的征文競賽活動評選。
2、廣泛開展了“勤儉節約人人行”主題實踐活動。落實“五節約五減少”勤儉行動。
(1)關好水龍頭,節約每一滴水。
(2)不開無人燈,節約每一度電。做到教室晴天不開燈,人走燈滅。做到放學后拔掉所有電器插頭。
(3)不亂扔紙屑,節約每一張紙。做到草稿紙雙面寫,提倡使用手帕不用一次性紙巾。
(4)不吃或少吃零食,不丟剩飯,節約每一粒糧食。
(5)不亂扔垃圾。做到垃圾分類,變廢為寶。養成了“節儉養德”行動的自覺性。
(6)學校和班級表揚“節儉”行動先進分子,鞭策后進。激勵學生爭做“勤儉節約小標兵”。校園形成了“勤儉節約”的良好風氣。
“節儉養德從我做”是一項長期的行動,我們做了一些工作,但只是起點不是終點,我們將繼續開展下去,為培養小學生節儉的好習慣,倡導節儉光榮的社會風尚,促進學生養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而繼續努力。
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心得體會范文 篇13
我們都知道糧食是農民伯伯辛苦才換來的。我們一定要愛惜每一粒米,絕不能大手大腳地浪費糧食。
有一次,我在學校吃午飯,因為飯菜不愛吃,就把它們都倒了。到了晚上,竟然做了一個夢!
我夢見:我把飯菜都倒了的事兒,農民伯伯知道了,他們竟然來我家找我,我心里有愧,腿都軟了,就哆哆嗦嗦藏在衣柜里面。農民伯伯倒沒抓我,就在衣柜外面談話,他說:“你知道不知道一粒米一根菜是我流了多少滴汗,費了多少心血才換來的嗎?”我嚇得都不能思考了,就結結巴巴地說:“您,您在說什么呀?”
這時,老師走過來,說:“你是不是把今天的飯菜都倒了?”我一聽老師都知道了,只好對農民伯伯道歉。我說:“農民伯伯,對不起,我不該不節約糧食,更不該撒謊。以后,我一定不會再浪費糧食了。”農民伯伯聽了我說的話,笑瞇瞇的說:“知錯就改,就是好孩子。”老師走過來,把我拉出衣柜,說:“你以后一定記。轰z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農民伯伯也笑著點點頭,看樣子已原諒了我。我高興得說:農民伯伯,謝謝您能原諒我!闭f完,我們都高興地笑了。笑著笑著,我的夢醒了。
現在,我還記得那個夢。我再也不敢浪費糧食了,因為我怕農民伯伯在找我。有了我的這個夢,大家都知道浪費糧食的后果了吧?我要告訴大家,節約是一種美德。如果一個人能節約一粒米,那么一般人,就能節約一百粒米,我們一定要節約啊!
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心得體會范文 篇14
勤儉節約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美德,所以爸爸、媽媽從小就教育我不要浪費,我也特別聽話,平時爸爸、媽媽給我的零用錢我都放在“小豬豬”儲錢罐里,從不亂花,等積攢多了,我就拿來買學習用品。
星期天,家里來了一些客人,爸爸買了幾瓶啤酒招待客人。飯后,我趕緊把空酒瓶存放到一個角落,再加上平時自己喝的牛奶盒、飲料瓶以及家里的一些廢舊的報紙和紙箱,竟然有一大堆呢!我整理好后,請爺爺幫我的忙,把這些廢舊物品賣給了廢品收購站。收購站的阿姨直夸我是個懂事又節約的好孩子,我數了一下手中的錢,竟有3元8角整呢。我可高興了,美滋滋地把錢塞進了“小豬豬”罐里面。
這次我得存多點,因為我準備給一直帶我、關心我的爺爺買份禮物,感謝爺爺對我的疼愛!我也會隨時準備著把這些錢捐助給需要幫助的人……
真好,廢舊物品一賣,即得了錢,又幫媽媽把家里收拾干干凈凈,更重要的是還不會對外界環境造成污染,這不是一舉三得嗎?所以我會一直堅持我的勤儉節約行動的。
小朋友,從這件事你們應該也都知道了勤儉節約的好處了吧?趕快加入我的行動,你們也能從中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哦!
