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2024開學第一課心得體會1000字(精選6篇)
初中生2024開學第一課心得體會1000字 篇1
9月1日,我觀看了《開學第一課》。今年的主題是“先輩的旗幟”,主要是為了紀念長征勝利80周年,為大家講述了紅軍兩萬五千里長征路上的感人故事,讓我非常的感動。
第一節(jié)課:信念不移。99歲老爺爺講述了長征途中“紅軍的千里眼和順風耳”——通信兵的故事。他經歷戰(zhàn)友被敵軍擊中犧牲、突圍時吞吃密碼本保護機密、雪山上忍饑挨餓激戰(zhàn)48天等驚心動魄的瞬間。
第二節(jié)課:勇往直前。賀龍元帥的女兒賀捷生,講述了自己和父親在長征途中的故事。出生18天后就在馬背上的搖籃中踏上征途。在她眼中的賀龍元帥,是一個為了革命理想而勇敢的將領,也是一個為了保護孩子而勇敢的父親。第三節(jié)課:百折不撓。104歲的老紅軍秦華禮講述了在長征中,一年只有一只鉛筆、沒有紙張和教具,在土地上用樹枝畫電路圖,在戰(zhàn)士們的背后背上寫著單詞的小木板、邊走邊學英語的故事。
第四節(jié)課:堅持不懈。航天員王亞平,她講述了長征火箭、神舟飛船背后蘊含的航天精神,告訴孩子們“長征”火箭的名稱,寓意著火箭長長的蹤跡。
通過觀看節(jié)目,我明白了祖國的繁榮昌盛,都是無數(shù)的革命者用鮮血換來的。作為新時代的接班人,我們應接過老兵的旗幟,傳承長征精神,使祖國更加繁榮昌盛!
第三節(jié)課:百折不撓。104歲的老紅軍秦華禮講述了在長征中,一年只有一只鉛筆、沒有紙張和教具,在土地上用樹枝畫電路圖,在戰(zhàn)士們的背后背上寫著單詞的小木板、邊走邊學英語的故事。
第四節(jié)課:堅持不懈。航天員王亞平,她講述了長征火箭、神舟飛船背后蘊含的航天精神,告訴孩子們“長征”火箭的名稱,寓意著火箭長長的蹤跡。
通過觀看節(jié)目,我明白了祖國的繁榮昌盛,都是無數(shù)的革命者用鮮血換來的。作為新時代的接班人,我們應接過老兵的旗幟,傳承長征精神,使祖國更加繁榮昌盛!
初中生2024開學第一課心得體會1000字 篇2
周四,我們觀看了《開學第一課》,我感覺受益匪淺。今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夢想。
第一課,王亞平老師為我們講述了她的故事,十年前,也就是20__年,她作為一個小觀眾,到經過不懈努力,終于成為了一位牽動13億中國人夢想的第二位中國女航天員。在演講結束時,王老師告訴我們:“夢想就像宇宙中的星塵,看似遙不可及,但只要努力,一定能夠觸摸的到!”
在第一節(jié)課結束的時候,撒貝寧老師為我們講述了一個故事:在八一少年跳傘隊,有一名女孩叫付麗娟,她是一位農村來的少年,她的年齡幾乎低的令我們難以置信——她只有13歲!她是隊里最小的隊員!當我聽到她的年齡,我簡直驚呆了!13歲!而且,她的經歷也讓人難以置信。每天早上早經歷好幾個小時的長跑。而且還要做很多的訓練。當時我驚呆了,那些動作,就是將我的身體的柔韌度擴大100萬倍,我都做不出來。
第二課,電影明星章子怡我為我們講述了她的故事,我開始以為,章子怡會講述她的明星事業(yè),可事實恰恰相反,她自己講述了一個關于學習的小小故事。
章子怡講述道來:在她第一次參加國際電影節(jié)時,就因為語言不通,喪失了許多機會,她當時有一個夢想:用英語向所有人交流自己的感受。最后,她告訴我們:在我們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不要丟掉夢想,它是你迷茫的時候一盞明亮的燈,它會為你指明方向;它是你在黑夜里枕邊的一本書,為你開啟黎明;它是每一個你想要放棄的時候,伸向你的一只手,拉你一把送你一程,讓你重新獲得動力,永不放棄。
第三課,鋼琴家郎朗講述了自己的夢想,他的夢想就是源于童年的一個夢想,就是很湯姆一樣,彈鋼琴,最出,它只是一個夢想,可是后來,他經過28年勤奮且不懈的努力,他變成了享譽世界的鋼琴家。郎朗告訴我們:當你熱愛一件事,甚至把它當成自己一輩子的夢想,并為這個夢想拼命努力的時候,你就找到了你人生真正的精彩。
初中生2024開學第一課心得體會1000字 篇3
受苦的人看看比自己更苦的人的歷程,心里就平靜了。哪怕明天的面包還在空中,有了轉移,腸鳴音就要緩和一點。