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心得體會范文 篇15
節約窮人的財富,富人的智慧。馮玉祥將軍教育兒子馮洪國也是如此:“兒啊,你要脫下軍裝、皮鞋到牛柵里去熏一下,聞一聞牛屎味,才會知道五谷香。古人說:奢能滅志,儉以養德。你雖然還不曾管事,談不上奢華,但以你的穿戴上看,是危險的!”這蘊含著深刻道理的話“一板子”把馮洪國打醒了。他脫下了軍裝、皮鞋,換上了青年的便衣,穿上了粗布鞋。事情是這樣的,馮洪國日本留學回國后,看望多年不見的老父親,當父親看到兒子身著西裝腳蹬皮鞋,渾身散發著濃濃的香水味,便這樣地教育自己的兒子。
現在人們的生活條件有了很大的改善,補丁、牛棚已經離我們越來越遠了。我們看到的是優越的生活環境,一到夜晚,萬盞燈火大放光芒,一幢幢大廈頓時披上了寶石鑲嵌的衣衫;一條條街道猶如星光閃耀的銀河;再加上射燈如探照燈似的來回晃動,而在這閃耀著的美麗背后,又有誰看到了浪費的影子。的確,許多人都會這樣認為:生活條件好了,就應該有這樣的享受。于是,節約也隨之被人們拋在了腦后。
這天中午,我經過學校的小店,里面真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啊!同學們進來時迫不及待,出來時滿載而歸,我嘗點你的薯條,你吃點我的雞腿,真是不亦樂乎。我在班級里簡單地做了一個調查:平均每天到小店去4次以上的有6人;去3次的有10人;去2次的有30人;去一次的有7人;一次都不去的沒有(因為今天不去明天可能就去了,雖然我去小店的次數不算多,但我也在去的行列中)。去小店為了買學習用品的占四分之一;肚子餓買吃的占四分之一;還有四分之二的是為了解讒,看到別人在吃自己也要吃,更有同學是拿零食當午飯,中午菜不合胃口就一倒了之。前幾天班級里還掀起了一股風,看誰穿得最有品味,今天你穿李寧,明天我就要換上安踏,有人還嘲笑同學穿假。哎,我真想告訴大家,勤儉才是咱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而不是攀比與浪費啊!
在班會課上,我和老師商量把《儉以養德》這篇文章推薦給同學們,老師同意了,聽完了我對文章的介紹,同學們都談了自己的心得體會,是啊!艱苦的生活雖然已經離我們越來越遠了,但我們仍應牢記:平日里節衣縮食,困難時才容易度過難關;富足時豪華奢侈,窮困時將難以生存。勤儉節約這一美德在什么時候都不會過時。
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心得體會范文 篇16
古往今來,勤儉節約乃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然而,奢侈浪費的現象在生活中處處可見:水龍頭嘩嘩地流著,卻沒有人理;炎熱的中午,沒有人的辦公室里,電扇還在轉;每當看到這種現象,我便陷入沉思,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哪里去了?而有人卻說,在建成小康社會突飛猛進的今天,人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消費理念也日益更新。節約的道德觀念陳舊了,節約的道德要求過時了。在這種錯誤思想的影響下,勤儉節約時下幾乎成了小農經濟思想的代詞。奢侈被認為有派頭,節約反被認為無能。有的人奢侈浪費不以為恥,反以為榮。而享受生活、玄耀消費反而成為部分社會群體的時尚和生活理念。這讓人不得不嘆息社會的發展!
一、何為節儉?
節儉是指能夠不用的資源就盡量不用,能節省的就不要奢侈,但現在的許多人都把這種美德看為吝嗇。節儉其實很簡單:將勉強能穿的衣服縫縫補補接著穿;將辦公室沒有人,但還在辛勤工作的電扇關閉;將嘩嘩作響的水龍頭關閉;在餐廳吃飯時,少量點菜,吃完打包走;將錢花在有意義的事情上,把用來喝飲料、吃雪糕的錢捐給災區的患難朋友。這樣,不僅自己健康,接受幫助的人也會快樂。
如果你養成了勤儉節約的美德,那么就意味著你證明了自己具有控制自己欲望的能力,意味著你已開始主宰你自己,意味著你正在培養一些最重要的個人品質,即自力更生、獨立自主、謹慎小心、深謀遠慮,以及聰明機智和獨創能力。換言之,就表明了你有生活的目標,你是一個非同一般的人。
要使我國富強起來,需要幾十年艱苦奮斗的時間。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艱苦奮斗是我們的傳統,艱苦樸素的教育今后要抓緊,我們的國家越發展,越要抓艱苦創業。提倡艱苦創業精神,也有助于克服腐敗現象。
其實,勤儉節約并不需要很大的勇氣才能做到,也不需要很高的智力或任何超人類的德行才能做到。它只需要某些常識和抵制自私享樂的力量就行了。勤儉節約只不過是日常生活中的普通意識而已。它不需要強烈的決心,它只需要有一點點自我克制。減少任何一次感官享樂和快樂逍遙,如少吃一根棒冰或少買一點零食以及鞋子、衣服,就能使一個人在歲月的長河中為其他人節省下來一些東西,而不是浪費在自己身上。
二、何為浪費?