看了廖智,汶川大地震失去女兒和雙腿的女子,緊接著失去婚姻。人生的打擊堪稱滅頂,她沒有倒下,經歷了難以相見的苦痛,她站起來了,失去了雙腿仍然可以跳出一曲生命的炫舞,她做到了。
柴靜采訪她,從頭到尾幾乎沒見她有過酸楚,鏡頭展現(xiàn)的是笑靨如花,這么愛美愛笑的女子,其實苦難寫在后面,更深層埋藏著。但是她一直用笑來應對這東西?嚯y不是活下去的理由,快樂才是。當她經過艱難的努力,克服了種種不適,適應了假肢,抵御了疼痛,從輪椅里站起來,直立,行走,舞蹈。她輕盈的身姿依然能錘擊出震撼人心的力量,一曲鼓舞,鼓舞了多少人斗志。人來到世上,第一聲就是啼哭,哭是敲門磚,以后伴隨成長會有很多次的哭。但是,哭過了,還有什么,更吸引人的是這個字---笑。笑,本是人活著的基本表情,有哭就有笑,但是總有些悲哀,叫人忘記了笑的模樣。一帆風順當然可以盡情歡笑,峰回路轉,風雨之后見彩虹,這時的笑容就是彩虹般的美麗。
活著該是什么樣的?廖智來告訴你。她經歷汶川大地震了,失去了很多,5年后的雅安廬山地震,她忙碌在廢墟,她是地震支援人員,一個戴著假肢奔走在災區(qū)的弱小女子。大雨浸泡中,腳被泡得發(fā)脹,她若無其事。甚至還在事后開玩笑----還是假的好。她拔掉假腿,檢查因為泡水有生銹的擔憂。她坐在廢墟里,依然愛美。拍下照片,的確很像張柏芝。傳到微博被大舉轉發(fā)。因為美女更吸引人。她有點惱火,卻也滿足。這是標準的愛美女子心理。如果對于自己的美,沒有欣賞和唱和,她覺得遺憾。而得到很多關注,卻又覺得不是因為純粹的自己而無奈。于是又是一聲笑,呵呵。
廖智很漂亮,我不喜歡跟隨潮流,也用“最美”啥的語言贊美,凡事以來就用上這個“最”字,看現(xiàn)在動不動就冠以“最美”,是不是來得太陡峭,修飾得沒有回轉,都最美了,還有什么解讀和品味的意義。世間苦難萬千,各有其苦,沒有最苦,只有更苦。美也如此,因此也無所謂最美。想起這個神話傳說,是關于鳳凰涅槃的。
傳說中,鳳凰是人世間幸福的使者,每五百年,它就要背負著積累于人世間的所有不快和仇恨恩怨,投身于熊熊烈火中自焚,以生命和美麗的終結換取人世的祥和和幸福。同樣在肉體經受了巨大的痛苦和輪回后它們才能得以更美好的軀體得以重生。這段故事以及它的比喻意義,在佛經中,被稱為“涅盤”。
鳳凰在大限到來之時集梧桐枝于自焚,在烈火中新生,其羽更豐,其音更清,其神更髓。
這世上有好多人是能夠笑著訴說苦難的?廖智算一個,她是一只涅槃的鳳凰。
初中生2024開學第一課心得體會1000字 篇4
“成長的路上,總有煩惱……”想起幾天前觀看的節(jié)目《開學第一課》,不覺,就想起了在節(jié)目中得到的點點滴滴的感觸。
今年的課堂主題就是“美就在你身邊”,其實生活中是處處充滿美的,羅丹就曾經說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既然我們缺少了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那就讓我們在這人生課堂尋找這一雙神奇的眼睛吧。
我們不能不問一個問題:美,到底是什么?有人說,美就是物體外表的漂亮;有人說,美是世間萬物的和諧;也有的人說,美是一種精神,而在這堂課,于丹教授告訴我們,美分大美和小美兩種。而這兩種美有什么區(qū)別么?
小美有什么?小美就是人美、景美,總而言之這些都是外表美。
那什么是大美呢?大美就不局限于外表了,它更是一種精神,這種美也是道德美,信念美。比如我們今年出現(xiàn)的最美司機吳斌,最美媽媽吳菊萍這些精神美、道德美的化身,而這些種種的“最美”,就是我們所傳誦的大美。
而這些美的精神是需要傳遞的,就是因為開頭有了一個“最美媽媽”,所以,在這種美的感染下,就有了“最美女孩”、“最美考生”。而同可以傳遞的美的正能量相比,也有一種與相反的丑惡負能量,社會其實就像一個賽跑場,而里面的運動員只有兩個:美與丑。
和諧的美,是社會不可缺少的,人們不僅要去發(fā)現(xiàn)與傳遞美好事物,而且要去盡可能的創(chuàng)造美,如果沒有人來創(chuàng)造美,那就更不用說傳遞美和發(fā)現(xiàn)美了。所以只要人人創(chuàng)造美,使這個社會的正能量越來越多,那么“烏托邦”和“桃花源”便可以很快的實現(xiàn)了。
只要人人心中都有美的精神,美的意識,人人都來創(chuàng)造美、發(fā)現(xiàn)美、傳遞美,打造和諧美,那么,生活就會處處充滿美!