在公共場所,我經?匆娪行┤,洗完手后不關水龍頭,我便上前去請他們關掉。可他們卻滿不在乎,說:“怕什么,反正這水費低,再說了,這水費又不要我出錢。”聽了他們的話,我才明白,原來,現在的人看重的是水費,而不是水資源本身。水費貴就節約,水費便宜就浪費,隨著物質生活的提高,人們已漸漸的忘卻了勤儉和節約。
在現實生活中,浪費的現象非常嚴重,就身邊的同學來說,有的同學一味追求新的文具,頻繁地更換文具;有的同學禁不住誘惑,每天都買很多的零食;有的同學經常攀比,炫耀自己的衣物,說起來如數家珍。更讓人感到遺憾的是,浪費在有些同學眼里似乎非但不是讓人羞恥的事,反而成了一種追求時尚。吃飯只吃幾口就倒掉才顯得有派,好好的衣服不想穿了隨手扔掉才顯得酷。更有甚者,當你批評這些現象時,一些學生甚至說:“我花的是自己的錢,我的東西怎么處理有沒有損害你的利益,?”“我國是農業大國,這點糧食算什么等?”更有甚者,睡衣破了一個洞,就馬上扔掉,再去商場買一件。在飯店里點了一桌子的菜,就吃一點,剩下的也不打包。那些還完好無損的蔬菜就這樣被倒進了垃圾桶。想想曾經空著肚子都打過仗的英烈們,再看看我們現在浪費糧食的可恥行為,想想真是慚愧。
一項調查顯示:大學食堂一周被倒掉的飯相當于一畝地的產量!學校一年浪費的電量足夠一個普通家庭用58年!面對這些觸目驚心的數字,每個人都需要捫心自問:“我們憑什么浪費?”我們有什么資格浪費?因為飯菜不合口味就將其倒進垃圾桶,這又是什么心理?大家的資源被個人故意地糟蹋就是對別人勞動的不尊重,對社會的不負責任。有些人的揮霍只是為了顯示自己的地位。
中小學校園里,住宿生享受到了生活補助費的待遇,“吃飽吃好”已經成為現實。近幾年,民生工程中又實行了學生“營養餐”優惠政策,更進一步提升了學生在校生活的質量水平,真正實現了“吃飽吃好”的質量標準。然而,資源浪費在校園里更是凸顯出來!同學間吃喝攀比,亂吃零食,不珍惜糧食,不能節約用水用電,損壞公物等行為屢見不鮮,種.種不良習氣在校園滋生蔓延,給教育帶來了新的挑戰。
三、如何厲行勤儉節約和反對奢侈浪費?
作為新時代教育戰線上的教師,我們有義務擔當起這份責任。將勤儉節約這種美德傳接下去,將奢侈浪費這種惡習扼殺在搖籃里,更需要我們教育工作者的艱辛努力。對青少年進行勤儉節約養成教育勢在必行,刻不容緩。我們應該從三個方面入手培養學生的節儉行為。
(一)、培養學生樹立資源節約意識。通過班隊活動、黑板報等多種教育宣傳陣地,努力營造創建節約型學校的輿論氛圍,積極倡導樹立健康生活方式和科學消費觀念,樹立浪費可恥、節約光榮的良好風尚。開展以“節水,必須從點滴做起”、“節電,從身邊做起”、“節約糧食,從手下開始”、“節約紙張,從我做起”為主題的系列宣傳活動,宣傳節約的重大意義和國家關于節約的有關政策法規。
(二)、學校加強節約管理與約束。
1、節約用水。健全節約用水規章制度,積極推廣使用節水器具;杜絕跑冒滴漏;花木澆灌用水,采用滴灌、自動噴灌等先進灌溉方式。
2、節約用電。公共場所用電器要指定學生參與管理,嚴開長明燈。辦公室、會議室、走廊、通道內使用節能燈具。走廊、通道等照明需求較低的場所,宜采用低瓦的節能燈并安裝聲控感應開關。計算機、打印機、復印機、電視機等電器設備不使用時及時關機。讓學生參與用電管理中來,體會節儉所帶來的樂趣。
3、珍惜糧食。學生在校用餐應做到基本不剩飯菜,剩菜剩飯要合理處理;不吃或少吃零食,不亂花錢;自己能做的事力爭自己去做,學會獨立。
4、不盲從,不追逐時尚;不攀比,不提倡高消費。
5、愛護公物,保護好校園清潔衛生。
(三)、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節約資源的記錄、報告、獎懲等管理制度,強化對資源節約工作的日常管理,建立并落實巡視巡查制度,保證資源節約工作經常化、制度化。對于有浪費行為的學生要及時予以批評教育。造成嚴重浪費的,視其情節通知其家長協同教育。
總之,節約是一種美德,節約是一種智慧,節約更應該成為一種習慣和風氣。建設節約型社會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和共同行動,“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边@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千古名句。這首詩讓我們懂得了勞動的艱辛,同時,也深深懂得了節約的重要性。,讓我們一同來約束自己,一起監督身邊的人,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把節儉真正落實到行動,時時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心得體會范文 篇17
八月流火的中國,節約成為最深入人心的話題。日前,“全民節約,共同行動”大型主題宣傳活動在北京舉行,曾培炎說:全國公民要共同努力,在全社會形成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社會風尚,把節約變成每一個人的自覺行動。
節約能源是大家共同肩負的責任。多年來“地大物博”的教育使“節能意識”并未深入中國人的心靈。在許多人的頭腦中,是不屑于隨手關燈關空調的;在許多人的行動中,也不屑于去擰緊水龍頭,以節約白白淌出的每一滴水。
節約是對家庭幸福的盤算,也是一份社會義務的擔當。節約是一種遠見,是一種態度;節約是一種智慧,是對自己負責!
對于我們當代的每一個中學生來說,樹立良好的節約意識對于我們國家的建設是大有幫助的!一滴水,一度電對我們來說也許不算什么,但是我們國家人口基數大,如果每一個人都積極的去倡導,去節約,那么節約的水就會有一條河那么長,節約的電就會是幾個發電廠的發電總量。節約創造價值!
曾經,我們的先輩們在節約方面為我們做出了榜樣,他們對每一滴水,每一粒米的節約在我們看來都是斤斤計較。但是就是他們這種節約的精神,才使得我們的國家有了這么快的發展。
但在改革開放以后,人們開始鋪張浪費,講面子,用水之后不關水龍頭。還有很多很多我們看的見的浪費,都在一步步吞沒了我們的地球!
所以,建設節約型社會,是世界各國可持續發展的共同方向,要從我們每一個中學生開始,作一個節約能源的模范公民。節約每一度電,節約每一滴水,節約每一個塑料帶,杜絕使用一次性用品。只要做了,我們的國家就有希望!
建設祖國,從節約做起!
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心得體會范文 篇18
中國共產黨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執行。中央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要結合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抓好《條例》的學習宣傳貫徹,使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深刻領會《條例》精神,堅決執行《條例》提出的各項要求。對鋪張浪費行為要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堅決維護制度的剛性約束力,堅決杜絕"破窗效應"。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有無數勤儉節約的優秀典型。朱元璋給皇后過生日也只用紅蘿卜、韭菜,青菜兩碗,小蔥豆腐湯,宴請眾官員;春秋時期魯國的貴族季文子,以節儉為立身的根本,并且要求家人也過儉樸的生活。他穿衣只求樸素整潔,除了朝服以外沒有幾件像樣的衣服,每次外出,所乘坐的車馬也極其簡單;東晉官員吳隱之,幼年喪父,跟母親艱難度日,養成了勤儉樸素的習慣。做官后,他依然厭惡奢華,不肯搬進朝廷給他準備的官府,多年來全家只住在幾間茅草房里。
古人云,成由勤儉敗由奢。奢侈享樂終究是自取滅亡,自毀前程。在長期執政和改革開放、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一些黨員干部受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等錯誤價值觀的腐蝕,黨內出現了以權謀私、貪圖享樂的現象。有的只講生活不顧生產,只求享樂不思創業;有的私欲膨脹,因而不惜貪污受賄,揮霍公款,聚斂財富,違法違紀;有的不深入基層,不辦實事,不解決群眾中的困難,對群眾疾苦漠不關心,麻木不仁,飽食終日,無所作為;一些黨員、干部在生活上鋪張浪費、奢侈腐化,肆意揮霍國家和集體資財,侵犯群眾利益,對此群眾意見最大、反響最強烈。
《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的出臺,標志著制度的"籠子"已經建造,人們期待,官場的享樂奢侈浪費之風,從此可以走進歷史的墳墓。
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心得體會范文 篇19
古人云:“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皻v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勤儉節約是中國人的一種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歷史上,古今中外勤儉節約的故事不勝枚舉,要求別人的自己首先會做到,他一生粗茶淡飯,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極為簡樸,一件睡衣穿了20年,補了73次。經濟困難時期,他自己主動減薪,降低生活標準,不吃水果、魚、肉。上世紀60年代,他召開會議到中午還沒結束,他留大家吃中午飯,桌上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幾小碟咸菜、主食吃燒餅,偉人在勤儉節約方面為人們作出了表率。那么,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向一樣勤儉節約呢!
節約要從身邊做起,從自己做起。日常生活中時刻謹記勤儉、節約。如節約用水,節約用電,節約糧食,要將衣、食、住、行等方面制為節用之法。不奢侈,奢侈就是浪費。
諸葛亮在《誡子書》中說:“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多少年來,在中國社會發展的各個時期,艱苦樸素、勤儉節約都作為一種被社會普遍認同的傳統美德、提到倡導,保持和發揚。這也是我國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重要因素。
是啊!艱苦樸素的生活雖然離我們已經越來越遠了,但我們仍應牢記:平日里節衣縮食,困難時才容易渡過難關;富足時將華奢侈,困難時將難以生存,所以說勤儉節約這一美德在任何時候都不會過時。
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心得體會范文 篇20
電是我們生活中必須的,每個人都應該要記得節約用電才行。我曾經就很浪費,但是在爸爸媽媽的教育下,我學會了節約用電!下面我跟大家講講我是如何節約的吧!
在炎炎夏日,我們都很熱,不過在吃冰淇淋的同時也不能忘記空調,是空調給我們帶來了涼爽,讓我們在夜晚的時候能夠快速地進入夢鄉?墒牵瑒e忘了,空調是用電用得最歷害的電器之一?照{溫度開得低——涼是涼,但卻很費電,每調上一度,就省一些電,因此,我推薦,開空調最適宜的溫度是二十六度左右,調到睡眠狀態最好,這樣既節約又涼爽。
燈也是最費電的,平時沒事我在家總要開上兩個大燈,而爸爸或者媽媽總是自覺得關掉一個燈,調到那種既亮又不費電的狀態,而這點我就做得不好,我要向爸爸媽媽學習,還有一次,我睡覺要開節燈,一直開到天亮,上學走時竟然忘記關了,后來讓燈一直開開到我下午放學才發現燈還沒關,唉,節能燈變成不節能了,你們不要像我一樣,節能燈不能開到天亮,不然會減少節能燈的壽命,燈泡會燒壞的。還有,盡量少用白熾燈,最好用節能燈,如果家庭有條件的的話,可以使用LED新型燈,這樣會節省很多電,我們家已經先使用了,如果你們家還沒使用的話,不妨試試吧!
每個人都應該學會節約用電,做到節約每一度電,為珍惜能源做出貢獻!