初中生2024開學第一課心得體會1000字 篇5
9月1日晚上,我收看了中央電視臺的節(jié)目《開學第一課》。夢想是一個很美好的詞匯。成就夢想,長大以后報效祖國。節(jié)目中,許多人物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付麗娟姐姐是一名跳傘隊員。她年齡不滿18歲,但每天的任務很艱巨,幾乎是我們普通人不可能完成的。她也多次想過放棄。在困難中,是夢想給予她前進的動力,讓她勇敢的堅持下去。現(xiàn)在付麗娟姐姐已經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跳傘隊員。從她的故事中我明白了有夢就有動力。
廖智阿姨是汶川地震的幸存者,從小夢想當一名舞蹈家?删驮谀菆龅卣鹬,她永遠失去了雙腿和女兒。廖智阿姨一定很難過,但她還繼續(xù)練習舞蹈。于是她穿上了假肢,但走起路來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她每走一步,都會感覺很疼。有一次,她穿上假肢去洗手間,但剛走了一步就便跌到了,頭發(fā)栽進了坐便器里。此時她想放棄了,但她想:如果我就那么毫無意義活下去,那還在廢墟中掙扎20幾個小時干什么?于是,她選擇了繼續(xù)練習。過了不久,她終于能自己走路了。又過了一個月,她能自己上街了。過了很長一段時間,廖智阿姨又重新回到了舞臺。廖智阿姨盡管身體殘疾,但為了夢想還那么拼命的努力。我們這些身體健全的人更要向她學習。
郎朗是著名的鋼琴家。他對鋼琴產生興趣是因為小時候看了動畫片《貓和老鼠》,看到湯姆貓穿著燕尾服彈鋼琴,覺得很帥,于是漸漸的對鋼琴產生了興趣。郎朗在十幾歲就去外國演出,但許多人覺得他只是個小孩子,對他并不認可。當時郎朗也只是替補6或7號。雖然機會渺茫,但他依然堅持練習。終于,郎朗成為一名鋼琴家的第一替補。有一次他演奏完曲子,臺下響起了8分鐘的掌聲。可見,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
只要堅持,就一定會取得成功。就讓我們從現(xiàn)在開始努力,向夢想出發(fā)!
初中生2024開學第一課心得體會1000字 篇6
今天是9月1日星期天,我和爸爸媽媽一同守候在電視機前,一起觀看了由中央一套播出的《開學第一課》。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第一節(jié)班主任是主持人撒貝寧。我們的夢想老師是曾經在天宮一號太空授課的王亞平老師以及空軍跳傘運動大隊的隊員付麗娟姐姐。在這節(jié)課上,王老師說了一句令我印象深刻的話。她說:“追逐夢想的路上并非一帆風順,擦干眼淚不輕言放棄,就會離夢想近一點再進一點!备尔惥杲憬忝刻於家柧毢镁茫秊榱藟粝,每天都堅持著。這兩人的故事就應了第一節(jié)課的主題——“有夢想就有動力”!
第二節(jié)課的主題是“有夢就要堅持”。是王小丫主持的。黃綺珊在節(jié)目中與舞蹈老師方俊、在地震中失去雙腿和孩子的“最美舞者”廖智一同演唱了歌曲《怒放的生命》。媽媽說無論是歌曲還是表演者,全部令人敬佩。不錯,廖智阿姨是個不平凡的舞蹈老師!她應地震失去了孩子,也失去了雙腿,失去了繼續(xù)追尋夢想的利器。但她沒有放棄,而是逐漸適應假肢,決心把自己的夢追回來。她的故事讓我們動容,她的事跡讓我們感動,她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時間過得真快,一下就到了第三節(jié)課。第三節(jié)課由方瓊阿姨主持,主題是:有夢就能出彩。鋼琴家郎朗以及教腦癱兒子學鋼琴的鄭亞波鄭媽媽。鄭媽媽只是一位普通的加油站女工,她的兒子患有自閉癥,也就是不愛跟別人講話,只喜歡跟自己講。我知道這樣的孩子教起來父母會特別累。但鄭媽媽沒有叫苦叫累,反而堅持十一年教她兒子彈鋼琴,想讓孩子活得更有希望。她說:“即使全世界都放棄你,媽媽也不會放棄你。彈鋼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它給了我和孩子最后的希望。只要堅持夢想,每個人的人生都能精彩!笨吹酱藭r,我不禁流下了眼淚……
夢想是人人都擁有的,但我們能否實現(xiàn)不是取決于別人怎么看,而是自己怎么做。看了《開學第一課》后,我會更加堅持自己的夢想,讓自己的夢想開出驕傲的花!