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心得體會范文 篇21
勤儉就是勤勞和簡樸,指厲行節儉,反對鋪張浪費,珍惜勞動成果,有錢有節制,不鋪張浪費;要自己動手創造早財富。諸葛亮說過一句話:“靜以修身,儉以美德!边@不是正體現出節儉對于提高中華民族自身道德修養有著重要的作用。
“每一食,便念莊稼之艱難;每一衣,便思紡織之辛苦。”勤儉是一種遠見,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美德!是對自己的子孫后代的負責。讓勤儉成為一種生活習慣避免生活中許多資源浪費的行為,其實只是舉手之勞,生活告訴了我們:節約不是省錢是一種至高無上的智慧。中國是擁有5000年文明歷史的泱泱大國,我們的文化博大精深,我們的傳統美德源遠流長。中華民族歷史倡導勤儉節約,孔夫子把“勤儉”和“溫良恭讓”一同列入基本的道德準則。周恩來和革命家們勤儉節約的故事眾所周知,成為美談,影響至今。但隨著社會的進步,生活水平提高;許多人忘了優良美德。晴朗的日子,教室總開著燈;涼爽的天氣,電扇竟還運轉著;洗手間的水龍頭滴滴答答的躺著水,來來往往的人視若無睹;飯盒還剩一大半飯菜。。。。。。
生活在新時代的我們不愁吃穿,經濟富裕了,科技發達了,難道那樣就以熄滅“勤儉”明燈了嗎?如果每天少開一個小時,日積月累可以生寫多少電,供貧困孩子上學?如果我們伸手擰緊水龍頭,日積月累可以省下多少噸水?可以讓多少缺水地區輸入多少水?如果我們“粒粒皆辛苦”,又有多少人吃上飯?……
勤儉,是生命的呼喚。祖國未來的藍圖,需要我們描繪,民族的理想更需要我們實現,建設新時代過程中,更應該有我們的實際行動。
我們不需要做什么驚天動地、轟轟烈烈的大事,平時少用塑料袋,用過的水盡量保存下來利用……對于整個中國來說,根本不算什么,抵不過高級飯店十分鐘耗掉的資源。但只要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張紙、每一粒米做起,人人付出一點點、一舉手、一投足,水滴也能匯成大海,不是嗎?
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心得體會范文 篇22
“舌尖上的浪費”正成為關注的焦點之一,浪費可恥、節約光榮的觀念重新被更多人接受。上周五,一位新居民孩子給晚報寫來一封呼吁大家勤儉節約的信,晚報也專門作了報道。
作為一名來自四川的五年級學生,付和平在信中說:“浪費食物是一種很不好的行為,我們都應該抵制這樣的行為!毖巯,農歷新年越來越近,親朋好友聚餐機會增多,這時更有必要強調勤儉節約之風,讓文明就餐、不鋪張浪費成為市民們的選擇。
農歷春節長假跟學生的寒假重合,寒假期間也是中小學生做好勤儉節約小踐行者的重要時段。如果全市50多萬中小學生都能從身邊小事做起,從自己做起,注意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必將影響巨大。
勤儉節約其實就是要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除了告訴家長,還可告訴鄰居和其他親戚,宣傳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如何讓50多萬中小學生引領各自的家庭成為踐行“勤儉節約”的排頭兵?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非常支持向50多萬中小學生家庭傳達“勤儉節約”的理念,和晚報共同發起“在全市中小學生中開展‘勤儉節約’行動的倡議”。
這次倡議除了鼓勵50多萬中小學生成為“勤儉節約”的踐行者,還鼓勵學生們成為“勤儉節約”的宣傳者。另外,倡議也鼓勵中小學校向學生多布置一道“踐行勤儉節約”的創意寒假作業,具體方式由各所學校自行操作。
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心得體會范文 篇23
現在隨著科技越來越來的發達,有許多人家都過上了富裕的生活。自然我家也是,F在小孩,大多數都是都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新衣服幾天就換一件,想買什么就買什么。而我們怎么不想想窮孩子家的生活?
正好,明天爸爸媽媽就帶我去姨外婆家。我姨外婆那里的生活很苦,吃一頓飽飯都是很艱難的。到了姨外婆家,我看了看環境,姨外婆的家里很簡陋,很小。終于開飯了,只有我的肚子都開始咕咕叫了。什么!居然也就只有雜菜,蘿卜干,芹菜,干飯。本以為可以吃一頓飽飯,居然是這些。怎么只有素菜,沒有葷菜呀?看在媽媽的份上,我也就只好將就將就了。
吃完飯后,我就到附近走了走。我看到許多像我這么大的孩子在干農活。自己手也有點癢了。于是,我到姨外婆家拿了農活要的物品?吹剿麄冏龅哪敲春唵,自己也試了試。啊,手一下子就割到了,好痛啊!將近干了4、5分鐘之后我就覺得很累了。算了,還是不干了吧。這時候,我看到不我小的孩子都在干農活,而且干得比我還要久,我現在已經沒理由不干了。
大約過了2、30分鐘左右,我的背真的好痛好痛。就像2天都趴到一樣。媽媽怎么來了,哦,原來是要回家了呀。我都把時間給忘記了。在回家的路上,我知道了“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義了。
我們應該要珍惜每一個物品,才對得起這句詩。
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心得體會范文 篇24
古人云:“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勤儉節約是國人的一種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整個人類,要想生存,要想發展,都離不開勤儉節約這四個字?梢哉f修身、齊家、治國都離不開勤儉節約,諸葛亮把“靜以修身,儉以養德”作為“修身”之道;朱子將“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當作“齊家”的訓言;以“厲行節約,勤儉建國”為“治國”的經驗。
歷史上,古今中外勤儉節約的故事不勝枚舉。要求別人的自己首先做到。他一生粗茶淡飯,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極為簡樸,一件睡衣竟然補了73次、穿了20年。經濟困難時期,他自己主動減薪、降低生活標準,不吃魚肉、水果。上世紀60年代,有一次他召開會議到中午還沒有結束,他留大家吃午飯,餐桌上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幾小碟咸菜,主食是燒餅。偉人在勤儉節約方面為國人做出了表率。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經常說的一句英國諺語是“節約便士,英鎊自來”,每天深夜她都親自熄滅白金漢宮小廳堂和走廊的燈,她堅持皇家用的牙膏
要擠到一點不剩。號稱“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豐田車”的日本豐田公司,在成本管理上從一點一滴做起,勞保手套破了要一只一只的換,辦公紙用了正面還要用反面,廁所的水箱里放一塊磚用來節水。一個貴為一國之尊、一個是世界著名的跨國公司,節約意識竟如此強烈,令人贊嘆。
建國初期,有一首歌唱得好:“勤儉是咱們的傳家寶,社會主義離不了。不管是一寸鋼、一粒米、一尺布、一分錢,咱們都要用得巧。好鋼用在刀刃上,千日打柴不能一日燒”。當時,國人都把勤儉節約作為做人和干事業的行為準則。然而隨著我國國力的增強和生活的改善,有些人把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丟了。君不見,當前社會上超越現實、盲目攀比的畸形消費;斗富擺闊、一擲千金的奢靡消費;過度包裝、極度美化的蓄意浪費;“長明燈”、“長流水”的隨意浪費等現象比比皆是、不勝枚舉。在這些不良現象中,“大款”、“公款”充當了主要角色。這種社會現象已經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并得到黨和國家的重視。黨中央及時提出“建設節約型社會”的戰略決策,并把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提到“事關現代化建設進程和國家安全,事關人民群眾福祉和根本利益,事關中華民族生存和長遠發展”的高度,并在全國范圍內大張旗鼓、深入持久地開展節約活動,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
勤儉節約的美德如甘霖,能讓貧窮的土地開出富裕的花;勤儉節約的美德似雨露,能讓富有的土地結下智慧的果。在建設節約型社會中,要牢固樹立“浪費也是敗壞”的節約意識,克服“花公家錢不心疼”的不良心態,形成“鋪張浪費可恥,勤儉節約光榮”的良好氛圍,使勤儉節約成為一種時尚、一種習慣、一種精神。
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心得體會范文 篇25
現在社會上浪費的現象是很嚴重的,所以我覺得節約是必須要做的事情了。我們國家的人口那么的多,就算每一個人每天只浪費一點資源,加起來的數量也是非常的龐大了。所以我覺得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要拒絕浪費的現象,做一個節約的人,不管是糧食或者是其它的資源,都應該要節約。我們應該要利用好自己有的一些資源,讓這些資源被我們最大化的利用,就能夠節約很多的資源。
以前我自己也是一個比較浪費的人,我很喜歡買零食和其它的東西吃,但自己的胃口又比較的有限,所以買了很多自己又吃不完,又因為買的太多所以吃了一些之后就不想吃了,很多的零食往往放到過期了都還沒有吃完,在不知不覺中自己已經浪費掉了很多的東西了,F在自己已經意識到了這樣的行為是非常的不好的,所以也在有意識的控制自己買零食的數量,現在浪費的現象已經好很多了。但這也只是拒絕浪費的一個方面,還有很多是我現在還沒有做到的。
在外出聚餐的時候,應該要做到吃多少點多少。其實我一直都是有這個意識的,但其它的朋友就會因為我的這個想法覺得我非常的小氣,其實我只是覺得點太多了浪費了就非常的不好了。所以說覺得應該要讓更多的人有這樣的一個意識,每次因為不想讓他們覺得我比較的小氣所以我就會多點一點,最后就會浪費很多的食物。若是大家都有了這樣的一個意識的.話,選擇在不夠吃的時候加菜,而不是在一開始就點很多,我想浪費的情況就會好很多了。
還有很多的資源是需要我們去節約的,比如水、電等,雖然現在浪費的現象依舊是非常的嚴重的,但一切都是朝著好的方向發展的,相比之前浪費的現象已經好很多了。現在接受教育的人也越來越多了,我相信在學校的節約的教育下,新一代的學生一定能夠能夠做到節約,不再浪費。當有更多的人開始拒絕浪費了之后,我們所生存的環境一定會變得越來越好的。
節約資源僅靠一個人的努力是不行的,所以應該要大力的去進行節約資源的宣傳,讓更多的人意識到節約的問題。在我們做到了節約之后,就能夠去呼吁我們身邊的人讓他們也不要浪費資源,讓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節約資源的行動當中,我期待著更美好的未來。
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心得體會范文 篇26
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無論家里的收入高低,再有多富裕,我們都應該勤儉節約,我們要從現在做起,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做起,養成良好的勤儉節約習慣。
有一件事我記憶猶心。
那是去年春節期間的一天,爸爸要在家里請客人,中午的時候,家里來了許多客人,這下該我們忙活的時候到了。我為客人洗水果,爸爸就忙著現擺起他的茶藝來了。最忙活的就是媽媽了,不長時間,媽媽就為客人準備了一桌豐盛的午餐,他們都吃的津津有味,贊不絕口的夸媽媽手藝好,下午客人走了,我幫媽媽收拾吃剩的飯菜。我把飯菜倒進了垃圾箱,媽媽看見了嚴肅地對我說:“干嘛到掉了,物價這么貴,不要浪費糧食,況且我們吃的都是農民伯伯辛苦種植的,因該珍惜勞動成果,正所謂誰只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睆哪且院螅叶昧斯澕s飯菜。通過這件事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有一次,奶奶洗完衣服忘了關水籠頭,我連忙過去關水龍頭,并對奶奶說:“以后要節約用水!边有一次,爸爸在沙發上看電視睡著了,可是電視機還開著,我就悄悄地關掉電視機。后來爸爸知道了這件事,夸我是個懂事的孩子。
我已經是四年級的學生了,要多體諒父母的難處,多替家人著想,學會合理消費,雖然自己不當家,但也應該知道柴米油鹽貴,這也正是我們因該必須做的。
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心得體會范文 篇27
從古至今,勤儉節約一直為世人所稱頌,因為勤儉節約是一種美德。人們都不愿意被別人說自己缺德。
但是,確“德”的人卻常常有。三國時期魏帝曹睿大興土木,為自己建華麗的宮殿,勞民傷財。少傅楊阜曾上書曰:“臣聞堯尚茅茨,而萬國安居;禹卑宮室,而天下樂業;及至殷、周,或堂崇三尺,度以筵耳。古之圣帝明王,未有極宮室之美麗,以調敝百姓之財力者也。桀作璇室、象廊,紂為傾宮、鹿臺,以喪其社稷;楚靈以筑章華而身受其禍;秦始皇作阿房而殃及其子,天下叛之,二世而滅。夫不度萬民之力,以從耳目之欲,未有不亡者也……”可曹睿非但沒聽從,還滅其家族,最終是魏氏滅亡,致是自己含恨而終。
一項調查顯示:大學食堂一周被倒掉的飯相當于一畝地的產量!學校一年浪費的電量足夠一個普通家庭用58年!面對這些觸目驚心的數字,每個人都需要捫心自問:“我們憑什么浪費?”我們有什么資格浪費?因為飯菜不合口味就將其倒進垃圾桶,這又是什么心理?大家的資源被個人故意地糟蹋就是對別人勞動的不尊重,對社會的不負責任。有些人的揮霍只是為了顯示自己的地位。
然而,一個人只有不缺“德”,自己的價值才能更容易地顯現。據資料顯示:福建連江金源集團董事長黃如論,兩度成為大陸“首慈”,由“地產大王”一躍成為“慈善王”,20__年捐款2。1億元人民幣,20__年捐款2。86億元,今年頭4個月已有近億元捐助。如此富有的人物,個人生活中卻跟奢侈無緣。世界首富比爾·蓋茨被稱為“世界最樂于慈善事業的人”,這兩年捐助慈善機構的總額已達256億美元,可他生活上卻相當節儉,穿普通的T恤衫,吃平常的漢堡包,沒有隨從。最近,他向外界公布遺囑,宣布把不到財產的2%留給自己的3個子女,而把財產的98%留給自己創辦的基金會,把這筆錢用于研究防治艾滋病和瘧疾的疫苗,并為貧窮國家抵御這兩種疾病提供援助。節約的背后是樂善好施的美德。
節約是一種健康向上的生活態度,是一種品質素養和美德。在很多時候、很多地方,節約不是“可為不可為”,而是“為與不為”,愿為則百事可成。把節約看作創造價值、塑造自我的機會,就會千方百計地厲行節約,體味“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成就感。如果視節約為麻煩,把節約當負擔,就難免被動應付,對浪費現象熟視無睹。
勤儉節約如同數學中的繁式化簡,不僅能真正顯示出自己的價值,更能看出一個人的內在品質。是要“天天過‘節’”,還是要“天天過節”,自己去選吧。
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心得體會范文 篇28
我到了學古詩的年齡的時候,我學到的第一首古詩就是“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蔽覀冞t到的事物都是由農民伯伯用辛勤的汗水澆灌出來的。那時候我就覺得,在舊社會里長大的孩子,雖然沒有我們這些孩子幸福,但是他們有一種我們現在孩子都很少有的良好習慣,那就是他們在困難中養成的勤儉節約的好習慣。這種習慣在我們現在這些孩子中很少有,因為我們都是家中的寶,是吃著蜜糖長大的,從小就養成了浪費的習慣,根本不懂得什么叫節約,這樣的孩子長大了就會成為一個沒有出席的人,成為一個貪婪的、不會勞動的人。那些從小就養成勤儉節約的孩子,他們即會辛勤的勞動,又不會太浪費,這樣的孩子長大了就會成為一個有出息的人,
其實節約很簡單的,比如:我們每人每天節約一粒大米,就能讓貧窮的人們吃上一頓香噴噴的大米飯;我們每人每天節約一度電,就能讓鬧電荒的地方變得明亮起來;我們每人每天節約一滴水,就能讓喝不到水的人們喝上一年;我們每人每天節約一毛錢,甚至是一分錢,就能讓那些渴望上學的孩子們上學,也能讓那些挨餓挨凍的人們得到食物與溫暖,還能讓那些無家可歸的人們回到家園,這些東西對于我們來說好像微不足道,但只要我們全國人民都節約,全國人民都能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那在我們國家就不會有什么饑荒、水資源不足、電荒、油荒。
節約,是一種意識、是一種美德、是一種智慧,節約更要成為人們的一種習慣、一種作風。對個人,節約是一種科學的生活方式;對社會,節約就是一種文明。如果大家從現在開始能夠從我做起,牢記節約意識,從節約一度電、一滴水、一張紙、一粒糧入手,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加美麗。
同學們,“讓節約成為一種習慣,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從我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
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心得體會范文 篇29
古人云:“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整個人類,要想生存,要想發展,都離不開勤儉節約這四個字。可以說修身、齊家、治國都離不開勤儉節約。
在這一點上偉人為我們做出了表率。朱元璋稱帝后給皇后過生日時,只用紅蘿卜、韭菜,青菜兩碗,小蔥豆腐湯,宴請眾官員。而且約法三章:不論誰擺宴席,只許四菜一湯,違者嚴懲不貸;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每天深夜都親自熄滅白金漢宮小廳堂和走廊的燈,堅持皇家用的牙膏要擠到一點不剩。他們都貴為一國之尊,尚且如此勤儉,著實令人贊嘆。
而今,隨著綜合國力的增強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人把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丟了。超越現實、盲目攀比的畸形消費;斗富擺闊、一擲千金的奢靡消費;過度包裝、極度美化的蓄意浪費;“長明燈”、“長流水”的隨意浪費等現象比比皆是……面對這些不良現象,捫心自問:“我們能做什么?”
答案很簡單: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身邊的點滴做起。
就這么簡單嗎?對,就這么簡單!
請記。喝绻鐣呛,你與我,則是海里的一滴水,正是你與我這一滴一滴的水,匯聚成了海的壯闊無比。也正是由于你與我的共同努力才開辟了勤儉節約的新天地。
話說“勤”“儉”二字好兄弟,相輔相成,不分家。“只勤不儉,好比端個沒底的碗,總也盛不滿!”“只儉不勤,坐吃山空,一定要受窮挨餓!”我們青年學生非得既勤且儉不可。那么我們的“勤”是什么?當然是勤奮學習。我們的“儉”又是指什么呢?自然是指不比中學生勤儉節約主題國旗下講話稿吃,不比穿,不比誰的零花錢花得歡。身為求學之人,我們吃的,穿的,花的都來自長輩,如果我們能夠大手大腳的花錢,那是長輩寵著你,護著你;如果我們能夠身著,腳蹬亮靴,那是父母慣著你,疼著你。不是你的能耐,不是你炫耀的資本。
中國有句古語:“勤能補拙是良訓,一份辛苦一份甜!庇芯渲V語:“節約便士,英鎊自來。”“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恒念物力維艱!鼻趦節約這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不可丟。
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心得體會范文 篇30
“節約”,每當看到這兩個字的時候,我眼前浮現的并不是青山綠水,也不是數不盡的糧食和資源。反而看到的竟是那嘩嘩流水的水龍頭和饑寒交迫的貧苦人民!這是多么的不應該!多么的“錯誤”!
都說的勤儉節約是致富的道路,都說節約是為了千秋萬代。但為什么,我想起節約的時候,卻是這些呢?仔細的品味,認真的反思,我忽然想到,這并非是因為節約的錯!真正的錯誤,來自于那些不節約的人,不勤儉的事!
現在的社會富起來了,比起過去追求吃飽穿暖,大家都已經開始為了自己的興趣愛好去使用自己的金錢和財富。甚至,將這些行為形成了攀比之風!就洪安鄉,不浪費這么一點,就不算真正的花過錢似的。
回想起以前,我們和家人去酒店祝賀親朋好友新婚的宴席上。滿滿的佳肴擺了一大桌子。但很多的菜不僅沒人動筷子,甚至在宴后都還完好無缺的留在桌上!正當我以為這些都會被浪費丟掉的時候,奶奶卻找來了打包盒,將這些吃不完的菜,盡力的打包走。同樣,也有許多中老年人都在做同樣的事情。當時還小的我甚至感到疑惑,想著大家都吃飽了,何必還要打包呢?但如今想起來,我真的不禁想為奶奶和這些人“點個贊”,她們的行為不僅節約,而且還影響了我們一家人的行為方式。
但相比之下,當我走過一些年輕人聚集的餐桌的時候,那幾乎沒動過筷子的餐桌幾乎驚呆了我!這樣一桌子的菜,光是讓幾個人吃飽都能吃上好幾頓!但現在盡要全部丟掉!這是多么驚人的浪費!
如今的我們,正是成長在幸福的一代,生活的富足讓我們從不去擔心會挨餓。但是,仔細的想象,除了我們,以及那些能吃飽穿暖的人們。在世界上,還有多少沒能吃上飯的人。栃泄澕s,絕不該只是一句口號!它應該是我們用行動創造的生活!
我們決不能因為自己吃飽,就隨意的去浪費!因為我們同在一個世界,同在一個地球村!讓我們將自己多出來的溫暖,節省下來,分給那些仍在饑餓和寒冷中的人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